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此时欧洲和中国一样,也一样得忍受小冰河时期的严寒,各种粮食作物产量大减。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普通百姓水深火热。

  大半欧洲男人都上了战场,许许多多的人逃离战乱区,试图寻找到一个能够生存下来的地方。

  其中就有许多有过欧洲战场军事经验的男人,跑去做了海商的雇佣兵。去美洲新大陆,去西印度群岛,来东印度群岛,总之只要有一线希望。都豁出去了。

  许多最初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商船来到东印度群岛的欧洲人,意外之下做了大汉的俘虏。后来陆续加入了汉军。

  然后他们终于发现原来东方的大汉帝国,是一块神圣的东方伊甸,是一块圣地乐土。在这里当兵,薪水更高,待遇更好,而且仗打的不多。伤亡更是极少。

  他们自己过上了好日子,没忘记家乡那些还在受苦受难的亲戚、乡人们。纷纷写信回家乡,寄钱回祖国,告诉他们在东方有这样一片神圣的乐土,让他们立即前来。

  在欧洲整天挨饿受冻。随时当炮灰的日子,大家早过够了。听说还有这样的好事,于是他们纷纷变卖家当,打包整理行李,然后拖家过口的就买了一张船票就来了。

  许多人甚至没钱买船票,便以帮船家干活为条件,前来东方。

  这一年来,每日都有无数的欧洲人乘坐着商船赶来东方。

  丽娜当初就是收到未婚夫的信,拿着未婚夫寄的黄金买的船票来的。虽然来到东方后,发现未婚夫死了,可这里确实是天堂。

  她也寄信寄钱回家,让受苦的家人前来东方享福。她们家乡,还有不少人家的儿子也是丽娜未婚夫的同伴,也在大汉。

  同乡的人便一起上路,搭了一条来东方的西班牙商船,付了船费,一路飘洋过海过来了。

  那个黑熊一样的壮汉,就是丽娜前未婚夫的表兄,也是过去一起来东方的战友。他现在是大汉海军的一个正七品的前军士长。这次在天津接到人后,请了假亲自把人送了过来。

  壮汉名叫汉斯,现在有些愁眉苦脸。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家乡人,可却有些麻烦。这次来的人并不止百来个,其实起码上千。不过多数人都是有儿子或者兄弟、表亲什么的在大汉。他们过来后,自有他们接待安排。说实在的,以他们现在的薪水,就算一个人养上一家人也不是问题。

  可麻烦的是,这次来的人中,有不少同乡是听闻这边情况很好,也不顾这边没有亲人便直接跑来的。这些人虽不是拖家带口,多是年青的汉子结伴而来。可他们在这边没亲没朋的,汉斯一个人也照顾不了那么多。

  尤其还有几家是跟丽娜原来的情况一样,人过来后才发现自己在这边的家人战死了。

  现在这里的一百来难民一样的男女老少,就都是如此。

  “你能不能帮他们找一份工作?”丽娜问刘钧,她知道刘钧很有本事。

  刘钧也知道近年有大批的欧洲人前来中国,对于这些欧洲难民,刘钧也不完全排斥,甚至对于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工匠,给予非常高的待遇。比如那些造船业的各类工匠,还有其它各行的,只要有一技之长,也能得到安排的工作,养家糊口不成问题,肯定比在欧洲时日子好过。

  但对于那些身无所长的人,刘钧主要还是安排他们去修路挖矿做苦力,辛苦是辛苦点,但起码也能挣到钱养家糊口。

  不过丽娜提出帮忙找工作,肯定是不想让这些同乡们去挖矿修路做苦力。

  汉斯已经听丽娜说刘钧是一位八品编修,是京城翰林院里的文官。汉斯在大汉还是七品的海军军官。但他清楚知道汉人中文官比武官地位高,尤其是京城的文官。

  “大人,我的许多同乡,他们都和我一样,都曾是最棒的雇佣兵。他们身体强健,很难打仗的。”汉斯不余遗力的替自己的同乡推销。这些同乡中。确实有许多青壮都当过兵打过仗。而且他也知道,汉军中待遇很高,若能进汉军当兵吃饷,就太好了。

  不过刘钧却对此不太感兴趣,若是早个一两年,他肯定很高兴接收欧洲雇佣兵。但是现在嘛,大汉可是有自己打造的常备海陆大军,哪还需要那些欧洲来的野路子。

  雇佣兵军纪最差,并不适合军纪严明的大汉新军。

  “他们多数都会打仗吗?”刘钧却是问了一句。

  “当然。”汉斯胸脯拍的砰砰响。

  “那他们中有会开船的吗。驾驶战舰,商船也行,有会操炮的吗?”

  “有,我的同乡里有许多都是在战舰上干过的,也有许多是在陆军打仗,各种各样的本事都有。”

  刘钧笑笑,“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觉得要帮你的同乡们解决工作倒不难。”

  “哦。你有什么好办法?”丽娜也欣喜的道,她就知道这男人很厉害。果然没有什么事情能难的到他。

  刘钧并不准备把这些欧洲难民招进大汉军中,不过他想到了另一个解决办法。

  朝廷明年就将正式进攻日本,到时是以夺取琉球和九州为主,但也会派战舰去袭击日本其余海港和沿海地区。

  刘钧觉得,其实完全可以让汉斯的这些同乡重操旧业嘛。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不需要接受朝廷的雇佣,他们自己当自己的老板。

  “去日本抢劫?那不成了海盗?”丽娜惊呼。

  “不。当然不是海盗,他们会得到朝廷的授权,因此他们属于朝廷的雇佣军。”刘钧并不承认海盗这个名字。叫雇佣军更好听一些嘛,反正这年头的雇佣军,其实就是强盗。

  刘钧的计划很简单。让汉斯把他的那些没工作的青壮同乡男子们聚起来,最后编成一支支受朝廷许可的雇佣军,去日本九州岛外沿海劫掠。

  “所有的人员名字都得登记在册,但朝廷不会发放薪水。朝廷将授给他们一张私掠许可证,允许他们在日本境内掠夺。”

  “他们靠作战缴税的战利品获利。”

  丽娜想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可是他们没钱买船买枪买炮啊!”

  “这个也不是问题。”这难不到刘钧,他也有办法。

  他的办法就是这些人前期没钱买船,那就先搭乘在朝廷的舰队船上,朝廷的战舰护送运输舰在日本沿海登陆,这些欧洲雇佣兵就可以上岸了。

  上了岸后,随他们自由行动,能抢多少就抢多少,不管是钱财还是物资或者人口。他们把这些带回岸边,统一登记后运上船。等运回大汉后,再统一出售。获得的钱扣除船钱和税钱等费用,剩下的就是他们的所得了。

  若是将来他们有钱了,完全可以买条船跟着舰队行动,也可以独行动,有自己的船,征收的税费肯定就会少很多,能赚更多。

  反正你有钱就可以自己买船或者租船去抢,没钱就随军搭船去抢。

  这样那些欧洲人就有机会不用在中国挖矿修路做苦力,也能赚大钱。而对朝廷来说,收这些人为雇佣兵,但既不发饷也不给装备,他们搭船去抢劫,还得交船费。若是抢到了,朝廷就得过手抽一份,还要收笔税。

  若是他们没抢到,朝廷也没损失,他们要是死了,那是他们倒霉,朝廷连抚恤金都不用发。

  “只要有人肯为他们担保,那么他们就能成为大汉进攻日本的佣兵,他们需要的刀剑枪支弹药,都可以在朝廷这边购买补给。他们所得的战利品,朝廷也会价格公道的统一处理,换给银钱。”

  “这事情,你能说的算吗?”汉斯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刘钧这时想起,自己现在身份只是个八品编修呢。

  “我透露个消息给你们吧,你们听了别说出去,这其实是朝廷的一个计计划的内容,马上就将公布的。我不过是提前告诉你们而已。”

  汉斯和丽娜一听,原来如此,一时都大为欣喜。

  “你们放心吧,这一两天肯定就会公布此事的。不过现在你们还是抽个空,去给你们的同乡和亲戚们办个临时身份牌,再办一份暂住证吧。”

  “他们不能入大汉国籍吗?”丽娜问。

  “将来当然是可以的,但是现在还不行,现在他们只能先办临时身份牌和暂住证。要是没有这两个证,被官府查到了可是要被送去挖矿修路的!”

  “哦,那我明天就去办。”(未完待续。。。)


'正文 第620章 第七军团'

  昆仑山东山口的定西堡,是一个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地方。

  它距离青海省城西宁府有一千里之距,距离左战区的核心长安足有两千八百里,离四川成都则有三千二百多里。

  定西堡虽称为堡,可却小的吓人,这更像是一个岭南客家人村子里的一座土楼。

  以石头和黄土筑起来的堡墙,既不高大也不宽广,小小的像是个土围子。他勉强的围起一片安全区,里面只有一座军营和几个仓库,除此外,就是一家旅馆一家小饭馆还有一家杂货铺一家商站。

  什么都只有一家,绝无重复,规模也都小的惊人。

  最让新任长官张煌言难以接受的是,整个城堡里就只有一个厕所,还是在军营里面,军营之外,城里并无第二个厕所,无论是饭店还是旅馆,都不有厕所。

  张煌言不知道原来这里的这些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但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城堡是这么个样子。哪怕这里只是边陲小堡,也得显现出帝国的形象。

  他到达定西堡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这座城堡命名为定西堡,原来这里并没有正式的名字。第二件事情,在城里修建厕所,不但在堡内那简单的十字街上,每条街都修了一个公厕,还让那几家商店也都在店里修了厕所。

  他做的第三件事情是在堡内修了一座庙,请来了几个僧人,然后又组织了几支商队到附近去,以经商之名,传播大汉驻军此地的信息,并告诉牧民们这里新修了一座庙,请来了几位高僧。

  他接着又招募了部份本地牧民做为官军的翻译、向导,以及、侦察。他还在城堡里建了一所学校,既教那些藏民们学汉语汉字。同时也让驻军官兵们跟着牧民僧侣学习藏语。

  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是他在兵书上看过的话,在军队中,在战场上,在皇帝身边,他对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虽然他们的南边,还有官军驻扎在玉树一带,但张煌言深知,以这里的独特形势。他们其实就是在前线边沿。

  这是一片广袤而又荒凉的土地,朝廷在这关键的几处地方屯兵筑城,可却依然如筛子一样处处都是孔洞。

  在这片高原之上,就在他们此时的脚下,这里都曾是和硕特部蒙古人在固始汗带领下攻入康区后夺占的土地,只是后来他们又将之打下来了。

  可现在和硕特部又回来了,还带着准噶尔、土扈特等卫拉特联军大举东进。他们对于青藏志在必得。

  玉树驻扎着一个师的兵力,但一个师不过三协一万五千人马,这些人马分散开来。在这片广阔而又荒凉的高原上,实在算不是什么,漠西蒙古骑兵能够从无数个地方渗透进来。

  这是一片荒凉的地方,但皇帝有令。青海西康甘肃绝不让漠西蒙古人夺去半步。

  定西堡一定会成为战场。

  张煌言如此肯定,这个重要的山口仅驻扎着他们的一个标,但张煌言却坚守皇帝的命令,人在关在。帝国的九头鸟大旗就不会倒。

  这场战争,他们无法依靠别人,这里太荒凉了。他们只能依靠他们自己。

  现在,他们有一标两千余帝国精锐战士,还有五百余名招募而来的藏人牧民战士,他们加一起勉强凑够了三千人马。

  张煌言希望战斗开始的晚一些,这样他们能有更多的准备,能招募更多的藏民,能够更适应高原的气候,能够接收更多的物资装备。

  现在,他们还没有准备就绪,但他们早已下定决心。

  因为他们每个人身上都纹着九头鸟的标记,这是雕纹烙印在他们的血肉肌肤之上的,因为他们都是皇帝的战士,有九头鸟旗帜引领,他们深信没有人能够战胜他们。

  他们就是神圣大汉帝国左战区第七军团第十八军镇的战士,带着九头鸟烙印的九头鸟们。他们效忠皇帝,为皇帝征战,效忠皇帝,守卫帝国。

  第七军团第十八镇是帝国陆军精锐中的精锐。

  帝国陆军如今拥有十八个军团,统领着总共四十五个军镇。这四十五个军镇中,仅有十八个整编镇,这十个整编镇,也是帝国最精锐的陆军部队。

  张煌言的这个标,就是第七军团第十八整编镇下一个步标。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帝国的骄傲,全都是身经百战的沙场悍卒。

  现在,斥候骑兵回报,有一支大约万人的蒙古骑兵正绕过了玉树杀向了定西堡。

  他们不知道玉树是否还没失守,也不知道那一师三协的万五大汉将士是否还幸存。他们只知道,这一万蒙古骑兵杀到了关下,他们也许想要破关越过昆仑杀向青海湖,也许是想要经此路过南下甘孜。

  不管他们是要来寇关还是路过,张煌言都不打算避战。

  到了行使他们使命的时候了,张煌言心里只有热血沸腾和渴望战斗的心。

  荣耀即吾命!

  用敌人的鲜血来浇灌荣耀之花吧。

  当太阳金光透过云层洒落下来,站在城墙上的张煌言终于发现了漠古蒙古骑兵。

  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黑线,漠西蒙古骑兵排成宽宽的阵列,如同是海上升起的浪潮。

  远方传来马嘶人叫。

  漠西蒙古骑兵们嚣张的叫喊着,他们明显也早发现了这座堵在山口通道前的小堡。

  成千上万的蒙古骑兵的声音升腾着,呼喊着对鲜血的渴求,对杀戳掠夺的向往。

  张煌言在得到斥候禀报的第一时间,就召集了参谋和军官们商议对策,最后形成了凭堡守御作战的决策,参谋们根据张煌言的命令,据要求做出详细的防御计划,细分到兵力分配,物资的使用等等。

  三千对一万,汉军拥有的是一座小土堡。还有犀利的火枪以及部份火炮,而漠西蒙古人多势众,他们皆是骑兵,攻击力猛烈。

  汉军所能依靠的城堡太小了,他们没时间也没物资建立起一座坚固的要塞堡垒,而且他们还缺少火炮。他们只是一个步兵标,标里只有一些山地榴,缺少炮兵部队的野炮和重炮支持。

  这会是一场苦战,但没有人畏惧退缩。

  这次是一场残酷的战争,也许这里的三千人。最终会伤亡大半。

  所有的汉军将士都知道这些,可都泰然处之。

  他们都是身上有九头鸟印记的大汉战士,他们曾经对着九头鸟旗帜发过誓言,要用刀与剑,血与肉来守护皇帝,守卫帝国,荣耀比生命来的更重要。

  张煌言曾经做过皇帝的亲卫,也帝在军校进修,他还曾是一位秀才。他是帝**中年轻的中级将领,铁血少壮派。他有漂亮的履历,也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如果他将在此战死,马革裹尸而还。他也很乐意接受死亡,他死后,一定能够进入英烈寺,帝国的星光大道上。将会有他的一颗星。

  伴随着低沉而悠长的牛多月号声,张煌言将胸甲上的九头鸟纹饰又擦亮了几分。副官长穿着一身华丽的铠甲过来。

  这种半身甲很是华丽,也相当的坚固。以在大汉如今独有的炼钢技术,将铁冶炼成钢液后再轧制成薄钢板,然后利用水力锻锤反复锻打成型,最终成为华丽又坚固且还轻薄的半身板甲。

  放眼世界,也仅有大汉才拥有大量冶炼出钢液的本事,也只有大汉制造的钢板甲才既轻且薄。

  不过这种板甲是以钢板锻成,兼之又经过千锤百锻,因此每一件都是成本不低。

  在高度火器化的大汉陆军中,普通的士兵并不装备铠甲,他们多是只着轻便的绵甲。只有连长以上的军官,才配有半身板甲。级别越高的将领,铠甲越好越华丽越坚固。

  军官们虽然不冲锋陷阵,但依然需要更好的防护。

  副官长统领的是副官处,算是堡里的大管家,文职幕僚之首。一般情况下,副官长是不需要亲自披甲上阵的。

  不过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座堡垒又是如此之小,敌军如此之多,因此连副官长也带着手下的文书们一起持枪上阵了。

  副官长是个文职,但是大汉军中没有真正的文职,他们同样都是训练有素的战士,一样能披上战甲,熟练的操纵着枪械杀敌。

  副官长郑大年就还是一位优秀的阻击手。

  他手里拎着一把阻击机,看了看敌人,然后有条不紊的做起了准备。

  这是一把新型阻击枪,枪膛里拉了膛线,这使得射击精度更准确。不过这种枪需要更好的枪管,配套的专用子弹。

  尤其是因为枪内有膛线,使得子弹上膛时很困难,得拿着能条顶着子弹,然后拿着锤子将子弹一点点敲进去。

  新型膛线阻击枪牺牲了装填的速度,但却大幅提高了精确性,这使得这种膛线枪暂时没得到兵部装备部门的满意,但却成为阻击手们的新宠。阻击手们需要的不是速度,恰恰就是精度和射程。

  当这种膛线枪以阻击手为使用目标改良后,这种枪更沉重,每把都达到近三十斤,相当于一架小炮。但比之原来的旧阻击枪,不论射程还是精度都大大提高。

  郑大年自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阻击手,他甚至还把自己手下的那些文职也全都训练成了阻击手和了望手。

  战争准备,郑大年他们就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阻击排。

  蒙古骑兵很多,定西堡只能孤军作战,无法得到援军。

  可副官长郑大年和标长张煌言一样并不害怕。

  用皇帝的话说,一个大汉将士,不应当知道什么为恐惧。

  “吾乃圣皇之剑!”

  当蒙古人连成的黑线越涌越近时,郑大年一面拿着锤子将子弹敲进枪膛,一面慢慢吟诵。

  “誓死效忠皇帝,守卫帝国!”

  张煌言也在校准自己的手枪,“要是我们把这一万蒙古鞑子全给干掉,咱们差不多都能升上一级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621章 剑与火'

  上万蒙古战骑的铁蹄敲击着地面,让远远的城堡都在震动。∈↗,无数的骑兵就如狂暴的潮水,而定西堡就如那暴风雨浪潮下的礁石。

  地面在震动,城堡在震动。

  五七一步兵标的汉军战士们岿然不动,然而那几百名牧民战士,却在颤抖。许多人有生以来,还从不曾见过这么多的人马。

  人过一万,无边无际,而一万骑兵成群结队的涌来,更是无比的震憾。

  “原九头鸟保佑我们!”张煌言高喊一声。

  “炮火准备!”

  五七一步兵标仅有的一个炮连开始迅速操作起来,一门门炮被推上来。

  “这些蒙古鞑子好嚣张,他们打算直接冲锋,看样子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参谋长站在张煌言一旁,看着蒙古骑兵远远的就开始了加速,有些意外,更多的是愤怒。

  一营长张虎是个瘦高的男子,一双狭长的眼睛里,却反而闪着兴奋的光芒。“这是好事,鞑子的举动意味着他们轻敌。他们远来未做休整就投入攻城,这是疲惫做战。我们虽然是座小城堡,可我们却还有火炮和步枪啊,况且,咱们这堡前也是费了很多心思功夫的,陷马坑、壕沟、鹿脚、铁蒺藜,甚至还有地雷和铁丝网,这些小家伙可不是助兴的。”

  “鞑子们会偿到我们厉害的。”教练使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他很清楚那些防御工事绝不是助兴的,任何忽视他们的人都要受到残酷的打击。

  一阵冷风吹来,带着一股混乱着马粪的臭味,这味道是如此的浓烈,还掺杂着些腥膻味道。

  “果然是群骚鞑子,骚臭无比。”

  鞑子果然不打算停下来休整,他们甚至都可能没想过什么攻城的方略。只打算一拥而上,然后凭着万余铁骑直接踏破这座小小的土堡。

  他们呼啸着,叫喊着,争先恐后的冲来,呈现一个巨大的扇形面。

  “试炮!”炮兵连长沉着冷静的下令。

  炮兵连只有二十门炮,也是张煌言手里最强的王牌。面对着狂妄的漠西蒙古骑兵,张煌言也不打算握着这张王牌了。

  当骑兵前锋再次靠近一些,一名挂着右军士长衔的炮长指挥着自己的炮组,把炮塔里最大的那门122毫米短加农炮装填校正。

  如今帝国的所有火炮都不再以炮弹重量分类,而是统一按口径。122毫米短加农。也就是过去的12磅炮。能够装填发射十斤的实心弹,其射程最远。

  炮长对自己的这门炮的参数了如指掌,能够随时报出。这门炮口径122毫米,炮长为18倍径达2。1米,初速每秒四百一十米,有效射程实弹达到一千米,霰弹九百米,射速一分半钟一发,钢质。重量却仅有一千五百斤。比起最早的铜质火炮,重量减轻了一半。

  这门炮拥有标准的八名炮手的炮组。

  一枚实心弹呼啸着轰出炮膛,砸在远处。

  炮弹砸在空空的地上,冻硬的土地使得实心铁弹形成弹跳。又连续数个曲线跳弹,最后才滚动着慢慢停下来。

  炮长拿着望远镜在仔细的观察着这枚炮弹的落点。

  炮鸣的巨响,让蒙古骑兵的战马嘶叫起来,但他们很快这枚炮弹落在距离他们很远的地方。而且只有一炮。

  “哈哈哈,这些汉人定是吓的手发抖了,这么远就开始放炮。真是愚蠢。”

  “看来汉人的炮也不过如此。”

  “杀,冲上去,拿下关口。”

  骑兵冲的更加的快了。

  炮长却已经在和手下的炮组弟兄们小声的交谈,把刚观察到的参数告诉大家,然后吩咐做些调整。

  张煌言看到蒙古骑兵依然密集的冲锋着,脸上露出了笑意。

  “看来我们的炮没有吓到他们。”

  “这是好事,越密集咱们的炮才越杀伤大,这能很好的弥补我们火炮不足的缺点。”

  张煌言点点头,“把三个营的山地榴也集中起来使用,咱们也没必要藏着掖着,直接给鞑子一个狠的。”

  山地榴以其轻便深受汉军的喜爱,尤其是对于步兵们来说,在协一级,有炮兵营,标一级,也起码还有个炮连。而到了营一级,他们却是没有了炮兵的支持,他们只能依靠山地榴来做为自己的火力支援。

  在兵部的装备司,山地榴甚至都不被他们列入炮类,可步兵的各营连,却是深爱这种轻便却又威力十足的武器。几乎每个连队都装备了这种轻型支援火力,每连有四门山地榴,每个营有二十门山地榴,除了每连四门外,营里还有一个山地榴炮队。

  五七一步兵标拥有三个步兵营外加一个炮连,和标部。每个步兵营四个步连,外加一个拥有炮队的营部。

  整个五七一步兵标共拥有野炮连的二十门各式火炮,以及共六十门步兵榴。

  这个炮火数量,在张煌言等汉军将领们看来,数量太少了,火力太薄弱了。可那是与汉军的那些野炮营、重炮标们想比,若是与外面呼啸而来的蒙古骑兵们来说,五七一步兵标的炮火配制则太强大了。

  总计八十门各式火炮,还有两千多持着步枪的步兵。这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

  “鞑子进入射程,一千米!”

  观察手高声大喊。

  鞑子们并不知道,在堡外,每隔五十米,汉军就早在地面埋了许多涂白的木桩,这些一点点的白桩组成的白线,就是一个个距离标记,让炮兵们精确快速的掌握着敌军的距离。

  沉默了一会的那枚122加农炮早就完成了再次装填,只是一直在等候命令而已。

  “放!”炮长一挥指挥令旗,顿时火炮再次轰鸣。

  那枚实心铁球砸进了密集的骑兵群中,砸出一个溅满蒙古骑兵和坐骑鲜血的大坑,然后炮弹继续弹跳,带起一片血雨,砸死砸伤多名骑兵,最后的余力还让滚动着的铁弹撞断了多条马腿。

  密集的骑兵。使得这发炮弹打出了惊人的伤害。

  “84毫米短加农、108短知农,装实心弹,全力速射!”

  炮兵连长适时的下达了命令,除了那门122炮,剩下的四门84毫米短加农和两门108短加农也一起发射。

  随着连长和各炮长们的喊声,已经装填完毕的各门炮,依次发射,伴随着巨大的轰响,六个铁球猛然轰出,带着一股白烟。砸进了敌军骑兵中,生生的犁出了六道空隙,瞬间杀死杀伤上百骑。

  城头上的军官们全都举着望远镜在观看着战果,这轮炮弹的杀伤效果令大家都非常满意。

  张煌言看到紧随着这轮加农炮轰击过后,炮连剩下的火炮也开始依次轰响。

  七门各种口径的加农榴弹炮,三门榴弹炮,甚至连那三门大口径的攻城臼炮都不甘寂寞的加入了进来。

  实心弹、榴霰弹等不停的带着尖啸声轰入敌群中。

  “好,就是这样,轰他娘的。让这些鞑子如此轻敌,轰,趁着现在好机会,全力速射轰他娘的。等他们回过神来,我们的炮火可就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了。”

  猛烈的打击让蒙古骑兵偿到了惨重的伤亡代价,但他们并没有马上撤退。

  或许他们认为只要再加把劲,冲到近前。就能踏平这座小堡。

  蒙古骑兵不退反进,继续前冲。

  这个时候,臼炮和加农榴弹炮全都停止装填实心弹。而换成了榴霰弹。

  这些榴霰弹虽然不如实心弹射的远,也没有那么恐怖的直接连人带马轰成碎块的威力,但这些霰弹榴拥有的却是延迟引信和无数的霰弹,他们发射后飞到敌群的上空后猛然爆炸,如天女散花的成片杀伤敌军。

  有着皇帝全力提供支持的榴霰弹厂,近年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物不断的研究改进这种大杀器。现在这些榴霰弹的引信虽然依然还是延迟引信,还没能把皇帝提出的碰触引信真正成功研发出来。

  但现在的延迟引信也不断的得升品质,时间精准度更高,爆炸的威力更大。

  那一枚枚榴霰弹凌空爆炸,一颗颗铅弹带着火花硝烟无情的射进那些骑兵们的身体。

  无数的光与火,还有不停歇的巨响。

  骑兵们顶着巨大的伤亡,他们期待着能够越过这死亡的地带,冲到堡下,杀过去。

  他们确实很勇猛,可惜战争不仅是勇猛就能赢得的。

  当他们越冲越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