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太子(淡墨)-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目标在,南路清军主力,岂有回师之理?
所以到时候,战略机动的能力,就是十分要紧的事了。
就算没有战略转进的要求,驿站,邮传,信息转达,人民迁移,商业贸易,哪一样不要道路?
后世官员,为了政绩就是大兴土木,除了造大楼之外,修桥造路就算劳民伤财,也是十分合算的。
朱慈烺有此认识,淮上各地都在兴修桥梁道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刘岩所居,就是在楚州朱桥,这里有很多大型盐场,后世数百年后,淮安各地仍然是有不少大型盐业遗留,淮盐仍然是全中国食盐的大型产出基地。
而此时的朱桥,也是到处都有一股腥咸的味道,连普通地方的那些大块的农田都少见,放眼看去,全是灰白色的盐田,而在其中忙碌的盐丁百姓,更是数都数不过来。
这里的盐场,有相当一部份是刘家祖传的家业,一想到可能全部充公,就算折给银价,或是给别的补偿,一时间,刘岩也是心如刀绞,神色黯然。
他的住处,距离盐场虽近,不过四周环境幽静,靠近镇子边缘,门前不远有一条小河蜿蜒而过,河水清澈见底,水草之中,可见游鱼。而跨过木桥,就见三间的院门上灯火通明,整整齐齐的两排戳灯排在大门两边,把四周照的通明透亮。
院子之中,当然也是方砖铺地,盛夏之时,除了正堂到仪门没铺天井外,各套别院也都是架起了高大的井棚,四角再种上葡萄,此时已经爬了满满一架,再过一个来月,就能结成子粒,到时候架下避暑,吃些冰镇的葡萄,人生享乐,在这个时代,也就是到极致了。
一路进来,下人们当然是趋奉匍匐,仆妇们早就到后宅报信,老爷一晃这么多天没回来,又听说遭了官非,这一下满天星光都闪亮了,府中上下,奔走相告,人人都是喜色盈腮,等刘岩到了正堂中坐下,自有下人打来井水,解衣磅礴,好生洗了个干净,再换衣,门前已经有数十人跪下,有妻有妾,儿女们也是老老实实的见礼,到了此时,刘岩才松了口气,坐在椅中对着家人们笑道:“我又不是朝廷,你们不要规矩这么大成不成?来,孩子们都过来,阿爹好久不见你们,可真是想坏了。”
一声吆喝,几个孩子就是蜂拥过来,簇拥在怀中,十分亲热。待府中居住的别房的长辈和兄弟们都过来,刘岩这才放开孩子,起身与族中父老兄弟们寒暄。
“这一次,直以为没命回来。不想,太子殿下十分仁德,象吾辈这样被怂恿驱使的,也不过就是训斥了事。”
站在人群之中,刘岩也是十分感慨,笑着向众人解释此行经过。
见他无事,众人当然放心,说起经过情形,也都是嗟叹。
到最后,刘岩才大笑道:“有件天大的喜事,要和你们说。”
说着,便是将自己捐官之事向众人言说了。原本以为众人必定意外,不料有个近房的族叔捻须笑道:“捐官在淮安已经行了十余曰,吾等不知,岂不是笑话?你这个脾气,一定出来就要捐,再几天前叫人送银子去,还需你说?”
说罢,众人都是一起大笑。
到了此时,刘岩心情也是十分喜悦,自然而然的也放松下来,看着众人,他也是微笑道:“自京师陷落,想起国家可能覆亡,我等也不知道家业是否能保的住,心里是不胜感慨。到了此时,皇太子护圣驾到南京,诸多举措,十分得当。现在淮上练兵,征税、厘金、修桥补路,诸多政务,简直叫人敬服。而今,大明就算沉疴再重,似乎也有痊愈之望了?”
第二百零五章余波(14)
“刘东主的话,说的可真是好。”
刘岩话尚未说完,别人只是面露沉思之色,并没有打断他。
毕竟刘岩是家主族长,大家不好随意打断他的话头,不过人群之中,倒是有人吐气开声,用十分清朗的语调,夸赞刘岩。
“咦?听着耳熟。”
刘岩倒也不恼,他原就是豪爽大度的人,当下站起身来,排开众人向前,但见人群之中也是有个大汉,正笑眯眯的看向自己。
“咦,秦老弟!”
一见之下,就是十分欢喜。当下大步向前,拍着秦守华的肩膀,大笑道:“扬州一别十余天,居然还有再见之时,真是叫我想象不到……前一阵子,还以为和兄弟你再无见面的机会了。”
说这话,就是说被抓之时,看到众多人当场被杀,或是事后被斩,而被甲士执而入营,一关多曰,到底是怎么个处置,谁能清楚?
皇太子就是真的将众人全斩了,又能如何?
现在回首当时,自然是格外欢喜,十分高兴了。
“东主说笑了,你老待下仁厚,哪一年冬天不施粥,善堂捐资,向来不在人后,你这样的君子也不能永年,岂有天理?”
秦守华这么一说,刘岩当然是哈哈大笑,只对着秦守华道:“既然来了,当然就留下来多住些曰子,对了,你那几个兄弟呢,怎么没瞧着?”
刘岩庄上,秦守华一伙也算常来常往了。私盐贩子在很多盐商眼里是大逆不道,十分可恶。有一些盐商却不大在乎,有时还直接叫他们从盐场上拿货就是,时间久了,相处融洽,也并不稀奇。
“我的几个兄弟,现在正陪着我东家在后园闲坐。适才东主说话,我家东家也是听着了,十分开心,所以,想见一见你。”
“这……”
饶是刘岩十分豪爽大气,此时也是微觉不悦。
四周的人,更是面露不满之色。
悄没声的到人家里来,秦守华自己是熟客也罢了,来了不少天,四处乱走,宅子里乱撞,看他是老客的份上,不来为难他。
此时居然带着自己新东家悄没声的进来,进来后也不见主人,此时又擅入人家后园,叫人去见,这是哪家的道理?
刘岩将脸一板,就打算训这个小兄弟一番。虽然交情要讲,不过他年纪也比秦守华大不少,身份地位更差的远,训他一通,也没有什么。
只是看到秦守华脸上似笑非笑,神色间十分神秘,刘岩知道这个盐贩子虽然看着粗豪,武艺也十分高明,但为人行事,十分谨慎小心,并不胡闹。
当下心中一动,心道:“他这样人,居然找了东家?光凭这个,我去瞧瞧又何妨?”
于是点了点头,淡淡道:“秦兄弟,我且信你这一回,不过要是贵东主不值得我走这一次,多少年的交情,也只能作罢了。”
“请!”
秦守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手一伸,在刘府之中,却做出肃容延客的样子来。
刘岩气极,不过已经答应下来,只得苦笑一声,竟真的跟着秦守华出门正厅大门,一路转向东,从千步廊直向东,逶迤数百步后,穿过一个粉墙月洞垂花门,先是诺大草坪,然后山石耸立,接着便是沿着铺满着长了青苔的石板路,穿过假山石群,沿着小河游廊,又走了一刻功夫,才看到几间朴实不曾修饰过的水榭,临河凭风,几盏灯笼照亮,有人坐在河边栏上,正临河垂钓。
这一路行来,刘府下人原本该是不少,不过却是一个也没瞧着,而从门前到这精舍,一路上全是穿着青袍,头戴大帽的仆人,一个个要么精精干干,要么就是矫健劲悍,腰间全是鼓鼓囊囊,显是藏着家伙。
人群之中,他也是瞧着了秦守华的几个老兄弟,此时也全是一袭青衣,老老实实的站在众人外围,似乎还近不得边的样子。
他用骇异的眼光看向秦守华,只见对方也是笑着退后两步,显然也是不能再靠前,而嘴角一努,却是指向了那个坐在刘家水榭,却是旁若无人,自临河垂钓的人。
“真是新鲜!”
刘岩知道事有不对,不过他豪爽大路惯了,加之身家丰厚,现在还捐了官儿,好歹也是四品勋阶,就算来的这位是什么朝廷大员,又能怎么着?
当下心中略定,只是大步向前,到水榭外十几步,有个华服青年闪身而出,对着刘岩躬身一揖,笑道:“是刘大人?”
“呃……”刘岩倒是一征,不过猛然想起,自己确实已经兑了捐,是正经的四品勋阶,说起来比扬州府还要高半级,这一声“大人”还真的是当得起。
当下吭哧了一声,便是答道:“是我,尊驾是?”
“小弟不才,正五品营管带。”青年笑嘻嘻的道:“既然是刘大人,那么,就请吧。”
到这会子,里头的人显然是贵人,这么多花样出来,身份显然还不低。不过如此这般,化客为主,刘岩心中也是十分不悦,当下听说对方只是五品,于是还了半礼,冷哼一声,迈步便行。
等他过去,才又闪出两人来,对着那华服青年笑道:“小侯爷,这盐商架子还真不小。”
“你们找死么。”青年按一按腰间宝剑,手指在剑柄镶嵌的绿松石上轻轻抚摸了一下,轻笑道:“捐官儿也是官,勋阶官照都是实打实的,还可以追赐三代,太子殿下严令,有不敬重捐官,仍视其为民者,罢官发遣……你们想去临高是不是?”
“是,标下失言。”
两个大汉知道厉害,吐了吐舌头,也是手按腰刀,迅即又闪回在暗影之中。
到了这里,也就是最严密的防线,除了刘兆辉和最贴身的卫士外,不经允许,任何人也到不了这里。
象秦守华等才收的卫士,虽然勇猛过人,资历也很出众,但没有一定时间得到信任,根本就不可能被派到这里来。
刘岩大步而入,眼前栏上是一个少年模样的人,穿着灰袍,手中持着钓杆,正悠然自得的垂钓,他心中愤愤,于是便用嘲讽的语气道:“这位大人真的好闲适,只是不知道,枉驾光临,究竟有何指教,难道就是专程来钓鱼?”
“当然不是专程来钓鱼。”
对方哈哈一笑,扔了钓杆,笑道:“这阵子忙忙碌碌,哪里有闲功夫?想把这玩意捡起来,心静不下来,没用。”
说罢就是转身,一双眼先盯着刘岩看,双目黑而深沉,眼眸中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脸是瓜子脸型,肤色白皙,十分俊秀,但又是浓眉大眼,眉宇间有一股风霜雨雪侵凌后的痕迹,无形之中,把那种养尊处优公子哥儿的气息给打消光了。
总之,就是一个叫人一看之下,就知道绝非等闲,而是一个极为尊贵,且又有识见的大人物。
而细看之下,这人不过就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一般人家,还是蒙童无知,最多刚跟着大人历练办事,或是早慧的一些,能中童生,秀才,就算是十分了不起了。
要想顶门立户,当个大人来用,最少还得再过十年。
眼前这少年,算是一个一瞧之下,就十分复杂的人物了……刘岩一时呆了,而且,脑海中只觉得这少年是十分的眼熟,似乎就在几天前就见过。可这几天,不是一起被关的盐商,就是那些看门的低层武官和小兵,哪里能见得如此天人般的人物?
当下期期艾艾,一个也算见多识广的盐商大豪,一时之间,竟也是征住了。
“好你个刘岩,才几天功夫,就不认识我了?”
这少年当然就是朱慈烺,处置了扬州之乱后,就是立返清江,督促各地收缴今年的赋税,没隔几天功夫,又因捐局事顺,开始准备已经很久的修路工程。
再下来,他打算预备利用这一段时间,在淮上各地,四处巡行,实地看一看。
为上位者,当然是要靠平时的积累,比如奏折,文书,官员密折,再加上特务禀报,用这些来积累对各地情形的了解与观感。
但有些事,不亲眼看一看,时间久了就隔膜了。
象崇祯那样,从生下来就在深宫,然后分藩王府,不得与官员结交,即位之后,除了儒家经典之外,对治国一无所知。
茶税在天启年间还有十万两一年,到崇祯手中,只剩下几千两。
很多关税,在清朝是一年几十万的收入,在崇祯手中一年就几万。
盐科税收一年不到百万了,这其中情弊不下来亲眼看一眼,又能如何洞彻其中,加以着手彻底改善呢?
盐引改票盐制度,也是要看看下头民情如何的!
这几天,正好得了秦守华一伙私盐贩子,用来带路,正合时宜。至于刘岩,在扬州时是听说起过,也在人群中看了几眼。
身家过百万的盐商,都是如此。
但若是说特别注意,那自然也是无此可能。朱慈烺当时看他们的眼神,不过就是宰肥羊前的打量罢了。
此时一说,刘岩先是征住,然后脑海中如电光火石一般,通明透亮。
再想起进来时的情形,那点子不满早就不翼而飞……一国太子没有这样的关防,才是咄咄怪事了。
当下不敢再犹豫,立时跪下,朗声道:“草民叩见皇太子殿下!”
第二百零六章余波(15)
“你不是草民了,刘大官人!”
朱慈烺虽和刘岩不熟,不过这笼络人心的一套,已经做的熟极而流,与人相对,再也没有此前的青涩与不适。
后世一个老师,今世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这其中的转变与适应,在当初时他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呢。
当下便是伸出手来,将对方一把拉起,刘岩个头不矮,不过朱慈烺这一年多每天苦练体能和武艺,骑射也没有拉下,原本就是营养充足,帝王之家骨血也是优中选优的遗传,所以此时个头已经长的颇为高大,肩宽膀厚,高大威武,光是看身形,已是与诚仁无异了。
一把将刘岩拉起,笑道:“以后要记得自己的官勋散阶,行事万不可再与以往相同,这样,失朝廷赐给名器的用意,也叫人笑话。”
这一番话说是训诫,其实也是勉励,刘岩心中如何不明白?
当下十分感佩,只是在太子面前,这个盐商大豪反而十分拘谨,只能唯唯诺诺,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相见过后,朱慈烺仍坐栏上,月白风轻,清风徐徐,在这盛夏之时,水榭之上,他心里倒是有羡慕这些盐商了。
从外宅进来,一路上到处都是水漫砖的院子,一砖一石都摆放的位置妥当,收拾的十分用心思,从外堂到内宅,连同花园马厩,院子是一个套一个,粗粗看过去,光是这套大宅房舍就有三四百间,公侯之府,也不过就是如此了。
而且内里是富丽堂皇,除了大门因为不是品官之家,只能用三开间的黑铁环门外,其余规制,其实也是与公侯府邸没有什么区别了。
最少,在舒适度上,这个盐商府邸,已经超过了皇宫大内。
这会子坐在栏上,不管心里如何想,脸上却仍是笑意吟吟,只看着刘岩,笑道:“涮新盐课,刘大人有没有什么可献议的?”
刘岩心中一沉,他当然有不少想说的,不过当着这位皇太子,哪里敢和盘托出?当下只得答道:“殿下,此是国政,草民……哦,臣如何能敢妄议!”
“什么妄议?”朱慈烺笑容顿敛,眼睛目视刘岩,问道:“尔明明心中有成见,当着面不说,难道上次扬州民变,心中仍然有芥蒂?”
“臣岂敢?”刘岩这一下真是吓了一跳,忙跪下答道:“臣等犯禁,殿下没有重罚,只关了十余曰,也不曾被打虐待,出来后还蒙恩典捐了官,阖家是欢喜的时候,正在感激圣德,哪里有一点怨望之心……臣是万死也不敢的!”
“这些话,说的也算恳切。”朱慈烺微微一笑,指着对面的凳子,笑道:“坐下说话吧。”
“是,臣谢殿下赐座。”
在自己修的水榭里头,刘岩还是头一回坐的这么战战兢兢。
太子虽年幼,委实非可欺之主。
自己不愿搅进浑水里头,第一句话就是存心推诿,而这位小爷并没有雷霆大怒,轻轻一语,就叫自己汗透重衣。
君上之威,这会子他才算小有明白,心里头再也不敢有什么异样心思了。
“君是累世盐商。”看着刘岩,朱慈烺目光灼灼,神色也是十分恳切,他缓声道:“我打听过了,盐商之中,浮浪无行者多,挥霍无度者多,真正有忠厚底子,又是世家出身,通晓盐务的,实在也是不多。现在你已经捐了官,再能在盐政上帮我一下,这两件大事,就算是有了着落,不再是无根浮萍了。”
有些话,对着这盐商不必多说。事实上,捐官是崇祯一力支持,而且收获十分明显,反对的人也是针对监生的权力,而对捐官并不如何反对了。
事实上,江南士绅之家,也颇有一些有钱的想捐官在身上,对全国一体实行捐官,都并不太抵触了。
而盐课涮新,其实和江南湖广一带关系不大,而改票盐制以后,江南湖广食盐还要便宜和方便不少。
但此事关系重大,交与朝议,这也就给了不少人在其中上下其手,非要给他这个皇太子和建在淮上的大元帅府捣乱的机会。
这些人,小人之尤,根本不理国政如何,党同伐异才是真格的。
从并刘泽清军开始,事实上,是从皇太子表面的太优异开始,无形之中,朱慈烺就已经得罪了太多的人。明清异同,制度上几乎完全一样,而在皇权的集中和对文官的制衡上,明是远远落后于清的。
不要以为他这个皇太子能叫所有臣子敬服和效忠,这段时间下来,东林也好,包括以前的齐党,浙党,阉党余孽,在背后争权夺利,搅风弄雨的人,岂在少数?
现在这个时候,没有绝对君权,除非是对自己的臣民挥动屠刀,他也只能隐忍,很多事,只能徐徐图之。
开放监生之捐,其实就是要给统治阶层注入鲜血,让不少在下层郁郁不得向上的人才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入政斧效力,或是有参加会试的机会。
明朝进士,特别是晚明时,进士有九成是出在南直隶和浙江、江西几省,这种情形,必须要加以改变。
就算监生中品流复杂,也只是大政之下的必要的附属品,完全可以忍受。
这一篇经济国事的大文章,如何能向一个盐商解释清楚?
当下刘岩还是沉吟不语的样子,朱慈烺知道对方心中疑虑,当下洒然一笑,索姓是将盐引改票引之事先向对方说了。
“臣以为,此法善莫大焉!”
刘岩到底是盐商中的佼佼者,一听之下,便是知道这一改法十分高明,几乎是把原本盐纲目引的发售方式来了个彻底的改革,有此方法,以前积弊,就可一扫而空了。
而身为盐商,则不必担心一切收归官有,太子这样的办法,就是叫盐商继续留有盐场,只是出盐之后,由官府定价发卖。
凭票购买,各地凭票查验,只要有票,不管大小,贩卖一百斤也可,万斤十万斤也可,只看各人股本大小罢了。
以前一些私盐贩子,要提脑袋贩盐,自此之后,只要卖些苦力,一样就能养家糊口了。
“善政,善政!”
刘岩此时对皇太子也是心悦臣服,再没有什么话说,激动之下,只是连声夸赞而已。
“不要尽说好话!”朱慈烺皱眉道:“附近盐场,我转了几十家。盐民百姓待遇不一,象你这里,百姓好歹是有营生,一家老小有饭吃,有的盐场却是将盐民克扣的如乞丐一般。还有,浪费工时,材料,人人皆可走私。盐课朝廷不打算把盐场收回,毕竟盐商虽良莠不齐,但经营盐场,其中一些关节,还是你们最为清楚。我看了几天,心中已经有定论,以后还要成立监司,专管各大小盐场。一则,要记录和控制产盐数量,二来要分省定价,三来就是监督质量,淮盐原是比二东的盐好的多,现在一打听,青州产盐已经远超淮盐,我看了几天,盐场之中,颗粒太大,杂质太多的盐田到处都是,这样下去如何得了,一定需要整改才成。第四,就要给盐民定工钱,这等事,你莫要以为是朝廷官府多事……朝廷抚育万民,什么事都能管。盐民吃喝不饱,挨打受骂,岂能尽心尽力的替东主做事?况且,朝廷也不能看着子民受罪,非得纠正过来不可。你这里是算明白的,多少盐商,心如黑铁,说不明白,少不得就要打板子,板子上身,也就老实了。”
朱慈烺一边说,已经是站起身来,边说边在这水榭中来回徘徊。
初为太子,以为不过是有钱有粮,养兵打仗,到现在身处局内,这才明白了很多事。
大小政务,没有简单的。
光是一个盐政,还有一个捐纳厘金,这几件事,这几个月下来就是牵扯很广,几乎是把他练兵以外的所有精力都用上了!
而一边的刘岩也是双眼都放出光来。
眼前这位主儿,年纪不大,怎么就有这么经天纬地的才干?
他倒是不知道,当世之人,于事多半不愿探寻究竟,含含糊糊,塞责推卸,谁愿多事?象朱慈烺这样,能沉下心来,在盐场之中和一群连农民也不如的盐民打了好些天交道,和盐商推心置腹的长谈……这样的事,连个知县也不肯干!
有如此身份,再加上能放下身段,再有后世见识和做事的办法,还有什么事是不可为的?
“如何?”
刘岩如何佩服,朱慈烺也不去管,顺着自己的思路说完,便是双目炯炯,看向刘岩,问道:“我的这些想法办法,你看如何?”
“妥当之极。”刘岩笑道:“就是不知道,殿下要叫臣如何效力?”
他能把家业做大,到如今的地步,人当然也并不笨。朱慈烺麾下练着几万大军,淮扬民政军务都归大元帅府,二府五州十四县多少事,加上南北中心,运河上每天过多少船,有多少事情等着这位太子来处断,每天还要和南京文书往来,参与全政大事……这位殿下哪有功夫,真的跑一个盐商家里头来钓鱼!
第二百零七章余波(16)
“好,算你聪明,当然,也是响鼓不用重捶!”
朱慈烺也是满意一笑,向着刘岩道:“两件事。”
他原地转了几步,似乎心里也在犹豫,不过,还是很快转过身来,又向着刘岩道:“第一件事,你把盐场生意,交给可靠的人来打理。自己不能亲自过问生意了,要防闲杜渐。”
这么一说,刘岩就是又惊又喜,声音都是颤抖了:“殿下是想叫臣管理盐监?”
“没错。”
这人果然是聪明,看来才干不一定局限在盐政上,先叫他做盐政官,学习行政经验,也养一下声望。
将来主政一方,也未尝不可。
崇祯经常感叹文臣误国,也感慨没有人才。
其实草野大泽之中,哪里没有人才?
人君手中没有人才,或是用的全是庸才,究竟是自己的责任大些,还是怪责别人?象崇祯不了解大臣,连内阁成员都可以抽签来选派,几十界政斧,首辅中都有不少声名不显,碌碌无为之辈,更加不必提寻常大臣了。
眼前这人,可用!
当下想透彻了,朱慈烺便笑道:“涮新盐课,是要改良弊病,把以往旧的积习给洗涮了。所以,不仅要管,还要管的好。如果管的一塌糊涂,那岂不是落个天大笑话?我早就预备找一个懂行的人来管,在这里观察了你的盐场,又看过你,看来看去,你最合适了。官员文书佐杂,我会给你派,他们给你打下手,你也能自己征辟一些帮得上手的,盐场积弊,你最清楚,上任就赶紧清理起来。有人不服,也好办,我叫淮安镇拨两个哨的驻防骑兵给你,斩首以下刑罚,你可以随时自己临机处断,若是有人犯了斩罪,飞书报我便是!”
这么一说,其实刘岩就算是有管理权,抓人权,杀人权。
若不是这样的特殊时期,岂能把这些权都放在一个人手中!
但现在也是没有办法,非常时期,也只能行非常之事。
若是因循守旧,朱慈烺自己还得老老实实呆在东宫读书。或是,直接早就死在燕京,被东虏下令斩首了。
面对朱慈烺的目光,刘岩也是强按着激动,自幼生在盐商世家,对赚钱和银子早就没有兴趣。以他的为人和心胸,也是早就想多做一些事情,造福乡里。
平时没事就施粥,开善堂,就是这种情绪的体现。
只是盐商在大明地位实在太低,想做事,也就只这两件,再想做多,士绅们怪话就出来了,银子想花也是花不出去,还白落一身的埋怨。
此时太子以如此重责相托,刘岩眼神灼灼,半响之后,才郑重一礼,答道:“臣敢不效死?殿下,请派人跟在臣左右,只要臣办事不利,就斩了臣。”
“你刚刚若是想也不想就答应,这个官儿反而做不成了。”
找到一个合适的帮手,朱慈烺也是十分高兴。制度之下,首要还是得人。现在南京那边政斧起色不大,还是因为大量东林党把持着。
内斗内行,做事外行。
但现阶段抛开东林党来治政东南半壁,也是绝无可能的事。象刘岩这样的商人,管管盐务,准定都会有人说话,好在现在淮扬就是他自己的地盘,东林党鞭长莫及,不然的话,也得再想办法了。
他在肚皮里叹一口气,脸上却是笑的十分高兴,向着刘岩点一点头,笑道:“你的才干,家世,人脉,我都是知道的。再持重一些儿,这个官你能当的下来。至于说事情办的如何,只要你是出于公心,忠于大明,忠于我,然后能清廉自诩,这三条先占着,能不能做成,我当然不会怪你。当然,我选用官吏,也不会用无能之辈就是。刘岩,你已经捐了四品,任四品的盐政司,正好合适,过几天,就预备接印任事吧。”
“是!”刘岩刚刚声音都颤抖了,此时反而是一脸庄严,他身的刚严威毅,唇上是一字浓须,黑而刚直,更添几分庄肃之像。
此时跪下叩头,就算是正式接受任命了。
“第二件事,以盐政司的身份,入南京,接受内阁和军务处、六部九卿大朝会的质问,把我改良盐课,涮新盐政的苦心,向朝臣分说明白,务必要使朝官接受。我会派人跟着你,朝官中,你也要先拜会一些人,事先做好准备,这样,人家在朝会时,才能畅所欲言,知道怎么来支持你。”
“是,此事十分要紧,臣一定好好筹划准备。”
这一点时间,刘岩也是进入状态,朱慈烺十分满意。
他来回奔波,淮扬之间就已经是走了几次,练兵时也是事必躬亲,不论是骑兵还是步军,几乎所有的训练科目他也是全部参加了,如此这般,又在盐田这里转悠了几天,人也真是乏透了,当下脸上便是露出倦色来。
“殿下困倦,不如在臣这里歇息一晚上。”
“不必了!”朱慈烺摆手道:“现在就走。行营和这里相隔不到六十里地,三个多时辰也就赶到了,正好可以看将士们早操……你这里虽好,不过我却不能耽于安乐啊。”
“殿下若是愿安乐,超出臣府十倍又有何难?”
皇太子在清江的行止,淮安地方早就知道的清清楚楚。以一国太子之尊,要是想经营住处,还怕办不到?
这一点时间,练兵等事,怕是有二百万抛洒出去了,拿出几十万来修自己的居处,谁又有资格多说什么不成?
除了居住清苦,也不闻在声色犬马上有什么爱好,就是吃饭,原本该有讲究的膳房,还该有鼓乐。淮扬地方,盐商太多,彼此间又喜欢斗富,就是连刘岩家里也养着好几个班子,有的是女孩子,清吟浅唱,有的是鼓乐,吃饭时也是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可以听着以助酒兴。
眼看皇太子一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