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降抗日突击营(马脸)-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谭那你说;我们现在最好的应对办法是什么?”

    谭振华苦恼地挠着头;一时间陷入苦思冥想中。

    其实现在最懊恼的人就属他了。当初在设计这种可以遮蔽攻击方一切信息的仿真鱼雷时;谭振华作为项目组的海军方面专家;曾经按照军工产品研发中的金科玉律;在他的建议书上是白字黑字写明了要在产品上留后门的问题。

    所谓“留后门”;其实就是一种自毁装置;以便于在需要或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果断启动其自爆程序。

    然而由于时间仓促;加之尼米兹的太平洋舰队对山本五十六的联合舰队击溃的速度;实在远远超出了突击营对这场决定世界海军未来的大海战的预估时间;以至于尼米兹麾下的哈尔西编队、金凯德舰队在南海外纷至沓来;并迅速与重庆政府达成了访问海南行程。仿真鱼雷于是在尚未完全设计定型之时。便由近十支潜艇支队带弹出征;完成了突击营史上第一次潜艇阻击战之壮举。

    “黄司令;现在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立即以十万火急电文上报营长;并请营长迅速特批;将该型鱼雷全部设计资料以及关键数字;由该项目研发组主要成员亲自出马;前来协助完成搜寻与捕获任务;这才是当前紧要之举。”

    “现今之计;看来也的确只有此唯一之法了——”

    黄老邪、华威廉相视一眼之后。不约而同地跟上一句;并异口同声地向各自的秘书发出了指示:

    “马上按照谭组长所言拟电速报蒙古;以我两人名义共同发出。”

    却说孟遥接到电报;同样也是不敢含糊。马上就命令马路遥组织了各路专家和相关机构负责人;以仿真鱼雷项目组主要成员为主;展开了对“神奇的鱼雷”的全面研讨和因应之策。

    因为是孟遥亲自部署;加之又算得上紧急军务;同时这件事情从根上而言基本属于在座的所有人;都或多或少脱不了干系的“擦屁股之事”;所有仅仅半天时间;一套操作性极强的因应方案极快地呈报到了孟遥手中:

    第一;项目组主要成员依照海口基地的请求;会后即刻组织精兵强将动身前往海南岛。

    第二。立即电告红星兵工厂海南分部;紧急生产一款海洋水文搜索器;即刻批量放入出事水域;实施24小时全面监控。

    第三;建议立刻命令所有在外执行任务以及在港所有舰艇;推迟所有返航计划;取消所有出港任务。

    第四;以最小代价的渔船;以点带面;在可疑海域实行24小时巡航。以期作为诱饵;引导或者引爆那枚“神奇的鱼雷”。

    第五;以此为契机;马上要求美军舰队即刻全部离开海南岛;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看到第五条。孟遥忍不住大笑起来;然后将因应方案扔给了陆涛。

    陆涛一看。也是拍案大笑一声:“好呀;这枚臭弹可真是臭的蹊跷;臭的及时;臭的莫名其妙;臭的令人叫绝啊。”

    高志远见孟遥、陆涛都是哈哈大笑;急忙抢上前伏案一瞧;顿时也是喜上眉梢大声叫好道:

    “都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娘的;有了这个;我看他美国佬还怎么赖在海南岛上。”

    话音未落;孟遥忽然戟指跟上一句:

    “不;还有我们的蒋大人;有了这枚臭不可闻的臭弹;我看他重庆政府如何要回海岛;要了回去又如何整治。哈哈;臭弹臭弹;真正是福兮祸兮;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呀。”

    “那么遥儿你看;对仿真鱼雷项目组的最后定性;我们是不是——”

    陆涛说着;同时看了看高志远以期得到呼应。然而高志远不仅没有期待中的点头;反而马上出声反对道:

    “我知道陆涛说的是什么;不;我倒认为这件事情不仅要马上给予定性;而且还要大张旗鼓地向全体将士公开处理意见;同时速度要快。”

    “老高;你什么意思?”

    陆涛闻言;一下子脸色不悦起来;只是话刚说到一半;却被孟遥一下子摇手示意道:

    “涛儿你不要误解了老高;他说的我倒从心底完全赞同。可惜仿真系列属于无法公开的项目;否则的话;我还真想大张旗鼓地当着全世界的面;给他们颁发一个大大的奖章。但现在;我却只能给他们一个口头表扬;而且就连这个表扬也只能足不出户放在我们自己的突击营内部来进行。”

    “怎么;你们两个人说的是表扬;不是原来定下的要处理他们?”

    陆涛说着;仿佛这时才醒悟过来一样笑逐颜开起来:“我就说嘛;咱们三人绝对是心有灵犀的一个战斗集体。”

    作为现时期国防以及科工界的领头人;周芳雨听到这个被修正的消息;自然也是喜出望外。不管怎么说;出了那么大的一个纰漏;就算战时统帅部不给出处理意见;在战场中出了哑弹、臭弹这样的糗事;本身就是一件不可饶恕的事件;而且她的脸上怎么说也是不会光彩的。

    但真的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处理决定还未出炉;哑弹事件却峰回路转;而且掉头就给了他们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若不是就发生在自己营中;谁又敢相信这一切不是科幻、传说;而是真的哩。

    “三位领导;现在对处理还是表扬项目组的决议我认为还不是第一位的紧要任务;我倒觉得我们的这枚臭弹;虽然为我们争取名正言顺而又正大光明地赶走美国人;提供了一个绝佳机遇;但它的后遗症却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后世我们很多秘密或不秘密的会议和研讨上;幽灵潜艇事件;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

    孟遥急忙点点头;同时认真地看了陆涛、高志远两人一眼:

    “你是说我们的这枚臭弹;如果任其发展而不理会的话;它很有可能成为第二艘幽灵潜艇;而给我们的海域造成极大的恐慌和威胁?”

    周芳雨马上冷脸哼了一声:

    “当然;这几乎是不用考虑和争辩的事实。所以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必须在第一时间找到它。”

    周芳雨的话;对突击营而言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孟遥仅仅沉吟数秒;立刻命令马路遥、张海鹰等数位秘书同时行动了起来:

    “快;让项目组立即赶赴海口基地;特许使用伊尔机组。另外命令傅晓冲、罗汉秉联袂返回海南岛;并与黄老邪、刘鹏以及华威廉等三人组成一个南方集群最高司令部;立刻着手台海一线作战计划的筹备和实施。”

    陆涛一听;连忙提醒了孟遥一句:

    “你是说去海南的人里面也有罗汉秉吗;遥儿;你别忘了;当前比台海一线更加急迫和紧要的是蒙古的格里高利以及乔巴山的联军。作为中枢神经的参谋长;大战在即他离岗而去似乎不妥吧?针对我们要在蒙古建国的公告;莫斯科方面虽然没有任何公开的挑衅和声明;但朱可夫位于远东最精锐的两个集团军已经开始向我机动;抛开陈兵与倭寇关东军对峙的那些苏联红军不说;这东来的两个军;里面可都是参加过欧战的各类王牌红军师啊。”

    “怎么;你怕了?”

    不知为何;孟遥忽然想到两人之前都曾经是苏联红军的崇拜者;不由得就是顺嘴戏谑了一句。

    “笑话——”

    陆涛说着;突然恨恨地瞪了孟遥一眼。很显然;作为一对心心相通的老兄弟;他肯定也想到了什么;不过嘴上却不能不强硬罢了。

    这时;高志远也插话进来;笑对陆涛道:

    “老陆;你又上孟遥当了;你说的那是从前;现在我们三人重新聚集一起;他当然有苦力不用白不用喽。”

    (小说网)

第四卷 抗日烽火 第580章 、卡尔梅克骑兵团

    立国;或者说为了祖国拿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第一个绕不开的国家或者民族或者势力;暂且抛开所有意识形态里的东西;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红色苏联;甚至连所谓的当事国蒙古都只能排在第二位。())

    其实早在突击营“入侵”蒙古大草原之初;附近的农牧民就已经发现;这些既不像乔巴山的人民军那样喜欢不时的打出各式各样的旗号;说什么打倒一切王公贵族;什么分田地分草场;更不像与乔巴山穿一条裤子似的那些苏联红军;动不动就挥舞着马刀和皮鞭;在人们面前耀武扬威而不知所以然。

    当然最后人们还会发现;这些并不故意装作和蔼面孔的中人;更不像他们以前多次出现在这里持枪的同胞们。总之是一样的抽烟喝酒;一样的骂人喜欢谈女人;但你总能从他们身上很快找到与众不同的东西。

    比如他们身上的味道;是一种很丰腴、满足的气息;以至于他们总是很自然地喜欢发笑;而且笑声绝对是发自心底而来的。

    比如他们的口袋;总是像一个高超的魔术师;永不枯竭地变换出各式各样的食物、糖果或者小礼物。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很有钱;而且每个士兵都绝对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士兵;甚至可能连现在最强大的美军都比不上。

    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摸出一种叫做“华币”的钱;然后从各种商铺或者商贩那里;购买无数让人艳羡不已的东西。当然有时他们也会从你手中出人意料地买走一些东西;而让你惊喜不已的是;那些东西对你而言;可能就是你随手捡拾起来的一颗小石头;或者就是你午饭时省下来的一块奶酪。

    而让一些男性农牧民喜欢的是;这些从不强买强卖但却总能让交易顺利完成的突击营士兵;里面的女兵不仅比其他部队多得多;而且个个都十分漂亮。

    了不得呀。这对见惯了草原上大脸盘子;细眼睛;粗胳膊粗腿的女人的蒙古汉子来说。那份吸引力;简直就比突然在戈壁深处发现了一群俊美的野马群一样还要令人惊喜;浮想联翩啊。

    还有她们身上幽幽的香气;好像只有在春天里才能闻到的好味道。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是;随着这种“入侵”的深入;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本在他们眼中早已习惯了的穷乡僻壤、戈壁荒漠;开始在他们眼前一天天清晰可辨地变幻着、衍化着。虽然谈不上眼花缭乱;但比眼花缭乱看上去却更持久、也更诱人——

    大片大片的荒草被那种称之为割草机的机器一扫而过;代之而来的是秋后冬春一片一片的麦浪滚滚;稻花阵阵。

    一块一块的荒滩被一座一座连片成区的漂亮小楼房所替代;每当炊烟袅袅;饭香飘飘;人们发现他们再也不为四处难寻的各种柴火所困扰;也不再为每日的烟熏火燎而苦恼。在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一种称之为“天然气”的火。M)而随时都可以请客吃饭;更有一种被称之“太阳能”的神火;让一年之中很少有幸能洗一次澡的人们;至少可以保证一周一次的热水澡。

    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找到突击营;在一份叫做《我们都是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合约上签下你的名字。那么你的幸福时光就要开端了:

    假若你是单身;只有一座毡房。几匹马和一群不足百只的牛羊群;那么你就可以换得小楼房中的一套房。以及一份集体农庄的工作;你可以继续放牧;但那种集约化的方式你想都不敢想。

    假若你是一个大家庭;拥有一定的资产和田地;那么你不仅可以根据田地的大小;在突击营成块连片的居民区中换得一幢或数幢小楼房;一家人照样可以一起和和美美地住在一起;而且你们还可以选择根据各人特长分散工作;或者自主承包某个系统化工作程序中的一个流程;形成一个貌似以前家庭式的工作小组创造更多财富。

    当你拥有了一定的“华元”积累;你还可以参加某种被称之为“股金”的活动中;让你的钱生钱;让你的家庭变得更有钱和影响力。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首先你已经对这些叫着突击营的人群;不再感到陌生、害怕;或者甚至敌视和对抗。然后你或许已经与其中的某些人成为了朋友;或者生意与生计中的伙伴。最后;也是算得上一条红线的是;你不仅能够接受那座每个城市里都有的名叫“徐树铮”的雕像;而且还得与一切敌视和反抗突击营的任何人;划清界限。任何人;可能包括你心目中的大人物乔巴山;也可能是你敬重和爱戴的人;甚至是你的亲人。

    做完这一切;你的收获将是巨大的;也是触手可及的实实在在的幸福。

    无论再次遭遇多大的风雪灾年;你都将不再忍饥挨饿;甚至饿死冻死而被迫四处逃荒。

    无论你多么孤单和弱势;只要在突击营这个集体中;任何白眼、不公甚至欺辱都将不再轻易发生。假若有一天你感到了威胁和不公;你再也不用因为状告无门而诅咒上苍。因为你可能一个电话;便什么都解决了。

    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感觉;谁还愿意推开它呢?

    是的;很少有人能够拒绝这样的幸福生活。即使是像曾经的卡尔梅克骑兵团那样强悍的部队;强悍的士兵。

    比如在靠近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曾经游弋着无数的蒙古骑兵;他们在成群结队的呼啸中;让一段属于他们的历史辉煌地燃烧一时;那就是在俄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的词汇——“鞑靼枷锁”:

    所谓的这个“鞑靼枷锁”;其实就是专指忽必烈时代蒙古军事贵族对俄罗斯强硬的手段来对付昔日的征服者。然而时光流转;十月革命之后;当苏维埃政权乃至俄罗斯民族遇到威胁的时候;却有数以万计的蒙古人骑上骏马;挥舞红旗;高喊着“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一直打到柏林城下。

    而这;就是属于蒙古人最近的一次骄傲专属名词的卡尔梅克骑兵团。

    1917年苏维埃政权建立时。俄国境内约有近700900万蒙古人;分属卡尔梅克、雅库特布的统治。随着俄国贵族的复辟;俄国内战随即爆发。而大多数哥萨克选择了参加白卫军;但这近千万人的蒙古牧民;却从布尔什维克那里看到摆脱受奴役的希望;特别是生活在伏尔加河下游的卡尔梅克蒙古人。他们在前沙俄骑兵中尉奥卡?阿历克谢?戈罗多维科夫的组织下;成立卡尔梅克骑兵团;并主动接受了俄共阿斯特拉罕地区组织的正式领导。

    1918年5月;这个属于卡尔梅克骑兵团的光荣日子来临了。

    哥萨克一支白卫军;大举逼近伏尔加河下游的交通枢纽城市察里津。在万分火急的情况下。卡尔梅克骑兵团闻讯后第一个赶来支援;可惜的是;察里津城防负责人、北高加索军区司令斯涅萨列夫却无端怀疑他们是奸细;用碉堡和电网阻止他们进城。

    就在进退两难之际;率苏联红军第5军残部从乌克兰撤来的伏罗希洛夫敲撤退于此;于是将他们安排在自己的装甲列车上。

    几天后;固执的斯涅萨列夫还是认为这批顶着卡尔梅克骑兵团旗号的蒙古人不可靠;但同样固执的伏罗希洛夫却语气生硬地将他顶了回去。并毫不掩饰地讽刺道:

    “他们手中的马刀和胯下的战骑。比你的机枪大炮更能保卫察里津。”

    随后;第一次察里津保卫战打响;戈罗多维科夫将骑兵和战马一起安置在有装甲防护的列车车厢里;车顶和旁边则有野炮和重机枪提供火力支援;这种后来被许多红军士兵爱称为“骑兵战车”的怪物沿着环城铁轨巡逻;有效地遏制了哥萨克骑兵的快速突击和机动。

    正是这种被卡尔梅克骑兵团首先使用的新颖战术。后来在突击营海口基地的城防建设中;很快得到了孟遥的改造和创新。并在多次演习中得到了成功的验证和极佳的口碑。

    可以说;正是发生在察里津保卫战中一次经典战役。才为孟遥及其整个突击营在蒙古新城的建设中;打开了一个犹如拨云见日的新型城市攻防体系的大蓝图、大思路。而就是在此后的10月间;一辆名为“列宁”号的苏联红军装甲列车;搭载着一个连的卡尔梅克骑兵;不仅出奇不意地杀到白卫军控制的城郊火车编组站;而且还顺手牵羊地抢走了两列装甲列车。

    这件事;随后轰动了整个俄国。而对这支骑兵有着知遇之恩的伏罗希洛夫更是兴奋地这样告诉斯大林:

    “如果能让我拥有10万蒙古骑兵的话;不光察里津;整个黑海和高加索都会唾手可得。”

    不过乐极生悲的是;二战史上以“血肉之躯的骑兵战刀碰撞陆战之王的钢铁集群”的悲剧乃至于最大的笑话;也在这一历史时刻诞生了。

    当喧子的数路突击集团的精锐;在红色苏联重镇基辅成功形成合围之时;为了给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杀出缺口;两个卡尔梅克蒙古骑兵师被迫充当突围先锋;向德军第16装甲师发起进攻。手持马刀的战士与德军坦克面对面地进行相互冲刺和碰撞;竟以血肉之躯打出一个缺口;让后来成为苏联元帅的巴格拉米扬等高级将领得以脱险。

    当然代价就是在基辅战役的最后阶段里;被围的蒙古骑兵的勇士们;整营整连地挥舞着马刀;不要命地向德军的坦克大炮和机枪发起密集冲锋。仅仅一场战役;苏联红军便损失高达70万人;而卡尔梅克蒙古子弟则有一万多人捐躯;近万人被俘。

    正是在这种危急关头;面对基辅战役失利所造成的兵员不足;苏联最高国防委员会下令将紧急组建的70余个预备役师;由斯大林亲自下发手令全部转入正规军;准备参加莫斯科保卫战;其中就包括新组建的蒙古人部队。到1941年底;苏联西方面军总司令朱可夫手下已有两个卡尔梅克加强团;共有一万多人。而在上一战役中;屡立战功的蒙古骑兵上校丹纳多济、阿尔拜格则被借调成为苏联卡尔梅克骑兵团团长。

    或许很多人都无法想象;正是这一对曾被红色苏联视为功臣;同时又被无数蒙古人视为英雄的骑兵团长;现在就静静地坐在突击营的一座不知名的居民小区中;一面享受着午后温暖的阳光;一面耐心地等待着一辆前来接他们的小车。

    是的;你或许不会相信;他们现在的工作简单而又极其充实;神秘却又充满了无数想象力。

    曾经的卡尔梅克骑兵团上校;苏联、蒙古双重英雄;曾创造了铁甲列车与骑兵完美结合的新战法的丹纳多济;现在突击营身兼数职:

    陆军司令部傅晓冲司令员骑兵顾问;第一、第二骑兵军总监;陆军第一学院骑兵军系主任。这位重新身兼要职的蒙古大汉;对于此刻由突击营最高首长孟遥交给他的两大任务十分的乐此不疲;而且干劲十足。

    每天早晨随着起床号的吹响;他将习惯性地接过警卫员牵来的战骑;顺着一条绿荫大道溜上一圈;然后才会洗漱、早餐;直到他的秘书前来。

    随后他将准时出现在陆军第一学院;面对一张张年轻、朝气而又充满阳光的脸孔;一点点讲述他的骑兵历史和知识。

    午后;一辆军绿色的小车;将准时将他送往一处隐秘的演习场。

    在那里;不仅有成群的骑兵军;还有装甲兵及铁道司令部下辖的数支铁甲列车教导大队。而在他们周围;则是一望无际的长长铁轨;鳞次栉比的各式建筑模型、民居、工厂、军营和农场。

    在一声汽笛之后;丹纳多济;将亲自披挂上阵;时而纵马驰骋;时而在飞驰的铁甲列车上挥舞指挥。

    当然;在他那个略显孤独的古铜色的背影之中;同为双重英雄的阿尔拜格;也会偶尔出现在这里;充满感激的眼神略带忧郁地眺望着在他眼前飞驰的突击营战士们……未完待续。。)

    s

    (小说网)

第四卷 抗日烽火 第581章 、对峙的开始

    只有最细心的人才会发现;无论是丹纳多济;还是阿尔拜格;在他们吵大笑的背后;总会有一丝酸涩的神色一闪而过。()

    其实直到今天;在突击营内外仍有不少人对卡尔梅克骑兵团回归蒙古本土的将士;尤其是对身为卡尔梅克骑兵团象征和头领的丹纳多济、阿尔拜格二人;被孟遥成功收服并委以重任;大多都是心生疑惑;而又戒心重重。

    因为人人都很清楚;假若那些举家甚至举族归顺的大批蒙古贵族、穷苦牧民;是草原上可以驯服、圈养的野马群落、野牛群落;那么以丹纳多济、阿尔拜格及其卡尔梅克骑兵团为代表的蒙古骑兵;便是草原上最为狡诈、凶悍而又绝难驯养的野狼群落。

    试问他们都能驯服归降;谁又敢担保他们是不是藏着什么祸心;或者带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假意前来归顺;并就此深深潜伏下来呢?

    对于人们这样或那样的无数疑问;孟遥自然是不可能没有一点提防的。

    制度本身的设防;还有曹飞彪全球情报系统、唐镇国安系统以及遍布突击营内部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安保防火墙;不说千重万重关卡;那也是到处都是层层设防;事事都有深坑陷阱;与突击营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代差的当今群雄;就算要从特殊战线这一块来动脑筋;那也是绝难在突击营面前瞒天过海的。

    其实普通蒙古民众的归顺很简单。有饭吃。有衣穿;有田种;有房住;他们就会自动地选择谁。

    而那些王公贵族;只要不是最上层的或者是最大号的;他们的归心;或许难度会大许多。但只要枪炮够多;城池够广;地盘够大;他们的选择。自然也是可以预期的。

    到了丹纳多济、阿尔拜格及其卡尔梅克骑兵团这些蒙古勇士群落;基本你是不用去打什么主意的。

    因为时机不对;时间、地点不吻合;或者说某个历史时刻尚未来临。那么你就是再怎么翻江倒海、呕心沥血;也不可能让这衅之为一个民族的英雄群落低头的;当然也就更谈不是降服甚至收为己用了。

    然而;也正是因为不可降服;所以他们才会在你根本不用动脑筋的时候;令你手到擒来地不费吹灰之力完成对他们的收服。

    原来;早在1942年8月的一天;就在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攻克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首府埃斯塔那之后;一个神秘的使团;便带着小胡子希特勒的秘密手令。秘密潜入到了埃斯塔那城中。

    谁能想到;一心梦想以钢铁的装甲洪流横扫整个欧洲的小胡子;竟然也会剑走偏锋;突然祭出一招和谈的冷着;将橄榄枝抛向了当地骁勇善战的蒙古人。

    在这座城市;一路烧杀过来的装甲集团进城之后;第一次没有展开大规模屠城;而是大费周折地四处拆除集体农庄;将土地“还给”居住在这里的蒙古人;并许诺蒙古人能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M)面对这种难以低档的诱惑。三名当地长老很自然地立刻归顺了希特勒;同时为了投桃报李表忠心;还主动协助这支第三帝国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魏克斯元帅;快速地组建出第103蒙古营;以及一个人数达2200名蒙古人构成的所谓“多尔蒙古团”。

    蒙古人替纳粹效劳的消息传到莫斯科。斯大林勃然大怒。

    在斯大林的雷霆之怒之下;不仅由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公开发布命令:撤销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卡尔梅克蒙古族为“叛徒民族”;而且所有在红色苏联的蒙古人几乎都收到了牵连;而且第一批便将12万名经过精心挑选而出的替罪羊族人(参加苏联红军的除外)强制流放到西伯利亚、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已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丹纳多济、阿尔拜格;当时恰好是卡尔梅克骑兵团的副团长和参谋长。在斯大林的铁腕之下;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都没有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国家武装主要力量的卡尔梅克骑兵团自然首当其冲;第一个便在裁撤之列。

    就在团长、政委等主官纷纷神秘消失之际;不甘成为鱼肉的一群青年军官秘密串联;并成功裹挟着丹纳多济、阿尔拜格等人雪夜出逃;并最终成功潜回到了蒙古自己的家乡。

    虽然他们人人都知道;如今在蒙古势力越来越强大;而且行事处事也越来越不加遮掩的突击营;几乎已快要完全吞并了整个蒙古大草原;一座一座闻所未闻的新城拔地而起;一片一片的良田总是那样硕果累累。前方都是深坑和雷池;但相对于令人谈之色变的“红色大清洗”与人人都不寒而栗的铁腕政策;相比较而言;突击营在蒙古大草原之上的所谓“扩张恐怖”风潮;反而成了这些逃亡将士们宁愿去接受的一个结果了。

    毕竟在他们周围;这片故土之上的家乡仍有无数的亲友;而他们偶有的鸿雁传书;说的最多的虽然一定是扩张中的突击营;但他们的言辞之间的变化;却变得越来越微妙;而且似乎也越来越没有立场。

    直到他们逃亡前夕;听说他们的亲友已经有很多家庭;或者举家或者举族迁入到了突击营的新城之中。

    于是;潜行回到故土的丹纳多济、阿尔拜格等人;果然没有受到过多的审查和刁难;只是在提供了自己的身份和证明之外;上缴了自己除了用作自卫的武器外的大火力刀枪;基本上再没有官员来因为什么事情找他们了。

    所以;当几个月后;一个他们最关心的有关卡尔梅克骑兵团的消息。从他们出逃的地方传回。他们除了长出一口气之外;神态再无任何波澜。

    是的;也只有他了;那个传奇一般的英雄;才有可能在那个局势微妙的时刻;在退居二线无人问津的不利局面中;只有他——前卡尔梅克骑兵团团长戈罗多维科夫;他们这些蒙古骑兵共同的父兄;甘愿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毅然向斯大林上书。要求在红军中保留一支蒙古骑兵部队。而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以性命担保卡尔梅克蒙古部队永远忠于苏维埃国家。

    最终;斯大林同意了戈罗多维科夫的请求;但是。这支英雄的部队;从此它所能够拥有的人数;将限定在2000人之内。好吧;2000人;对一支以快速、机动和迅猛的骑兵而言;这个人数更多的只是剩下了一种象征意义。

    他们;这些曾经的卡尔梅克骑兵团的勇士们;已经永远回不去了。

    然而丹纳多济、阿尔拜格他们无法知道;一路横扫而过的第三帝国钢铁集团却在这时无意中帮助了这支奄奄一息的英雄部队。

    随着德军在苏联全境的推进和深入;兵员严重不足的斯大林。终于放宽了他的限制;同时也在戈罗多维科夫多方奔走这下;1944年3月;苏联近卫第1骑兵军直辖的蒙古骑兵团正式组建。这是二战中后期苏联红军唯一一支成建制的蒙古部队;也是卡尔梅克骑兵团的前身和延续。

    而且让许多在苏联红军幸存下来的蒙古骑兵兴奋不已的是;这支已经换名为“蒙古骑兵团”的团长;正是戈罗多维科夫。而他;刚刚被斯大林亲自授予上将军衔。

    一个上将;亲自担任一个团的主官;这对将士们将是多大的荣耀。

    于是。为鼓舞士气;同时也是为了让斯大林听到和看到;戈罗多维科夫要求该团将士在作战时;不仅要打出苏联战旗;还要高举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已出现的灵旗──苏勒德(sulde)。

    而所谓苏勒德的战旗象征。就是用最好的牡马身上割下的马鬃制成;系在紧挨长矛刃口作为缨穗。拥有苏勒德的军队。每到一地扎营;就将苏勒德插在营帐入口外以标示自己的尊崇身份。按照蒙古将士的说法;苏勒德迎风飞舞;捕捉着“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