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

  砰砰砰的枪声响起。

  第二枪陆战队员上前,举枪对着天空再射。然后是第三枪,如此循环,连射二十一排枪,鸣枪敬礼。

  鸣二十一枪过后,飞将军李广号的船首炮也开始鸣炮,其余各舰跟着鸣炮,又是二十一响。

  在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道里,两名手水抬着阵亡将士的遗体走到船舷边上。

  在船帆缝制的尸袋上,还盖着一面大汉海军九头蛟龙旗。翻板放上船舷,由那名阵亡士兵的舰长代替他的家人,从水手手中接过那面折叠起来的海军旗,这面旗帜,今后要随这名牺牲将士的遗物一起交到他的家人手中。

  这次阵亡的五百余名士兵中,职务最高的是一名海军右尉,他是那艘六级护卫舰上的舰副,战舰被击中时当场阵亡。

  “敬礼!”

  刘允文带头敬礼。

  在大家的注目中,两名水手将翻板后端举高,让阵亡战友的遗体滑入海中。

  船帆缝成的尸袋落入海中,里面有炮弹在其中,因此很快沉入海中。

  一个又一个的帆布袋滑入海中,舰队的气氛十分沉重,这就是胜利付出的代价。

  第一天的葬礼结束后,接下来的几天,第七舰队又陆续举行了好几场葬礼,不少重伤员最终还是没能撑下来。

  马尼拉湾海战最终的阵亡数字,也达到了五百七十八人。还有好几十名重伤员活了下来,但也都有不同程度残疾,有人瞎了眼,有了断了手,还有人锯掉了条腿,甚至有倒霉蛋两条腿都没有了的,这些人虽然活了下来,但也只能退役了。

  “马尼拉的舰队已经被打光了,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刘允文却只是淡淡的道,“当然是继续封锁马尼拉港。”

  马尼拉的舰队虽然完了,但马尼拉港的要塞却依然坚固,他们的岸防炮依然丝毫无损。刘允文并不打算用舰队去挑战这些要塞岸防炮,或者用陆战队去强攻这座要塞。

  继续围着,胜利永远属于他们。

  “也许我们可以派人去劝降。”参谋长提议。

  “可以一试,找个俘虏,让他们带封劝降信回去给菲律宾总督,让他认清形势,早日投降。”

  “除了投降,我们不接受任何其它和谈。”

  从西班牙海军俘虏中,挑选了一名少尉军官,让他带着劝降信划着一条小船返回了马尼拉城。

  “总督阁下,汉帝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官刘允升侯爵要求西班牙菲律宾总督阁下,立即率领马尼拉城守军放下武器投降!如若不然,后果自负!”(未完待续。)

  第722章海军的宿命:


'正文 第723章 割地、赔款'

  龙汉三年,四月初。o。o。

  神圣大汉帝国皇家海军第七舰队扬帆而来,出现在了马尼拉港外。他们就在港口外,耀武扬威,但却又恰好在要塞岸防炮射程之外。

  要塞里的菲律宾总督只能无奈的看着这一切,港口是汉军舰队。而在马尼拉左右两侧陆地上,则是第七舰队的陆战队。这些汉军陆战队完全视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如无物,公然的就在他们的眼皮底子下挖沟筑垒,修建堡垒。

  “我们被俘的士兵成了他们的劳工,正帮着他们加固堡垒。”

  少校胡安放下望远镜,对着愁眉苦脸的总督阁下道。

  “汉人的堡垒越修越大了,通往内湖的帕西河也完全被他们控制了。”

  马尼拉已经彻底的被封锁了,现在插翅都飞不出包围圈,也再无法运送半点补给入城。

  “我们的粮食还能坚持多久”总督佛朗西斯科问。

  “如果仅供给内城里的士兵和西班牙人,也许我们省一省还能坚持一个月。”

  马尼拉是一座大城,不仅有内城,还有外城。除了西班牙人,还有许多马来人等。西班牙人在取得马尼拉的控制后,不断的向整个菲律宾群岛扩张,但直到现在,经过七十余年,其实也仅是夺得了北部地区的控制权,在南部群岛依然有很强的土著反抗力量。

  因为过去北部的地形以及并不盛产香料。因此以往北部不如南部强盛,这也让西班牙人早年有机可乘窃夺此地。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西班牙人一面大力经营马尼拉这个港口城市,把他发展为一个贸易港,同时也在菲律宾发展天主教,并把许多土地分封给教会。

  通过教会的影响控制,西班牙对于菲律宾,尤其是北部的控制还是很成功的。他们在这里建立了许多庄园。除了一些手工商品还不足以自给外,粮食等物大多能自足了。

  多年来前来吕宋的华人无数,西班牙人几次屠杀前加杀掉的华人都有三四万人,可依然还有许多华人。

  一直以来,西班牙人都凭借着从马尼拉直到美洲墨西哥西部沿海城市阿卡普尔科的海上贸易航线,这条独特的太平洋航线曾经多年被西班牙人握在手里。

  从美洲运来白银,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以及南洋的香料等。

  但这几年,马尼拉一天不如一天,荷兰和英国人一直在封锁打压。太平洋的航线也不再是独家拥有。日本的排教让西班牙失去了日本市场,紧接着大汉代明,西班牙又丢掉了台湾鸡笼港。

  这次菲律宾总督好不容易决定跟荷兰人英国人联手对抗大汉,意图夺回东印度群岛的贸易利益。可没想到,却是这么个结果。

  西班牙在这里经营了几十年,没有想到却有一朝尽失的可能。

  “我们上了荷兰人的大当。”菲律宾总督后悔不已。

  后悔归后悔,但事到如今,摆在面前的苦果还只能自己咽下去。

  他们根本无法指望西班牙本土的授军前来,而且就算国王派援军来,他们也坚持不到那个时候了。

  一番商议过后。菲律宾总督佛朗西斯科还是派出了自己的代表,打着白旗乘坐着一艘小船前往汉军战舰上议和,寻求解决的办法。

  刘允文等站在旗舰的甲板上,看着那只打着白旗的小船划来,一个个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看来西班牙人撑不下去了。”

  “这也是诸位将军们仗打的好,要不是一战灭了吕宋的西班牙人舰队,只怕那个什么佛朗西斯科还不会这么快就低头。”说话的是一身绯色文官袍的中年官人,在一众身着笔挺海军军官制服的将领们中,他无疑显得鹤立鸡群了些。

  “这是我们军人的本份,打仗我们上,至于其它的,就不是我们军人的能管的到的了。”刘允文笑着说道。

  这位绯袍文官来头不小,是朝廷新设的外务司的长官外务卿。与主管接待礼仪的鸿胪寺卿不同,外务司负责的是对外事务,是在原来的理藩院上改置而来。

  这次与西班牙菲律宾总督的谈判事宜,由这位外务卿全权负责。不过这位外长倒也很有来头,曾经出使蒙古,与清军谈判,说降豪格吴三桂祖大寿等经历,就是曾经还反对过刘钧的冯元飙,这也是位能文能武的人才了。

  “将军们仗打的好,我这个外务卿跟人谈起来才有底气啊。实不要瞒,陛下在京听到了马尼拉湾的大捷,非常高兴。甚至直言此战是帝国皇家海军第一大胜,陛下对第七舰队非常赞赏啊。”

  冯元飙说的也是实话,他奉旨前来与西班牙人和谈,前面将军们仗打的如此之好,西班牙人完全已经被困死了。他到了这里后,才发现局势比他们想象的还好,西班牙人被困的动弹不得,据说城里的粮食最多还能坚持个把月时间,这还是在不管外城的非西班牙人的情况下。

  要不然,城里最多还只够十天之粮。

  在这样的情况下,冯元飙谈判没有半点压力,完全占据了上风。

  “冯外长,跟我们透个底,这次朝廷打算怎么谈”副司令有些心急。第七舰队好不容易打了这么漂亮的仗,还为此阵亡了五百多个兄弟,若是朝廷最后一场谈判,反而给西班牙人什么让步,那岂不是得吐血。

  冯元飙一笑,“将军请放心,这次的战事是西班牙人先挑起来的,现在被我们打脸又掐脖子的,岂能便宜放过他。诸位可能不知道,现在西班牙人在欧洲还没打消停呢,据锦衣卫的情报,西班牙跟法国人还在摩拳擦掌呢,极有可能还得打。听说连瑞典和丹麦人都打算跟西班牙人较量较量嗯,葡萄牙的贵族们好像也非常不满西班牙国王兼任他们的国王。”

  来之前,冯元飙去觐见过皇帝,皇帝也谈了这次与西班牙人谈判的底线。

  那时冯元飙还觉得皇帝的要求比较高,可到了这里,才知道皇帝的要求一点也不高。娘的,吕宋的西班牙人早成了瓮中之鳖,砧板上的鱼肉。

  “令兄刘总督在南洋也非常顺利,目前已经封锁了巽它海峡,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根本不敢出港,还一直龟缩着呢。”

  “要我说,根本没谈的必要,再困个一月,西班牙人自然就乖乖投降了,到时这吕宋也就落入我大汉帝国之手了。”副司令还是那个大老粗想法,拳头最大。

  冯元飙笑笑,“该打的时候自然不能手软,但打完了该谈还是要谈的嘛。吕宋自然得是大汉的,但我们不光要拿下吕宋,以后还要跟西班牙人做生意呢。”

  这也是皇帝跟冯元飙说过的。

  打下吕宋当然不是问题,但打完以后还要让西班牙人继续跟大汉展开贸易,毕竟西班牙那也曾是日不落帝国,拥有着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在新大陆还有那么大的地盘。大汉也不可能一路打到西班牙打到墨西哥去,因此合作还是很有必要的。

  打完了,再跟他做生意赚他钱,这才是最爽的。

  菲律宾总督的使者登上飞将军李广号甲板,看到的是甲板上将星闪耀,那一排排笔挺的海军制服,那股子威势让那高大的西班牙使者胡安少校也不由的感觉底气又少了几分。

  胡安还没来的及开口,结果冯元飙直接递给他一张纸。

  “这是神圣大汉帝国遭受西班牙袭击后所受到的损失,神圣大汉帝国商船的损失,外贸的损失,还有军事赔款以及将士的抚恤费用等相加费用,西班牙需要赔偿帝国一亿块大汉银元。”

  “这不是讹诈,而是你们必须赔偿大汉的损失。此外,西班牙马拉尼总督必须率部投降,将马尼拉以及整个西班牙占领的菲律宾群岛移交给神圣大汉帝国。”

  “出于仁慈,神圣大汉帝国皇帝允许西班牙人移交菲律宾群岛,以及赔偿了大汉的经济损失之后,可以平安的离开菲律宾群岛。”

  冯元飙开出的条件一项比一项的严苛。

  “西班牙还得向大汉共享太平洋航线,开放西班牙本土以及海外殖民地港口贸易权,取消所有不平等关税,取消贸易限制,给予大汉最惠国待遇。”

  对于这些条件,胡安少校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汉人的胃口还真是大,不但对菲律宾有如此野心,要一口吞并,居然还要西班牙赔款一亿银元。打完了,还要通商贸易,最惠国待遇。

  这真是欺人太甚,但现在他也不敢扭头就走。

  “尊贵的大汉外务卿阁下,尊贵的大汉皇家海军诸位将军阁下,你们的条件我无法回复,需要回去转述给总督阁下。而且,就算总督也无法答复,还得报告国王陛下,等候答复。”

  “没关系,我们可以等。”冯元飙无所谓的道。

  胡安少校苦笑,你们是能等,可马尼拉已经等不了了。

  “多谢阁下的理解,在下也转答总督阁下的一个请求,希望在国王陛下做出回复并传到马尼拉之前,大汉能够出于人道考虑,能够先解除港口封锁。”

  “非常抱歉,这个恕在下无法答应。”冯元飙可不会答应西班牙人的要求,若解除封锁,马尼拉得到补给,到时再来个负隅顽抗,岂不是坑自己

  “你们若是等不及西班牙国王的回复,可以先把马尼拉转交给我大汉嘛,只要我军接手马尼拉,就立即会给你们提供粮食等物资的,并且绝对会保证所有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安全。”未完待续。


'正文 第724章 远交近攻'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国家安泰,百姓安康,龙汉三年,大汉的许多百姓都在享受着这辈子以来最美妙的生活。明朝亡国虽然才只三年,可在大家的记忆里却已经彻底的远去。连那些文人士子们,都没有几个为前朝感怀。

  新朝虽只立国三年,可许多百姓却觉得如今已是久安太平的盛世。

  就连来自于遥远欧洲葡萄牙里斯本的唐诺德,就对大汉百姓的生活无比羡慕。当这个时代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人还走在沙与黏土铺就的路上时,大汉的城市里却已经快将砖石公共道路普及完毕。

  跟随着唐诺德一起前来的传教士直感叹此举过于奢侈。

  可大汉的百姓觉得这样的砖石路走路脚舒服,鞋干净,不会有四起的灰尘,自得其乐。一路行来,唐诺德发现这个东方帝国的城市里,都有着极合理的规模,一条宽阔的石板街道,可以并行六车。

  而且在街道的两侧,还会有一行常青的香樟、梧桐或者白杨。绿色美丽的行道树隔开喧嚣的马路,使另一侧的青石板人行道显得格外的优雅。

  粗砖石路走马车,紧密的小砖块行人,行道树在中间把马路和人行道隔开。尤其让唐诺德他们惊叹的还是路边没有敞开的沟渠,也没有那臭味。这些汉帝国城市居然都有着极为先进的下水道系统,路两旁的水沟完全都是埋在地下,不会有丝毫臭味泛起弥漫空中。

  每隔一段距离,还会有一根灯柱,到了黄昏时,就会有专门的人过来挂上灯笼点亮路灯。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唐诺德称道,被他在日记里多次赞扬的则是这些宽阔而又美观的街道上。每隔不远还会有一个垃圾桶,甚至还都有着不收费的公共厕所,这让行人极其方便。而且里面还有专人打扫清洁,卫生很好。

  这跟街道边上的公车站台一样。都是欧洲各国城市远远不及的。大汉的那些大城市,都有城市内的公共马车系统,有不少公共马车还是使用轨道马车,有固定的路线和固定的行经时间,要坐车的百姓只要在那些路边的站台等候就行。

  公共马车,特别是采用轨道的公共马车,载力很大,只需要两匹马就能拉动很大的车厢。一次可以拉几十个人,却很轻松。坐在那公共马车上,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颠簸,坐在上层,在晴朗的天气时,甚至能够观赏城市的街景风光。

  在站台等车的时候,还能在旁边的报亭买份报纸或者买份杂志,这个帝国的印刷业的报业似乎无比发达,报纸十分便宜,两文钱的买份报纸有时有七八张甚至十几张内容。不过里面商业广告很多,唐诺德听说,大汉的这些报纸都是靠广告业赚钱。因此他们的报纸售价才那么低,各大报纸都靠低价来争夺订阅量,而有了订阅量广告费自然就上来了。

  在南方的一些城市里,还有丰富的城中运河,两旁房屋之间,一条运河往来行船,让人恍如到了威尼斯。

  不过给唐诺德最大震憾的还是这个帝国的那些大城市,广州、杭州、南京、扬州、天津、北京,这些城市人口都是超过五十万的大城。尤其是广州、南京和北京,都是超百万人口的大城。一座城市,人口甚至比欧洲一个国家人口还多。

  北京城很大。非常大,连城门都有几十座。

  拥有无数的街道、里坊,商业区繁华无比,各种商品应有尽有,而且这个城市干净整洁的令人惊叹,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这么大的城市,几乎看不到乞丐。

  这里的房子很高,特别是商业区,四五层的楼房多不胜数,房屋鳞次栉比,城中的大钟塔,更是恍如已经突破天际。

  仅看着这些,就足以让人震惊于这个帝国的富庶。

  而那位陪着自己来的传教士安德斯曾经是生活在澳门多年,他也曾经来过北方,进过这座都城。但那已经是十年前了,十年前,这里同样很庞大,人口众多,但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一路上来的时候,唐诺德听安德斯说过许多他当年来大明京师时的见闻,比如北京城其实就是一个乱糟糟的巨大城市,里面有无数的乞丐等,城市脏乱差,百姓直接把垃圾倒在街上,甚至当街便溺,街道上到处都是牛马粪便

  可十年后,安德斯再进北京城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到的是另一座城市。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样,当年的贫民窟外南城,现在成了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内城也完全大变了样,笔直的街道,美丽的行道树,一排排的居民住宅,井然有序的街道,尤其是那份整洁与干净,让安德斯都有种混乱的感觉。

  这里看不到衣衫破烂,面黄饥瘦的贫民乞丐,见不到各种低矮胡乱搭建的窝棚。在京城的东面,又一片片的房屋在拔地而起,那里正在建造的住宅区,里面有两层的砖瓦房,带个小院子,价值一千五百多块银元。

  唐诺德听后觉得很贵,觉得肯定是豪宅,一万五千多块银元,相当于两百五十多英镑了,这个葡萄牙里斯本算是一笔巨款,一般的里斯本居住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赚的到这么多钱。

  但一千五百块银元,仅仅是购房款。还得交税,各种税费至少还得两百多块银元,然后这还仅是一栋空房子,要居住,还得装修,铺地板刷墙,院里种树、打井,建灶台垒火炕打制家具等等。

  唐诺德惊讶于这样昂贵的居住成本,大汉京师的百姓怎么住的起。但他询问后得到的事实却是,东城区仅是一个新建的外城区,房价远不如最繁华的南外城,也不如贵族扎堆的内东城,和官员聚集居住的内西城。

  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而且价格都很便宜。茶叶、蔗糖、奶酪、粮食,甚至是各种香料等,商品种类多。物价便宜。

  这里还有世界最大的学校,最多的学生。整个大汉京师拥有各种各样的学校近百所,既有大学也有军校,还有各种专科学校,以及种种技工学校,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学、整个京师有不下十万学生。

  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医院、药店、诊所,也有戏院、体育场。

  一到夜晚,城市更加热闹。

  唐诺德感觉自己来到了天堂,天堂也不会比这里更美好。

  在见过外务司的官员后。唐诺德被安排进了钓鱼台宾馆,据说这个宾馆是京师最有名的宾馆之一,曾经是大汉科举时官方指定的举子下榻宾馆。

  宾馆里住的很舒适,但唐诺德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使命。

  唐诺德是来与大汉建立外交关系的,代表的是葡萄牙王国。

  就在去年,一直不满西班牙国王兼任葡萄牙国王的贵族们趁机发动兵变,他们突袭占领了里斯本王宫,处死国务大臣,迫令西班牙驻军投降,废黜西班牙国王菲力四世。拥立布拉干萨公爵若昂为新国王,称若昂四世。

  葡萄牙本土和海外领地都先后宣布效忠若昂四世。

  被西班牙国王兼管了六十年的葡萄牙,终于再次独立。

  他们选了一个好的时间。西班牙这个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落西山,先是荷兰联省独立,多年战争让西班牙元气大伤,接着又是三十年欧洲大战,西班牙在这个大泥潭里几乎与大半个欧洲为敌,欧洲各新教联盟轮流上阵,车战西班牙,西班牙流血不断,国力一天天损失。

  加之美洲银矿产量下降。以及东方贸易的不断萎缩,使得西班牙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葡萄牙人这个时候发起的王政复古战争。可谓是打了西班牙人一个措手不及。西班牙人在欧洲与法国人打了好几年了,陷在里面腾不出手。

  虽然西班牙人如对待独立的荷兰人一样。就算打不赢战争,也坚持不承认他们独立。西班牙人也拒不承认葡萄牙人的独立,而且由于西班牙为了天主教的荣光征战欧洲异教徒,使得教皇也不肯在西班牙人承认葡萄牙人独立之前承认他们的独立,这让葡萄牙人有些势单力孤。

  葡萄牙新国王若昂四世和贵族们很担心西班牙一腾出手来,就会大举反攻。因此他们迫切的需要找到盟友。

  葡萄牙人最先找的是荷兰人,毕竟荷兰人跟他们一样都是从西班牙国王手下独立出来,还打了多年战争。但荷兰那些资本家并看不起葡萄牙人,也不愿意给他们同情。这些万恶的吸血鬼甚至一直在盯着葡萄牙人的海外殖民地,想要把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给趁火打劫吞并。

  因此他们虽然与西班牙是敌对关系,却不愿意理会葡萄牙人,反想坐山观虎斗然后来个渔翁得利。

  葡萄牙人若想得到荷兰人的联盟援助,就得接受荷兰人开出的许多趁火打劫的要求。

  若昂四世转而向英格兰求助,查理国王倒是愿意支持下葡萄牙人,奈何如今英国内乱,议会派与国王正处于内战边缘,双方都在摩刀霍霍准备武力说话,这个时候哪有空管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又去找法国。

  欧洲大战中,法国趁机崛起,在老谋深算的黎塞留首相的经营下,法国似乎成了欧战最大的赢家。尤其是法国人在欧战前几阶段过后,各方都精疲力尽之后,才正式出兵参战,痛打西班牙和德皇,葡萄牙人本以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然后法国人根本不理葡萄牙,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他们根本就打骨子里都瞧不起葡萄牙人。

  若昂四世当上了葡萄牙国王后,表面上与英国、法国、荷兰建立外交关系,但实际上,却没有得到丝毫的承诺与帮助。

  复国者若昂精疲力尽,外交形势不妙,国内的情况也一样不好。

  虽然已经独立,可葡萄牙人依然没有团结一致。下层的民众坚持支持新王,可很多贵族因为与西班牙有姻亲关系,而犹豫不决。只有一部份贵族是坚定的站在若昂四世一边。

  大多官僚们拥护若昂四世,可资产阶有却多保持中立,耶稣会支持若昂四世,宗教裁判所则站在西班牙一边。

  若昂四世由公爵变成了新国王,开弓已经没有了回头箭。贵族们可以犹豫摇摆,但唯独若昂四世不可以。

  于是若昂四世决定将独立战争进行到底,他准备征召士兵,建立一支常备边防军。但不论是建立常备军,还是继续独立战争,都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若光靠向百姓加征赋税,也不现实,还容易失去百姓支持。

  若昂四世想像荷兰资本家贷款,并向荷兰人购买战舰军火,但荷兰人的条件太高,他们一开口就是索要葡萄牙在东印度群岛的所有殖民地,包括马六甲以及印度果阿等地。

  这样的要求,若昂四世不可能答应,可不答应,荷兰根本不肯借给他们钱,也不肯给他们造战舰售军火。

  这个时候,东印度群岛爆发了一场战争。

  曾经打生打死的英、荷、西三国试图联手打压新兴的东方帝国大汉,维护他们在东印度的贸易利益,他们此前也邀请了葡萄牙,但葡萄牙人当时拒绝了,不想趟这浑水,当时葡萄牙人都在谋划着独立的事情。

  而现在从东方传回的消息,也证实他们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英荷西的联盟,才刚建立就失败了。

  汉军的反击战,迅速而又凌厉,西班牙凑起的舰队被堵在马尼拉,荷兰人的舰队被堵在巴达维亚,至于英国人,他们更是被堵在了东印度群岛之外,过都过不去。

  东方的大汉帝国展示出来的强大实力,令若昂四世于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线曙光。

  派国王特使前往东方,去与大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时寻求这个强大东方帝国的帮助。未完待续。

  ps:感谢山青盈的打赏,谢谢谢谢大家的月票,谢谢


'正文 第725章 独占南洋'

  唐诺德在钓鱼台住了三天。

  三天后,外务司官员终于派人来请他前去衙门商谈。这天是四月十五,也是每月的望朝之日。现实今,逢初一十五例朝,为朔望朝会。皇帝在御门听政,金台御幄中升座,京师凡四品以上官员待鸣鞭之后,分文武东西鱼贯入门行叩头礼,然后登阶循廊分班侍立,按部奏事。

  那些更低级别的官员则只能侯于午门之外,在鸿胪寺官员的导引下行五拜三叩之礼,然后北向拱立静候旨意。

  御门决事本是明代常朝旧制,但本朝之时,皇帝已经不喜欢这种礼仪性质多于实际事务性质的朝会,因此例朝也从一日一朝改成了五日一朝,到了如今,干脆就成了一月两朝。这两天的朝会了不是真要解决什么朝廷大事,真正的大事都有三系统各部。更重要的军国大事,则还有总理处会议和军机处会议,完全遵循了皇帝大事开小会的做法。

  日朝成了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会,而且完全就是一个仪式而已。

  但今天的气氛有些不太一样,这都因为有几国使者前来。此前西夷荷兰、西班牙、英格兰不顾先前与大汉缔结的友好条约,公然挑衅,袭击大汉商船,封锁南洋航线,最终导致了南洋战事。

  仅只半年后,朝廷已经在南洋痛揍三夷,吕宋马尼拉的西班牙舰队被击溃,西班牙人或死或俘虏四千余,马尼拉孤城一座处于四面包围封锁之中。

  爪哇的荷兰人见势不妙,龟缩巴达维亚,躲在要塞岸防炮台下,根本不敢露面。巴达维亚被大汉皇家海军封锁,成孤港死城一座。

  英格兰更是被封锁在了南洋之外。

  半年时间,三夷中的两夷在南洋的殖民地已经崩溃。尤其是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他们已经弹尽粮绝,最终等不及国王的回复,只得在菲律宾总督的率领下开城投降,不发一枪的交出了马尼拉港城要塞。

  荷兰人还在巴达维亚负隅顽抗着,但葡萄牙国王却不远万里派出了特使前来寻求建立外交,并希望能得到大汉的支持帮助。

  马尼拉投降之后,第七舰队接管了马尼拉和整个吕宋岛。西班牙人从美洲赶来的一支援军舰队,来晚了一步。但只有二十来条战舰组成的援军舰队,就算来早点也一样什么也改变不了。

  舰队里的西班牙腓力四世特使,看到马尼拉已经易主,菲律宾总督以及其它的驻菲律宾西班牙人都成了汉军的‘客人’后,也只能选择和谈。

  于是,今天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特使加西亚,与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的特使唐诺德,还有荷印公司巴达维亚总督派来的使者范马尔维克,英国东印度公司派来的使者约翰,一起出现在了这里。

  皇帝选择了望朝朝会的时候,一起接见四国使者。

  这次接见四国使者,无疑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