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一名)-第5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少华点着头,跟在了张贤的身后。
  把袁少华带到了会客室之后,张贤又急忙去换了身衣服,所手也洗干净了,这才走了进来,熊三娃也端着一壶茶进来,三个人围着圆形的玻璃茶几正好坐成半圈,张贤这才注意到此时的袁少华也老了许多,他没的戴帽子,头上出现了不少的白发,想一想,两个人自从张贤退役之后,就一直没有见过面,当然他也听到韩奇谈起过,知道此时的袁少华是在国防部的参谋本部任职,那也是张贤退役之前任职的单位。当然,经过了十年的努力,袁少华已经升任为了少将,终于进入到了将官的行列中。
  “呵呵,将军,你真得好难找呀!”不等张贤开口,袁少华当先地开口说着,看这个样子,他显然走了几个地方了。
  张贤皱了一下眉头,纠正着他道:“少华,不要再叫我将军了,我早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了,你叫我老张就行了!”
  袁少华却摇着头,一本正经地道:“将军,虽然你早就已经退役,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你永远是我的将军,不管是你在役的时候,还是退役的时候!”
  听着袁少华的话,令张贤十分感动,但他还是不满意地道:“没有穿军装了就是老百姓,你再这么叫,我可不理你了哟!”
  袁少华有些尴尬,边上的熊三娃却接过了话去:“哥呀,你这是在强人所难呀!呵呵,就像是我一样,叫你哥都叫了这么多年,想改也改不了。少华原来就是你的下属,叫你一声将军也是理所当然,呵呵,这么长时间了,只怕跟我一样,想改也改不了的,你就随他叫好了!”
  看到熊三娃也这么说,张贤也只好作罢了。
  “我早就听说大华公司是将军开办的,所以一大早就跑到大华公司里去找你,呵呵,哪知道你不在那里,又跑到你家里,你女儿说你在这里,于是又跑了来!”袁少华告诉着张贤,同时又有些不解地道:“我说将军呀,你为什么放着好好的老板不当,跑到这里来当上了修理工呢?”
  张贤与熊三娃对视着,猛然一起笑了起来。笑过之后,张贤对着袁少华道:“少华呀,我这个人就是个闲不住的人,虽然将公司交了出去,但是一个人呆着实在是烦闷呀,所以就跑到这里来跟三娃做做事,聊聊天!”
  “原来是这样!”袁少华点着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放心的表情来。
  “呵呵,少华,你这么着急地来找我,有什么事吗?”张贤这才问道。
  袁少华点着头,道:“是!我真得是有件为难的事来求将军!”
  “什么事?”张贤马上来了兴趣,不由得问道。
  袁少华有些不好意思,稍作思忖,还是开了口道:“是这样的,最近泰国与大陆方面走得比较密切,外交部觉得他们也会抛弃我们而跟大陆建交,其实吧,这也是很无奈的事,但是他们却这个责任推到了我们国防部的头上来。”
  “呵呵,如今许多国家都与我们台湾断交,而去与大陆建交,毕竟那边是中国的主体呀!人家也不傻,在关系到他们国家利益的时候,谁会管你台湾以前对他们有多好呢?呵呵,连日本这样曾被我们宽恕的国家都如此,更何况是泰国呢?”张贤分析着道。
  袁少华一边点着头,一边也有些气愤地道:“是呀,这是谁都看得出来的问题,可是外交部就非要这么说,我们也没办法,连辩驳的权力都没有!”
  “这是为什么?”熊三娃也不解地问着。
  袁少华看了他一眼,苦笑了一声,道:“还不是那些留在金三角地区的残军吗?如今他们有一大部分跑到了泰国境内,这也是泰国政府怨恨我们的一个原因。”
  “残军?”张贤蓦然怔住了,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在金三角和徐海波、高伟等人并肩战斗,为生存、为尊颜而拼杀的情景,如今他是回到了台湾来安度晚年,可是徐海波、高伟,还有许许多多的兄弟姐妹们都留在了那片广袤而危险丛丛的原始森林里,那里是异国他乡,却也是离着祖国最近的地方。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反共救国军怎么就变成了国民党残军了呢?
  看到了张贤疑惑的表情,袁少华连忙向他作着解释:“在我们离开金三角之后,救国军留在那里未撤退的部队改换了番号,叫作‘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他们发展得也很快,不久又编成了五个军,在金三角地区称霸一时。但是好景不长,民国四十九年的时候,中共军队秘密会同缅甸军队对这些志愿军发起了猛攻,志愿军战败不得不退出了缅甸。而同时因为美援武器的曝光,美国人的态度也急转直下,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之下,第二年,国防部不得不撤消了那个番号,将这些志愿军撤回台湾,但是那一次只有三个军撤了回来,还有两个军留在了泰国和缅甸的边境,几经辗转,最终进入了泰国北部地区,被泰国政府称之为‘国民党中国军队难民’,而我们称他们作‘泰北孤军’。”
  听着袁少华的解释,张贤马上明白了过来,也想到了什么,问道:“这么说,那两个没有撤回到台湾的军,是不是徐海波和高伟的部队呢?”
  袁少华郑重地点了点头。
  
  第七五章 阳春(三)
  
  张贤和熊三娃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个艰难而残酷的金三角地区,回到了他们为了生存而战火纷飞的日子里,那并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园,相反,那是一个被人遗忘掉的魔域,逃难者、国军溃兵、武装马帮、贩毒者、地方土司、民族自治武装以及当地的政府军等等,所有知道来历、不知道来历的人都交织在一起,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枪,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作着奋力的一搏,最终还是他们这些外来的、虽然从国内溃败、但是却有着丰富作战经验,有着良好部队纪律的国军溃兵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那一片山河上的主宰者,曾经有过一段时间里,他们也过着自力更生、悠然自得的生活,但是那种时光是如此得短暂,就仿佛是流星划破天际一样转瞬即逝了。
  袁少华望着张贤的双眼,这双眼睛刚刚还有些倦意,但是在他提到徐海波和高伟的时候,忽然便放出了精光来,他知道张贤到底还是忘记不了那些兄弟,那些曾跟着他出死入死过的同袍、那些与他一起抗过日,一起跟共产党打过仗,一起在金三角拼搏过的生死之交。袁少华的心下里已然有些快慰,他知道自己没有找错人,他知道这位已老的将军终还是无法避居尘世,一定会为那些被人遗忘的战友们殚精竭虑的。
  在沉默了半晌之后,张贤的眼睛直视着袁少华的脸,他已经从充满激情的回忆中缓过了神,又回到了现实中来,问着:“少华,你这次来找我到底是为了什么事?你就直接说吧,不用拐弯抹角了。”
  没想到张贤会是如此得直爽,袁少华有些尴尬,脸上露出了一阵不自然的笑来,然后才向张贤说道:“是这样的,国防部有意要将徐海波和高伟带领的那两支还滞留在泰国北部的队伍重新起用,或者恢复他们的供给,或者可以将他们全数撤往台湾来。因为我曾在那里战斗过,和徐将军、高将军都认识,所以国防部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呵呵,这是件好事呀!”张贤道:“既然国防部没有抛弃老徐和高伟,他们也一定会对国府感激不尽的,你又是当初救国军的老人了,担当此任也算是正得其所,过去传传话,与老朋友一起聚一聚,又有什么不好呢?看你这一脸得苦样,好像很不愿意一样!”
  袁少华苦笑了一声,对着张贤道:“将军,也许你认为这是一份好差事,可是我却认为这是一份苦差事!呵呵,我知道将军你对徐海波和高伟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才厚着脸皮来求你,能否可以陪着我去走一趟呢?”
  张贤和熊三娃这才明白袁少华此来的意图,对于邀请自己跟着袁少华一起前往金三角泰北地区,张贤自然是巴不得的愿意,便是熊三娃也马上来了兴趣,不等张贤答话,熊三娃便先接了口道:“好哇,袁老弟,你能不能也带我一起去?我也想和那些老战友们再见个面,再聚一聚!”
  见到熊三娃也这么感兴趣,袁少华马点着头,道:“呵呵,要是熊兄也跟着去,我正是巴不得的!”他说着,还是看着张贤,追问着:“将军,你有空吗?”
  张贤正要点头,忽然又想到了什么,他已经从国防部出来很多年了,对于许多的情况并不了解,别说是泰北的孤军,便是近在眼前的金门、澎湖驻军情况也知之甚少了,他认为是一件好差事,而袁少华却认为是一件苦差事,袁少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其中定然还有着什么隐情。想到这里的时候,张贤微微考虑了一下,问着他:“少华,你怎么会认为这是一个苦差事呢?”
  袁少华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好吧,我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跟你讲清楚,你也许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好,你说仔细点,要不我就算是跟你去了,也帮不上你什么忙的!”
  袁少华点着头,这才道:“其实,不管是救国军也好,是志愿军也好,老头子从来就不愿意真得把他们撤回台湾来,老头子一直就梦想着反攻大陆,如果有那么一支部队在金三角那边,一旦反攻真得开始了,就可以配合我们来个两面夹击,这是对我们非常有利的。但是迫于美国和国际上的压力,他不得不作个样子来给人家看。所以当外面的压力大的时候,老头子就只好把那边的人撤回一部分。就算是民国五十年裁撤反共志愿军的时候,当有大部分部队已经撤回台湾,徐海波和高伟的两个军也准备搭乘运输机回台,却被老头子叫停了,所以他们不得不再一次地滞留在当地。”
  张贤听着袁少华的解释,不停地点着头,这的确是蒋介石的手法,想一想他从金三角撤回来的时候,也是因为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那个时候联合国的秘书长还是缅甸人,自然对此更加得上心。但是第一次的撤军,也只是撤了一半,还有一大半的人留在了金三角地区,然后改了个名字,继续从事着原来从事的事情。如果那一次,他不是被先期要求回台办理相关事宜,或许也会被留在当地,此时还在与徐海波、高伟他们在一起继续为着生存而奋斗着。
  袁少华接着道:“虽然又被要求留了下来,但是,徐海波和高伟这两个人对于国府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尔反尔感到了气愤,尤其是高伟,他的脾气最为暴燥,为此,他和柳总指挥大吵了一架,显然也对反攻大陆失去了信心,也因为如此,柳总指挥认为高伟不听指挥,反攻大陆不力,而且拉山头,收买云南籍官兵的军心。于是,国防部为了惩戒高伟,便停止了对他带部队的军饷供应。所以后来,高伟带着他的部队在一个黑夜里悄悄地脱离了柳庆元的掌控,离开了缅甸,进入到了泰国北部边境;紧接着,徐海波也效仿高伟的作法,带着他的部队也进入到了泰国境内,在高伟部队附近驻守下来。”
  听着袁少华的介绍,张贤的心境已然无法平静了,便是刚才还想要跟着袁少华一起去金三角地区看望老朋友的熊三娃,也沉默起来,他们这才明白了袁少华之所以对这个任务感到为难的原因。
  “难道国防部对于高伟和徐海波的擅自撤离就熟视无睹吗?”张贤经不住地问道。
  袁少华摇着头,道:“国防部当然是知道的,而且老头子也认为这支部队是非常有战斗力的,便是不能留在金三角地区,也应该撤回到台湾来,所以专门派了小蒋主任前往曼谷了解情况,希望能够说服高伟和徐海波将军重新回归,服从国府的领导。但是,小蒋主任也没有能够说服这两位将军。后来,国防部又派了两位高级军官亲往他们的驻地跟他们谈判,希望他们能够回心转意,可是结果还是一样,这两个人依然我行我素,没有理会国防部的要求。其后,国防部还派出了安全局的局长和情报局的局长前往密商,一样没有结果。至此,国防部也很头痛,就当这支部队没有了,只好任其自生自灭!”
  听完了袁少华的话,张贤的眉头紧锁了起来,他非常了解徐海波和高伟的性格,要说高伟有可能会有一股犟脾气,不听国防部的话,倒是有可能;但是他却想不到连徐海波也会和高伟变成同心同力了,竟然也不再听从国防部的命令。他不由得问道:“难不成是那些去谈判的人要价太高?没有谈拢吗?”
  袁少华看了他一眼,苦笑道:“具体他们是怎么谈的,国防部里也没有人跟我讲,也或许是国防部的要求太高,他们达不到;亦或者是他们的要价太高,国防部受不了!”
  张贤皱了一下头,按理说,袁少华既然被委任为过去与徐海波和高伟进行谈判的代表,国防部就应该将过去几次之所以谈判不成的原因告诉他,好让他有个心理的准备。
  仿佛是看出了张贤的疑惑,袁少华道:“国防部里的人告诉我说前几次没有谈拢的原因,就是因为高伟和徐海波两个人太自以为是,挟兵要胁,想要得到更大的利益!呵呵,我却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要是我也处在他们那个生活环境下,自然是巴不得早早地回到台湾来的好,又怎么可能要挟国府呢?”
  “那么,这一次国防部给你的任务底限是什么?”张贤问着。
  袁少华有些尴尬,还是如实地告诉着他:“上面也没有什么底限,只是要我不管想什么办法,哪怕是连哄带骗、暂时答应他们的任何要求,也要让他们同意撤回台湾来。”
  张贤和熊三娃对视了一眼,既然国防部连这种话都说出了口来,想来要让高伟和徐海波就范,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既然国防部都已经由着他们自生自灭了,那就让他们自生自灭算了。泰国人的抗议就让他抗议好了,反正他们迟早也会跟日本人一样,抛弃我们去跟大陆建交的!”熊三娃忽然没头没脑地说起话来,分明就是一种无所谓的样子,也许他觉得就算是徐海波和高伟跑到了泰国,也不会比当初刚刚从国内逃到缅甸的时候困难。
  袁少华看了他一眼,又摇了摇头,道:“要是真得象你说得这么样就好了!呵呵,事情还没有那么简单。”
  “难道还有什么事吗?”张贤忍不住地问道。
  袁少华点了点头,道:“是呀,虽然国防部曾经放弃了对他们的整编,但是对他们的关注一直没有少过,情报部门还专门有人盯着他们。虽然泰国人对这支突然到来的部队很为恼火,但是他们吸收了当初缅甸的经验教训,没有对这支部队采取更为激进的行动,而是对他们一直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可是不久前,泰国政府主动地和高伟他们进行接触,希望能够收编他们,让他们能够为泰国效力。”
  张贤道:“这也是泰国人聪明的办法,收编要比强攻好了许多。”
  “是呀!”袁少华道:“你说得不错,对于高伟和徐海波来说,被泰国收编不失为一个可以活下来的好办法。但是真得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台湾的脸面又往哪里放呢?到时候我们国军的声誉一定会受到影响,只怕还会被外界骂我们无情无义。所以,这个时候,国防部研究来研究去,最后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要我去负责跟他们联络,劝说高、徐两位将军不要接受泰国政府的收编。也正是因为感到这个任务困难巨大,所以我只好来找你了!”
  听完了袁少华的叙述,张贤和熊三娃这才恍然大悟,自然也明白了袁少华之所以感到为难的原因。对于一个为了生存而努力的部队来讲,如今只能是有奶便是娘,就算是高伟和徐海波带着那部分残军接受泰国人的收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难道就凭着他这个老朋友的劝说就可以改变这一切吗?更何况,如果从那些残军自身的角度来说,也许接受泰国政府的收编,要比他们重新接受台湾的指派要现实得多,作为一个老朋友,他难道就能够真得因为袁少华的请求,而去对那两个老朋友进行劝说吗?
  “少华,刚才听到你这么一说,也让我为难了!”张贤还是如此得坦白地告诉着袁少华:“如今我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服从命令的军人,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就算是你让我跟着你去那边,只怕也帮不上你什么忙。”
  听到张贤这么来说,袁少华有些失望,但是随即又道:“将军,我对这个任务其实也没有报上太大的希望,但是上面命令如此,我不得不作最充分的准备,明知不可为也要去为之,否则,我就不配当一名合格的军人了!”张贤点着头,他也非常欣赏袁少华这种直率的态度。袁少华稍作停顿,又接着道:“将军,我请你能够跟着我过去,也是希望你能够尽力而为,事情成不成得了,最终由我一人承担,不会连累到你任何事情。呵呵,我想,也这么久了,大家这些老朋友也应该见见面了!”
  张贤怔了怔,他已然被袁少华最后的一句话所打动着,不再犹豫地点了下头,对着他道:“少华,你说得不错,老朋友一别之后的确是太久了,就算是不为别的,为了能够重逢重聚一下,我也应该答应你陪你到那边走一遭!”
  见到张贤终于被自己说服,袁少华的脸上露出了舒畅的笑容来。
  
  第七六章 残军(一)
  
  飞机在曼谷机场缓缓地降落,再一次踏上异国的土地,张贤的心情已然没有了初时的那种忐忑不安,有的却是一种激动,这是一种将要见到老朋友之前心情的激动,也正因为如此,倒是让他将此行随袁少华来的目的冲得淡了。
  为了不引起泰国政府的注意,袁少华带着张贤和熊三娃,是以旅游经商的名义来的,他们都穿着便装。要说跑生意,张贤如今的确就是一个公司的老板,倒也名正言顺。
  他们从曼谷又坐上了开往清迈的火车,这段距离也有八百多公里,却是走了一天一夜。到达清迈之后,马上有一个向导在车站接住了他们,张贤与熊三娃也没有多问,他们都知道这一定是国防部中央情报局早就已经安排好了的。一行人没有在清迈停留,那个向导开着一辆很普通的军用吉普车带着他们翻过了雨林密布的坤丹山,继续向北驶入了清莱府,傍晚的时候,他们到达了清莱城,在这个小城里住了一夜,一大早便又延着泰缅公路向缅甸大其力的方向开去,但是还没有到达泰缅边境,在一个叫作湄占的小镇转而向西,离开了泰缅公路走上了一条满上泥坑和车辙的土道,前面就是莽莽的大山和森林,地势也越发得陡峭险峻起来。
  “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前面就是高伟他们的营地!”向导告诉着袁少华,实际上也是在告诉着张贤和熊三娃。
  袁少华却有些奇怪,问道:“我听说泰国军队一直对这一地区进行封锁,我们怎么可以这么大摇大摆的开过去?怎么没有看到有人盘查呀?”
  这处向导看了他一眼,告诉着他:“现在已经不比从前了,泰国政府军正在与高伟他们谈判,所以封锁得也不是那么紧了!”他说着,又道:“我们的车子是开不过去,最前面还有一道哨岗,所以我们只能在前面的村子里把车停下来,然后步行翻山过去!”
  正如这个向导所说的一样,他们到达了一个村子,向导把车子停在了村长的家里,可以看出来,他和这个村长很熟悉了,想来他一定是经常出入这里的。在向导的带领之下,张贤、熊三娃和袁少华离开了西向的大路,从村子的边缘爬上了山,因为从这里走可以避开政府军设立的哨岗。
  爬山的过程有些缓慢,而且他们一直是在向上走,很少有下坡的情况,一直到时近中午的时候,他们才到达了这座山的山腰,走进了一个傈僳人的寨子。这个向导直接找到了一户人家,那个男主人是一个三十多岁出头的傈僳汉子,他看了看张贤和袁少华这几个人,没有说什么,然后便出了门去。向导带着张贤、袁少华和熊三娃坐在这个傈僳人家里喝茶,向导告诉他们,高伟就是因为看到了这里的地势比较险要,所以把他们的营区建在了这座山的山顶之上,这个傈僳族人的村子成为了可以通往山上去的必经之地。一直过了两个多小时,那个傈僳汉子才跑了回来,跟向导叽哩咕噜地说了些什么,向导的表情十分得沮丧,转回来告诉着张贤和袁少华,高伟并不愿意会见从台湾来的人,他让这位傈僳汉子转告他们,让他们回去。
  听到这里的时候,袁少华一脸得死灰,他转头看了看张贤,又带着疑惑问道:“你让他说了没有?是台湾他的一位老朋友求见?”
  这个向导点了点头,同时苦笑着道:“这话我就是让他这么说的,但是高将军认为又是在欺骗他,所以拒绝我们过去!”
  一时之间,袁少华有些无措起来,求助一样地望着张贤。
  张贤思忖了一下,让袁少华取过一支钢笔,然后从随身的笔记本上撕下了一张纸,想了一想,便提笔一挥而就地写出了一首诗来:“生离死别二十年,兄弟情义薄云天!悲喜交错寻迹来,却为何故不相见?”在这首诗的最后,张贤毫不犹豫地落下了自己的名字“张贤”,而不是象以往那样落的是“慕白”这个字。
  张贤把这张纸递给了袁少华,袁少华看了看,马上便感到了一股浓浓的友情赫然纸上,他把这张纸又递给了向导,让向导拿着这首诗再叫那个傈僳族汉子去找高伟。但是,这个傈僳族汉子显然有些不愿意了,向导马上从身上掏出一沓钱塞到了这个汉子的手上,这个汉子这才点着头,再一次向山上跑去。
  这一回,这个傈僳族汉子也就走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奔了回来,当张贤听到杂乱的脚步声从门外响起的时候,他从茶桌边站起身来,便看到了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出现在了这间简陋的高脚屋的门口,他愣了一下,还没有反映过来的时候,这个人便快步走了进来,看到了他的面孔,四目相对,竟然齐齐如同雕塑一样地愣在了当场。
  不错,这一次进来的就是高伟,虽然他的头发也已经花白,虽然他的面部越发得黝黑而且皱纹堆累,但是那双目光坚定得还如昨天一样透着炯炯的光。
  “阿伟?……”张贤颤声地喊了一声。
  高伟使劲地点了点头,分明也在打量着张贤的模样,听到这熟悉的呼唤声之时,再也没有半点儿的犹豫,蓦然张开了自己的双臂,紧紧地把张贤抱在了怀里,泪水同时涌出他深陷的眼窝,竟然不敢相信一般地泣声询问着:“是贤哥?真得是贤哥呀……”
  张贤也张开自己的臂膀,和高伟一样地紧紧搂住了他,一边点着头,一边连连回答着:“是!是我!好兄弟!我们又见面了!”话说出来的时候,泪水也在不知不觉间,挂了一脸。
  边上所有的人都默默地站立着,为面前这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的真情所打动着,熊三娃的脸上也落满了泪,他能够体会到张贤和高伟这两个同时也是他的同袍战友的喜悦和激动,他也在为他们的重逢而感动着;便是袁少华这个带着十足目的前来的人,也不由得眼睛湿润起来,同是天涯沦落人,对于这些经过了无数苦楚的前辈,他除了敬佩之外,还有就是为他们因战斗而结的生死之交感动不已。而那个带着他们过来的向导,也怔怔地看着这两个人相拥一处,除了一份诧异之外,也许更多的却是迷惑,不明白这个和袁少华从台湾一起过来的人跟高伟又是什么关系。
  良久之后,高伟与张贤才从相遇的激情中缓过神来,两个人一边擦去眼角的泪水,一边相互凝视着,只剩下了“呵呵”的傻笑。
  从高伟的身后,越众而出走过来一个与高伟一般高大雄伟的年青人,对着高伟道:“爸爸,你和张伯伯一直在这里站着要站到什么时候呀?我们还是快点儿回营寨吧!”
  高伟这才如梦方醒,连忙拉着张贤的手,笑道:“是呀!是呀!贤哥,快跟我们上山吧!”
  张贤这才看清这个年青人的脸,分明就是与年青时的高伟一模一样,甚至比那时的高伟更加英俊清秀,他马上明白过来,还是明知故问着:“阿伟,这就是你的儿子高小宝吗?”
  高伟连忙点着头,同时对着儿子道:“小宝,快来见过你的张伯伯,呵呵,当年要不是他用自己的儿子把你换回来,还不知道你会在哪里呢!”
  “张伯伯!”高小宝来到了张贤的面前,十分乖巧地叫着。
  张贤握住了高小宝的手,有些爱不释手,在刚才听到高伟提起往事的时候,他便不由自主地又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小虎来,也许小虎长得也有小宝这么高大,也有他这般魁伟,也有他这般英俊吧!
  ※※※
  高伟所部的营地就在这座山的山顶之上,这个地方只有一面向下的路,三面陡峭难爬,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所在,也就难怪他会选中这个地方作为基地了。
  这个山顶的面积不小,也有五六平方公里,上面林木茂盛,溪流淙淙,因为海拔有一千多米,所以虽然地处热带地区,但是气温并不高,与昆明的气候相仿,是一个四季常春的所在。
  在路上的时候,高伟便向张贤道着歉,为自己一开始没有答应他们过来感到不好意思,他不停地解释着,因为觉得他们是台湾派来的人,也没有想到他会来,所以就有些不快。听着高伟的话,张贤和袁少华都能够感觉得出来,高伟对台湾方面明显得带着不信任和反感。
  一直到被接入了营寨内,在高伟的会客室里坐定,高伟这才问起张贤和袁少华此来的目的,可是这个时候,张贤有些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把话丢给了袁少华,对着高伟道:“呵呵,如今我可是闲人一个,早就脱离了军界,成了一个荣民老百姓,这一次过来,是搭了少华的方便,来看望一下你们这些老朋友的!要说有什么事来找你们,还是让少华来讲吧!”
  高伟的目光警惕一样地投向了袁少华的身上,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听着。
  袁少华有些尴尬,但也知道丑媳妇终还是要见公婆的,稍作沉吟,还是道:“好吧,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我也知道高将军是一个爽快人,有什么事我也没有必要隐瞒,如实地说吧!”他说着,停顿了一下,又道:“我这一次来是受了国防部的委托来与将军接洽的,国防部准备恢复对贵部与徐将军部的军饷和物资供给。”他说着,停下来看着高伟。
  高伟愣了愣,转而又是一笑,显得十分平静的样子,稍作思所,然后问道:“那么条件又是什么?”
  袁少华看了张贤一眼,又转向高伟,道:“这个条件也很简单,那就是希望你们不要接受泰国的补给,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