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称雄-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默默的坐在那里,等着叫自己名字进去办理手续。
“李德!”
自己的名字被喊到,李德连忙起身向屋里走去。
负责办手续的是一位老吏,也跟李德是老同事了。
“老弟,真决定了?”
李德了头,“决定了。”
“不再考虑了?”
李德又头。
“那就签字吧,再把私章盖上,再按个手印。”老吏递上几份表格,李德接过看了看,都是一些交接单子,以及还有他的辞职报告。
李德一一签名,盖章,按手印。
当最后一份单子上的手印按下后,李德觉得自己身体似乎一下子被掏空了。从现在开始,他就已经不再是衙门里的吏员了。
“老李,把衙门公房里的钥匙、能行牌都交一下。”
李德依要求把钥匙等都交了出来。
“好了,你的离职手续已经办好了,现在可以去财务结算下你的薪水,上面有令,虽然离放假还有几天,但给你们发足十二月的薪水,年底加一月薪水奖金也不会少,就是咱们衙门里自己准备的那些水果啊鱼肉这些年终福利没你们份了,不过相信老弟你也不稀罕这东西是吧。”老吏笑着道。
李德也笑笑,“那我就不继续打扰老哥了,等过年时哪天你有空,我去你府上拜年,找老哥喝两杯。”
“好,就这样好了,慢走。”老吏挥手。(未完待续。。。)
'正文 第756章'
天津。¥f。¥f
这座北方的门户已经正式设为,整个天津港区都是自由港区。外国的商船入港,只要货物不出天津港区,那么不管是转运,还是在天津出售,都是零关税待遇。这个政策,使得现在许多外商的船只来汉都只进入天津等十几个。
甚至有许多黄头发红头发高鼻子甚至是包着头巾的各式各样的外商,开始在天津港区开店做生意,直接售卖他们的货物,不少汉商也涌进港区,投资新建了许多工坊加工厂。
百姓们也乐意来到港区批发购物,同样一件货物,比如说南洋来的香料。在天津港区购买,比在港区外要便宜起码三成,因为自由港区免进口关税,只要货物不进入港区之外,就免进口税,因此直接在港区销售的香料,比港区外便宜许多。
南洋的战事停歇,大汉在中南东部沿海建立的一个个自由贸易港,让南洋的商人来到大汉更加方便,甚至许多欧洲、以及印度等地的商人也能通畅前来。的设立,更让这些商人一路前来降低了许多成本,利润大为提高,他们争相前来大汉购买那些优美的商品,转运往南洋、印度、波斯、非洲、欧洲、美洲。
天津自由港区里也允许外商居住、工作,许多常来的外商也都喜欢在这里租一间房子,或者干脆买一栋房子,享受这东方帝国的富饶舒适生活。
港口如今每天都有许多船只进出,一片繁忙。
清晨,又一条帆船入港。
引导艇在前导引入港,商船缓缓跟随。
甲板上,一群身着便服的欧裔男子打量着更加繁华的天津港,不由的都惊叹连连。
“我们才离开了一年,这里都快变的认不出来了。”
“是啊,越加繁华了。”
这群年青的男子都是刚从安南战场上返回的外籍佣兵。
“安德烈,终于拿到大汉身份了,接下来你打算干什么”
长着大胡子的瑞典裔佣兵安德烈咧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我也没有想好,不过外籍军团里也挺好的,我打算再干几年,等攒够一笔钱,到时买套房子开个店什么的。”
“你会开什么店”
“随便吧,大汉遍地商机,人人都这么富裕,开什么店也不会亏啊。”安德烈笑着道。
这群自中南战场上回来的外籍佣兵们,基本上都是欧洲移民,来到大汉后,加入了外籍军团,为了一个大汉的身份而在战场上拼杀。如今,安德烈等不少的外籍佣兵们,都凭着自己的战功,终于拿到了大汉的户籍,也终于成为了大汉的子民。
成为了大汉的子民,他们就能享受到诸多的好处。比如说买房等能享受到很多优惠,子女可以到学校里读书,不用花高价送去那些移民学校。总之,成为了大汉子民的好处数不尽,对于一个从欧洲逃来的移民来说,为了这一张纸,他们愿意付出一切。
不过还是有许多人没能享受到这一刻的喜悦,安德烈他们有不少的战友,最后还是死在了战场上,死在了日本,死在了安南,死在了南洋,死在那无名的战场,客死他乡。
不过虽然这些人没能享受到成为大汉子民的好处,但他们立下的功劳也没有被遗忘,他们在大汉的妻儿子女,能够直接获得大汉的户籍身份。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欧洲人移民来到大汉。
其中有少部份是大汉主动挖来的,都是一些人才,科学家、工程师、各种行业的工匠等。这些人来大汉,享受很好的待遇,大汉负责他们一路过来的所有花费,还要给他们不菲的安家费路费等,到了后,也立即就有住宅工作等,薪水待遇不低,一到大汉就能入籍。
当然,更多的移民是自己来的,有些独自一人来闯荡,有些拖家带口而是来。对于这些移民,如果技术,或者本身很有钱,那么大汉也是能够接受他们入籍的。但是对于那些并没有太多什么技术,也没有资产的普通移民,他们就很难和入籍了,连落脚都难。
现在大汉并不需要那么多一无所长的欧洲人,因此他们到了大汉后,只能去做一些辛苦的劳工,只能拿到暂住证,得表现良好,有稳定工作后,才能拿到临时居住证。
要想入籍,要么加入外籍军团上战场为大汉作战,要么就只有他们的女儿、姐妹嫁给大汉男子。按规定,一个外籍女子嫁给大汉男子后,就能获得大汉身份,还可以帮两个亲人入籍。
当然,如果这移民有本事能够娶一个大汉的女子为妻,他也能够入籍。
不过多数移民都没有姐妹女儿可以帮他们入籍,他们也没本事能娶一个大汉女子做老婆,因此既不愿意留在大汉做苦工,又想留在大汉,他们的选择便只有加入外籍军团。
但移民这么多,想加入外籍军团还是不容易的,到现在,外籍军团的规模也才三万人而已。绝大多数的移民,还是只能在那些矿场、工坊里干苦力活挣饭吃。不过就算是在大汉的矿场里干苦力,也足以让许多移民们万分高兴,深感幸福了,比起战乱不止水深火热甚至还充满宗教迫害的欧洲,东方的大汉有如天堂。
朱利安靠在一边,嘴里叼着一支卷烟,他与那些同伴们不一样。
他早就有了大汉的身份了,他的身份是姐姐帮他拿到的。姐姐嫁了一个汉人官员,还是个年青高官,有才多金。姐姐靠他的帮助,如今的饭店都开了几十家连锁店,都成了拥有数十万身家的女富豪。
上次姐姐来信,还告诉他说她还进了顺天府的众议院,成了一位尊贵的众议员。
朱利安当初坚持要加入外籍军团,在外籍军团这两年,他辗转各地作战,也对大汉这个国家有了更深的认识。
那个男人不简单。
如今从中南归来的朱利安,已经是外籍军团的一位左都尉营长,虽然他自认为这些是靠自己本事争取来的,但他心里也明白,以他的年纪、资历,能够迅速的升到营长并不容易,毕竟外籍军团里,有许多人都曾经是有过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当兵打仗,甚至是指挥经验的老军人。
他明白,自己升迁的这么快,肯定与自己的姐夫有关。
猛吸了一口烟,朱利安有些迷茫。那些同伴们多是为了一个大汉身份而加入外籍军团拼命,而自己呢
姐姐上次信中劝说自己退出外籍军团,说有办法帮自己转到其它的部队中去。他明白,姐姐说的办法,肯定是姐夫。姐姐还说,甚至有办法帮他调到禁卫亲军,或者侍卫亲军去。调到这两支军队里,以后基本上就是在京城驻守,既不用经常上战场,有生命危险,而且他们一家人还能经常见面。
若是他不想继续呆在军中,姐姐愿意帮他创业,姐夫也答应给他十万块,做为他的创业资金。
这些都很好,可朱利安却总觉得有些心烦。
多少同伴只为了能够挣取一份大汉身份,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可最终却永远倒在了战场上。自己却能轻松的得到一切,这似乎不公平。
“我准备再干几年,等攒够买一块地建个农庄的钱,我就退役,到时侯买一块地,盖一栋房子,娶个妻子,雇几个佣人,当个逍遥快乐的农场主。”
大家又在议论以后的生活,说的那么开心。
“嘿,高个邓肯,你打算在哪买地,也许我们可以做个邻居呢”
高个子邓肯道,“我觉得广南不错啊,从没见过那么肥沃的土地,一年能够三熟呢,而且又靠着海,商船往来,在那里买地过日子,生活肯定不会差。”
谈笑着,船只进港。
朱利安他们乘坐的这艘船并不是军舰,而是在安南搭乘的一艘商船,中间还换了几条船。船费算不是便宜,但对于朱利安他们这伙佣兵来说,也不算贵。
他们东征西讨,每次作战冲锋在前,拿命挣钱,只要没死,都没少挣。外籍军团隶属朝廷,但又不是朝廷的正规军,朝廷不负责粮饷,不负责抚恤,不发赏赐。但只要有仗打,外籍军团就能抢夺战利品,战事越频繁,他们收益越高。
外籍军团犹如一家股份公司,每个佣兵在里面都有股份。作战得到的战利品,除掉给朝廷缴纳的部份,以及各级军官们的那部份管理费,以及战士们的作战功劳赏赐等,最后剩下的收益就相当于股份红利了,分下来,每个人都有不少。
每次战后,他们的战利品直接交给朝廷派来的人,由他们估值,然后折算成银元券。因此虽然他们每次作战的战利品各式各样,人口牲畜,金银珍珠,粮食,房屋、家具等等,但最后都算成了钱。
现在大家怀里就都揣的是存单,银元早就存进了银行里面了,根本不会每个人分一堆俘虏、牲畜、金银之类的,也不需要他们自己去找商人变现,全都早就换成了银元券。
朱利安做为外籍军团的营长,也算是中层军官了,两年下来,他的银行存折上已经攒了一笔不小的钱。
“走,去银行取点钱,好好潇洒一回。”
佣兵们下船上岸,望着那更加热闹的天津港,不由的大声道。
朱利安点点头,没去打断大家的兴致。其实他更想早点回京,见见姐姐,见见父母。
天津港里最热闹的应当就是东大街了,这条街上拥有着大大小小上百家的金融业的店铺,皇室名下的各大银行,还有那些有名的银号、钱庄、当铺等等,这一条街上这些店铺集中一起。
许多外国商人进港入城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要到银行来换钱。
外商们来自各国,因此他们携带的货币也是各式各样,各种重量、不同含量的金币、银币甚至是铜币,这样的货币当然不好直接用来交易。
而且就算许多商人们携带的是货物,以货易货也很不方便,因此在天津港,都是以大汉银元券为结算货币,他们的货物出售,以银元券结算,就算采购港内货物,也是以银元券结算。
因此钱币兑换,在天津这样的非常繁荣。
把真金白银,换成一张张纸,全因为大汉的坚挺信用,让来自各国的商人们都能接受。
银元券可以兑换成银元,只要不是大额数量,都可以直接兑换,只有超过一定量时,才需要提前预约。
不过如今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愿意去兑换银元币,一百块银元币都能有一小袋,装在身上沉重无比。而银元券有各种面额的,哪怕就是揣一万块在身上,也根本不影响什么。
朱利安等选择了皇家商业银行,银行大厅里人很多,进进出出存钱取钱,不过都很有秩序,门口着着一排保安,大厅里也站着好几个保安,眼睛不断的从众人身上扫过。谁要是敢在这里偷钱抢钱,那真是嫌命长了。
“嘿,门口那一排保安,全是欧洲人,我估计是俄国人,你看他们那块头。”一名佣兵道。
“这么大块头不去当佣兵来当保安真是可惜了。”另一人道。
“总好过去矿场挖矿强吧,要知道外籍军团现在可是深受移民们向往的地方,据说每天都能收到上千份申请呢,想进外籍军团可不容易。”
看着那些黑熊一样强壮的俄国大汉,此时却只能站在银行门口当看门保安,于是乎,一众佣兵们越发的觉得自己混的很不错了。
终于排到了窗口,安德烈递过自己的存折,惊讶的发现里面居然是一位年轻的汉人女子。没想到,银行居然还雇佣起了年轻女子。
安德烈微微失神,等到那女子用普通话再次问起他要存钱还是取钱时,原本只准备取个五块钱的安德烈立马豪气万丈的大声道,“取一百”未完待续。
'正文 第757章 垂涎三尺'
位于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是皇帝的便殿。乾清殿相当于刘钧的正卧,而养心殿相当于是他的侧卧。乾清门的南书房是刘钧的书房,外廷前三殿是他的正厅。
夏天的时候,刘钧一般会去西山的行宫避暑办公。但在冬天的时候,刘钧主要还是在养心殿日常理政。
养心殿虽只是皇帝的便殿,但实际上并不,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三十六米,进深三间,通进深十二米。
黄琉璃瓦歇山式,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前檐檐柱位,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
这座殿初建于嘉靖年间,名字出自于孟子的存其心养其性以事天。
这间殿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装有许多玻璃以增加采光,皇帝宝座设在明间正中,东侧是东暖阁也设有宝座,另外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个房间,是刘钧看阅奏折,与大臣谈话的厅。
此外还有梅坞、膳堂等休息、用膳的地方,在东西两侧还各有东西围房,为侍卫值房。
后殿则是皇帝的居室,有五间卧室,各有床。这也是宫中的一个特色,皇帝的寝宫之中,每处都总有五六间居室,都摆有床,这能大大增加皇帝的安全。
不过此时,刘钧坐在东暖阁的宝座上,却有些出神。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副西域形势图。
这是锦衣卫多方汇总情报后所绘制的,上面清楚的把如今西域形势标明清楚。
刘钧一眼能看明白这副地图,这地图上的西域,其实不仅指的后世的新江一带,还包括了帕米尔高原、天山以西的七河流域和河中地区。
而现在在这张图上,青藏高原上,是和硕特汗王固始汗率领的漠西蒙古和硕特部与黄教擦的前藏后藏以及阿里高原,青海地区和康区则是大汉的青海和西康二省。
河西走廊是大汉的甘肃省。
嘉峪关外,塔里木盆地以及帕米尔高原地区,是叶尔羌汗国控制,他们甚至还控制着吐鲁番和哈密地区2±2±2±2±,m。→。↓m。当初叶尔羌内乱时,有叶尔羌贵族出走在吐鲁番建立了独=立的国,后来还统治了哈密一带,南疆地区基本上为其所控制,但后来叶尔羌中兴过一段时间,把吐鲁番等地又都攻占了。
只是随着北疆的准噶尔盆地的准噶尔部兴起,吐鲁番等地也多被准噶尔控制,现在叶尔羌就连塔里木盆地也控制大不如前。
准噶尔原只是准噶尔盆地一带,但这些年不断兴盛,他们向西夺取了伊犁河谷,继而夺取七河流域。
七河流域,就是从天山流向巴尔咯什湖的七条河流。尤其是伊犁河谷,这里堪称为中亚草原进入新江的大门。
一个三角形的大开口子凹入北疆,一马平川的河谷地带,使得这块地方极难防守。当年叶尔羌最先就是在伊犁河谷和七河流域发家。
而如今,准噶尔不但占据了准噶尔盆地,还占领了吐鲁番和哈密,巴图尔珲台吉的都城,就是在伊犁河谷的北面博克塞里,也就是在准噶尔盆地的西南端。
仅看巴图尔珲台吉选的这个都城位置,就能看出其野心勃勃。
博克塞里在准噶尔盆地的最西南,紧挨着伊犁河谷。
巴图尔定都于此,明显是立足准噶尔盆地同时,也抓紧伊犁河谷,并争夺七河流域以及南疆塔里木盆地,同时漠北西部,哈萨克草原等,都处于他的都城辐射范围之内。
而现在这副形势图上,也确实如此。
巴图尔不但稳占着准噶尔盆地,也控制亲眼伊犁河谷、七河流域,进而从叶尔羌手里夺了吐鲁番和哈密,还把影响力推到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中去。
而如今他们征服了哈萨克汗国,更是把势力推到了中亚。
中亚三汗国,哈萨克,希瓦、布哈拉。
如今准噶尔灭掉了其中最大的哈萨克,剩下的就是河中的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
这两个汗国就是后世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早在唐朝时,中国就称这里为河中。河中,就是阿姆河和锡尔河两条从帕米尔高原起源,最终流入咸海的河流。
中亚三汗国,实力都只一般,他们都是当年蒙古西征后来建立的蒙古汗国中分离出来的,这些汗国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候,但到了如今,无不都落后了。
中亚三汗国的西面,是新兴的印度莫卧儿帝国、波斯萨法维王朝,以及正是鼎盛时期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西北则是沙俄。
在大约十五世纪末的时候,欧亚内陆发生重大的历史变化,当时统治欧亚大陆的蒙古汗国纷纷瓦解,周边势力涌入欧亚中心地带,瓜分他的遗产。
在这一过程里,成吉思汗系后裔在中亚建立了哈萨克、布哈拉和希瓦三个汗国。而与此同时,罗斯诸公国也摆脱了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逐渐形成了以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为主的东北罗斯、以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为主的西北罗斯和以加利奇—沃伦公国为主的西南罗斯三个地域中心。
等到了此时,沙俄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中亚三国的疆域也基本上确定下来。
哈萨克汗国占据了锡尔河以东、以北到乌拉尔山以东、额尔齐斯河以西的草原;
布哈拉汗国以泽拉夫善河流域为中心,控制着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以及阿姆河以南的呼罗珊地区;
希瓦汗国以阿姆河下游的绿洲为中心,统治着从阿姆河至里海东岸的地区。
不过虽然三汗国都曾经强盛一时,不过由于他们继承的蒙古的分封制度,使得他们就和东方的蒙古部族一样,虽遇有强者时能够中兴一时,但分封制却很快又让他们分裂虚弱,甚至产生内讧争斗,最终又衰弱下去。
中亚三汗国也一直处于一个这样的循环状态里,分封、集权,分封、削藩,战争不断。
战争没有让他们越打越强,只是让他们越打越弱,尤其是到了此时,他们的西部和南部出现了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三个强大的王朝包围中,同时罗斯也归于一统,这越发的挤压着他们的生存空间。
莫斯科公国却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扩张后,形成了强大的沙俄,不断向外扩张。
不过俄国这几年也比较倒霉,在他们的北、西、南三面,分别被强大的瑞典、波兰、土耳其包围,因此俄国这些年一直在吞并当年同是从金帐汗国中分离出来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国、诺盖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汗国。
可惜,俄国人也没有料到,不但西方有瑞典、波兰、土耳其等强国要绞杀他,连东方也先后出了大汉和准噶尔封堵他。
西伯利亚打下来的那片蛮荒之地,居然也被大汉抢走了,最后准噶尔那群蒙古人又捅了他们一刀,都直接把铁蹄踩到伏尔加河下游了。
如今的中亚局势是一团糟。
刘钧却在考虑着如何乱中取胜。
无疑,现在中亚的这些汗国,已经是大家都垂涎的肥肉,印度莫卧儿王朝、波斯萨法维王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都是一方强者,他们无疑都在盯着占据着帕米尔高原和两河流域的叶尔羌、希瓦、布哈拉三国的地盘,至于哈萨克,原本沙俄也是盯着的,可惜被准噶尔先一步抢占了,甚至连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都被蒙古土尔扈特人占了。
弱肉强食,实力弱肯定就要被吞掉。
哈萨克已经被吞掉了,还有之前那么多汗国,也基本上被各国吞掉了。
俄国刚经历长期战争内乱,新王朝建立,又忙着应付瑞典和波兰人,因此暂时没空过来争夺,这也是他们能够与准噶尔签订条约,肯承认准噶尔吞并哈萨克,并把乌拉尔山以东的地盘都让给准噶尔人的原因所在。
沙俄无力两面作战,只能对准噶尔认怂,以求结盟,好专心去应对波兰和瑞典。据情报显示,俄国现在正和乌克兰的哥萨克们在谈判,谋划着要把乌克兰合并到俄国中。不过乌克兰现在还是波兰人控制着,俄国人想要合并波兰,联合哥萨克对付波兰,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不管怎么,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俄国人暂时是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管东面的事情的。
对中原的争夺,沙俄已经提前出局了。
沙俄提前出局,还有实力干涉中亚的就只有波斯、印度、土耳其三强国了,波兰现在得忙着乌克兰,也不会有精力再插手河中。
奥斯曼如今正是鼎盛时期,不过主要还是在黑海四面发展,里海方向,也仅是在攻打高加索地区而已,并未能到达里海海边,更别提直接与中亚几个汗国接境了。
奥斯曼也可以放到一边,他们插手不进来。
波斯萨非王朝和印度莫卧儿王朝都与布哈拉汗国接壤,其中莫卧儿还同时与叶尔羌和和硕特两汗国接壤。
不过考虑到地理和气候问题,印度莫卧儿也没多大机会和能力可以直接插手进来。
唯一剩下的能插手河中的还是只有波斯的萨非王朝。
现在就是准噶尔和萨非王朝两强者南北包夹了河中的两个汗国了,当然,大汉虽远在东方,可刘钧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河中这么肥的一块肉摆在那里,这么好的机会,沙俄、土耳其、波兰、莫卧儿都没空插手的时候,大汉怎么能错过呢。
这些年欧州,尤其是西欧北欧发展海上贸易,一个个发展迅速,变革很大。可中亚却被封锁着,人家都是商品经济时代了,他们却还是原始的手工业游牧时代。西方各国都开始建立了新型的军队,火枪大炮,中亚这些汗国却还是弓箭骑兵。
目前大汉的军队甚至都已经走到了欧洲各国的前面去了,对于中亚的这些汗国来,当然是更强。
不过准噶尔的实力也是不弱的,他们虽还在玩着刀箭骑兵,但只要数量足够,在中亚这样的地方,也还是不容觑的。
大汉裁军过后,陆军依然还有七十多万。就算除去地方守备部队,野战部队也依然有三十多万。
不过远征中亚,后勤是个大问题。
大汉的军队,非常吃装备靠后勤。而且刘钧还要考虑波斯人可能会干预,俄国人也可能会出手。
好像历史上,俄国人在与波兰人的战争中,在南方草原上作战,靠的就是堡垒战术,一路修建堡垒,既保证补给运输,同时又是一道坚固的防御线。
他们就是靠着这个堡垒战术,打败过波兰,后来还打败过土耳其,甚至也是靠这种战术最终吞并了哈萨克,甚至他们在西伯利亚的扩张,也是靠着这种堡垒战术不断前进扩张的。
这种堡垒战术,确实是进可攻退可守,有立于不败之地的意思。
难道大汉也要这种?
从嘉峪关开始,一路向北,不断的建立堡垒?但若是从河西走廊一路打到新江,打到中亚河中去,这得修多少堡垒?
刘钧此前打算明年出兵三十四万,但也只是准备用速战速决战术,先派一支精锐先锋破北疆,然后建立稳固根据地,才能再调大军西进。
静下来仔细的思虑过后,刘钧觉得自己有些膨胀了,野心太大了。
明年的这一战,也仅仅能先打北疆,能夺取哈密吐鲁番准噶尔盆地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至于南疆,甚至是伊犁河谷七河流域和河中、哈萨克、里海,那些地方太远了。
就算是现在的大汉,也做不到。
大汉可以远征南洋,但那是有大海。
刘钧有些苦恼的摇摇头,他发现,在这个时代,最大的敌人不是敌人的骑兵也不是敌人的火炮,而是那些该死的遥远的距离。
刘钧让人召集了在京的所有上将军入宫议事。
既然是军事上的事情,那就找专业的人来商量。能挂上将军衔的,数量都是有限的,这些将军除非统兵出战,一般都呆在京中,而现在年底,就算在外统兵的,也基本上都回来述职了。
几十个挂着五只黄金伏虎的上将军奉旨入宫,这一消息立即风一样的传遍了整个京师,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一下子都来了精神,纷纷猜测,这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居然一下子召集了所有五虎上将军入宫。
还有些人则在想,皇上莫非又想要灭掉哪个蛮邦国?(未完待续。。。)
'正文 第758章 吴三桂'
南洋省、吕宋府,棉兰老岛西南端港口三宝港。
距离吕宋港足足五百海里的三宝港,就算是腊月年终,可这里却依然炎热如夏。早上十点,吴三桂才走出客栈。
曾经的大明提督,此时却踩着一双人字拖,穿着一条宽松的大沙滩裤,上身穿着一件短袖的花衬衫。这种不知道哪个聪明的汉商发明出来的离经叛道式的衣衫,在中原绝对是不敢公然穿在外面逛的,可在这个炎热的海边港口,却非常受欢迎。
配上草帽和墨镜,立即阳光也不那么刺眼和炎热了。
吴三桂先去了趟拍卖行,看了下自己委托交易的货物。吴家的商船从台湾运来冰糖、大米,然后从这里收购铜回去。货物卖的很不错,他运来的两船货都已经出手了,卖了个好价。就算扣除拍卖行的中介费,也还能赚上不少的一笔。
只不过他想要的铜,却一时没有现货。
“那些摩洛人的铜矿采的太慢了,主要是这些人太懒,干半天倒有休息大半天。只想着吃喝玩乐了,真是我见过的最糟糕的家伙。”拍卖行的一位牙商是个西班牙人,他是个西班牙与汉族混血,还会说一口不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