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称雄-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每年的十二月,加发一月薪水,算是年终奖赏。另外四时八节的,也都要有赏赐。京师的官员们消费较高,因此,所有京官一律双俸,正俸加一倍。”
不过加薪的同时,刘钧也开始着手准备反腐。
薪已经提了,还提了这么多,再有人四处伸手,那就是明着无视他的旨意了。
刘钧让都察院、锦衣卫、东厂以及大理寺和刑部和吏部、户部这七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多部寺联合巡视调查组。
多支中央巡视调查组,将巡查各省府州县。办事不力的,敬告降职,贪污不改的,罢官免职问罪。
倪元路有些担忧的道,“如今各地叛乱未平,此时严查各地吏治,只怕会更加引发动荡啊。”
对于他的这种担忧,刘钧早有想过,可不能因为担忧,就妥协退让。那如此一来,新朝的吏治还如何刷新。以后时间一久,官员们只会继续如旧,该拿的拿,该贪的贪。现在就应当趁着新朝初立之时,就摆明态度。
反正该反的也反了,刘钧也不在乎多几个不满的官员。
“你们下去之后,重点要查税务、粮务、盐务、漕运、海关、邮政这几块,虽然这些衙门都是新建的,但也更要防止他们腐败。”
“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监督各地,把所有前明宗室勋戚财产调查清楚,纳献、侵占的都得收回。”
“那些叛逆乱党的财产也要监督地方将之没收登记,绝不容许有人借此贪污占用。”
谈话完后,首辅袁继咸请求留下奏对。
“陛下,前明宗室勋戚真的都要流放海外?”他有些犹豫着道,刘钧的这道旨意,他一直有些很纠结。“是不是太过了?”
“朕也是考虑良久,本来也是打算留一线的。可如今的事情你也看到了,各地宗室纷纷反叛,朕也很失望。前明宗室如此之多。始终会是一个问题。朕倒也不担忧这些人真能成什么事,可现在朝廷要推行新政,不免会触及许多地主缙绅们的利益,这些人便会捧起朱家子孙来对抗朝廷。”
“送他们去海外。也没那么坏。虽然可能会失去如今的锦衣玉食,做威做福的土皇帝日子。可朕也会妥善安排,去的那些地方,其实还不错,都是大岛。也不是什么烟瘴之地,比海南其实还要好。”
“那里朕这几年一直有派人经营,如今也有挺繁华的城镇商市。他们过去后,会给他们分发田地,如果肯安心耕种,自食其力,那么自给自足完全没问题,甚至还能过的不错。朕,只是不希望他们再被人利用,也不希望他们一误到底。毕竟不想弄到最后,成为不可化解的局面。”
新朝对于前朝宗室,可不会有什么太优待。秦统一天下,六国贵族都没好日子。汉得天下,连功臣们都是鸟尽弓藏,更别说什么秦朝宗室六国贵族们了。到后来三国乱战,汉朝宗室更没什么好下场。
南北朝时,那更是父子兄弟都要相残的时代。
隋篡北周,杨坚尽杀宇文氏,后来再平定南方。虽然对西梁和南陈还算不错,可也毁了金陵,把所有南陈宗室和大臣都强行迁往长安,然后将陈室子弟都安置到了陇右边垂。其实也跟充军没什么两样了。
等唐夺得江山,前隋的宗室也根本没剩下几个。连禅位给李渊的傀儡皇帝都被杀了。
相对来说,还是宋朝对于前朝待遇较好,但这也是后周宗室就没几个人,孤儿寡母的也很老实。
现在前明的宗室太多了,多到数不清。成千上万。而且这些人奢侈的日子过久了,根本不愿意接受现实。
优待,也不能养一群祖宗。
如果他们不造反,刘钧还能对他们更好点。但现在,刘钧也懒得再考虑这些了,送他们去耽罗、巨济等海外诸岛,已经是对他们最大的优待了。
“每人给他们一块地,给他们一笔钱粮,然后他们就得自食其力了。如果不能适应,那么也没办法。大明已经没了,大汉不可能再供养他们了。想当年,洪武皇帝也是个农夫,要过饭当过和尚,各种艰辛都偿过,如果他的子孙,连自食其力都做不到,那也没办法了。”
话说到这个地步,袁继咸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元辅,今年的科举考试,我希望由你亲自来主考。这是本朝第一次科举,我希望能够取得开门红。”
袁继咸倒也没惊讶,点了点头。
“元辅,对于科举取士,你有什么意见吗?”
袁继咸想了想,科举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自隋唐到如今大汉,到了如今,已经是套极成熟的制度了。
“臣以为如今制度已经很完善。”
刘钧却摇了摇头,八股文章,算什么完善呢。
“元辅不觉得,八股取士,最后选出来的固然也有部份是学子精英,可也有大把的都是些书呆子,五谷不分。这些人科举中士后出仕为官,可却什么都不懂。到了任上,不是无所作为,就是胡作非为,每个官员上任还得带几个师爷,与其说是他们在当官主政,倒不如说是师爷们幕后操纵。”
“许多人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治理,更不知道要如何做好一个官员。除了摆架子抖威风然后四处贪婪外,这些人一无事处。”
“元辅,朕想要做点改变,改变一下科举的陈规旧制,改掉一些弊端,为帝国挑选出一些真正的人才。”(未完待续。)
PS: 感谢545474010、书友1412、厄情、yy浪荡人生、芝叶兰馨、打起灯笼看书、书友150、阿寒1、山青盈、殇嵩V深的支持,谢谢大家!
'正文 第504章 翻牌子'
刘钧吃了两小碗饭,喝了两杯酒,便也吃饱喝足了,那二十道菜也只各动了几下筷子而已。
“好了,朕吃好了,饭菜赏赐给这些奏乐者吧。”
王坤连忙对那对乐女道,“还不快谢陛下赏赐。”
一群俏滴滴的女子连忙捧琴抱笛上来谢恩,刘钧挥手让她们退下。
乐女刚退下,王坤又带了一名女官上来。
“陛下,今天翻哪位主子的牌子?”
王坤身后的女官捧着一个木盒,里面躺着一排的象牙牌。这些象牙牌一字排开,每面牌子上头还各有不同的颜色。黄色代表着皇后,紫色代表着四妃,绯色代表着九嫔,然后后面还有蓝色和绿色、青色等。
各个牌子上还写有名字,比如黄色的牌子上就写着6皇后,紫色的那张写着李贵妃。
翻牌子,也算是宫中的一个特色了。毕竟皇帝嫔妃众多,宠幸哪个女人,也是需要有专人负责的。
毕竟女人多了,总有些会有来例事或者生病的,万一皇帝去了某妃处,结果某妃又身体不适,岂不是扫兴。
更有最重要的一点,皇帝某天临幸某妃嫔,这也是要详细登记的,日后妃嫔们若有孕,也能立马查对。
据说在唐朝的时候,不用翻牌子这么麻烦,那个时候是按等级分配。从初一到十五,是从后妃低级到高级分配,从十六到月底,同是从高到低。
因此,皇后每月拥有皇帝两晚时间,皇后及三夫人有优先权,九嫔以下则“九九而御”,即每九个人共同承恩一夜。
详细一点来说,初一到初九是八十一御妻,每九人共享一夜;初十到十二是二十七世妇,每九人共享一夜;十三是九嫔;十四是三夫人;十五就是皇后独享。同样。十六也是皇后独享;十七是三夫人;十八是九嫔;十九到二十一是二十七世妇,每九人共享一夜;二十二到三十则是八十一御妻,每九人共享一夜。
这样对妃嫔们倒是很公平,可皇帝不公平了。
现在宫里就有专门设置的女官。?专管嫔妃们入侍寝宫的顺序。她们提前就掌握好了后妃们的身体情况,有不适或者月事来的,就不把牌子送给皇帝挑选。只有身体适合的才会把牌子送到皇帝面前。
牌子会在每天晚膳的时候送到皇帝面前,供皇帝翻选。翻到谁,那么女官就会马上去通知这名妃嫔。让她做好准备,按皇帝的要求,或者晚上接她过来,或者皇上过去。
如果皇帝不想有人侍寝,也会提前说明。
刘钧看了眼那些象牙牌,今天牌子不多,皇后6雪琪和李贵妃牌子都不在,还有陈圆圆的沈曼三个的也不在。
上面只有6瑶、宝儿还有那十个蒙古女子。
6雪琪是又有了身孕,李贵妃则是刚产后不久,身子在调养中。陈圆圆柳如是沈曼三个。则也都有孕在身。
也许是因为刘钧终于不再常年领兵在外,有了时间跟妻妾们在一起,因此这段时间一下子四个女人有了身孕,这让目前还只有两个儿子的刘钧大为高兴。
刘钧的后宫妃嫔等级,按的是隋唐时的制度,一后四妃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各九,是为二十七命妇,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合八十一。是为八十一御妻。
四妃分别是贵妃、德妃、淑妃、贤妃。
如今6雪琪是皇后,朝鲜公主李惠封贵妃,沈曼是德妃、陈圆圆是淑妃、柳如是是贤妃。新来的这些蒙古,则都是封婕妤。女真公主则封的是美人。
不过这些人进宫来,刘钧却还是一天都没有临幸过她们。
至于说后宫的那几千宫女,刘钧更没有乱采过。
没那么多精力。
“陛下,博尔济吉特氏自入宫后,陛下还未曾临幸过。”女官这时忍不住道。
刘钧笑了笑。
他明白这个女官绝对是收了娜木钟的礼,这些女官关键时候在皇帝面前帮她们说一两句话。是能帮她们邀宠的,刘钧就算是女人算的,可现在后宫也有十七人了。不使点手段,哪轮的上。
刘钧对此心知肚明,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宫中更是勾心斗角的地方。当初他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只有六七个女人,就都已经分成三伙了。如今这在宫中,还不更厉害。
不过刘钧也懒得去戳破什么,水至清则无鱼,无关大雅的事情,他也不想管的太宽。
想了想,刘钧伸手拿起了娜木钟的那块绯头牌,翻了过来。
女官看到皇上果然翻了她推荐的娜木钟,不由的激动起来。她确实是收了娜木钟的礼,一块不错的玉佩,之前他还很犹豫紧张,不知道说了合不合适,现在看来,事情成了。
“陛下,是送婕妤来,还是陛下过去?”
翻过牌子后,刘钧起身,开始例行的饭后散步,他边走边道,“过两个时辰后,送娜木钟过来吧。”
“是,陛下。”
女官收起盒子,退下,兴奋的去通知娜木钟了。
后廷之中,宫殿无数,但比较重要的宫殿也就那么多。皇帝的寝宫是乾清宫,皇后的是坤宁宫,太后在慈宁宫,太上皇在宁寿宫。剩下主要的宫殿也就是东六宫和西六宫了,目前四贵妃都各居一宫。
不过娜木钟等入宫之后,虽也封了三品婕妤,但却是九个人共居储秀宫,甚至还不如封为美人的6瑶和宝儿,他们两个都一人有一座宫殿。
娜木钟也算是一个很传奇的女他,做过林丹汗的囊囊福晋,又当过清太宗黄台吉的麟趾宫贵妃。她为林丹汗生过一个遗腹子,也为黄台吉生过一个女儿。
虽然嫁过两任丈夫,生过两个孩子,但此时的她依然很年青,甚至有种一般少女所未有的那种成熟韵味。
黄台吉死后,她获准到察哈尔看望儿子,结果被继子额哲直接抓起来献给了大汉天子。一开始她也是充满着惊慌,可到了北京。慢慢的她也冷静下来。
再等她被送入宫中,见到了刘钧后,她甚至有了些期待。
在宫里也呆了段时间,娜木钟已经接受了眼前的命运。当刘钧一次也没来找过她时。她甚至有些小小的失落。
这才有了她送礼给女官,希望能帮她说两句好话。她觉得自己跟那些同族的蒙古少女相比,并没什么劣势。
身为曾经的林丹汗八大福晋之,清太宗黄台吉的五贵妃之一,娜木钟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可年轻的汉皇对她的冷淡,越的让她心里不服。
有些心绪不宁的坐在梳妆台前,娜木钟怔怔出神。
“娘娘,王姑姑来了。”
听到宫人禀报,娜木钟一下子过神来,“王姑姑面色如何?”
“一脸高笑呢,一定是事情成了。”宫女笑着道,这宫女虽然是宫里的旧人,但娜木钟来后,很是大方。很快就跟服侍自己的宫人弄好了关系。
“快请。”
王女官一脸笑意的进来,一见面就冲着娜木钟笑道,“恭喜娘娘了,陛下翻了娘娘的牌子,让您过两个时辰就去乾清殿侍寝呢。”
“啊!”娜木钟惊呼一声。
“真是多谢姑姑了。”
宫里的人都习惯喊那些年长的女官和宫人们姑姑,这些姑姑多是在宫里掌着些事情的人,宫女们有句话流传,在宫里老太后好侍候,姑姑最难侍候。
而对娜木钟这样的后宫嫔妃来说,掌握着牌子的这些姑姑。就是她们也得客气三分。
“也不用什么谢谢,我也不过是忠人之事罢了。本来陛下今晚是不想翻牌子的,这不我得了娘娘的托,也就大着胆子向陛下提了下娘娘呢。结果陛下就真翻了娘娘牌子,我都没想到这结果呢。”
娜木钟听她这样说,也立马明白过意思来,连忙身从梳妆台上把一对珍珠耳环取了递到女官手里。
“真是多谢姑姑了,一点心意,还请姑姑笑纳。以后还要多靠您老替我美言呢。”
女宫瞄了眼耳环,也是个识货的,知道这对耳环拿到外面,起码能卖个一百块,当下笑呵呵的收下了。
“娘娘,机会难得,您可得好好妆扮了,沐浴更衣,换上最好的衣裳饰,别忘记熏香。记得熏清淡点的,陛下不喜欢太浓。”
拿了钱,王女官也就认真的指点了几句。
娜木钟送走了女官后,立即沐浴熏香,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打扮的越的明媚动人。
等差不多到了深夜了,总算看到有一队太监提着队抬着辇过来。
终于来接人了。
“娘娘,请上辇。”
坐上辇往乾清宫去的路上,娜木钟居然感觉自己十分的激动,心跳的厉害。
等辇停下,娜木钟下辇,进殿,跟随着太监一路到了一间房里。
皇帝此时已经坐在床上了。
“陛下,婕妤来了。”
“知道了,你们出去吧。”
据说明朝时皇帝与妃嫔们亲热时,还会有太监和宫人站在一边观看。
不过刘钧是没有这么种爱好的,据说好多明朝皇帝做太子时,都会有过很惨的经历,当他们到十多岁时,就会派一些年长的宫女过来教太子们人事。
十来岁的小正太,被二三十岁的老姑姑们摧残,想想就有点惊悚啊。
太监宫人们出去,房里只剩下两人。
刘钧打量着娜木钟,确实很美丽,成熟而女妩媚。
“陛下!”娜木钟轻唤了一声。
刘钧微微一笑,“上床吧!”
(前面一章审核了,结果审核过后顺序乱了,大家见谅一下啊。木子也不能更改,得等编辑帮忙调整。)(未完待续。)
ps:感谢晃过的人、墨香风韵、波bbyhe我肥逍遥、芝叶兰馨、缘木求鱼o1、阿寒o1等各位的支持,谢谢大家!
地一下云。来。阁即可获得观。】手机用户请访问http://
'正文 第505章 选秀'
王女官站在外面等了约有小半个时辰,估计着时间差不多了,便走到门外向内喊道,“陛下,是时候了。●⌒,”
喊了一遍,里没有有回话。
王女官轻笑一声,又走回老地方继续侯着了。
一旁是几个宫女和小太监,都带着些好奇的神色不时的向那边张望。王女官瞪了几下手下宫女一眼,都不懂规矩。
其中有一个宫女因为平时说话伶俐,因此被她收为干女儿。这宫女自侍关系较好,便小声的问她,“干娘,这博尔吉济特氏还真有几分本事,第一次被召临幸,居然就这么得皇上意。”
王女官心里想,这后宫嫔妃众多,想得宠那就得争。其它的蒙古女人确实年轻,但这些雏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巴巴的在储秀宫等着相召,哪有这娜木钟聪明,还知道主动邀宠。
加之出手又大话,一看就是个心思灵巧的,这样的女子虽说比皇帝要大上好几岁,可会伺候人啊,热血方刚的皇帝岂会不喜欢。况且王女官,也琢磨出一点味道来,看皇帝的女人,除了正室和朝鲜娶的那位,加上家里的那两个通房,他自己原先在外的几个外室,可都是年纪比他大的,个个如花似玉,关键是会来是。估摸着,皇帝就喜欢这种类型的。
过了约一刻钟,王女官再次上前,向里喊道,“是时候了。”
这次皇帝依然没理会。
王女官退回原处等候,干女儿忍不住道,“看来真的很得皇帝意了,都不舍得让她走。”
王女官笑笑,心想,毕竟是服侍过两位帝王的女人,如今这算是服侍的第三位帝王了,肯定是有本事的。
又过了半刻钟,她依旧上前喊是时候了。一般按规矩,这个时候不管如何。都得让她回去了。按宫里规矩,除非是皇帝亲自去嫔妃的宫中,要不然,嫔妃来乾清宫。是不会让嫔妃们留下过夜的。
又等了会,皇帝才叫他们进去。
这时娜木钟已经穿好了衣服,皇帝依然敞开着中衣,自有宫人过去整理龙床,为皇帝擦汗。
王女官走到皇帝面前。问,“陛下,留不留?”
这个留不留,不是留不留娜木钟在这里过夜,而是指回去后,要不要留那龙精。如果皇帝说不留,那女官回去后就会想办法让她怀不上,如果皇帝说留,那么就不会做什么措施,能不能怀上全看她本造化运气。
刘钧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一场放纵,畅快无比。这娜木钟,确实不错。
“留。”刘钧回了一句。
虽然按他订下的制度,皇帝可以与外族通婚,但外族女子不得为后,与外族女子生的儿子也不得为太子,不得继承帝位。但既然已经是皇帝的女人了,生儿女当然可以。
女官点头应下,立即拿起笔开始记录。
龙汉元年五月初十,皇帝临幸婕妤勃尔吉济特氏娜木钟。这就是受孕之证明。以备查考。若是没有这道记录,嫔妃宫女们若怀孕,那可就是相当严重的事情了。
前明时,万历皇帝有一次去母亲慈圣太后的慈宁宫请安。碰到宫女王氏,那天万历性致来了,就临幸了这个宫女一回。
结果这个宫人只被临幸了一次,就怀孕了。
万历知道宫人怀孕后,不肯认帐,他觉得有些丢脸。因为这个宫人是他母亲身边的宫人,在礼教时代,这有些不合礼。
虽然皇帝赖账,可太后直接找来了皇帝的起居注,上面详细的记录有何年何月皇帝临幸何人,任皇帝赖账,也抵不过这白纸黑字的证据。
后来,万历还不肯认这个皇长子做太子,国本之争十几年,最终还是被迫立他为太子,最后这个宫人生的孩子当上了皇帝。他就是明朝历史上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明光宗朱常洛。
若不是有那道记录,万历连认他做儿子都不肯,别说当太子当皇帝了。
皇帝昨夜临幸了娜木钟,这个消息并不算什么秘密,第二天一早,不但皇后、四妃知道了,就是其它的女主子们也都知道了,连太后和太上皇都听说了。
陆雪琪听下面人禀报后,只是抚着肚子微微笑笑而已。
倒是柳如是听到这个消息后,急急忙忙的跑去见沈曼和陈圆圆,“这个狐媚子,还真是厉害,居然不声不响的就把陛下的魂给勾过去了。”
沈曼倒没她那么生气,“瞧妹妹说的,人家都已经进宫了,难道陛下还要不闻不问?”
刘钧并不知道这些,也不会太在意这些小事。
他一大早起来后,觉得神清气爽。
一番运动后,就洗了个澡,然后去了上书房。
刘钧登基后,也不喜欢早朝。只有逢五逢十以及朔望之时才召开朝会,一般时间都不上早朝。早朝基本就是个仪式,几百号人大半夜的往宫里赶,然后聚在一起,扯半天许多都已经决定好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还浪费了官员们的时间。
刘钧更愿意每天早上先与诸内阁和枢密院、司礼监等高级官员们开一个碰头会,听个简报。
一般时候这个碰头会在总理处开,在总理处开早会,到会的人比较多,六部九卿一般都会参会,但如果没太重要的事情,刘钧就会直接在上书房开会,到会的则只是阁臣、尚书、枢密使和秉笔们。
今天的会议就是在上书房,奉诏来的也只有几位阁老、九卿、秉笔,连枢密使都没召来。
“近日有官员不断上奏,说是要选秀女。朕原意是不许的,不过回头细思了一下,觉得此事也可行。”刘钧一上来就说道。
听到皇帝要选秀,袁继咸等大学士和九卿们,都不由的眉头皱了皱。这段时间确实有官员提出选秀,但都是些哗众取宠,献媚邀宠的官员,他们其实是反对选秀的。
眼下天下叛乱未平,这个时候选秀,肯定会引起不好的风评。
不过没等他们出声反对。刘钧却继续道。
“在决定选秀之事前,朕有两件事情要选宣布。其一,自此以后,禁止天下男子自宫。禁止天下女子缠足,有违者流放海外垦荒。”
在晚明之时,每年都有上千的百姓自宫,只为谋求进宫当差。而女子缠足,更是一项惨无人道的陋习。使得无数女子深受其害,也制造了无数的残疾女人。
“其二,朕将在三月内,裁减三万三千名太监和四千名宫女。宫内只保留两千名太监一千名宫女。”
袁继咸等人一下子又有些迷茫了。
皇帝刚说要选秀,这边又裁太监宫人,这是要做什么?
“裁撤这些太监宫女后,会有妥善安置,从下月起,在各省选拔秀女,选拔十五岁少女五名入宫。新选秀女入宫后,五年后许放出宫,在宫中期间,给予薪水。”
“陛下,以后每年都选秀?”
“每年一选,完全由百姓自愿报名参选。”
刘钧的计划里,以后宫女是要轮换的,每年选一批,每个宫女当选后进宫培训一年左右,然后服役四年。五年后,如果愿意回家的,许他们回家,朝廷在她们在宫中服役其。每月给薪水,回家时还要给笔遣散安置费用。
这样一来,避免那些宫女们一辈子青春就耗在宫里了,也不会再一选秀,就引的天下百姓慌乱。
“如果是这样,那这是仁政啊。”袁继咸连忙称赞道。
“以后宫外的事务。朕会尽量交给外面做,尽量减少太监,太监今后只在宫中做事,数量会尽量维持在一千五到两千左右。而宫女,采用轮换制,每年选五百人入宫,以后宫中宫女总数可能在两到三千左右。”
“臣赞成陛下此举。”连户部尚书李邦华都忍不住高声称赞了。
兵部尚书张国维稍后禀报,清国的议和使者已经抵京,兵部接待他们,清人表示愿意接受大汉开出的和议条件。
“无条件接受!”
刘钧点了点头,很满意这个结果。不管多尔衮如何狡诈,也不管代善如何圆滑,现在是凭实力说话。
清朝接连败于刘钧之手,实力已经是伤筋动骨了。刘钧这趁机讨伐,他们都已经是烧香拜佛了,哪还敢提半分其它意见。
万一刘钧来一个支持豪格回辽东争夺皇位,那他们到时更加完蛋。
“朕要求把洪承畴、孙传庭、杨国柱等一众松锦之战被俘的将帅送还的要求,清人答应了吗?”刘钧问。
当初第一次议和之时,刘钧虽知孙洪畴等在清军之手,也没强烈要求送还这些人,清朝自然也不肯把这些明朝有名的将帅放虎归山。结果就是洪承畴孙传庭等明朝最后一批难战将帅,都一直被关在辽东。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也许是因为明清形势不同,因此洪承畴和孙传庭等人被俘之后,不管清军如何劝降,他们都始终没有投降。
这次刘钧击败清军后,再次主动提出议和,其中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清人把洪承畴等大批前明军将帅给送回来。
当初刘钧是不想这些人阻碍了自己,但如今这中原天下已经是他的了,这些人要回来总还是有用的。最起码,也不能让这些厉害的将帅真的投向了清军。
“正在路上,等和议一签定,他们就把人送来了。”
刘钧闻言轻笑几声,这些鞑子,这个时候了,还要玩这些。不过也无所谓,所谓和议嘛,本来就是用来撕毁的。
刘钧这个时候主动的要议和,可不是真的要跟清军议和。不过是暂时休兵而已,待南面局势一搞定,自然还是要去收拾他们的。
“那你们就找个时间,跟鞑子把和议签了吧。”(未完待续。)
ps:感谢缘木求鱼01、拿根棍走天下、春来到花开早的支持,谢谢!sf0916手机用户请访问http://
'正文 第506章 洛阳大劫'
汉军三路出击,沿路各地叛军纷纷冰消雪化,一触即溃。在大汉的精锐大军面前,这些由士绅商贾们带着自己的家丁组成的所谓勤王义军,根本就不是对手。
征西将军郑芝龙虽说过去是海上蛟龙,可到了陆上,也一样凶猛。他统领的两镇大军,出居庸,过宣化,平大同,定太原,一路南下,势不可挡。
李自成闻讯,再坐不住了,当下聚集洛阳小朝廷文武于王宫。
“洛阳四战之地,难以坚守。关中四塞之地,易守难关,吾欲奉驾西幸,三日后启行。”
首辅吕维祺听罢立即反对,“陕西连年灾荒,久经兵乱,糜烂不堪,残破零落。今放弃洛阳,恐天下惊动,乱各地勤王义军之心也。朝廷好不容易聚起的天下人心,只怕又将动摇。还希望信国公深思。”
李自成冷笑几声,“我不是来跟你们商议的,是通知你们,此事已定,不容更改,陛下也是答应的。当然,若是你们不愿意走,我也不强求。”
“未战先逃,这怎么能行。”又有几名官员出声反对,这些官员基本上都是洛阳本地人,家业全都在洛阳,哪舍得离开。
“西安有崤函之险,关内如今尚未有刘汉逆军,更可联通巴汉蜀中。陛下不久前封的汉国公罗汝才正在汉中一带,我等到了关中,正好召汉国公前来勤王。若是再能打通与云贵之间的道路,那么云贵广西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