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玩机械-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不列颠号的这样一个小小的故障,棘爪这样一个在雷晓飞眼中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小零件,对在当代可谓机械大师的雷晓飞来说,简直就没有一点挑战难度,当然一次性就维修过关了。

雷晓飞装好了棘爪之后,检查了一遍棘爪与棘轮的吻合程度,见两者之间的齿合良好,就扳起绞盘的把手,试验维修之后的绞盘功能。

此时,查理船长和大不列颠号上的所有船员,里外三层地围了上来看雷晓飞的表演。

本来,修好了棘轮装置的绞盘,因为棘轮的作用,可以在收铁锚的工作过程中,随时停歇,减少了工作者那控制铁锚不让它下滑的气力,也能让工作者可以分段收铁锚,不用一气呵成。

雷晓飞这样的内功修为高强者,当然就不用靠棘轮装置来省力了。他运了一下气后,就匀速地把那四五百斤重的铁锚,一口气拉了上来,让围观的众洋人,再次见识了这位看上并不强壮的大华官员的气力。

铁锚拉上来之后,就已经被绞盘的棘轮装置锁紧,不会再往海上溜。雷晓飞再详细检查了一遍棘轮装置的锁紧状态,见情况良好之后,他就拨起了棘爪。“嗖”的一声,脱了锁的铁锚,在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之下,飞快地向海里坠去。

成功了,这一套绞盘的运作完全恢复正常了,也就是说大不列颠号的故障已经修复了。

围观的大不列颠号的船员,都为了这修好的大不列颠号,在胸前划起十字来。尔后,在场的洋人,都不约而同地纷纷向维修者雷晓飞,竖起了大拇指,猛说:骨、骨。让旁观的周家父女和玲可公主听后不明所以,心中暗道:这些洋人也忒是奇怪,这里哪有什么骨骨肉肉呀?

待围观的船员都散去了之后,查理船长和威廉大副连忙上前谢过了雷晓飞,然后,与他商讨他曾经提议的把大不列颠号驶入大华内陆码头保养、维修的事。

第704章紧急传书

对于说是让大不列颠号驶入大华的内陆码头保养、维修,实际是要让大华的工匠前来参观、学习这事,雷晓飞昨晚已经有了计划。

本来,让大不列颠号停泊检修最理想的地方是穗城,因为从这里向东航行不远,就是雷晓飞前世的珠江口,再由珠江口沿着他前世的珠江、也就是现在的清江逆行不远,就能直达穗城。那段水道,足够容纳大不列颠号这样吃水量的大船航行。

问题是穗城现在并没有控制在雷晓飞这边的手中。无奈的雷晓飞就只好退而次之,把大不列颠号的停泊地点改在了番山墟。但由清江入番山墟的那段河道,能不能容纳大不列颠号这样大船航行呢?

雷晓飞昨晚定下了大不列颠号的停泊检修地点之后,今早就让丐帮的联络员用“飞鸽传书”通知番山墟那边,令伍府尹多派出人手,第一时间测量出那段河道的数据,然后马上回传给他。

同时,雷晓飞也让周学士立即传书组织“文华阁”的能工巧匠,日夜兼程赶往番山墟,准备让他们参观、学习制船、修船的知识。

在番山墟那边的测量数据还没有回传过来之前,雷晓飞也只能等。这些情况,当然就不好向查理船长他们解释了,雷晓飞只好找了个理由拖住他们。

雷晓飞拖住查理船长和威廉大副的理由,就是要与查理船长立即洽谈大不列颠国与大华建交的初步草案。

查理船长听了雷晓飞的提议后,也没有异议。毕竟,能及早定出两国建交的初步草案,有利于双方就这个草案进行斟酌、推敲、协议和修改。他不假思索就同意了雷晓飞的这个安排,两人就在大不列颠号的会客室中,展开了谈判。

因为雷晓飞已经有了腹稿,并经过了一夜的推敲,给自己提出的条款,都准备了充足的理由,所以双方谈起来很顺利,只用了半天的时间,一份可能是大华帝国与外国的第一份建交草案已经拟好,双方再进行了一次核对之后,就分别在中英两语的、一式两份的草案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签定了建交草案后,已经是日落时分。雷晓飞拿着其中一份的草案,拒绝了查理船长在船上吃晚餐的邀请,从大不列颠号走了下来,准备回到宿营吃过晚饭后,再与周家父女推敲一番建交草案的细节,看有没有错漏之处。

雷晓飞才下了船,还没有来得及吃晚饭,丐帮的联络员就匆匆送来了一份“飞鸽传书”,说是番山墟那边来的紧急传书。

雷晓飞自从依赖上了丐帮的“飞鸽传书”这个当代最快的通讯方式之后,就给住这个通讯方式,制定下了一套新的运作模式。

雷晓飞把传书分成重要、紧急、绝密与普通等几种,每种又分别规定了传书的运作模式。比如现在收到的这封紧急传书,如果发起人那边,在估计对方应该回复的时间里,还没有收到回复,就要继续再发第二封,这样一直到确认对方收到为止,防止在传书中途出现纰漏,耽误了大事。

番山墟那边竟发来了紧急传书,是什么事呢?

雷晓飞知道传来的肯定不是他要的那河道的数据。因为由清江入番山墟的那段河道不短,就是番山墟那边派出再多的人手,也不可能在半天之内,完成测量工作,所以这传书肯定与这方面无关。

现在阶段,番山墟那边的运作已经上了轨道,自从雷晓飞离开番山墟的那天起,番山墟就从来没有发过紧急传书给他,所以,雷晓飞估计,肯定是有伍府尹他们解决不了的事,才劳动到自己。

雷晓飞接过了传书之后,让丐帮的联络员,先向番山墟那边回复已经收到紧急传书,才展开传书,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雷晓飞看过了传书后,不禁皱眉。传书里说到的问题,还真不是伍府尹他们可以解决,就算放到了自己手上,也不是那么容易解决,事情相当棘手。

紧急传书有两个内容,两个内容都是关于陈姓大族的处置问题。

一个是前南粤刺史的家族那个在大陆的陈姓大族。这个陈姓大族的人,集中在离番山墟不到百里的地方居住,共有十多条村四万多人,这个陈姓大族就以这十多条村,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中型墟集,叫陈家墟。

拿下了前南粤刺史这股叛军之后,雷晓飞已经派出了人对这个陈姓大族的居地,进行了全面的监视,并对他们尽量封锁叛军被灭的消息。雷晓飞成功地控制了暹罗之后,更是布置了对这个大族进行暗中控制。

番山墟那边来的传书说,近来,随着对叛军审理的结束,这个陈姓大族可能收到了什么风,与天南岛上的陈姓大族联系频繁,有蠢蠢欲动的姿势。昨日,天南岛上陈姓大族的族长,也到了这边来,看样子要与这边的陈姓大族有什么密谋,伍府尹向雷晓飞请示,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陈家墟这个陈姓大族,一直在暗中支持前南粤刺史造反夺权的事,前南粤刺史已经供认不讳。按照大华帝国的律例,对于陈家墟这个陈姓大族所犯的事,足可以冠上谋反、叛乱的罪名。这样的话,陈家墟这个陈姓大族的人,都要受到惩罚,重的如前南粤刺史的本家,要遭到诛九族的大刑,其它有份支持的,重则刺配边远地区,轻则杖刑。

如果真要追究到那个地步,这个陈姓的大族可以说是倾巢之下,没有完卵。

可能是陈家墟这个陈姓大族的人,知道了叛乱事败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想到了反正都是死路一条,就积极行动,想来个鱼死网破。

当然,四万多人的陈姓大族,就算是全族叛乱,对于现在番山墟的武装来说,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但如果事情发展到了那一步,就会造成血流成河的场面,而且对当地的稳定、和谐都会产生不小负面影响。

雷晓飞哪想见这样的情形发生?所以,他要及时制止这场可能发生的骚乱,并要想出一个让陈姓大族能接受,也让朝廷允许的两全其美的办法,来处置这个陈姓大族,才能把负面影响和双方的损失降到最低。

番山墟那边来的传书,还说到了另一件棘手的事。这事也是与陈姓大族有关,不过不是陈家墟那个陈姓大族,也不是天南岛那个陈姓大族,而是移居暹罗那边的那个陈姓大族。

第705章策划迁移

番山墟来的传书中说,移居暹罗那边的那个陈姓大族,已经被驱逐出了暹罗。这个有二万多人的陈姓大族已经越过了两国的边境,回到了大华的国土上,正向着番山墟的方向推进。

原来,番山墟那边也是在今天,收到了被雷晓飞留下在边境监视暹罗动静的人员传回的消息,说暹罗皇储迁怒他那个陈姓的储妃怂恿他入侵大华,导致他们国家的损失惨重,就把这位储妃扫出了皇宫,并把她和支持她的家族也一并驱逐出暹罗的国境。

对于这班曾经对祖国不利的反动侨民,雷晓飞有权不接受。并可以以驱逐的事为借口,为难暹罗。不过,出于为了不让两国的关系恶化,而引起没有必要的摩擦;也出于让这个陈姓家族的二万多人,能有条活路,雷晓飞还是决定收下这班侨民。

如果不收留这班难民,这个陈姓家族的人,就真正成了无国可归之人,那样,还不是迫这二万多人去死?况且,如果不收留难民的事传出去的话,对国家的声誉也多少有负面的影响。但一下子收容这么的一大班人,又该如何安置是好?

雷晓飞还担心的是暹罗那边的陈姓大族,入了国境后就向番山墟这边开进,是不是他们想与陈家墟的陈姓大族碰头,让一向与他们有勾结的这个陈姓大族收留他们?如果让这两个陈姓大族聚合到一起,就会成了一个近七万人的超大组织,一旦这个有前科的超大组织,有什么异动,就要更费力对付。

一时间,雷晓飞好像感觉到自己接过了两个烫手的山芋,而且,这两个烫手的山芋还不能放下,一直要待到他彻底给这两个烫手的山芋降温为止。

雷晓飞连晚饭也顾不上吃,独坐宿营中,就对着这封紧急传书沉思了起来。

一通苦思冥想之后,雷晓飞还是一点头绪也没有,反是炎热的气温,让他的心头上更是烦闷。于是,他就先放下了思绪,脱剩一条牛头短裤,走到了海边,一头纵入海里,想借海水来清醒一番,再寻思对策。

傍晚的海浪很高、很猛,像一座小山般向着岸边扑来。这个时分,并不是合适游水的时候。但入水后的雷晓飞,却并没有受到那兜头盖来的海浪的影响,竟能从容不迫地在海浪中迎头穿梭畅游,看似毫不费力。

自从悟通了阴阳之道后,雷晓飞对力量的把握高明了几个层次,无论是对自身的力量,还是对外来的力量,他都能轻易地看出其中的关键之处,找到应对的办法来从容应付。

雷晓飞之所以能在大浪中从容穿梭,是因为他找到了海浪的新浪与旧浪之间的连接处,在两浪力弱之时,抓紧机会穿越,所以,他就能用随波逐流般的轻松,顶着大浪畅游。

大不列颠号上那些吃过晚餐之后在甲板上休闲的船员,见到了帮他们修船的年轻人,竟还是个戏水的高手,比他们这些长期与水打交道的人还要高明时,不由大声喝彩起来,引得全船的人都跑到了甲板上来观看。

张真人等一众人听到了洋人的喧哗后,也都跑了出来看究竟发生什么事。当他们看到了雷晓飞在戏浪之后,就都被他那高超的水性所吸引住眼球。

张真人和洪七公两位武林泰斗,从雷晓飞的举止中知道了他的武功又有了新的长足。这进步,不是说他的功力提高了,而是他的身体、动作更协调了,而且对外力的把握也更准确了。

张真人和洪七公两人对了个不敢相信的诧异眼神之后,又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了欣慰、赞赏。

雷晓飞一直游到了黑沙滩对面有两三里远的那个无人居住的小岛边后,才调头往回游。

雷晓飞的回游就更见轻松。因为回程是顺着海浪的方向游,只要会游水的人,不用费力就能随着海浪飘回去。但雷晓飞却没有随波逐流,不知是他心情好、还是童心忽起之故,他的回游也是戏浪而游。

雷晓飞回游的戏浪,与先前不同。这次,他是随着每个浪到达了高点之后,就没有跟着这个浪伏下去,而是在浪到达顶峰时,他就像青蛙一样,朝这个浪用力一蹬,跃到了前一个浪上。他就是这样三蹬两蹬,人已经回到了岸边,惹来了大不列颠号上的洋人更大声的喝彩。

回到了岸上的雷晓飞,马上就召来了丐帮的联络员,写下了一封传书,让他立即传回番山墟。接着,雷晓飞又去请来了查理船长,与他商讨,要让他的大不列颠号帮自己一个忙。

原来,雷晓飞游到了黑沙滩对面的那个小岛边时,被这个无人居住的小海岛触动了灵感,想到了如何安置番山墟的传书中说到的那两个陈姓家族的方法和地方。

雷晓飞的想法是要这两个陈姓大族,都安置到天南岛上去。

天南岛地大人少,而且岛上还有一个与陈家墟的陈姓有勾结的陈姓大族,如果把这三个不同地方的陈姓大族都安置入天南岛,不但既可以帮他们免除了将要面对的重罚,而且,也把他们谋反的机率降到了最低。

天南岛就是雷晓飞前世的海南岛。

海南岛在雷晓飞的前世时,曾有近千万人在岛上居住。而现今的天南岛,雷晓飞从叛军的陈军师口中听说过,不过只有几十万人居住。也就是说,这天南岛上还有的是地方,得是再加入大陆与暹罗那两大陈姓家族的七万人,居住人口也不显多。

雷晓飞传回给番山墟的传书,是让伍府尹马上连夜组织军队,对这两个陈姓大族进行控制,把他们全部扣押在原地,等自己赶回去处理。同时,雷晓飞还让伍府尹把陈家墟与天南岛上的那两大陈姓大族的族长,“请”回到番山墟里,也等他回去处理。

而雷晓飞请来查理船长商讨,是想让他的大不列颠号,帮自己把两大陈姓大族的族人运到天南岛上。

要运往天南岛的两个陈姓大族的族人,共有七万多人,再加上他们的行李,就是用大不列颠号这样可以乘千多人的大船,也要往来百次以上才能运完。而且,运送这班有叛乱前科的人,这用说就要武装押送了,这样,需运送的人数就更多。

雷晓飞还准备组织一批生产、生活物资上岛,对岛上进行治理、改革。这样繁重的运载任务,他当然就想到了要借助大不列颠号这艘大华现阶段还没有的大船来完成啦。

第706章辞别故土

雷晓飞把要帮忙的情况跟查理船长说出后,查理船长不假思索就爽快应承了下来,他正愁没有办法报答雷晓飞替他们修船之恩,这不正好就还了雷晓飞的这个人情?

查理船长说,大不列颠号随时可以启航,他问雷晓飞要他们到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到达?

雷晓飞就拿来了他的那个大冬瓜地球仪杰作,在上面指出他前世广西北海市的那个位置,让查理船长在十天之后把船驶到那里等候自己。

雷晓飞的设想是把大陆与暹罗那两大陈姓家族,全族迁移到了天南岛上之时,自己趁这次机会,亲自带这两个戴罪在身的大家族,到天南岛上施行改革和治理,改变那里的落后现状,让海岛上的全部居民,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有吃有穿的民众,谁还会想去叛乱呢?而且,就算是集中在一起的三大陈姓家族还要叛乱,隔着一片海域,他们在没有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的情形之下,能成什么大事?况且,雷晓飞也已经想好了一些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足够应付最坏的情况。

把两大陈姓家族迁移到天南岛,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充军边远地区的惩罚,不同的是这些“充军”的人,没有被限制人身自由。既让犯错的人受到一定的惩罚,又能让他们通过半强制的方式,改变一方水土的落后,这也算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雷晓飞相信皇上与两大陈姓家族都能接受。

站在皇上的角度来看,现在正处在朝政动荡的时期,雷晓飞相信正勤皇也不想大开杀戒,弄到民间人心惶惶,只要首恶受到了严惩,事态得到了平息,事件有了防范的措施,皇上应该已经满意这个结果。

两大陈姓家族呢?暹罗那边的陈姓家族,已经是无家可居,而且还因自己曾经做过对不起自己祖国的事,要面临自己的祖国接不接受的危机,现在有了一个这样不错的安置,相信他们已经心满意足。而陈家墟这方的陈姓家族,如果认真追究下来,更是要面临叛乱株连的重罚,这个株连的涉及面可以是整个族,现在既然有机会让他们免除重罚,相信他们当然就宁愿迁移,也不情愿受重罚啦。

当然,想是这么想,而且想象中的结果也是那么完满,但要达成这个结果,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所以,雷晓飞决定明天一早,就离开他前世故乡的这片故土,回番山墟去为那完满结果而工作。

雷晓飞送查理船长回船之后,马上就召集随行的人员,公布了自己的撤离计划,并让文武、洪彪和石头三人,立即到渔村去收集村中渔民加工好的海产品,连夜装车,准备明天的开拔。

众人离去之后,雷晓飞赶紧给皇上写了份禀报,把自己准备处理几个陈姓大族的计划和要与大不列颠国建交的事都写上,然后让丐帮的通讯员连夜传出。

直到了此时,雷晓飞在这里能做的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但他并未就此去休息,而是独坐思考如何说服几个陈姓家族的族长和对天南岛治理的细节。

第二天的凌晨,在雷晓飞例行的锻炼结束之后,大不列颠号已经做好了启航的准备,查理船长、威廉大副与雷晓飞告辞之后,船就在雷晓飞他们众人的相送之下,缓缓离港,背着初升的太阳,向雷晓飞的指定之处驶去。

大不列颠号离港之后,雷晓飞等众人也收拾起行装,走向渔村,要与村民辞行。

文武他们昨晚收集好了渔村所有加工好的渔产品之后,回来就把收集的数目交给了周才女类总,然后由周才女把类总好的结果,交给雷晓飞作价。

雷晓飞当晚就把这些渔产品的收购价定下,并准备好了这批渔产品的货款。众人刚来到了渔村,雷晓飞就把准备好的货款,交给了渔村的负责人。

渔村的人何曾见过如此之多的一笔款项,一时既是惊喜,又对雷晓飞这个第一次涉足他们这个地方的官员,充满感激。

雷晓飞让渔村的负责人,把自己昨日让文武代传达的、吩咐他收集村民所需求的日用品的记录交给他,让他回程路经他一手创建的市场时,交由市场经营的人去筹备,筹备好后再送到这里来。

渔村的村民见到了这位全无架子的年轻官员,这么为了他们着想,人人都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位会他们家乡话的官员,不但给了他们无限的希望,还无偿地帮助他们改善了生活的环境和模式,让他们已经开始有了收益,并且还会惠及到他们的子孙后代。这份恩情,哪到他们不感激?

雷晓飞一行就在渔村村民那依依不舍的十里相送中,离开了渔村。

这一行人来到了雷晓飞前世的市区时,跟着雷晓飞到他一手创建的市场上去视察了一遍。

这个雷晓飞一手创建的市场,果如他当初的所料,因为有了人牵头,这个地方已经成了一定的规模,有许多人自发拿东西到此来交易,让这个地方有了成行成市的趋势。

雷晓飞在心感欣慰之余,叫过了从丐帮穗城分堂中调过来的那个此处的负责人,向他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后,就把渔村村民的那份需求清单交给了他,让他按需求备货、送货。同时,他也让这个负责人,开发这种送货上门的销售模式,并根据销售状况,在各乡开设供销分点,使这个地区形成一个销售网络。

从这个雷晓飞准备筹建的未来城市出来之后,一行人就马不停蹄地直奔番山墟。

渡过了作为前世故乡分界线的潭江后,雷晓飞已经是离开了他前世故乡的这块故土。他的这次前世故乡之行,也告结束。

此时的雷晓飞,百感交集。这一别,不知何时才再有机会踏上这片故土了?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踏上这片故土了?当他再次回首望向这片故土时,那首歌又在他脑中响起:“……回首前尘,望断天涯,故乡,在那云深不知处。……抹去泪水建我的家园,茫茫沧海会变桑田,披荆斩棘齐向前……赢得广厦千万间。”

这首歌,再次坚定了雷晓飞的决心。就算自己不能再次回到这片故土,自己也一定会继续关注和继续致力对这片故土的改造,让他前世的乡亲,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同时,触景生情的雷晓飞也暗下决心,要把自己那先进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尽快推广到更多、更广的地方去,让更多像他前世的乡亲那样的人得益。

第八卷三皇鼎立

第707章分兵北上

不知是因为天气潮湿的缘故,还是海上的气候本就如此,航行在海中的大不列颠号,被笼罩入了不知是水汽中,还是雾中?从船上向四周望去,只能见到一片灰蒙,让人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哪是海?

人置身在这一片混沌中,就会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在天地一色之间,在天海一色之中,谁不是沧海中的一粟?谁不有若寄尘?

雷晓飞此刻正站在大不列颠号的船头上,迎着猎猎的晨风,等待着初升的太阳。

此日,是雷晓飞离开他前世故乡的第十一日。在这十一天里,雷晓飞已经成功说服了大陆的陈姓大族和从暹罗被驱逐回来的陈姓大族,他们同意了把整个族迁移到天南岛上。

此时,大不列颠号承载着的是第一批迁移到天南岛上的陈姓族人,还有雷晓飞准备在岛上实施治理的工具、物资和人员。当然也就少不了跟随雷晓飞到他前世故乡行的原班人马啦。

跟随雷晓飞到他前世故乡行的原班人马中,除了周学士被雷晓飞派往别处公干之外,其它的人都在这船上。这班人跟随雷小哥,虽然是各有目的,有人是为了吃的,有人是为了历练,也有人只是为了敬慕,但最主要的是他们都与雷小哥有了感情,在没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办时,他们都愿意跟着雷小哥去打天下。

这就是我们雷小哥的人格魅力。

当然,还有许多的人,也想跟雷小哥去打天下,比如青玄子、李豪等人,但他们却被雷小哥分配到了更重要的岗位上去,替他去实现那尽快把先进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推广出去的目标。同时他们也担负着要把这些落后的、没有官府管理的地区治理起来,成立统一行政机制的任务。

雷晓飞从前世的故乡回到了番山墟后,当然就先过问了两个陈姓大族的事了。从伍府尹的口中,他知道这事情已经控制在自己授意的范围内,就再也没有急着去处理这事,而是放手去做以番山墟为中心,向周边扩展治理的事。

因为处理陈姓大族的事,还要等皇上的批复后才能进行。所以,他见到了这事情已经得到控制,就利用这个等批复的空隙,放手去干别的事。

此时,番山墟以南的地域,在雷晓飞那正确的政策治理下,在各路人马的努力下,运作已经上了轨道。雷晓飞现在就按照他原来跟皇上说过的设想,把治理范围由番山墟为起点,向西北、东北两个方向伸展,只留下穗城没有动,不过却对这个大华南方的第一城市,形成了包抄。

雷晓飞为正勤皇定下的夺回政权、统一朝政的计划,借鉴了新中国的开国主席那“由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在一个农业大国,什么时候都是农村的战略位置更是重要,特别是在那落后的古代,各方面的储备都欠缺,如果把一座城市周边的农村都争取了过来,这座城市就成了孤城,只剩下待宰的份。

雷晓飞进行的这个向番山墟西北、东北两个方向盘的扩展行动,当然就在现职的番山墟中管理人员里选人带队了。

从番山墟往西北方向扩展的行动,雷晓飞让青玄子带队行动,他的目标是从他前世广西的地方,一直扩展到与巴蜀、湖南接通,这样,大华的大西南,就掌握在了自己这方的手中。

番山墟往西北的方向直到巴蜀,大部分的地区都是山区,地理环境与巴蜀差不多。而在巴蜀一直跟着雷晓飞全过程进行治理的青玄子,对这些地形地貌的土地改革,也已经算是行家了,所以,雷小哥当然就要知人善任啦。

跟随青玄子行动的,是他从巴蜀带来的那支军。经过了在番山墟这大半年来的历练,从巴蜀调过来的、雷晓飞一手一脚成立的巴蜀部队,已经适应并熟悉了这种战时兵、不战时农的生活,他们对雷晓飞发明的各种先进农耕技术和他的改革模式都已经工多手熟,成了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所以,有这班熟悉业务的人为班底,当然就有利于工作的展开了。

还有的是,经过了雷晓飞一手训练出来的巴蜀部队,都是善战的部队,有了这样的部队一起行事,可以防止各种不测和有一定的威慑作用,保障治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从番山墟往东北方向的行动,雷晓飞就让伍府尹负责带队,这一边的目标是先拿下雷晓飞前世的福建,然后再向北方扩展,与丹枫从湖南方向夹攻,拿下他前世的江西地区。

伍府尹这边的人手,就由李豪带巴蜀的一个军配合。而且,雷晓飞考虑到福建这一带的地理环境,与他刚从那里回来的、他前世的故乡相似,他就让周学士这个跟随自己经历了那半渔半农地带治理的人,跟随伍府尹,提供技术支援。

周学士为了大局着想,只好忍痛放弃与雷小哥的相处日子,随伍府尹他们出发。不过幸好,雷小哥与他女儿的事,终于有了结果,让他能放下心头一块大石。

这两队人马临出发时,雷晓飞叫上了两队的带头人青玄子和伍府尹,向他们传授自己在前世的故乡治理、改革时,运用到的“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和“尽量利用当地资源”的经验。

雷晓飞让青玄子和伍府尹两人,以部队那有治理经验的文官为点,撒开工作,带出一条线来,然后再以新成立的地方行政机构的干部为点,带出更多的线,让这些线连成面,这样,工作效率才能提升。

同时,雷晓飞还让他们每到一地,都要成立当地的武装,建立屯兵机制和民兵组织,有效地保护当地的改革成果。

为了加快治理、改革的速度,让皇上这一方尽快控制、掌握更多的地区,雷晓飞还请他的岳丈丹枫给予配合,让他派出人手,从他负责的湖南为基点,向西南和东南两边同步行动,与番山墟这边派出的行动队形成包抄,争取早日把这几个地方控制在手。

各员大将被派出之后,番山墟就显得空虚,而且,如果雷晓飞去了天南岛,这里就没有主将。此刻的番山墟,已经成为了雷晓飞的大本营,成了这方圆几百里的改革中心,哪能没有主将?雷晓飞经过了谨密的思考之后,就请他的另一个岳丈——林先生出山。

以林先生那曾经当红一时的身兼三大当朝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