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长安城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着吃着,我倒不怎么关心刺激他们的事儿了。
我想着,怎么能把蛋羹给王绪带过去。
一个多时辰的路,路上现煮,到那儿边估计都得凉了。
更何况煮完了再过去。
热着可能没那么腥了,但是凉了之后,蛋腥味估计就都出来了;主要是,就算没腥味,凉了肯定也没有热的好吃了。
我思索着,最好能做个保温桶。
保温桶里面都是双层的,两层之间,有填充的保温材料。
隔绝了空气,达到恒温的目的。
我显然没有保温材料,也一时找不到东西代替。
要不用被子盖着带过去?
可惜没有盖子,怎么带过去啊。
胡思乱想之际,一个人从人群中挤了过来。
“麻烦给我一杯蛋羹。”来的人是裴虚几,他冲我眨眨眼,“不甜我可不给钱哈!”
“自然是甜的。”我说,忍住笑。
他也轻笑,拿起勺子开始吃蛋羹。
他吃得十分优雅,又不是很慢。
许是他太能装了。
他进来之后,好几个人也跟着进来了。
原来中国人骨子里的从众心理,打唐朝就有了啊!
裴虚几带动了他们,结果一阵儿就抢光了。
他们都一脸惊讶,问刚刚吃的到底是什么。
我只说:“明个儿就知道是啥了。”
他们继续软磨硬泡,看我确实不松口,这才悻悻离开。
裴虚几哈哈大笑,说,帮我撑完人场了。
说完他就跑了。
我走进厨房,给王绪做了三个,又给家仆们一人做了一份。
我把三个蛋羹放进食盒里,差阿担グ锩λ凸ァ
阿担兆撸揖秃蠡诹恕
忘了让他用被子包起来,现在还是二月份,天儿还是很冷的。
不然等到了地方,腥得都吃不下了。
阿茂听闻,抱起围裙就往外跑。
我赶忙拦住他。
给他科普了下被子可以保温,用被子包起来是害怕会凉之类的。
阿茂看起来听得似是而非,我也不再多解释;吩咐阿皓和阿蝉把做好的蛋羹带回家,当然,杯子肯定得带回来。
其实整粒儿的红豆直接和蛋羹蒸在一起也行、还有嚼劲,这样看起来,就只是个豆沙酱了。
正神游呢,王绪突然来了。
他穿了圆领衫,他的衣服上有股淡淡的桃花香;他的头发散乱着,估计是着急忙慌往这儿边赶过来的,头发已经被刮没了形。
“端辞?”我说,有点儿惊讶,说,“点心送去府上了。”
“啊?你带过去了?”他一脸蒙圈地看着我,“那我还能从这边儿再吃一份吗?”
“当然。”我说,拉开一个桌位旁边摆放的椅子,说,“郎君请。”
他弯了弯嘴角,露出了俩小虎牙。
第035章 战讯来袭(单更求原谅)
王绪看着我端上来的蛋羹,明显懵了。
“这是何物?”
“红豆蛋羹啊。”我说。
“蛋羹我倒是吃过……不过没吃过带红豆的。”他说,试探似的吃了一口,眼睛明显亮了,“是甜的?”
“嗯,是甜……”我应声,还没说完,就看见王绪已经开始大快朵颐了。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男生都不爱吃蛋羹,吃自助就能看出来,拿蛋羹的多半是女生。
后来,久而久之就有了个“偏见”,觉得男生拿着勺子吃蛋羹好娘……
但是看着王绪吃蛋羹,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有点儿萌……
其实王绪不笑的话,还是长得挺爷们的,虽然是个申字脸,但是眉毛很粗,棱角分明,用一句俗套的形容来说的话就是、长得浓眉大眼的,很符合七十年代大妈们找女婿的标准;他的身高跟“我”差不多,年纪看起来应该要比“我”要大一些。
港真,挺有安全感的。
虽然长得很爷们,但是不是粗犷的那种。
主要是不能笑,一笑就破功了;他有俩小虎牙,笑起来瞬间萌了。
我想起来之前在如意窑看到的那本画册,上面的画多半都是他自己画的吧,毕竟整个如意窑看起来只有他一个人懂创作吧;其他那些明显比较粗犷,应该是弄泥胚的工人,或者该说是瓷器师傅。
对,我颜狗的毛病又犯了Orz:长得丑的人弄泥胚是在和泥巴玩,文(zhang)艺(de)的(hao)人(kan)是在创作。
又会画画,又会自己烧瓷器啥的,这么文艺的青年请再来一打!
胡思乱想之际,他已经吃完了一份。
“我……”他说,欲言又止。
“还有,我让他们再煮份。”我说,刚要嘱咐阿担直凰蚨稀
“我是想说,我想给你道歉。”王绪说,有些尴尬地说,“我之前对你有偏见……不好意思。”
“没有的事儿。”我说,我没想到他会道歉,我还以为之前说要道歉之类的是些客套话。
“对不起……”
“过去的事儿都过去了。”我说,他真的道歉弄得我还挺尴尬的,我干脆躲了起来,“我去看看蛋羹好了吗。”
我让阿担训案顺隼矗以诤蟪帐岸鳌
其实也算是故意躲着他,我这个人向来是吃软不吃硬。
怼的话,从来不怂。
但是要真的来软的话,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本来也没多大的事儿,阶级分化严重导致的阶级矛盾。
但是他这么正式的道歉……感觉像是我作妖了似的。
我出来的时候,王绪已经走了。
杜离正在桌子前面算账。
今天全是白送的,他算的应该是成本吧。
我让他做牌子的时候,他看我的眼神就怪怪的——跟看傻孩子似的。
也不怪他,他不能理解我的想法是正常的。
饥饿营销这个模式在现世中比较常见;他们最后问我这个叫什么的时候已经超出了我预想的效果。
我本来是打算先白送个七八天的,虽然唐朝人喜欢吃甜的,但是毕竟是些现世的甜品,不见得直接就能接受得来;但现在看来,唐朝人远比我想象的更能接受新鲜事物,我感觉只要三五天就差不多。
我其实也想了,价格就定成这样,“成本价加上百分之三十”。
虽然是饥饿营销,但是最终作用不是为了调高价格,而是想创立一个品牌;本来,饥饿营销的目的也是为了对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而不是单纯的哄抬物价。
“总管,”杜离喊我,“明个儿还这样吗?”
“嗯,”我应声,“明个儿还得这么来。”
“那咱直接说支援前线、布施三天,不是更好听吗?”杜离不能理解,“还能博个好名声。”
“前线?”我不解,“最近有战事?”
“嗯,家中长兄驻北边防,前些日子,北庭都护府那边儿,突厥忽然猖獗。”杜离说,“想是最近将有战事。”
北庭都护府……?
我想了想,好像确实是有这回事。
640年,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当年攻破高昌以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
公元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
北庭都护府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我记得开元二年,郭虔瓘刚刚上任一年多,就和突厥怼了一仗。
说到明年,我还记得薛仁贵的大儿子薛讷主动请缨前去攻打契丹,结果被人家完虐了。
这么算起来,最近西域那边儿都不怎么太平啊。
“前几日看到征兵告示来着。”杜离说,“若不是家中老小,我也去上前线、奋勇杀敌。”
“前几日征兵来着?”我不敢相信,“我怎么不知道?”
“想来是你不曾注意,”杜离说,“城墙上张贴的皇榜,骑兵强弩陌刀等,都对外招收。”
“没有条件?!”我不信,唐朝走的是精兵路线,身高体重都有要求。
“身高六尺以上,骑兵强弩要求精通骑射,陌刀队要求比较特殊,因为陌刀本来就属于精工艺兵器,很多人都接触不到,但是,就算陌刀用的不顺手,但是最起码得拿得起来、甩得动。”
我完全可以,杜岘房间里发现的那一把陌刀我可以拿得起来、也甩得动。
“报名明个儿一早就结束了。”杜离说,“我也正在犹豫。”
明天就结束了?
我看了眼窗外,天眼看着就要暗下来了了。
“收拾下,先回家吧。”我说,“剩下的明天再说。”
“嗯。”杜离应声,我招呼阿担牵乙黄鸹丶摇
回去的时候,故意绕路去看了下城墙前面布告栏里的告示。
确实是明天一早就结束了。
准确的说,截止到明天辰时。
只有一晚上的时间决定去留。
留在这里,继续开点心店;还是去参军、保家卫国。
这是个问题。
第036章 征兵面试
我纠结了一晚上,到底要不要去当兵。
一夜都没怎么睡,眼看着就要辰时了。
现世的时候,我是个妹子,虽然也想过去当兵,但是家里人集体上阵说女孩子当兵太辛苦之类的,再加上视力不过关,就不了了之了;现在不同了,完全可以去了。
其实我这个人,个人英雄主义崇拜很严重,特别崇拜“盖世英雄”。
就像大话西游里的那句话似的,“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五彩祥云来接我。”
然鹅,我直到被炸死都没遇到他。
扯远了。
我希望他是个盖世英雄,所以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个人传记。
从小特别喜欢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却也铁血柔情,虞姬自刎之后,他受了挺大的打击,以至于最后也自刎追随而去。
初中的时候,正好开始流行秦时明月(好像暴露年龄了……),那个时候又开始崇拜盖聂。
之前是完全不知道盖聂这个人的,记得那个时候好像也没有盖聂的百科。
最新的百科显示:盖聂,智姓,即智盖聂,晋国贵族智氏后裔,是战国末年剑客。
他好像跟荆轲有些交集,但是两个人相识时却不欢而散。
随着世界观越画越大,又开始喜欢卫庄、白凤等。
我只想说,最开始以为盖聂和端木蓉比较虐了,后来觉得天明和千泷挺虐;然后阳春白雪那里,觉得高渐离和雪女也蛮虐的,好容易才在一起;然后又看到了小虞出场,又觉得少羽和小虞(他俩的原型是项羽和虞姬,注定会很虐……)也挺虐的;之后看延伸剧,顿时觉得卫庄和痴恋,哦不,赤炼也好虐啊。
后来专门出了一步以卫庄等人为主角的延伸剧——其实算是回忆杀,简直被卫庄和赤炼(那个时候还是红莲)虐得哭瞎了。
然鹅,没有最虐只有更虐。
后来看到白凤和弄玉,才知道,这俩倒霉孩子是最虐的了,其他人都还活着,弄玉已经死掉了。
(拉回来)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是个英雄主义特别严重的人。
我还特别喜欢历史,尤其唐朝历史。
唐朝一百零八位著名将领几乎如数家珍,这一百零八位英雄里,最崇拜的就是李靖和李嗣业了。
李靖李药师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靖的戎马生涯中,他指挥过几次大的战役,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安抚岭南,击灭******,远征吐谷浑。
他不仅勇敢善战,还有着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著有《六军镜》,《阴符机》,《玉帐经》,《霸国箴》等军事著作。
李嗣业(虽然我一直觉得他的名应该不叫嗣业,很少会有人名、字完全一样),骁勇善战,一生忠心报国,每逢出战皆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屡次建立战功。
先后打败小勃律国、石国、大食国等国,多次击败叛军,收复两京及河南、河东两道郡县。最主要的是李嗣业为官清廉,从不办置家产,身边只有大宛马十匹而已;他受到封赏所得的财物,全部都用于补充军费了。
要是能见到他就好了,可是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呢。
七一三年的话,他应该已经入伍了吧。
生年不详,卒于七五九年,但是开元初就已经跟随安西都护来耀驻守西域了。
虽然唐朝人寿命平均在二十七八岁上,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将领常年锻炼的原因,平均寿命在五十几岁左右,再加上李嗣业最早的活动记录在七一三年、唐朝入伍最少得十八岁的话,他应该是在公元年六九五年左右出生的,这么算下来,他和“我”应该差不多大。
他这么小就去部队了啊?
不过,好像也差不多,现在社会里,十七到十九岁就可以入伍了。
这么一想,忽然觉得还是当兵比较好。
反正已经挂掉了,再不济就是死嘛,对死过一次的人来说,完全不可怕。
想到这里,我立刻有了精神;爬起来穿好衣服,快速往城门附近的布告栏跑去。
老远就看着一群统一穿着官兵制服的人和一群衣着随意的人正列队站着。
有三张矮桌,每个桌子旁边都有个人弯腰、看起来在记录什么东西似的;每个矮桌的上面都有一沓宣纸,看起来应该是报名表似的东西。
其中两张桌子前面都有排队的人,只有最外面那张桌子前面没有人。
我走到那两个人多的桌子前,瞄了一眼,还没看清,就被旁边一个人呵斥道:“排队,一个个的来。”
“郎君,这边儿是征兵的?”我问道。
“嗯,”那个人指着最外面的桌子,一直指到里面,不耐烦地说,“这边儿是陌刀,这个是强弩,这个是骑兵,这个是步兵……”
他说了一堆我都没听进去,我就光听到有陌刀了;有就行,别的我就不管了。
他打量了我一番,说;“你的身板儿,也就去个强弩了。”
我眨眨眼,低头看了下杜展。
说实话,来到这些天,我一直都没觉得“我”纤瘦,毕竟现世来说,“我”看起来一米七八七九左右的身高,摸起来有肉不说,目测体重得在一百三十斤以上;算不上很纤瘦,应该说比较标准才是。
但是看了下陌刀队桌子面前的那个人,感觉快赶上大力水手了。
忽然觉得自己应该买点儿菠菜啥的过来——虽然现在菠菜贵成了天价、我仅有的那点儿毛毛不见得买得起,搞不好,面试官一开心,直接给我过了。
我还是走到陌刀队那里,说:“我想入伍。”
不出我所料,陌刀队的面试官看了我一眼,往旁边一指,“隔壁强弩。”
“我是来加入陌刀队的。”我说,挺直了腰板儿。
“哈哈哈……”他直接笑了出来,“你确定你拿的起来?”
他说,直接从后面的武器架子上拿起一把,在手上颠了颠。
“不要求你甩起来了,你能拿起来,我便同意你加入。”他说,示意我过去。
他拿起来的那把陌刀看起来得有两米五还得多,估计三十斤不止。
我心里忽然忐忑了一天,心想,坏了,万一拿不起来呢?
第037章 陌刀锋刃
我走过去,慢慢地伸出手。
我其实也害怕自己拿不起来。
之前那把陌刀也就有两米的样子,这把明显多出来半米还得多,立起来我不抬头的话都看不着尖儿。
天知道它得有多沉!
那个人饶有兴致地看着我,仿佛我的反应很符合他预期设想的一样。
我握住了陌刀,他紧接着就松开了手。
我下意识地闭眼,心想完了,这回是要丢人了;就这么暗示着自己,手仿佛都没有了知觉似的。
等了大概有两秒钟,也许更长,也许更短,我也不太清楚。
总之感觉过了很久。
并没有钢铁坠落到地面上的声音,甚至应该是说,没有任何声音;仿佛时间都静止了一样。
我睁开眼,我发现我的手紧紧的抓住了陌刀的刀柄,把它横在了面前。
那个陌刀队的面试官显然没想到会是这样,他看着我,怔了一下,喃喃道;“这个有三十七斤呢。”
二十七斤?!
我当时就懵了,快速地算了一下,然而并没有算清楚到底是多少斤。
我只好把二十七斤拆成一个十五斤和一个十二斤,在现世,十五斤约等于二十斤,十二斤的话差不多有十五六斤左右……
也就是说,这把陌刀,足足有三十五六斤。
三十五六斤的话,我居然一只手可以拿起来?!
“没想到你这么瘦弱,居然可以拿的起来。”面试官看着我,眼神里居然有些赞赏,“你是个好苗子,再练习下,应该差不多。”
我这算是被夸了吗?
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拿着陌刀的手也不知道该把刀放下,还是该继续拿着。
“你做这个动作试试。”他说,自己又拿了一把,他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半蹲,抓起陌刀猛地往前划了个弧儿,紧接着把刀横在腰后、以腰部为轴转了一大圈;陌刀贴着他的腰转了一圈,就跟个螺旋镖似的。
动作一气呵成,我差点忍不住拍手、大喝一声“好”!
但是想着我现在右手拿着陌刀呢,那么细又那么长,整不好再戳着自己,这要是哪儿来上一下子,还不得疼哭了啊。
“你来一遍。”他说,放慢动作指导我。
我照着来了一遍。
结果最开始就玩脱了。
我一转,没抓住,陌刀脱手了。
面试官过来抓住了它,他递给我,示意我再来一次。
我这次小心了很多,先向前刺了一下,然后抓起陌刀横在腰前后,放在腰上,刚转了一圈,就成功把陌刀甩了出去……
那哥们儿侧身一闪,陌刀直接越过桌子插在了桌子后面的空地上。
我忽然好庆幸陌刀队没人去……
这要是有站着的人,绝对得出人命了。
人要是多的话,就得好多条人命……
不算我施加的力,光惯性作用之下,这么细的刀直接掷过去……
画面太血腥,我不敢看。
“还不错。”面试官说,他拿起陌刀,咔咔咔一顿“耍花枪”。
这么重的东西,居然可以玩得这么溜儿!
活在现世的时候,别说我,整个天朝人民都没看见过陌刀。
因为唐朝律例明令禁止陌刀陪葬。
这个属于精工艺兵器,造价吓死人。
一把陌刀造价,足足相当于一套房子。
说的通俗点儿,一把陌刀造价一两百万。
贵自然有贵的道理,在冷兵器时代,陌刀这个武器简直算是开了挂了。
陌刀刃特别窄,只有三厘米多点儿,而且双向开刃;足够长,还可以当枪用,准确的说,比一般的枪还要长上一些。
有优势就有缺点, 兼备了刀和枪的陌刀唯一缺点是特别沉,没点儿臂力的真玩儿不起来。
虽然翘关考核的是臂力、那个也确实沉的吓死人,但是不需要玩儿啊,只要举起来就行了。
不过,那个门栓,我确实估算错了……
我问了下阿担党敲拍歉雒潘ㄓ薪俳铩
这就很尴尬了。
一百斤的门栓子,我觉得我是铁定举不起来的。
但是三十五六斤的陌刀得当棍子用得那么熟练……
也很困难,难怪没人参加呢。
要是刚来到这边儿的我,我肯定也选择拒绝。
可是杜岘没了,如果我不能担负起这些责任的话,那些孤儿们该怎么办;虽然杜铃兰现在又自由了,但是她马上就要及笄,肯定是要许配人家的。
到时候,又回到了原点。
我真的不想在经历一次那样的绝望;好像一个掉进了陷阱的人,马上就要逃离陷阱的时候却发现救援自己的绳子断了。
我不想看着阿担孔罢蚨ā⑶垦栈缎Φ馗宜的切┗啊
我不想他们受到伤害,所以我必须得强大起来。
忠叔死了,无论他是不是叛徒,他死了,所犯过的错,也应该一笔勾销才是。
目前唯一的未知数就是那个黑衣人。
如果他只是把那把陌刀捡走、拿去卖钱就罢了;倘若他是那把陌刀的主人,那就麻烦了。
虽然还不知道他有什么目的,但是我感觉应该和那个小黑盒子脱不了干系,梵文是印度那边儿的……虽然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但是都闹出了人命,显然也不是可以随便给人看的东西。
唐朝虽然国力强盛,繁荣富强,但是一直饱受边塞战乱侵扰。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地大物博又有钱的唐朝,简直就是块超大号的红烧肉,谁都想来咬一口。
所以,我把黑檀木的小盒子藏起来总是没错的;不知道藏在厨房的米缸里安不安全,就我一个人负责膳食,其它人应该也不会翻米缸吧?
说回陌刀。
照刚刚面试官的动作看来,使用陌刀特别考验臂力和灵活性。
黑衣人如果真的会用陌刀的话,看起来也是个棘手的对手。
真不知道杜岘怎么招惹到了这种人。
“看明白了吗?”面试官说。
“啊?”我回神。
“回去找个棍子练习下,现在回家拿户籍资料,办完入伍手续就可以了。”他说,示意我把陌刀还给他。
我机械地还给他,满脑子都是户籍证明的事儿。
我忘了,我是个黑户来着。
第038章 户籍证明
直到面试官让我回家拿户籍资料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
我忽然觉得自己是个二缺,之前居然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去当兵……
我完全忘了“我”是个黑户这茬儿……
“我”是个黑户,因为杜展小时候就丢了——准确的说是被人拐卖了。
后来他妈妈也没了。
正常情况下,人都没了肯定要去销户的;像杜展这样的,基本上管家——也就是忠叔那样的“总管”——就会黑销户了。
电视上那种动不动就打死人的事儿其实并不符合事实。
虽然确实有因为家暴(也就是因为所谓的家法处置)而被打死的家仆,但是肯定不是电视上那样、一言不合就“杖毙”。
真的要是动不动就打死人,光销户都得很麻烦。
换句话说,要是真的一言不合就被打死,那户籍制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虽然大家总是想穿越到长安,但是生活在唐朝也是需要户口本和暂住证的。
中国的户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没有之一);赋税、夫役、兵丁,这些都来自人口。
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禁止民众自由迁徒,民众不得已需要外出住店时,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客人与店家一块治罪。
正是通过建立这样“变态式”的严密户籍制度,使秦国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与全民动员能力,最终在七雄大混战(七雄争霸战)中脱颖而出。
这个地方还有个小插曲,秦末、刘项争霸,刘邦的军队攻入咸阳,诸位将士都忙着抢夺金银财宝,抢夺美女,萧何则第一个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
后来,“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萧)何具得秦图书也”。
港真,如果不是萧何得到了户籍制度,也许刘邦能不能得天下还不一定呢。
户籍制度有两个最重要的功能:一是保障征税征役,二是实现社会控制。历代王朝建政之后,首先必做的事情之一便是统计、登记全国人口。
萧何显然帮刘邦省了很多事。
汉代几乎完全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户籍;这在历史上有个专用名词儿,叫做“编户齐民”。
统治者要求各县在每一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
案比全称是“案户比民”,是汉代的户口登记与核查的手段。
放在现代说,就是人口普查——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普查了。
案比的主要目的是更造户籍。
户籍登记的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其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
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都汇总、造册之后,上报郡国,郡国再把各个县衙上报来的“户籍”都分类汇总好后上报给朝廷。
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所谓计相,是一种官职,主要负责总管国家财政;从汉朝直至唐朝,都有计相的存在,但是意思不尽相同。
户曹则是朝廷六曹中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掌管户籍,赋税征收,国家与各单位郡县的会计预算等。
到了唐朝,户籍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当然,是封建社会中的完善。
唐朝时期,形成了“编户”与“非编户”两个不平等的阶级,编户为良民(自由民),非编户为贱民(非自由民)。
换句话说,虽然制度很完善,但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只覆盖了一部分人——良民,另一部分人则属于贱民,没有资格编户,只能附籍于主家。唐代的贱民主要包括给官府服役的官贱民,如工户、乐户、杂户;以及依附于门阀世族的私贱民,即部曲、奴婢等。
杜展显然是第一种:(他)是没有资格编户的“贱民”,只能附籍于主家。
依附于门阀世族的私贱民虽然可以像货物一样交易;但是也是有户籍的。
通俗点儿的说就是,他们和主家在一个户籍账号上,属于不同的分账号。
玩游戏的朋友们应该会比较明白,就是说,一个账号上可以有的N个角色;但是只有一个主角色。
主角色就相当于这个主家,即主人家;分账号就是指的是家仆或着是婢子。
至于部曲,这本来是军队编制及私兵的称呼,后来也引申成了家仆的意思;这里应该是指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
奴婢其实是奴和婢的总称,唐朝的时候,是没有奴婢这个自称的。
奴指的是家仆,其实特指男性下人,他们自称就是奴;婢指的是丫鬟——即女性下人。
说回来。
我虽然被杜铃兰又“捡”了回来,但是我怎么知道她会不会给我入户籍啊?
而且,我是贱民,在唐朝律法上明文规定,贱民是没有资格入伍的。
所以,这条路走不通……
我胡思乱想着,不自觉居然走回了杜府,刚进门就看到杜铃兰站在院子里。
“三娘。”我走过去,行礼说。
她看见我,直接把手里的信封递给我:“赶紧的,马上就辰时三刻了!”
“什么?”我不理解,虽然下意识地接过了她递给我的信封,“这是什么?”
“户口。”杜铃兰说,“我跟阿爷说了,阿爷说把你收为养子,祭祖什么的先省了。”
“啊?”我不敢相信,直接傻乎乎地说。
“啊什么啊,还不赶紧去!”杜铃兰翻了个白眼,说,“别浪费我一番苦心。”
“啊?哦!”我说,赶忙跑了出去。
我跑回城墙那里,马上就快过了辰时了。
面试官看见我,赶忙招呼我过去,他说:“快点儿来办入伍,不然户曹该回去复命了。”
“哦哦!”我连着说了两个“哦”,也顾不上看上面写的是什么,就签了名字,把户籍证明交给了面试官;他看了下,接着把材料交给了旁边的一个看起来比他级别低点儿的人,那个人把资料放进了信封里,他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户曹。
“这样就可以了,条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