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大哥-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煌砩险厶诘乃鹛岫嗖伊恕


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浩骂人
  一觉醒来,秦浩还是觉得自己有点腰酸背痛。
  在封建社会赶路实在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尤其是歇息之后,恨不得永远赖在床上不要醒来。
  可如今安东大都护府的事情太多,薛万彻是个根本不会搞治理的纯粹武夫,裴行俭倒是文武全才,可毕竟官职稍小,许多事情没法做主,而且他给自己的定位很明确,一个会治理地方的将军,而不应该是一个能打仗的文官,所以他所做的工作也都会偏军事一点。
  至于安东大都护府的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金顺德,嗯,基本上跟一个吉祥物差不多。
  所以,千头万绪,还得由秦浩自己来搞定。
  简单吃了点东西,打了一套拳,活动活动筋骨,秦浩开始在薛万彻的安排下和安东大都护府里任职的其他人见面,这一见面,还真现有不少熟人,比如原来新罗的汉江水师统领朴人女,还有许多其他的新罗大将,这还是当初他给劝过来的呢。
  安东大都护府和唐朝其他边境一样,主要军事力量以异族为主,薛万彻真正直属的唐军军事力量很有限,现在还有不到两万,等彻底稳定下来之后连一万都不过,甚至可能都没有白江城或者釜山城的唐人租界兵多。
  不过大唐的军事政治讲究胡汉一家,他麾下还有许多契丹的子弟兵,这是一支完全由契丹贵族子侄们组成的骑兵小队,战力倒是惊人,但更多还是用来威慑的,真要是出现比较严重的伤亡他跟契丹也不好交代。
  除此之外,就全是半岛三国的军队了。
  最多的还是新罗的,新罗因为是大唐小弟的关系,连他们女王名义上都要靠大唐来进行任命的,这些将军自然更不在话下了,比如朴人女,他现在是安东大都护府的水师将军,新罗水师将军的名头却还在兼任着。
  这也是大唐和平瓦解新罗的手段之一。
  还有部分是百济的降将和降兵,百济和大唐之间几乎没什么正儿八经的仇恨,牛进达在百济打仗的时候杀的也不狠,尤其是现在黑齿在百济建立了流亡百济政府之后,居然还得到了大都护府的认可,通过各种舆论导向,将仇恨都转移给了新罗,以至于这些百济降将对大都护府的忠心居然还能凑合。
  当然,他们和新罗‘友军’的关系就很微妙了,平日里薛万彻都安排他们住的远远的,只要不是不得已绝不让他们共同出任务,否则十之一出平壤城自己人之间就要打起来。
  相对比较靠谱的主力,就是原高句丽城的那些汉人了,哪怕站在全世界的视野上看,民族情节一般也是高于国家情节的,尤其是在古汉人和扶余人闹仇恨的时候。
  安东大都护府对半岛的汉人采取的也是永业田的府兵制,光是平壤城里轮换驻扎的就有两万多,如果遇到大战还可以随时征召,跟长安的情况差不多。
  虽然秦浩对这些所谓的汉人将军听都没听说过,而且据说这帮人战斗力也不怎么滴,但他还是很亲切地跟他们每个人都握手,并大谈特谈血统论,一家论之类的,就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太舒服,好像纳粹似的。
  这些是对付渊盖苏文的主力,所以秦浩必须展示足够的尊重,不过说真的,他内心里对他们并不怎么喜欢。
  据他所知,每月都有大量的扶余人被绑做奴隶送往登州,再由登州批卖给大唐各道,完全就是一副人口贩子的作风,而且他们打仗水平虽然一般但祸害老百姓的水平却很高,渊盖苏文能拉起这么大一支游击队,这些人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要不怎么说屁股决定脑袋呢,古汉人和扶余人之间的仇恨可以说是秦浩指示马周一手挑起来的,打仗的时候这个矛盾不断放大,不断撕裂,现在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也确确实实为大唐征服高句丽立下了汗马功劳。
  没这些汉人,可能高句丽战事现在都没打完。
  但现在他屁股一挪,不打仗了,他马上就厌恶这些民族仇恨了,大家都是唐帝国下属的百姓,分什么民族么,多讨厌,尤其是四等公民制的确立更是让秦浩烦到骨子里。
  更麻烦的是,百济人也是扶余人,从民族血统上来说跟高句丽的扶余人是一家子,民族仇恨这种东西可闹挺了,以至于这些古汉人的军队跟百济降将的关系也不好,经常爆冲突,说真的他都恨不得把这些兵给解散了算了。
  不过这些将军们却并不这么想,秦浩的经历太传奇了,以至于在外人眼里,几乎全都是拿他当偶像的,这几个汉人将军经过洗脑之后对秦浩更是崇拜的五体投地,非要临听他的教诲什么的,秦浩也都一一微笑点头示意,说了不少勉励的话。
  总之,这就是目前安东大都护府的内部将士情况,唐人、汉人、新罗人、百济人、契丹人,出门不带个翻译都没法跟别人打招呼,彼此之间又矛盾重重。
  秦浩表演讲道:“将士们,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可以马上打天下,但我们没办法马上治天下,像渊盖苏文这样的人,靠打,是打不绝的,否则就算咱们今天干掉一个渊盖苏文,明天搞不好又会站出来一个渊盖苏武出来捣乱,这也是我来平壤的原因,先一点,你们要牢牢记住,我来,不是打仗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我可能要骂人了,你们之前怎么做的,我不管,我大唐已经给你们分了足够的永业田,足以满足你们训练所需,现在没有仗打的时候,你们就给我安安心心的训练,谁敢给老子惹事,休怪老子军法无情,薛都护都救不了你们!”
  “你们也知道,老子是逃奴出身,生平最恨就是人口贩子,虽然,我曾经亲自下过掳掠女子的命令,我也承认,但特么那是打仗!打仗!是打仗!战时天下无无辜之人,而现在,仗打完了,扶余人也好古汉人也罢,我不管你们分的什么一等二等人,我只知道,他们都是我大唐的子民,谁特么的敢掳掠我大唐的子民为奴,老子跟他不死不休!”


第三百八十六章 薛万彻的请求
  从长安来的荣国公秦浩,在平壤第一天所做的指示,很快就传遍了半岛全境。
  这是头一次有人说,扶余人也是大唐子民。
  一时间,大半的扶余人全都击掌而庆,虽然依然仇视大唐,但对秦浩的观感却好了不少,比喻一下的话,绝大多数扶余人目前都恨不得将全大唐的人碎尸万段,不过秦浩可以留个全尸。
  不仅如此,秦浩上任不到五天,就先后在不同的场合释放他的善意,到处宣扬他的怀柔思想,多次提出废除四等民族制这种压迫性极其明显,对扶余人极其侮辱的混账律法。
  不过可惜,副都护薛万彻死咬着不放,说啥都不同意,听说荣国公和他为此成天打架,一见面就掐,以至于,扶余人对薛万彻更加仇恨了,人人都恨不得生食其肉的那种。
  不过此时,在扶余人心目中水火不能相容的两个人,正架着一口铜锅,欢快地吃着火锅,还温了两壶小酒,在他们的真实想法中,合作的简直是老愉快了。
  古话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四等公民制早晚是要废掉的,但绝对不能是现在,如果现在废掉的话,整个半岛顷刻间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尤其是薛万彻麾下的那些汉人兵团,队伍也不用带了。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俩不能表演双簧啊,只要是在外人面前,他们就表现出一副互相看着不爽的样子,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一个主张怀柔,一个主张强硬,让半岛上的所有人都能找到政治倾向上的靠山,又能逐渐潜移默化的去改变彼此思维。
  完美。
  薛万彻是个敞亮人,一点也不介意自己被黑化,反正他就算在长安都是黑锅王,习惯了。
  吃着翻滚的肉片,薛万彻和秦浩也聊了起来。
  “贞恒啊,我从出征到现在,跟我的兵已经将近一年都没回长安了,我听说长安现在的变化很大啊,老百姓只要有手有脚,愿意努力工作,都能吃得饱饭,甚至吃得上肉啊,是不是真的啊。”
  秦浩笑道:“大航海么,说真的比河西走廊的开拓还要更重要一点,其实说白了就是互通有无,一下子进来那么多从没见过的东西,几乎等于凭空增加的财富,自然会繁荣起来了,要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辽东抓奴隶?”
  薛万彻笑道:“这是好事啊,自从圣人登基之后,我大唐的国力一天强过一天,老百姓苦了这么多年,终于迎来好日子了,可惜,我身负守土之责,不能随意回京。”
  秦浩感觉薛万彻话里有话,就道:“薛叔叔您的意思是。。。。若有什么小侄能做的,小侄绝不推辞。”
  “嗨,那到没啥,只是我听说,现如今你那些水军的府兵,全都发了大财了,是吧。”
  秦浩也不否认,道:“这倒是,现在是航海时代的开端,青帮掌握海船,自然赚的多一些。”
  薛万彻叹气道:“唉!其实不止你们青帮,我最近听了不少,这些时日以来朝廷富了,最先富起来的就是府兵,不光是你们青帮,武士彟在西宁据说搞得也是有声有色,听说他还向圣人谏言,要重建汉时三郡,并表示不用朝廷一文钱,一亩地,就能把西锤府兵建起来。”
  秦浩道“西宁是河西走廊要塞,也是西域和大唐联通的陆上补给站,尤其是开了海运之后,咱们大唐能往西域送的东西更多了,他最近确实也赚了不少,若能趁机恢复汉时的敦煌武威,也是件好事。”
  便听薛万彻道:“贞恒,谁都看得出来,那武士彟这主意完完全全就是跟你学的,你是大唐的财神爷,这两年大唐的变化你是首功,而且我知道,就连你在新罗百济那些维持治安的青帮,也都发财了是不是。”
  “额。。。这个。。。。。毕竟人家大老远的过来,是吧,哈。这个。。。。”
  薛万彻激动地一拍大腿道:“谁不是大老远的过来的啊!叔说句不那么中听的话,你青帮水师仗着船确实厉害,可就你们在白江城的那些陆军?那是什么玩意啊,那哪是兵,那就是维持治安的武侯!”
  可能感觉自己激动了,薛万彻连忙补充道:“没别的意思啊贤侄,叔叔我一介武夫,不会说话,哎呀,我是说。。。。我是说。。。”
  秦浩笑着道:“明白,明白,薛叔叔是为了您麾下的兵吧。”
  薛万彻一拍大腿道:“是是是,我就是这个意思啊!你也知道我在朝廷的处境,说心里话,我是真的感激圣人,当年的建成太子肯定不会有圣人这样的心胸,圣人虽然喜欢让我啃硬骨头,但该有的封赏从来没落下过,这次更是封了郡国公,我是心满意足,绝不敢有半点怨念的,真的。”
  “但贞恒啊,我的兵不一样,啃硬骨头虽然有功劳,但那功劳都算在我头上的,算在中层将领头上的,我的兵可没发财啊,你看程咬金他们,功劳虽然不大,但这次他们抢走了多少通用券?说是三成归自己,可谁特么没偷偷藏个十贯八贯的,我呢?一直围着那新城啃,全高句丽最硬的骨头!打下来之后老子几万将士连一贯钱都没刮出来啊!我这个心里啊,难受啊!!”
  “这仗打完了,我的兵留下做扫尾,现在我倒是当上了都护,可我的兵,那也是离家千万里啊!我实不相瞒,扶余人的人口走私,我的兵肯定没直接亲自去干,但那些古汉人干的时候我的兵知不知道?知道,肯定都知道,他们也是从中抽利润的,可我特么没脸去管你懂么?我真没这个脸啊。”
  秦浩道:“所以薛叔叔,你是想让我帮你的兵找一条财源?”
  薛万彻眼睛放光,连连道:“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凭什么他武士彟是都护府,我也是都护府,我这个都护府所辖人口还比他多不少,凭啥他的兵各个发财,我的兵一个个都是穷光蛋啊,贤侄你要是有办法,我去跟圣人说,哪怕我这郡国公不要了,我都心甘情愿,真的。”
  秦浩苦笑,人家西宁是仗着丝绸之路做生意,辽东这边有生意也主要靠船,压根就没陆上商路啊。


第三百八十七章 单刀赴会
  虽然薛万彻说的这事很难,但秦浩还是决定吧事给揽过来了。
  很简单,没有足够的利益,这片土地上根本就留不住多少府兵,一千两千到头了,到那时候,整个安东大都护府除了领导之外全是异族,这掌控力根本就没法保证,就算强行留住也没什么战斗力,而且还没法保证他们不扰民。
  而驻边部队扰民,实则是对天可汗体系最大的破坏,比如武则天时期的营州都督赵文翙,就因为虐待契丹酋长,欺辱人家百姓,把大唐最坚定的追随者,最听话的小弟契丹给惹急了,偏偏武则天那娘们阴谋诡计堪称前无古人,可打仗却是个纯棒槌,两次倾国之力讨伐都让人家给灭了。
  从此,好好的小弟变成了死敌,一直断断续续的跟大唐打了两百来年,唐灭了又跟五代和北宋打了一百多年。
  向来听话懂事的契丹都能因为一个小小的都督的虐待而和大唐翻脸反目,更何况是已经仇深似海的半岛三国?哪怕是为了让这些唐军老实听话别欺负人,否则他休想在辽东办成任何事。
  秦浩想了想道:“自古以来发财只有三条路,农、商、工而已,这三者哪一个,都要以一个安定和平的辽东半岛为基础,渊盖苏文一天不解决,三者都无从谈起。”
  薛万彻一听就怒了,“渊盖苏文耽误将士们赚钱了?我这一会就把消息告诉全军将士,我保证,半个月之内把渊盖苏文的人头拿过来。”
  秦浩听了哭笑不得,他来之前渊盖苏文都活动好几个月了,这一听渊盖苏文耽误了将士们赚钱,半个月就能搞定,这不摆明了之前的围剿没用心么。
  或者说,是薛万彻心疼这些大唐的王牌子弟兵,舍不得往战场上扔。
  秦浩哭笑不得道:“薛叔叔,还是我那天说的,半岛之乱不在渊盖苏文,只要扶余人对咱们大唐的恨还在,渊盖苏文是杀不绝的,半岛发展靠稳定,繁荣靠水运,二者缺一不可,这样,您先给圣人写信,管圣人多要一些海船,您也知道我的处境,青帮上的事,我现在不便直接管圣人要人。”
  薛万彻道:“明白,明白,这船是安东大都护府要的,跟贞恒没有半点关系,这个。。。。来了之后他们应该也还是有生意做,能赚钱的对吧。”
  “嗯。”
  “好!我这就写。”
  秦浩接着道:“不过除了船之外,更重要的是半岛的安定,最起码,不能再让汉人军再这么肆无忌惮的欺负扶余人了,尤其是人口掳掠,一定得给我停了,否则一切休提。”
  薛万彻想了想,道:“那我明天给弟兄们开个会,这话既然是你说的,我想弟兄们多半还是会信的,我告诉他们,什么时候人口买卖停了,你就什么时候带领大伙赚钱。”
  呵呵,合着以前你个大都护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呗。
  就这样,由唐军以身作则,下面的汉军终于也消停了不少,最近对扶余人欺压的情况大大减少,就连都护府内部似乎也和谐了许多。
  将士们全都眼巴巴地等着秦浩带领他们赚钱呢,说真的,青帮和武士彟的兵成天一筐一筐的往家赚铜钱,哪个能不羡慕?
  甚至就连高句丽原境的汉人军最近看秦浩的目光也挺火热的,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听说的,秦浩在让唐军吃肉的时候也会留一口汤给他们。
  对此,秦浩感觉压力山大,他也没点石成金的本事啊!那铜钱又不会凭空掉下来。
  最关键的是,明明他还什么都没说呢,只答应薛万彻想想办法,结果那些唐军就一个个跟马上就要发财了似的,就连汉人军也跟着裹乱。
  不过不管怎么说,半岛算是暂时安稳下来了,起码这半个月来渊盖苏文的动作已经小多了。
  直到半月之期到了,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秦浩的一系列怀柔手段让扶余人觉得秦浩可以聊聊,渊盖苏文,到了。
  跟约定的一样,由裴行俭暂时代替秦浩出面,带着五个飞骑将士,坐着一艘小小的船,渊盖苏文却是单枪匹马,身跨四刀,半个护卫都没带,枭雄气度尽显无疑。
  裴行俭站起来抱拳道:“渊将军单刀赴会,竟有关云长之风,真不愧是当世之俊杰啊,本公佩服,佩服。”
  渊盖苏文也站起来抱拳道:“久闻裴行俭裴长史少年倜傥,文武双全,乃是大唐少年人中除了荣国公之外的第一号人物,本将也是久仰久仰。”
  裴行俭一愣,强笑了一下道:“将军误会了,本公不是裴行俭,本公就是秦浩。”
  渊盖苏文笑道:“裴长史,我既然来了,肯定就是有准备的,您二位我虽然从没见过,却也认真研究分析过,据我所知,荣国公虽然智近乎妖,却绝非是真正的沙场好汉,石城之战,直到仗打完了都没有一个高句丽将士见过他长什么模样,要说他敢来跟我见面,我还真不太信。”
  “更何况,裴长史骨节宽大,虎口粗糙,一看便是练过武艺之人,甚至一身功夫并不弱于一般马上武将多少,而据我所知,荣国公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官,半点武艺都不会。”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裴行俭脸都黑了,冷哼一声道:“那你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渊盖苏文笑道:“最重要的,是长相,裴长史剑眉星目,面如冠玉,一看就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实不相瞒,本将所见过的人中,比裴长史俊俏的,凤毛麟角,而我听说,荣国公虽然才学天下无双,但长相却只是中人之姿,以上几点,本将足以确定,你不是荣国公。”
  裴行俭听这货夸自己帅,一时间居然还有点小窃喜,只是好奇地问道:“就算你认定我不是荣国公,为何一口咬定我就是裴行俭呢?”
  渊盖苏文哈哈大笑道:“荣国公废这么大劲约我,所谈之事定然不小,自然不可能找一个无名小卒过来,安东大都护府中,五品以上的人物一共就那么几个,我这个做对手的,哪有不研究透彻的道理,更何况,天下间这般年纪便有这般气度的,除了荣国公本人之外,也唯有裴长史了。”
  不得不说,渊盖苏文真是会说话,人家明明一眼就识破了,却并没翻脸,反而还把裴行俭捧的挺舒服。
  便见渊盖苏文伸出手,将四把佩刀一一解下,扔到裴行俭的船上,道:“我这次来,是带着诚意来的,现在孤身一人,手无寸铁,你们船上还有五名护卫,听闻荣国公深得天可汗的赏识,随行皆由飞骑保护,五名带武器的飞骑,总不至于怕我一个手无寸铁之人吧,我,渊盖苏文,请荣国公大人上船一叙。”
  最后一句话,渊盖苏文是喊着说的,正在岸上看热闹的秦浩自然也听着了,登时整张脸就黑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聊一聊
  秦浩是黑着脸,看裴行俭上来的。
  尤其是裴行俭上岸之后跟他说,渊盖苏文是靠颜值辨别真假的,秦浩的脸黑的更是跟个非洲人似的。
  现如今难题摆在眼前了,渊盖苏文单刀赴会,又把刀给扔了,自己却可以带五个护卫,五名飞骑信誓旦旦地告诉他,就算对面是壮年时的尉迟恭也没可能伤的了他一根汗毛。
  说真的秦浩还是不想去,可这要是再不去是不是就显得自己太怂了?以后传出去自己还怎么混。
  于是秦浩几乎是咬着牙上的小船,由一名飞骑的将士划着船来到了江心,跟渊盖苏文对视。
  这渊盖苏文穿着一身破衣烂衫,看上去跟长安城里要饭的似得,只是一身气势却让人不敢正视,脸上全是自信的笑容。
  秦浩不由道:“渊将军真不愧是当世之雄,单刀赴会竟能有如此自信,莫非渊将军就不怕我的将士们暴起伤人,将你生擒抓了么?”
  渊盖苏文哈哈一笑,道:“谁说我是单刀赴会?”
  便听水花声响起,他们所在的船只四周突然从水里钻出二十来人,原来竟然是渊盖苏文安排的水鬼,每个人嘴上都叼着一根芦苇杆,还没等秦浩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便又重新钻了回去。
  渊盖苏文笑道:“荣国公不要误会,这些水鬼,只是保证本将安全的,只要荣国公没有生擒活捉本将的想法,这些水鬼,就大可以当他们不存在,也请荣国公不要怪罪,实在是非如此手法,想见到荣国公不易啊。”
  船上的飞骑一时也慌了,他们只有五个人,对面有二十个,看起来也是精锐,真要是打起来就算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也没把握护得住秦浩的周全。
  反倒是秦浩,在吓出一身冷汗之后反而很快就镇定了下来,他毕竟也是见过风浪的,不立围墙是他的原则,但并不代表站在危墙底下就会慌。
  只是笑了笑便很快恢复镇定,道:“真不愧是渊将军,倒是本公将你看得低了,既然渊将军早有准备,不如索性来我这船上,咱们离得更近一些,我烹一壶茶水招待,如何?”
  渊盖苏文也不含糊,笑道:“早就听说荣国公的茶艺天下无双,却不想我也有这口福,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着,渊盖苏文整个人如同大鸟一样跳起来,稳稳地落在了秦浩他们的船头,这让秦浩微微松了口气,既然这渊盖苏文敢跳过来,起码他确实是有一点诚意来谈的。
  现在两个人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任何一个人翻脸,都是同归于尽的结果,虽然秦浩自认为自己的命比渊盖苏文金贵多了。
  “荣国公自来到平壤之后,所作所为本将也有所耳闻,本将就算要行那刺客之事也不会找到您的头上来,否则苦的只会是我扶余百姓,本将只是好奇,荣国公费这么大心思邀本将过来,是想跟本将聊什么事?”
  秦浩一边涮洗茶具,一边烧水,一边道“以渊将军之才智,不知你以为,凭将军之能驱唐军,胜算有几成?”
  渊盖苏文苦笑道:“大唐如今国力之强,甚至已远胜秦皇汉武,本将虽自负,却也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说驱逐大唐,一成的可能性都没有。”
  秦浩将烫过的茶具一一摆好到桌子上,道:“既然一成把我都没有,为何还要与大唐作对?”
  “有些事本就不是在图结果,而是表达一个态度,明知不可为而为罢了,最起码,扶余人不能任人欺负宰割,我站出来,天下扶余人就有了盼头。”
  秦浩道:“好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渊将军真不愧是天下英豪,本公佩服。今日请将军来,主要是想劝将军投降的。”
  渊盖苏文嗤笑道:“本将还以为荣国公之才,冠盖天下,找本将会有什么惊人之语,想不到却是失望了。”
  秦浩道:“先别忙着拒绝,我来给将军算一笔账。”
  “将军目前最大的靠山,无非就是扶余百姓对将军的心意,只要将军还在,扶余的希望就在,就永远不会屈服,而将军一旦投降,扶余的人的心也就垮了,因此我知道,将军便是死,也绝不可能投降,至于荣华富贵,功名权势,对将军来说,不过浮云粪土而已。”
  “不错,既然知道我不会贪图荣华富贵,荣国公何必说这话来自取其辱呢?”
  “我说了,我只是在跟将军算账。将军,你知不知道我大唐现如今人口的缺口有多大,随着航海贸易的开发,有一种叫做占城稻的东西,让原本不足以种地的山地丘陵一下子变成了沃土良田,只是江南人口稀少,空有良田而无力耕种,我来的时候跟户部要了数字,整个江南,最少还有三百万以上的耕地没人种。”
  “还有,我大唐最近新得了两种经济作物,一种叫甘蔗,一种叫棉花,这两种东西一个可以种在西域,一个可以种在岭南,全都是地广人稀的不毛之地,一个大唐百姓到了那地方朝廷可以分配土地近百亩,可谁种的过来?”
  “就连关中和中原,现如今也进入到了工业潮,因为海贸的扩大,异族对我大唐所生产的手工业产品需求缺口很大,随便生产什么,都不缺销路,再加上东南亚那边又新进来一种叫做橡胶的产品,衍生出来能做的东西成百上千,现在洛阳和长安周边都闹起了用工荒。”
  渊盖苏文皱眉道“你跟我说这个干什么。”
  秦浩叹了一口气道:“大唐缺人啊,你知道现在大唐最贵的商品是什么么?不是香料,也不是金银,而是人,什么都没有人贵,以前大唐的奴隶主要是年轻貌美的女奴,现在,恨不得连七十老翁都在争抢,收棉花和甘蔗用人,江南大开发用人,中原和关中用工也要人。”
  “你以为你藏兵于民的做法很高明?呵呵,说真的,要想解决掉你们太简单了,只要我安东大都护府放开人口买卖的限制,谁管你扶余人到底是兵还是民?那是钱!!”
  渊盖苏文一拍桌子道:“若你敢如此,则我扶余人人人为兵,定要你大唐付出代价。”
  秦浩仿佛没看见渊盖苏文因愤怒而通红的眼睛,道:“一个奴隶五贯钱,到时候你们面对的可就不是安东大都护府的兵了,你知道么,现如今大唐没仗打,可三三两两自发组织的捕奴队却也有不少,你说你扶余人皆可为兵,难道你还能将他们组成一支军队么?能顶得住我大唐多少年的捕捉?我敢担保,三年之内,你在半岛上一个扶余人都看不见,到那时候,将军又将何去何从呢?扶余人这个人种,或许也就不存在了吧。”


第三百八十九章 劝降渊盖苏文
  茶壶中的水终于咕嘟咕嘟的冒泡了,秦浩打开了盖子,用木勺撇去茶沫,笑道:“就快可以喝了。”
  可是渊盖苏文哪还有心思喝茶?秦浩短短一壶水的功夫,说的他都快崩溃了,铁打的人物一时间也萌生了灰心丧气的想法,随后马上又重新坚韧起来,眼珠子滴溜溜在秦浩的身上打转。
  便听秦浩道:“我要是你的话一定打消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目前大唐的高级官员之中,只有我是在尽力维护扶余人利益的,没有我,薛都护早就大开杀戒了,况且,若是我真的在你手里出了什么事,以我在大唐的地位,扶余人就真的可以跟我一块陪葬了。”
  说着,秦浩开始洗茶,道:“目前扶余人整个民族的前途都在将军的手里,而将军唯一的出路,就是我,如果将军愿意,我倒是愿意给将军指一条出路。”
  渊盖苏文笑眯眯盯着秦浩的脖子,似乎在研究一会以多大的力度砍上去,道“荣国公请说。”
  “我大唐与高句丽之间,是一笔糊涂账,一来鸭绿江以西是汉朝故地,我大唐天可汗作为承天之子,必须将其收复,二来也是因为高建武他对大唐不敬,先是修筑长城,后是联结契丹等北方异族,动摇我天可汗政治在东北方向的根基,再加上唐承隋,百万将士的京贯你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