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锅岛以前就向江户进言过,不宜挑衅大汉。

  可惜,江户根本没人理会他,虽然他是三十多万石的大名,但在江户幕府。实行的虽是幕藩体制,由幕府和藩镇共同管理国家。但藩镇也有不同的阶层,那些将军的亲属同族,领地被封在近畿附近。是为亲藩。

  而那些早年跟随德川家征战四方的家臣,也就是在关原之战前就归顺的大名,被称为谱代大名。

  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都深得幕府信任。

  而佐贺藩虽然有三十多万石,但他们是在战争中投降的藩镇,并不能得到幕府的信任。因此他们都封在边疆地区,是为外样大名。外样大名们不但封在边远之地,而且还受到幕府的严密监视,根本得不到真正的信任。

  幕府过去只在平户开设商港,把对外贸易之权掌握在幕府手里,独得其利。后来虽然从平户移到长崎,可也依然是幕府拿大头,佐贺藩拿小头。

  “家主,唐人真会进攻吗?”一名矮小的家臣站在后面担忧的道,“以家主之见。此次若是唐人发兵,究竟是两年前炮轰一顿,然后迫使幕府退让便收兵,还是会大举进攻?”

  汉军在平户等地为战争准备了大半年,以其准备来看,这次绝不会是什么武力胁迫一番。锅岛担心的就是汉军会借机大举进攻日本,然后要夺取疆土,长据不走了。

  而长崎又紧邻着汉人的平户大本营,一旦真要的打起来,长崎首当其冲。佐贺藩大事不妙啊。

  汉军在平户港集结的战舰已经多达数百艘,对马岛也已经集结了许多武装商船,而在朝鲜的釜山港,也集结了许多朝鲜水师船只。

  这些迹像。都表明这将会是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锅岛常茂神情憔悴,他已经好些天没睡好了。

  随着平户那边的情报不断传回,他也知道汉人的准备日趋完善,幕府那边早急了,后悔的不得了,使者一趟趟往平户跑。还往唐国跑了几回,可不管这次幕府如何退让,汉人都只是冷冷的无视。

  这是非打不可啊。

  一旦打起来,佐贺藩首当其冲,能守几天?

  此时的局势,让他不由的又想到了关原之战。

  当年的关原之战,德川家康与石田见三在美浓国关原会战,东西军的这场战斗决定了天下谁主。

  最终,这场战斗,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结束了。

  可战斗过程却曲折无比,德川家康的东军一支主力,三万八千人的主力由德川家康的儿子德川秀忠率领,可这支德川家康寄以厚望的大军由其儿子统领,他的儿子却犯了个致命的错误,被区区几千人引诱,结果就在上田城耽误许久时间,错失了关原会战的参战时机。

  这场决定天下之战,西军的数量上却占据极大优势,拥有十余万人,可这场战斗,却以本来就数量不敌,还又因德川家康之子率领的一路主力延误战机未到达的不利局面下,反而最终只用一天时间就打赢了这场会战,笑到了最后。

  当时锅岛也是西军一员,他很清楚这场会战最胜负的最关键就是当时的小早川秀秋。他当时率领一万五千人布置附近山上,可最终当东西两军决战到关键时候,眼看着西军就要取胜的时候,小早川秀秋却一直不肯听令出兵进攻东军,鼎定胜局。

  在最关键时候,德川家康不但没有派人去劝说态度奇怪的小早川秀秋倒戈,反而却在危急的不利局面下,派兵炮轰小早川秀秋的阵地。

  而小早川秀秋的反应却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德川家康炮轰他,他没有愤怒之下出兵一举灭了德川家康的东军,也没有继续坐山观虎斗,反而是率部加入了德川加康的东军,一万多生力军加入,反杀了西军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助德川家康反败为胜,赢得天下。

  小早川秀秋为什么会有临阵按兵不动?

  德川家康为什么反而炮轰小早川秀秋?

  而小早川秀秋又为何被德川炮轰后反而倒戈加入了德川家康?

  这是个谜。

  不过他的倒戈,确实完全改变了那场天下之战的结果。

  锅岛常茂对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他现在突然想到,也许当时小早川秀秋觉得德川更有胜算,表现上德川家康确属劣势,可德川秀忠还领着三万八千人的主力一直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德川家康向来狡诈,谁也不知道德川秀忠为什么一直没出现。

  也许德川秀忠一直在旁边附近呢,特别是当时德川家康炮轰小早川秀秋的时候,可能越发的让小早川秀秋认定德川还有后手。

  关原大战已经过去多年,小早川秀秋也早知道德川秀忠其实被支小部队引诱,而延误了两军会合决战时机。

  不管当年那一切真相是什么,其实锅岛常茂很惊叹小早川秀秋,他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左右天平的位置上,不论他加入哪边,哪边就能赢得胜利,不管怎么选择,他都是一个胜利者。

  佐贺藩当年站错了队,后来虽然倒戈投降了德川家康,但比起小早川秀秋就差多了。

  “如果我们投降汉军,你们觉得如何?”

  锅岛常茂突然抛出一句话,惊得一众家臣们目瞪口呆。

  日本人最注重的是家名传承,与中国人最注重的血统传承并不相同。中国人最重的是血统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无子,那么中国人会从同族的子侄中挑选一人过继,继承血统,成为儿子,继承家业。

  可日本人不同,他们重的是家名传承保存,轻的是血统。没有子嗣没关系,找个外人过来,不管是入赘也好,收继也好,反正就是改家名,继承的是家名传承,只保证家名不断,至于是不是这个家族的血统并不重要。

  日本许多强势的大名,经常送儿子给那些弱势的快要绝嗣或者绝嗣的大名做养子继承家名,变相的吞并他们的势力。

  锅岛希望自己的锅岛家族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如果锅岛家识时务,早早的归附大汉,那么锅岛家总能得到赏赐吧。

  锅岛更相信,就算大汉能够击败幕府,甚至他们占领日本,汉人总还需要日本人协助统治吧。

  流水的幕府,铁打的家名。(未完待续。。。)


'正文 第646章 八万旗本'

  。不过如此一来,却也让大汉的进攻非常有利。

  唐津藩拥有八万石领地,却仅仅有唐津港的一座非常小的唐津城。

  帝国海军可以直接扬帆突入唐津港,直接从海上炮轰小小的唐津城,一举攻下唐津城。只要拿下唐津城,唐津藩也就无城可守,无险可依,再难抵抗了。

  刘钧都想感谢下德川幕府,怎么就能想到这么神奇的策略,居然搞一国一城,不过想到江户幕府这前还搞闭关锁国,也知道这德川幕府处处都还充满着德川家康这个老乌龟的乌龟流思想。

  日本从战国时代,开始逐渐的实行了兵农分离制度,从而形成了一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专业从事军事作战的武士阶层。

  武士只负责作战,在战斗中立下功勋,他们的领主就按功勋大小,把具有不同粮食出产能力的土地连**住于土地之上进行耕作的农民,全分给他们做为私人财产。

  一个中级武士,一般能达到一百石高的采邑。

  而幕府大老的任职要求,则是领地石高十万石以上,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大名并不多。

  在德川幕府之前,日本一片混乱,战乱不断。大大小小的领主和他们的武士,都在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堡。

  但如今,一国一城制,使得各藩的大名和他们的武士都集中居住在一起。

  皇帝一声令下,帝国海军将领们立即就开始争相请战。

  谁都知道唐津藩只有八万石高,这意味着他们所有武士加起来可能都不到一千,而就算动员农兵,也顶多三四千人。

  一个全面动员,都只能凑起一千战兵,四千辅兵,且只有临港一座城池的藩镇,那就是一块肥嘟嘟的大肥肉啊,伸手就能拿下,谁不想争夺这个首功。

  这次东征,为了实战练兵,海军的五大舰队都派了舰队过来,就连长江水师这支陆军的水师部队,都一样不甘寂寞的派了十几条军舰过来,还美名其曰观摩作战,学习经验。

  最后,还是刘钧亲****板。

  “既然是首战,那么这个机会还是交给第七舰队吧,他们是这里的地主,你们就不要喧宾夺主了。”

  得到皇帝的点名,第七舰队司令官郑联兴奋的满面通红。

  “末将定不辱使命。”

  锅岛胜茂等四藩主也一起上前跪下请求出战,“请陛下允许我等率部随同出战!”

  刘钧微微一笑。

  “唐津小城,瞬息可破,帝国海军可等不及你们动员兵马。不过既然你们有心,不如就随同前往观战吧。”

  第七舰队虽然不如皇家特遣舰队一样,下辖的两个分舰队都各拥有十五艘主力战舰,可第七舰队也拥有十艘主力舰。不说其它的四五六级战舰,光是这十艘主力战舰,就足以一轮齐射就轰平唐津城了。


'正文 第645章 尊王讨幕'

  。

  明正女皇是后水尾天皇的女儿,他的母亲源和子是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女儿。明正幼名兴子,因此未即位前也称兴子内亲王。

  在江户幕府时代,日本天皇的权力更加微弱,按照德川幕府制定的规定,天皇要把学问的修行和歌的精通放在第一位,实际上就是限制天皇干政。天皇手里唯一被认可的权利,就是天皇有权按本朝先规决定年号。

  兴子是德川家的外孙女,她出生时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可两人都没有长成。

  在兴子七岁的时候,因为在幕府的控制下傀儡天皇当的太憋屈了,后水尾天皇又无力反抗,便干脆宣布退位了。

  因此德川家的外孙女兴子内亲王便得以即位,成为日本第一百零九代天皇明正天皇。这一年兴子七岁,在十一年前。

  不过这女天皇也纯粹就是个摆设,别说她只是德川家的外孙女,就算她是德川家的女儿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多憋屈的日本天皇啊!”刘钧摇头感叹着。

  袁继咸心想,这是人家内政,管我们什么事啊。

  刘钧却不赞成他的态度,“我大汉是****上国,日本曾向朕奉上国书,从那时起就是我大汉藩属邦国。朕还赐给了兴子日本国王封号,以及日本国王金印。”

  “日本是神圣大汉的藩属国,日本女王是朕的臣子,如今日本德川家窃夺日本国政,架空日本女王,此种行径朕岂能坐视不理?朕必须为日本女王主持公道正义,为日本讨伐不臣之德川氏,号召所有日本忠义之藩主大名起来一起讨伐江户幕府,还政日本女王。”

  听着刘钧那一脸正义的样子,袁继咸嘴角直抽抽。

  日本幕府都好几百年历史了,这都成日本特色了,咱们管那些干啥。再说了,你自己也是篡位称帝的啊,怎么还能把这话说的这么高调?

  不过心里吐嘈归吐嘈,但袁继咸明白,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干涉日本国政的理由。

  如果打着讨伐幕府,还政女王,为藩属臣邦主持正义的名头,这就是正义的出兵啊。当然,如果还有几个忠义的藩主,忠心耿耿,奋起举兵,讨伐德川氏,那就更好了,到时若是他们主动向宗主大汉请求发兵支援,那大汉出兵,更加的充满正义性了。

  一场征服之战,就能变成正义之战。侵略战,也能变成日本人的内战。

  刘钧非常清楚,这种变化,其实极为重要。如果是入侵征服之战,可能面对日本上下的拼死抵抗,甚至有些人或许会不死不休。但如果成了一场讨幕战争,成为一场日本内战,汉军只是援兵的话,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用几个归顺的藩主,弄出一个讨幕军出来,打出声势,到时就能轻松的分化掉一大批日本抵抗者。

  “陛下真打算支持讨幕,还政日本女王?”

  刘钧笑笑,“先讨伐攻灭德川幕府和他的那些同党再说!”

  一旦汉军踏上日本列岛,可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正文 第644章 尊王讨幕'

  。

  明正女皇是后水尾天皇的女儿,他的母亲源和子是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女儿。明正幼名兴子,因此未即位前也称兴子内亲王。

  在江户幕府时代,日本天皇的权力更加微弱,按照德川幕府制定的规定,天皇要把学问的修行和歌的精通放在第一位,实际上就是限制天皇干政。天皇手里唯一被认可的权利,就是天皇有权按本朝先规决定年号。

  兴子是德川家的外孙女,她出生时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可两人都没有长成。

  在兴子七岁的时候,因为在幕府的控制下傀儡天皇当的太憋屈了,后水尾天皇又无力反抗,便干脆宣布退位了。

  因此德川家的外孙女兴子内亲王便得以即位,成为日本第一百零九代天皇明正天皇。这一年兴子七岁,在十一年前。

  不过这女天皇也纯粹就是个摆设,别说她只是德川家的外孙女,就算她是德川家的女儿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多憋屈的日本天皇啊!”刘钧摇头感叹着。

  袁继咸心想,这是人家内政,管我们什么事啊。

  刘钧却不赞成他的态度,“我大汉是****上国,日本曾向朕奉上国书,从那时起就是我大汉藩属邦国。朕还赐给了兴子日本国王封号,以及日本国王金印。”

  “日本是神圣大汉的藩属国,日本女王是朕的臣子,如今日本德川家窃夺日本国政,架空日本女王,此种行径朕岂能坐视不理?朕必须为日本女王主持公道正义,为日本讨伐不臣之德川氏,号召所有日本忠义之藩主大名起来一起讨伐江户幕府,还政日本女王。”

  听着刘钧那一脸正义的样子,袁继咸嘴角直抽抽。

  日本幕府都好几百年历史了,这都成日本特色了,咱们管那些干啥。再说了,你自己也是篡位称帝的啊,怎么还能把这话说的这么高调?

  不过心里吐嘈归吐嘈,但袁继咸明白,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干涉日本国政的理由。

  如果打着讨伐幕府,还政女王,为藩属臣邦主持正义的名头,这就是正义的出兵啊。当然,如果还有几个忠义的藩主,忠心耿耿,奋起举兵,讨伐德川氏,那就更好了,到时若是他们主动向宗主大汉请求发兵支援,那大汉出兵,更加的充满正义性了。

  一场征服之战,就能变成正义之战。侵略战,也能变成日本人的内战。

  刘钧非常清楚,这种变化,其实极为重要。如果是入侵征服之战,可能面对日本上下的拼死抵抗,甚至有些人或许会不死不休。但如果成了一场讨幕战争,成为一场日本内战,汉军只是援兵的话,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用几个归顺的藩主,弄出一个讨幕军出来,打出声势,到时就能轻松的分化掉一大批日本抵抗者。

  “陛下真打算支持讨幕,还政日本女王?”

  刘钧笑笑,“先讨伐攻灭德川幕府和他的那些同党再说!”

  一旦汉军踏上日本列岛,可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649章 闪击战'

  。

  前锋营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福冈城,福冈城也是一座新城,和唐津城同时建筑,至今不过三十八年历史。

  城池比唐津稍大,也只是稍大而已。

  入城之后,他们第一时间控制了城门,以及藩厅、府库、街道,派兵维持秩序,禁止百姓出逃,也禁止日本人趁机做乱。

  很快,第二营第三营一支支陆战队陆续抵达入城。

  一些想要趁火打劫的日本人被汉军当众格杀,斩首示众,街道上的秩序很快就安稳下来。

  福冈的武士也遵照着幕府的要求,是居住在藩主城中的,不过黑田逃跑的时候,把这些武士也大多数带走了,剩下的人,根本无人抵抗。

  何况,不论从数量还是装备上来说,他们都根本不是汉军的对手。

  就算是黑田不带着他的武士逃跑,也一样打不过汉军。从装备上来说,黑田最精锐的自然是他的武士们,他最精锐的部队装备的是铁炮,也就,但不是燧发,而依然是火绳。这种,是传自葡萄牙人,经过多年改良的。

  在朝鲜战争时期,日本人的铁炮队确实精锐无比,远超朝鲜和明国。但到了此时,他们依然还在用这种铁炮,并没多大进步。这种铁炮,连刘钧早几年前装备部队的迅雷铳都不如,更别说跟现在的新式燧发相比了。

  汉军的燧发,不论是发射速度还是射击准度,都远超日本人的铁炮,何况还操作简单,更不惧风雨,定装加上****的组合,既可远攻也可近战。特别是那把****,采用的可是特别炼制的钢铁打造而成,一把****就不弱于日本人的倭刀。

  何况,汉军除了外,还有港口上的战舰火炮支援,还有山地榴这样的轻型火炮协同支援作战。

  许多战士还配有水雷,军官们基本上都配有。

  这样武装到牙齿的精锐,岂是日本这种已经承平几十年,被不断削弱的封藩军队可比。

  黑田对自家的底细还是清楚的,也知道汉军的犀利,因此见到汉军突袭,立即就跑,根本不做任何抵抗,那只会是无谓的牺牲。

  当年朝鲜战场,日本铁炮最犀利,明国大炮最猛,而朝鲜人的弓箭和水师也很厉害。不过到了如今,日本人在大汉军队的面前,已经毫无优势可言。

  “立即向陛下报捷,龙汉二年四月初八,我军舰队突入博多港,向福冈发炮百余发。福冈藩主黑田忠之闻之胆气俱丧,不敢迎战,率部弃城南逃,我军不折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占领福冈!”

  刘允升登岸进入福冈城后,陆战部队的将领们请求追击黑田。

  “黑田南逃后,西南是佐贺藩,正南是久留米藩有马家,西面是小仓藩细川家,以及东南的森藩久留岛家。我认为黑田最有可能直接往正南逃跑,久留米藩的有马家南面紧挨着的就是熊本藩的加藤家,久留米藩有三十三万石,而熊本藩有五十二万石高,都算是九州的大藩,何况南面还有鹿儿岛的萨摩藩岛津家,那是九州第一大藩。”


'正文 第648章 蔽海而来'

  。

  唐国一直声称要讨伐日本,幕府那边一直还在斡旋。不过到现在,也还没有一个结果出来。黑田忠之一直以为,唐国应当不会大举入侵,但可能会武力威吓一番,迫幕府开放银铜出口,加大贸易,甚至说不定还会再割几个岛做租界之类的。

  他心里有些不以为意,这么久了都还没打起来,估计是不会真打了。

  突然,博多湾内传来一阵雷鸣之声。

  黑田忠之脑子一懵,酒已经全醒了。

  他也算是一员老将,立即听清了这不是什么雷声,而是火炮射击的声音。

  炮声响起之后,便再没有停歇,连绵不绝。

  听这炮声规模,黑田脑门直冒冷汗,这意味着是许多门大炮在射击,超过百门,甚至数百门。这么多炮,来的可能是一支舰队。

  他急急忙忙的跑向城中心的天守。

  那里是福冈城的最高处,能够远望到博多湾的情况。

  登远眺,然后他就呆住了。

  博多湾的海雾里,不时闪过一团火焰。

  那是船上的火炮在开火,通过千里镜,他看到无数的火团闪过,那意味着无数的火炮。

  一条战舰从雾里钻出,那是一条三层炮甲板的巨舰,拥有一百多门火炮。

  下一刻,第二条船,不,是无数的战舰。

  他们,蔽海而来!

  黑田看到的战舰,确实超过百艘,这是东海舰队的第七、第八两个舰队,加上皇家特遣舰队的第五舰队以及北海第一和第二舰队,三大舰队抽出了五个分舰队,总共是七百多舰战舰,其中主力战舰就达到了五十多艘。

  随同舰队来的,还有这五个舰队的陆战部队,海陆总计五万人。

  福冈西临唐津、东领长州、南领佐贺,北邻对马。

  这个拥有五十多万石高的福冈藩,是九州的大藩之一,汉军早就已经瞄上了他,唐津是第一个目标,而福冈紧随其后。只要打下福冈,那么九州的强藩就少了一个,同时归顺大汉的平户、佐贺、长州几藩就能连成一片。

  “马上向江户求援,唐国。。。。。。唐国大举进攻,战舰蔽海,白帐摭天,不计其数!”

  黑田感觉心脏刺疼,一口气快喘不过来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唐国真的说攻就攻,而且直接就冲着福冈藩来了。本来他以为,就算唐国要征讨幕府,那也应当直接冲着江户去啊。

  要不然,你也应当去攻打德川家在日本各地的天领。他福冈藩不过是个外样大名,既非亲藩也非谱代,更不是幕府直辖天领,你怎么就冲我来了,真是哔了狗了!


'正文 第647章 登陆'

  。

  炮声中,军乐队的鼓手和号手们敲鼓吹号,步兵们踩着鼓点整齐的前进,在前进的时候,他们严格的按照操典,把扛在肩膀上。

  这些步兵们都穿着蓝色镶红边的军服,与陆军红色镶蓝边完全区分开来。

  整齐的步伐,肃然的军纪,没有人畏惧,没有人慌张,无数个时辰的训练,让他们如今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依然能够在军令指挥下大步前进。

  “立定!”

  连长大声喝令,步兵们停下,然后在一个个指令下,开始把举起,对准了已经进入射程的唐津士兵。

  铁哨声中,一排又一排的士兵开始扣动扳机。

  一排放过,立即蹲下装填,完毕后,再次站齐依令放。

  这种连绵不绝的排,杀伤力不比火炮弱。

  每打一轮,他们就前进一段。

  “唐津藩完了。”锅岛长叹一声。

  其余一众日本藩主以及他们的支藩和家臣们也都深受震撼,汉军的进攻如行云流水,顺畅无比,别说挡在他们面前的只是小小的八万石的唐津藩,就算是七十万石的鹿儿岛萨摩藩的岛津氏,长州藩的毛利氏,也依然敌不过。

  唐津藩的进攻简直是在****,悲壮万分,却又愚蠢无比。

  河岸边两三千人的唐津军已经溃败了,在猛烈炮火和一排排的面前,没有人挡的住。

  击溃岸边的唐津军后,汉军没有立即追进去。

  他们占领了岸边,然后接应着后面的士兵源源不断的登陆。

  几个连长在自己的连队里不断的向手下士兵宣布着战场纪律。

  “弟兄们都听好了,严禁虐杀俘虏,只要放弃抵抗者皆俘而不杀。攻入唐津城,严禁抢劫,更不许****放火,不许杀戮倭人百姓。”

  “禁止私藏战利品,一切缴获归公!”

  “违犯军律者严惩不怠!”

  有士兵举手,“报告长官,对这些倭人也太好了吧?”

  “你懂个屁,这唐津城,以后就是我大汉的唐津城了,你烧了它,那就是烧毁帝国的财产。这唐津的士兵和百姓,以后也都是我们大汉帝国的私产,你杀一个,那大汉就损失一财产。损害帝国财产,这可是很严重的罪行,明白吗?”

  出战之前,上面可是已经三令五申。这次征倭,那不是抢一票就走,也不是杀一顿就完。这次目标是要拿下整个九州,将之纳入帝国疆域,以后这里就是大汉的的一部份,这山这海这河这城这村庄,都将是帝国的财产。

  还有那些倭人,也都将成为帝国的财产,今后要迁去大陆边疆各地,探矿修路开荒,为帝国服务的,怎么能随便杀了呢。


'正文 第650章 皇协军'

  汉军进攻的突然,现在萨摩藩等四藩归顺大汉的事情,并没有透露出去。(。。)因此这个参谋估计,黑田既然弃城而逃,就最可能往南逃。

  毕竟南面有九州的几个大藩,同时南面也远离西北平户、对马等汉军租界。既然要跑,当然得向有实力的同伴家跑,还得远离敌人。

  刘允升却只是笑了笑。

  “黑田已经跑了,不必管他,本帅给你们的任务是率部深入福冈藩领地内,把所有的福冈领民都给带到博多港来。”

  “那黑田就让他跑了?”

  “想跑,当然没那么容易。别忘记了,福冈西南可是佐贺藩锅岛氏,这位锅岛氏如今可是我们的人。”

  黑田跑的很快,一路南逃,直跑到了久留米藩有马家的城中才终于停止脚步。

  在久留米城中,黑田把汉军大举突袭福冈的消息告诉了有马丰臣。

  久留米藩室町时代及战国时代是葡池氏的领土,丰臣统治时是小早川秀包的领土,关原之战后,秀包支持西军将领土没收。江户时代开府初期是田中吉政的领土,派遣城代管治。后来田中忠政病逝,无子继承。幕府将有马氏有马丰臣移封到这里。

  听说汉军大举进攻福冈,有马丰臣吓了一大跳。

  黑田准备继续往南撤,有马丰臣请求他和他的人马留下来。

  “汉人最利的是坚船大炮,到了内陆就无以为凭,黑田兄且留在我处,我立即派人往熊本和萨摩请援,并通知幕府派兵来援。”

  有马丰臣希望在这里跟汉军打一场,挫一挫汉军的嚣张气焰。

  黑田一想,便打算暂且留在这里,以待援军,他还希望援军来了后,能替他收复福冈。

  有马丰臣派人向熊本和萨摩请援的时候,也派了人向附近的几个藩请援,其中就有向西面的佐贺藩请援。

  派出救援信使后,有马氏便召集藩内武士和农兵备战。

  结果信使刚派出去没多久,佐贺藩主锅岛胜茂就带着援兵来了,不但锅岛胜茂亲自到了,佐贺藩锅岛家的御三藩,莲池藩、小城藩和鹿岛藩三个支藩藩主也都带着自家的人马来了。

  看到锅岛带着的援军足有两万,黑田十分高兴。

  正要让人打开城门时,有马丰臣叫住了他。

  “有些不太对劲,我们的信使刚出去没多久,按时间算,眼下顶多刚到佐贺,锅岛家不可能这么快就来了,何况还带来了这么多兵马,这几乎是锅岛氏全部力量,不对劲,哪里不对劲。”

  他这么一说,黑田也感觉到问题了。

  锅岛氏来的太快了,而且兵也带的太多了,好像他们早就已经把兵集结好了,甚至信使可能还没到佐贺,他们就已经出发了。

  有马丰臣有了怀疑后,就不肯开门了。

  他下令把城门紧闭,在城上喊话,让锅岛胜茂就在城外扎营。

  锅岛胜茂派人回话,说可以让兵马在外扎营,但得让锅岛家的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