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顺眼前一亮,有些激动的问着刘钧。他早听过九头鸟,知道这支队伍建立不过两月,可却已经几次大败贼匪,屡获重赏。而且听九头鸟队里待遇极高,底薪就有二两银子,还有月粮,更别提训练、打仗时表现好还另有赏赐了。

  如果能进入九头鸟队,那日子就好过了。

  “刘公子,你看我能入九头鸟当乡勇吗?我力气很大的,以前做铁匠时,天天拎着锤子,劲力很大,以前跟我父亲学艺时,天天抡大锤。”

  刘钧看着赵顺摇了摇头。

  赵顺一下子低沉了下来,心中很失望。然后强打笑脸,“那你看能从窝棚区里选一些年轻伙进去吗?我知道我年纪大了,但我们那还是有很多伙子的。”

  “不,你误会我的意思了。你是一个匠人,还是一个优秀的火器匠人,这可是人才,难得的人才,怎么能去当乡勇呢,那是浪费,巨大的浪费。我想请你到我队里来,做首席匠师。”

  峰回路转,赵顺一下子惊住了,自己还有机会,而且还能当首席匠师?首席匠师,一听这四个字就极为厉害,一定待遇不错。

  “首席匠师将是九头鸟团工匠之首,暂定每月月薪五两银子,外加月粮一石!”刘钧相当豪爽的开出了高工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种火器大师的再传弟子,那得当宝贝捧着,一月五两银子已经算是低了,刘钧怕开高了把他吓倒。还是以后等他进了队里,再通过其它方式赏赐吧。

  回到流民队伍前,刘钧先把事情了解的结果跟大家了一遍。大多数流民对于这个结果很满意,来之前,大家心里愤怒无比,压抑之后的自然爆发。不过到此时,大多数人又开始犹豫害怕起来,大家都拖家带口,都民不与官斗,得知当铺东家是县丞的岳父后,大家就开始担忧了。

  能喊出反他娘的,仅只是少数年轻人,绝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稳重的。

  现在事情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大家都极为高兴,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现在,请刘公子宣布一个好消息!”赵顺已经答应刘钧加入九头鸟队,成为首席匠师,五两一月的薪水和一月一石大米的月粮,让这个山东大汉心里激动无比。现在他脸上的愁苦已经不见,更多的是希望。

  刘钧扫视了一眼这些难民们。

  站在这里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壮,也有一些半大孩子和半老老人。看着他们,刘钧很为他们自豪。这些人虽然苦难,现在处于社会的最边缘和底层。可他们的心里依然还保持着一份真诚,一份热血,他们并没有被生活压的麻木,空洞。

  当同伴被欺压的时候,他们勇于站出来,好样的。这样的人,正是他刘钧需要的兵勇队员,这样的人,才能让人在战斗的时候放心的把后背交给他们守护。

  保持着血性,保持着希望。

  “各位兄弟、叔伯们,我是刘钧,我也是九头鸟队的队长。如今九头鸟要再度扩充,准备新招募一百二十个新弟兄。今天我看了你们的表现,为你们而钦佩,你们都是好样的。我们九头鸟正需要你们这样有血性有义气的汉子。加入我们九头鸟,月薪二两,月粮六斗。来吧,想要加入的兄弟,可以报名。”

  一听这话,下面炸锅了,简直是群情沸腾。大家都动了心,现在在这里落脚,每天去找零散的活做,往往一天累死累活,还赚不到三四分银子,不够一家吃食。

  而现在,加入九头鸟,一月二两银,平均一天就有将近七分银子,况且还有六斗米呢,平均一天又是二升米,有两升米都差不多够一家人勉强吃饱了。

  大家都没想到,这样的好事居然还能落到他们的头上。

  众人踊跃报名。

  刘家直接让张山等兄弟开始接受报名,并且直接考核,其实考核要比上次简单的多。刘钧直接发话,这次的一百二新兵就在这几百难民中挑。因此,其实是场淘汰考试,差不多是三个就取一个。

  刘钧看重的是这些人的血性,没有向生活低头,没有麻木,这样的兵绝对有很强的可塑性。

  一百二十人很快选齐,他们是那些难民中最年轻最强壮的一批。

  还有好多人落选,这些人很难过。

  这时刘钧又站了出来,“恭喜已经通过选拔成为九头鸟新队员的弟兄们,同时,也要告诉其它落选的人,你们也不必难过。我们现在还要招募一批匠,凡是有各手手艺的人,都可以到这边报名,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不管你是铁匠木匠石匠还是会吹喇叭会打鼓都可以,请到这边报名。”

  落选的人中,有部份也会些手艺,有泥水匠、瓦匠,也有吹喇叭的,还有会做菜的,五花八门,有十几个。刘钧通通都要了,总会有用处的。

  剩下的人也不用担心,刘钧又跟他们了,只要愿意的,可以跟着他去虎头关,到了那边,九头鸟要建立作坊,他们到时就是工人,薪水没有九头鸟的队员多,但也有每月一两银、三斗米的基本薪水,如果做的好,也还有赏赐。

  基本上所有人都愿意去,没人愿意再留下。

  刘钧统计了一下,窝棚区有三百六十七户人家,加起来有超过千口男女老少。

  最后刘钧在那一百五十两的当铺赔偿银之上,又加了几百两,每个棚户区的百姓都得到一两安置银。此外,每个九头鸟新兵另外得到五两银子安家费,每个工匠得到三两安家费,每个工人得到二两安家费,所有新兵、工匠、工人,又各有两匹布。

  赏赐和安家银子与布匹当晚就发了下去,刘钧从陆家的铺里直接拿的布和银子,回头再给他们补上。

  一众流民兴奋不已,举着火把在街上排队领银子和布匹,领到银子的人都高声感谢着刘钧,十字街上这晚如同元宵佳节时般热闹。

  这晚上,那些过来围观看热闹的百姓,一个个都对那些原来鄙视瞧不起的城外窝棚区难民们艳羡无比。

  “这是城里最好在大夫,我们先回去替你儿子看病吧。”刘钧把发赏的事情交给张山,他带着请来的大夫跟赵顺先一步返回难民窝棚。


'正文 第86章 练总'

  麻城这一晚上的骚乱,很快就传到了陆知县,传到了梅之焕和李长庚等人耳中。

  陆晋锡庆幸一场动乱及时的安抚了下去,对于引发此事的赵县丞十分不满,将他叫来极为严厉的批评了一顿。赵县丞狼狈离开后,陆晋锡暗中感叹,幸好有刘钧及时出现,巧妙的把此事安抚下去。要不然,他这知县还真就当到了头。

  陆知县突然发现,最近这段时间,刘钧这个名字出现在他耳边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林家寨灭寨惨案,当时一度让他心慌,最后刘钧不声不响的直接主动出击找到并剿灭了大-麻子,甚至后来在歧亭的剿破贼穴一战中,刘钧也是居功至伟。

  而这一次,又多亏了他。

  这个刘钧,让他当巡检还真是用对了。当初,梅之焕提议让他来做虎头关巡检时,陆知道心里还是有些不乐意的,谁成想到,这子居然如果了得。

  县东的龟山下,李长庚在这里建有一座别墅,依山傍水,清静雅致,特别是到了夏天之时,这里极为凉爽。致仕之后,李长庚每年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今天天气晴朗,梅之焕不邀自来,两人便一起来到河边钩鱼,树荫之下垂钓,也是相当难得的雅趣。

  梅之焕今天一袭草帽,身着短布衣,倒似一老农装束。

  “听公辑要去南京?”

  “今天早上就已经动身了。”李长庚儒衫长袖,配上他那花白长须,很有几分儒雅之气。

  梅之焕哈哈轻笑两声,“其实他和刘钧弄的那个九头鸟很有意思,会试还早,多留在队里一段时间,定更有收获。”

  “这段时间对春江助益不少,不过春江终究还是不太适合军伍。倒是那个刘钧,天生就像是个带兵打仗的将军,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如此年轻,就如此锋芒锐利,相当难得。不过就是太过刚,恐有折断之危。”李长庚也一直关注着九头鸟队,对于侄子选的那个副手,真有种越看越惊讶,越看越欣赏的感觉。

  “如今这天下,缺的正是刘继业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不怕多,只嫌太少啊。如今这天下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急之时啊,可惜能看清楚这形势的却没有几人。”梅之焕长叹,当初崇祯皇帝即位之初,鞑虏犯境,皇帝召他率兵勤王。结果他走到半路上,后方却有套犯做乱,他果断下令回师平乱。等平定叛乱再发兵进京,赶到之时,后金贼兵已退,但皇帝降了他的罪,直接将他赶回了老家。

  后来他又牵涉进了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之中,虽然之后阉党倒台,他也被恢复官位,可却再没被授任实职。

  做为一个东林党人,梅之焕是比较正派,且把天下形势看的比较清楚的那少部份人之一。去年后金大举犯境,朝廷把在中原负责平贼的孙传庭和洪承畴两员大将调入京中,可最后后金依然一直杀到了山东,攻破了济南府,最后饱掠之后扬长而去,从容返回辽东。

  但孙传庭和洪承畴两员平贼大将的调离,以及平贼精兵的入京,却使的平贼的大好形势功亏一匮,尤其是熊文灿继任中原平贼之任后,居然不趁机将已至末势的贼匪一举剿灭,反而收兵不前,玩起了招抚这一套,让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老回回等各支贼寇苟延残喘了下去,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如今终于又卷土重来,各地贼匪纷纷重新出山。

  错过了那么好的平贼机会,想再剿灭这些盗匪,将相当难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中原糜烂,匪贼不靖,而关外的后金却势力越来越强,内忧外患,大明已经面临分崩离兮的危险。

  梅之焕虽然十分努力,可也多是能影响到鄂东一隅。

  李长庚静静的握着钓杆,看着平静的水面,听着树上的蝉鸣。“大明到了今天这一步,又岂是一朝一夕之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这局势,回天乏力。剿匪剿匪,不定哪一天这匪就夺了天下,坐了金殿了。”

  李长庚做过四部尚书,也做过山东巡抚,为官一生,对大明的糜烂看的很清楚。在他看来,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要改朝换代了。只是不知道到时坐天下的会是张献忠还是罗汝才又或是马回回还是革里眼抑或是李自成罢了。

  在他看来,若非这些贼人一心劫掠,不立根据,不定税制,不定大明天下早就守不住了。不过贼人一天天势大,他们早晚会醒悟过来,然后不再只是一味的流窜,等他们安下心来立根据之地,再定官制立税制,拉拢士绅,那这天下就真的要变天了。

  李长庚觉得自己已经改变不了这些,也没有人能改变这些。他是支持李春江去考进士的,在他看来,不论将来谁来坐这天下,这天下到底依然会是士绅地主的天下,而绝不是什么农夫工匠流民们的天下。

  大明的进士,将来也会是新朝的进士。

  皇帝会换,可这地方上土地的主人不会换。

  梅之焕却不喜欢这种观,“复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比东林更加不如,春江加入复社也没什么用,都只会空谈误国。我仕途一生,到老了也算是悟出了一东西,光只是会没用,关键的还是会做。若是我大明多几个于谦张居正戚继光,这大明或许还有中兴之望。可看如今这局势,只怕到时你我不单要做亡国之奴,还要做亡族之奴。”

  李长庚皱了皱眉头,“我承认后金很强,这几年他们压蒙古迫朝鲜,屡屡打入关中。可到底,后金才多少人口,他们能占据中原天下,我不太相信。想当年辽金占据中原半壁江山,可宋朝不也延续几百年?”

  李长庚看来,如果能正视好流贼,就算将来后金再势大,大明也还可以迁都南京,划江而治,守住半壁江山。如果大明不能正视流贼之害,那么天下很有可能会被流贼所灭,大明江山会被流贼取而代之,也许到时新建立的王朝,会如当年大明新立之时一样,率师北伐,降服后金。”

  “我们也不用争这些了,反正我们都这把年纪了,也活不了几年了,到时天崩地裂也罢,洪水滔天也罢,反正我们是看不到了。”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所谓不用管,那也是不可能的。他们的家族都在这里,天下动荡,就算是地方豪族也是危险的。

  “回左五营会打过来吗?”

  “暂时不会,贼人上次只是试探了一下,被刘钧砍了一刀后,就缩回去没动静了。”梅之焕回答。

  “襄阳那边呢,官军有什么动静?”

  “还不就那样,朝廷让杨嗣昌和熊文灿负责剿匪,可杨嗣昌还在京师,熊文灿现在还是总理,可明摆着,朝廷只是让他暂时统领着剿匪各部,不过是让他等到杨嗣昌来交接而已。杨嗣昌一到,熊文灿逃不过一个锁拿进京的结果。”

  “你对杨嗣昌不看好?”

  “若是孙传庭或者洪承畴还好,就是刚战死的卢象升也比杨嗣昌强,皇帝虽信任他,可杨并不真正知兵,这样的统帅,又有什么希望。”

  “那张献忠和罗汝才会不会东进,去南直隶与回左五营合流,袭掠江北,进攻南京?”李长庚虽长期居于中枢高位,但他对于军事方面并不擅长。而梅之焕这方面却明显比他强,因此他虚心下问。

  “现在朝廷在河南以及襄阳一带驻有重兵,张献忠他们很难东进,倒极有可能杀入巴蜀,那边守备虚弱,道路险要,官兵虽有大炮却难携带,但流贼却能四处流窜。流贼经历孙传庭等人的进剿,实力受到一定的削弱,现在再次反叛,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流窜起来。流贼一流窜,迅速就能滚起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的人马,劫取大量钱粮物资军械,他们一定会流窜的。只是但愿不要流窜到鄂东来就好。”

  李长庚也叹了一声。

  “看邸报,朝廷又在征练饷,还要各镇练兵,同时各府县练练勇。”

  梅之焕嗤笑一笑,“好听不好用,糊弄皇帝的东西,不过是又给了各镇贪钱的名目而已。”

  “按旨意,麻城县也要练五百练勇,并撤县主簿,设练总一职统领练勇,且练总比照京营边军把总一职,品级定为从八品。”李长庚淡淡道。

  “你这个什么意思?”梅之焕奇怪的问,难道李长庚还看的上这么一个从八品的练总,或者李家有子侄想要这个官?可李春江去了南京,李长庚两个亲儿子李春潮、李春泓也都一心科举的。

  李长庚猛的提竿,一尾上钩的鲤鱼正被提出水面。李长庚一面收竿,一面笑道,“是公辑,今早走之前,跟我了一大通,最后提出来,想让我帮个忙,让刘钧来当这个麻城练总。我是没这本事的,这事还得找你,行不行,你一句话的事。”

  梅之焕笑骂,“你个老货,什么叫你没这本事,行不行我一句话的事?要起来,这九头鸟队还是你们李家名下的呢,刘钧来也是你李家的人啊。”

  “别这么,九头鸟队还是保生堡乡团属下呢,你才是刘钧的老大。”

  两人就这样笑骂着,不过却也都出了一部份实话,不管怎么,如今的九头鸟和刘钧,在外人的眼里,其实都只是梅家和李家名下的一支队伍而已,他属于梅李两家,而并不真正属于刘钧。

  “行不行,你一句话。”李长庚把鲤鱼解下钩子放入水桶里。

  “当然没问题,他有这个资格,不过他刚升了巡检,现在还是个暂代呢。得让他先真正坐上巡检位置再,然后再提练总。反正这练总除了品级,也没什么用,五百练勇,还不都是群凑数的农夫,一年也操练不了两月,费钱费力费时,却就是没什么卵用的样子货。”

  “我记下你的应承了,总之这事你是答应了的,到时要是没办成,我让春江找你去,不关我事。”李长庚装上鱼饵,甩下钩子入水。


'正文 第87章 陆知县的新麻烦'

  (第二卷开始了,刘钧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获得更大的舞台天地。)

  刘钧请来的大夫医术极高,跟着来到窝棚里对赵家子诊断一番后,直接取出银针针炙,然后取了一条老参须让赵顺妻子炖成参汤给孩子喂下去。很快赵家子就发了一身汗,人也清醒了过来,开始喊爹娘,甚至还知道叫饿。

  赵顺夫妇喜不自胜,对着大夫和刘钧不停的感激,甚至还要磕头。老先生和刘钧一个扶起一个,大夫道,“孩子病后初愈,身子还虚,需心休养,饮食上加强些营养,每天弄鸡蛋羹,或者是新鲜的鱼肉补补,不过也要切记不要补太过。”

  赵顺妻子满脸的愁苦,现在家里这样子,哪里能有鸡蛋鱼肉给孩子补啊。这个时候,她还并不知道刘钧已经给窝棚区里的难民们新希望。

  “放心吧,不用再担心这些了。我要告诉你,我们以后有好日子过了。跟你介绍一下,这是西湾刘家二公子,是九头鸟的队长,如今还是虎头关的巡检。先前就是他出面帮我们解决了与当铺的麻烦,他还已经请了我去九头鸟当首席匠师,每月有五两月粮和一石月粮呢。”

  赵顺抱着儿子兴奋的跟妻子着好消化,刘钧在一边看着。

  消息很快传遍了窝棚,一开始许多留在窝棚里的妇人老人们还不太相信,可很快各家的男人儿子们从县城里陆续回来。他们并不是空手回来,还拿着白花花的安家银子还有发下的布匹,甚至每人还提了一袋子米。

  若不是那位刘继业公子就坐在赵顺的窝棚里面,一些老人甚至都怀疑这些先前急吼吼提着棍棒出去的后生们,是抢了县城回来。

  弄明白事情前因后果之后,大家都激动的流下眼泪。

  背井离乡,逃难异乡,辛苦挣扎求生,这种日子的滋味苦涩无比,好多人都感觉前途迷茫,压的都快喘息不过气来。却不料,这老天也开眼,居然让他们遇到了如此好人。

  窝棚区三百多户,千多口人。刘钧要把他们全都带离此地,带去太平乡的虎头关附近。一百余青壮会成为九头鸟新兵,还有几十人会成为匠人,剩下的会成为工人。他们的家眷,到时也会给他们安置好。

  总之,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而且,刘钧觉得帮这些难民并不完全只是做好事,这些都是背井离乡的难民,自己收留他们,他们就能成为自己的人,成为他的兵,成为他的工匠,完全依托于他。

  当天晚上,窝棚区到处都是火把,篝火,亮如白昼。

  家家户户都在煮着刚拿回来的大米,自逃难以后,很少有人吃过香喷喷的大米饭了。今天,这些难民们找到了新的出路,生活又有了希望,大家开始煮起米饭来庆祝。

  刘钧成了最爱欢迎的人,走到哪,都有人要给他下跪,赞不绝口,俨然在难民心中成了救世佛陀一般。

  整整一晚上,没有人睡觉,所有人都激动的睡不觉,男人女人老人们都在憧憬着新生活,想想就睡不着。而那些孩子们则难得的吃上了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一个个都吃的肚子溜圆,晚上根本睡不着。

  天光拂晓,知县陆晋锡带着一群人赶过来了。

  不是来抓人,而是来送银子。

  昨天晚上陆晋锡也一夜没睡,辗转反侧了一夜,越想越害怕。

  城外的那片窝棚区的难民,原来他还只是觉得有些碍眼,这些人来了以后,在城外建起了一片窝棚,千多号人就如同一块狗皮膏药一样粘在了麻城。这些人的出现,使的县城的治安都坏了许多,到处可见乞讨者,甚至还有许多人偷窃。

  隔三差五的,他还得让人去那边施几次粥,以免有人饿死。

  虽然讨厌这群人,可陆晋锡原来却也仅是讨厌而已。可昨天,数百窝棚区的难民提着棍棒涌入县城,跟县里当铺起冲突,隔街对峙起来,差就打起来了。甚至他后来还听,当时有难民在喊,干脆反他娘的。

  幸亏有刘钧把此事安抚下去了,真要是昨天晚上真打了起来,甚至这些流民干脆真反了,烧杀抢掠起来,那他就不止是丢官这么简单了。

  想想就后怕啊,这哪是一个窝棚区,这简直就是一个火药库啊。一不心,就要燃起来爆炸的。

  想了一个晚上,陆晋锡决定得全力支持刘钧,让他早把这群难民弄走。幸好有刘钧愿意接手这些人,居然把这群难民当成了宝,要招去当兵当工匠,现在他十分担心是钧回头又反悔了,那这窝棚区可又要粘在县城了。

  为了能让刘钧马上把这群人弄走,陆晋锡甚至一大早就跟县衙一群同僚部属们紧急商议,最后决定拿出一笔银子来,送给这群难民当做安置费,让他们早走人。

  他甚至已经去联络县城的各商行商铺,动员他们也一起捐一笔银钱出来,好早把这些难民送走。相信出了昨天的事情后,其它的商铺也不想哪天突然被这些难民围攻吧。

  陆晋锡上来先跟刘钧一通感谢的话,多亏他临危不乱,睿智的迅速处置安抚好了昨晚的事情。

  “县里知道你准备把这些难民都带去虎头关后,也非常感激啊,你帮县里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安置好了他们,真是解决了一大隐患。我们都知道你出了大力,我和县里其它同僚们商议过后,觉得也不能让你一人出力。县里决定拿出五百两银子给你,帮忙安置这些难民。另外,已经动员各商行商铺,到时还要筹集五百两银子拿出来,安置这些人。”

  一千两银子,陆晋锡这是很认真了。县里的商人们估计也受到了些惊讶,当此天下动荡之时,谁也不希望哪天自己这家门口的上千难民就变成了乱匪。各家出银子,把这些人送到远远的太平乡去,再好不过了。

  “大老爷和众位乡邻们的好意,我代一众难民们接过,也替他们感激大家。这里,我也请大老爷和诸位乡邻们放心,今天他们就会搬离这里,前往太平乡安置。大家筹措的这一千两银子,我会按如数发到难民们手里,每人一两银子,不足的那部份我自己掏腰包补上。”

  “今天就能搬走?”陆晋锡不在乎这一千两银子最后是落到刘钧腰包里,还是真能落到难民手中,他在意的是刘钧难把这些人真的迁走。

  “大家其实也没有什么财产,一个破窝棚,几个锅碗瓢盆而已,甚至都不需要用车,随便打包一下,就能背着走了。这里离虎头关也不远,七八十里路,辛苦一天也就到了。”

  陆晋锡脸上一下子露出了轻松的神情,心里更是长长松了一口气。这个火药桶总算要搬走了,虽然还是搬到麻城县内的太平乡去,可毕竟远离县城七十里。

  “需要车马不,我可以让衙门帮忙找一些过来。”

  “有自然是最好了,毕竟这千多号人里,也有不少的老人和孩子,还有些女人是脚,七八十里路让他们自己走下来,太难。”

  “这个交给我,我马上安排人组织一些车马。”陆知县现在巴不得这些人马上就离开县城,离开的越远越好。

  窝棚区的难民们对于穿着官袍的知县大老爷并没有什么大反应,他们落脚在这位大老爷的县城,可并没得到过多少照顾,因此也谈不上什么喜欢,更多的是冷漠的打量。

  各家都在生火烧柴,昨天晚上就已经好了,今天一早吃过饭,就开始打包家什,然后前往新家太平乡虎头关。

  “继业啊,最近朝廷有份新的决议,不知道你听了没有啊。”搞定了这伙难民的事情后,陆晋锡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这个时候,他又开始考虑起如何解决另一个困扰他的问题了。在这里站了一份,陆知县突然发现自己找到了一个新方向。

  “不知大老爷的是哪件事情?”刘钧问。对陆晋锡,刘钧还是蛮尊重的,这个人倒不算坏,正经进士出身的知县,很年轻,虽然经验有些不足,但还是很兢兢业业的。特别是他对于自己,还是很没的的。

  刘钧现在是巡检,陆晋锡是知县,是自己的直属上司,所以刘钧还是比较愿意跟他好好配合的。

  “还有哪件事情,当然就是朝廷先前下令让各方加征练饷,各边镇的总督巡抚总兵们练兵,以及让各府州县练勇之事。咱们麻城,就也摊到两件,一大笔的练饷加征已经派下来了,数量不少。其二,县里得开练五百练勇。”

  到这件事情,陆知县的好心情又没了。加派一钱粮,倒不是大问题。这加征的练饷主要是按田亩来加征的,田多的就出的多,田少的就出的少。麻城士绅多,好多家族都有致仕官员和在仕官员,这些人倒也比较支持朝廷,出银钱的事情他们一般也不会太推脱,有梅李刘周四大家族带头,他多费些口舌,这事情也就能办下来。

  现在比较麻烦的还是五百练勇的事情。

  五百练勇可并不是简单的五百乡勇,而是征召以后要训练,然后上面肯定还要来检察的,到时这练勇练不出来,肯定也要出问题的。照原来的老例,这样的练勇一般都是按各里各乡的派下去,一里出几个青壮,然后集中起来,秋冬的时候集训两三个月。

  可在春夏之时,这些人却还得回家耕种的。最最麻烦的是,这样的乡勇基本上就没有练成的可能,花时间花银钱,最后还连个样子都练不出来,最后倒霉的肯定是他。


'正文 第88章 一路通过'

  陆知县刚刚看到刘钧还有这些难民的时候,脑子里就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为何不把此事交给刘钧呢,刘钧用短短的时间就练出了一支精锐的九头鸟,两次剿匪,表现可圈可,如果刘钧能练出一支和九头鸟样的练勇来,那绝对是能应对上面的检查的。

  而且,陆知县还想到了另一个麻烦,从各乡各里去征人,麻烦不,那些人还都是有家有业的,不可能真的天天操练。

  但现在就有一群现成的合适者,这些难民,青壮者可不少,而刘钧的九头鸟本来就有二百多人,现在又招了一百多人,加起来有三百多人了。

  如果把刘钧的九头鸟变成麻城县团练,然后再从这些难民里补充个二百人,那五百练勇不就足够了?

  只不过是让刘钧把九头鸟改个名,他的队伍依然可以是三百来人,但是平时也把他的那些新招募的难民工匠抽出二百人偶尔操练一下,不需多,五天操练一回,有个半年,肯定也似模似样了。

  到时上面来检查,刘钧把他的九头鸟三百多号人,再把二百来号操练过的工匠摆出来,绝对没问题。

  陆知县是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让他临时征召训练一支五百人的练勇太过为难他,一没有适合的练总,二来没有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