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称雄-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济尔哈朗带着骑兵一路直冲到了阵前,无人拦截。
“杀!”
济尔哈朗没有丝毫犹豫,就这样纵马冲跃向明军匆匆结起的军阵。在他身边,一骑又一骑的清军义无反顾的纵上了明军的盾牌和长矛。
这是一种相当愚蠢的战术,骑兵绝不该如此使用。可在此时,济尔哈朗就这样上了,他的部下也就这样跟着上了。
战马撞入步阵,临时结起的单薄步阵在晃动,战破撞开口子,清骑挥刀猛砍,不少明军士兵被战马撞倒,踩踏,被清军砍例刺死。
可很快,明军也开始反击。在承受了这波猛烈的冲击之后,盾手们在竭力稳固盾阵,后面的长枪手更是拼命的把长矛刺出来,战场上战马嘶鸣,骑士悲叫。
清军如飞蛾投火一般的前仆后继的冲向明阵,明军士兵也在拼命的捅着长矛。
伤亡惨重,两边都是如此。
血流成河,厮杀异常惨烈。
济尔哈朗的战马被十几支长矛刺穿,悲叫着例毙。
他从马上滚落,挥刀只是左右猛砍,他旁边的清骑也在拼命的跟进,后面的骑士还在继续冲锋。
执盾的明军都已经倒在马尸之下,长矛手们的长矛也多刺在战马身上,许多拔不回来,还有些被压折。
“砍死他们!”济尔哈朗浑身是血,身上带着多处伤口,可他恍如不知,状若疯狂的挥刀猛砍。
一个缺口出现。
后面的清军还在跟进,缺口越来越大。
马科也看到了阵线不稳,清军已经冲破了宽阔的阵线,在中间撕开了一条口子。
“拦住他们。”
他没有料到清军如此凶悍,如同野兽一般的,愣是生生的撕开了他们的阵线。
战场上突然就大转变,马科虽有一万兵马,清军只有一千人,可现在清军的一千骑却如同一把大剑插进了清军阵中,还在不断刺入撕开。
阵形被撕开,没有了外面那层最坚固的盾阵枪阵的保护,明军只坚持了片刻,然后就开始四处躲避清骑。
转眼间,一万明军已经挡不住一千清骑,战场上甚至出现了明军如同鸟兽般四散逃开,而清骑却如一把利刃直直的往中军旗下冲杀的景象。
马科挥动着大刀,想要调左右的骑兵,但为时已晚,两翼的骑兵虽是精锐,可中军崩溃,在败兵的带动下,这些骑兵也开始后撤。
济尔哈朗跳上了一匹无主的战马,挥刀继续率部前冲,他一面冲一面哈哈大笑,畅快无比。他终于又找到了久违的痛快感觉,一万明军不敌一千清军。兵败溃散,这才是明军。一千清军追着一万明军杀,这才是八旗勇士啊。
松山之战后,一系列的战事,清军屡屡失利,济尔哈朗甚至都有些觉得自己不会打仗了。一打仗,总担心明军那呼啸的炮弹。可现在,久违的感觉又回来了,面对明军,他再次感觉到自己是狼。而明军只是羊。
被击杀的明军尸体到处都是,更多的明军已经丧胆,他们开始四散而逃。
那面总兵大旗也开始后撤,明军败了,一万山海兵败了。
“砍光他们!”济尔哈朗纵马追击,大声呼喊。在他们的前面,山海关镇的败兵正拼命的逃跑,头也不敢回。
义州南面战场。
吴三桂和祖大率还在率着宁锦兵马与多铎等率领的清军激烈交战,宁锦军面对杀出城来的清军。爆发出激昂的战意,奋勇杀敌,死战不退。
没有人后退,也没有人去割首级。在吴三桂的大声呼喝之下,这支松山之战后多次对清军作战取胜的关宁劲兵,对过去这段时间的手下败仗,没有了畏惧。
两支兵马激烈交战。不断有人倒下,每时每刻都有数十成百的战士永远倒下。可两边都在激烈战斗,没人后退。
“马科和王朴怎么还没有来?”祖大寿战阵经验丰富。虽然明军此时爆发出异常的战意,可战场上,清军的攻势还是太猛烈了。明军正在渐渐处于下风,尤其是在炮阵被夺后。眼下宁锦军还在凭着一腔热血战斗。可他知道,若再没有援兵过来,等这腔血气一降,那么明军很有可能又会恢复到过去那种畏惧建虏的状态。
一旦落于下风,很可能随时会崩溃。
吴三桂也发现了两人久久不至,心里愤怒异常。
“来人,再去催王朴、马科速速前来!”
吴三桂转头对祖大寿道,“我先把宁远骑兵调上去顶一会。”
祖大寿面色犹豫之色,然后他拉住了外甥。
“情况有些不对劲。”
“怎么了?”
祖大寿回头望着义州。
这时只见马科正率着一支骑兵狼狈的向这边跑来,而在他们身后,是一支疾速追击的清军骑兵。
“败了,败了!”
随着马科到来的,还有无数的惊惶喊声。
“他娘的这是怎么回事?”吴三桂怒火腾腾。
马科纵马奔来,远远的就在喊,“大事不好了,大股清虏自广宁杀来,带队的是睿亲王多尔衮,起码两万满蒙八旗精锐骑兵。他们已经击败了总兵刘肇基的兵马,我抵挡不住,部下已经溃散了。”
吴三桂愣住,有些难以相信。
广宁就在义州的东面,隔了一座大山,相距并不远。
石廷柱并不是孤军来援,他只是一支前锋,真正救援义州的主力是多尔衮率领的两万精骑。
远处,蹄声如雷,九王多尔衮杀到了。
吴三桂眼中满是不甘,他望着对面的那片白旗,隐约看到旗下的正白旗主多尔衮,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与他同年,甚至还比他小了几个月。在努尔哈赤诸子侄中第九个封王,因此也称为九王。
现在,他的到来,粉碎了吴三桂夺取义州胜利的计划,甚至还将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多尔衮来了,没希望了。现在得想办法立即撤退,保存军力。撤吧!”祖大寿很冷静的劝说侄子。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就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吴三桂就要取得义州胜利了。
可就是差了这一点,天堂到地狱。
“舅父,我们跟他们打,我们有十二万大军,鞑子加上援军也不过五万,只要咱们顶住他们的这轮攻势,我们就能赢,起码能稳住局面。舅舅,现在不能撤,一撤我们就完了,到时必然溃败。”吴三桂不甘心,他很清楚,如果此时撤退,那极可能变成一场大溃败。到时,能带回多少兵马,都难说。
“别傻了。”祖大寿喝声道,“现在这局面,别说十二万,就是二十四万,我们都打不赢了。马科已经败了,刘肇基也败了,王朴那边还没消息,但以这家伙的品性,只怕会第一时间逃跑。就靠我们宁锦两镇兵马,如何挡的住这些挡子?若是炮还在,说不定不家机会,可现在炮都落入鞑子之手了,咱们拿什么跟鞑子拼?”
“听我一句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这里还拼什么,多想想以后,若是我们能带着兵马撤回去,哪怕是只保住宁锦精锐,到时也还能保住地位不失,不被朝廷追究。若是我们真在这里跟鞑子拼光了,那时真的一切休矣。没有了兵马,你拼的再勇敢,也会被问罪。”
祖大寿自当年袁崇焕被杀后,就一直对朝廷始终提防着,平时都不离军营。他深深明白,当年皇帝杀了袁崇焕,却不追究他,皆只因为他们祖家是辽西将门,对辽兵影响极大。关外战事的紧张,使得皇上需要他而已。
可如果手上没了兵,那皇上岂还会容他们。
至于说跟鞑子拼,祖大寿根本不相信能拼的过,也不愿意拼。处于顺风局势之时,宁锦兵马还能凭着一腔热血奋战。可现在这局势,还怎么打?
战场局势瞬息变幻,证实了祖大寿的话语。
在多尔衮率两万劲旅自广宁一路杀到后,战场上刚刚还在与鞑子英勇对拼的宁锦战士,立马就开始动摇了,战场上很快出现了后退的明军,接着整个战场的明军都在开始撤退,很快撤退变成了逃跑。
“大势已去,跑吧!”祖大寿长叹一声,也开始策马转身而逃。
吴三桂望着崩溃的战场,痛心不已,一世英名尽丧于此。他很想冲上去,与鞑子死战到底,可最终,他也长叹了一声,调转马头跟着舅父祖大寿向南撤退。
“败了,败了!”
“跑啊!”
。。。。。。
明军甚至已经连像样的撤退都没了,只是各顾自己的逃命,四散而逃。营帐、辎重,一切都抛在了后面,五镇兵马,甚至也完全各自撤退,甚至就连在一起做战的宁锦两镇兵马,此时都完全是四散而逃,吴三桂和祖大寿都只带着一支骑兵,完全管不上其它的兵马了。
“我的大炮!”吴三桂骑在马上,忍不住还回头望向城南的宁远炮阵。他费尽心血从刘钧那里换来的火炮,全完了。(未完待续。)
ps:大家圣诞节快乐!感谢失忆love敏、l的自由、leon浪子几位的支持,谢谢!
'正文 第344章 莫要认贼作父'
旷野里到处是倒下的士兵。
有的早已死亡,有的身负重伤还在可怜的呼救惨叫,可是过往的败兵却都视而不见,没有人愿意为他们停下匆匆的脚步。
几批八旗骑兵也呼啸着纵马而过,同样没有人理会这些可怜者。他们在追逐着战场上的大群溃败明军,力图将每一股大队明军都给击溃,绝不让明军有再次聚拢抱团的机会。
宁远骑兵吴继祖躺地烂泥地里,他的战马身上插着几支箭躺倒在身旁数步外。吴继祖躺在地上,血浸染了衣衫,染红了身下的泥地,他感觉身上越来越冷。他惨叫,他悲呼,他向每一个路过的明军弟兄哀求,求他们带上自己。
他的声音喊哑了,力气衰竭了。
身体很冷,冷的发抖。他的腹部开着一条大口子,肠子也流出来了,他一直试图把肠子再塞回去,可总会再流出来。
现在他已经没有力气再把它们塞进去了,那是一个凶悍的蒙古兵砍伤的,绵甲都没能挡住那一记凶猛的弯刀劈砍。
现在,吴继祖只希望能得到一个痛快。
又一队人走了过来,吴继祖抬眼望去,却见是一些没披甲的青壮。看着样子,倒像是大民的百姓,他想了想,也许是义州城里的百姓,那些百姓被鞑子奴役,替他们运输粮草,修缮城墙,现在,他们又来替鞑子打扫战场了。
“兄弟”吴继祖努力喊了一句。
一双陌生的眼睛在面前打量着他,那是一个很年青的人,也许还没十八。
“兄弟,给我一个痛快,我要不行了。”吴继祖又说道,说完这句话,他更加虚弱了。
那年青人走了过来,在他身边蹲下。
“你要死了,救不了了。”那年少年用一种可怜的眼神告诉他。
“我知道。”吴继祖道,“活不了了。不过没关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赵小四。”
“小四兄弟,帮我个忙。我胸口有一封信,是写给我家中妻儿的。以后如果有机会,你能不能把这信送到我家,给我妻儿,告诉她们我死在了这里。不过你记得告诉她们。我这条命死的值得了,从松山到义州,我铳下打死了七个建虏真夷,给我们吴家报仇了,值了。”
赵小四伸手替吴继祖把肠子塞回去。
“小四兄弟,你是一人不错的人,你一定要记住,你是汉人,你是大明子民,我们与鞑子不共戴天之仇。如今情势所迫,你替鞑子做事没办法,可一定得心在曹营心在汉,绝不能真的认贼作父,忘记了自己的祖宗,知道吗?”
“哥,你要死了。”
“死就死了,谁没一死,可我有七个鞑子做垫背,黄泉路上不寂寞。兄弟。记住我的话,将来替我报仇。”
说完这话,吴继祖呼吸渐弱,最终没了气息。
赵小四望着死大睁着眼睛的吴继祖。心里很受震动。他伸手在吴继祖的怀里摸出了那土豪信,又从他腰上解下一个钱袋,那里有两块银钱。最后,他又捡起了吴继祖的两把骑铳。
两把骑铳握在手里,年轻的赵小四突然觉得心里升起一股激昂。
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义州城,突然有股冲动。
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都死在了城里,义州本是他的家,可如今那里却没有了他的家人。刚才吴继祖的一番话,让他心底的那股冲动难以压制。
绝不能认贼作父。
我死的值了,有七个鞑子做垫背,黄泉路上不寂寞。
替我转告我的妻儿,我死了,可死的值,转告她们,我给吴家报仇了
赵小四握着骑铳的手越来越用力,他的胸脯起伏越来越剧烈,终于,他握起两把骑铳插进自己的腰里,然后捡起了吴继祖的腰刀,开始转身离开。
“赵小四,你个怂货往哪去呢?别瞎走,找死呢?”
旁边,传来同一个民夫队的队头的喊声,那人原是义州城里的一个破落无赖,清人占了义州后,他也被抓了民夫,因为对清人点头哈腰,便让他做了赵小四那队民夫的队长,管着五十人。
平时,这家伙没少欺负队里的民夫,赵小四因为年轻,更是他经常欺凌的对象。
赵小四头也没回的继续往前走。
杨虎见赵小四居然不理他,不由的大怒,翻身上了一匹战场上得来的马就向着赵小四冲了过来。
听得身后马蹄声,赵小四回头。
杨虎策马到近前,挥起鞭子当头就抽了下来。赵小四一把扯住了鞭尾,猛的一用力,杨虎不及防之下被扯下了马,赵小四拔出吴继祖的腰刀,上前一步,一刀捅进了杨虎的胸口。
杨虎捂着伤口,痛苦的喊道,“你怎么敢”
“认贼作父,为虎作伥的牲畜,除了欺凌自己人,你还会什么”
骂完这一句,赵小四拔出刀,把沾满血的刀子在杨虎的衣服上擦了几下,然后牵过马,纵身跳上马,一声呼喝,纵马远去。
这突起的变故,看的旁边的那队民夫个个惊讶万分。
“赵小四有种。”
不少民夫惊讶过后,纷纷在心里为赵小四喝起彩来,大家都没想过,这个平时软弱的小子,居然还有如此刚烈的一面。居然杀了杨虎,还夺了马跑了。
义州城外,到处都是溃败的明兵。
在多尔衮率大军杀到之后,义州城下的十万大军很快就崩溃了。刘肇基最先被击溃,然后是败在济尔哈朗的马科回到东城准备召集人马反身作战时,被多尔衮赶到击溃。
西城的大同总兵王朴在义州兵马尽出城池反击之时,果然如意的趁机攻进了义州城。没有了清军抵抗,王朴率兵在城中大劫。抢占义州城中的粮仓武器库钱库等,抢的相当高兴,甚至连商铺民房也没有放过。
可正当王朴得意自己取得攻占义州首攻之时,接报大股清军自广宁杀到,已经接连击败了总兵刘肇基和马科,杀向了吴三桂和祖大寿之时,王朴毫不犹豫的就下令弃城西逃。甚至根本就没想过要去南城增援吴三桂与祖大寿。
义州城下,十万大军一朝崩溃,全面溃败。
多尔衮到来之后,明军连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直接就撤退,然后撤退成败退,败退成溃败,溃败成溃散了。
义州城四周几十里内,到处都是败兵。漫山遍野,清军四处追击,只顾追击那些大股的溃兵,其余的都顾不及。
一群又一群的明军被俘虏,往往一队十来人的清军,却能俘虏成百甚至二三百的明军。松山之战以来聚起来的那点信心,迅速崩溃消散了。
多尔衮见到多铎之后,第一句话就是,“吴三桂的火炮夺下来没有?”
“都夺下来了,多亏了石廷柱。假扮明军一路从南面过来,骗过无数明军,一直接近到了炮阵前,突起发难,吴三桂根本预防不及,我们直接把炮车给毁了,哈哈哈,这些大炮虽强,可没有炮车和工具,这炮也立马就没用了。”
“还能用吗?”多尔衮很关心的问。
“当然没问题。只要再配上炮车和炮具,立马就能用。好家伙,我们这次大收获,五镇十来万明军的大小火炮全都被吴三桂集中在了一起。足足好几百门呢。我刚看过了,其中好多都是红夷炮,有不少据说还是最新式的红夷炮,有些比我们铸造的镇国大将军炮还厉害呢。”
多尔衮听了这个消息,也十分高兴。他兴奋的拍着同胞兄弟的肩膀,“十五弟干的漂亮。有了这些炮,咱们这次才是如虎添翼了,以后再不用担心明军的大炮了。”
“马上把明军的炮手都找出来,好好安置,别委屈了。光有炮还不行,还得有好炮手。”多尔衮交待道。
对于清军来说,这次义州之战,是非常漂亮的一场翻盘。一开始明军气势凶凶,义州城差点就破了。可峰回路转,石廷柱和多尔衮的率兵杀到,彻底的大败了明军。
十万明军,尽皆溃败。
在义州城下,明军留下了超过一万具尸体,还留下了三万多俘虏。
更多的明军,还溃散在义州附近百里之内。
多尔衮让济尔哈朗留下,修复义州城墙,并看守明军俘虏。而多尔衮则和兄弟多铎石廷柱一起趁胜南下。
多尔衮拳头在地图上锦州城的位置上一砸。
“我们要再围锦州,这一次,是真正的围攻。”
“只怕来不及,吴三桂和祖大寿跑的太快了。”多铎道。
多尔衮笑笑,“不必担心,皇上已经派礼亲王率兵自大凌河出兵,此刻估计已经重新把锦州城围起来了。等吴三桂逃回锦州,估计已经回不去了。”
当天,多尔衮与多铎石廷柱率三万清军滚滚南下。
锦州城下。
吴三桂和祖大寿一路上收拾败兵,好不容易才撤回锦州城下。当日锦州城下发兵之时,吴三桂率领五镇十二万兵马一路杀到义州城下。
可是现在,跟随在吴三桂和祖大寿身边一路败退回锦州城下的,还不到两万人。
锦州城头,依然是大明的红旗在飘扬。
可让吴三桂和祖大寿都紧急眉头的是,锦州城外已经布满清军。
锦州,又一次被清军围困了。
吴三桂等人的出现,早惊动了城外的清军,大队清军探马已经出现在近前。
祖大寿暗暗评估了一下锦州城外的清军数量,估计起码也有五万。
“鞑子是倾巢而来。”祖大寿长叹一声,“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先撤回松山休整。”
吴三桂面色阴沉的望着锦州城,又望着城外的清军,沉默了片刻,吴三桂点了点头,“先去松山。”
前有数万清军围住锦州,后面又有数万清军自义州追来,吴三桂知道自己此时凭着这支败兵根本无法夺回锦州。
“我还会回来的,一定会,我发誓”
离开前,吴三桂望着锦州城恨恨道。未完待续。
ps:谢谢星?鱼?老子晕的很的支持,谢谢大家
。。。
'正文 第345章 笑的不能太早'
锦州。
黄台吉一扫多日来的阴霾心情,意气风发。
义州一战,大清逆转乾坤,一举改变了这几个月来一直被明军压着打的不利局面。他看着从前方发回的战报,不时的发出大笑之声。义州城守住了,咄咄逼人的吴三桂和祖大寿被击败,歼敌一万三千余,俘虏两万五千余,还缴获了吴三桂的所有辎重、粮草,尤其是义州城下把吴三桂的几百门炮全都缴获,炮都完好,只要配上炮车、炮具就随时能拉出来用了。
几百门炮啊,大清自早几年成功仿铸出红夷大炮后,一年也不过是二三十门的产量,现在却一下子得了大小几百门。
如今锦州城重又被围,义州和锦州外围被明军攻占的十余堡城也一一被夺回。
“吴三桂祖大寿退守松山,马科、王朴退守杏山,刘肇基、秦良玉驻守塔山,高起潜、邱民仰驻宁远。”
黄台吉包围了锦州,网住了几条大鱼。
“蓟辽总督洪承畴、西北五省总督兼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宣府总兵杨国柱、密云总兵唐通、西协总兵白广恩、中协总兵曹变蛟、前屯总兵∠↓ding∠↓diǎn∠↓小∠↓说,。≠。※o王廷臣,两总督五总兵五万余人困守锦州。”
现在的局势比起第一次围困锦州之时,局势要好许多。
经义州一败,辽西二十万明军已经四分五裂,各自丧胆。
“围住锦州,先不急着打,围着锦州挖壕筑墙,多挖几道壕沟,这次我们围城打援,看谁敢来援。来一个灭一个。”黄台吉冷冷笑道。
当年的大凌河之战,黄台吉就是用这样的办法对付明军,围城打援,把援军一支支击败,最后迫使城中的明军绝粮而降。
“等义州那边把炮运过来,这次锦州之围就更有胜算了。哈哈哈!”
“报!”
“禀报皇上,盖州失守,孔有德等全军覆没!”
一名军校匆匆赶来,禀报了一个让黄台吉措不及防的消息。
“什么?这怎么可能?”黄台吉笑声戛然而止,转而勃然大怒。孔有德等率领的可是两万余战兵加两万余辅兵,盖州城里还有一万多民夫,五万余人守一座盖州城,不缺粮不缺水的,面对着三万明军的进攻。这才半个月时间,就城破了,还全军覆没了?
“孔有德是头猪吗?就算是头猪,那他也领着五万头猪,怎么能半个月就丢了城,还全军覆没?”黄台吉真是勃然大怒,在明军渡海攻辽之前,他就已经得到了情报。
当时黄台吉犹豫再三。还是从锦州城下把孔有德耿仲明四人调往辽东防守。可这几人一路慢腾腾的,结果刘钧都连破了旅顺、金州、复州、盖州诸城。他们还刚到海州。
明军攻势猛烈,连破诸城,黄台吉连连下旨催促他们进军收复失地,可这几个家伙左拖右拖,就是不肯与明军对战。
结果不到半年时间,辽东沿海尽失。上百城堡被破,四五十万百姓被迁入明军在旅顺和镇江建立的两个大本营,孔有德空领着几万人马,却一直只是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
若不是锦州这边压力巨大,黄台吉都要立即把这四人问罪了。原本黄台吉还想着。先忍一忍。孔有德等消极避战,那暂时不指望他们收复辽东失地,起码得防住辽江明军进攻辽阳和沈阳。等他锦州之战取胜之后,再调头来打辽东明军。
之前他已经收到明军包围了盖州,得知明军围住了孔有德,还开始仿他当年大凌河一战时一样挖壕围城时,黄台吉还松了一口气。
挖壕围城,这是打算长期围困了。
他想来,孔有德有五万人马,还有一座大城,又有充足粮食,五万对三万,坚守个半载一年总是没有问题的。有这个时间把明军拖在盖州城下,他就可以全力先对付辽西明军。
济尔哈朗在义州以两万守军都能扛住吴三桂十万明军的进攻,孔有德五万人马还守不住三万明军半个月的进攻。
盖州失守还罢了,五万人马还全搭进去了。
“汉人终究还是靠不住的。”黄台吉恨声道,当年孔有德来降,他是多么的礼遇有加。到现在,孔有德都还是自领本部,还给了他们驻军之地,给了他们人口田地,他们的人马甚至都没有编入八旗中,也不编入汉四旗,他们甚至是专门的一旗,直属于他亲自统领。
他甚至给孔有德等人全都封王。
到头来,要用他们的时候,却如此没用。一开始只知道保存实力,等被人突然围住了,却又不堪一击。
恼怒半天,黄台吉渐平复心情。
盖州已经失守了,孔有德等五万人马也都覆没了。现在不是恼怒的时候,现在得考虑到因为此事将带来的严重后果。
盖州失守五万人马尽没,这就意味着盖州到辽阳之间已经相当空虚,没有足够的兵马拦截防守明军的北上进攻。
辽阳是清军的重镇,也是都城沈阳南面的重要门户。若是辽阳有失,那不但沈阳危险,而且正在辽西的清军也有可能被断后路。
“盖州丢了,海州空虚,无兵可守,海州也肯定守不住。辽阳也只有少数兵马,必须回防。”
望着地图,黄台吉咬牙切齿。
眼看着义州之胜后,就能趁势再夺得锦州之捷,甚至还能继续夺取松山、塔山、杏山诸城,一直杀到宁远城下去。
可现在,洪台吉不得不回防自己的后方。
“皇上,让臣率一支兵马去夺回盖州,击退刘继业。”代善主动请缨。
黄台吉摇了摇头,“孔有德虽然一心自保实力,但打仗还有有两手的,既然他都只守了半月就被破城还全军覆没,那足以证明,刘继业确实厉害。咱们现在还是得打好锦州之战。盖州丢了就丢了,甚至海州丢了也罢了,先守住辽阳就好,只要我们攻破锦州,到时辽东的几万明军,还能翻天不成?”
“朕亲自回辽阳负责防御。你继续在这里负责围城。十四弟负责率军扫清外围明军,搜捕溃兵。”
黄台吉不得不回去,若是辽阳丢了,沈阳都危险了。
迅速做了一番交待之后,黄台吉就开始带着两万人马急急赶回辽阳。
辽东。
攻破盖州城后,刘钧并没有停止进军,他乘北面防守空虚之际,迅速率军北上,一路横扫勃罗堡、汤池堡、耀州城、东昌堡、太平堡、塔山铺。诸堡根本不堪一击,要么投降,要么被大炮轰开堡门。
仅两天时间,刘钧就已经杀到了海州城下。
过了盖州,北面诸地楚军都还没有来过,这次大举攻入,势如破竹,海州一带防守空虚。清军主力都去了辽西,剩下的也都随着孔有德南下全军覆没。现在只剩下少量的满人和汉民青壮。
这也是楚军第一次远离海岸,一直杀进内陆这么远,而且还是紧邻着清军的腹心之地。
这次在海州城下,刘钧没有搞围城,也没有挖壕,城里根本没多少清军。都是些临时拼凑起来的人马,大炮运到之后,直接轰城,半天就轰出了缺口,然后一番争夺之后。在一门门山地榴加排铳的火力掩盖下,重步兵们就夺取了缺口,杀入城中。
半天巷战,九头鸟逐一清理了各街巷,夺取全城。
夺取了海州,刘钧立即下令展开对城中百姓的搬迁,并把俘虏全押往盖州的连云港,原来再分批运回旅顺。
海州城中,刘钧正和部下们商议乘胜沿辽河东岸北上,攻打辽阳,以配合辽西明军的攻势。
就在此时,朝廷的使者到了。
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