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赤和阿速,只怕准噶尔人都一直打到叶尔羌城了。

  夜幕降临,阿速城的废墟上燃起一堆堆的篝火。

  阿速的气候是典型的沙漠气候,六月的阿速白天热的要命,到了晚上却迅速降温,凉爽的甚至有些冻人。

  李振没有阿不杜拉那么多的感慨,不管叶尔羌人怎么说阿速曾经是多么的繁华,可在他看来,这也就是一座连十万人都没有的小城而已。

  十万常住人口都没有,你算什么繁华大城?现在中原十万以上的城市没一百起码也有七八十座吧,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都有六七座了。至于什么四五十万,二三十万人口的城市真是太普遍。

  现有一些矿区,那些各种采矿、选矿、冶炼为一体的大型矿业园区,几十上百家工厂在一起,各厂的工人加一起有的都有不下十万人。这种建在荒郊大山里的矿业园区,都比这个什么阿速大的多。

  至于说这里的田地,也算不了什么,整个阿速的耕地全加一起据说才五十万亩。这么点田,更不值一提了。中原一个乡镇,耕地也比这个多啊。

  李振现在更在意的还是打仗,带着叶尔羌人打准噶尔人一个措手不及,将他们从南疆赶出去,这是最好的。李振也没指望叶尔羌人就能一直打到吐鲁番去,那边有准噶尔重兵把守呢。

  不过能突袭夺下乌赤和阿速已经非常不错了,这样一来,青藏的汉军就能直接过来。

  叶尔羌军中如李振一样的教头数量还不少,大约有一千人左右。他们这支教头特遣团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护送着一批军械到叶尔羌,然后帮他们迅速整编出一支新军。

  不过上面给他们的时间太短,因此他们到了叶尔羌之后,其实也没能真正的整编新军,不过是做了个临时整编,教导了一些步炮协同,火枪阵列等简单的东西。不过他还是低估了火器的作用,当叶尔羌人拿到了数千支火枪和第一批的山地榴后,立即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自信大增。

  而此后有李振他们帮忙制订行军作战计划,突袭作战也确实打的很成功。

  准噶尔人面对着突然拥有许多枪炮的叶尔羌人,被打的措手不及,抱头鼠窜。

  李振坐在篝火旁,借着那火光在看着地图。

  拿下乌赤和阿速,他们其实已经超期完成了目标。但李振并不满足于此,他现在眼睛盯上了一个新的目标。

  铁门关。

  铁门关,丝绸之路上的中道咽喉,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也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

  铁门关扼守的孔雀河这段峡谷,足有六十里长,峡谷险要无比,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凿是塔里木盆地通往吐鲁番盆地的一道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晋代之时,就已经在这里设关,因其险固,古称铁门关,还曾被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

  李振很清楚朝廷这次的用兵目标,是要征服准噶尔,而第一期目标是要夺取哈密,第二期目标是夺取吐鲁番。

  如果叶尔羌能夺取铁门关,那就等于是一刀砍在了准噶尔人的腰眼上。不但对于朝廷夺取哈密有极大的牵制之功,而且还能直接威胁到伊丽。

  夺了铁门关在手,就等于是夺取了天山南北的十字路口。这里可以联结吐鲁番盆地也能联结伊丽河谷还能联结准噶尔盆地。

  叶尔羌拿下阿速后,他们与铁门关之间已经没有了阻碍,只剩下一路上小部准噶尔驻军,对他们构不成威胁。

  不过若要进军铁门关,也不是那么容易,阿速到铁门关,还有八百里之遥。

  而吐鲁番到铁门关,只有六百里。铁门关在准噶尔人手里,周边也有许多准噶尔驻军。

  要想打下铁门关,不异于虎口拔牙。

  嘉峪关。

  经过一月行军,刘钧率领的京军到达关内。

  不过入关之后,皇帝却并没有马上下令出关。十余万大军和民夫云集关内,每天只是早晚操练,这让不少将领们都觉得奇怪。

  “再等等。”

  面对将军们的疑问,刘钧只是笑着答道。

  一天两天三天,一恍过去十多日,刘钧用这三个字回答了一次又一次。

  众将士们都十分疑惑,皇帝究竟在等什么?

  刘钧在等左右两路兵马,大军西征,出嘉峪关后到哈密足有千里之距,因此他很清楚这一千里并不安全,准噶尔兵强马壮,肯定不会让汉军轻易的到达哈密,这一路上必定会有拦截袭击,半路野战,这对汉军并不有利。

  “报!”

  “禀奏陛下,叶尔羌军攻破乌赤、阿速两重镇,现正沿塔里木河向铁门关进军。”

  “准噶尔分兵五万前去拦截。”

  听到这个消息,刘钧哈哈大笑。

  好,非常好。一个叶尔羌就分走了准噶尔五万兵。也许巴图尔认为他派兵五万过去,能迅速击败叶尔羌,可刘钧却不会这样认为。叶尔羌有大汉支援的教官团,还有一批新式的火器,当然最重要的是,青藏和藏南两地也抽调了部队正赶过去与他们汇合呢。

  这五万准噶尔军一过去,想要马上再回去,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准噶尔这次集结了二十万兵马,就算里面没有什么水份,可现在一下子也减少了五万。

  诸将闻讯,纷纷前来恭贺。

  兵部尚书刘允升忍不住询问何时出兵。

  “再等等。”刘钧依然是这三个字回答。

  又等了数天。

  快马入关禀报。

  漠北诸侯五万骑兵已经越过了金山东麓,于五天前,在金山山脉东麓和天山山脉东麓之间的准噶尔城堡阿尔坦发生交战。

  漠北蒙古骑兵一战攻夺阿尔坦小城,歼敌五千余。

  “巴图尔什么反应?”刘钧问。

  “禀陛下,贼酋巴图尔闻报,派兵五万前往阿尔坦。”

  巴图尔急了,刘钧笑着道。

  阿尔坦虽然是座小城堡,但位置却十分重要,位于哈密北面不到五百里,尤其是这座城堡正好处于金山山脉的东端,是连绵山脉的一个孔道。从漠北南下,这里是最佳位置,要不然,就得继续向西很远,才有孔道南下。

  叶尔羌军进逼铁门关,威胁吐鲁番,而漠北诸侯夺取阿尔坦城堡,却直接威胁着哈密。

  “陛下,如今南北两翼如一把尖刀捅到准噶尔两侧,迫使其分兵十万。眼下我们是否立即进军哈密?”

  陆军司令傅山问。

  “再等等。”

  “还等什么?”诸将疑惑。

  “好饭不怕晚,这是一场盛宴,相信有很多人都想参加,我们就等等他们,一起分享。”

  火焰山下,吐鲁番。

  巴图尔此时有些焦头烂额,恼羞成怒。

  原本准备好狩猎汉军,结果嘉峪关的汉军却偏偏没有半点动静,反倒是南北两边却接连出了状况。

  分出了十万兵马,巴图尔只求能早点解决叶尔羌和漠北蒙古人,可到现在,两支大军出去,却久无捷讯,这不由的让他坐立不安了。

  “大汗,我以为眼下局势对我们很不利,若是汉军主力出嘉峪关,这仗将不好打了。不如先将南面去夺回阿速乌赤的五万兵马先撤回来,我们不如暂时将乌赤和阿速放在一边,只要我们守住铁门关,那么不妨让叶尔羌人先得意一时。”

  固始汗向巴图尔建议道,“铁门关极为险要,易守难攻,只需要一两万人守御足以。我们可以留两万人守铁门关,然后撤三万人回来加强哈密的防御。或者把这三万人调到北面,却夺回阿尔坦城。”

  阿尔坦城和铁门关一样重要,是哈密的北面防御,尤其这里还是漠北南下的重要孔道,这里一丢,漠北骑兵就将源源不断的南下,威胁着哈密,甚至威胁吐鲁番。

  “若放弃阿速、乌赤两镇,独守铁门关只怕守不住。”巴图尔眼睛通红,目光一直盯着羊皮地图,“我已经得到了消息,乌思藏正有一支大军西进,不但有青海的汉军也有藏南的汉军,你的那五个儿子也率着和硕特部正在西来。”

  固始汗闻言叹息一声,低下了头。

  “乌思藏来的汉军与叶尔羌一汇合,别说铁门关留两万人守,只怕留五万人都不一定守的住,你知道他们火器的犀利,再坚固的城防他们也攻的破。要对付汉军,唯有野战,绝不能打城防战。”

  “可是要想夺回乌赤、阿速很难,守城非我蒙古兵所长,攻城亦是啊。”固始汗道。

  巴图尔却没有动摇,“我们不一定要直接攻城,从阿速到铁门关,足有八百里,我们就用对付嘉峪关汉军的办法,守住这八百里,在野外跟叶尔羌人打。”

  “大汗,南北两面各分兵五万,现在我们手里只剩下十万人马,万一汉军主力出嘉峪关,我们兵力就无法占优了。”

  “也只能这样。”

  汉军主力屯驻于嘉峪关,此时不动却胜似出动。

  那就如同一把悬在准噶尔头上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这迫使的准噶尔必须得保持一支足够的重兵在哈密,要不然,汉军随时可能乘虚而入。一旦让他们得到哈密,那就再难阻挡汉军进入北疆了。

  “我现在担心西南的布哈拉和希瓦两国会乘机落井古石。”巴图尔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据他的探子回报,汉人近年来不但有探子以商人身份进入河中和费尔干纳盆地,他们秘密与两国联络,很明显是在策动他们与准噶尔为敌。

  “若是汉军再晚一年,再晚一年西侵,我就能灭掉叶尔羌,甚至能把希瓦和布哈拉干掉。该死的,现在我们却得要小心提防着这三个撮尔小邦。”巴图尔气极。

  说曹操曹操就到,怕什么偏偏就来什么。

  “报!”

  “希瓦和布哈拉两汗国各自发兵,犯我边境,劫我部民。”

  “报,哈萨克人起兵作乱!”


'正文 第779章 大宛、碎叶'

  浩罕,西汉时大宛国。地处费尔干纳谷地,是天山和阿赖山的山间盆地,盆地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宽三百余里,呈三角形。

  这片谷地边缘是光秃的低丘陵地带,谷地中央是布满盐碱滩和沙丘的草原。从山上流下的许多溪流穿行于丘陵之间,灌溉著连绵不断的肥沃绿洲。这里冬天不太冷,但夏季炎热,因为盆地有许多河流可以灌溉,使得这里农业发达,成为中亚人口最稠密的地方。

  此时的浩罕和安集延等谷地城市一样,多是信奉伊斯蓝的乌兹别克族人,谷地诸城都隶属于布哈拉汗国。

  谷地四大城为主,生活着九十二部乌兹别克族人,虽然布哈拉汗国也主要是乌兹别克族所建立,但谷地里以明格部为主的乌兹别克人却一直都想在谷地建立一个自己的汗国。

  尤其是伊玛目。库里汗新逝不久,纳迪尔、穆罕默德新继位不久,乌兹别克各大氏族割据势力日渐强大,王族内部的争斗也十分激烈,加之此前波斯萨菲、希瓦、莫卧儿、准噶尔的先后入侵,使得现在的布哈拉早就不是当年昔班尼的时代了。

  一百多年前,乌兹别克人首领昔班尼率兵自北进入河中地区,占领撒马尔罕,推翻贴木儿后裔在中亚的统治,建立昔班尼王朝,后迁都布哈拉,始称布哈拉王朝。在昔班尼的带领下,当年的布哈拉不断对外征战,从里海到天山,从锡尔河到伊朗高原,辽阔的中亚大地一时都处于他的统治之下。

  可是现在,布哈拉却沿落了,地方氏族割据,王族内讧,外族不断入侵。

  “这不是我们的战争。”

  浩罕城中,明格部首领沙鲁克面对着布哈拉纳迪尔汗的使者,直接拒绝了出兵的要求。在这些地方割据氏族首领们看来,和遥远东方的大汉帝国联手去打西域霸主准噶尔,没有必要。

  两强相争,他们这些小国根本没必要陷入其中。

  “这是大汗的命令。”使者重申。

  “战争与拒绝。”沙鲁克很年轻,但在明格部中威望极高,他是一位勇猛的战士,年少继承氏族首领之位,却很快凭本事赢得部族的拥护。如今的浩罕城,名义上为布哈拉所统,但实际上,整个费尔干纳这数百里地方,包括洗罕在内的诸城,其实已经是名为所属,实为割据了。

  日渐衰弱的布拉哈根本无力控制这一谷地,过去老汗在世时,他们还比较收敛,现在新汗继位不到一年,就连沙鲁克这样的年轻氏族首领,也十分直白的不怎么理会新大汗了。

      控制着安延集等另外三座谷地大城的,也是三个割据的乌兹别克大氏族,那三位氏族首领虽然比沙鲁克年长的多,但他们却早已经与浩罕的明格部达成攻守同盟,在这件事情上,完全支持沙鲁克,他们拒绝遵从皇帝的命令发兵。

  使得硬的不行来软的,可惜沙鲁克软硬不吃,最后只得甩袖而走。

  “这位汉使怎么还不走?”

  沙鲁克看着大汗使者已经走远,但随同前来的那几个汉人却还留在那里。

  张恩微微一笑,“我虽与纳迪尔汗的使者同来,但我并非他们的人。重新介绍一下,在下张恩,神圣大汉帝国特派使者,非常高兴见到沙鲁克族长。”

  沙鲁克有些意外,又打量了一遍张恩。

  “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沙鲁克族长痛快,快人快语,我就喜欢与您这样的人打交道。说实话,其实我是来支持族长的。”

  “支持我?还是想要收买我帮你们出兵打准噶尔人?”沙鲁克走到一边,悠然坐下,“希瓦、布哈拉、叶尔羌三汗国都已经发兵攻打准噶尔,大汉看来给他们开出的条件不低。听说,你们答应给纳迪尔汗火器火炮,帮他们训练军队,还互通商贸?”

  张恩点头,“确实,不过这不能叫收买,而是互惠互利。准噶尔如同一只疯狗,逮谁咬谁,尤其是他身边的人,因此一起灭掉准噶尔,这也是大家得利。至于加强商贸合作往来,更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沙鲁克倒也干脆,“如果只是这样,那我们谷地并不愿意淌你们这趟浑水。要打你们自己打好了,我们在这边看看热闹就行。”

  张恩自顾自的也拖了一张椅子走到沙鲁克身边坐下,还顺便拿了颗梨子吃了起来。

  “嗯,好吃,哈密的瓜,吐鲁番的葡萄,还有费尔干纳的梨,还真是名不虚传啊。”这梨爽口水多且甜,张恩几大口说完,擦了擦嘴,“我也不跟族长绕弯弯了,我大汉神圣皇帝对于浩罕诸城各部的境遇很清楚,也知道你们想要建立自己的汗国。”

  被汉使说破他们的野心,沙鲁克等人倒没什么惊讶和慌乱的,布哈拉汗国日渐衰弱,各大氏族想要割据一方都是很公开明显的事情。

  “那又如何?”

  “只要诸位肯助出兵助大汉灭掉准噶尔,事成之后,大汉会公开支持你们立国。”

  这话一出,不但沙鲁克脸色变了,就连其它诸部首领们也变了脸色。

  他们虽然一直处于割据状态,但却还没有人敢公开立国,就是因为哪怕如今布哈拉实力不强,可依然瘦死骆驼比马大,实力超过他们的。一旦他们敢公开反叛立国,结果还很难料。枪打出头鸟,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冒头。

  何况,如果谷地独立立国,到时是联合建一个国,还是各自建国?这些都是问题,若是谷地各部内部都弄不清这个问题,那么其它的都别谈。

  现在汉人说他们愿意公开支持,这就不一样了,起码有了汉人的支持,他们再不用担心布哈拉。

  “空口无凭,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就是,你们现在不是也与纳迪尔汗联盟吗?”

  “我们与纳迪尔汗的合作是我们向他出售军械以及商贸合作,换取他们出兵攻打准噶尔,并没有说我们不能支持你们立国。”

  张恩的话,让沙鲁克等人都愣了一下,居然还能这样?

  “万一你们事后反悔呢?”

  “大汉向来说一是一,绝不会反悔,只要是就一定会做到。”张恩相当豪气的说道。

  “总得给我们一些保证吧,光凭几句话我们难以相信。”

  张恩想了想,“确实,如果光只是嘴巴说说确实让人难以信服。这样吧,只要你们出兵,大汉立即给你们一批军械,五千支火枪,再加五十门山地榴弹炮,如何?这个条件够诚意了吧?”

  “我们什么时候能拿到这些呢?”一名首领忍不住问道,五千支火枪啊,这简直就是让人激动的发抖。谷地在西汉时是大宛国,最出名的就是汗血宝马。

  到了现在,谷地的军队也是以骑兵为主,还是刀箭作战。他们甚至除了轻骑兵外,还有部份重装骑兵。完全就还是一副中世纪时代的样子。

  可他们也明白火器的强大,但他们处于中亚,与西方之间隔着波斯、土耳其,这些绿教国家一直是与西欧国家敌对并封锁的,而与东方之间,也隔着漠西蒙古人。随着海上商路的兴起,古老的东方丝绸之路早已经凋敝,他们这些丝路中间的中亚国家,也都变的封闭而又落后。

  他们也想要有火器,但无处可得。除了小规模高价购买到一些,根本难以大规模的装备自己的军队。

  现在大汉愿意一次性给五千,就算这里有许多部族。但谷地以四大城的四大氏族为主,四大氏族一族先得一千支总可以的,剩下一千支给那些零散小部落,按这样分,四大部落甚至还能再一族分十门火炮。

  五千支火枪加五十门山地榴,对于大汉来说,成本极低。流水线上批量生产,使得每支火枪出厂价不到十块,这还是如今物价工价上涨的缘故。

  可就算如此,五千支火枪也不过五万块,五万块对于如今的大汉来说,真有如九牛一毛,一个总兵一年的养廉银兼公使钱都超过五千块了。

  五万块,也就够养大汉野战军的一个连一年而已。

  不过人穷志短,大汉腿上拔下的一根寒毛,也给谷地乌兹别克人的腰还粗。他们甚至都不问这五千支火枪究竟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其实就算大汉给他们火绳枪,他们也很满足了,毕竟数目这么大。

  张恩故意等了一会,等沙鲁克等人都忍不住再次发问怎么才能拿到这批武器时,他才笑道,“你们北面的吉尔吉斯人早就和准噶尔人眉来眼去的,自他们早些年被沙俄欺压,而不得不投奔准噶尔人时,准噶尔人便让他们从叶尼塞河上游迁到了你们北面山地间,那里,也正是我中原大唐帝国时所设立的安西碎叶镇辖地。”

  “我们会把器械运送到喀什噶尔,你们过来接收就是了。拿到武器之后,我们希望你们能信守承诺,出兵将吉尔吉斯人占领的碎叶地区打下来。”

  沙鲁克这时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打下碎叶之后,归谁?”

  “吉尔吉斯山和伊丽山以及天山之间包围环绕的这片谷地丘陵地区,打下来之后自然归大汉所有。当然,大汉也不会让大家白打,打下来之后,人畜财产都归你们,而土地大汉愿意付钱收。”

  “人畜财产自然归我们,但这地我们也想要。”沙鲁克野心不小,他很清楚地比人更值钱。尤其是吉尔吉斯人现在占领的这片区域,并不比费尔干纳谷地小。

  吉尔吉斯人占据的这块地方,就是唐时的碎叶镇。

  这里处于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不仅是连接欧洲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这样的一块地方,大汉当然也是不会轻易让出的。

  “沙鲁克族长,大汉给出的价码绝不会低,而且我们愿意用火器来抵价。地值多少,最后就换给你们多少火枪火炮,如何?沙鲁克族长,想想看,若没有大汉的支持,你们就算打下这片地盘,想要占住也难。但若有了大汉的支持,你们用土地换军械,到时拥有新式的大批火器,立马就可以立国,不但不用畏惧布哈拉前来征讨,甚至你们头还能把他们给灭了也完全有可能啊。东面的两河流域,岂不是比碎叶这片山谷更加肥沃?”

  “若我们打下碎叶,你们愿意拿多少军火来换?”一名族长心动了。

  “两万把火枪,五千把手枪,五百门山地榴弹炮,再加一百门野战炮。”张恩没有丝毫犹豫的张口就来,至于朝廷到时会不会真的同意他的这个交易内容时这火枪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还是什么出口简易版的还是带不带刺刀,以及火炮的口径等等这些,他觉得完全不是问题啊。

  朝廷真要等灭了准噶尔,岂还会容许这个浩罕等城立国?这些大国夹缝中的小国,连这些都看不明白,只被眼前的枪支大炮,未来建国等等美好前景诱惑,只能说他们太过于自信了。

  弱肉强食,这才是大国的立国之道。

  至于会不会被这些乌兹别克人摆一道,拿了武器不干活,张恩倒真不太担忧。先不说,他们一旦答应下来,现在就得开始准备越过吉尔吉斯山,而第一批支援的武器还得借道乌思藏运到喀什噶尔来,这还有段时间呢。

  万一他们到时打下碎叶又反悔不肯把地交出来,这更不用太担忧,朝廷会收拾他们。

  张恩的目的只有一个,说动这些谷地部族出兵碎叶,把准噶尔的附庸吉尔吉斯人干倒或者牵制住他们就行了。

  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这对现在的整个与准噶尔的战局来说,都是有帮助的。

  沙鲁克站起来,走到张恩面前,向他伸出了自己的手。

  张恩笑着伸出自己的手,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未完待续。)

  《想友一下手机访问。》


'正文 第780章 背水一战'

  汉军主力还驻于嘉峪关内,可局势却已经慢慢的在向大汉倾斜。请大家搜索看最全!

  嘉峪关要塞早就为皇帝到来而修建了一座行宫,虽然远不如紫禁城那么庞大,但也拥有九十九间房间,还有殿堂。行宫里还有数百名宫女和内侍,还有一个专门的御膳和御医队伍为皇帝服务。

  刘钧在一个葡萄架下召见自己的几位上将军。

  右枢密使、总参谋长、兵部尚书、陆军司令、左战区司令、左战区参谋长、甘肃总兵等诸将在皇帝面前跪下行礼。

  “诸位爱卿平身。”刘钧问,“来点冰镇杨梅汤吗?”

  “多谢陛下。”右枢密使张山等谢恩。

  “嗯,那就给各位将军都来一杯冰镇杨梅汤。”刘钧转头对旁边的内侍道,“我知道他们肯定更想在这葡萄架下喝冰镇葡萄酒,不过军中不得饮酒,虽然现在非战时,可既是在军中,还是不要破例的好。”

  “陛下,我们都闲的快发霉了,真想早点上战场。”兵部尚书刘允升道,“眼下局势对我们很有利,南北两路夹击,现在准噶尔人被迫分兵迎击,哈密只剩下十万人马”

  “时机未到。哈密依然还有十万人马,我们还不用着急。南北两路兵马距离哈密可还很远,我的打算可以直接告诉你们,我准备再等等,等叶尔羌军和青藏军汇合后挺进铁门关。等漠北骑兵在阿尔坦休整后继续南下直逼哈密。诸位,我现在还有几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都已经出兵,他们将进攻哈萨克,准噶尔人的后院要起火了。波兰人也跟我们做了笔交易,顿河哥萨克正向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人出兵。还有,浩罕等谷地乌兹别克人也已经与我们达成了交易,他们已经出兵向准噶尔人在伊丽山南面的狗腿子吉尔吉斯人进攻。”

  说到这里,刘钧满脸笑容,他端起一只满满的和田玉制的杯子,长钦了一口冰镇的酸梅汤。

  “形势大好,诸位。”刘钧笑着说,“我们现在什么也不需要做,只是坐在这里,就能够牵制哈密的准噶尔大军难以动弹。我们不动,他们就不敢动。可他们若不动,就得被四面合围。他们若是敢再分兵去支援各地,那我们再乘势出兵攻打哈密。不管怎么样,现在准噶尔人在这盘棋上,都已经陷入了极被动的境地。”

  “准噶尔人和沙俄结了盟,他们会不会出兵?”傅山问。

  “沙俄顾不到他们。顿河哥萨克出兵了,虽然是指向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蒙古人,可却也直接威胁到沙俄的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沙俄这时只能盯着波兰。而据我们的情报,沙俄人也并不甘寂寞的,他们早已经在暗中与乌克兰哥萨克们眉来眼去,正策划哥萨克倒向沙俄呢。按锦衣卫传来的情报分析表明,乌克兰哥萨克极有可能分裂,第聂伯河为界,两岸哥萨克各投一主,到时波兰人岂会容忍?只能说,波兰和沙俄的大战就将开始。沙俄根本无力再来插手准噶尔这个盟友的事情,他自顾都将不暇了。”

      总参谋长蔡远望着皇帝,“陛下,请容许臣问一句,南北西三路的进攻能达到预期吗?铁门关可是易守难攻,北路虽拿下了阿尔坦,夺得了南下哈密的孔道,但也依然还有数百里之遥。至于西面的几个小国出兵,只怕也一时难以起到什么作用,若我们一直坐等,万一准噶尔人各个击破呢?”

  “各个击破,谈何容易?”刘钧听了却并不以为意,这不是他的自负,而是仔细研究过局势的。“我们在北面有五万兵马,以漠北蒙古骑兵为主,这虽非朝廷正规军,但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他们不但擅长骑射,而且装备了不少火器,铠甲也精良许多。仅从他们以数百伤亡就夺下数千人镇守的阿尔坦城,并全歼城中守军,就可看出他们的战斗力了。”

  “北路这五万兵马,又有了阿尔坦这座城堡做为后盾,进可攻退可守,准噶尔人就算派了五万兵马过去,可五万对五万,你们觉得准噶尔人能得胜吗?”

  蔡远点头,“两军人数相当,论装备漠北诸侯兵马更好,尤其是有不少火枪火炮。此外,漠北军攻下阿尔坦后有时间休整,有城池可防御,相反,准噶尔的五万人却得长途跋涉数百里赶到阿尔坦,漠北军以逸待劳,无疑胜算更多几分。”

  诸将心里也多是这种想法,怎么看,准噶尔北上的五万人,也不可能击败漠北诸侯的骑兵。最大的可能是漠北诸侯以逸待劳,凭借着装备的优势击败准噶尔军,然后乘势南下。

  刘钧继续道,“锦衣卫此前花了不少功夫,与哈萨克的贵族们暗中联络,如今许多哈萨克贵族都趁机反叛,拉起部族兵马立起反旗,四处袭击准噶尔人的营地和部落。这些哈萨克人虽然比较分散,各个实力也较落小,但他们处于准噶尔的大后方,却是心腹之患,这些人只要乱的久一点,准噶尔的后勤供应就将出大问题。”

  叶尔羌、希瓦、布哈拉、浩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