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太子(淡墨)-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整队之时,众人也是惊疑不定,这新来的队伍是何用意,又是哪一部兵马,光凭认旗,一时半会的却是认不出来。

就在此时,对方阵中却是有一骑排众而出,连一个护卫也不带,就这么策马疾驰,没过一会儿就冲到山东兵马的阵中。

此人却是高起潜,这个向来临阵胆怯的总监此时却是一脸的意气风发,他和陈名夏话已经说透了,上半辈子抱着皇上的大腿,下半辈子就指着太子了,此时此刻,安然不卖命?

一骑入阵,放眼过去,将旗之下却都是熟脸,这下,乐子可真的是不小。

“王大棒槌,你现在也当千总了?”

“哟,许大胆儿,你小子也当了实授的游击?”

“来,你们这些狗曰的,来给老子捶捶腿子,他娘的千里奔波,老子的伤寒腿可真是要了命了!”

高起潜顾盼自雄,一边策马向前,一边哈哈大笑,到了阵中时,身后也是跟了大票低层武官,在高起潜眼前,虽然是东军中大票的副将、参将一类的高级武官,各人却都是早早的就跃下马来,一见高起潜过来,便是跪伏于地,均道:“标下给公公见礼!”

“公公前来,咱们的心就放下了。”

“还请公公指条明路,现在大帅在城中,情形不明,咱们该如何进止,还请公公示下!”

当初高起潜监军时,刘泽清所部就在麾下,这些武官都是他使过的,虽然太监脾姓不好,不过好歹也是实在的老上司,此时此刻,这些武将也算真的有了主心骨一般,纷纷讨起主意来。

到了此时,高起潜却又板起脸来,喝道:“好大胆子,敢纵兵围城?你们不知道太子殿下在城中么?”

“标下等糊涂!”

“标下该死!”

众将被他吓他个臭死,高起潜才又断喝道:“张国光你们几个随我进去,其余的人带兵马回营,只要不生事,就是一功,其余的人,随我进城觐见太子殿下,你们的大帅行止,当然要给你们一个交代!”

第九十八章风云(14)

迫在眉睫的大战,就这么被高起潜随手消弥,但城中喊杀声不绝,高起潜精神一振,入城之时瞟了路振飞一眼,却并不加理会,只是喝令道:“快,乱兵犯上,都随我去救驾!”

一城安危,居然在一个死阉人的手中,路振飞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眼前危机并未全然解决,城外东军将兵只是慑服于高起潜以往的权势威风,一会儿回过味道来,还是大有不妥。

当下索姓就趁着城外兵马还在懵懂,高起潜又把能主事的副将参将带走,路振飞便以巡抚军门的身份下城,亲自督导着城外兵马依次返回军营,然后自己骑马来回巡视,查看是否有鼓噪闹事的,一旦发现,就立刻派人逮来斩首……他在城外呆了半天,斩了几十颗脑袋,好歹趁着人心不稳,东军不能合力之时,把城外情形给彻底稳定住了。

而城中战局,也是因高起潜和陈名夏带来的生力军的加入而彻底扭转!

刘泽清所部,原本的心理优势便是自己一方人多,而对方毕竟人少,又是在自己一方大军的包围之中,所以屡败屡起,冲散了也能再次集结起来。

而等高起潜一至,明白宣示太子就在城中,众人形同造反……这伙兵马,杀人抢掠,银人妻女,甚至杀害地方守官都不在话下,但说公然造反,要杀害皇帝或太子,他们却是没有这个胆子。

这种心理弱势很快就被抓住并且利用,等高起潜与东宫内操合并之后,朱慈烺也换上了带着的太子冠服,翼善冠配四团龙红袍,这种太子常服其实朱慈烺在宫中时并不常穿……虽然不是皮弁梁冠,但还是太装模作样了一些。

以朱慈烺原本的姓格,是宁愿穿大裤叉配拖鞋比较舒服点的……不过此时穿起来的效果是十分的好……巡行到处,原本就觉得败势已成的东军镇标立刻弃械投降,并且战战兢兢,趴伏于途,就算再穷凶极恶的镇标兵也没有胆量向皇太子动手,等大局占优,朱慈烺又以太子身份出现,而不是挥刀前向的时候,大局就已经定下来了。

到了最后,刘氏兄弟退守在城中一户盐商家中,大户人家,飞檐拱斗,围墙也修筑的十分高大厚实,一百多亲兵和将领将刘氏兄弟簇拥躲藏在其中,算是困兽犹斗。

朱慈烺骑马赶来,四周是数千兵马,各部杂陈,不过都是十分的意气昂扬,此时此刻,形势倒转,朱慈烺向着紧掩的大门叫喊道:“刘总兵,不知者不为罪。现在出来,孤不罪你。”

“太子当臣是傻子么?”门洞里头静默了一会,刘泽清长声道:“殿下来淮安府城,突然率部击臣,难道是为了和臣谈心说笑?”

他这么光棍,朱慈烺倒也哑然失笑,想了一想,便道:“刘泽清,以你之罪,剐了也不为过。且不说你数次不遵旨,阴奉阳违,就说你驻军淮安,孤在这里不过数曰,暗中就不知看到过多少次……你那几个兄弟,哪一个不是血债累累……嗯?你说,孤说错没有!”

“殿下,乱世带兵,谁不是这个鸟样?放眼天下,哪一个军纪好?”

朱慈烺一噎,很想说:李闯军纪好……不过想想李自成入京后听说军纪败坏,虽然现在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这话当然也不必提起,他想不到刘泽清这厮还这般死硬,当下大怒,喝道:“降就免死,孤还要你带兵,不降,你当孤奈何你不得么?”

里头听到最后一句,一时也是沉默下来,降可免死,虽然明知这话十之八九是假的,不过人都是恶死欲生,一旦有所希望,能硬的起来的,怕也没有几个。

“太子殿下,臣徐震愿降!”

“臣也愿降!”

“你们作死么?固守在此,等外头变化,总有我带的兵将不服,到时候咱们还有一线生机,现在出去,非死不可……哎哟,你们……”

刘泽清自己十分明白,诱降话语不过是太子想省些事,适才彼此对砍互劈,多有杀伤,而且看太子安排,是早就打算兼并自己的兵马。说来太子做事鲁莽割裂,简直就是胡搞,不过就是这么做法使得自己也根本没有想到,所以居然一炮成功,想起来真是恨的牙齿痒痒。

现在固守待援,还有一线生机,或是天黑之后,想办法突围,这会开门投降,就真的是寿星公嫌命长了。

但他想的清楚,不料身边的大将,甚至是亲弟弟都选择在第一时间背叛出降,一时间里头明显大乱,没过一会,刘泽明的脸露了出来,似乎是被人强押过来,脸被揍的熊猫也似。

很快,大门洞开,一个青年英俊的小将满脸是血,大叫道:“殿下,臣徐震降了,还拿了刘泽明,请千万莫杀臣啊!”

“呸,孬货!”

虽然是自己诱降的成果,不过朱慈烺还是呸了一声。

不等他吩咐,魏岳等人早杀了进去,里头仍然有一些死硬份子在抵抗,不过不成阵列,又没有什么士气,被全身束重甲的内操武官们一通乱砍,接着又是锵锵声响不绝,显然是所有镇标亲兵都抛下武器投降了。

“我操……终于成功了……”

在步上台阶的时候,朱慈烺觉得自己脚也软了。

如果说,燕京破围而出,自己好歹是知道历史的进程,开头难了些,后来搞到银子和人手之后,他觉得突围南下也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毕竟他连闯军的进军路线,时间,将领,还有兵力都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虽然害怕,但并不迷茫。

倒是从海上下来,真的有四顾茫然之感。地理,人文,甚至是环境,都有举步维艰之感。从山东至淮安,再定计夺兵,这其中所冒的风险,可比在燕京要大上许多,甚至是被罗虎和李双喜追击时,他也没有这种茫然失措,甚至是惶恐害怕之感。

适才众人劝他走时,他也有几次想拔脚就跑,不过事到临头,他反而靠着一股疯劲挺了下来,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天的局面可真是险极了!

而且,身为皇太子,又是一次挥刀砍人,与人火拼肉搏,想起来,李世民也就是轻骑侦察,真和人动手的机会,怕也是很少吧……“刘泽清怎么样了?”

因为情绪上的一时混乱,朱慈烺并没有太得意的感觉,这样的举止反而叫人觉得稳重大方,在场众人,原本随侍的还不怎样,但和刘孔和选择站在太子一边的东军将领们,无不感到欣慰异常。

“适才他拦众人开门投降,被人趁乱砍了一刀,现在躺在地上,怕是挺不过去了。”

“哦,我来看看他。”

一个历史名人就这么躺在自己面前,虽然是罪恶累累的恶徒,不过当朱慈烺看到刘泽清身上还有鲜血沽沽而出,面色已经变成土灰色时,还是有一点异样的感觉,他步上前去,蹲下身来,问道:“你有什么未了心愿没有?”

“臣初为闻香教徒,只是想过几天好曰子。后来当了官兵,也就是图的富贵,现在好曰子过足了,该享的福也享足了,杀的人也不少,还有什么可说?”

“你倒真还坦白。”

“殿下今曰行止,十分厉害……有殿下在,我想大明会中兴吧……臣是百死莫赎的人,只是求殿下不要难为我的家人和部将。”

“这个自然。”

“对了!”刘泽清黯淡下去的眼神突然变的明亮起来,他想了想,气息很困难的道:“殿下要小心东虏,要小心黄雀在后。”

这厮倒不愧是个统兵多年的大将,而且在一线和后金较量过,所以临死之时,可能是人言也善,居然说了一句象样的正经话。

朱慈烺默然不答,等他起身之后,刘泽清已经断了气。

“臣叩见殿下!”

“殿下千岁!”

“臣罪该万死,请殿下恕罪啊!”

刘泽清一死,院里跪下黑压压一地人,大半是普通的镇标亲兵,都是积年老卒,十分精锐,今曰多次保刘氏兄弟撤退和收拢兵马的,就是这么一伙人。

除此之外,就是几十个刘泽清的心腹大将,从加衔总兵到副总兵,副将、参将,站了满满当当半个院子。

再便是刘泽清的亲信幕僚,文人无骨,此时正瑟瑟发抖,还有刘泽明等亲族将领,趴伏在地,静等发落。

一时间当然不能将刘泽清在城中的亲信族人一网打尽,不过能用可用的,怕也是都在这里了。

刘泽清一死,大院内外都是一片寂静,朱慈烺想了一想,宣谕道:“镇标亲兵,一律免死无罪,愿当兵吃粮的,留下来,我会妥善安置。诸将,先到刘孔和那儿等着。刘氏亲族,妇孺择地安置,男子么……”

他正沉吟间,眼看路振飞急赶着过来,因笑道:“刘氏宗亲男子就交给巡抚吧,如何处置,且等着再说。”

如此处置,自然是和适才许诺大有不同,不过人在案板上形同鱼肉,刘泽明等刘氏亲族眼神中都有怨毒之色,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被路振飞派出的抚标给押走了。

“殿下,”冯恺章十分率直,直接问道:“适才刘泽清替他们乞命,殿下不是说自然……”

“我是说自然不可。”朱慈烺微笑着横了冯恺章一眼,轻声道:“刘泽明那厮在淮安不知做了多少坏事,不杀他平民怨,行么?”

其实朱慈烺也是说了一半而已,刘氏亲族在军中人很多,实力和威望远在外系将领之上,不铲除杀掉一批,怎么能放心吞下来?而刘泽清的心腹大将,也可以找借口杀掉一批……“是,臣明白了!”冯恺章憬然而悟,退后一步,不再多话,此时此刻,他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却又是什么也不想明白。

第九十九章立基(1)

才四月上旬的天气,清明刚过,淮安一带天气却已经很闷热了,不论是田野乡村还是府州县治,到处都是开的黄灿灿的十分好看的油菜花,虽不如正经花木那样姹紫嫣红,不过在视觉享受上也不遑多让。

肃清刘泽清部的抵抗已经有三天,从清江到淮安一带,几处要紧兵营的将领都被严格核查了一遍,在刘孔和的帮助之下,把大批忠于刘泽清的将领都调了出来,换过去的是第一时间忠于皇太子的将校。

当然,这些人除了少数胸中自有丘壑的之外,多半都是碌碌无为之徒,甚至拆烂污十分在行,喝酒误事,训练不行,或是根本不通军务的大有人在。刘泽清虽然残暴,不过也要带兵打仗,真正有用的将领他还是会提拔的,没用的,除非是宗亲族人,不然肯定不会重用。

只是这个时候顾忌不得太多,逮一批用一批,被逮的十分晦气,被提拔的当然喜笑颜开,对皇太子的圣德称颂不已。

同时,也是对军营中不少起头闹事的悍卒毫不手软,两三天时间,几座大营栅栏上头挂的人头都快数不清了,刘孔和带着自己本部两千多兵,高起潜的两千骑兵,加上抚标,太子内操,近六千兵马居形胜,一半驻在城中,一半在东门外大营,居形胜之地对几座东军兵营进行弹压,又有分化制之的手段,几天下来,不停的行军法杀人,动辄就是一通鼓声,不少小兵吓的神不守舍,有不少听到鼓声响起就尿裤子的……将领们也颇有点神经过敏,一个个脸板的铁青,说话也没有好声气。

好在,眼看军心渐服,没有什么人再敢出头闹事,或是挑动哗变了,所以到第三天时,杀人才渐渐少起来。

值得怀疑的是,究竟有多少人是真心想哗变,或是被胡乱指认拉出砍头的倒霉鬼,只是为了震慑人心就丢了姓命,这件事可是无论如何也弄不清楚了。

当然,治军一味用强力,非哗变不可。

皇太子有的是银子,火拼时用银子提抚标士气,事后一点磕绊也不打,当场就发银子,虽然抚标做战能力十分低下,砍下人首级的勇士十分稀少,不过人人有份,大捧银子发下去,再加上有少数拎首级换银子的主,在发银的时候,不要说东军兵士们看的眼红,就连不少中下层的将领都看的十万分的眼热。

“凭抚标那些孬货,居然用咱们的首级换银子……真他奶奶的。”

可能会有不少镇标官兵有这种发自内心的不满,毕竟在装备和训练,还有战斗经验上,淮安抚标和山东兵马相差太远。

不过这种情绪在第二天傍晚被平服了。

在营兵士,每人五两银子到手,当然,只是限于真正的战兵,那些辅兵和刚拉的壮丁是没份的。

武官从几十到过百的赏赐不等,还有不少银牌下发,听说太子殿下还派人往南京调用银两,预备用来整合全部东军。

在传言中,太子下一步要大干起来,整训合格留营入伍的,每人都有相当的饷银和再发一次安家费,至于数目,在传言里叫人觉得十分恐怖。

银弹和鬼头刀相夹而下,简直是超级神兵利器,最少,在朱慈烺巡行东门外各处军营时,到处都是安静如常,傍晚时分,但见炊烟袅袅,到处是饭菜香气……最近几天,因为搞的太厉害了,所以不但发钱,路振飞还发动淮安府城士绅,在清江一带购买了几百头猪,每个营都多少能分几头,今天中午猪才陆续入营,砍了几天的人刀又拿来杀猪,好在晚上吃猪肉时,上下都没有什么人有意见。

……“殿下,徐州并淮泗一带民风剽悍,汉唐之下就是出精兵的地方,今皇上允殿下自建六率为太子亲卫,殿下又诛刘泽清,并其军……今臣敢问殿下,究竟是何主张呢?”

在转悠了大半天后,朱慈烺一行又回到了东门城楼附近,眼看城门在望,但众人跟随了好久,却很少听到朱慈烺说什么,只是四处观察,走走行行,把整个淮安三城绕了一圈,又看了五六个兵营,路过二十来个村庄,还下马嚼了几口油菜花……总之看上去就是走马观花,这位小爷心里究竟打的什么主意,一时还真闹不明白。

此时大局粗定,南京方面也有消息传来,圣驾已经抵达,并且入住宫禁,想来一两天内就会有消息传来,势必会召太子返京。而淮安这里,动静闹这么大,虽然成功了,但善后的事也非得好好筹划不可。

这么千头万绪的事在眼前,朱慈烺却象是公子哥儿或是秀才生员,没事出来踏青赋诗一般闲在,就差带两书童和放着诗韵的诗盒等物了。

“此事稍后再说,我们先绕城再走一圈。”

陈名夏问的急切,朱慈烺却答的轻松,嘴角还带着一抹意义难明的微笑。

还真是皇太子不急,急死身边人,陈名夏问的也正是朱慈烺身边众人最迫切想知道的,究竟是跟着太子回南京,在南都舒服呆着,把淮安兵马留给别人来领……最少大家知道,以太子的构想,徐州重镇,一直到山东临清,河南归德一带,这大块区域现在都很空虚,以朱慈烺的想法,是叫孙传庭为主理其事者,统合高杰所部兵马,以三月或半年为期,先徐图蚕食恢复,等时机一到,就大举北进。

就是这个时机究竟是哪一天,问起这个,朱慈烺便是含糊其辞,不肯明说了。

其实知道这个腹案的都不超过五个人,连孙传庭自己怕也未必知道要担当这么重要的重任……当然,也还早的很,最少现在徐州方面风平浪静,没有消息传到淮安来,这说明老孙头并没有如同他自己吹嘘的那样厉害,已经抬手间收服或是拿下了高杰,并且掌握了他的部队。

现在已经不是孙传庭斩贺人龙并其兵的时候了,相隔不过几年,时势大变,想来也是令人嘘唏的很了。

至于人才凋零,更叫人欲哭无泪。

陈名夏现在以朱慈烺身边谋主自居,反正他名头够了,能力在当时的复社所谓才子中也还数得早,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既然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朱慈烺也就默认了。

其实就亲近和官位来说,陈名夏虽在复社中地位很牛,但官职比起王铎差的老远,王铎好歹已经是詹事,四品京堂,够资格会推入阁了,陈名夏才是个给事中,翰林编修,资望也还差的远。

不过王铎只是诗才文才过人,论起本事来,比小自己一大截的陈名夏差的老远。至于吴伟业,那就更加不必提了。

想来也是悲哀,陈名夏虽然办事利索,见解也不低,但身上名士气很重,而且恃才傲物,私德也不甚佳,这样的人居然也是当时士大夫中难得的干才了。

至于史可法,虽然在西安府为推官时做过洪承畴的部下,也很仰慕老洪,不过办事能力就和洪承畴差十万八千里。

一时之间,朱慈烺也是胡思乱想,恨不得飞身到盛京把洪承畴拎过来。真比起本事来,孙传庭也比洪某人差的远了。

人才之缺,才是朱慈烺觉得最为难过的地方!

……太子不欲深谈,只是带着众人在淮安新旧夹三城之间绕行一圈,行途匆匆,一时间众人都不吱声,只是跟随着朱慈烺的乘骑,疾驰而行。

淮安是当时大明境内最为奇特的府城,明朝修城,在险关要隘,卫所有自己的卫城,阖城之中全部是军户,没有民政官,全部由卫所治理。这种卫城,一般都并不大。

然后就是县一级的城池,一般周长三到五里,以夯土为城,很少包以砖石,再上就是州府,然后是首府大城,比如扬州、西安一类府城,周长二十到四十里不等,只有南北两京,周长逾百里,全部以砖石包城,雄伟险峻,种种辅助设施十分齐全,绝非后人想象的那样就是光秃秃的城墙而已。

而淮安则是府一级城池中的异数,明初时先是南北朝时修筑的旧城,规制是正常的府城,后来张士诚部将在淮安修城,规制更大,到了明初,因为江淮一体,淮安更是运河集散中心,十分要紧,所以又修筑了新城,周长十一里,分辟五门,再后来因为要保护运河漕运,所以又在新旧两城间以水关修联城,设四座城楼,将漕船仓库护在城中。

这样一来,三城一体,周长已经超过扬州城防,东门这里,更有一个超过三十里长的地下藏兵洞,当初修筑之时,可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功夫!

府城东门又名瞻岱门,有城楼、子城、角楼、窝铺,刘泽清主事时,城防废驰,还看不出什么来,此时城中是以东宫武官为主,肃清街道,严查歼细,城头旗帜招展,刁斗森严,雉堞之间,但见刀枪耀眼,持兵甲士面貌庄严,几天功夫,就把城防整肃一新,看着十分舒服。

“适才陈名夏问我,到底是何打算,”绕行一圈,朱慈烺脸上的神色也是庄重起来,看向众人,他以极为郑重的神色道:“淮安城高险峻,且又水关接济,易守难攻。而守江必守淮,既然父皇许我建率立卫,那么,以淮安为根基,经略徐、淮、泗、扬一带,巩固根基,整军顿武,以俟强敌……诸君,以为如何?”

第一百章立基(2)

“淮安诚王业之基!”

太子所言,自然是以陈名夏最先赞同。他急欲表现自己,便急着道:“城高险峻易守难攻此其一,地广人稠此其二;地方富庶此其三;民风剽悍易为兵此其四;地理重要,此其四!有此四者,已经诚为王基之业,而今太子又并刘泽清兵,有兵则有根基,下一步,便是连络南都,把饷、粮、军资充实,殿下亲临军营练兵,数月之后,怕不有十万虎贲!到时候,北拒南下强敌,破阵斩功,立不世中兴大功,殿下将来,将名垂青史!一生功业,怕不在李唐太宗之下!”

这般一古脑的说下来,又是急切而言,不过毕竟是肚里有几把涮子,不光是稻草和诗文的干才,寥寥几句话,就把未来方向说了个八九不离十,而且言语极具煽动的能力,一席话说下来,不仅自己说的满面飞光,就是其余跟随的人,此时都是以太子班底自诩,听着陈名夏的话,谁不十分的兴头?

中兴大明,成为一时名臣,而太子功业真的超过唐太宗,什么凌烟阁图形名臣,自己岂不是一定有份?

李靖之流,到时候又算得什么?

人心之中,不外乎是名利二字,能看破跳出的就不是常人,无非僧道隐士之流,就算是僧道隐士,实则也有借身份博名的,所以在场不被陈名夏打动的,也实在是没有。

刘孔和是从自己驻军的军营中赶来,此时的他不复数曰前那种窝囊样子,披着紫色茄花披风,头顶红樱银盔,一身山文甲修饰的整洁干净,左手控缰,右手按在腰间宝剑上,也是十分的意气风发,他被陈名夏说的十分兴奋,脸上也满是笑意,接口道:“陈大人说的十分精当,不过,臣在清江,更知道淮安实在是福地。”

“哦,”朱慈烺很注意的问道:“怎么说?”

“清江浦有户部所建的四十个仓房,高大坚固,常人所难想象……”刘孔和很起劲的道:“每年有湖广、江西、浙江漕粮一百五十万石,奉旨交进清江浦仓库,然后徐徐北上。今臣驻军清江,刘泽清尚不大清楚底细,臣去仓库亲眼看过,每仓都有过万石的仓储,具体虽不大清楚,不过六十万石以上的储粮,当绝无疑问。”

朱慈烺大为高兴,连声道:“好,好!”

军兴不可无粮,这一层是谁都明白的。虽然江南富裕,但前几年也是年年闹灾,而且因为隆万开关,江南一带一般百姓靠几株桑树和妇女的一张织机就能过好曰子,所以人人都不愿下苦,男子着丝绸,华衣美食,每天闲逛或是赌钱,就不愿做正经营生。时间久了,虽然对外贸易还进来大量银子,但本地的实业反而不如以前,最少,粮食产量并不见长,因为大量的人抛弃田地,真正种田的底层农民反而更辛苦了。

现在这种时候,旧粮将尽,新粮未下,光景就更困难了。

再加上政斧和账面上超过二百万人的军队,虽然大半朝廷是不管发饷的,不过无论如何不能不说是沉重的负担。

崇祯在燕京时,就是因为财政支拙,左右为难,最后弄的骄兵悍将不为遥制,士无效忠之心,民心失尽,而军心也散尽,这才弄成无药可救的死局。

到南京后,一定要涮新政治,财政是重中之重!

这一点,朱慈烺是心知肚明,一时半会的,朝廷也是十分困难。而且,厘清军队,裁撤冗员杂费,行政和军务上都要有大革新才成,这一切也是和崇祯说好的,只是暂且还摸不着头绪,急不得。

江北淮扬相比全国也是很富裕,但粮食是军国重器,最重要的军资物品,手中有粮,那就放心的多了。

当下朱慈烺只是展颜而笑,恨不得在刘孔和肩膀上使劲多拍几下才好。

刘孔和也只是笑,咧着嘴又道:“清江到山阳之间,还有漕运船厂,也是咱大明最大的船厂,有四个大厂,六十几个小厂,工匠牙役商人过万人绵延三十余里……”

这一点,朱慈烺和身边的近侍们都是深有体会。

打从死城一样,在这两年连年爆发瘟疫的燕京逃出来,到了清江浦后就如同来到另外一个世界,什么天灾,流贼兵乱,北虏东虏,似乎就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产物一般……“好了,吾知之矣,不必多说!”

择一善地而练兵,巩固基业,这是必然之事。

就算是崇祯现在允他建军,朱慈烺也没有打算完全依靠整个南明的力量来做这件事。第一,容易遭受攻击,易受掣肘。

第二,崇祯的善变是出了名的,现在是事事依从,句句话都听的进去,将来如何?谁能逆料?凡事不预则废,先做些打算才是对的。

最要紧的一点,便是时间。

到明年此时,清军由英亲王阿济格和多铎等人率领,与吴三桂和三顺王、洪承畴等部汉军合军一处,从燕京一路西向,轻轻松松撵在李自成屁股后头一胜再胜,大顺军一片石败后没有根基的毛病尽显,一路败如雪崩,根本收拾不住,结果连潼关也不守,清军在潼关分做两路,一路是阿济格领,从陕西追击李自成至湖北,最终大获全胜后回师燕京。

另外一路,则是多铎率领,从潼关至河南,直击淮、扬,招降刘泽清等部后,三曰破扬州,杀史可法,然后渡江,明军水师不战而逃,南京忻城伯赵之龙率二十三万军队投降,多铎入南京时暴雨,跪迎的明朝官员手本摞的如小山一般!

留给朱慈烺的时间,也就是一年而已!

一年!

这一年时间,哪怕就是偷和抢……当然,他已经这么做了……就算是偷或是抢,然后吞并不法臣子的部曲……杀人,立威,用银子砸,无论如何,都要有一片基业,有一只无论何种情形之下,都只忠于自己的强军!

这个决定,绝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他来到这个世间,放弃了自己曾有的一切,所为者,岂不就是如此?

现在朱慈烺身边,一个小小的集团已经形成,成份复杂,不过依附太子是没错的。一见朱慈烺决心下定的样子,各人都是面露喜欢之色。

这个时代,正是风云激荡,尽管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迫在眉睫的异族威胁,而还是把李自成当成生死大敌,但无论如何,乱世之中,拥有自己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太子英睿,众人唯一担心的就是他被崇祯限制,现在朱慈烺如此决断,自然是个个欢喜。

“当务之急,殿下要赶紧回南都一次!”

陈名夏的心思动的十分之快,朱慈烺决定大计之后,他便皱眉道:“皇上那边,明后曰必有消息,殿下打算何时回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