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大哥-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终究不能将精力全都放在这女人身上的,毕竟他事情其实也挺多的,比如那拓跋赤辞在采购了半个多月,几乎花光他们全族所有盐引,致使盐引又有了一点价格不稳的趋势,让秦浩紧张了好几天,一连做了许多动作才给维持住。
比如大牛接管了洛阳的超市生意和大部分洛阳势力,成为了青帮之中势力前列的几个堂主之一,而窜天鼠则学着秦浩的模式愣是搞出来了一个登州大开发,甚至还弄了第二个青帮的海船厂,大大的提高了青帮造船的效率,现如今已经有二十多艘船,能组成一个小船队了,秦浩还挺想跑一趟给他们剪个彩呢。
当然,一点不掺和那也是不可能的,本来没什么指望,顺手让李欣知道了贱人联盟的事,由李欣入宫见长孙皇后的时候顺嘴提了一句,由长孙皇后顺手查了一下,结果。。。。
“你说什么?孤的饮食之中有毒?”
长孙皇后脸色铁青,万万想不到她居然已经慢性中毒了,而下毒之人就在宫中,正是那李欣顺嘴提过一嘴的贱人联盟。
在大唐,想给李世民下毒那是很不容易的,不但有银针试毒,每次他吃东西之前一定都是有人先咬一口的,说真的以唐朝的医学水平也不太可能有那种无色无味的毒药,就连太子和越王的饮食规范也极其严格,秦浩有时候在东宫吃饭看着那被人咬过一口的满头有时候都会感觉兴致缺缺。
唯独长孙皇后的饮食是没有这套程序的,毕竟她平日里极少干涉朝政,也不拦着年轻的小姑娘争宠,对后宫管理的也井井有条,她深知都想不出来有人要杀她的理由。
可就是与世无争的长孙皇后,居然被人下毒了,下毒的手法也很简单,女人么,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要炖一点红枣莲子羹,这宫中的女人何其之多,所以她每次炖的时候总是炖好大的一锅,分给宫中其他的妃嫔,而这种大锅饭接触的人就稍微多一些,其中就有一个贱人联盟的人,将慢性毒药存在指甲缝里端粥的时候不小心拿手指碰一下也就是了,要不是今天顺手查什么贱人联盟,将每一个中层宫女都捋了一遍,兴许她莫名其妙的就要英年早逝了。
第三百零九章 影卫
天子一怒,血流漂橹。
当得知宫中居然有人胆大到给长孙皇后下毒的时候,登基几年以来一直表现的涵养顷刻间就荡然无存了。
用一句话来表达李二的决心,那就是:哪怕将后宫中除了长孙以外的所有人都砍光了,也绝不放过一个漏网之鱼。
当这个消息传到秦浩耳朵中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惊呆了,万万想不到李欣随口的一句话,居然有这么大的威力,愣是破解了个千古悬案啊。
要知道李世民此时也就是三十多岁而已,而长孙皇后更是才三十出头,更没听说她有过什么陈年旧疾,却在两年后莫名其妙的就病躺下一命呜呼了,弄了半天原来是有人下毒。
或许是怕李世民一气之下杀戮太盛,长孙皇后主动将这活给揽到了自己身上,不许南衙过问,由她全权处置,闻言,宫中那些可怜人不由松了口气,毕竟长孙皇后想来心善,由她主审,这无辜之人似乎可以少牵连一些。
真的是这样么?呵呵,长孙皇后可是个将门虎女出身,或许是平日里待人太过温和宽厚,以至于让人几乎都忘了她的狠绝,仅仅一天时间,后宫中稍有嫌疑的宫女太监就全部被抓了起来,那个亲自下毒的宫女早就在当天死在了严刑拷打之下,更过分的是,凡是跟她同一批差不多时间来进宫的人,甚至哪怕是一年之内和她打过一声招呼的人,也全都被抓了起来。
秦浩闻训倒是挺高兴,这意味着长孙皇后终于不用英年早逝的同时,贱人联盟的算计也会浮出水面,只要调查出杨氏阴谋毒害长孙皇后的证据,他也就不用费心找什么魔教的证据了,反正都是咔嚓一刀的事。
可惜最终的结果却还是让他挺失望的,经调查,此事跟宫外没一毛钱关系,完全是宫里几个争宠的嫔妃自发搞出来的事情,而贱人联盟只不过是给予配合罢了。
至于配合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长孙是严守中宫不干政的,宫里的太监宫女在她的手里除了当奴才以外绝无出头之日,关键是后宫里面的事她也压制的服服帖帖,让他们连当奴才都当不出头来。
所谓贱人联盟,不过就是几个大太监大宫女啥的,羡慕前朝宦官的,风光心生向往的野心家罢了,自然是不希望头顶上有这么个主子的,哪怕是换上几个往死里掐的主子也行啊。
如此一来,这贱人联盟算是彻底的凉了,可似乎跟杨氏又没啥关系,除了断她一臂之外起码没烧到她身上。
反倒是自己,被问询为啥会听说过这么奇怪的名字时,压根就解释不清楚,只能含含混混的推到了道听途说上,好在他毕竟不是案中人,倒也没人太过深究。
不是他不想顺水推舟的推到杨氏身上,但他对杨氏的怀疑全部来自于对后世历史的先知,连点逻辑都不成立,身为国公夫人见过几个宫中的太监宫女怎么也不太好说这是罪状不是,反倒是他调查此事的动机,让他挺解释不清的。
眼看着武士彟上任的时候快到了,想在这么点时间想出办法来实在太难了些,因此不得已,秦浩只得先暂且放下了这事,毕竟这杨氏图谋的是下一代,少说也是十几年后的事,甚至他们的威胁还没有吐蕃的那些人来的大。
秦浩甚至不无恶意的想,这次将杨氏扔在西宁,也不知道他们魔教内部会不会直接打起来,要是能来个互相残杀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次废柴联盟的投毒事件,即使以长孙皇后的宽厚,也足足杀了一千多人,以至于宫墙内外尽是血腥之气,上朝的时候都觉得有些呛鼻子。
只是这毕竟是大内的事,跟他们南衙又似乎没什么关系,天子家事也没人愿意瞎掺和,以至于奇诡的是,后院该怎么杀人就怎么杀人,前边该怎么上朝就怎么上朝,压根提都没提。
等到武士彟走马上任的那天,作为提议他上任的秦浩自然而然的加入到了送行的队伍之中,甚至于薛礼还跟小武互相送了礼物,薛礼送的是一块美玉,小武送的。。。。。嗯,是一袋干果蜜饯。
看着他们俩‘两小无猜’的样子,武士彟居然还挺高兴,一路上跟秦浩聊了许多关于西宁城经济建设和开超市的事,这武士彟是商人出身,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居然跟秦浩还挺有共同语言。
于是,十里相送之后,刚刚还跟武士彟相谈尽欢的秦浩转脸就找来了个影子,淡淡地吩咐道:“找两个人,去把武顺弄死。”
所谓影子,便是秦浩的护卫队了,自从上次被一个假道士行刺以后,秦浩的人身安全也跟着重视了起来,虽说他家前院有苏定方守着,可人家毕竟也是中郎将,总不能当保镖使唤不是,于是乎他贴心的老丈人就给他准备了这样的一支影卫队。
秦浩对武学的了解约等于零,不过按李孝恭的说法,这些影卫全都是他当年的亲兵出身,就算比不过李世民的百骑,但起码不会弱于一般的玄甲骑。
武顺居然在武士彟上任之前嫁人了,听说还是早就谈好的,一般来说这女人只要嫁了就是泼出去的水,自然就不会跟着一块走马上任了,偏偏这女人还嫁给了一个越王府的功曹,这让秦浩很是忌惮,毕竟夺嫡才是一切的起源。
趁着李泰还在扬州,越王府防卫等级不高,秦浩索性直接把人宰了,杀一个功曹媳妇可比杀一个国公女儿容易多了。
这影卫头子大概四十多岁的年纪,据说曾经救过李孝恭的命,按说天下平定之后本可以封一个八品左右的校尉的,可人家却以家奴自居,说啥也不去当官,反而在河间王府里住了下来成为类似于供奉的家臣。
李孝恭能把这人派过来交给秦浩,足以表示他对秦浩的看中了,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自己自然也算是家人,吩咐这个家臣,这人自然也不会问为什么。
只是点了点头,那影卫也没再说话,但秦浩却知道,这汉子做事向来稳妥,若不出意外的话,他明早就可以听到武顺惨死的噩耗了。
第三百一十章 钱庄
送走了拓跋赤辞,又送走了武士彟,看上去貌似秦浩的生活又可以回归正轨了。
往吐蕃安插和尚是如今的重中之重,不过他早已经卸下了风言衙门的担子,这种常规战有马周和长孙冲来负责具体实施并没有什么问题。
另外,随着盐引在市场上逐渐走向稳定,房玄龄等人终于正式确立了盐引交庸的试行政令,大唐的联合储备局差不多也到了该正式建设的时候,这方面的事自然也是离不开秦浩的,不过这方面秦浩信心十足,搞定这事情对他来说几乎没什么难度。
唯一能让他比较挂心的,就是所谓的魔教了,好在那天早上他看到武顺美丽的人头之后感觉也好多了,他知道这事影卫是一定要告诉李孝恭的,偏偏李孝恭却一句也没问,更是让他对这老丈人点了无数个赞。
好吧,秦浩更愿意相信,李孝恭之所以不闻不问,完全是因为他现在经投入到唐联储的大业中无法分心他顾的原因,不仅是他,所有有幸参与到其中的王爷全都疯狂了,虽然秦浩甚至还没说明本具体咋办。
这一个月来,秦浩对于唐联储就一条指示:攒钱、攒钱、攒钱。房地产生意赚的钱是时候全部拿出来了。
要说这其中谁最高兴,自然当属李渊无疑了,太上皇大人虽然因为秦浩有了麻将玩,这东西也就是打发时间的作用,当新鲜劲过去以后,他对麻将的热情也已经大不如前了,一听说要由他来牵头组织这么个用来牵制皇权的局,乐得跟神经病似的,连喝酒都比平时易醉许多,对秦浩的好感度也是蹭蹭的往上涨。
作为一个群策的衙门,虽然具体咋整还都是两眼一码黑,但人事上的事可是半点马虎不得,询问秦浩意见吧,秦浩说有钱就行,这特么的现如今他们李唐的王爷哪个没在房产生意上赚的盆满钵满的,一窝蜂的堂哥堂弟叔叔大爷找上来想插一手,弄得李渊居然都脑仁疼了。
除了王爷以外,前朝老臣也在这局里有一席之地,按照李渊本心的想法当然是想把机会留给裴寂的,只是裴寂想了一下他跟李世民之间糟糕到恨不得砍他的关系,摇了摇头还是放弃了这次机会,能保住一条命,他就已经很满足了,真不敢要求再多了。
倒是萧瑀对此很感兴趣,贞观年来,他虽然依旧占据着宰相的高位,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旧日的老臣终究是比不得房玄龄这帮新宠的,通常都是在房玄龄他们处理不过来或是经验不足的时候扶起来干两天,过后再找个理由把他的官给罢掉,三起三落的折腾的他都疲了,实在是不想再跟这些晚辈们一块玩了。
跟萧瑀处境差不多的还有陈叔达,虽说在夺嫡之争中他因为支持了李二算是押对了宝,但毕竟不是秦王府嫡系,随着贞观朝廷的政治生态越来越稳定,老头越来越感觉自己现在是位高而权不重了,像房玄龄等人给他面子的时候称呼一声老相国,不给面子的时候话都懒得跟他说一句,这日子他也算是过够了。
于是李渊、李孝恭、李神通、萧瑀、陈叔达、就占据了这唐联储的铁杆不动的五个席位,还剩下的四个空缺就显得异常珍贵了,因为这四个空缺都只能从皇亲中优选,手心手背的又都是肉,索性李渊干脆就认钱不认人了,谁特么拿的钱多谁就进来,拿不出钱的跟我再亲您也滚一边玩泥去。
这就是目前唐联储的现状,李唐王爷们为了筹集资金简直都跟疯了一样,弄得大唐差点因此出现了钱荒,甚至胶东郡王李道彦把自家房子都给卖了,让老婆孩子暂时去娘家过活,那筹钱的方式简直都令人发指,李渊甚至怀疑他要是最终混不上个席位的话会不会被他老婆给活活打死。
最后九人局配齐了,除了以上五人分别为:胶东王李道彦,襄邑王李神符,陇西王李博义、渤海王李奉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几位进来就是凑数的,除了李道彦稍有些许功绩以外其他人无不是纯粹的裙带关系。
这几个王爷为了捐钱就差砸锅卖铁了,以至于不管是萧瑀还是陈叔达谁也没有他们的钱多,更有甚者,李渊竟然发现他居然也没钱,这太上皇当的岂不是很没有面子?慌的李世民赶紧将从吐谷浑国库里搜刮二来的金银等物双手奉上,权当是孝敬老爹的生日礼物。
其他的王爷们虽然没混上席位,但钱可都没少捐,用秦浩的话来说也就是入股,到最后算上上述几人的,竟然汇了足足有八千万贯!八千万啊!拿船运都得把河道给堵了。
这么多钱干什么花呢?秦浩终于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挖个坑,埋了。
五个字一说,一帮老王爷撸胳膊挽袖子好悬没揍他,再三解释之下,这才留下小命,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太极宫里建了个固若金汤的金库,用李渊的话说,除非贼人把宫里的人给杀光了,否则休想从里边偷走一个铜板。
于是,既然金库都挖在太极宫里边了,大唐的第一座钱庄自然也就只能建在东市上了,暂时只有一个业务:用盐引兑换钱或是用钱兑换盐引,某种程度上这跟存取钱也算是类似了。
一直这么存存取取了又是半个月,李渊他们终于忍不了了,直接把秦浩提溜进宫,九个人坐成一排逼问道:“什么时候让我们印钱滴干活,说!”
看那架势,今天他要是再说不出个所以然,能不能出得了这个屋都不一定了。
本来么,这种只负责存钱取钱的衙门随便找个民部侍郎都能给办的滴水不漏的,他们砸锅卖铁的进来可不是来干这个的。
秦浩笑笑道:“钱庄这东西毕竟是新事物,让民众接受必然要有一个过程,臣以为开展业务倒是不急,等它开往全国让全国百姓都渐渐接受了再说。”
见众人不为所动的依旧用刀一样的眼睛看着他,秦浩无奈地叹息道:“这。。。。长安的钱庄倒确实有一项业务可以开展的。”
“是什么?”
“给满朝文武,发俸禄。”
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速效率
封建社会中,因为没有工业体系的原因,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靠土地吃饭的,真正离开土地的大部分都是迫不得已,有地种谁又愿意去干别的,唯有一个例外:吃皇粮。
事实上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主要就是为了他们而存在的,先有当官的大老爷,才有服侍老爷的人,服侍这帮人的多了,才有了所为的城市,所以说士农工商,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换句话说,改变了这帮吃皇粮的薪资结构,就等于解决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毕竟老爷们都开始使用纸钞了,你又能收谁的铜钱去?
因为秦浩组建的这个钱庄背景实在是太特么的硬了,硬到了几乎想干啥就干啥的地步,不管涉及到的是哪个有关部门,管你是三省还是六部,只要是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必须一路绿灯,皇帝都不敢指手画脚,因此秦浩索性建议直接自上而下,从根子上来,先从公务员薪资开始动作。
唐朝的俸禄,是由好几个部分组成的,包括粮、锦、田、物、钱等,待遇或许没有宋朝优厚,但比起明清来说应该已经好的太多太多了。
同样的,这么多的组成部分其实是极为麻烦的,比如说这田,随着官职的提升其实大部分官员的职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根本挨不上,管理起来佷是麻烦不说,其中上田和下田的划分等也能难死人。
这物就更有意思了,完全看朝廷国库里啥玩意多,随心情而发,有时候发两坛子酒当工资,有时候一人发一面镜子当福利,有时候分二斤香料当过节费,甚至还有拿胭脂水粉当红包的时候。
为此,每到发工资的时候不管是吏部还是民部,全都是一个头两个大,以至于经常发出佛系工资来,不是不想像明清那样来个一条鞭法统统发钱了事,实在是国库存铜有限,压根不够发。
于是秦浩破天荒的在唐联储拿着小黑板讲了一晚上,终于让李渊他们这一众大佬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李渊还嘀咕:“说好了是管印钱的,怎么还干上这样磨磨唧唧的破事了呢。”
秦浩哭笑不得道:“太上皇,印钱这么大的事,咱得一步一步来,治大国若烹小鲜么,得等到火候到了再掀锅,炖出来的肉才好吃啊,若是现在就印钱,推广不开不说,还佷容易造成经济的崩溃。”
李渊依旧不满地嘀咕了几句,却也不敢不听话,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找到的老年娱乐活动,万一玩砸了他哭都没地方哭,因此对秦浩还挺配合。
“此事还需吏部和民部都对此多多配合,一时之间怕是也落实不完,就交给太上皇来安排了。”
哪成想李渊大咧咧第说道:“这有啥好安排的,你把计划做出来,明天早上实行就完了。”
本来秦浩还以为李渊也就是随口这么一说,谁曾想第二天真的都搞定了,萧瑀去民部,直接把方案往桌子上一拍,转身就往部堂的位置上一坐,就一个字“批”。
戴胄整个人都迷了,他才刚刚从九卿升到部里来,哪碰到过这事啊,有心想研究研究吧,被萧瑀怒目一瞪,道:“怎么着?嫌我老了?我做得计划还轮的着你研究?”
一句话,就把戴胄噎了个半死,自古以来这老领导的事都是最难办的,尤其是当老领导老到了可以倚老卖老的时候,这萧瑀本来就是民部尚书出身,下边的侍郎和各司衙门哪个不是他提拔上来的,就这么拄着拐棍半躺在部堂椅子上翘起腿在桌子上待着,大有你丫今天要是不签字老子就不走了意思。
于是戴胄郁闷的连折子的正式内容都没来得及细看,大致扫了扫就加印了,好在他加印的时候下面各司衙门的印章居然都是齐全的。
吏部那也好不到哪去,虽然这是长孙无忌的地盘,长孙无忌腰板也比较硬,但耐不住人家陈叔达年纪老啊,到了吏部就开始咳嗽,长孙无忌但凡有丁点迟疑,马上就是一连串的血咳,那架势好像你丫要是敢废话半句老子就特么死这一样。
得,批了吧,跟戴胄一样,他自己批的是什么鬼东西他自己也不知道,索性扔到门下省让魏征闹心去,那货刚当上侍中,平日里又素来眼里不揉沙子,连李世民的面子都不给最能实心用事。
结果魏征打开折子还没等看呢,李渊就亲自到了,硬着头皮看了两眼,平日里以怼李世民为荣的魏征也被李渊那压迫感十足的眼神給瞅的头皮发麻。
这命令交到尚书台执行的时候房玄龄都懵了,这特么哪跟哪啊,怎么这么快就到我这了?这么大的事昨天还都连点风都没听到,今天就交由尚书省执行了?国家大事啥时候这么草率了!
对这些老一辈的胡闹李世民自己当然也是心知肚明,但长辈们好不容易聚一块干点事,他也不太好意思多问,甚至这唐联储本来就是一个以皇帝惹不起为目的去建的,他这时候去过问自然就显得更不恰当,最后索性由着他们去了,有秦浩把着方向,陈叔达和萧瑀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宰相完善细节,相信怎么也不会太离谱的。
因为这效率实在是太高,所以当第二天秦浩上朝的时候听到工资改革的消息自己就先懵了一逼。
即日起,京师大小官员经吏部考评之后一律由民部开条,钱庄结算,钱庄推出一种通用卷,乱七八糟的东西和粮食什么的以后统统都用通用券来结算,类似于大唐版一条鞭法一样,而通用券的背后又有盐引給其作保,也可以直接到钱庄换成钱。
这些倒是他的提议没错,可这速度也太快了点了吧!秦浩忍不住的看向戴胄,这特喵的政令一出,民部几乎被生生砍下去一个司啊!就这么通过了?下个月工资他就可以开纸币了?
是的,通用券就是秦浩设计的纸币的雏形,这东西方便好用又有盐引作保,存在钱庄不取出来又省了保管费,在官员之中一定可以流通起来,而什么东西只要在官员之中流通起来,离这市场流通也就不远了,等这玩意彻底取代盐引之后,就可以管他叫纸钞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丈母娘的活
后来秦浩才知道,民部虽然被裁撤掉了整整一个司,但产生的动荡却不大,那些真正做事的低级官吏全都调入了唐联储,不管是工资还是福利全都上涨了一大截,而那些高级官员则纷纷在其他的部门或岗位高升,可见李渊他们面子之大。
或许唯一受损失的,只有戴胄一个人而已。
新政策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满朝文武们终于知道他们到底发了多少钱了!这是何其喜大普奔的一件事啊,只是听说房玄龄被他老婆追着打了半条街非说他以前藏了私房钱,算是目前新政策唯一能看到的恶果吧。
有李渊他们足足好几间屋子那么多的储备金打底,简单的工资结算业务是不可能出什么纰漏的,秦浩也如愿以偿的领到了一百张通用券作为他当侯爷的薪资。
像模像样的在手指上沾了点吐沫刷刷刷的数一遍,还真有上辈子开工资的感觉呢。
打探了一下,用通用券兑换成盐引的几乎没有,说明这玩意暂时还是挺坚挺的,不到三天的时间在东市便已经可以自由流通了,甚至有许多西域来的胡商也接受了部分通用券的付款,这让秦浩心情不由得大好。
可惜,好心情总是短暂的,闹心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随着这次大唐在吐谷浑战事的胜利,唐王朝的西线战事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布暂停了,东突厥被打残,西突厥一盘散沙,薛延陀没发展起来,吐谷浑更是直接灭国,数量众多的西域小国除了将天可汗的大腿抱得更紧以外实在是不敢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所以短时间之内那边不会有什么像样的大战要打了。
于是,好不容易踹出去当知县的裴行俭回来了,还特么是以有功之臣的身份回来的,李勣居然还给他上了个请功表,弄得李二都有些迷了,他一个十六岁的娃娃,已经是正六品了,还想给升哪去啊?
十六岁在封建社会也不算小了,是时候该成家立业了,亲事是早就定下来的,只因为军政不稳才舍小家为大家,现如今海内升平,是不是该琢磨着把婚事给办了?
反正当裴寂卖着一张老脸上门的时候,秦浩那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他和裴寂化敌为友之后关系处的还是不错的,平日里时不时的也有些来往,甚至还在李渊那打过好几次麻将,因此他倒也不好再吊着一张臭脸,只得乖乖地拿出珍藏的团茶亲自烹煮以招待。
“老宰相你不是裴家西眷房的么,中眷房的事你也管?”
裴寂笑笑道:“这话说的,一笔写不出两个裴字么,如今这孩子已经成了我河东裴家的希望了,甚至有人说全大唐的少年俊杰里,除了你秦贞恒以外就属我家裴郎是虎儿,年轻时我和他父亲都在前隋的朝廷里做事,关系也是很不错的,后来天下大乱,他父亲不幸就义,我裴家满门能让你秦侯爷给个面子的也只有我这张老脸了,你说我不来谁来。”
秦浩撇嘴道:“婚事是早就定下的,小芸那孩子自己也是乐意的,千年裴氏的门第比我们家不知都高出多少,我咋会有意见?应该是我谢谢你们裴家赏脸才是。”
裴寂笑笑道:“这话说的,未免太酸了,我知道小芸这孩子你舍不得,但她今年都十四了,再不嫁人就成老姑娘了,又不是让他嫁到河东去,裴行俭那小子以后还少不了你提携呢,心疼个什么劲啊。”
好吧,十四在大唐算老姑娘了,秦浩还是不太容易接受这个事实,虽然李欣今年也就十六。
“你们裴家想怎么办啊?”
“呵呵,裴行俭没有高堂,因此倒也不用一定回家去,只要婚后回去一趟祭下祖就是了,京城这边全都听你的,你有什么要求,我们就怎么办。”
秦浩点了点头道:“这还差不多,我的要求很简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已经这么高调了,他若是再高调一点我们家就太显眼了,把那套大操大办的收起来,请几个知己好友一块乐呵乐呵得了。”
裴寂也笑着道:“好,君子藏器于身,此时于他来说确实不该大操大办,我带我裴家先谢过你的宽宏大量了。”
却见秦浩一拍桌子狰狞道:“婚礼可以简陋,婚房可不能让你们给马虎了,裴家中眷在京城只有南城有一栋小四合院,这能配得上我如花似玉的妹妹?”
裴寂一愣,实在没想到混到秦浩这个层次了居然还会在乎房子,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道:“那你的意思是。。。。”
“买房,必须买房,要北城的,还得临着朱雀大街,要皇城根底下的位置,不能低于两进的院子,要有暖泉还要有冰窖才行,房子装修好了我们才出嫁,否则你让我妹妹以后住哪?”
裴寂懵逼道:“额。。。。这两年长安城北的房子多紧俏你又不是不知道,合适的实在是不好找,也没人会出手,要不委屈委屈,先住我那?我府上你是熟悉的,院子是五进的,大半都是空着的,我可以留出一个院来单独给他们住。”
秦浩一口否决道:“不行!你的是你的,你连他伯父都不算,都快出五服了,住你那算是怎么回事?五进的院子了不起啊,嗯。。。。好像是挺了不起,但是我不管,好不容易找着个没爹没娘不用伺候公婆的,合着以后还得给你请安不成,再说那宅子以后你肯定得留给你儿子,到时候把他们俩赶出来咋办,说啥都没用,必须得有他自己的宅子。”
裴寂知道秦浩这是在故意出难题,以发泄心中郁结的闷气,道也不跟他一般见识,想了想道:“杨恭仁最近惦记着告老还乡,落叶归根呢,他在长安的那套宅子还是前隋的时候住着的,也不舍得卖给别人,我去舍了这么一张老脸不要,求他将宅子卖给我裴家,如何?”
我擦,秦浩惊了一下,他本来就是难为难为裴家,没想到这裴寂是真给办啊!前任中书令的宅子,位置和大小远比自家还要强,再怎么友情价每个十几二十万贯怕是也休想拿下,这裴家为了裴行俭要下血本啊!
娘的,比我住的都好,莫名的秦浩居然还觉得有点酸了。
等到裴寂喝饱了茶水走了,一直在屏风后面偷听的小芸噘着嘴出来了,不爽地道:“哥,我不要大房子,南城那个小院就挺好,你这么张嘴,让人家怎么想咱家,怎么想我啊。”
秦浩愤怒地瞪了小芸一眼,“呸!没良心的东西,这还没嫁呢,就向着夫家说话了?我这都是为你好你知道不?我连丈母娘的活都干了,你居然还敢嫌弃我?滚滚滚,别让我看见你。”
第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