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菲律宾的那些西班牙人,让他们离开,也是希望能够争取一下,哪怕西班牙国王不肯签正式和约,但起码也能默认一下,最好是大汉和西班牙还能够做贸易。毕竟西班牙人在南洋打不过大汉,可大汉也不可能跑到欧洲或美洲去跟西班牙开战,若西班牙人在美洲在欧洲封锁拦截大汉的商船,这也是很麻烦的。

  那样的结果自然就是两败俱伤,大汉既要独占南洋,也不想丢失海外的贸易。

  正是出于同样的考虑,才给荷兰人开了一样的条件。

  至于英格兰,他们这次基本上没有参战,而且他们在南洋原本就没多少地盘,上次三夷联合,英格兰还把南洋的那点地盘都让给了西荷。现在朝廷跟英格兰提出的条件是比较实际的,让他们承认大汉对南洋的独家权益,让他们不得再与中南诸国合作以及出售军火等,甚至让他们开放了他们在印度洋沿岸的港口商站等。

  英格兰人绝对没赚到便宜,大汉更没吃亏。

  至于说葡萄牙人在南洋的地盘值不值两千万,需不需要买,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很复杂的问题。前后给葡萄牙人五千万,这钱不用朝廷了一分,是由刘钧从自己的内库中拔钱借款。这些钱转而也都变成了订单,这促进了国内的工商制造业和出口业。

  两千万买那么多岛屿、城堡、商站等,绝不吃亏,三千万贷款,光是利息就相当划算了,更别说又变成了出口订单。

  有人觉得葡萄牙小国,强攻就能夺下他们在南洋的地盘了。但刘钧觉得,如果用钱能解决,那干嘛还要用武力。

  这次与葡萄牙达成合作协议以后,基本上大汉在欧洲就有一个合作伙伴了,不说以后里斯本的港口肯定成为大汉的补给商港,而且葡萄牙刚独立,以后必然需要大量的物资,大汉也有了一个稳定的出口国。

  更别说葡萄牙虽然如今衰弱,可他们在海外殖民地却相当庞大,从印度到波斯湾再到非洲大陆,与葡萄牙加强合作关系,那以后葡萄牙的这些殖民地,不但能成为大汉商船通往欧洲极好的补给站,也能成为极好的商口出口地,同时还能成为原材料的进口地。

  为了眼前一丁点的利益,直接强夺葡萄牙,损失的是更多的利益,杀鸡取卵的事刘钧不会干。

  “第七舰队以后就移驻马尼拉,负责整个菲律宾群岛。”想了想,刘钧又道,“从今日起,菲律宾群岛设为吕宋省,从北面的吕宋岛到南面的棉兰老岛以及西面的郑和岛,都纳为吕宋省。”

  郑和岛,也称巴拉望岛,这片狭长的岛屿,自宋以来,岛上的诸多古国就一直是中国的属国。明初郑和船队还多次登上岛屿,交流与补给。

  在后世时,因为菲律宾人曾经擅自把南海改为西菲宾海,因此许多国人也要求把巴拉望岛改为郑和岛。

  眼下朝廷既然已经从西班牙人手里接过菲律宾群岛,刘钧便干脆把巴拉望岛改为郑和岛。整个菲律宾列岛上还有许多土著小国,但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赶走西班牙人后,这里自然也就成大汉一个省,多花点时间,终究能将土著都收服。

  随着马尼拉西班牙人的投降,菲律宾群岛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唯有爪哇的荷兰人还无法确定是否会乖乖交出巴达维亚,并把荷印公司控制的南洋殖民地都交出来。

  毕竟南洋的荷兰人其实是一家殖民公司,交出南洋殖民地滚出去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差不多也就要破产了。说不定了为钱,这些人还要拼一把。

  不过英、西、葡萄牙都将退出南洋的情况下,荷东印公司也只是螳臂挡车罢了。他们若不投降,那就继续围,就算荷兰派远征舰队来救援,刘钧也不会收兵退让的。

  无论如何,荷兰人都得退出南洋。

  刘钧现在的目光已经重新回到了中南半岛。

  郑芝龙攻下阿瓦,生擒东吁国王以及一众朝臣,现在东吁主力被围在马来城。刘钧已经下旨嘉奖南征将士,同时也赞同郑芝龙的围困战术,雨季就要到来,恶劣的天气会让马来城里的孤军越发绝望,预计不出三月,马来城必降。

  不过中南半岛的雨季确实讨厌,之前郑芝龙的部队可是在缅甸的雨季里吃了大亏。因此刘钧与军机处的大将们议论过后,都认为整个中南半岛的攻势都要停一停。

  东吁的郑芝龙部只要围住马来就好,待到十一月雨季过去,那个时候马来城肯定也破了,那个时候再挥师南下,可以一路打到南面海边的仰光去,占领最富饶的大金沙江三角洲地区。

  南洋的刘允升的任务则是从葡萄牙人手里接过马六甲,继续封锁围困巴达维亚,直至荷兰人滚粗为止。对于南洋的那些木斯林土著苏丹国,则暂时不与之发生冲突,先维持现状。

  安南总督傅山征讨南越的部队,也要暂停攻势,在雨季里守住已经攻夺的沿海各个港口堡垒就足够了。

  南蛮可能会趁着雨季来一次反扑,但刘钧没有太大担忧。

  朝廷对南越的作战策略不是一般的进攻方式,而是采用了一种极为特别的流血战术。

  利用大汉海军的优势,凭借着制海权,对国土狭长的南越实行多点登陆。

  每占领一处海港,建立一座码头、要塞,都犹如给南越这条毒蛇捅上一刀。一刀刀捅下去,朝廷都不用急着攻入内腹,南越人就将一直流血不停。

  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朝廷的军队也已经彻底稳固了沿海的堡垒,南蛮子血也流的差不多了。到时再以点成线,各港口要塞向两侧的堡垒要塞延伸,最后连成一条线,形成一道锁链。

  接下来,就可以把困住的南蛮砍成几大截,逐片剿清就行了。

  因为南蛮曾多次对抗中原军队,依仗着各种天时地利甚至是民心,相当顽强。因此刘钧制订计划的时候,也做了个保守的计划,并不期待着能够半年一月就灭掉。而是打算来个长期的征服。

  最先期派去南蛮的几个军团,全都不是大汉的正规军,而是相当于雇佣军的日本、朝鲜、女真、外籍等军团,刘钧要用这些人彻底的打断南蛮的筋骨,等他们筋骨都断了,朝廷的王师才会真正进入接收,再辅以移民等措施,彻底的掌控这里。

  这样的代价也许会很大,时间也会比较长,但刘钧不急于一时。

  南洋,爪哇巴达维亚。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使者自北返回,乘着一条小船通过大汉皇家海军舰队的封锁线,进入了如一潭死水的巴达维亚港。

  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范、迪门拿着那份协议书,手都在颤抖。

  “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已经投降,他们交出了马尼拉和整个菲律宾。”

  “那些懦弱的西班牙人!”

  一众人都望向安东尼总督,等着他做出决定。

  “总督阁下?”

  安东尼摇头。

  “汉人的条件我们无法答应,董事会也不会答应!”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由十四家荷兰公司组成,当年这十四家公司都在经营着东印度航线,为了避免恶性竞争,最后十四家公司合并组成了荷兰东印度公司。

  根据国家议会的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非洲好望角,西至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

  这也是一家拥有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的股份有限公司,还得到授权可以与其它国家定立正式条件,拥有海外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这是一家权力无限大的公司,公司的总部就是在巴达维亚,还在东印度群岛等许多地方建立了据点。

  这家公司曾经还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不过现在已经被大汉的南洋公司超越。但到现在,依然实力强劲,公司有七十多位董事,但其中最有实力的只有十七人,称为十七人董事会。

  公司现在还拥有超过一百五十艘商船、四十多艘战舰,有五万多名员工,一万多名拥兵。

  他们公司两年前的股息还达到百分之四十。

  而如此宠大和公司,如此巨大的利益,基本上都来自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利益,东印度群岛的利润、来自中国的茶叶、瓷器、糖等等,这两年大汉的兴起已经让荷兰东印度公司丢失了台湾、日本等市场,后来又失去了与中国的转口贸易利润,现在大汉居然要把整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东印度群岛据点都夺去,包括他们的总部,他们岂能答应?

  他们答应了,那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就完了。

  安东尼扫过一眼众人,众人都低下头,在大汉皇家海军的封锁下,这些人已经失去了斗志。

  “虽然西班牙人和英格兰人还有葡萄牙人都向邪恶可憎的汉国人投降、妥协,但我们绝不气馁、绝不投降。”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巴达维亚作战,我们将在巽它海峡作战,我们将以坚强不屈的信念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东印度群岛上作战。”

  “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东印度群岛的据点,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城堡街巷中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山区作战。”

  “我们绝不投降!”

  安东尼的一番话,让一些本已经认输言败的荷印公司的人又燃起了一分斗志。认输投降,公司就将破产,他们也将一无所有。

  绝不投降,永不言败。

  “只要我们坚持到底,荷兰的援兵就会到来!”安东尼咬牙喊道。(未完待续。)


'正文 第728章 江山一片红'

  天津,证交所。

  大汉与诸夷在南洋封锁与**时,国内的商人们也都在紧张的关注着这场战事。尤其是对于那些做进出口外贸,以及造船等与进出口相关生意的商人们。如果南洋海上长期不得太平,那么势必大大影响进出口贸易,进而上游的运输、制造、以及原料供应等整个链条都因此受损。

  不少人商人之前都已经对南洋局势十分悲观,认为要想打赢诸夷,起码得需要一两年时间,甚至更长。而且就算打赢,贸易也必然大受影响,如果诸夷在南洋以外地区继续封锁,大汉的商船和货物可能都出不了南海。

  受这种判断影响,天津证交所已经挂牌上市的一百多家上市公司的债券和股票,都不同程序的受到了影响,出现了下跌。

  尤其是曾经做为第一家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祥泰木业,上市之初连续涨停,市场大好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战事爆发后,一开始还只是小跌,到了后面越跌越厉害,连续多个跌停,都快要跌破发行价了。

  许多人都不再看好祥泰木业,觉得朝廷先是削减了海军的造舰计划,裁撤海军,接着是南海战事,各船厂订单减少,祥泰木业想进军造船业也越发的艰难。

  没有了外贸兴旺刺激下的兴盛造船业的红利,祥泰木业就普通无奇了。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南洋战事居然不到半年就尘埃落定。

  吕宋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投降,爪哇荷兰人求和,英格兰人求和,连葡萄牙人也把南洋的地盘卖给朝廷了。

  甚至朝廷在南越沿安展开的进攻也非常顺利,在南洋捷报频传的时候,中南半岛也喜讯连连。先是中南总督郑芝龙攻破东吁国都,困死东吁主力。

  而安南总督傅山也先后在南越沿海夺取了大小三十余处登陆点,建立了港口码头和城堡要塞。

  南越的红河三角洲沿海,真腊的湄公河三角洲沿海,一个个优良的港口被夺占,一片片富饶的河口平原被夺占。

  这些胜利,也是对海贸的最好消息,这意味着以后大汉的商船南下,可以一路补给。更加安全,也更加轻松。同时,朝廷夺占了这么多的沿海港口和河口平原,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战利品、原材料等等可以输出,商人们又有了一个赚钱的买卖。

  祥泰木业的总经理陈义这段时间也是大起大落,公司刚上市时各种风光,融资百余万,股票不断上升,公司形象大好。

  可就当公司已经开始全面实施进军造船业的计划时,先是海军裁军削减新舰建造,紧接着是与南洋西夷和中南半岛南蛮的全面战争。

  各大船厂都受到影响,纷纷收缩资金,减少规模。祥泰木业选了一个最差的进场时间,结果他们前期场子已经拉起来了,可先前与他们有过口头协议的各大造船厂,却都终止了合作计划。

  他们手上的船订单减少了,也就不需要诸备那么多的木材了。

  接着而来的是股民们的质疑,公司股东们的质疑,甚至是管理层的质疑。有不少人提出放弃进造船业的计划,陈义也有过犹豫。

  可最后他还是坚持了,他相信朝廷能度过这一关,也相信祥泰能挺过这一关。

  “陈总,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助理敲开陈义的办公室门,对他说道。

  陈义点了点头,他今天特意换上了一套新定制的衣衫,还换了一顶镶着缅玉的**帽。

  马车已经准备好,陈义坐上车,直趋天津交易所。

  当陈义与公司的一众人进入到交易所时,证交所里的人群立即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陈义那张刮的非常干净的脸,这时陈义放慢了脚步,慢慢的走向自己公司租的位置。

  此时陈义的脸上很平静,似乎如同雕像一般。但是心里面,陈义却是复杂的,兴奋的。自公司股票第一次跌停后,他就再也没有来过这里。当时他离开时,还曾有持有祥泰股票亏了本的人喊祥泰为骗子喊他为骗子。

  现在再回来,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大家望向陈义的目光里,也很复杂。本来都以为祥泰股票完蛋了,名声臭了,公司也可能跟着完蛋。谁也料不到,咸鱼还有翻身之时。

  商人们的消息都很灵通,不少人已经听闻,之前取消了与祥泰合作的那些船厂,大多数又重新与祥泰延签了合作协议,这次不再是口头协议,而是正式的订货合同。南方战事结束,海贸业反弹,造船厂也收到了许多新订单。

  甚至海军也重新下了一批新舰制造订单,虽然新舰数量不多,但却都是一到四级的主力战舰,这样的战舰建一艘,能当好些艘商船。

  种种利好消息之下,大家都明白,今天一开盘,祥泰肯定又成为抢手股票。

  不但祥泰木业的股票,证交所上市的那些造船厂、银行、航运公司等的公司债,今天也肯定会上涨不少。而且接下来,也肯定能涨许多。

  许多商人早早的赶来证交所,就为了能够抢先吃进这些股票和债券。一些人甚至早已经打算好了,今天能吃进多少就买多少,不管价格。

  因为按现在的行情,肯定还有个很大的上涨空间,哪怕从外面拆借资金,先吃进来,然后过些天转手卖出,也一样能短期内就赚上一大笔。

  这种买进卖出的投机行为,商人们都是无师自通的。现在证交所的证券和股票,大家都并不是买来就完全长期持有了,已经有不少聪明人,专门研究这些债券股票,买进那些优质的,然后等价格上涨后,又寻个合适的价位出手,这种频繁的买进卖出,让他们套利许多,大发横财。

  前段时间行情不好,大家都急着卖出,这让不少投机者少了不少发财机会,但也有些资本雄厚且胆大的商人,却趁机吃进了不少。

  低买高卖,这才是真正赚钱的方式。

  开市钟响起。

  集体竞价时间开始,买家和卖家开始出价。

  但没有出乎预料,今天买家更多,大家都想抄底买入,但卖家也不笨,这么好的行市,岂会轻易的抛售。

  于是乎,证交所里卖家虽然不少,但都握着不卖。买家更多,可却根本买不到。

  等到竞价结束,正式开市,各支债券和股票的开盘价都是极高,相比起前一日的成交价,简直跟飞天似的。

  由于前一个交易日还是上周,刚经过了两天周末休市,局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陈义看着祥泰木业的股票开盘价被贴出来,相比起上个交易日,直接涨幅近百分之十。一开盘,价格继续往上走,但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祥泰木业今天已经涨了百分之十,涨停。

  按交易所制度,祥泰木业的股票价格今天已经不能再涨,但还可以继续交易,只能按涨停的这个价格交易。

  虽说可以交易,但哪个卖家会在涨停的时候,还按着这个价格交易。

  祥泰木业一股难求。

  陈义长长叹了口气。

  他除了自己原先的祥泰股份,公司上市后又先后买入不少流通股,尤其是公司股价不断下跌后,他出人意料的买进了不少。那时,他这样做并不全是觉得以后公司肯定会升值,只是被人喊骗子时心很不甘也很难受,买入下跌的公司股票,只是纯粹的一种亏欠内疚的表现。

  可没想到,如今股价大涨,他手里买的那些股票却成了抄底的成功投资。

  涨停。

  陈义的身家直接上涨了一成,今天一天,他差不多身家上涨了大约十万银元。

  不止祥泰股票,现在天津证交所总共有八支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主要是造船、航运、外贸公司等,多是与进出口行业有关,前段时间都受了影响,股价上跌,今天无一例外,仅小半天时间就全都涨停了。

  那些商人们似乎完全不管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啊之类的,他们只知道现在买进肯定会赚钱。于是买买买,股票买完了。

  继续买其它二十多家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管他是三年期还是五年期或是七年期,也不管各家公司的利率如何,通通抢。

  若不是证交所有百分之十的涨跌停限制,只怕今天证交所会疯。

  三十多支债券和股票,到了下午,全都涨停了。

  在证交所的那面大大的通告栏前,大红纸公告贴满了。证交所惯例,开盘走高,用大红纸张贴通告,股价上扬,用大红纸张贴宣示。

  如果开盘走低,则用绿纸宣示,证券价格下跌,也是用绿纸。

  以往开市的时候,总是有红有绿,有涨有跌。可如今天这样,三十多支证券全都跳高式开盘,紧接着迅速涨停还是头一回。

  各家上市公司都知道今天这个重要的日子,都有派人前来,甚至不少公司老总亲来。

  公司证券涨停,这当然是好事,不但老总和股东们身家大涨,同时也意味着公司信誉大增,以后若是要第二次发行债券或者增发股票,也很容易,而且股票行情越好,到时能融到的资金越多。

  许多公司老总都兴奋的让人在外放起鞭炮,请来乐队吹吹打打,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公司也涨停了。

  如此火爆的证券市场,也让许多商人暗自心动,趁着股市大火上市进场圈一波钱,很有赚头啊。(未完待续。)


'正文 第729章 还我血汗钱'

  五月五,端午。

  端午是大汉官方颁定的法定节假日,这一天也称为龙舟节、女儿节。

  如今天下承天,百业兴盛,各地官府也都在这一天组织起龙舟竞赛,尽量把节日气氛炒热起来,那些商家们更是趁机热炒。

  端午看龙舟比赛,喝雄黄酒,吃粽子、包子、蒜子、鸡子、油果子五子。

  家家户户早起在门窗上插上艾叶、昌蒲,戴五毒灵符。尤其是在京师一带,更习惯在端午之时装饰小闺女,尽态极妍。而出嫁了的女儿,亦都会在端午归宁回娘家,因此也习惯称端午为女儿节。

  今年的京师虽然换了顺天府尹,但新上任的府尹依然是萧归曹随,城市经营理念依然没有改变。端午节这样的热闹日子,京师也没放过,搞的十分热闹。不但组织各县各镇,以及各商行建立龙舟队,在端午之天进行了京师龙舟大赛,各大报刊也都不约而同的弄了端午专版,什么端午由来典故,有的还搞了纪念屈原诗词征文比赛。

  商人们照旧是搞节日大促销。

  端午的京师,天气渐热,却一如继往的繁华兴盛。

  刘钧特别把端午节的晚上空了下来,傍晚时换上便装,带着侍卫就出了宫。菜市街的那个四合院子,门口早插上了艾草和昌蒲,远远就能闻到一股子独特的艾草、雄黄、大蒜等的味道。

  丽娜如今也算是大老板了,德国饭店已经开了三十多家,连锁店已经开出了京畿,开到了南京、洛阳、旅顺、大连、青岛、营口、扬州等地去了。

  三十多家连锁店,员工人数都突破了一千人。

  端午节,丽娜发出去的奖金都好几千块。端午节官员学生们都能放假休息,但做饮食行业,节假日却反而是最忙碌生意最好的时候,因此丽娜的店里只能是调休,为此每个节假日加班的员工还能拿到双薪。

  饭店现在有一个专门的管理团队在负责运营,新店几乎以每月两三家的速度在增加,店越开越多,摊子越摊越大,但丽娜反倒是轻松了不少。

  一整天,她都在张罗着家里,买来最新鲜的艾叶、昌蒲,亲手插到每扇门窗上,还亲手包了粽子,炸了油果子,煮了咸鸭蛋和鸡蛋,煎了大麻花。。。。。。

  刘钧进来的时候,丽娜满脸高兴。

  “抱歉,有点公事耽误了。”刘钧例行的谎言。

  刘钧现在的身份已经从原来的翰林编修变为了议院参议员,品级一跃为正四品,官职高了,因此工作也繁忙多了,经常没空回家,时常得加班。

  丽娜对此从没有说什么,但她心里清楚事情肯定不是这么简单。最大的可能就是丈夫其实在外另有家室,自己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外室而已。

  这才是正常的。

  如他那么优秀的男人,年轻,却已经担任高官要职,怎么可能却娶一个西夷寡妇?不过丽娜早想通了,大汉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有很多妾侍很正常,甚至是在外置私宅纳外室,也很寻常。

  他不想让自己在他妻妾面前露面,她也能理解。

  因此丈夫常常一周只能回来一两回,每次还都只能呆个一夜半天的,她也习惯了,也不会去探究什么。至于他的家在哪,他的妻子长什么样,有几个孩子之类的,虽然有时也会好奇,但她不会去探寻,除非有一天他告诉自己这一切。

  现在这样的生活,她已经很满足了,自己的生活过的很充实。每周,他也总能抽出一两晚的时间来陪自己。

  “你腌的这个咸鸭蛋味道很正宗啊,你看这红红的蛋黄,直流油,真棒,你是个天生的美食家。”刘钧洗了手,看着丽娜端上来的端午套餐,不由的大为称赞。

  粽叶撕开,火腿粽子一股香味扑鼻,糯米加火腿,既绵软又咸香,好吃。

  不知为何,在宫里的时候,刘钧的胃口总是一般,可每次到这栋小四合院里来,胃口却总是很好。丽娜不愧是个开饭店的女人,总能很准确的抓住他的胃口。

  “你怎么没把你父母他们接来?”

  “我上午回了他们那边,下午他们过来坐了会,见你忙工作没空回来,坐了回便回去了。”丽娜坐在一边,看着刘钧很有胃口的吃着她准备的食物,面露微笑。一边说着,他一边拿起一个咸鸭蛋为刘钧切开。

  “工作太忙了,真不好意思。”刘钧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这谎话说太多了,刘钧也觉得没什么信服力了,可他也不想揭开自己的身份,若是揭开,现在这种温馨平淡的生活肯定难以维持。

  “丽娜,西郊那边新开发了一些别墅区,既有连排也有独栋,都非常漂亮。我已经报名交了订金,哪天我们过去看看,挑一栋。”刘钧说道,买栋别墅,似乎成了补偿。

  丽娜却摇了摇头,“我觉得这里就很好,而且也在这里住习惯了,院子不大,但很宁静。跟邻居们也相处惯了,大家都很好,今天各家都还送了些粽子咸鸭蛋等过来呢。”

  “没事,我们在西山买套别墅,每年有空时过去住几天,算是休下假,平时还住这里。我也挺喜欢这里的。”刘钧道。

  两人坐在一起吃过一套丰盛的端午晚餐,刘钧提议出去逛逛街。

  京师是个不夜城,到了晚上,路灯亮起,白天工作了一天的人们都出来了,各条街市热闹无比。

  “好啊。”丽娜笑着答道。

  要出门时,丽娜突然拉住刘钧。

  “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刘钧低头望着她,看着她的那副样子,他突然心里一动,有了一个预感。

  “我昨天带着爸爸妈妈他们去京师医院做体检,然后也顺便看了下大夫,大夫跟我说。。。。我有了。”

  “太好了。”刘钧笑道,“确认了吗,几个月了?”

  “有两个多月了。”

  “丽娜,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刘钧伸手去抚她的小腹,不过现在才两个多月,那里依然是一片平坦。

  丽娜一直在关注着刘钧的表情,见他听到自己怀孕的消息后露出的确实是高兴表情,也不由的松了口气。自从她觉得丈夫在外还有家室,而自己很可能只是一个外室时,她就很关注关于正室和外室的一些事情,也听说过许多丈夫在外金屋藏娇,最后被正室发现,然后带着人打上门的事情,那些被正室打上门的外室,一般都会很惨。

  “男孩女孩我都喜欢,不过我更喜欢女孩,姑娘更贴妈妈的心。”

  “我也一样,男孩女孩都一样的喜欢,男孩会淘气,女孩更可爱。但不管是男孩女孩,那家伙都是幸运的,他还没出生,就已经拥有了数十万身家呢,咱们家德国饭店这么大家业,以后可都是他的。”

  “不,也不一定都是他的。”刘钧又说了一句。

  丽娜心颤了一下。

  “咱们肯定不止生一个,怎么也得生他个七八个吧,那样孩子们才不会孤单不会寂寞,有伴。”

  丽娜忍不住在刘钧手臂上拍打了一下,“你当我是母猪啊,还生七八个。”不过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却是洋溢着甜蜜的,已经在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幻想着自己和丈夫有了七八个儿女时的一家热闹景象。

  “看来我们还得加紧努力赚钱啊,争取开他一百家德国饭店,到时所有的儿女都能拥有股份。”

  有了这个好消息,两人的心情越发的好,出了门,正碰上隔壁的几家邻居也要相邀着一起去逛夜市,几个男人难得见到刘钧,也客气的请他一起。邻居们都知道这位邻居是位参议员高官,平时难得回来一次,但在家时丝毫不会与他们摆架子,还经常拉着他们喝茶抽烟聊天,谈些各自生活工作的事情,大家对刘钧印象都很好。

  “一起一起,咱们去逛前门大街,逛完后去吃大排档宵夜,我请客。”刘钧笑着对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