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拼了这么久,虽然他们还在坚持,还硬撑着一口气,但确实已经快支撑不住了。三千余贼匪,到此时还在冲杀的,不到五百贼。

  不管他们怎么冲。都冲不破官军的拦截。

  梅之焕代替了刘钧坐镇指挥战场,他手握着长剑观注着战场,长长的烂泥沟谷到处都是喊杀之声,有的地方官军已经在追杀贼军,而有的地段则是贼军冲击的官兵连连后退。

  这已经不是什么简单的锋线对抗,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整个战场上还是有两个核心,一处就是谷内,刘钧正率着骑兵在与仅剩下几百的贼匪对冲。而另一处。则是南谷口,虽然贼匪不断的从两面登山进入谷内的两侧山坡。

  可毕竟山坡不是坦途,谷外贼军众多,但从外面登上进入谷中的贼匪速度有限。更多的贼匪依然被挡在谷外,要不然,那数万的贼匪真有可能早淹没了官军。北口成了最激烈的争夺之地,刘钧已经前后把三个营的兵力投到了此处,炮都打炸了好几门。在车阵前,两军短兵相接战死的尸体。更是堆积如山,血流满地。

  好在地形狭窄,加之官军有车阵有炮火,在弹药用尽之前,贼人还难以突破。

  “擒贼先擒王,把献贼找出来!”刘钧赶上将一个贼匪自马上砍落。冲着周边的骑士们高喊。

  张献忠十分狡诈,他身边并没有帅旗,不似官军一般,各级将领有不同的旗帜,营将有营将旗。千总有千总旗,还各有认将旗等,一目了然。

  “献贼太狡诈,根本找不到。”几名亲兵都喊道。

  刘钧也发现确实很难找到贼匪,想了想,他勒停马,回头把他刚杀死的那名贼匪的首级砍下,然后踩镫上马,从鞍上摘下长枪,把人头捅在上面,高高举起。

  “斩杀献贼了,斩杀献贼了。”

  刘钧身边的亲兵们全都一脸茫然,心想,那个明明一看就不像是献贼的啊,明明是你刚才砍死的一个倒霉鬼。这人身边连个护卫都没有,怎么可能是张献忠?

  “快一起大声喊,斩杀张献忠了,大声喊。”

  大家虽然都不信那是张献忠,但见刘钧要求,便也跟着放声大喊起来。

  “斩杀献贼了,斩杀献贼了!”

  喊声响起,然后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喊叫,许多人真的是以为刘钧杀了张献忠,兴奋的跟着大喊。

  喊声一阵高似一阵,本来已经有些精疲力竭的湖广将士们听到这喊声,也无不振奋起来,跟着大声高喊,甚至瞬间勇猛许多。

  一名贼匪被砍倒在地,临死之前,他捂着腹部伤口流出来的肠子一边往里塞,一边绝望的喊道,“败了,败了!”

  旁边的几个贼匪也被官军突然的振奋打的转身而逃,他们一边逃,也一边大喊着,“败了,败了!”

  “八大王被杀了!”

  “八大王死了。”

  “败了,败了。”

  许多贼匪终于崩溃了,他们一直撑着的那口气一下子衰竭,绝望的声嘶力竭的大喊,“快逃啊,跑啊!”

  “参将大人斩杀献贼了,万胜!”

  “献贼被参将大人斩杀了!”

  “参将大人威武!”

  许多贼匪听到那喊声,然后看到刘钧披着铠甲,骑在马上,枪挑着一颗披头散发的人头,周边尽是兴奋雀跃的官兵,也不由的信了。

  许多贼匪开始往后败退,从两边山上又跑下山去,一边跑,一边还不停的传散着张献忠已经被斩杀的消息。

  兵败如山倒。

  贼匪的士气也终于崩溃,张献忠被斩杀的消息在贼军中四处蔓延传播,如风一般的迅速。听到这消息,原本还在冲锋的贼匪,纷纷犹豫起来,他们的攻势也跟着停顿了下。

  曹操罗汝才在山下看到许多攻上山的义军纷纷败撤下来,同时大喊着八大王已经被杀的消息时,长叹了一声。

  “黄虎真的就这么没了?”

  秦王等诸营首领都有些难以置信,可又觉得张献忠被困谷中大半天时间,被官军斩杀也极有可能。

  “士气溃了!”

  整十万黑云祥望着那越来越多从山上逃下来的人道。

  “黄虎既然已经没了,那咱们再打下去也没必要了。撤吧。”秦王白贵道。

  “这支官军他娘的真能打。”曹操罗汝才无奈的叹息了一声,整整打了五个时辰,他们连道谷口车阵都没攻下来,整整五个时辰,黄虎张献忠被斩杀谷中,也属正常了。

  “要不再打一会。这支官军估计也要靖疲力尽了。”整十万黑云详道,“若能灭了这支官军,既给黄虎报了仇,也还能夺得他们的那些火器。”

  这一战中,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官军的火器了。太凶猛了,北谷口的车阵上,那炮火到现在就没有停过,整整半天时间,炮火不断。连绵不绝。要不是这些炮火,他们早就攻下谷口了。他们平常也不是没见过火器,可却没见过这么猛的火器。

  若是能得到这些火器,那绝对是如虎添翼。

  曹操罗汝才有些心动,这次入川,真的是阴沟里翻了船,前后搭进去好几营人马,连黄虎都给没了。

  就在他犹豫着要不要再坚持一会的时候。一名哨马冒雨飞奔而来。

  “报,陕西副将贺人龙、李国奇率六千陕兵已经到了大昌城。”

  “贺疯子来了?这么快?”曹操吸了一口冷气。贺人龙也是跟义军们交手了无数次的老对手了,这个贺人龙一打起仗来就不要命跟疯子一样,因此有个外号贺疯子。一提起他,义军无不有些头疼。

  “是啊,这贺疯子之前不是还在汉中吗?”

  众人心里都有个想法,贺疯子来了。估计杨嗣昌也就在这不远了,甚至左爷爷左良玉也肯定到了。

  若这次烂泥沟之战,使得义军们对于湖广兵产生了敬畏的话,那他们对于左良玉和贺人龙这些将领,心里更是早有阴影了。

  几个人面面相觑。再没人提继续进攻山谷打败湖广兵的事了。

  “贺疯子来了,左良玉也肯定就在附近,杨嗣昌也不会远,不能继续在这耗着了,得立即离开。”

  “对,晚上就要被包饺子了。”

  “撤!”曹操罗汝才毫不犹豫的道,“派人去通知一下白虎宗霍和邓天王张守安等黄虎那边诸营将领,告诉他们杨嗣昌已经到了。”

  贺疯子和左爷爷已经到了的消息迅速的传了开来,张献忠那股的各营将领也都立即动摇了。

  潘独鳌和张可望等请求罗汝才继续进攻。

  “八大王肯定还活着,那只是狗官兵的诡计诈称。再攻一下,官军就要撑不住了。”潘独鳌道。

  “好多弟兄都看到了官军举着黄虎兄弟的人头,况且,杨嗣昌已经到了,贺疯子就在大昌城,离我们不过几十里路,快马半天就能到。咱们继续在这里耗下去,到时想逃都没地方逃了。”

  曹操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很愤怒,可人死不能复生,黄虎兄弟已经去了,咱们得为剩下的这些兄弟们考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保全下来,将来自然有机会为黄虎兄弟报仇。马上拢一下,撤吧。”

  张可望和张定国义兄弟几个还不肯撤,潘独鳌这时反过来劝他们,“护着夫人和少主离开,今日之仇暂且先记下,我们来日再报!”

  撤就撤,流匪们的速度很快,鸣金声响起,一路路贼匪各自撤兵归营,然后缓缓向后撤退。

  他们没有往大昌撤,而是转而向西南方向行进,打算往奉节、万县、重庆那一带进军。

  贼匪撤了,刘钧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有难以置信,但结果确实如此,那些登上山的贼匪转身而逃。外面响起一阵阵的鸣金之声,喊杀声也渐渐减弱。

  刘钧看了看自己长枪上的那个人头,微微笑了笑,计谋居然成功了。

  “穷寇勿追!”刘钧下令不许追击,只要紧守住谷口就行。真正的张献忠也许死在乱军之中,也许还活着呢。

  现在当务之急,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张献忠还没有死,他还带着二百余骑在拼命,可突然之间,四处都是官兵在喊已斩杀献贼,然后是义军在喊败了败了,再接着响起了鸣金之声,然后是那些进攻喊声杀停止了。

  四面的官军开始向他围拢。

  张献忠终于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义军以为他死了,已经抛弃了他。

  他目光在剩下的兄弟们身上扫了一遍,血染战袍,伤痕累累,早已经精疲力尽,人困马乏了。

  “愿降!”张献忠丢下了手中的武器。

  他身后的二百余骑,也都抛下了手中的刀枪。

  “愿降!”

  最后几百顽抗的贼匪弃械投降,战斗结束。

  刘钧策马来到那二百余骑面前,扫视了一遍众人,然后策马来到张献忠面前。

  “张献忠,久闻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幸会。”

  “我不是八大王。”

  “你不用抵赖的,朝廷早就将你的画像画处张贴通辑了。我还没有加入军伍之时,就见过你的通辑画像,你骗不了我。”刘钧哈哈一阵大笑,“来人,将与我献贼拿下。”

  张献忠挣扎了几下,最后放弃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182章 敕封荡寇将军'

  已经是上午的巳牌时分,崇祯皇帝却依然在乾清宫的重帷深幕中酣睡。寝宫里侍候的宫人宦官们全都屏神静气,不敢发出丝毫的响动,生怕打拢了皇上难得的一次深沉睡眠。

  一阵脚步声在外响起,在安静的寝宫中是那么的明显。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眉头皱了皱,暗道又是哪个不懂规矩,这样打扰皇上的好睡。他轻移步伐走出殿中,来到殿门口。却见来人不是别人,竟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提督、总督提督京营兵马的曹化淳。

  “皇上呢?”曹化淳有些急。

  王承恩连忙小声道,“曹公公轻声,皇上还在睡中。”

  曹化淳十分惊讶,据他所知,皇上自即位以来就睡眠不好,尤其是自去年建虏再次入关,直入山东,而后眼看着已经要平定的贼匪又再次烽起后,皇帝越发的睡眠不好了,甚至经常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

  而现在已经是巳牌时分,都半中午了,皇上怎么还在睡觉?这可是相当少有的事情了。

  王承恩虽已升任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握有了令中枢内阁辅臣们都为之忌惮羡慕的批红大权,但在宫中,他地位依然还处于曹化淳之下。这倒并不是因为曹提督东厂,也不是因为王承恩早年是曹化淳的名下。

  皆因按朝廷制度,来自于京师各部和地方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要先由内阁学士批阅,用小票墨书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这种奏章批阅提示能让皇帝节省大量精力。

  不过就算有内阁票拟,可内阁学士有多位,皇帝却只有一个,繁琐的朝议奏折常使皇帝无法负荷,加上明朝不少皇帝都曾经废驰朝政,最后便形成了由秉笔太监代皇帝批红的制度。即各部公文奏议交司礼监分类后,拣选其要呈送皇帝。皇帝或亲批。或由秉笔口述大要而皇帝口决,秉笔代为“批红”,发还内阁与各部依据批红撰写正式诏书执行。

  正是因为这种批红大权,司礼监秉笔太监权势极大。

  但是。王承恩这个秉笔太监的批红还得经过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批红得经过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审核、盖印。因此说,曹化淳不论是官职上还是实权上,都是管着王承恩的。何况,曹化淳是皇上还是信王时的老人了。

  王承恩轻声道,“昨天皇上收到来自四川的军情急报。总理梅之焕率游击刘钧入川之后,旗开得胜,歼灭贼匪五千余众,还阵斩了匪首扫地王和十反王。皇上接此捷报之后,大为高兴,难得的喝了些酒,然后半年多以来,头一次睡的这么香甜。”

  曹化淳提督东厂,又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这些消息他其实是最先知道的。

  “确实是难得的好消息。自去岁以来,东虏大举入侵,中原流匪又烽拥复起,连号称名将的左良玉先前都大败亏输,总兵关防大印都丢了。现在好了,皇上启用了梅之焕等人,立竿见影啊。”

  王承恩点了点头,“是啊,昨个皇上对梅之焕、李长庚、袁继咸等人都是十分称赞,尤其是那个游击刘钧。皇上更是一连称赞了好几十次,甚至亲自提笔在屏风上写下了刘钧的名字。”

  “刘钧现在可已经是参将了。”曹化淳提醒道,“说不定,马上又要升副将了呢。”

  “哦。为何?”

  “又有大捷报到,刘钧率部又歼在川东歼灭了贼匪五千余,斩杀了顺天王和混世王二贼首。我一得到消息,立即就赶来禀奏皇上了。你说,就凭这两阵大功,这刘钧岂不是又得升官?”

  “又打了胜仗。会不会弄错了?”王承恩充满惊讶的问,“昨日才刚回到急报,说刘钧大败贼匪,歼敌五千,斩贼首二,怎么的今日又报歼敌二,斩贼首二?会不会是哪里弄错了,或者其实这是一个消息?”

  “怎么可能,刘钧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虚报战绩。何况,前面一个捷报是斩杀扫地王和十反王,这次报捷是斩杀顺天王和混世王。”曹化淳是不相信刘钧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这样谎报战功的,就算如今各地将领都有虚报的传统,可也顶多是夸大,却绝不敢无中生有的。

  而且这前后斩杀的四个贼首,都是极有名的,如那顺天王、十反王,都曾经是十三家之一。

  王承恩觉得曹化淳说的有道理,刘钧虽是刘侨之侄,梅之焕、李长庚的学生,可就算是名臣子弟,他也不敢如此欺君的。

  “天啊,如果不是虚报军功,那岂不是说刘钧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连续取得了两次大捷,前后歼敌过万,斩杀贼匪巨首四人?”说到这里,王承恩都有些不知道要怎么说了。这个刘钧,让人震惊。

  寝殿里,崇祯皇帝终于缓缓醒来。

  好久没有睡过这么安稳的觉了,醒来后,他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此前太医一直婉转告诫皇帝,皇上须以龙体为重,暂免过度操劳。甚至因为身体太过疲倦虚弱,他都已经好久没有再宠幸宫中的妃嫔了。连他一向最宠爱的田妃,他都隔了三月没宠幸过一回了。

  不是他突然就想禁…欲,而是他整日里两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而身子又有如塞了绵花似的,整个人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

  可各种补药吃了不少,却根本没什么用,他每天依然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局势恶劣如此,他实在是困扰不堪。昨日收到川东来的捷报,他突然就感觉精神振奋了许多,甚至突然想喝酒。当即他就王承恩送来了一壶好酒,痛饮而尽,然后拉着王承恩说了许多的话,再然后一觉沉沉睡去,直到此时。

  他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光色,已经快到中午了。

  在贴身小太监的服侍下盥洗完毕,崇祯脱下杏黄色的睡袍,换上了一件明黄龙袍,又系上了一条玉带,这才踱出寝殿。

  刚出来。就见王承恩和曹化淳两个一脸喜色的赶上来。

  “奴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崇祯笑了笑,“不过小胜一场,不足挂齿。”

  “万岁爷。老奴今天所贺的不是昨日之捷,而是今日之捷!”

  “今日之捷?”崇祯怔了一下。

  王承恩在一边补充道,“陛下,官军又打胜仗了,歼敌五千余流匪。并斩杀了顺天王和混世王二反贼首领,其中那个顺天王贺国现,还是先前的十三家贼首之一。”

  “又打胜了?”崇祯一阵哈哈大笑,“快说,这回又是朕的哪位猛将取得此战之捷,是左良玉还是贺人龙,又或是猛如虎、虎大威,还是镇东将军秦良玉?打的好,朕要重重赏赐他们。”

  “回陛下,是总理梅之焕指挥参将刘钧率湖广兵马于巫山再次诱敌败贼。取得其入川之后的第二次大捷。另外,梅之焕标下前营游击胡公国也率部歼灭贼匪一部一千多人。”

  “又是梅之焕和刘钧!”崇祯的笑声停止,有些难以置信。

  “昨日才报刘钧大捷,今日捷报又至?”

  “回万岁爷,奴才初听之下也是十分奇怪,后来仔细的询问了报捷之人,知道是梅之焕让人十万加急把捷报送来。后面那一战本也就相隔不过数天,快马加急,因此只晚了前面捷报一天就送到京中。”

  曹化淳又补了一句,“和昨日的捷报一样。这次随捷报送达的还有二贼首的首级。”

  “把首级都带来,连昨日的那两个都带来,朕要亲自验看。”崇祯突然说道。

  “陛下,贼匪之首级自有兵部查验。陛下何须亲验,莫要惊了龙体。”

  “不要多说了,都送来。”

  很快,四个反贼首领的首级就呈进了宫中,扫地王曹威、十反王杨友贤、顺天王贺国现、混世王武自强。

  四贼中,十反王杨友贤和顺天王贺国现都曾是崇祯八年时诸流匪大会荥阳时的首领。那时号称十三家七十二营,以高迎祥为盟主,曹操罗汝才、老回回马守应等十三个实力最强的贼匪号为十三家。

  这十三家,也是崇祯最恨之入骨的贼首。到如今,高迎祥早已经被孙传庭生擒送入京师凌迟处决了。后来其部将闯将李自成继承闯王名号,但也于去年被打的全军覆没,消声匿迹了。

  然后射塌天受了招安,另外有几个被先后剿灭。

  如今还依然是崇祯眼中钉的就是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南才、过天星惠登相、革里眼贺一龙、老回回马守应、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顺天王贺国现等人。

  原来去年张献忠、罗汝才等人归降,十三家里也就剩下了老回回等革左五营。张献忠一复反,顺天王、十反王、过天星等又跟着全反了。

  现在,其中两个反复无常的贼人首级就摆在他的面前。

  崇祯不顾那硽制好狰狞的面孔,恶臭的气味,认真的打量着几个首级,甚至还叫内侍把朝廷早存档的各反贼首领的通缉画像拿来仔细比对着。

  看了半天,崇祯觉得这几个首级应当就是那几个反贼。首级砍下时间不长,又很好的硽制过了,依然保存的很好。

  长长的呼了口气,崇祯再次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连笑了好一会,崇祯才走到宫人捧来的水盆前洗了手,回到御座上。

  王承恩连忙挥手让人把首级撤了下去。

  “果然是几个贼首的首级,刘钧没有骗朕,好,非常好,非常好。”

  笑过之后,崇祯心情舒畅万分。好久没有这么舒畅过了,“如此忠勇之臣,朕必须重赏。嗯,刘钧作战勇猛,当予嘉奖,嗯,敕封刘钧为荡寇将军,授荡寇将军印!”(未完待续。)

  ps:天气突然冷了,感冒了,头疼!~

  。。。


'正文 第183章 圣心独断'

  皇帝金口玉言,出口成旨。

  王承恩和曹化淳听到皇帝居然一开口就给刘钧敕封为荡寇将军,立即都有些怔住。荡寇将军既然有将军印,那就是挂印将军。

  大明的挂印将军不少,不少总兵都敕封将军封号,授将军印。如祖大寿在锦州,就敕封前锋将军,挂前锋将军印。再如前山海关总兵满桂,就曾挂征虏将军印。此外得到敕封将军号授印的有不少,秦良玉曾得到敕封镇东将军并授印,其子马祥麟敕封骠骑将军并授印。

  还有刚刚不久才敕封的平贼将军并授印的湖北总兵官左良玉。

  在那些敕封挂印的将军里,基本上都是总兵。不是总兵就能挂印,但能挂印的基本上都是总兵。诸将中唯有马详麟是以副总兵衔挂骠骑将军印,但他身份有些特殊,一来他是土司,二来秦马两家三朝以来对朝廷忠心耿耿,屡屡发兵勤王讨逆,这个敕封将军有很大部份是来自于对他家族的封赏。

  可马祥麟再怎么着也是一个副总兵啊。

  刘钧却只是一个刚刚晋升不到半月的参将,再往前点,一个多月前还是游击,两月前还只是练总,三月前甚至还只是一个武学生员。

  他们越想越惊讶,突然发现,原来参将刘钧半年前还只是一个生员而已。三个月后,居然已经成了统兵万员的朝廷参将,而现在,皇帝居然又要提升刘钧为荡寇将军并挂印。哪怕这个荡寇将军不如平虏将军、先锋将军、平辽将军、镇朔将军、镇东将军等,可也是一个挂印将军啊。

  挂印将军可是比总兵还要难得,皇上这个封赏是不是太高了些?

  不过曹化淳和王承恩都没开口,他们只是皇帝的家奴,皇帝要封个挂印将军又如何。想当初天启朝时,魏忠贤一个太监还被封国公呢,甚至他的兄弟一个农夫也一样被封了国公。

  他们不反对,却有人反对。

  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傅宗龙刚才陪着几位阁老一起进宫,这位也曾经在剿匪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新兵部尚书。一听到皇帝要给一个参将敕封将军号授将军印,立即就反对了。

  他反对的理由则是刘钧虽歼灭上万贼匪,可那不过是流匪而已。若歼灭万把流匪就要敕封将军挂印,那这些年朝廷歼灭过万贼匪的将领就多了去了。如果现在以这个功劳就要敕封将军号。那等刘钧立下更大功劳时,那时又该拿什么来封赏?

  傅宗龙反对的态度坚决,“刘钧今年不过二十,三个月前更只是个武学生员,短短三月时间。已经自一生员而跃升为参将,这份升迁速度已经令人匪夷所思了。再升,就不是恩赏而是会害了刘钧。”

  不过崇祯向来不是什么从谏如流的君主,相反,他还是一个有些执拗的皇帝。你越是反对,他就越发的坚持。而崇祯也觉得自己的封赏并没有问题,今时不同往日,非常之时当然得行非常之事。

  若是早两年,甚至是一年前,刘钧这样的战绩。固然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厚赏。可现在不是形势不一样嘛,朝廷正需要一次大捷,也需要刘钧这样的勇将。他连左良玉这样全军覆没的连总兵大印都丢掉了的将军,都没有论罪还敕封平贼将军,就是因为现在局势恶劣。

  现在不管是关外还是中原,各处都是形势恶劣,刘钧这边一枝独秀,不大加赏赐他赏赐谁?

  至于其它什么三月自平民升参将,二十岁就已是参将这些,崇祯都并不太在意。崇祯七年。他将武举考试增加了殿试,钦定状元,然后直接就给他选出来的状元授予了副总兵的头衔。不过是武状元而已,他都直接给副总兵了。现在刘钧实实在在的功绩,敕封个将军又如何。

  再说年纪也不是问题,霍去病、戚继光,这些哪个不是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开始身居要职。

  首辅薛国观也出言反对如此封赏刘钧。

  在这一片反对声中,内阁大学士姚明恭公开站出来支持敕封刘钧。

  崇祯不满的对傅宗龙道。“刘钧如此将才,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莫非,只有你举荐的人朕才能用?”

  说完,他一甩袖子走开,丢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当天,宫中传出旨意,皇帝驳回了之前蓟辽总督洪承畴奏请举荐,傅宗龙已经通过的由辽东副总兵刘肇基任宁远团练总兵的提议。

  傅宗龙坐在兵部衙门里面对着代表皇帝前来申斥他的太监,心里五味杂陈,没想到他反对敕封刘钧,结果皇帝就否了他举荐的刘肇基出任宁远总兵。更让他气愤的是,皇帝不同意他的举荐,竟然是因为关宁两镇总监高起潜太监上报说刘肇基恇怯,而锦衣卫和东厂居然都拿出证据支持高起潜的诬报。

  刚就任兵部尚书的傅宗龙顿时觉得心灰意冷,想做点实事就这么难?

  第二天早朝,崇祯再次提出敕封刘钧之事,阁老姚明恭等许多官员纷纷赞同,满朝上下只剩下了首辅薛国观、兵部尚书傅宗龙和兵部侍郎陈新甲三人反对。

  “那就升参将刘升为湖广副总兵,分守郧阳,并敕封荡寇将军,授荡寇将军印,署左都督府都督佥事。”

  这算是皇帝给首辅和兵部一个面子了,刘钧只升了副总兵,但敕封却一定要封的。

  傅宗龙等见状,也只能接受了,现在左良玉是湖广总兵,挂平贼将军印,而刘钧是湖广副总兵,挂荡寇将军印。从这两个将军号就能看出,皇帝是真的铁了心想要尽快的剿灭中原的贼匪。

  “宣诏督师杨嗣昌、总理梅之焕,以及平贼将军左良玉和荡寇将军刘钧,并诸巡抚总兵们,各部须同心协力,共灭贼匪,若有能擒斩张献忠者,爵封侯,赏万金,朕说到做到!若有敢纵寇养贼者,定斩不饶!”

  满朝文武。听到皇帝对张献忠开出了这样的赏格,无不暗自心动。封侯啊,本朝除了封皇后的父亲周奎为嘉定伯以外,还不曾臣子得过封爵呢。

  谁都没想到。皇帝现在居然对一个流寇开出了这样的赏格,不知道哪个家伙有这样的好运气呢。

  满朝文武官员和龙椅上的皇帝都不会想到,他在开出这样的赏格时,其实张献忠已经被生擒了。

  这时没人想到,纵横多年的八大王如今已经兵败被擒。成了新晋升的荡寇将军的阶下之囚。

  四川,巫山,烂泥沟战场。

  大雨终于停歇,战场上的硝烟却还未散去。

  战场上到处都是狼籍的尸首,殷红的血迹,和那断折的刀枪与旗帜。

  尤其是谷沟里,更是尸体堆着尸体。

  刘钧站在八大王张献忠的面前,满是惊喜。

  张献忠被狗蛋几个亲兵一拥而上,然后双手被反剪,牛皮索将他捆的如同一个大粽子似的。

  张献忠原本还想着。或许可以伪扮成普通的义军将士,想办法逃过一劫。却不料,官军居然一眼认出了自己。

  “某愿降!”张献忠暗暗打量着面前这员将领,很年青,年青的让人惊讶。可身份却似很高,官军都拥着他。

  “你已经是我的俘虏了。”刘钧笑着道,“你应当也知道了,曹操已经带着人马逃跑了,把你抛弃了。”

  说完,刘钧也不再理张献忠。“赶制一辆牢车出来,把献贼关起来,记得用铁链将他锁好,绝不能让他再跑了。”

  “大人请放心。绝不会让献贼逃了。”亲兵们拍着胸脯兴奋的道。

  “张献忠在哪里?”远远的,梅之焕已经带着一队亲兵策马冲了过来。

  刘钧伸手往一群亲兵们押着的张献忠一指,“大帅,献贼在此。”梅之焕跳下马,冲到张献忠面前上下打量了许久,然后哈哈大笑起来。“还真是黄虎,我还以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