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大哥-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真的,大唐朝堂中如今能分得清南诏到底有几个国家的几乎就特么没有。
而此时他听了秦浩的话,小心脏不可抑制的砰砰跳了起来。
统一南诏,这是多么大的功业,自己特么的也就可以名留青史了啊!到时候南诏一统他说话也就硬气了,哪里用得着像现在这样低三下气。
“荣国公的意思是,大唐愿意帮我统一南诏?代价呢,从此我南诏国民成为你们大唐的奴隶?”
“陛下说笑了,南诏若真的可以统一,我想那些零星的小捕奴队应该也不敢随便进去了,要知道他们这么干,在大唐也是不受律法保护的,真死在深山老林里,大唐也不可能替他们出头。”
南诏国王听了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如果南诏统一成一个国家,大唐要是还敢这么欺负人的话他就真敢一战了,不敢说胜,但临死磕掉大唐俩门牙的底气他还是有的。
按说站在大唐的利益上考虑,南诏应该是越乱越好才对啊,一盘散沙之下大唐完全不用考虑南疆领土的安全,同时还特么可以予取予求,可如果南诏被他给统一了,那可就是强邻了啊!这根本就不符合大唐的国家利益。
荣国公提出这个,是特么吃错药了?
如果是其他人,或许南诏国王还会以为是见自己名声受损做出些利令智昏的承诺出来,不过那样的承诺大唐朝廷认可的可能性也不大,但荣国公啊,号称算无遗策从不失手的荣国公啊。
大唐现在流行一句话,那就是如果你觉得荣国公做的错了,那就等两年再看。所以质疑过荣国公的人两年之后那脸打得全都啪啪的响,这让南诏国王不禁犯起了嘀咕,莫非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其实他这还真想多了,秦浩是真的想帮他,发自肺腑的,穿越过来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真心想帮一个外族人。
至于原因么,则有点不足对外人道了。
南诏的地点在云贵高原上,也就是后世的云…南和贵…州一带,在唐人眼里,那些是南夷,是猴子,可在秦浩眼里,这些特么的是同胞啊好不!
大唐的整体国家战略是西进,因此大唐对西边和北边的胡人观感都还不错,现在的西突厥还没有统一,所以整个西域都是大唐的后花园,通过丝绸之路间接控制的地区虽然还没到碎叶城但也离着并不远了,也就是后世中亚那片各种斯坦的国家,秦浩连名字都记不清,你能指望他对这些西域人有什么好感。
所以在秦浩的心中,南诏这个国家,是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并入大唐的一部分的,最起码地位得跟现在鸭绿江以西的原高句丽汉人差不多才行,人家也是五十六支花中的一支啊,秦浩上辈子还有个初恋女友是彝族的呢。
也就是因为这么一层关系吧,所以其实秦浩对南诏这些个国家,尤其是对他们的人民,好感度是很高的,所以他是真心想让南诏统一,至于统一之后怎么用经济手段窃取政权并入大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统一的初期目标是一致的么。
秦浩也不是没想过借着他们现在一盘散沙的机会直接武统吞并,但特么的大唐的兴趣是真心不大,就算打起来顶多也是要那点奴隶,对那片土地的兴趣几乎为零,根本就不可能兼并他们,就算他们的小国想主动变成大唐的一个县大唐都不想收,这特么是观念问题,秦浩也无能为力。
因为那片土地的地理条件确实是尴尬了点,除了山就是林,而且还是喀什地貌,遍地都是石灰岩,别说矿产了,种地都长不出什么庄稼来,就算在二十世纪的时候也是穷的尿血,叫“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
当然,洱海还是很漂亮的,尤其是那片的姑娘不错。
但这些原委除了秦小昊以外自然是不能跟任何人分享的,因此秦浩只得发挥演技,痛斥了大唐不讲道义到处劫掠良民为奴的无耻罪行,并表示,自己身为逃奴出身,最看不过去这种臭不要脸的行为,活脱脱的把自己演成了一个同情心泛滥的圣母,什么特么的国家利益,大得过道义么?那表演堪称是淋漓尽致,挥洒自如,特么的差一点秦浩自己都信了。
南诏国王这会也懵了,什么情况?不是说他是大唐最大的奴隶主么?我到底是信啊,还是不信啊?
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诏‘援助’计划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挣扎之后,南诏国王最终还是选择了暂且相信秦浩,因为南诏如今面临的几乎已经是一个死局了,哪怕是死马当活马医,他也得赌一赌。
“不知荣国公打算如何帮我统一南诏,我南诏,又要付出些什么呢”
秦浩笑着道“简单,贵国本来就是南诏诸国中最强的,又是南诏诸国中对天可汗最为恭敬的,您直接在您那边开战,打谁我们不管,理由您自己去想,我大唐可以直接出兵襄助,至于军粮补给兵刃器械,统统由我大唐承担,我想,最多也就是年的功夫,南诏可定。”
南诏国王一愣,他以为顶多也就是物资上的一些支持,却不想秦浩直接提议出兵,这么大的事区区一个县公做的了主么再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大唐的军队真要是进了南诏,万一不走了怎么办啊。
“这个。大唐如今正在筹备封禅,这。”
噗,秦浩被这可爱的国王都给说乐了。
“兄弟,你不会以为小小南诏,我大唐帮忙还需要御驾亲征吧,关中府兵是不会动的,这两年他们肉吃的够多的了,用江南府兵帮你们出出力也就差不多了,咱帮你统一主要是为了遏制捕奴队不是,你放心,大唐绝不要你们南诏的土地。”
“那大唐要什么。”
“要什么当然是要朋友啊我大唐为什么要这么多奴隶为了种甘蔗呀,如果统一之后你们南诏自己种甘蔗,再把甘蔗运出来卖给我们,这不就没事了么,你放心,甘蔗不挑地,不会占用你们的稻田的,而且我大唐还可以把占城稻传给你们,增加你们的粮食产量。”
南诏国王心中盘算了半天,开口道“荣国公莫不是拿本王当二傻子哄了吧,你的甘蔗种在岭南,那里地势平坦易于管理不说,还有制糖和酿酒的配套设施,最关键的是那里沿海且港口优良,产出的大半直接就能从泉州卖给胡人的海商或是自己运走,目前土地开垦律还不高,买奴隶远比跟我们买糖的利润高的多的多,都说荣国公您是大唐的财神爷,有点石成金的手段,这笔账,我怎么算不明白呢,况且据我所知,岭南那些无主荒地你已经分给了当地的府兵,呵呵,帮我打仗,然后我种甘蔗,这些府兵谁会愿意荣国公,您似乎是在拿我开心啊。”
秦浩笑了,云贵高原的地理条件对封建社会来说几乎是无解的,想从它身上抠钱,实在是能难死。
但是,相比于青藏高原,怎么也能强点不是,因此秦浩这两天想破了脑袋,终于想出来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所以啊,除了种甘蔗之外,我大唐自然也需要一些其他东西做补偿,南诏有一样东西其实不错,只是你们一直没重视而已。”
“哦那还得请荣国公指教,是什么东西”
“树。”
“啊树这算什么宝贝。”
云贵高原上到处都是山,山上自然也就到处都是树了,而且这地方气候炎热还成天下雨,这会又几乎没怎么开发,二十一世纪论克卖的紫檀黄花到处都是,而且质量相当不错,这实在是南诏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一点天然资源了,后世这片主要卖的是花和烟,但特么烟现在还在美洲没弄来呢,至于花,谁特么花钱买这个啊。
不过南诏国王显然没想明白树和宝贝有什么关系,于是秦浩解释道
“大唐如今工程量实在太大了,每天需要的木材海了去了,可你知道,真正优质的好木头,关中并不多,再砍下去关中就要砍秃了,我跟你说个情况,现在大唐造船的话,主材必须得从川蜀运下来,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而且据我所知,川蜀木材的质量,其实并不是太好,真正的古树远没有南诏多,如果你愿意和我大唐合作的话,南诏以后就是我大唐,尤其长江以南用木的主要来源,那,咱就是朋友了,朋友么,自然就不会有人欺负你们了,如何”
南诏国王想了半天,还是没想明白木头怎么就值钱了,
事实上这也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树这个东西,看似很多,但一旦大规模砍伐,用不了多久就能砍光,一旦砍光再想种,那可就难了。
想要让大唐买南诏的树,这难度其实是不小的,得先给他们普及水土流失的概念,禁砍关中的树,秦浩早就想这么做了,这也正好是个机会,要不是因为唐朝在关中砍树砍的太厉害,黄河也不至于变成后世那个哔样。
云贵高原上运木头虽然也很麻烦,虽然也会死人,但好歹比川蜀强点,况且死的也不是唐人,往关中运可能还比较麻烦,但运到江南岭南还是比较方便的。
不过这样的做法,其实挺坑南诏人民的,虽然他们的树长得快,不用太过担心水土流失的问题,但老树总是有限的,一旦砍光了,后世子孙可就要遭罪了。
他在辽东的时候为了找焦炭炼钢,就已经快把大兴安岭给砍光了,现如今又在打云贵高原的主意,这特么多少还是有点缺德的。
不过秦浩实在没办法了,哪怕那地方产点矿他也不会打树的注意,但可惜在他印象中那边并没什么大矿,哦,有点稀土,起码秦浩是不觉得他有生之年大唐的科技发展能到用上这东西的一天。
可能还有点煤,但这玩意大唐用量并不大,况且关中边上就是晋州,摔个跟头都能磕一脸煤渣,谁特么上你这买煤。
所以实在没辙的秦浩,只能出此下策了,起码希望这样能挽救南诏全民论为奴隶的命运吧,这特么可是在做善事呢。
当然,为了日后兼并南诏政权方便,设立租界和开唐联储也是必备的条件,具体位置和细则可以再谈,首先得先把这个大方针敲定下来。
在搞定了南诏国王之后,秦浩便拿着一份简单的计划书,去找李世民去了,这种事他说的又不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阅址
第四百一十七章 解决方案
所谓剧情神反转,大概说的就是秦浩这种情况了。
南诏国王在他们家门口控诉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这是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心中对他多多少少还是要有一点鄙意的,可结果,没几天的功夫人家南诏国王和他手挽着手就出来了,还到处宣扬说荣国公是南诏的好朋友之类的,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简直摸不清头脑啊。
李世民见秦浩居然真的能想出解决南诏问题的办法,很快就召见了他,这两天他为了这事也没少操心。
天可汗制度是他自认为自己做过的最牛哔的一项成绩,而且他比谁都清楚这对一个没有边防的政权来说意味着什么,南诏国王在他举行封禅的时候这么闹,其实他心里都已经火上房了。
之所以对南诏国王堵门荣国公府不闻不问,未尝没有逼一下秦浩的意思,你看,这娃就是聪明,逼一逼就有办法了。
事实上秦浩也是真的没少下功夫,他跟李世民俩人在紫宸殿,叫上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一块商量了一下午,就这还磕磕绊绊七七八八的。
整件事最难的并不是是否支持南诏统一和出兵南诏与否的问题,房玄龄也好李世民也罢都是非常高明的政治家,秦浩的这一套经济牵制在新罗的时候就已经玩过了,如果南诏统一之后经济支柱是给大唐卖木头和甘蔗的话,这样的国家根本连成为敌人的资格都没有,更何况还有租界和唐联储这两样利器呢。
至于出兵,更简单,都用不着派什么大将,让许杰领着那点江南兵进去就能打他们一个落花流水,只要告诉他们俘虏算奴隶,他们士气得嗷嗷的。
真正难的是,让大唐的商人和府兵把眼光从奴隶转移到经济上来,换句话说就是大唐和南诏的这条贸易线得成立,否则一切都是扯淡。
为了说服李世民,秦浩让工匠连夜做了个水土流失模型,深入浅出的跟他说明了乱砍树木的坏处,李世民也表示他听懂了,而且他还表示,就算他自己没听懂,只要能解决南诏奴隶贸易的问题,花点钱买木头他也认了。
可特么的光他听懂有个球用啊,老百姓不懂啊。他听懂只能保证官方采购木头的时候不用关中木头,或许还可以下一道律法,关中以后不许砍树,但用脚趾想都知道这道律法的荒唐程度,尤其是大唐的地方政治自主权还挺高。
于是几个人一合计,重担就落在长孙冲的风言衙门身上了。
长孙无忌把他叫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我不管你怎么做,总之,封禅回来的时候,你必须让全国的老百姓都相信,南诏的百年古树比咱们大唐的要好。”
秦浩也出主意道:“我可以给你几个概念,分别是黄花梨、小叶紫檀、金丝楠,这几种木头,可以千年不腐,做家具,不招虫蚁,咱们这只有川蜀有一点,把川蜀的封起来,找人看着不许砍,只要你能把这个概念给炒起来,南诏的木头就可以卖的出去了。”
“那。。。您说的这几种木头,真的可以千年不腐?”
别说长孙冲了,连李世民几人也有兴趣了,这些木头在历史上都是明朝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唐人对这玩意没啥概念,真要是有千年不腐的棺材,李世民也想用一用。
秦浩却道:“鬼特么才知道,盗墓的都没见过千年的棺材,不过这木头好却是真的,硬,漂亮,防潮,还有点香味,你就说去呗,说的人多了自然就成真的了。”
众人无语。
秦浩想了想又道:“对了,扬州的造船厂不是搬了么,我之前提过一种新式的海船,我觉得可以在扬州上马了,这种新式海船虽然不大,但对龙骨的要求很高,本来还愁这木头上哪去弄呢,现在好了,这龙骨虽然用不了几根,但广告效应好啊,海船的大龙骨用的,那还不是好木头么?你得让咱大唐的百姓觉得,用得起南诏的老木,那才叫面子,死了能用黄花梨的棺材,那才叫身份。”
房玄龄灵机一动,道:“圣上,我建议由朝廷立下规矩,只有子爵以上,或是四品紫袍以上,才能用黄花梨的棺材和小叶紫檀的家具。”
众人一愣,他们正绞尽脑汁琢磨怎么才能让大唐的百姓多多的用,多多的进口,最好把南诏的树给砍光了才好呢,说句不太厚道的话,南诏要真是没那么多树了,哪怕打他们也能容易的多,这怎么房玄龄还往少了说呢。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秦浩,一拍手道:“房相,高啊!您这招太高了!圣上,什么东西最尊贵?当然是只有贵人能用,百姓用不了的东西了,只要我们颁下这道律法,执行的时候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怕这东西在民间火不起来?怕是能炒出大价钱来!”
秦浩突然想到,明朝官面上的说法这黄花梨是宫廷御用,只有身份极其尊贵的人才能用,可等到清朝的时候,连东南亚的黄花梨都被砍光了,难道整个亚洲就这么点黄花梨?
当然不是了,这种东西朝廷管得了中央管不了地方,越不让用可能民间就用的越来劲。
这下,众人都反应过来了,长孙冲也狠狠松了口气,有这么一条律法在,他的工作难度可就小多了。
于是,南诏的问题终于算是勉强解决了。
朝廷在研究用哪作为租界,秦浩倒是想提议洱海那一带,不过洱海一带如今是人家南诏的主要经济区,估摸着打死人家都不可能给,秦浩也就不掺和了,在他看来,只有不沿海,租在哪差别都不大。
朝廷也给许杰下了指令,一旦南诏有求,必须进入腹地去抓俘虏,啊呸,是去帮忙主持正义。是的就是许杰,关中将领一个也没动,就这么游刃有余。
嗯,这种指令根本就不用动员,纯自愿都能组织几万人,那帮奴隶贩子甚至还有那不是府兵的也要跟去凑热闹,整的许多老百姓以为不是去打仗而是去发财的,结果到最后百姓也有不少跟着部队捡漏的,这一战也几乎成了战争史上的一朵奇葩。
第四百一十八章 路上
小小南诏之事,自然不会对大唐的封禅有什么影响,虽然在秦浩眼里南诏的事才是正事,封禅才是扯淡,但除了秦浩自己,估计全国找不出一个这么想的。
等啊等,大唐这边终于准备好了,最远的异族首领也过来了,李世民终于在满朝文武的陪同下,带着几万精锐府兵,浩浩荡荡的去找泰山玩去了。
一路上,行进的速度慢的令秦浩有点发指,于是他十分臭不要脸的就钻到了李欣的牛车里。
本来,封禅这种事秦浩作为一个年轻小伙子,骑马就已经有点扎眼了,不过他好歹品级和爵位在这摆着呢,那些用腿走路的士子官吏就算心中不爽也不好说什么,可特么的往牛车里钻,这似乎就有点过分了吧。
要知道封禅这种大事上牛车是极少的,本来大唐也不流行坐牛车,李欣要不是郡主的话她也没有牛车坐,事实上李欣自己也不喜欢牛车,这疯丫头马球打得比一般爷们都要好一些,要不是为了照料秦小昊,她才不坐车呢。
那些嫉妒的目光只能看到秦浩进了牛车明目张胆的偷懒,却没有一个人知道秦浩在车里干什么,否则十之就不是嫉妒,而是恨了。
秦浩自从秦小昊穿越过来之后就更有钱了,因此他的牛车自然也是极尽的豪华,跟后世的房车似的,要四头牛才能拉得动,上面还有一个他设计的沙发床。
他们两口子就半躺在沙发床里,腻腻乎乎的搂在一起,手里拿着个透明玻璃杯,里面装满葡萄酿,脚下点着一支檀香,说不出的享受,估计李世民的御架,论享受程度可能也就这样而已了。
“小昊呢?”
“找小朋友们玩去了。”
“小朋友?”
“嗯。找小武去了,这门亲事十之是跑不掉了,让他们培养培养感情,也挺好。”
秦浩无语道:“你是真傻呀还是装糊涂,咱那个儿子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这车算在了宗室里,十之跟他一块玩的都是你们李家的人,他要是调戏个郡主啥的我倒是不怕,你就不怕他再干点荒唐事再泡个公主啥的?”
李欣一愣,拿着葡萄酿的手微微一僵,她是真的没往这上面想,按说一个五六岁的小屁孩,理论上应该是闯不出什么祸的,以他们两口子现在的能力地位,解决起来问题不大。
可特么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似乎他们那孩子都不能按一个常理去推测。
于是两人赶紧下车去找武士彟,问问自家孩子来了没有,结果人家武士彟一直在骑马,没注意后面的情况。
找到他们家的牛车,只有杨氏一个人坐在车里念经讼佛。
“杨夫人,秦小昊来过了么?”
“来过了啊,说是找我们家小武上你们那玩去了。”
秦浩和李欣对视一眼,都特么有点慌,然后十分默契地道:“对对对,我们那呢,我们那呢,那个。。。。我让薛礼领他们玩去了,您知道,小孩子么,闹得慌。”。
回到自家的马车上,俩人都有点傻眼,李欣怒道:
“这熊孩子又把他媳妇给领哪去了,这不是急死个人么,你说,这孩子该不会领着人家钻小树林去了吧。”
秦浩也吓了一跳,随即道:“不能,他就算有那个心,进了小树林他也没那个力,还特么没发育呢。”
“那他能上哪去啊,急死我了。”
秦浩灵机一动,突然道:“娘子,你去晋王那看看,说不准,他们俩跑晋王那玩去了。”
“李治?他们认识?”
“我也不知道,兴许吧,试试呗,死马当活马医。”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秦浩知道,秦小昊这小犊子十之就在李治那。
果然,李欣去了没多大会就把人给带来了,还捎带手多带来一个小崽子,正是李治。
秦浩也不知道他们仨怎么凑到一起去了,不过看样子他们玩的还不错,李治虽然身份高贵但似乎没什么玩伴,在秦小昊花样百出的少年游戏之下很快就上缴了自己的好感度。
这仨货好像也并不知道他们不靠谱的行为已经让家长操心着急了,跟秦浩打过招呼之后他们居然愉快的玩起了拍画。
对此秦浩也有些无语,秦小昊的打算很明显,无非是两头下注而已,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李承乾一定能当上皇帝,事实上他连能不能活到那时候都还是个未知数。
而李泰现在既然进了唐联储,那么除李承乾之外唯一可以当皇帝的就只有李治了,而秦小昊仗着年龄的优势,跟李治玩的再怎么好外面也只能解读成两小无猜,这是很精明的一招。
另外秦浩估计,秦小昊可能还有一点宣示主权的意思,毕竟原本历史上人家李治和小武才是两口子。
说真的,秦小昊的做法无可厚非,因为就算是他们两个穿越者其实也有点看不清前路,谁也不能保证什么时候有个万一,结交李治不过是多上一道保险而已,若一切顺利,以秦小昊的身份结交一个亲王当朋友自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若发生什么变故,这一保险的作用可就大了。
三个小孩最小的是秦小昊,还不到六岁,李治是八岁,小武十一岁,勉强倒也算是同龄人,只是秦小昊虽然年龄小,心里可是老的,很快就成了三人中的孩子头,李治对他似乎还有点言听计从的意思。
到了晚上,天一黑大部队就下令安营扎寨,李承乾也带着他的太子妃和几个公主过来凑了个热闹,秦浩索性要了点肉,串在铁棍上烤上了羊肉串,李欣一时兴起也唱了一段,好像是个他们李家小辈的派对一样玩的都可开心了。
只是好奇怪,自己啥时候成了李家人了?就因为自己娶了李欣?这特么的跟这帮小崽子是不是混的有点过于熟了啊。
李承乾醉醺醺的过来递上一杯酒,秦浩很自然的就接了过来,也没说什么,反倒是更专心致志的烤他的肉。
秦浩知道,他心情不是太好,想跟自己唠唠,因为这次封禅李世民竟然没让他留在长安监国,可这种事秦浩作为外人却是并不方便说的,他和李承乾,已经过了说话毫无顾忌的时候了。
连特么秦小昊都长大了,俩人自然早已经不再是那个当初的少年。
第四百一十九章 祥瑞
又过了两天,秦小昊也不知从哪变出来一个滑板车送给李治,连秦浩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做的这个东西,而李治对这东西也显然是极喜爱的,宝贝似的捧在怀里一般人都不给看。
谁也没拿俩小孩的这场交往当一回事,自然也没人会想到秦小昊的别有用心。
闲话少叙,一晃小半年的时间过去,这支封禅的队伍终于慢慢悠悠的走到了泰山的脚下,秦小昊跟李治也处成了老铁。
更令秦浩惊诧的是,小武现在居然已经跟秦小昊睡在一块了,鬼知道武士彟怎么答应的,这是安安静静的等待他长大的意思?
封禅么,这种超级大礼仪自然也是麻烦的很,秦浩一百个不想掺和,只是他这身份地位确实也不适合打酱油,因此在泰山脚下陪着祭完了地,紧接着自然就要爬山祭天。
泰山很高,不是秦浩吹牛哔,他就算穿着旅游鞋运动装都不见得能爬得上去,现在穿着礼服么。。。。。
艹!
凭什么这些少数民族兄弟的礼服也是窄袖的,这特么不公平啊。
好不容易看着个穿长袖的少数民族兄弟,这哥们估计也是没想到来大唐还特么需要爬山,穿的比他们唐朝的礼服还繁复,衣服上面各种乱七八糟的小挂件都不知道是干啥的,还得时刻保持板正,生怕别人觉得他失礼。
秦浩同情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哪国的?没见过这么特色的服装啊。”
这哥们好歹也是会说唐话的,只是有些硬,需要很勉强才能听得懂。“你好,我是皮尔卡丹王子,我来自波斯,向大唐朝拜,想和大唐贸易。”
秦浩还挺诧异。
“呦?波斯啊,大唐的控制力这么快都到波斯了?”
只是想了想,好像也不至于,大唐这两年虽然发展的很迅猛,但西进的脚步其实是比历史上要放缓些许的,不可能这么快就把波斯也给收了,十之**是想跟大唐直接做生意,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之类的。
可能是来了才知道,原来跟大唐做生意还得先拜大哥,人家波斯人是很实在的,而且来长安一看大唐的的确确是很强大,拜了也就拜了之类的。
像这种异族,这次来的其实挺多的,封禅么,本来就是个面子工程,来的国家当然越多越好,一高兴赏赐点回赐足以报销他们车费还能多赚不少,顺便再谈点生意。
明清时所谓的万国来朝,大多都是这种。
秦浩本来就是累惨了随便找个外国帅哥搭个讪,也没想那么多,只是当他看到这哥们胸口一朵紫色的花卉时,整个人立马就变了。
“兄。。。兄弟,你这个花。。。。。”
“你好,我是皮尔卡丹王子,我来自波斯,向大唐朝拜,想和大唐贸易。”
艹,弄了半天就会这一句。
“翻译,翻译呢?翻译哪去了?哦,卧槽在山底下呢。”
封禅这么庄严的活动,当然不是谁都能跟着上来的,没有一定身份的人只能在山脚下看热闹,事实上这帮异族是纯粹跟上来看热闹的,也没带翻译的必要。
于是,秦浩抓着这王子的衣襟一拽,就把他牵走了,竟是往下走。
边上的礼部官员都吓傻了“公爷,公爷公爷,还没到您停的地方呢,您的位置在第三层,这才半山腰啊,这可是封禅,是封禅啊!”
“管不了那么多了,急事,一分钟都等不了了,你,就你了,赶紧给我找个会波斯语的翻译上来,翻译不来我不走了。”
礼部那官员都斯巴达了,这特么什么情况?大哥这封禅呢好不,天底下还有比这还重要的事么?
可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谁让秦浩是领导呢,面对领导莫名其妙的命令,这个礼部官员还是很快就找来了一个翻译,秦浩二话不说一手搂着翻译一手搂着波斯王子就往山上走。
“哎哎哎,公爷,公爷,这是祭天啊,祭天呢,外族番邦只能上到第四层,还有那翻译算怎么回事啊,不能再往上走了。”
“狗屁,都特么天降祥瑞了,我领着祥瑞上去谢谢老天爷。”
秦浩发起疯来谁能拦得住,所有人一脸懵逼的就看他把波斯王子和翻译给领上去了,甚至到了第三层,还在往上,到了第二层,居然还要上。
魏徵和李承乾在第二层赶紧拦住了他,秦浩三言两语也说不清,居然还要往上闯。
李世民在上面好不容易做好了准备工作,掏出给老天爷写的情书就想烧了上传,听到下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