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称雄-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刘参将?”刘钧已经听胡公国两次叫他参将了。
梅之焕在一边笑着道,“你还不知道吧,我们进军四川的时候,皇上下了一道圣旨,加封你为参将了,是我的总理标营参将。恭喜你,又升官了,而且不但提升为参将,你原来的署都指挥佥事的署字也去了,现在是正式的都指挥佥事衔了。”
梅之焕打量着刘钧,半年多以前的时候,他偶然在路边茶铺与刘钧相会,那个时候,刘钧上只是一个打抱不平的年青人,普通的武学生员,想着去刘家认亲,结果还被人拒绝。可转眼间,这年青人却已经成了大明的参将了,二十岁的参将。
真正是乱世出英雄,时也势也,放在承平之时,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出现呢。不过就算是在这个时候,对于刘钧的晋升,也怕没多少人能有意见。毕竟天下比参将高的副将、总兵、巡抚、总督等多了去了,可这些年真正能打的却没几个。刘钧虽年轻,可短短时间内却是连连得胜,相当难得了。
胡公国笑着对刘钧道,“刘参将真是官运亨通,当初做上从九品的巡检还没几天,立即就升了从八品的练总。结果练总位子还没坐热呢,转眼又被提升守备,刚得任命,然后皇上又钦封游击。这游击还没做两月呢,又提拔为参将了。这样下去,用不了两月,估计又得升副将了。”
另一边的鲁元让接道,“哪用的着两月,刘参将入川以来,接连取得巫山和烂泥沟两场大捷,两战皆歼灭贼匪五千余,并连斩扫地王、十反王、顺天王、混世王四个贼匪首领,这等战功,只怕一奏到御前,一个副将都轻了,说不好就得封个总兵了。”
大家一起笑着恭贺刘钧,不过说归说,但大家也都觉得刘钧年纪轻轻就已经升到了参将,只怕短时间都难再获得升了。
刘钧的这个参将,属于是总理标营的统兵官,因此算是协守参将。大明的参将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协守参将,也就是跟总兵在一城,或者直接在巡抚、总督、总理、督师下面统领标兵的参将,这类参将没有自己的防地。
而另一类参将,则是分守一路,应此也叫分守参将。分守参将的份量应当是比协守参将重的,但不管怎么说,刘钧现在已经是正式参将了。
“刘参将,现在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伏击计划!”李长庚笑着对刘钧道。
两天后,夜不收飞报贼已在二十里外。
可这个时候刘钧却完全没有半点兴奋激动之色,贼匪大军一路行来,直往这个陷阱里撞来。可现在刘钧却有些犹豫了,是的,他犹豫了。
站在军帐里,刘钧看着从帐下流下来的一排排雨水,心里无比郁闷。
就在张献忠这条大鱼已经上钩,他要收线的时候,天公却不作美,一直晴朗的天,自昨夜起突然降下大雨。
雨下的很大,而且下了一夜后到今天也还没有半点停歇的迹像。虽然天要下雨,属于没法阻拦的事情,可对于刘钧来说,这场雨下的太不及时了。
雨一下,九头鸟的战斗力基本上直线下降,甚至不是下降一星半点,而是下降了一半都不止。现在九头鸟连三成战斗力都不到了,这仗怎么打。
雨一直下,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虽然九头鸟的将士们都配有雨披,可他们的火铳却无法在雨中使用了。火炮也差不多,大受影响。
没有火器,仅凭着刀枪来对战数万贼匪,刘钧真没什么信心。
刘钧这个时候想,要是他的飞龙铳都是燧发枪多好啊。
刘钧还在犹豫,梅之焕却没有犹豫,贼人将至,这个时候哪怕九头鸟的火铳发挥不了作用,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了。
“给火炮做个摭雨的顶篷,至于火铳用不了,弓箭也大受影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这个时候我们也无法退缩了,贼人已至,我们临时撤退,是相当危险的。”梅之焕先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道,“不过就算没有火铳,火炮弓箭会受影响,但我觉得并不用畏惧。只眼们有五营人马集结于此,依然占有地利,贼虽倍于我,然皆乌合。”
说到底,这一战非打不可。
胡公国也知道九头鸟虽然以往打的犀利,但多凭的是火器。这次天降大雨,九头鸟战力大为下降,因此他主动站了出来,提出由他们来担当主力,九头鸟做为配合协助。
“要打的话,只能更改作战布置。”刘钧见大家都要打,他也只能支持打这一仗了。“咱们依然四面设伏,但这回得靠冷兵器夺取胜利。”(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正文 第177章 请尚方宝剑'
川鄂边界,鱼渡溪。篮。色。书。巴;
湖广总兵官左良玉与陕西总督郑崇俭,终于带着所部前来与杨嗣昌汇合。
临时中军大营,一名年青的武官高声喊道,“督师升帐”
虽然是在战时,可督师升帐的那些排场,放号炮,擂鼓奏乐,各官员将校大声报名参见等种种仪节,却依然照旧,不能减免分毫。
杨嗣昌已经换上了一品仙鹤补子大红红丝蟒服,头戴七梁冠,腰系玉带。他走进来时,身后还跟着一名武将,手捧着用黄缎绣龙套子所装着的皇帝御赐尚方宝剑。
参见的官员们早已经分左右肃立恭侯,静静的毫无声音。在大帐四周,立着的是杨嗣昌出京时皇帝所拔给他的京营卫士。
杨嗣昌在中间坐定,习惯性的重重咳嗽了几声,然后目光向诸文武官员身上来回扫了两遍。
陕西总督郑崇俭、河南巡抚李树初、中官刘元斌,监军御史万元吉等都从这咳嗽声中感受到了督师的威严。
接下来郑崇俭等依次上前行礼参见,然后是河南总兵陈洪范、湖广总兵左良玉,援剿总兵虎大威、猛如虎,及陕西副将贺人龙、李国奇,湖北副将杨世恩、罗万邦,湖北副将刘国能、李万庆,河南副将陈永福等诸将依次上前拜见。
尚方宝剑捧在那里,督师又是以内阁大学士加礼部兼兵部尚书衔督师,还有着一个太子太傅衔,各文武都感受到有几分压力。
杨嗣昌在帐中只给总督郑崇俭以及两位监军和巡抚李树初及几位总兵官设了座位,其余数十位副将、参将、游击将军全都只能在参拜后肃立两侧。
杨嗣昌脸上也没有寻常的温文儒雅、和蔼可亲,此时脸上只有十分威严。
参见礼毕,杨嗣昌先请出了尚方宝剑,然后大声喝斥京营将领刁明忠所部不遵军令,劫掠百姓等数条罪责。
“刁明忠御众不力,鞭打四十。殷大白身为监军佥事更加失职,请尚方宝剑。斩”
杨嗣昌高声喝令,两边自有卫士拥出,一把擒下拥有副总兵头衔的京营将领刁明忠和他的监军佥事殷大白出去,刁明忠两人完全没有想到杨嗣昌居然突然发难。拿他立威,当下连连求饶,可杨嗣昌根本不为所动。其余将领还想要求情,可杨嗣昌怒目一扫,诸将便都不敢说话了。
片刻之后。卫士拿个木盘将殷大白的首级端了上来。血洒洒的一颗人头,眼睛还没合上,死不瞑目。
杀了殷大白之后,杨嗣昌又把刁明忠鞭打四十记。
鞭打副将,斩杀监军佥事,杨嗣昌这一手杀鸡儆猴立即取到了极好的作用,在座诸将都不由的生畏。
借殷大白和刁明忠二人立威之后,杨嗣昌又让人取来一个盒子。却是他为左良玉所请得的平贼将军印。
“昆山将军,陛下对你寄以非常厚望,特敕封你为平贼将军。授此平贼将军印。”
左良玉看着那方印章,心里激动万分。在房县一战,左良玉全军尽没,还把总兵关防大印给丢了,成了个没印将军,可谓是受尽耻辱。另一方面,兵败之后他又十分的畏惧,生怕皇帝因此降罪处制。
可现在,杨嗣昌不但没降罪于他,反而为他请来了平贼将军号和平贼将军印。这真的是一份大恩。平贼将军号可不是简单的名号。在大明朝,如今总兵有很多,但能得将军名号和挂师的,却很少。
如满桂任山海关总兵时得授平虏将军印。平贼将军固然不如平虏将军。但能得此印,却立马能与其余诸总兵区别开来,在剿匪的诸镇兵马中,平贼将军将位在诸将之上。如今各镇齐集,不说河南总兵陈洪范与他官职相当,另外虎大威和猛如虎两位都曾任过总兵官。不过也都因年初清兵入寇之事而被贬职,派到中原随军剿匪。
现在得授平贼将军,左良玉立马从被诸将嘲讽的无印将军,变成了挂印将军。
杨嗣昌一直注意着左良玉的反应,见他得印之后满心欣喜,对自己很是感激,心中很是满意。一个平贼将军,把左良玉收笼到了麾下,十分值得。
接着,杨嗣昌又授任陕西副将贺人龙为陕西总兵,接替调任河南总兵的陈洪范空出的总兵位子。
“诸位,现在献贼曹贼皆已窜入四川,为了避免二贼荼毒川中,造成更大的动乱,我们必须迅速追上贼匪,将其剿灭于川东。”
杨嗣昌现在集结了数万大军,自信满满,他现在在等一个消息,等梅之焕被献忠曹贼击败的消息。在他看来,梅之焕误打误中的猜中了贼匪逃窜的方向又如何而他认为,如果不是他在鄂陕边境上布下重兵,贼匪也不可能去川中,而肯定是去了陕西了。
但梅之焕算利用了他的布防,而跑到四川去,可他利用出其不意伏击张献忠一次,难道还能伏击两次张献忠现在联结了五六万贼匪,岂是梅之焕那手下万把人能挡的住的。
不过梅之焕要作死,他也不拦着,他在四川拦截贼匪,对自己也是有利的。现在他集结了数万官军,正好趁贼匪与梅之焕等互斗之时,来个坐收渔人之利。
正在他心里想着什么时候梅之焕的败讯能传来的时候,外面有亲兵报有梅之焕的军情到了。
“梅之焕败的这么快,那自己可得加快行军了。”杨嗣昌心里窃喜,一面让那送信人进来。
“小的梅总理麾下,奉总理之命,特来向杨阁部报捷。”
“报捷”杨嗣昌噎了一下。“报什么捷,巫山之战的捷报,不是几天前已经报过了吗”
“回阁部,这次报的不是巫山之战捷报,几天前,梅总理麾下胡游击率部在巫山东面巴雾峡上伏击歼灭贼匪一千余人。”
杨嗣昌听说梅之焕又打了胜仗,不但没有半分高兴,心里还几分不喜。等听说是歼灭了千把人后,不由的冷笑两声,“原来梅总理率部又斩杀了上千贼匪。嗯,辛苦你跑这么一趟了,带下去赏银一两。”
虽是称赞,可话里却明明透着股嘲讽的味道。
“回阁部。小的还有一个捷报。”
“还有什么捷报”
“巴雾峡之战的同时,梅公麾下刘将军率部在烂泥沟设伏,一战歼灭五千余贼匪,并斩杀献贼和曹贼麾下两员大将顺天王和混世王。”
杨嗣昌半天没说话。
左良玉等诸将也都充满震惊,他们也是到了鱼度溪之后。才知道了梅总理已经抢先一步入川,挡在贼匪前面,而且刚入川,歼灭了贼匪五千余众,并阵斩了扫地王曹威和十反王杨友贤二贼首。
杀了二贼歼灭几千贼匪,确实已经不错了,但还没让这些总兵副将们震惊的地步。可这才隔了几天,又歼灭数千贼匪,又阵斩了二反贼匪首,这有些不正常。尤其这两战还都是那个刘钧所指挥的。这他娘的刘钧是谁
好些个将领都还从没有听过刘钧这个名字。
“一定是贼匪太蠢”杨嗣昌震惊之余,只能这样想了。他绝不承认,梅之焕料敌先机,刘钧用兵如神。
等杨嗣昌听说张献忠和罗汝才已经尽起大昌城的五万余贼匪杀向巫山的梅之焕刘钧时,心里有些幸灾乐祸。
“左良玉听令,本督命你率本部兵马立即进军大宁城。”
“贺人龙、李国奇听令,你们二将率陕军立即进军大昌城。”
“虎大威、猛如虎二将听令,你们二将立即率京营兵马进军奉节。”
一连下达了三条命令之后,杨嗣昌又加了一句,“各部进驻各城之后。务力严守城池,没有本督之军令,绝不可轻移分毫。”
河南巡抚李树初提出贼军正大举向巫山进攻,这个时候应当赶紧增援巫山。与梅之焕所部配合一起,在巫山与贼军决战。
可他的这个建议被杨嗣昌否决了,杨嗣昌提出,现在贼军向巫山进发,这正是一个大好机会。官军这时可迅速进驻大宁、大昌和奉节三城,这三城正处于巫山的西南面。如果能抢驻这三城。那等于把贼匪南下川中的道路拦截了。
而他则率大部队赶往巫山与贼决战。
至于梅之焕的安危,那当然是不用担心的。梅总理短短时间,已经连续三次报捷,歼灭贼匪过万,擒斩数名贼首,这样的本事还需要担心贼匪进攻
“大宁、大昌、奉节三路专守一地,防止贼匪南遁,本督率其余诸部专门进剿。各部皆须谨遵号令,若有敢违令抗命者,莫怪本督请出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杨嗣昌心里巴不得梅之焕和贼匪们打起来,这样他有机会把贼匪再包围起来,一举剿灭建功。至于梅之焕是不是能撑的住贼匪的进攻,他并不在意。
通往巫山的半路,张献忠和罗汝才登上一座高坡打量着对面突然拦在路上的官军。大约五六千人,基本上都是步兵,那样摆开军阵,拦在路上。
“官兵不过如此”
斜风细雨之中,张献忠披着件雨披,打量了几遍之后下达了评论。那些官军数量倒是不少,可他们半路拦截,却既没选在那些易攻难守的关隘之处,也没有选在那些山沟谷道那种易于埋伏的地方。
官兵选了个开阔平坦的地方,一眼望去,一片平坦,周边根本没有利于防守的险要,也没有可供埋伏的地方。官兵这是直接把那些优势给放弃了,他们想凭这几千人马拦下他这五万大军
可笑,自不量力。
“当心有诈”曹操罗汝才眯着眼睛打量了对面官兵军阵许久之后,出声提醒道。
张献忠哈哈大笑一阵,“是不是有诈,试一试不知道了”未完待续。~搜搜篮色,即可全文阅读后面章节
。。。
'正文 第178章 假戏成真'
“官兵根本不会打仗!”
这是张献忠仔细观察敌阵后的最终想法。这支大约五六千人的官兵选择在半路拦截他们,放弃了城池之利,本身就很愚蠢。而且他们还选了这么一个宽阔平坦的地方,既无险可守,也无伏兵可埋,那么他们就要靠这五六千人迎战他的五万之众?
看起来官军似乎很勇猛,可张献忠只会认为他们很愚蠢。也许官军会有火器等优势,但现在天降大雨,火器根本无用。
官军就这么平地摆阵,连个营寨都没有立,他们拿什么来战。张献忠不由的在想,就这么愚蠢的官兵,为什么扫地王、十反王、顺天王、混世王等会打不过。
总之,官军摆出的阵势,无论如何都是来送死的。
张献忠看的一阵冷笑。
“也许这只是官军的诱饵!”
张献忠的军师潘独鳌站在一边,也打量了对面的阵形半天,也一样觉得官军这样是来送死的。但潘独鳌向来小心谨慎,他原本是湖广应城人,有着秀才功名,家境殷实,后来各地流匪四起。
潘独鳌也和当时许多地方乡绅一样,招募家丁,训练乡勇,他在县城附近建了一支水寨,训练了一支十三人的家丁队伍,准备自保抗贼。崇祯九年的时候,风传张献忠要打应城,城内的官绅富户们纷纷逃进他的水寨避乱。
潘独鳌先是婉言拒绝,后开出条件:凡来水寨避乱者,壮丁入队列听候调遣,准备持械御敌,老弱者每人每天交二两纹银作为生活费,妇女则需交四两纹银才能进寨;来人所携金银细软一律交水寨保管,不得私藏。
潘的这种做法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县里便向潘募捐一万两,然后给他一个教官头衔。结果潘一开始不肯给,后来答应捐出五千两。双方讨价还价,最后县里许多乡绅又告渊强占他人族产,知县一怒之下,将潘收入监牢。最后潘家变卖一半田产,上下打点才将他赎回。
潘因此怀恨在心,回家后等待时机,后张献忠终于杀到附近,潘独鳌主动前去见张献忠。表示愿意归顺,并对张献忠说应城官多财厚,可供军饷,引着张献忠的大军攻破应城。城破之后,潘独鳌将当初告他的那些官员乡绅,凡有仇之家,无不杀尽。
潘独鳌引张献忠军入应城,屠城八日,杀死了三万七千余人,应城县付之一烬。焚毁一空。
潘入张献忠帐下后,曾劝张献忠当取巴蜀为上策,据江南为中策,继续流窜扰乱中原为下策,向张献忠提议打进四川割据一地,建立政权。
后来张献忠决定先取江南,他对潘曾说过,有你助我,这是天赐,并从此以潘独鳌为他的军师。并将他诸义子中最看中的四个义子张可望等四人独成一营,交给潘独鳌训练。
潘独鳌在张献忠营中极得重用,他还替张献忠研究三眼铳,连弩箭以及方阵战术等。亲自传授给张献忠军中的那些将领子弟们。
潘独鳌的话张献忠还是很听从的,当初谷城投降官军,后来谷城再反,以及房县伏击左良玉等,都是出自潘独鳌之策。
“军师所言甚是,不过狗官兵以为我等这般好诱骗?他既然放饵。那我们就先把他的饵吃掉。”
“来人啊,传我的命令,左营一条龙、前营二只虎,各率本部给我击溃拦路官军。破敌之后,不得追敌!”
下达命令后,张献忠又叫来张可望、张定国、张文秀、张能奇四义子,“你们随军师率本部在后护卫老营。”
由于流窜作战而无根据之地,因此张献忠和其它很多流匪军一样,走到哪就把家眷老小带到哪。他们把家眷独编一营为老营,平时跟随战营行动,但却又严格分开来,行军战斗之时,哪怕老营就就身边,可战营的士兵也不许去老营看家人,违者即斩。
相隔不远的明军阵前,鲁元孙、鲁元让兄弟俩各本营兵马,摆阵待敌。
“贼人出动了。”
鲁元孙骑在马上,对自己的兄弟喊道,心里充满紧张。双六千对五万,这确实压力很大。
风卷着雨滴打着身上,雨又大了。
此时贼军阵中,一条龙和二只虎各率本营脱离大队,发起了进攻。
“准备迎敌!”
“举枪!”
鲁元孙和鲁元让兄弟俩几乎同时下达命令,号角齐鸣,数千湖广将士同时发出呐喊之声。传令兵策马在阵前飞驰,高声喝令,随着他的命令传过,一字横排开来前阵,一面面的长盾砸进烂泥中,溅起许多泥浆,而更多的前排士兵则将一支支长矛放下,对准了贼人。
数千湖北将士,立即建起了一道铜墙铁壁,钢铁枪林。
献军两营人马发起冲锋,分为左右两边同时进攻,犹如两只铁拳同时出击,他们没有直接冲击中阵,而是选择冲击左右两侧。
冲在最前面的是二营中的塘马骑兵,这些是贼中最精锐的战兵,他们用来突破官兵的军阵的外壳,后面紧跟着的是披甲步兵,这也是贼军的中坚力量,他们将突入官兵阵中,后面跟着的则是大量的轻步兵,这些人可以帮着扩大战果,还可以帮着捆俘虏、搜捕溃兵、监视降兵、打扫战场等。
一条龙贺一龙一马当先,带着本部五百塘马,这些塘马是他这一营的精锐、根本,就如同官军里将领们的家丁,这些人多半都披着甲,戴着铁盔。冲近官军阵前的时候,他们很有经验的开始举起了圆盾。
无数次与官军的战斗经验,让他们很是凶悍,他们虽骑马做战,但并不靠骑射。他们喜欢更直接的方式,策马直接撞到官军阵前,然后掷标枪短矛,这比弓箭杀伤力更强。
“放箭!”鲁元孙看着越冲越近的贼骑,连忙下令。他有些恨这雨天,若不下雨,他的营里也有不少的火炮和火铳,对付这些骑兵是最有效的,可现在,却只能依靠长矛盾牌还有那杀伤力大受影响的弓箭。
一阵羽箭射向贼军,但效果不大,贼骑大多披甲戴盔,甚至身上还有丝绸的披风,而箭在雨中又受了很大影响,这一轮箭支过去,不过数十人中箭,而落马者更只有不过区区数人。
骑兵迅速接近,贼匪们人手一支短矛已经高高举起,然后猛的掷向阵中。
贼骑几乎是贴着阵前投掷短矛,虽然官兵们连忙举盾,可却依然挡之不及,后面持枪的战士一阵惨叫,数十名长枪手被短矛穿透,惨叫倒地。
一骑接一骑的奔至,掷出长矛,然后迅速的从阵前绕过。
官兵还以弓箭,倒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上千贼骑反复冲击官兵军阵的两端,在那铁骑和短对矛的不断冲击之下,两边的军阵渐渐松动,不稳。
而这个时候,贼军的披甲步兵终于抓住时机冲了上来。
两支兵马撞到了一场,枪对矛,刀对盾,鲜血飞溅,短兵交接。
转眼之间,官军的两侧就越发的松动不稳了,这时两支贼骑又绕了回来,开始在两侧不停奔驰游走,用箭,拿刀,将一个个被分割出来的官兵砍杀马下。
官兵开始后退,后退,然后再无法维持住阵形,变成了溃退,败逃。
“哈哈哈,果然不出我的预料,狗官兵上来就是送死的,根本坚持不了片刻。”
“八大王,怎么停下来了?”
曹操罗汝才策马赶到张献忠面前,“官军大溃,正好继续追击啊,怎么停下来了。”
“小心官兵故意诈败诱敌!”张献忠记得潘独鳌的提醒。
“哎哟,这哪有什么伏兵,你也想的太多了。让前面小心一些就是了,总不能就这么让官兵逃了吧。一等他们撤回城中,那可就不好打了。”
张献忠想了想,觉得也对,要说诈败诱敌,可这面前也根本没有什么能藏兵的地方。
“嗯,传令,继续追击,不过让一条龙和二只虎小心一些,莫要中贼埋伏。”
命令一下,贼军立即继续追击。
官兵更是直接大溃,完全是亡命而逃。
鲁元孙策马狂奔,十分狼狈,原本接到命令是诈败诱敌,可现在却是败的不能再败了。
援兵在哪,再不出现我们就要被吞掉了。
“砰!”
数声炮响,将追的正高兴的贼军惊醒,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追出了十余里地。一条龙贺一龙连忙勒住马,吓了一大跳,这时四面喊杀声响起,却是一支官军骑兵杀出。
本准备收兵后撤的贺一龙突然发现,官军骑兵似乎很少,也就大约千余骑的样子。
看到这点骑兵,贺一龙又改主意了。
“也许这些骑兵是官军的家丁,看来军师果然料中,官军先前确实是诈败诱敌,不过就凭这千余家丁,就能挡住我们?”
“杀,把他们通通干掉!”
贺一龙挥刀下令,率领麾下骑兵率先冲了上去。
两支骑兵就在那雨中的泥泞里接战,这时先前溃败的官军步兵也开始收拢兵马,回头再战。双方战成一团,张献忠听到消息,连忙率兵赶到。
“杀!”
大队贼匪冲入战场,本来正跟贼军打的难分难解的官兵,立时又支持不住,开始败退。
“还想跑,给我追!”
这回,不用罗汝才提议,张献忠就已经直接下达了全军追击的命令!(未完待续。)
。。。
'正文 第179章 丢盔弃甲'
小秦王白贵见张献忠率部追击,沉吟着向罗汝才道,“大哥,我感觉不对劲啊。;”
整十万黑云祥也是点头,先前初遇官军时他们倒没觉得官军会有问题。可等官兵兵败后又出来千余骑兵,然后再败,白贵和黑云祥却反而都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这纯粹只是多年的作战练的一种感觉。
曹操罗汝才听后也开始沉吟,“你们觉得官军是诈”
“原来不觉得,可现在确实有这种感觉。”白贵点头道,当初罗汝才一直是各路民变军中的一路首领,手下多时有十余万兵马,后来在均州受降时,也还有九营兵马。而这小秦王白贵、整十万黑云祥更是与曹操罗汝才最为亲密,甚至官军中有人称这二人为罗汝才的黑白二护法。
虽然没什么证据,可他们都感觉有种不对劲的感觉。
“也许贼人在故意诈败诱敌。”
“贼人的伏兵都已经出来了,又败了,不可能还有第二路伏兵吧”说话的是罗汝才先前九营之一的兴世王王国宁,他之前也是与惠登相等受降于均州的五营之一,曾跟惠登相、王光恩等誓不再反。最后除了花关索王光恩,其余惠登相、王国宁、杨友贤、常德安四人还是反了。
“正常情况下应当不会再有伏兵了,可兵不厌诈,谁能保证官兵没有伏兵了”同是九营首领之一的一丈青张秀道。
这时黑云祥道,“我突然想起来,咱们前后派了两路人马攻巫山,可结果都一去不回。”
曹操罗汝才这时也觉得先前那两路兵马败的实在有些问题,前面回报说扫地王他们第一路兵马败了,混世王他们这第二路兵败被围。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官军那万把兵应当在围着混世王他们,怎么现在却又有这么六七千人来到这里拦截
曹操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小心驶得万年船,咱们得多个心眼。”
虽然一切还都只是怀疑猜测。但乱世之中有时是靠着这点警觉逃过一劫。不过曹操没去把自己的怀疑告诉张献忠。之前张献忠怀疑有伏兵,他说要趁势追击。然后真的有一支骑兵埋伏,现在张献忠击败骑兵追击,他这时又去说不要追击。这不是前后矛盾
或许有诈,也许没有,谁也说不准。
“让黄虎带头打前锋,咱们拉后一点。”曹操马上做出了决定,有些自私。但却深得九营首领们的同意。
自复反以来,九营也损失不小,先是王光恩背叛了大家,虽然其余四营最后还是回来了,可入川之后,十反王杨友贤先是没了消息,接着补替王光恩的混世王武自强也没了消息。
再加上跟大家有些离心的过天星惠登相去了大宁,他们九营如今还只剩下了六营。比起谷城复反以来实力迅速扩张的张献忠诸营,曹操他们可有些相差渐大了。
“若是官兵设有伏兵,那黄虎他们首当其冲。不过我们毕竟兵多势众,到时肯定还是我们得胜。”小秦王白贵的意思很明显,算真有伏兵,那张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