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称雄-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根本就是一支由汉人控制指挥的以藏民为兵的汉军。”
这两年汉人在前藏后藏地区,看似没有表现出什么争夺控制之意。可他们曲径通幽,却暗中扶持着藏南地区,并整合了那些叛军、红教、苯教等一起,还有那些逃亡的贵族,已经建立了一个联盟,还有了一支力量不弱的军队。
这就犹如一把尖刀,一直抵在他们的后背。
从青海或者康区进入藏区,确实距离很远,也山高水险,偏僻难以补给,可是藏南的这支军队却很近啊。尤其是那支军队可没有什么高原反应,不畏高原气候,特别是他们对藏区熟悉无比,哪怕从藏南到前后藏得翻越大山,但这对于藏民来说,根本不是什么事。
“我认为汉人现在还不敢侵犯乌思藏,他们既然要与准噶尔做战,那肯定得先稳住我们,不然他们就得两面做战了。因此,只要我们不出兵援准噶尔,我相信汉军也不会犯藏。”四世依然是坚决的反对出兵。
“但藏南的叛军可能会趁机进犯。”一直没有开口的五世大赖突然道。
众人把目光望向他。
四世鼓励的对他道,“说下去。”
“我们都知道,藏南原来就不太受控制,后来兵败的那些叛军撤到那边后,又得到了汉人做靠山,使得我们无法兵剿灭他们。而他们得汉人支持,这两年已经整合成了一块,表面上是藏人统领,实际上那里完全由汉人控制了。但毕竟汉人一直是居于幕后的,现在这个时候,汉人肯定也担心我们出兵支援准噶尔,那样就会威胁到河西走廊。我觉得汉人向来狡诈,他们不会被动的来跟我们谈和,肯定会先致人。他们都不需要自己直接出手,只要让藏南出兵,那就是咱们乌思藏的内乱,跟他们没有关系。甚至,他们到时说不定还会借机帮们平乱,而兵入藏,那时南北两路夹击,我们别说派兵援准噶尔,自保都麻烦。”
“汉人不敢这样做吧,这样他们岂不是直接把我们往准噶尔那边推吗,他们不怕两面做战?”固始汗的一个儿子问。
五世摇摇头,“难道汉军不先动手,我们就真的会跟汉人站一边了?既然事实很明显,汉人肯定会早动手了。况且,他们有了藏南这支军队后,要对付我们,并不需要再派多少兵马,再有个两三万人从青海进兵,就足够能把我们牵扯的不能旁顾半分了。”
图鲁拜琥不得不承认,五世说的确实有道理。
越想他越觉得藏南的叛军威胁巨大,他啪的一掌拍在桌上,目露凶光,“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手下为强,兵先灭了藏南的叛军再说。”(未完待续。)
'正文 第772章 宫变'
“汗王,大军已经集结,五万骑兵随时可以开拔讨伐藏南叛军。”固始汗长子达延鄂齐尔向父亲禀报。
固始汗满意的看着长子,固始汗有三位王妃,大王妃土尔扈特族人,小王妃是汉族田氏。入藏之后,又娶了藏族贵族女子。
三个王妃,共为他生了十个儿子。
大王妃为他生了四个儿子,次妃田氏生了五个,藏妃生了一个。
长子达延鄂齐尔年纪最长,也是他征战时的得力助手。这次固始汗准备亲征藏南,就特让长子留驻拉萨。
除了最小的第十子还年幼,固始汗的其它九个儿子都已成年,而且按蒙古的传统,也早就各分了部族人口,各自都有自己的军队,也各有一块封地。
这次集结拉萨的五万军队,其中就有半数来自于他的八个将从征的儿子。
“等我走后,你守护好乌思藏,提防汉人。但也谨记,若是汉人先支动手,你也别动手,一切等我回来。”固始汗拍着长子的肩膀道。
父亲最后相拥告别,固始汗在长子的耳边低语,“也提防五世师徒。”
“明白,父王。”
固始汗又与五世大赖和四世****一起告别,面上满是微笑,说着让他们提携教导长子的话,其实心里却对这两人很是不信任,好在除了能征善战的长子留下,还有第巴是他的心腹。
原本固始汗想让长子替他统兵出征藏南,可九个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长子统军,只怕其它儿子未必肯真心服。加之藏南的那支叛军有汉人做后盾,固始汗也不放心,他才打算亲自统兵,希望速战速决。
“你觉得我们这次出兵有多少胜算?”固始汗的五子伊勒都齐对自己的同胞六弟多尔济问道。
“很难。”多尔济毫不掩护自己的真实看法。
伊勒都齐也点了点头,“据我所知,那支叛军可不是这里的藏军可比,那其实就是一支汉军。汉式火器装备,汉军教官训练,除了士兵是藏民。”
“你说如果南征失败,结果会如何?”
“最好的结果是我们撤回来,至于最坏的结果,就可能我们羊入虎口一去不回,甚至汉人南北夹击,击败我们再夺了乌思藏。”
多尔济皱着眉头,“那我们连家都没了。”
“真到了那地步,我们连命都保不住。”
“也许我们应当再劝劝父王。”
“他不会听的。”伊勒都齐叹了口气,固始汗三王妃十王子,除了还年幼的十王子。其实九个儿子中,因为生母原因,土尔扈特族长妃生的四子,明显更受固始汗喜欢,而汉人田妃生的五个儿子,却并不得意。
他们成年时分到的部族人口最少,他们的战士装备也最差,入藏后在藏区分到的地盘也是最差的。
同样的话,如果是达延鄂齐尔他们去说,固始汗也许会听,但如果换他们去说,指不定只会换来斥责。
兄弟俩沉默了一会。
好一会,多尔济才又道,“我不看好出兵藏南,我也不看好准噶尔。你也从汉人手里买了一些火器,知道那玩意的厉害,这可不是过去的那种隔着二三十步才能打的准,还打不穿甲的三眼铳,汉人现在装备的火铳犀利无比,不怕风不怕雨,步下能在七八十步射杀穿着索子甲的战士,就算骑兵都可以马上放铳,那种骑铳一样能在四五十步远将我们最好的勇士打落马下。更别提他们的大炮了。”
“准噶尔有什么,只有一些简单的火绳枪,跟汉人的一比,落后太远了。光靠骑兵和弓箭,加点火绳枪,根本不是汉人的对手。他们也许能欺负下哈萨克人和叶尔羌人,但要真跟汉人对上,肯定不是对手。”
伊勒都齐看着自己的兄弟,有些惊讶。
“你胆子很大。”
“我只是不愿意明知前面是火堆,还要往里跳而已。伊勒都齐,我们也算是半个汉人的。”
“你想投奔汉人?”
“有何不可?”
是啊,有何不可。难道非要打一场明知必输的仗?他不明白父汗的想法,也许是他对自己和准噶尔太过自信了,准噶尔汗国接连的胜利,让他们以为,在西域,他们可以与大汉分疆而治,他们却忘记了,现在的大汉可不是曾经的大明。
大汉能灭女真,降服漠北漠南蒙古,甚至灭日本并朝鲜,南征大海,横扫南荒,那么为何又不能再扫平西域?
蒙古人自豪的强大骑兵,在汉人面前并没有半点优势。想想女真人,他们的骑兵并不比蒙古弱甚至比蒙古强,还有不少火器,可依然在汉人面前一败涂地,亡国灭族。
“我们能怎么办?”
多尔济眼里闪过一道凶光,他靠近兄弟,低声道,“我觉得现在就是一个好机会,今天晚上会有酒宴,各部将士们会分赐酒肉,这是出征前的惯例。咱们稍后联络老七老八和老九,咱们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这个时候要共同进退,只要我们五兄弟联合起来,我们手上就有一万多人马,到时咱们等酒宴过后,各部皆醉的时候,突起发难。”
“然后呢?”
“然后,我们迎汉军入藏,把四世师徒献给大汉朝廷。”
“达延鄂齐尔他们绝不会肯的。”
“那就杀了他们,把他们首级献给大汉。”多尔济毫不犹豫的道。
“你还犹豫什么,难不成父汗糊涂了,你也糊涂了?”
伊勒都齐咬了咬牙,“那我们先联络下老七老八老九他们,若是他们愿意一起干,那我们就动手,不过我希望不要伤害父汗和达延鄂齐尔他们。”
“只要他们到时肯配合,自然不会伤害他们。”
夜幕降临。
驻扎在拉萨布达拉宫周围的五万即将南征的蒙藏士兵,正欢声痛饮,即将出征,上面赏赐了许多酒肉。
营地里,生起一堆堆的篝火,火上架着肥牛肥羊,正烤的滴油,散发着阵阵香味。士兵们一边刀削着牛羊肉,喝着美酒,还不时的围着火堆跳舞。
布达拉宫,经过固始汗的修葺,如今重焕神彩,拥有红宫和白宫,各有数百间。五世居白宫,固始汗则居红宫,不过多数时间,固始汗是在山下的汗王宫中。
今日的晚宴,为表隆重,特意选在了红宫之中举行。
军政教三方上层,齐聚一起,固始汗和一众儿子代表的是和硕特蒙古军,而五世师徒则是藏区的宗教领袖,第巴则代表的藏区行政事务的管理者。
大家都向固始汗预祝南征马到成功。
然后,他们的到一阵喧闹。
“这些人真是没有规矩,喝点酒就发疯闹事。”达延鄂齐尔不满的说道。
大家也都以为只是喝酒喧闹,可紧接着却有惨叫声打断他们。
惨叫,然后是刀剑声,马蹄声,最后传来了火铳声。
“出事了。”这是固始汗的第一个想法。
和硕特部也装备有部份火器,既有火绳枪,也有燧发枪,但就算是相对落后的火绳枪,也只是各王子的卫队才有。至于燧发枪,更是只有固始汗和儿子们的亲卫才装备了。
现在枪声一响,明显不是普通的喝酒闹事了。
五世面色苍白,他惊疑不定的望着固始汗,四世倒比较镇静,但一双眼睛也在固始汗父子身上扫来扫去。
“谁在闹事,达延鄂齐尔,你去看下。”他心知肯定不是闹事这么简单,但事情没搞清楚之前,他也不好自乱阵脚。他心里其实更怀疑有人作乱,怀疑的对象自然就是四世师徒两个。
他们一直反对与准噶尔联盟,既反对出兵助准噶尔也反对南征藏南。
也许他们是想夺权,当初他们请和硕特部入藏,那是生死存亡之秋,但是现在,这些藏人已经暗暗不满蒙古人成为他们的主宰了。
“我们也去看看。”四世道。
“一些人发酒疯胡闹罢了,让达延鄂齐尔去收拾他们就好了,不需劳烦你们,我们继续。”固始汗轻笑着,却绝不肯放他们离去。
厅里气氛变的凝重,大家佯装一切如常。
达延鄂齐尔下山,直奔军营。
当他赶到的时候,发现军营乱成一团,喧闹不止。
一队队骑士正策马狂奔,挥着刀剑在营地里肆意砍杀。
“汉人杀过来了?还是藏南的叛军杀过来了?”达延鄂齐尔大惊,可借着营地里四处燃烧的火光,他却惊讶的看到,那些奔驰砍杀和四处逃命的人,都是蒙古人。
“准噶尔人?还是驻扎青海的漠南蒙古人?”
“住手。”达延鄂齐尔放声大喊,“都给我住手。”
他已经看清楚了,那些纵横砍杀的人既不是什么汉军也不是漠南叛军更不是漠西准噶尔也不是青海的漠南蒙古,他们根本就是自己和硕特部的人。
一时间,他也看不清楚究竟是哪个部族的人在动手,只是明显都是自家人在打自家人。
可是他的喊话没有半点作用,军营已经杀的血流成河,最倒霉的还是那些藏兵,那些骑马的蒙古人,专门挑着这些人砍杀,毫不留情。
不少被攻击的蒙藏军也开始在反击,他们有的拎着把刀步战对敌,有的抢到马加入战团乱砍,还有些人则背靠背聚在一起反抗。
刀剑交加,弓箭抛射,还有火枪不时响起。
整个营地完全混乱了。
到处都是战马,到处都在砍杀。
“这是一场叛乱!”
达延鄂齐尔终于看出了端倪,这绝不是什么营啸,也不是什么蒙藏军之间的仇样。而是有预谋的叛乱,那些袭击者武装齐全,全副武装,反观那些被袭击者,甲具不全,连马都来不急骑。
“是五王子的人。”一名亲卫大喊,他认出了一队骑士,那是五王子伊勒都齐的卫队。
又有一名亲卫喊叫起来,“我看到七王子的卫队。”
“还有六王子。”
达延鄂齐尔心在滴血,他也看到了,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老九,田王妃的五个儿子的部下都出现了,这些狗娘养的,他们叛乱了。
“他们究竟想干什么?要弑父还是夺权?”
“大王子,我们该怎么办?”
达延鄂齐尔感觉脑子都炸开来了,他咬着牙,大声下令,“你们立即去调我的麾下过来平乱,守好山脚下,我立即去禀报大汗,请他发兵平乱。”
山下的营地,只是个临时营地,这里是即将出征的五万兵马。但拉萨除了这五万兵马,还有一些兵力。达延鄂齐尔自己的兵马就因要留守之故,并不在山下。而固始汗手下也还有不少部队,也不在这里。
“一定要守住山脚,绝不让叛军冲上山去。”他大喊着道,他要立即赶回红宫,老五那五个狗娘养的还都在宫里,他要赶回去把他们通通宰了。
黑暗里,一支手铳突然对准了他,距离极近。
这人好面生。
达延鄂尔齐脑子里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自己的麾下只有亲卫才配有手铳。可是自己好像并不认识这个人,他是谁?
可他还没想明白这人到底是哪个,就看到充口一亮,一团橘色的焰火亮起。
达延鄂齐尔想要躲避已经来不及,只是下意识的抬起了自己的手,把手掌摭在脸前。
一巨剧痛从手掌传来,然后脸颊又传来更大的疼痛。
“这也是一个叛军。”
达延鄂齐尔的手掌心出现一个血洞,他的左脸也半边脸都血肉模糊了。
疼痛,鲜血。
“你是谁?”他愤怒的用含糊不清的话问道。
“锦衣卫。”那个陌生的家伙吐出三个字,然后又拔出一把枪,再次对着他扣下了钣机,这一枪,直接打在了达延鄂齐尔的胸口。
那人开完这一枪后,对着他又说了一句话。
“叛大汉者,虽远必诛!”
说完,这名锦衣卫转身跃入黑暗之中,消失不见了。
达延鄂齐尔倒在地下,手捂着胸口,可鲜血不断涌出,他的手指变的僵硬笨拙,浑身无力,喉咙里不断的涌出鲜血,却已经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一阵急促的铁蹄声传来,一支马队杀到山脚下。
达延鄂齐尔的亲卫冲上前去,刀剑交加,很快,他们被杀退。
那队骑士冲到近前,跳下马,他有些惊讶的看了眼躺在地上的达延鄂齐尔,然后提着带血的刀上前。
“达延王子,借你的人头一用。”
他挥刀向达延鄂齐尔颈项用力砍下,连砍了几刀,达延鄂齐尔的尸首分离。拎起人头,他翻身上马,挥刀向着山上的布达拉宫一指,“杀!”
骑兵如暗夜里的狼群,眨着凶光涌向山上的灯火。(未完待续。)
'正文 第773章 山南'
“我不是叛徒。”多尔济面对着气的浑身发抖的父亲图鲁拜虎,坚持道。“我是为了大家。大汗,大汉入藏是大势所趋,是天命,天命不可违。”
他话的时候,手里依然拎着那柄带血的弯刀,就在刚才,他才用这把弯刀将他的二哥鄂木布给捅死了。他的身后,站在伊勒都齐等四个同胞兄弟,更后面,则站着五人麾下的蒙古战士。
“大汗,请你立即下令你和四位兄长以及两位活佛和第巴的麾下放下武器投降。”伊勒都齐也提着刀上前一步。
固始汗望着那次妃生的五个儿子,不由的怒极而笑,“哈哈哈,若是我不答应,你是不是要提剑把我也给杀了?”
“就算你不答应也没什么用,我们已经击溃了山下的兵营,也攻下了布达拉宫。而且,我们已经派人向藏南和青海的汉军送去急信,请他们率兵入藏。”伊勒都齐劝固始汗,“父亲,是你以前教导我们,永远不要去打一场必输的仗。为何现在,你却执迷不悟?跟大汉作对,我们永无胜算的可能,那是必输的仗。”
固始汗扔下了手中的剑,拖开一把椅子坐下。
他端起桌上的酒杯,将杯中酒饮尽。
“你们以为真的投了汉人就有好下场?还是你们以为自己有一半汉人血统,就真把自己当成汉人了?”
多尔济却是不以为然的道,“父亲,不要把大汉想的那么可憎,看看漠北和漠南的蒙古诸部,他们先后降服了大汉,结果呢,他们下场很坏吗?我看不见得吧,他们如今都是大汉主的封侯,有自己的爵位封地,依然还管着自己的部民,却还拿着大汉的俸禄,尤其是他们与大汉商人贸易合作,开矿山建工坊,合作畜牧养殖,如今一个个活的多滋润?”
固始汗不屑的看了儿子一眼,“蒙古人不再游牧,被划分草场固定一地。他们不再游牧狩猎,却开始建城堡开矿山建工坊,蒙古的贵族们不再骑马射箭,却整天穿着丝绸,谈论着金银买卖,你觉得他们还是蒙古人吗?”
“》≥》≥》≥》≥,m。↗。◎我觉得这没什么,整天东奔西走,打打杀杀,甚至茹毛饮血,这样的生活就是蒙古人吗?我看未必,过上更好的日子,难道有错?年青的勇士们不必早早的在战场上丧命,难道不好?父亲,你老了,你的观念落后了,没有谁想一直过着那么辛苦的生活。”
图鲁拜琥觉得自己和儿子完全不下去了,这些年轻人已经完全被另外一种生活所影响了。
又饮下一杯酒,他长叹一声,目光扫过几个儿子,最终只得道,“我可以下令让他们放下武器,也可以把乌思藏大权交给你们,但有一,你们必须放我们离开。”
“你要离开?”
固始汗头,“我左右不了你的想法,我也不拦着你们降汉,却过你们想要的生活。但是,我不想给那个年轻的汉皇下跪屈膝。”
“好,你们想走可以,但人不能带走。”伊勒都齐回答,“还有,五世师徒两个也不能走。”
“不行,他们必须跟我一起走。”
“绝不可能。”多尔济强硬的道。他深知这师徒两个在藏区的影响力,以及对蒙古人的影响力。若他们走了,到时在西域振臂一呼,搞不好藏区就要动荡不安。
昌都,青海、乌思藏、西康三省交汇之地。
张煌言率领的两万兵马已经出了青海,进入了西康,他将在这里休整补给过后,直接进入藏区。
出昌都后,张煌言有两条入藏进兵拉萨的路线,一条是北线,昌都到那曲然后到拉萨,一条则是昌都到角木宗再到拉萨。
张煌言的兵力并不多,两路进兵并不适合,他必须选择一路。
“属下认为我们应当选南路,这样的话,我们还可以靠近藏南的那支兵马。互相呼应,大大增加我们的实力。若是能接应藏南兵马北上,两军汇合,那我们兵力倍增,胜算更大。”师参谋长向张煌言建议道。
“藏南的兵马未必会听我们的。”张煌言道。
“那也没关系,起码他也是朝廷的兵马不是,我们靠近他们,不管他们出不出兵,起码也是一个后援啊,我们不再是孤军深入。万一真的作战不利,我们不定还能撤入藏南休整一下呢。”
对于参谋长来,狡兔有三窟,而一个合格的参谋长,每次制定作战计划,都必须有三套方案,除了主要方案得有备用方案,得早做好万一作战方案失败后的抢救补偿方案。
“报!”
“禀报师座,营外来了一队蒙古人,是有要事求见师座。”
“蒙古人,来抗议还是遣责啊?”参谋长笑道,“懒得见他就是,就师座没空。”
张煌言想了想,叫住了要去传话的侍卫,“等下,你还是问下他们来意,若真是来抗议的,我就不见了,若有要事,见见无妨。”
不久后,侍卫去而复返,带回一个让师部所有人都惊讶无比的消息,拉萨兵变,固始汗的五个儿子已经控制了拉萨,现在请汉军入藏。
“此事定然有诈。”
副师长立即出声,他认为这是个诈。
“估计他们已经设了伏兵呢。”
大家刚听到这消息,也基本上是不信。哪有这样的事情,固始汗的儿子兵变?他们图什么啊?
猜测之际,门外又有人来报。
“营外有人自称是锦衣卫,有关于拉萨的军情禀报。”
“师座,验证过身份了,确实是锦衣卫。”
张煌言了头,“把人请过来吧。”
锦衣卫的到来,送来了关于拉萨的详细情报,看完这些情报,张煌言等人都有一阵子沉默。他们还以难以相信这些消息,太难以消化了。
拉萨兵变居然是真的,固始汗阴沟里翻了船,这老家伙准备发兵南征藏南,结果出兵前,他次妃所生的五个儿子突然兵变,杀了固始汗的长子次子,将固始汗和四世五世以及第巴等全都软禁了。
“你是,现在固始汗的这五个兵变儿子已经完全控制了拉萨?”
“没错,固始汗等已经让他们的人放下武器了。”锦衣卫头道。
师部立即爆发一阵欢呼之声,真是意外之喜啊。
“太好了,这下我们正好一举入藏,顺利接管。”
那名锦衣卫这时又道,“不过据我估计,固始汗的儿子可能放让固始汗离开,但是五世师徒倒可能会被留下。”
张煌言此时已经不在意这些细节了,“就算让图鲁拜虎老狗跑了也没什么关系,只要和硕特部都降了,他也翻不了什么浪来。倒是四世五世留下,很重这样,事不宜迟,我们立即进藏,以免夜长梦多,再发生什么意外。”
“对对对,立即进藏,先接管了再。”参谋长等也是完全赞同。
张煌言想了会,又道,“我看,我们走北线进军,通知藏南军,让他们北上,这样我们两路进军拉萨,正好一路把南北两线都给全接管了。”
“我同意。”参谋长也赞同这个计划,反正现在乌思藏已经降了,走哪边都没关系。
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面,这里也是后世的锡金、不丹、藏南等地,此时,则统称藏南,分成哲域、主域、门域、洛域等地。
主域也就是后来的不丹王国,但是在此时,他们却是与格鲁派对立,原本历史上,他们会继续抵抗格鲁派征讨,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等到十九世纪,又最终成为拉萨的藩属。不过这个时代,却发生了些变化。
格鲁派请蒙古和硕特部入藏,将其它各教派以及世俗的贵族联盟击败后,夺得藏区控制。这些失败的教派和贵族们纷纷撤入藏南。
而大汉也适时的派人进入了藏南地区,最终主域、哲域等藏南这些大王国、土邦,终于联合在了一起,成为了藏区府,名义上隶属乌思藏省,实际上是由大汉的西康省代管。大汉派驻官员,派驻武官,派遣教头,提供武器,招募兵员。
两年来训练了一支精锐兵马。
这支兵马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配合朝廷大汉入藏。另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向南扩张,最终联通朝廷的四川云南等地。
哲域、主域等地,现在也都称为哲域县、主域县。
藏南府的知府,是顾炎武,前参议院参议员。而这里的驻军也是一个师的编制,由一代巾帼英豪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右将军担任。
马万年虽是秦良玉的孙子,祖母是巾帼英豪,早在退休前就曾授过上将军衔,还爵封侯,又担任过总督。马万年的父亲马祥麟如今也是军中上将,但马万年能坐到今天的位子,并不全靠出身,他在刘钧刚任郧阳总兵的时候,就已经是白帝城的守备了。这些年,也是一步一步,全凭着自己的战功,才有了今天的位置。
实际上,若不是他祖母和父亲有意要压一压他,他其实早就能成为总兵级高级将领了。
洛域县,马万年和顾炎武一起议事。
汉军在藏南立足,迅速统一各部,如今藏南已经和漠北等地一样,朝廷册封这里的土邦贵族们为分封诸侯,给他们划分领地,给予爵位品级,但同时朝廷也在这里设府立县。一个地方,两套班子,朝廷给予土邦们保留了不少的权利,但同时,朝廷也在这里迅速扩大掌控力。
如今,山南各地基本上都在藏南府的领导下,甚至在马万年这位军中少壮派的强硬带领下,藏南驻军不断向南用兵,已经向南扩张到了雅鲁藏布江的北岸。
雅鲁藏布江越过喜马拉雅山,经洛域县流向山南,然后折向西流,一直到主域县流出的马纳斯河交汇的这约一千里远的河段北岸的大片平原地区,如今都被马万年一次又一次的实战演练的过程中,给夺下来了。
为此,马万年率领的藏南军,可没少跟原来的地主阿豪马王朝打仗。
历史上,在中缅印孟加拉之间的这片地区,也是土邦林立,王国众多。行后有过蒙古人的东辉国,中世纪的迦摩缕波王国,在鼎盛的时期,统治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鹿至孟加拉湾的广大土地。
后来,王国内乱,缅甸东北部、中国云南一带的傣族越过阿萨姆东部山脉,征服迦摩缕波国各部族,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建立了阿洪王朝,史称阿霍姆王国。
阿霍姆人兴起,占据了后世印度的东北地区,此后,印度北部的莫卧儿王朝兴起,两虎相争,莫卧儿不断兴兵讨伐,双方征战不休,但每次阿霍姆人都击退了莫卧儿军。
不过到了此时,阿霍姆人也在连年征战中实力大削,马万年突然从北面杀出,也是给了阿霍姆沉重一击。
尤其是当汉军终于灭掉了那加山脉东面的缅甸东吁王朝后,汉军开始从东面的缅甸翻越那加山脉西进,与北面的马万年藏南军交相呼应,使得阿霍姆王国陷入了三面交战的境地,既要防御莫卧儿,又要防御大汉。
结果,马万年成功的将山南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千里河岸平原都给占了。
不过马万年并不满足于此,他还在谋划着与缅甸的汉军联手,再把藏南与缅甸之间的那块阿霍姆的突出部给吞并了。
这样一来,占领了这块平原地带后,藏南府和缅甸省之间就只剩下了一道那加山脉。只要在山中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