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大哥-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晴大惊,一开始的时候她以为这小孩就是个家里说滑稽戏的,后来看他居然有这么多的小弟,以为是某个受灾大豪家的孩子,再后来发现这孩子居然是个读书识字的不由暗暗心惊,可如今,这孩子居然将他们薛氏的来历底细一一道来,甚至还说出圣人有意栽培关陇贵族的话来,这如何不让她感到心惊。
不由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滑稽戏演员啊,再见了薛家姐姐,他日有缘的话我们一定还会再见的。”
“呵呵,你这小孩可真有意思,不如这样如何?我小弟身边正缺一个伴读,你有没有兴趣?”
“你小弟?”
不得不说,秦浩动心了。
给薛家的少爷当伴读,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一步登天,可以说一步登天也不为过了,更何况这灾年一时半刻的还真过不去,可是再怎么灾荒,怕是也饿不到河东薛家的头上,只要点头答应,这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就算是结束了。
只是薛晴此话一出,秦浩明显感觉到边上的大牛浑身一紧,回过头看了小蝶,小翠等众多孩子一眼,颇为洒脱的摇了摇头道:“算了,我这辈子啊,算是砸在他们这些小弟的手里了,薛府的高门,我还是不攀了,薛姑娘,就此别过。”
说着,秦浩露出了一个好看的微笑,十分果决的将头一扭,转身搂着大牛的肩膀就走了。
只留下薛晴一个人看着他的背影暗暗出神,那阳光一样温柔的笑容烙印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真是个有意思的少年啊。
“小姐,要查这少年的底细么?”
“算了,大家萍水相逢,所谓的后会有期终究也不过是个说辞罢了,走吧,两万石的粮食都赈了,咱们薛家在圣人那也算是交代得过去了,再这么赈下去咱自己都没吃的了。”
说着,薛晴也转身离去,与秦浩背对着背,越走距离越远。
秦浩也嘴角微微上扬,嘀咕道:“有意思的千金小姐,可惜老子现在的年龄太小,要不然非把你泡了不可。”
大牛道:“大哥,那可是贵人啊,你。。。。你真的不去他们家当伴读?”
秦浩撇嘴道:“我要是去当狗腿子,你们以后咋办?这点粮食就算到的了洛…阳,可你们在洛阳又能怎么生活?再说了,老子生下来顶天立地的堂堂一条好汉,凭什么点头哈腰的去给别人当狗腿子?”
大牛的眼眶泛红,哽咽道:“大哥,你。。。。”
“停停停,打住打住,千万别流猫尿,小蝶她们哭起来看着舒服,你这小牛犊子一样的体格哭起来我一身一身的掉鸡皮疙瘩,知道大哥我为你们付出多少了吧,知道了以后就乖乖听话,知道不?”
“是,大哥,以后谁要是敢不听你的话,我就揍他。”
等回到了营地,众人听说秦浩为了大家伙放弃了贵人伴读这么有前途的职业,一个个反应都可夸张了,像是小翠啊,小蝶啊,恨不得都快以身相许了。
秦浩却道:“别忙着哭,这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不过现在却不是哭的时候,咱们这车里有了粮食,却也有了惹祸的根,刘家村的人虽然跟咱们一道,不过却并不能完全信任,咱们几个终究还是弱了些,就怕守不住粮食。”
众人纷纷点头,经过上一次跟刘二狗他们的冲突,他们现在深深的明白了怀璧其罪的道理。
虽说现在看来,他们和刘家村的众人尤其是孩子们想处的都不错,不过这伙计搭的终究还是有一些憋气,也很难真的对人家全心全意的信任。
“那怎么办啊,可惜,我们还太小,就算拿着武器也不见得打得过那些大人。”
孙二到粗着嗓子道:“大哥你放心,有歹人来了我老孙定将他一棒子打成肉泥。”说着还舞了两下手里那根细铁棒,好像自己真的是孙悟空一样。
小翠没好气的使劲踩了他一脚,孙二嗷的一声就跳了起来,因为毫无准备,那尖细的女人音又出来了,逗的大家大笑不已。
秦浩道:“好了,不要闹了,大牛,你趁现在大家都聚在这,看看有没有精壮又家口比较少的汉子,可以邀请他们加入我们,用粮食做酬劳,要那种老实本分的,要农户不要商户和工户,如果随身带着武器的就再好不过了。”
小屏却噘嘴道:“啊?还加人啊,好不容易这粮食够吃了,再加人,又吃不到洛…阳了,我可不想过蹭粥棚的日子了。”
大牛大怒,指着小屏的鼻子骂道:“妈第,早就看你不顺眼了,就特么你的事多,你也好意思说这话?老刘他们是谁引来的?爱待待,不爱待给我滚,反正你大屁股,随便找个高门大户把自己卖了,保证一辈子有吃有喝。”
小屏被说的满脸通红,气的那已经发育的颇为可观的胸脯一颤一颤的抖动,断断续续道“你。。。你你你。。。。你怎么能这么说我,我。。。大哥你看看他,说的都是什么啊。”
秦浩不由皱眉,打断道:“好了!都少说两句吧!大牛,你刚才那话说的确实过分了。”转过脸又对小屏说:“小屏,认我做大哥,就不要有那么多意见,不认,我也不强求,少一个人老子也能稍微松快一口气。”
秦浩这威严多少已经算是出来了,他二人见秦浩发火,一时间都老实了,乖乖的闭嘴。
小翠出来打圆场道“好了好了,都做事吧,大牛去找人去,小屏你也是,大哥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许质疑大哥。”
小翠因为平日里待人和气,愿意伸手帮助弟弟妹妹,俨然已经是他们这个小团体的大管家了,只是因为她跟小屏的关系较好,这才出来和稀泥,她也知道小屏不招大家伙待见,可谁让这是好姐妹呢?
大牛见大哥和小翠姐都说话了,也不太好再跟小屏一般见识,冷哼一声转身就走了。
只是走了不大一会,大牛居然就掉头返了回来,“大哥,不好了大哥,外面一大群人,已经把咱们给围住了。”
“什么?”
秦浩不由得大吃一惊,难道说是因为那一大车薛家给的粮食?
第十三章 说书
慌慌张张地穿上鞋,连衣服都来不及修整,秦浩蹭的一下就窜了出去,陪在身边的大牛手里还拿着那张大弓。
一出来,好家伙,自己等人所休息的地方四周居然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无数的人,粗略一看怕是最少也有二三百之多。
这真是吓死人了。
秦浩当场就怂了,不怂也不行,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抱拳朗声道:“众位好汉,我怂了,薛家留下的粮食就在我的身后,我现在就将粮食发给各位,只求各位好汉给我们这些半大小子们留上一些余粮,我在这里谢谢各位了。”
却听对面有人喊道:“啥?有人要抢小郎君的粮食?姥姥!谁啊?谁这么臭不要脸,跟这些孩子们抢粮。”
“白痴啊你,小郎君说的是咱们,小郎君误会了。”
“小郎君你不要误会,今天有薛家赈灾,大家肚子里都有食,谁要是敢做这么臭不要脸的事,我们帮你打掉他的牙。”
“是啊是啊,小郎君,咱们关中的汉子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可干不出这种生儿子没**的事情来。”
也不知这是谁开的地图炮,倒是把身后听风跟出来的刘家村众人给臊的不轻。
秦浩一脸的懵逼,不是抢粮食的?那你们整这么大的章程是要干啥?听相声么?
就听里边有声音道:“我们是来听小郎君说故事的。”
“………………”
“各位,小子今天白天说了半天,嗓子都冒烟了,实在不适合说了,要不各位容我缓缓,明天有机会再给大家说如何?”
这时候从人群中走出来一个老者,开口道:“小郎君,我们不会白听的,这是我们大家凑出来的,您给大伙说上一段,如何?”
说着,老者递上来一个硕大的包裹,秦浩打开一看,大半都是铜钱,也有各种其他乱七八糟的细软,红绳啊,针头啊,巴掌大小的绢布啊,要啥有啥,虽然粮食一粒也无,不过钱物倒是也算不少,都是你一文我一点交上来的。
其实灾民里也不乏有财主在的,大灾之年任你再怎么有钱也得跟着逃荒,否则饿急眼的当地百姓能把你活活给撕了,这些人粮食肯定是没有的,有也不富裕,但是财物却未必缺,秦浩在里面居然还发现一粒小小的金豆子。
越是这悲惨的年代,欢乐就越值钱。
既然有了收入,那自然就不一样了,瞬间秦浩感觉自己腰不疼了,腿不软了,舌头也不抽筋了。
他正在为以后到洛…阳怎么生活而犯愁,今晚这一出,倒是给了他不小的启发,既然自己的相声这么受欢迎,那其他的艺术形式呢?
要知道秦浩前世可是在广电上班的,虽然主要是以影视剧为主,但接触的类似于小品相声,评书戏剧,真要是抖落出来简直可以讲一辈子,随便扔出来一个在这一千年前都是大师级别的创作。
想到此,未来的路不由的也清晰了起来,正好在今晚做个试验。
“既然大家如此抬爱,小子也不好拂了大家的兴,今天不讲相声,我给大家讲上一段三国如何?”
说着,也不理会众人什么反应,自顾自的讲了起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首临江仙做开场词,顿时就把众人给镇住了。
这词乃是明朝的大才子杨慎毕生最顶峰的作品,放在诗词还未成体系的初唐,说一句绝世佳作也不过分,豪不夸张的说,若是有士子用这首词去投门,只要不投给程咬金那种杀才,几乎百分之百会被贵人给请进门去好生款待。
人群中也有读过书的财主人家,只听这首镇场词,当即就对秦浩惊为天人,有那身边带着纸笔的连忙奋笔记录了起来。即使连大字不识一个的乡农,也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若要是有那懂史的文人在此,联想到秦浩要说的三国事,想必必然要嗟叹连连了,这首咏史词意境之厚重天下文章几乎无有可比。
众人还在回味,可是秦浩却已经开始了,只见他小脸紧绷,努力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用低沉的嗓音缓缓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三国的人物不知为何,一直都被神话之后广为流传,即使在初唐,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段历史,只不过传说和演义并存,真假难辨而且完全不成体系,二十年后薛仁贵白袍白马在高句丽战场上杀了个七进七出,就是故意模仿赵云赵子龙。
这也是秦浩选择三国而不是西游的原因,西游毕竟孩子气了一点,而三国大家的认知程度却很高,至于水浒?那书有些太反动了,又赶上这大灾之年,万一忽悠某个二货头脑发热一拍脑子也来个梁山聚义,那罪过可就大了。
只听三国演义的故事缓缓从秦浩的口中道来,众人听的全都热血澎湃激昂慷慨,听得那第一话之中董卓对三兄弟的轻蔑,各个都是怒从心头而起。
直到第一话的最后一点讲完,开口道:“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欲知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说完,秦浩高高的抱了个拳,道:“多些各位捧场,如今天色已经不早了,小子的嗓子也快冒烟着火了,还是容小子休息休息吧,若还有想听的,明日再说。”
说完,秦浩转身就走。
众人哪里肯依,纷纷叫嚷着让秦浩再讲一点,大有‘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断章狗’的意思,大家都是萍水相逢,明天一早就要踏上去洛…阳就食的路了,虽说大家的目的地相同,不过脚程有快慢,谁也不知道明天再讲的时候还能不能碰上了,纷纷闹腾了起来。
而孙二则比较机灵,看这架势怕是根本没可能就这么让他大哥从容的断章,更重要的是他也好想听啊,于是也不知道从哪找来了一块大布,居然四处要起赏钱来了,不大一会的功夫,又是满满一大包裹的零碎铜钱摆在了秦浩的面前。
还是小蝶知道心疼人,连忙找了些野果子煮了一点甜水来给秦浩喝,居然还弄了点凉粉出来给他润喉。
得,既然如此,秦浩也就只能舍命陪君子了。
第十四章 传艺
秦浩的评书模仿的是单田芳,单田芳老师的评书最大的特点除了那沙哑的声音以外,就是音拉的很长,好处是可以将听众的代入感增加,而坏处自然就是…………口渴。
唐朝时期,评书这种艺术形式还没有开始,或者说所有的民间艺术都没有开始,这时候的艺术大多都还是给贵人们看的,这些平头百姓头一次见到这样的表演形式,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牛人,一时间如痴如醉,打赏根本停不下来。
这可就苦了秦浩那可怜的小肉嗓子了,一直讲到太阳彻底下去天黑的连人都分不出公母这才作罢,这还是秦浩苦苦哀求的结果,否则这帮人能点起火把来听一通宵。
不过收获似乎还是不错的,足足收获了四大包的财物,粗略统计一下足有七八贯。
七八贯钱,足以买两头老黄牛了,普通的农户之家一年也赚不了这么多钱,虽然跟其他的穿越者同行们动不动就几万贯的大生意没法比,不过秦浩却已经很满足了。
看来这确实是一条生财之路,起码养活这些弟弟妹妹们已经足够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本想着趁天凉快赶紧赶路,结果一出门又是一百多人堵门,吓的秦浩好悬没一个跟头从他的小毛驴上掉下去。
“各位,各位,咱们大家都是去洛…阳就食的吧,总不能为了听评书耽搁了正事,是不?我这弟弟妹妹太多,不早日赶到洛…阳会饿死的,容我们先行上路,黄昏走累了的时候再讲评书吧。”
只听人群里有人站出来道:“小郎君,咱们可不敢耽搁了您去洛…阳,只是小郎君咱们昨天听了不过瘾还想听,也不知今晚还能否碰上您了,因此大家商量着,跟着小郎君一块走,您走到哪我们跟到哪,这样咱们晚上就能听到小郎君的评书了。”
啊咧?
秦浩大为诧异,他可真没想到,三国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
秦浩他们的速度并不快,毕竟主要是由小孩子组成的,女孩子们的屁股又有好多是畸形的,正常的队伍一天走一百里,他们却只能走八十里。
可千万别小瞧这区区二十里,进了洛…阳城代表着起码不会被饿死,而速度平白放慢五分之一,对很多家庭来说那是要饿死人的。
当然,这时候围上来的,大多都是家里相对富裕一些的,真正那种拼着没了性命也要听评书的只有几个人而已,而且前路离洛…阳越来越近,不管是官赈还是义赈都越来越多,最容易饿死的那段路基本上已经算过去了。
这也是秦浩现在考虑洛…阳以后生活多过路上讨食的主要原因。
得,这也算是好事,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安全就有了很大的保障,轻易也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来抢他们的粮食了。
就这样,秦浩骑着小毛驴,优哉游哉的上路了,今天的路,感觉上比以往的格外好走,粮食问题基本解决了,又有了生财之道,身边跟着上百个粉丝也不用担心安全,心情一下子就舒畅起来了。
心情一好,不自主的就唱了起来:“那庄公闲游出趟城西,瞧见了那他人骑马我就骑着驴。扭回头看见一个推小车的汉,要比上不足也比下有余。打墙的板儿翻上下,谁又是那十个穷九个富的。说是要饱还是您的家常饭。要暖还是粗布衣。那烟花柳巷君莫去,有知疼着热是结发妻。”
“大哥,您唱的是啥啊,真好听。”
文化的是小蝶,秦浩的饮食起居一直都是由小蝶一个人来照顾,某种程度上未必就没有宣示主动权的意思。
秦浩道:“这个啊,叫太平歌词,不用任何的乐器伴奏,全凭一双肉嗓子就能唱,走街卖艺的话,敲上一阵铜锣,再唱上一曲太平歌词,保管这来看热闹的闲汉乌央乌央的就聚过来了。”
小蝶听了特别激动,连忙问道:“那,我能学吗,大哥愿意教我么?”
“行啊,以后我在讲评书之前,你就负责用这太平歌词来给我拉客。”
边上的其他人一听也坐不住了:“那我呢那我呢,大哥,也将你那本事教一教我们呗,总不能让大哥您一个人什么事都做了,我们晃着膀子啥也不干吧,等我们也有了大哥的本事以后,大哥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秦浩十分欣慰,挨个摸了摸众人的头,总算是没白操你们这些小屁孩的心啊。
他自己一个人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凭他那一肚子存货,将这些小弟全都培养成大师一点难度都没有,他已经想好了,等到了洛…阳就开一个戏班子,文的武的俗的雅的就没有一样是他拿不出来的,正好这时候在灾民的队伍中打响自己的知名度。
众小孩学习的热情很高,古时候讲究灾年饿不死手艺人,一技傍身不是说说而已的。
其中,孙二和大牛两人凑成了一对搭档说相声,孙二机灵,眼力劲活泛,更重要的是这人身上的气质可以在极其阳刚与娘炮之间各种转换,创造不少的笑料,而大牛那憨憨傻傻的气质也可以在旁边垫话,当一个非常棒的捧哏。
小蝶的声音很甜,唱太平歌词很好听,以后可以考虑教授京韵大鼓或者苏州评弹,其余人等也各有分工,大多都在练嘴皮子,这是想要接过秦浩评书的大业,甚至还有几个已经可以惟妙惟肖的讲西游记了。
众小孩终于有了事情学,想到以后可以凭此一技之长赚钱,分担大哥的压力,不由的全都鼓足了力气,学习热情极其高涨,技艺的进步也堪称神速,估计一千年后的小孩要是能拿出这么大的主观能动性各个都是清华北大的苗子。
只有小翠不开心,而且是很不开心。
她因为舌头被剪过,所有嘴皮子上的功夫她一律练不了,说话快了还会不自主的从嘴里往外喷口水,而偏偏现在秦浩能玩的全是嘴皮子的功夫。
因此,小翠什么也干不了,什么也学不了,为此她已经足足哭了一天了,黄昏时分再见到她的时候感觉两个眼睛足足有核桃那么大,脸色白的吓人,一看就病的不轻。
秦浩也劝了,不听,非得坚持着把大伙的饭给烧完了才休息,而且明显没什么精神,听小蝶说她现在连小憩一会都能边睡边哭。
不过同样是没法学习的小屏心态可就好多了,她们俩都是改造到了舌头的老人,小翠是蛇舌,而小屏却是长舌,舌头比正常人的舌头足足长了将近一倍,这么长的舌头要是能说绕口令才是见鬼,不过人家就很开心,看样子好像还因为不用学习而美滋滋的。
第十五章 又一个六爷
随着秦浩的三国演义越讲越是精彩,尾随他们的人和听众也就越多,赚到的钱财也就越多。
这日子,也是越来越好过了。
除了教授专业课之外,文化课秦浩也没有落下,每天都会拿炭笔在小木板上教授弟弟妹妹们识字,初唐的识字率低到令人发指,基本上认识一千个字就算是文化人了,而文化人某种程度上也未尝不能约等于上等人,到时候若是妹妹们可以读书识字,再有个一技之长,就算拿不出籍贯来也未必就找不到好的婆家,而弟弟们也未必就不能来几个出人头地的出来。
嗯,到时候自己就自由了,哈哈哈,想到此,秦浩还莫名的有些开心呢。
可惜,以后的日子不好说,反正现在是挺闹心的,这帮弟弟妹妹虽然懂事但毕竟都是青春期的半大孩子,该惹事的时候还是要惹的。
这不,大牛慌慌张张的跑过来找他道:“大哥大哥,不好了大哥,小李他跟人打起来了。”
小李?
秦浩对小李有印象,叫李克,这是个木头疙瘩,一年前被卖的,因为有一次被六爷喝多了用通红的烙铁烫坏了腿,因此走路有些瘸,平日里就喜欢拿把短枪耍花,不怎么爱说话,不过却是个老实的好孩子。
打架了?莫非是有人欺负他?
秦浩蹭的一下就窜了出去,别看他平日里总觉得这些弟弟妹妹都是拖油瓶,可是心底里却是真的拿大家当亲人的,这么些天里除了小屏以外其他的孩子也都是真的拿他当了亲大哥,最少有一半会毫不犹豫替他去死的那种,他平日里打骂都行,可是别人敢碰这些孩子一根毛他也急眼。
拎着刀子,和大牛两个人赶到的时候那里已经在对峙了,看得秦浩心里咯噔一下,居然是七八个大人,还都是那种壮汉,而场上却是李克在拿着短枪对准几个大汉,看样子好像还是他主动挑的事一样。
让他心中一暖的是,刘二狗等人及时护在了李克的旁边,要不是如此恐怕小李早就被打死了。
“还好,几百斤的粮食没喂了狗,刘家村这些人遇到事的时候还真挺忠义。”
秦浩赶忙跑了过去,问道:“怎么回事?”又一把抽出横刀冲着对面:“你们七八个大老爷们,欺负一个孩子?呸!你们也算是男人?”
对面为首的壮汉却哈哈一笑,居然还跟秦浩拱了拱手:“原来是说三国的秦小郎君,哈哈,我可还是你的主顾呢,想不到这少年居然是你的人,不过小郎君今天可不是我们欺负他,说是他欺负我们才恰当啊,我们哥几个是想和您身后的老伯做笔生意,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他却冲过来拿枪冲着我们,死活不让我们交易,您说,这天底下有这么个理么?”
秦浩闻言转头看向小李,发现这老实孩子居然一句话也没解释,显然这是要这么认下,却依然死死瞪着对面的众人。
秦浩似乎悟出来点什么,转头问道:“你们要买的,是什么?”
对面大汗道:“好叫小郎君知道,我们要买的,正是这老伯的女儿,童叟无欺,五十斤粮食,这价钱,够公道了吧。”
得,这下清楚怎么回事了,这分明又是一个六爷。
这事吧,真不太好说理。
从良心上看,拐卖人口罪大恶极,不管是一千年前还是一千年后都是如此,要他说这种人拉出去枪毙五分钟都算便宜他们,可偏偏这种事在大唐居然特娘的合法。
就像对面这大汉自己说的,人家一没偷二没抢,你情我愿,人家爹娘自己都答应了,官府也没管,自己等人算是哪根葱?
可是。。。。感同身受啊。
秦浩算是幸运的,前身一买进来就反抗被打死换了自己接班,伤都没来得及养好就把那公母俩弄死跑了出来,不过就这还是托这场大灾的福,否则杀人和逃奴两项大罪,都够他咔嚓一刀了。
而若是碰不到自己这么个异数,那些被拐卖的孩子会是什么下场?看小翠小蝶和孙二就知道了。
这小李没有孙二那么惨,最少他不是往***那个方向上发展的,可是脱了衣服那一身的伤啊,现在秦浩只要一看见还是难免有些心酸,可以说算上他在内,他们这个小团体所有人,见了人贩子都是恨不得吃其肉饮其血的。
哦,或许小屏是个例外。
身后那老伯虚弱地说道:“几位小哥,麻烦你们让让吧,你们都是好人,好意我老汉也心领了,可是我真的没办法了啊,再不卖人,我们全家就都要饿死了,将闺女卖出去,对她来说也未必不是一条活路。”
一向小李已经庄若疯魔了,赤红着眼睛回过头饿虎一般地瞪着这个老汉,怒道:“你。。。。你知道你这是在干什么么?你知道你卖了人,你女儿将过的是什么日子么?你。。。。你根本什么都不知道,你知道这么大的孩子离开了父母亲人被卖到完全陌生的地方有多害怕么,你知道他会多想家吗,你特么的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卖了她,为什么!”
秦浩也有些忍不住火气了,一把拽过这老汉的脖领子怒道:“你既然生了她,为什么不养她?”
低头看着眼前这个花朵一样年龄的少女,脑海中不由得想到小屏小翠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他的指节都已经隐隐有些发白了。
那老汉呜的一下就哭了,“不是逼不得已,谁会卖自己的孩子?可是不卖怎么办,你告诉我不卖怎么办?孩子他娘已经饿死了,我们一家子人现在已经一口粮食也没有了,离下一个赈灾点不知道还有多少里,难道我们就只能这么活活饿死么?”
那人贩子也道:“小郎君,咱们可不是在作恶,咱这是在行善啊,他们一家子人有了这五十斤粮食就可以活下去,而这小姑娘跟了我们别的不敢说,起码让她衣食无忧再也不担心会饿死。我们这可是一口气救了他们全家的性命啊,不是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我们哥几个这是造了。。。。。造了好多好多级的浮屠了呢。”
秦浩不屑的瞥了一眼,“呸!妈个鸡的歪理。”
对面这人贩子显然也不是什么善茬,看在秦浩是读书人的份上他已经让了三分了,可人家明显没有领情的意思啊,当下脸色也沉了下来,开口道:“小郎君,哥哥我可是给足了你面子了,您要是识相,就赶紧走开,给你脸,你可得要啊。”
秦浩没有搭理他,反而在心中暗暗做下决定,转身问老汉道:“大叔,我问你,这女儿你是不是必须得卖!”
老汉羞愧地低下头,没勇气说话,算是默认了。
秦浩叹息了一声,知道这破年景也不能完全怨他,开口道:“这样吧大叔,既然你一定要卖,那就卖给我吧,起码,我能让这孩子过的好一点,我到了洛…阳会开一个戏班,你想孩子了可以随时来看看她,三年学徒两年效力,五年后孩子还是你孩子,如何?”
说真的,这举动太圣母了,圣母的秦浩自己都几乎不能相信这是自己干出来的事,这些孩子对秦浩来说不是特娘的资产,而是包袱,是负担啊!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总不能平白无故的扔下五十斤粮食吧,真要这么干了,以后这种事就没个头了,灾民们非把他这当赈灾处不可,恐怕到时候拒绝反而会得罪人。
看到这事,他不管的话晚上会睡不着觉的,而且看小李这架势,他要是不想个办法根本就拉不走,天底下哪有硬不让人家卖儿卖女的道理?
老汉一听,顿时就泣不成声了,天底下哪有不想女儿好的父母,这些孩子们一看就是善心的人,而且人家说的很明白,戏班,好歹不用受太大的苦,这老汉虽不知什么是瘦马,却也知道将女儿卖给他们比卖给人贩子要强无数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