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大哥-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单的又吃了些,大家在谈论平灾之策的时候秦浩也偶尔见缝插针的说上几句,等饭快吃完的时候基本上也就谈的差不多了。
  李世民欣慰笑道:“好啊,如此,洛阳无忧矣。”
  众人拍马屁道:“圣人英明。”
  李世民却突然冲着秦浩道:“臭小子休跟着一起奉承,朕记得那日你说的是要献上平灾三策,如今一二两策朝廷皆已采纳,你的第三策呢?”
  李世民这话倒是让众人一惊,除了李世民以外很少有人知道还有第三策的事,要知道仅凭这以工代赈和整顿门阀两策,几乎就已经将这次赈灾基本给解决了,居然还有第三策?还能在这个基础上做的更好么?
  秦浩心想,你特么终于问到地方了。
  “回圣人,诸位宰执,草民的这个第三策是对一二两策的完善和补充,若一二两策可以顺利执行,则灾民之心将大为缓解,朝廷之压力也将骤减,然此灾给予我帝国之伤痛却依旧疼痛无比,草民以为,这善后工作不可不认真对待,百万灾民在今年之后将如何安置?有多少灾民流离失所之后丢了路引或是土地,回不去家?
  另外这第二策联络门阀,这么多的门阀世家联合起来,谁说的算?如何保证让这些门阀控制在朝廷手里?这其中千头万绪,如何平衡门阀与寒门?今年之后这些搬迁来的作坊又当如何运营?”
  众人暗暗心惊,这厮一介区区草民,能站在朝廷的立场上分析局势,想出赈灾之策已是极为难得,如今却连善后之法也想出来了么?
  李二道:“你一向才思敏捷天马行空,朕记得你跟朕说,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有什么想法大胆的说出来,有朕和众位宰相给你把关,说错了也不要紧。”
  秦浩站起来双手抱拳一礼,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道:“臣以为,一切要有规矩才能成方圆,草民这第三策,便是个规矩,”
  “草民请圣人和诸位宰相允许草民,建立青帮!”
  兜兜转转一大圈,秦浩终于说出了真正的目的,搞了这么多事,不就是为了可以把青帮建出来么。
  众人当然不知道青帮是什么,有啥用,秦浩详细解释道:“草民以为,洛阳之便在于运河,洛阳之命脉也同样在于运河,不管是联合门阀投资建厂还是以工代赈,都离不开洛阳四通八达的河道网络,因此掐住了运河,就等于是掐住了洛阳,草民斗胆,请朝廷给青帮运河营运之权!”
  知道众位大佬还在震惊,也还在云里雾里不明所以,秦浩继续解释道:“草民打算,青帮主要字头将是所有参与进来的门阀和洛阳本地的地头势力,算是个松散联盟吧,帮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凡是重大事项皆开会决议,主要管的就是这运河和漕运,如此,这些门阀尽在这青帮的掌控之中,而他们本身又是青帮的组成部分,这规则想来他们也可以接受,而青帮既然承包了运河,自然也要承担朝廷的漕运和运河的修缮工作,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也就有了去处,还能给朝廷剩下许多管理运河的人力和物力。”
  还是裴寂第一个冷哼出声道:“荒谬,漕运乃国之根本大事,岂能操控于什么青帮之手?当朝廷的河道衙门是摆设不成?”
  裴寂再次开炮,不过这次倒是没人怪罪他,因为这问题也是他们想问的。
  秦浩回道:“河道衙门运送漕粮,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国帑,再加上清理淤泥疏通河道的费用,每年都是个赔钱的衙门,若是由青帮接手,每年付出的不过是洛阳一地过运河的一点税赋,对朝廷财政而言应该是利大于弊,至于安全性方面,草民并不认为河道衙门就会比青帮安全多少,同样也是朝廷雇佣民间商船运粮食来,又有什么不同了?反倒是过手抽油,让成本平白提高了一截,退一万步说,真出了什么事,青帮的脑袋砍起来总比河道衙门里的容易些。”
  众人一想似乎确实也是如此,倒是萧瑀人老成精,一针见血地问道:“青帮,漕运,呵呵,如此命脉之所在,是一定要牢牢掌握在朝廷手里的,万一失控,则不异于将天给捅了个窟窿,这一点你想过没有,另外如你所说,这青帮本就是将各方利益联合起来的松散联盟,可俗话说蛇无头不行,再松散的联盟也终究是要一个话事人的,若老夫没猜错,这青帮暂时除了你之外没人能搞的起来,这权利太大,可是要咬手的。”
  萧瑀这话虽说看起来像是在怼自己,但秦浩明白这是为了自己好,超出朝廷掌控的权利若是过大,那是祸患而不是福分,秦浩他当个灾民领袖之所以战战兢兢不就是因为如此么,这是善意的提醒。
  秦浩却胸有成竹,道:“萧大人说的极是,这青帮自然是要在朝廷的全盘掌控之中的,草民以为,首先,青帮话事人应该由选举产生,各个字头都有参与选举的权利,由其他字头投票产生,两年一换不能连任,退下来的话事人也不能再回字头,而是加入元老会,元老会由退下来的话事人们担当,作为青帮的顾问团,同时元老会还有裁决下一任话事人选举的职责。”
  “另外,草民也没有要取缔河道衙门的意思,洛阳河道衙门也作为一个字头加入青帮,任话事人的副手,副手并不需要选举而是由朝廷委派,对话事人选举不投票,但有一票否决权。”
  众人都是人精,很快就明白了这一系列复杂的规矩和制度,对秦浩更是惊为天人。
  话事人作为青帮最大的头,但又有朝廷派的副手去制衡掣肘,另外两年一选的制度也可以避免任何人因此做大,甚至于两年之后不能回字头这一招更绝,这特么就相当于强制退休啊,除了下一次选举时可以利用自身威望当一当裁判以外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如此一来恐怕好多人还真不愿意当这个话事人呢,最大权利其实是在朝廷派的那个副手手里。
  这么复杂的制度,这小子的脑袋是怎么想出来的?
  事实上这当然不是秦浩想出来的,这是青帮,洪帮,哥老会,经过百十多年的漫长发展自然选择总结出来的,秦浩的这一套青帮制度,几乎是全盘照搬了一千年后香江的三合会,一个吃盗版,属于非法社团,一个吃漕运,属于为国为民的英雄民间组织,就这么点差异。


第八十六章 尽在不言中
  不出所料的,在献了第三策之后剩下的事情就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这青帮的创新主要在这个制度上,倒是并不涉及什么经济学或是社会学,不需要自己跟他们讲解,安安静静等待最终结果就是,能不能成秦浩也不知道,听天由命吧。
  翻身骑上马,秦浩还真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早上虽然被李二搞的很惨,但效果也确实是杠杠的,虽说现在想打马球还是痴人说梦,但简单的骑行问题已经不大了。
  不知不觉,稀里糊涂的秦浩就骑到了马球场上,这回坐下马没有失控,让他就这么安安静静坐着看球,还随手从宫中的果树上摘了几个石榴,砸开了坐在观众席上面,一粒一粒的拿出来当瓜子一样的吃。
  因为大家都穿着藤甲戴着面罩,秦浩也不知道李欣在不在这里边,但却觉得也挺有意思的,有种上辈子看世界杯的感觉。
  他看不出来李欣,可李欣却看得出他,一个漂亮的急转之后手起杆落将球远远的打进门里,随即摘下头盔露出英姿飒爽的面容,口中道:“不玩了不玩了,我累了,换人。”
  说着,也不管小伙伴们什么反应,双腿微微一夹马腹,那匹坐下的霹雳火便迈着小碎步驮着她来到了秦浩的面前。
  “在政事堂里聊完了?”
  “嗯,后面应该就没我事了,想继续在政事堂里混御膳,恐怕就费劲了。”
  李欣嘻嘻笑道:“知足吧你,就连本郡主都还没在政事堂里吃过饭呢,下午什么安排?”
  秦浩耸了耸肩,道:“不知道,过来看你打球也挺不错的啊。”
  李欣抿嘴一笑道:“光看不打,又有什么意思,你帮我把这藤甲脱了,本郡主难得有空,带你在长安溜达一圈。”
  “好啊,来长安四五天了,还哪都没去过呢,过两天就要回去了,万一别人问起来长安是什么模样,回答不上来可就尴尬了。”
  李欣这时候背过了身去,示意秦浩给自己卸甲,闻言惊诧道:“啊,你要走了啊。”
  “是啊,我本来就是洛阳的灾民,还是个领袖,这次来长安主要是因为我的杀人案,现在案子结了,我自然要回去的,况且今天这事政事堂商量之后同意还是不同意,洛阳恐怕短时间内还真有些离不开我。”
  说着话,秦浩站起来帮李欣解藤甲后边的绳结,低下头正好看见李欣高高扎起的发髻下面有几捋凌乱的蓬松碎发,袖长的玉颈上还散落着几滴零零碎碎的香汗,让秦浩不由的咽了一下口水。
  “真是羡慕你啊,小小年纪,外边就已经有了好大的天地任你闯荡遨游,不似我这般,就好比那笼中的小鸟,虽说是贵为郡主,锦衣玉食,却终究难得自由,每日里只有这笼中方寸之地由我辗转腾挪,始终没法出去看一眼这外面的青天。”
  说着话的功夫,李欣身上的厚藤甲已经卸下来了,露出窈窕而又婀娜的身段,此时穿着一身紧身窄袖的骑射胡服,一个高腰的鹿皮小马靴,一件修身的软羊皮小夹克,后心隐隐有些汗湿,还有一短短的小皮裙穿在裤子外面,刚好盖过颇为挺翘的屁股,潇洒的一转身,荣光照人,更添她三分英姿,七分武媚。
  见秦浩又呆呆的像木头一样瞅着自己,李欣的脸色一红,倒似有些许薄怒,更多腼腆,头一低,更添娇艳动人。
  李欣羞道:“看什么看!”
  秦浩笑道:“刚才在政事堂圣人也在,好好的一桌子菜也没能放开吃,没吃饱,这才忍不住看你。”
  “你没吃饱饭跟我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你没听过一个词叫秀色可餐么?”
  噗呲,李欣自然是从没听过这种笑话的,闻言顿时笑出了声,顿了顿笑道:“你这种出身的人,会不会觉得我这些想法很可笑啊,明明这世上大多数人能填饱肚子就已属不易,我却要想这些有的没的东西,用我父王的话说,我这就是欠饿,饿两顿就知道好歹了,你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秦浩就算是也不能这么说啊,虽说他也觉得李孝恭的话很有道理,不过青春期么,谁规定只有男孩子青春期才叛逆的,可以理解,于是乎顺嘴忽悠道:“没有啊,我觉得你想的也不无道理,外面的天空很蓝,但风大雨大,总要拼搏过才能知道自己的斤两不是。”
  这句话是他前世中二的时候看某个鸡汤杂志被深深影响的狗屁格言,忽悠青春期小孩确实跟鸡汤似的暖的人心里舒服,此时说来正合适。
  李欣听后闷了好一会,不知在想些什么,突然笑了笑,叹息道:“其实父王对我已经算很好了,只要并不太出格的事情我想做什么他从来不阻拦我,等以后有一天我嫁了人,也许连现在这点自由都没有了,就像我父王那些王妃一样,每天除了不停在房间里梳妆打扮自己等父王偶尔想起来睡上一觉,其余时间就在自己的小院子里逐渐腐烂,不能随意出门玩耍,更别说像现在这样打马球。”
  秦浩情不自禁道:“那不一定啊,也许你未来的男人,会专门给你修个马球场打个够,会让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会让你抛头露面做出一番事业也说不好啊。”
  “噗呲,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男人,你啊。”
  话一出口,李欣就觉得不妥,可说出去的话想再咽进肚子却不可能了,一时间两人之间的气氛也有些许尴尬。
  秦浩心中干笑几声,心中一酸道:“我哪有这个福气,不过是个连爹妈都不要的逃奴,哪敢奢想河间王府的贵女。”
  突然起了阵微风,卷起几片落叶从二人之间飘过,两个人都低着头,微微又是一阵沉默。
  “走吧,领你去看看长安最著名的东西两市。”
  “好。”
  两人翻身上马,朝着朱雀门而去,一路上两人的速度并不如何的快,也走了好一段时间,却都一句话也没有说,谁也不知道对方此时心中到底在想着啥。
  又或者。。。。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第八十七章 安排
  一晃眼,秦浩在太极宫里又住了三天。
  三天里秦浩再也没进过政事堂,可奇怪的是,却并没有人觉得他住在中书省有什么问题,他也没什么正经事要做,要么就球场看球,要么就去史馆找戴至德聊天,这三天的午饭也都是在史馆吃的,伙食标准刷的一下降低了一大截,见到只鸡大家都得抢着下筷。
  这天他吃完饭,戴至德在和他散步的时候偷偷道:“有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个。”
  “坏的。”
  “坏消息是,韦挺就快要放出来了,他那流千里恐怕放不了了。”
  秦浩一愣,随即便面色如常道:“怎么,三司会审的结果也能这么随意更改么?”
  “叔父也没办法,是裴寂出手救了他,裴寂毕竟是十年的帝国宰相,如今又贵为司空,圣人有时候也不得不卖他三分薄面,况且韦挺的罪名是教子不严,这说法也就是照顾圣人金口,否则根本就判不实罪名,立不住脚啊。”
  秦浩点头,“我明白的,那好消息呢。”
  “好消息是,韦挺暂离京师,会作为钦差副使去洛阳赈灾。”
  秦浩苦笑不得,“你管这叫好消息?”
  “至少洛阳还是你的地盘,明争,总好过暗斗。”
  秦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颇为烦躁,道“这个裴寂,为什么要这么跟我过不去,他特么难道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处境么?这个时候不好好夹着尾巴重新做人,还蹦跶个什么意思?真以为李渊能重新杀回太极殿不成?”
  戴至德吓了一跳,赶紧一把捂住秦浩的嘴:“你自己想死别连累我,这要是让有心人听到谁也救不了你。”
  秦浩拍打戴至德的手,示意自己知道,刚刚他也是一时气极,这才从嘴蹦出来这等大逆不道之言,有些事虽然连田舍里的大妈都知道,可说出来就是十死无生,就好像李二明明是将李渊几乎形同软禁,满朝文武还得亏着心夸他孝顺一样。
  “抱歉,口不择言。”
  知道这个戴至德表面上看憨憨傻傻,但其实政治眼光比谁都敏锐,甚至于论自保之术房杜二人也要比他差上一丝,秦浩便虚心请教道:“戴兄,你觉得裴寂和韦挺这是要干什么,我又应该做什么,能不能帮我分析分析。”
  戴至德道:“应该是朝廷打算通过你那第三策了,韦挺就是裴寂的枪,派到洛阳一定是为了在青帮里面耍花样。”
  秦浩冷哼一声,道:“跟我斗,那就来啊,不过我还是想不太明白,以裴寂的地位,为什么要冒着得罪圣人的危险做这事,区区一个青帮那点权利利益,对堂堂司空来说凭什么入的进他的眼?”
  戴至德分析道“裴寂毕竟是河东裴家的人,你那青帮虽不算大,却也是一个长远生意,若一切顺利的话怕是可以一直开到我大唐亡国灭种为止,这样世世代代的好处,河东裴家怎么可能不争上一争,而韦挺是京兆韦氏,他们裴,韦两家有没有达成什么交易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裴寂也未尝不是在给他自己留一条后路,他这个司空能做多长时间明白人都心里有数,裴寂现在的处境也远没你想的那么糟糕,就算圣人再怎么恨他,可就凭他和太上皇的关系,只要圣人还想要这个‘孝’字,他最起码就死不了。”
  秦浩恍然大悟,裴寂现在其实也未尝不是有一点破罐子破摔的心思,反正已经将李世民得罪死了,就算再得罪一下又能如何?万一李世民已经对李渊没有了顾虑,他现在就算乖成兔宝宝也得死,索性折腾这一把,借自己的计划给自己找个安度晚年的地方。
  戴至德见秦浩似乎是明白了,便笑着问道:“怎么样,有信心么?”
  秦浩道:“还好吧,若是裴寂自己亲自下场跟我斗,我还真没有什么信心,不过若是派了韦挺么,毕竟他不算大佬,洛阳又有我师父帮我撑腰,应该可以压的住他。”
  “那就好,快回去准备准备吧,朝廷对你的安排这一两天就会下来。”
  “嗯,多谢你了戴兄。”
  “客气了。”
  …………
  回到中书省,房玄龄正在批阅奏折,见秦浩回来了便道:“你那个三策,经过我们的研究已经差不多了,圣人的意思是允许你先试一试。”
  秦浩拱手,“多谢房相”。
  “本打算给你封一个官当的,可既然你要建青帮,这第一任话事人自然只有你能担任,只能等你退下来再说了,到时候数功并赏,许你个平步青云。”
  “多谢房相,圣人抬爱。”
  “后天,你随着六道观察使走,一块去洛阳,你要是再不回去洛阳的灾民还以为你被朝廷给砍了呢。”
  秦浩诧异地问道:“六道观察使?”
  这官可太大了,丝毫不亚于行军大总管甚至尤有过之,按说如今这朝堂之上除了裴寂没有人有资格当这么大的临时官啊。
  房玄龄解释道:“不用瞎猜了,是太子殿下。”
  秦浩一愣,“太子要去赈灾?”
  “是,这么大的名头除了太子殿下以外谁敢担在自己肩上,本来赈灾这种事,历朝历代一向都是太子收拢民心建立威望的好时机,只是我大唐储君年幼才暂且让魏徵代劳,不过圣人在见了你之后却改了主意,太子殿下自己的壮志也被你撩拨起来了,既然你的年龄和太子差不多,却能做出这般大的事情来,或许也是时候给太子加加担子了。”
  秦浩捂脸,这特么真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么。
  房玄龄道“不用太过担心,其实太子这次也就是挂个名头,真正做主的还是魏徵。”
  秦浩点头,却问道“东宫属官呢,要配齐了么?”
  房玄龄不想秦浩的嗅觉竟然敏锐如斯,笑道:“配齐了,这一两日,便会加封于志宁为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
  看着房玄龄脸上的得意之色,秦浩几乎都有上前锤他两拳的冲动,这于志宁现在的官职是中书侍郎,自然是铁杆的房玄龄一派,这是老房逐渐一点一点的压制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成为大唐真正权相的胜利,可特么的老于同志不合适啊!
  历史上,这位老于同志似乎是以魏徵作为榜样的,动不动就给李承乾谏了又谏的,可特么不是每个人都是李世民啊,况且李二正当壮年又是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李承乾可是青春期的孩子,你成天这个不许那个不准,换了谁都得炸啊。
  这李承乾一炸,一系列连锁反应直接就让整个大唐都跟着炸了。


第八十八章 三人行
  就算明知道让于志宁做这个太子左庶子恐有不妥,可他现在却人微言轻,这种级别的人事安排可不是他能干预的,况且这太子出面赈灾总的来说也是件好事。
  如今李泰尚且年幼,夺嫡之事未显,如果能趁着这个机会树立李承乾的个人威望,等李泰长大了以后没准会熄了这不该有的心思。
  …………
  三天后,秦浩拜了一次李二,又找了机会拜见了一下戴胄,算是给京城为数不多的熟人告了个别,也就踏上了回洛阳之路。
  他没有去找李欣,因为李欣如果不在宫中的话他总不可能去王府找人,他怕李孝恭拿弓箭射自己,也算是一个小遗憾吧,不过这样也好,既然两人不可能,这淡淡的小情绪还是藏着吧。
  秦浩与李承乾并骑而行,秦浩稍稍落后半个马头,身后是于志宁和韦挺两个副使,再身后是飞骑的大队护卫,此时的李承乾太子六率还没有建,暂且还是跟李二共用飞骑。
  “哈,秦兄,你来帮孤,此去共建一个不世的功勋,看谁还总把孤当小孩子。”
  一般来说,越是小孩子就越是标榜自己是大人,相反越是大人有时候越会称自己为宝宝,李承乾其实一句话就已经暴露了,但这话不能这么说。
  “好啊,殿下要是真能做出成绩,圣人和圣后都会很欣慰的。”
  这话把李承乾哄的贼高兴,像他这个年纪,最大的心愿就是得到父母的认可,夺嫡之势还未起,目的还算是比较单纯。
  只是他们俩聊着,身后却有人不爽了。
  身后两个副使中,韦挺就不用说了,两人杀子之仇,根本就没有化解的可能,于志宁也看秦浩不怎么顺眼。
  在他看来,秦浩与太子并骑而行,这本就不合规矩,成何体统,礼法何在?再说,这次赈灾谁不知道李承乾也就挂个名,刚刚李承乾那话,应该劝谏他多听魏徵的话,时时纳谏才是,哪有这么顺着说的道理,本以为魏徵的徒弟一定是个铁骨铮铮的直臣,如此一看实在是让他大失所望,却是个只知溜须拍马的幸进之臣。
  可能是为了找找自己的存在感,于志宁说道:“殿下,此次去洛阳赈灾,乃是太子第一次独当一面,当亲贤臣远小人,多听多看,少说少做,如此才是圣君之道。”
  这厮在说亲贤臣远小人的时候居然拿眼睛瞟了眼自己,这让秦浩觉得颇为不爽,你丫是说我贤臣还是小人啊。
  秦浩不惜搭理他,哪知这厮还没完了,继续说教道:“殿下既为国之储君,当事事以礼仪为重,养君王之威仪,由您骑马前行,本就于理不合,况与一白身并骑而行,臣请太子移步,乘马车而行。”
  李承乾被这厮教训的一愣一愣的,秦浩在一边就不爽了,怎么这字字句句听着都像是奔着老子来的呢?
  是嫉妒?嗯,一定是嫉妒,这厮身为刚刚走马上任的太子左庶子,堂堂中书侍郎,却没有受到李承乾特别的尊敬,反倒是自己被区别对待,估计这厮心里已经酸透了吧。
  毕竟李承乾跟着李世民,什么级别的大佬没见过,你区区一个中书侍郎顶多面子上尊敬你一下,又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反倒是秦浩这等同龄人中做了大事的,让李承乾亲近,欣赏,甚至生出羡慕和尊重的情绪,两人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见李承乾被于志宁怼的不知如何是好,秦浩问于志宁道:“敢问于侍郎,圣人可算是一代明君么?”
  于志宁瞥了秦浩一眼,道:“圣人虚心纳谏,自然算是明君。”
  “哦,那请问圣人像太子这般大的时候在干什么?”
  “你。。。。。强词夺理!”
  李世民小时候据说是飞鹰走狗,调皮捣蛋,十足的混世小魔王,最喜欢的就是打猎,若要是跟少年时的李世民相比的话李承乾现在简直做的不要太好。
  秦浩却振振有词道:“既然圣人少年时也常飞鹰走狗,可见君主贤明与否跟少年时期是否知礼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如今我大唐多事之秋,四夷狼顾,正是我辈发愤图强之时,太子身为国之储君更应该以身为先,以武功撑起我大唐之脊梁,振奋三军士气,自古以来于大人何曾听过三军主帅坐马车随军的?”
  “你。。。。。胡搅蛮缠!这分明。。”
  “这分明什么?灾情如火,太子身背大任,就如同行军打仗无二,有什么错?”
  于志宁大怒,这厮实实在在的就是在胡搅蛮缠么,正要发火,就见李承乾做起了和事老,道:“好了好了,都不要生气么,于侍郎,孤不喜欢做马车,父皇也从来没做过马车,您的一番好意我心领了,您要是累了,您就自己去做马车吧。”
  “这。。。。”
  于志宁只得恨恨作罢,对眼前这个教坏太子不走正道的秦浩越发的厌恶,打算今晚就写折子,向圣人控诉这秦浩奸佞的嘴脸。韦挺在旁边看了,会心一笑。
  李承乾和秦浩两人还是走在最前面,有说有笑,道不尽的意气风发,却不想就在不远处的山头上,有人在目送着他们。
  “太子哥哥和秦哥哥都要去洛阳做大事去了,凭什么我却依旧只能待在长安这鸟笼子里,太子哥哥这一走,我便是打球也找不到足以一战的对手了。”
  身后的护卫道:“郡主,山涧风大,咱们还是快些回去吧。”
  “好的。”
  说着,李欣和护卫一起调转马头,却趁着那护卫背对自己的时候从马上摸出一实心的木头短棒,照着护卫的后脑狠狠就是一下,这护卫没带头盔,登时两眼一番,就晕了过去。
  “抱歉了,我不想回长安,我也想看看这外面的天。”
  李欣骑上霹雳火潇洒一笑,没走两步却又折返回来,道:“就这么走了他跟父王说不明白,父王一定会砍了他的。”
  想了想,李欣掏出纸笔,写道:“父王勿念,女儿去洛阳找太子哥哥玩两天,玩够了就回来。”
  写罢,李欣将书信放在那护卫的手里,道:“不好意思啊,父王看到这封信应该不会杀你,顶多打抽你一顿鞭子,等我回来会补偿给你的。”
  之后,李欣翻身上马,冲着东边的太阳明媚地笑了一笑,手中鞭子一抽,“霹雳火,我们走。”


第八十九章 啊嘞?
  洛阳城。
  秦浩回到洛阳城,看着那巍峨的城墙,还真有些思乡之情。
  这里固然不是他的家乡,但家乡之所以值得眷恋不就是因为家乡里那些熟悉的故人么,这一走半个多月,也不知小蝶,小翠,还有许大哥他们还好不好。
  秦浩这次是跟着李承乾一块回来的,毕竟是堂堂太子,国之储君,因此魏徵亲自出城二十里来接。
  “臣魏徵,恭迎太子殿下。”
  “魏相客气了,快快请起,魏相啊,快快领孤进城去吧,莫要耽误了百姓出入。”
  魏徵听李承乾这么一说也很满意,就坡下驴,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没搞,直接就领着大部队往里进,看到人群中的秦浩,笑呵呵地招了招手,示意臭小子赶快过来。
  秦浩见了魏徵也很高兴,毕竟两人乃是师徒关系,自己又没爹,这已经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了。
  “弟子拜见老师,这是些许礼物,还请老师莫要推辞。”
  说着,秦浩笑嘻嘻地递上一些炒过的松子,魏徵见了特别开心,“有心了,居然知道我爱吃这东西,此物采集不易,洛阳确实是吃不着,就连长安城中也不是街市上能买得到的东西,虽不值钱,却是稀罕物,你从哪弄来的?”
  “嘻嘻,是平阳郡主帮弟子找来的,老师您喜欢就好。”
  魏徵眉一皱,道:“原来是那疯丫头,你什么时候又跟那疯丫头扯上关系了?此女生性顽劣,比寻常少年还要淘气几分,你以后还是少跟她接触为好。”
  “是。”
  秦浩也不解释,他知道在这时代绝大多数人眼里,李欣那性子绝对就是李孝恭惯坏了的结果,似魏徵这等人必然更是如此。
  魏徵问道:“回洛阳打算住在哪里?看起来你跟太子殿下关系不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