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称雄-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主盐商海商们,哪个不是家财万贯。在江南,随便打下一个县城,稍有点头脸的当地缙绅家里,随便都能挖出几万十几万银子来,这大昌城现在才审出来几万两银子,这还不够一家之富呢。这里面肯定是有很多人不老实,给他们上点颜色瞧瞧,看看他们究竟是舍财还是舍命。”
张献忠等人都是老贼了,一进大昌城就认定起码能从城中榨出个二三十万两银子。现在才审出几万两,他如何肯相信。
“我再给你一天时间审问。”张献忠道。
“太急了,多给我几天时间,我一定能把这些地主老财们藏在地下的银子全给挖出来。”
“我只给你一天时间,你能弄出来多少就弄多少,你也不用可惜,如今咱们已经入川,你还怕弄不到银子”说着他对另一个养子张定国道,“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弄银子,这银子也不能吃不能喝,关键还是多搜集些粮草,再多招募些人马,招募的事情我就交给定国了,凡愿意来投我们的,每人赏他五两银子。”
“发这么多银子”自十岁起就跟随张献忠的张定国有些惊讶。
“有什么舍不得的,等我们攻下其它城池,那银子还不是源源不断。不会舍不得钱,咱们现在缺的是人,只要把队伍再带大了,这整个天下都是我们的。”张献忠野心勃勃的笑道。
“接下来咱们打哪里巫山还是大宁,或者奉节”张可旺问。
“先打大宁再攻巫山,然后打奉节,再沿江一直打到重庆、成都去。”张献忠道,在他看来,这次杨嗣昌愚蠢的把重兵布置在陕边,却不料他们其实并不一定要回陕西,四川空虚而且还比陕西富裕,他干嘛要回陕西,直接进川岂不是更好。
这两年他屡次兵败,实力大降,这次打进川中,正好要好好恢复一下。其实这次突围之顺利,让他都有些难以相信。先前他知道朝廷正谋划着调兵遣将,准备把他们这些投降的义军围杀,他迫不得以只得提前起兵。
当时他心里还是对前景很担忧的,经历这两年的官军围剿,张献忠虽借诈降得到丝喘息之机,可实力还是削弱的厉害。面对的又是他的老对手左良玉等将领,可谁知熊文灿真是个人,在他被剿的顶不住时二话不说接受他的请降。而在这次又不断催促左良玉等进兵,还不给筹措粮饷,结果导致左良玉中伏大败。
熊文灿因此被革除逮捕后,他还有几分可惜和担忧,生怕接任的杨嗣昌不好对付,却不料这个杨阁部也就是名声大些。居然弄了张四处漏洞的网就想堵住他,四川方向居然就派了张奏凯这么个饭桶防守,这不是明摆着送他入川吗。
而张奏凯一败,四川境内已经再没有什么像样的官兵了,张献忠现在对他们的前景充满无比的乐观,谁还能拦的住他未完待续。名书网手机阅读地址:
ptchaptererror;
。。。
'正文 第162章 迟来一步'
几乎就在张献忠进入四川的同时,刘钧与梅之焕、李长庚率着近两万人马乘坐着江船也出了湖广进入了川东。○张献忠顺利攻占大昌城的时候,载着湖广兵马的船队正缓缓驶入夔门。
“夔门到了!”船头上,船老大高声喊道。
刘钧走出船舱,站在船头打量着前方。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杜子美用的这个争字,真是活画出夔门的赫赫水势。”梅之焕也走出船舱,眺望着远处的夔门。
夔门,又名瞿塘关,两岸高山凌江夹峙,是长江进入四川的大门。这里的河宽只有百余米,把滔滔大江紧束的如同一条沟壑,滚滚的长江水自三峡奔腾而出,水势湍急如奔马。
刘钧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第一次来到夔门,可他却对眼前的景象十分的熟悉。想了一会,他才记起来,人民币第五套的十块钱背景图,不正是这眼前的夔门景象吗?
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近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
夔门就如似一道天然的关口,出夔门,长江进入湖广境内,被称为荆江。而过此夔门,则是风光无限险峻无比的三峡,在四川境内的这段长江也称为川江。夔门就是一个天然的分界线。
载着刘钧他们的江船是专跑荆江的,到了夔门也就到了航行的终。
刘钧他们也将要在奉节下船,踏上剿匪战场。
船队刚靠近奉节岸边码头,刘钧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刘钧带着大部队出发之时,就已经安排了冯胜带着夜不收队乘快船先行一步。
“张献忠已经入川了。”冯胜比刘钧他们出发更早,因此也早在三天前就进了四川。
刘钧笑着道,“这是个好消息啊,总理大人料敌如神。早就摸准了贼匪的动向。”可他看到冯胜并没有半高兴神色,反而脸上满是忧虑。
“怎么了?”
冯胜叹了口气,道,“是坏消息,献贼不但已经入川,而且已经拿下了大昌城。大昌守将四川副总兵张奏凯全军覆没,仅带着十余家丁侥幸逃脱。”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刘钧脸色也那郑重起来,这绝不是什么好消息。张奏凯五千人马守大昌城,没指望他对打败张献忠,可这也败的太快了。
“献贼是前天晚上利用潜入城中的细作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大昌城的。现在献贼还在大昌,正到处讯问抄掠钱财,还树起招兵旗,大肆招兵买马,只要投效的,就每人发五两银子,想要投效加入献贼者无数。”冯胜禀报道。
刘钧带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个坏消息禀报给了梅之焕和李长庚。
梅之焕听到这消息,气的胡子乱抖。张奏凯的兵败失城,让刘钧他们处境十分被动了。
“现在我们怎么办?”刘钧问。原来他们的计划是坐船赶到夔州。抢先张献忠一步进驻大昌城,堵住流贼的入川之路。可现在,张献忠反比他们抢先了一步。贼军不但入了川,还已经击败了张奏凯夺了大昌城。夺了大批的钱粮,还有了一座城池。
九头鸟毕竟只是一支新军,刘钧可不想去打一场攻城战。
“要不我们就入驻奉节,倚城阻敌?”
梅之焕捏着拳头道。“我们守在奉节并没什么用,多能拦住一条路,可献贼完全可以不走我们这边。他完全可以往西去太平县,然后可以继续往西进入保宁府,到时从剑门进入川西,也可以直接从太平南下达州,绕过我们进入顺庆、重庆。”
一句话,光靠守着奉节,是拦不住贼匪的。奉节虽然把守着夔门,可那是对经长江入蜀而言。张献忠他们是从北边的山区进来的,守在奉节的话对贼军是没多少效果的。
“我们当立即进军大昌,剿灭贼匪。”梅之焕道。
刘钧却有些犹豫,甚至有些不赞成。虽然他们有六个营,可多是新兵、民夫,跟贼人比起来,不论是数量还是战斗力,都没太大的优势。而且大昌城距离奉节有一百多里路,等他们赶过去,不定贼人已经离开了。
最关键的还是刘钧不想打那种太冒险的仗,有保存实力的念头,不愿意把自己好不容易建起来的九头鸟去冒险。
梅之焕把临时行辕设在了夔门旁的白帝城中,贼人攻下大昌的消息严格保密,并没有告诉将士们。
湖广将士们还在排着队从船上登岸,近两万人和数千的骡马,以及大量的厢车粮草奶至火炮等,完成登陆上岸起码得一天时间。
坐了几天船,终于靠边上岸,将士们都十分兴奋。
码头上一片热闹,人仰马嘶。
码头上的本地百姓商贩们先是见诸多江船到来,都以为是哪支大商队,纷纷赶来观看,甚至有许多商贩们过来准备揽生意。结果等船一靠岸,却见是一支大军乘船到来,又吓的往回跑。
不过等第一条船上的士兵走上岸后,他们又惊叹起来。最先上岸的正是刘钧的九头鸟营战兵营,也是梅之焕的标下中营。
第一个下船的是一名高大的九头鸟旗手举着刘钧的营旗,高高的旗杆上一面九头鸟旗帜飞扬,然后是刘钧的营将认旗,然后是前部千总旗,后面还跟着千部千总认旗、司旗、把总认旗等一面面旗帜。
每一面旗帜下船之时,船上还有鼓号声。
那些奉节的百姓商贩们一见这场面就都有些震住了,夔门也置有一个瞿塘卫,可那额数五千余人的瞿塘卫的卫军们,跟大明其它的卫军一样,都跟群叫化子一样,哪有半雄壮气势。
而现在下船的这支军队,不旗帜如海,光那些兵的穿戴,合身的绵甲上一个个的铜泡钉黄耀闪亮。头上的明盔都发着光。更不这些人还都穿着靴子,手里的刀枪弓箭等 也都相当的整齐,尤其一下船,他们就立即开始整队,迅速的排成那整齐的方阵列队,看的人心跳剧烈。
码头不远就是瞿塘卫的驻地,这个卫原本是属于四川都指挥使司的瞿塘守御千户所,后来升为瞿塘卫,改划属湖广都指挥使司,再之后又划归湖广行都司。负责把守夔门瞿塘关,军额五千五百人。
一大早,瞿塘卫掌印指挥使杨凌正在吃早饭,结果就看到一个家丁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大人,江上自下游驶来一只大船队,全是大江船,足有二三百艘。”
“慌张个什么,有大船队来了不是好事么,去把家丁队都叫上。顺便再叫些军户集合。”杨凌听大船队来了,第一个反应就是又有外快可以进帐了。商队到了他的地盘,还不得给他孝敬。虽然几百条大船的大船队确实罕见,肯定也是大有来头。可再有来头,也得给他这个地头蛇好处吧。
这么大的船队,随便漏下一来,也让人高兴了。
“大人。那船队运的都是兵,全是兵,背枪带炮的。”
“兵?”杨凌一下子愣住了。脸上的笑容也没有了,换之是惊恐之色。他细思量,没听最近有大军要过啊,难道是贼匪。听最近八大王又在湖广造反了,难道是张献忠坐船杀来了?
一想到这里,他越发的脸色难看了。
“快敲钟,把所有的家丁都召集起来,把那些军户也召集起来。还有,关上城门。”
瞿塘卫立时一片鸡飞狗跳的。
大军登岸,也很快惊动了奉节城中的夔州知府、知县等一众官员,城中的诸多大户巨贾也都派了家丁前来打探。很快,他们终于看到了梅之焕等人的旗标,忙不迭的跑回去报告了。
“来的是新任六省剿匪总理梅之焕大人,另外还有新任的郧阳巡抚李长庚,两位大人带来的兵马起码有一两万之众,兵强马壮,极其齐整健壮。”
夔州知府和一众同僚及乡绅们倒是知道朝廷已经对剿匪的官员大换了血,通过朝廷明发的邸报,他们也知道新任总理梅之焕曾经任过甘肃巡抚,而新任郧阳巡抚曾任过吏部尚书,这两位大人都是湖广人。
“没想到两位上官亲临,诸位同僚乡亲快随本官前往迎接。”知府没想到两尊大佛突降,惊讶之余连忙招呼人跟他去迎接。
不梅之焕是六省总理,就李长庚,那也是他们的头头上司啊。奉节虽属四川,平时要受四川巡抚管辖,可奉节也同样受郧阳巡抚管辖。
匆匆张罗了不少的酒水猪羊,知府带着人赶到码头来。一靠近码头,看到江边码头的空地上已经摆开了数十个方阵,估摸着有数千人。最让他们震惊的是,那些兵铠甲整齐,队列森然,旗帜如海,刀枪如林,这些兵就那么排的整整齐齐的站在那,也不乱动,也不乱,充满肃杀之气,看的就让人腿软。
“哎哟,这是天上降下来的天兵天将么?居然如此。。如此。。。”一个肥胖的奉节富商看着那支大军,吓的一羽屁股坐在了地上,脸色苍白,半天也爬不起来,嘴里直呼天兵天将。
虽然九头鸟确实只是一支新军,可九头鸟齐全,穿着还是崭新的铠甲号衣,拿着那精良的武器,那些不知兵事的普通官员百姓们,确实被震住了。
北岸的白帝城中,刘钧正和梅之焕等人商议究竟是要战还是守。(未完待续。。。)
'正文 第163章 巫山'
大昌自古就产盐,因此大昌城中多盐商,张可旺对城中的大户严刑讯问,仅仅半天时间,就又从那些大户的隐秘地窖里挖出来数万两银子。△这样的结果,不但没有让张可旺因此停手,反而越发兴奋,让手下对那些大户们逼迫讯问的更紧。既然半天就又弄出来几万两,再加把劲,说不定还能再弄出来个几万两也有可能。
张定国的招兵工作也进行的十分顺利,当他从张可望那里把刚挖出来的银子一箱箱的摆在城门口,把银箱盖子都打开来,不断让手下兵丁大声敲锣打鼓的宣扬来当兵就能立马拿到五两银子的时候,立即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报名。
虽然八大王和曹操都是朝廷的反贼,可这年头,普通平头百姓饭只要能有口饭吃,哪还管的了那些。大昌产盐,因此这里的百姓基本上都是盐丁,他们从山上的岩洞里采旷盐卤水经过烧煮后就成了雪白的矿盐。
那些人常年在陡峭的山壁上采盐,个个练就一身攀岩翻山如走平地的本领,比起普通的农夫们来,明显更适合当兵吃粮。现在大昌城被破了,城时的那些收盐的商人们也被拿了,盐丁们就算采了盐也没地方卖去,现在八大王开出这么好的条件招兵,这些原来的盐丁们便干脆转身一变,来报名吃粮拿饷。
短短的半天多时间,张定国就从报名者中挑选出了五千多人,另外他还把先前俘虏的那些张奏凯的部下都给收编了。张定国招兵没什么太多要求,总之就是多多益善,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只要是男的,不缺胳膊不少腿的,他都要。
新招募的兵一下子编了四个营。其中两个归张献忠,两个归了罗汝才。现在张罗两部虽联合一起,但还只是一个联盟关系,两部各不统属。
贼军一边追赃助饷,一面招兵买马,同时还四处搜罗马匹骡驴,布匹粮食。
“八大王,某请令出兵,愿率本部儿郎为八大王取大宁城。”过天星惠登相向张献忠请令。
惠登相早年也是十三家首领之一,匪号过天星。江湖资格也是相当的老。不过这几年运势不好,接连吃败仗,实力是越打越弱,在之前和罗汝才等联合一起,号称九营,去年也曾向朝廷请降,接受招安。不过在三个月前,张献忠重新造反起兵后,面对张献忠派去的联络使者。惠登相却错误的做了选择,他跟花关索王光恩等五营将领一起盟誓,说绝不再反。
结果等张献忠和罗汝才一会师,惠登相却又坐不住的背弃了之前的誓言重新反了。后来虽也加入了联军之中。可地位却大不如前,平时处处受到张的打压。这次拿下大昌城,张献忠和罗汝才那是搂的盆满钵满,可过天星却连汤也没喝到几口。
这不实在是坐不住了。便来请命去打大昌西北的大宁城。
在张罗联军里,还有不少如过天星这般处境尴尬的反王们,他们原来也是老江湖了。如今再次反叛,实力却已经远不如张献忠、罗汝才等人,甚至不但无法继续平起平坐,还已经相当于寄人篱下了,再这样下去,他们肯定也只能沦为二人的属下。见有人主动要出去打机会,马上又有两人跟着也提出请求。
扫地王曹威,十反王杨友贤趁机站出来请求让他们联手去打大昌城东南的巫山县。
“我看可以,我们还要在这里休整几天,正好让他们分别去扫平大宁和巫山二城,到时我们就直接进兵奉节,也省点时间。”匪号曹操的罗汝才道。
论起江湖资格来,罗汝才比张献忠要老的多,他的实力也一直很强劲,不过前两年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不过在之前的那轮官军大围剿中,李自成那股人马被打的全军尽没,现在连点风声都听不到,张献忠实力也受到很大打击。
罗汝才一直想要在联军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因此对于过天星和扫地王、十反王这些个原本就是跟他一个联盟里的自然多加拉拢,这个时候也替他们说话。张献忠见此,笑着点了点头,不再反对。
当天,过天星惠登相率本部三千余人往攻大宁,扫地王曹威十反王杨友贤则合兵五千余人往攻巫山。
郧阳。
杨嗣昌接到左良玉发来的急报,称先前在鄂陕边界发现的贼踪,其实只是张献忠等贼虚晃一枪,故布疑阵。张献忠做出要入陕举动,实际上却已经窜入了四川。而且张献忠已经歼灭了驻守大昌城的四川副将张奏凯所部,攻占了大昌城。
低头看着手里的这份急报,杨嗣昌气的都要冒烟,日夜担忧的事情居然成了真,贼人竟然没有逃向陕西反而进入了四川。
他预料错了,而梅之焕是对的,这个结果让他难以承受。
不过杨嗣昌不愿意承认梅之焕比他厉害,他把一切的责任都怪到了张奏凯的头上。若是这个家伙稍稍警惕一点,然后凭着五千兵马还守不住一个大昌城?若是这个家伙稍微厉害一点,张罗二贼打不下大昌,那就只能往陕西去。
一切都怪张奏凯,杨嗣昌咬着牙下达命令,立即革除张奏凯副将之职,派人将其捉拿下狱。
不过下达了这道命令之后,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现在接下来怎么办?
“立即急檄梅之焕李长庚在川东堵住张罗二贼,绝不可让二贼南下川中。”杨嗣昌冷笑了一声,盯着一侧的地图,既然梅之焕在川东,那就把堵住二贼的任务交给梅之焕。若是梅之焕真的能堵住张罗二贼,那待他率军赶到,围剿擒斩此二贼,最后他依然是此战最大功劳者。若是梅之焕堵不住二贼,让他们突入了川中,那么到时他就可以把此次围剿失败的责任推到梅之焕的头上去。
总之,不管如何,他都能变被动为主动。
在他心里想来,梅之焕李长庚肯定是拦不住的,就靠刘钧的那几营湖广新兵吗,怎么可能挡的住张罗二悍贼?
奉节。
刘钧一边等待兵马从船上下来,一面却又安排了冯胜继续带着夜不收盯住大昌城中的贼匪,甚至还把刚从船上下来的几支马队也派了出去。张献忠刚突入川东,此时还不知道他们自长江坐船到了奉节。
两地相距一百余里,虽然现在梅之焕让人严密封锁官军到来的消息,但这个消息也肯定隐瞒不了多久。
梅之焕坚持等兵马下船稍事休整之后,立即直捣大昌城。刘钧则有些犹豫,他不是怕贼匪,而是不想打这样的仗。
日暮之时,六营湖广兵马终于全都已经下船登岸,还在北岸搭起了临时大营。
“老师,我刚收到情报,咱们的机会来了。”刘钧兴匆匆的进入帅帐。“贼匪分兵了,一部三千人马由过天星率领往攻大宁,一部五千人马由扫过王和十反王来攻巫山。”
梅之焕也是带过兵的人,因此一下子从这个情报中听出了刘钧高兴的原因。张献忠罗汝才等贼匪自湖广突入川东,各部贼匪加起来足有四五万人,虽然其中不少乌合之众,可数量却是很多。
尤其他们攻占了大昌城后,让他们很不好对付。但现在贼人分兵了,那就可以逐个击破。
刘钧则想的更远,“这是天赐良机,贼匪现在还不知道我们在此,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抢先贼人一步,伏击贼人。老师你们请看,巫山也在长江边上,甚至还在我们下游,现在我们的船还没有走,我们可以再登船顺江而下,顶多两个时辰,我们就能到达巫山县。然后登陆埋伏在贼人至巫山的半路上,杀他们个措手不及,甚至我们还可以来个围点打援,伏击扫地王,再放几个人回大昌报信,引张贼来救。”
如果他们来救,那么他们就要远离大昌城,失去城池的依仗。如果他们不来,那么刘钧就能先把扫地王这路兵马歼灭。
对于刘钧的计划,梅之焕和李长庚也表示赞同。去巫山设伏打援,比直接去大昌更好。
“我带中营先走一步,老师你们带其它各营随后赶来。”
刘钧打算立即就动身,虽然天已经黑了,可船家都对这航道很熟悉,速度慢点夜里也一样可以行船,只要速度稍快一些,甚至可以在天黑前就赶到巫山。
刚吃过晚饭的九头鸟战兵营的官兵们,突然又接到紧急命令,全营重新登船。
大家一头雾水,刚下船怎么又要登船。等上了船后,好多人还是不知道要去哪里。
由于战兵营先行,因此他们不需要再往船上装辎重,每个士兵背了十天的干粮袋在身上,弓手带了六十支箭,铳手带了二百发定装纸弹,足矣。
三千余人很快就登船完毕,三十多条江船顺流而下。
虽然扫地王十反王带着五千人马前来进攻巫山县城,但刘钧认为自己的一营战兵已经足够了,况且他们只是先走一步,其余各营稍后就能赶到。
三千对三万的仗,刘钧不想打,可三千多对五千,身后还带着一万多增援,他自然完全不惧几千贼匪。(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正文 第164章 螳螂捕蝉'
大昌与巫山县城之间,有一条大宁河相连。
大宁河是川江的一条支流,河床虽然宽阔,但水面并没有完全覆盖整个河床,水面大多只有数丈宽,最窄的地方甚至只有七八尺宽。上游河里只能行驶一些较小的船只,有些地方甚至有浅滩,只能容竹排通过。
在河的两侧则都是陡峭的岩壁,在岩壁上只有极为险峻的栈道。
栈道太险,因此扫地王和十反王自大昌出发时,走的还是水路,他们临时打造了许多竹排,然后顺大宁河而下。对于比较缺少骡马,而且道路又难行的流匪们来说,放排顺江而下,不论是运输物资,还是进军,都要方便的多。
扫地王曹威和十反王杨友贤两部兵马五千多,但却只有极少数的塘马,而且他们的部下只有少数是老兵,绝大多数都是今年重新反叛后一路裹挟或者主动投奔的百姓,缺甲少械。虽如此,可扫地王和杨友贤二人却相当轻松,他们根本不认为此次进军会有什么麻烦。
巫山这样的小县城,连驻军都不会有,顶多也就是些团练加上些民壮,区区几百千把号民壮,就算有城墙可倚,可也根本挡不住他们的进攻。只要他们直接四下攻城,发一下狠,拼着付出点伤亡,很容易就能拿下城池。
虽然等打下巫山后,所有收获也还得分出起码一半来给张献忠和罗汝才,但起码他们也能留下一半了。而巫山县虽然不大,但毕竟是长江边上,平时过往商船也是不少的,就算不及大昌富裕,但肯定也能收获不少。
相比于扫地王他们靠竹排行军,刘钧他们坐着大江船则更稳更快。
从大昌城到巫山,与奉节到巫山距离都差不多。都走水路,可刘钧他们却只用了两个时辰不到就驶到了巫山县城。
到达巫山县,刘钧迅速率领战兵营下船,这次下船速度更快,只用了半个时辰不到,战兵营就已经全部下船登岸。
全军上岸后,天已经黑下来了,刘钧他们点着火把行军。路过县城的时候,巫山县城里的官员们全都惊恐的躲在城头上,紧闭着城门。
刘钧骑马来到城下。向城上喊话,通报身份。
“快开城门,我们是六省剿匪总理熊大人麾下标营兵马。”
城上的那知县看着下面火光一片,大队兵马聚集,早吓的不轻。虽然听到城下喊话,也知道白天有一支大船队过去,可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那知县只一味的喝令不许开门,只让衙役回话说天黑看不清楚,因此不能开城。得待天明验明身份之后才行。
“草,他娘…的竟然敢闭门不纳,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冯胜大怒。
刘钧的中军官傅山也是很生气,“大人。我过去再喊下话。”
“不用了,直接把炮车推上来,给城上一刻钟,如果他们再不打开城门。我们就直接轰开城门。”刘钧不想跟城里啰嗦,他的计划里,是要把一支兵马安排进城中的。
傅山怔了怔。“他们要真不开,咱们真拿炮轰?”
“这些家伙都是群欺软怕硬的,咱们炮一推出来,他们肯定就怕了,肯定会开门的。”刘钧自信的道。
果然,当炮兵把十几辆炮车推到城下一字排开的时候,城门终于还是打开了。
城门打开,城里出来一群人,当先一人头戴乌纱帽身穿绿袍,正是巫山县知县,他铁青着脸气冲冲的出来,远远的就大声叫喝道,“你们谁是带兵的,出来。”
他堂堂两榜进士出身的知县,居然被一群武夫拿炮架着威胁,真是忍无可忍,虽然城门打开了,可这口气非得出出不可。
刘钧骑马上前,来到那知县面前,“来者何人?”
知县看到面前骑马之人一身铠甲,装束不凡,可却年轻的很,一时没把刘钧放在眼里,喝道,“你是何人,在本官面前还不下马,你们上司是谁,把他叫来。真是岂有此理,居然敢架炮威胁本官,太不像话了,本官要向朝廷参他一本,重重参他一本。”
刘钧冷哼一声,“本将问你是何人,你没听到吗?”
那知县叫嚣的很响亮,可被刘钧那并不高的声音一喝,却不由的有些心悸之感。他咽了咽口水,压下那股子心悸,越发恼怒起来,“本官乃巫山县父亲官王启仁,你又是何人?”王启仁恼怒叫嚣也是有理由的,大明文贵武贱,尤其是那两榜进士正途出身的官员,哪怕只是个小小知县,那也是很高贵的,特别是在那些武夫面前,越发如此。
平时那五品的千户甚至是三品的指挥使,见了他们都得客客气气的。现在来的这伙兵马,居然敢拿炮威胁他,他感觉自己进士文臣的尊贵被冒犯了。
“哦,原来你就是刚才闭门不纳的本县知县啊,进士出身吧?”
“当然,崇祯元年进士第三十七名。”那知县冷哼一声,鼻孔都快朝向天了。
只是让他有些意外的是,那员年轻将领听了他高贵的进士出身知县身份后,居然没有半点态度改变,没有立即下马,没有谦卑的请罪,居然还露出了不屑的神色。他敢确定,就是不屑的神色。
“放肆,你是何人麾下,居然敢如此跋扈嚣张?”
刘钧的亲兵王二狗这时大步往那知县面前一站,高声道,“你听好了,这位乃是吾皇钦封的署都指挥佥事、湖广游击将军,六省剿匪总理标下中军官兼标下中营坐营官刘将军是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