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一名)-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涛愣了一下,没有想到自己的师长会向着别人说话,但是看到张贤如此认真的表情,不由得仔细考虑了起来。
  “张贤,你有什么方案?”黄维仿佛是遇到了救星一样,连忙问着。
  张贤道:“钧座,如今这种情况之下,四下里再乱,我们却必须不能乱,只要我们一乱的话,那么就可能跟廖耀湘兵团同样的下场!”
  在场的人都同时点着头,这个时候,杨涛也平静下来,仔细地考虑着张贤的话。
  张贤接着道:“我觉得当前我们有三件必须要做的事!其一,稳定军心,首先是我们兵团指挥部以及十八军要稳定住,只要我们稳定住,那么外围自然也就会稳定下来的;其二,关于外围三个军的战斗,我认为八十五军那个方向不必要再派兵去救,应该令八十五军及早摆脱敌人,向双堆集这边靠拢,他们离着我们比较远,所以八十五军才是最危险的!而东北面的第十军与十四军方向,这两个军只是突遭袭击,十四军溃兵冲垮了第十军的一个师,但是第十军的主力十八师并没有影响,覃军长久经沙场,定然能够想办法来扭转溃势,此时我们十八军不宜派兵出击!”
  “为什么?”杨涛不由得问道。
  张贤道:“原因有三,首先,此时十四军与第十军损失已成,混乱不可能良久,只要我们在他们背后顶着不乱,他们也定然可以渐渐平静,如果我们再派一个师过去,不是说我们无能,如果溃军过多,我们过去的援军也可能会被溃兵冲乱,成为第三支受波及的部队;而如果溃军渐少,这说明局面渐渐平静,我们再过去又有何意义呢?其次,如果十八军抽出一个师往东北,那么我们东面的势必单薄,很有可能被敌人找到可乘之机,突袭兵团指挥部,那才是得不偿失的。最后,我们此时如今要进行的主要任务还是抢占附近的要点及村庄,尽量摊开来多占地盘,如今我已经命令十一师三个团占领了小马庄、大马庄、李店、杨村、中杨庄、前杨村、张村、张小村等数个村庄,同时命令各团占领各村各点后,马上构筑防御工事,以备万一。”
  杨涛与黄维听着都纷纷点着头,杨涛道:“张贤,你这是在扩大自己的纵深呀!”
  张贤却是一声苦笑,有些无奈地道:“当前的这个局面之下,我只好作出最坏的打算,一旦我们真得被敌包围,只有多多占领外围阵地,才能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
  “你太悲观了!”杨涛经不住地道。
  黄维却是点了点头,如今他忽然明白过来,不是张贤太悲观,而是事实太残酷。
  “张贤,你刚才说有三件事要做,已经说了两件,还有一件事呢?”文副参谋长在边上催促着。
  张贤这才道:“最后这一件事却是刻不容缓的!如今我们的东北、西北、西面、西南和东面都已经发现有敌人,只是东南与南面还没有遇敌,我认为钧座当前还是先要赶快打通这方面的道路。此时一一零师就位于双堆集以南,而我们十八军的四十九师应该也到了南面的罗集地区,只是我们一直无法与之联络上,所以也无法确定他们是不是已经占领罗集!”
  “你是说我们必须要派一个师去占领罗集?”黄维经不住地问道。
  张贤肯定地点了点头,同时道:“只有占领罗集,就可以保障我们南面留有一个缺口,便是敌人从中间穿插过来,也无法立足!”
  黄维仔细想了想,点着头道:“好,我即刻命令一一零师向罗集前进,会同四十九师占领罗集!”
  “钧座,我想这个任务可以交给我们十八军,由一一八师来进行!”张贤提议着:“四十九师与一一八师是兄弟部队,定然可以一蹴而就!”
  “难道一一零师就不是兄弟部队了?”黄维却是反问着,张贤愣了一下,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了。黄维并没有等待他的回答,随即又道:“一一零师就位于双堆集以南,离着罗集很近,还是由这个师来进行吧。一一八师与十一师还是尽快占领双堆集四面的村庄,以备万一!”
  “是!”张贤与杨涛同时应答着。
  ※※※
  虽然黄维听从了张贤的主张,稳住了核心部队的军心,但是十四军的溃败还是令人触目惊心。其实在黄维看来,十四军当初与刘伯承的中野部队交手不止一次,尤其是在围剿大别山解放区的时候,给刘伯承的中野部队曾经造成过十分严重的危害,任谁也会对之有一种信心,认为十四军怎么也可以支撑一个时期,短时间内不会被一样疲惫不堪的中野部队打散。
  其实,这个时候,对于围住黄维十二兵团的中原野战军来说,包围住黄维兵团的十二万人,也就是意味着自己将要的壮大。这个时候,中野的各参战部队已经体验到了逐鹿中原的决战气息,此一战如果能够给黄维兵团哪怕造成一点的损失,都值得大家为之全力以赴。而另一方面,很多的部队指战员还有一个自私的想法,想在这个决战来临这前,以获得更多的兵员补充;而这个兵员的补充,其实依靠的并不是别的,正是敌人的俘虏兵。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再加上事先曾有过的东北野战军在辽西的混战中,只用了两天一夜,便消灭了被称为国军五大王牌之一的廖耀湘兵团的鼓舞,所以大家就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中原野战军从一开始便如同龙卷风似的向敌人扑来,采用传统的强行插入、分割、包围,最后聚歼的方针,短时间内便打乱了十四军的行军步伐,造成了成百上千的国军士兵被俘,战场上一片得狼藉,连十四军的梁参谋长都不幸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这个梁参谋长事先换了一套尉官服,被俘后伪称是上尉书记官才得已蒙混过关,反而被解放军当成了送劝降信的信使,被释放回了第十四军。
  整个一天,战斗都在双堆集的外围激烈地进行着,而十八军则根据张贤的建议,在努力地向外推进,以多占地盘为目的,这是为了赢得可能固守所需的空间。而在张贤看来,这也是在为如果一旦下一步的突围失败,必须要采取的措施提前来进行。
  一直到下午五点多钟,东北面的战斗才渐趋平静,第十军与十四军总算是安稳了下来,此时,十四军占领杨家围子附近的几处村庄,与第十军紧紧相依。而第十军虽然被十四军挤压成了一个马鞍状,但还是以七十五师和第十八师这两个师为依托,在王大庄、杨大庄等村庄扎住了脚。
  而此时在南坪集附近与解放军激战的八十五军,也终于摆脱了解放军的纠缠,顺利地到达了双堆集以西的地区。
  这一切似乎正与张贤预料得一样,朝着大家所期望的态势发展。
  可是,这个时候,双堆集的南面却意外地出了问题。
  一一零师并没有到达罗集便回转了双堆集以南地区,师长沈凤起亲自来到兵团指挥部,向黄维报告:罗集已经被敌人占领,四十九师被敌击溃,向南逃去,而击溃四十九师的正是十八军的老对手——襄河纵队。一一零师见势不好,只好撤回双堆集。
  这无疑就是一个噩耗,黄维十分清楚,南面的罗集一丢,也就意味着整个十二兵团已经陷入了共军的四面包围之中。此时的共军已经取得了战局的主动,肯定会象铁箍一样,紧紧地从四面箍住十二兵团手脚,令其动弹不得。不用想,敌人的各路大军定然也会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十二兵团此时已然是岌岌可危了。
  
  第六二章 内鬼(一)
  
  “怎么可能?”当听到罗集丢失,以及四十九师被击溃的消息,张贤经不住地叫了起来:“襄河纵队不过共军的二流部队,我们合两个师之力,不可能拿不下罗集,反而被其击败一支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坐在吴副司令身边的沈凤起,张贤的话不无道理,两个师,就算一一零师只有两个团,兵力也达到了一万八千人,的确没有理由拿不下罗集的。
  这是十二兵团自河南到安徽以来,第一次组织起了全兵团四个军代表到场的高级军事会议,虽然这个会议来得太晚了一些,但是毕竟还能够开起来。会上,自然针对着当前十二兵团严峻的形势,必须要找出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来。二十四日的这一天里,十二兵团所遭受的重创是前所未有的,这似乎已经在预示着某种不幸的结果。
  会议一开始,文副参谋长简要地谈了一下此时十二兵团的险恶处境,并没有过多的废话,便直接切入主题,早上,黄维把张贤所提出来的三条方案全数采纳,前两条方案已经见到了效果,可是这关键的第三条方案却是以失败告终,这不能不引起张贤强烈得反响,他知道,罗集没有夺下来,也就是意味着十二兵团彻底地被敌人包围了。
  沈凤起的脸涨得通红,虽然与张贤认识已久,两个人又是一起相处过的陆大校友,可是在这种大厅广众之下,张贤的咄咄逼人很令他难堪。
  “钧座!”沈凤起站了起来,却是面对着坐在正首位置的黄维司令官,作着自己的解释:“从早上我一接到您的命令,便立即带着一一八师两个团出发,扑向罗集,可是刚刚走到澥河的时候,便遇到了共军小部队的游击搔扰,我只得将之驱散,在到达罗集北面的大桥村时,已经得到了四十九师被击溃的消息,而此时共军襄河纵队锋芒北移,直指我们一一零师,他们是从三面围上来,我担心会步入四十九师的后尘,所以只好撤回双堆集!”
  “请问沈师长,你们一一零师到达大桥村时是几点钟?”张贤紧追不舍地问道。
  沈凤起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下午两点钟!”
  “下午两点钟?”张贤的脸变得严肃起来,面对沈凤起已然生起了疑心:“沈师长,黄司令应该是早上五点多钟对你们一一零师下达得命令,你却捱到了下午两点钟才赶到罗集附近,从双堆集到罗集也不过是二十华里,这中间除了你所说的有小股共军袭扰之外,再没有其他的部队,你便是用一个团应付,另一个团急行也可以在上午九点钟左右赶到,你却白白地耗费了五个小时!”
  “张贤!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沈凤起也不由得恼了起来,愤然地道:“难道说我们一一零师一直在睡觉吗?”
  看到这两个师长争执起来,吴副司令连忙做着和事佬:“好了好了!你们两个都别争了!”他说着,先对着沈凤起道:“沈师长,一一零师没有拿下罗集,你是有一定的责任!”说完,又直面张贤,脸色阴沉着,道:“张师长,我们八十五军比不了你们十八军,是国军的王牌;一一零师自然更比不了你的十一师,你们能做到的,我们未必能够做到!”
  吴副司令的话虽说谦恭,却是以退为进,令张贤听着仿佛如刺在咽。
  这个时候,黄维司令官也站了起来,却是挥了挥手,两边劝解着:“这件事情谁也不愿意是这种结果,张贤,你也不要再责怪沈师长了,你们两个不还是校友吗?呵呵,如今大家是在同一条船上,此时此刻应该同舟共济,不要互相指责,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我们才可能共渡难关!”
  “是呀!”众人也纷纷点头称是。
  见到司令官出面替自己讲话,沈凤起这才气鼓鼓地坐了下来,吴周副司令也瞪了张贤一眼,重新落座。
  但是,张贤却并没有坐下来。
  “杨军长,四十九师徐师长那边联络上了吗?”黄维问着张贤身边的杨涛。
  杨涛摇了摇头,告诉他:“还在联络之中!”
  “但愿徐海波能够带着四十九师化险为夷!”黄维悠悠地道。
  杨涛点了点头,却又肯定地道:“四十九师新兵较多,战斗力有限,如果与一一八师或者十一师配合着来打,应该不会落败!”
  听到杨涛如此一说,张贤又有些气愤,却是不依不饶地道:“四十九师孤军奋战,当然会落败的!沈师长,难道徐师长没有与你进行联络吗?”
  “有过联络!”沈凤起如实地道。
  “既然有过联络,为什么你们两个师没有形成夹击之势呢?五个小时足够四十九师被打垮,也足够你们两个师将襄河纵队合击击溃的了!”
  “我说张贤,你有完没完?”沈凤起不由得又怒了起来,拍案而起。的确,被人无休无止地抓住个辫子不放,实在太难受了。
  张贤并没有理会他的指责,而是用更加肯定的语气道:“就算是四十九师被击溃,襄河纵队定然也会受创不轻,如果这个时候,一一零师能够从北坚定地打将下来,罗集定然可以重新夺回!我不知道沈师长又是如何指挥的,怎么一听到共军打来了,便不战而退呢?”
  “张贤,你不要欺人太甚了!”沈凤起无法辩解,只能如此与张贤对骂!
  “啪”地一声,吴副司令猛然拍响了桌子,这个平日里温文尔雅的老将军在这个时候显得异常得激动起来:“张贤,你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我们八十五军的人都是怕死鬼不成吗?”
  “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张贤连忙道。
  “张贤,你不要再说了!”黄维也以十分严厉的口吻告诫着张贤:“这件事已经过去,如今不是讨论这件事的时候,要讨论也等着这一仗打完后再彻查吧,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不知道为什么,张贤忽然也强硬了起来,他的嗓门并不比别的人低,同样也放高了声音,对着黄维几乎是在喊着:“钧座!如今不查,只怕大家死无葬身之地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张贤,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吴副司令与黄维几乎是一齐问出了声来。
  张贤却是紧紧地盯视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沈凤起,这是个个头不高、头小身大、让人一见就觉得他是一个十分精明人,这个时候,正不安地躲避着张贤电一样的目光。
  “我们十二兵团里有内鬼!”张贤一定一板地道。
  此言一出,满座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屋里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顺着张贤的目光,看向了一一零师的沈师长。屋里一片得安静,这个时候,连吴副司令也愣了起来。
  黄维也看着沈凤起,默默地沉思着。
  虽然面对众多怀疑的目光,沈凤起这个时候却显得十分平静,笑了笑,已然没有了刚才的愤怒,却是抬起头直视着张贤,问道:“你有什么证据怀疑我是内鬼?”
  张贤却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话,而是问着他旁边的吴副司令:“副司座,请问,一一零师战斗力如何?”
  吴周皱着眉头,显然不愿意回答张贤的问话,但是还是答道:“一一零师虽然比不了你的十一师,但也是我们八十五军的主力,大仗小仗也打了无数,少有败迹!”
  张贤点了点头,却又问道:“为什么一一零师到了沈师长的手里,怎么就不会打仗了呢?”
  沈凤起却是不急不燥地道:“张贤呀,讲话要有凭证的,不要乱说!”
  “乱说?”张贤也是一声冷笑,问道:“如今十二兵团深陷敌人重围之中,其实这已经是早有端倪了!你们一一零师作为兵团的断后部队,先是丢掉了阜阳城,那里丢就丢了吧!可是蒙城是我们的大后方,再笨的人也知道这是万万丢不得的,对于我们这么大的兵团来说,没有后方根本就没有补给可言。可是,这么重要的所在,还是被你们一一零师丢了,而且丢得不明不白,虽然吴副司令把所有的责任揽为一身,只怕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吧?”
  “难道你也怀疑我是内鬼不成?”吴副司令愤怒了起来。
  张贤摇了摇头,却又道:“蒙城一丢,我们十二兵团已然身处险境,这个时候大家好不容易取得共识,准备向固镇转移,可偏偏在这时,又出现了一个去八十五军的联络参谋失踪之事,这件事到现在也没有查清楚,想来我们的计划早就摆到了刘伯承的面前了,也就难怪共军的部队会来得如此之快!我们被敌人包围了,只有南面一条活口,可是,就这么一个活口,如今也被一一零师放弃!”他说着,又看了沈凤起一眼,最后道:“这所有的事情串起来,谁敢说我们十二兵团内部没有内鬼呢?”
  张贤的分析条条是道,不容人不信。
  沈凤起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得众人都莫名其妙。
  张贤也经不住地皱起眉头来,不由得问道:“沈师长,你笑什么?”
  半天之后,沈凤起这才收拢了笑容,面对着张贤的目光,镇定自若地道:“阿贤呀,当初在陆大的时候,大家都说你聪明过人,而且判断能力与大局观都让我们十分钦佩。唉!没想到这么几年下来,你的睿智全都变成了疑心!我来问你,如果我是内鬼,留在蒙城直接向共军投诚不好吗?还要跟着十二兵团东奔西跑,疲于奔命!再说了,我要是内鬼,今天在罗集,直接投过去就是了,还自己赶着往死里钻呀?”
  张贤怔了怔,一时之间竟被他问得无话可答。
  沈凤起却又笑了笑,走到了张贤的面前,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阿贤呀,我知道你为什么怀疑我!当初在驻马店的时候,是不是那个保密局的人到十二兵团调查内奸的事,跟你说了什么?呵呵,那件事早已经被黄司令压下来了,保密局里的人喜欢无中生有,难道你也相信呀?”
  张贤又是一怔,沈凤起看来并不简单,连吕奎安到十二兵团调查内奸的事,他也知道。
  见到张贤无言以对,沈凤起这才面对着黄维与吴副司令,信誓旦旦地道:“好,我今天就可以当着大家的面,向老天发誓,我沈凤起如果是共军的内鬼,便叫我在战场上被乱枪打死,死后不得全尸!”
  这是一个十分作假的毒誓,在所有的人还没有忘记神灵的时代里,这种誓言的确不能不让人相信他的清白。
  张贤也将信将疑起来。
  沈凤起却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说什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然后面对座首的黄长官,悠悠地道:“钧座,如今我们十二兵团身陷入困境,这个时候我认为不应该是大家互相猜忌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更应该互相信任,只有这样,才可能亲密无间地合作,以达到团结一致,冲出重围的目的!”
  黄维点了点头,在场的所有人都点了点头,张贤也点了点头,可是这心里面却还是觉得有一些解不开的疙瘩。
  
  第六二章 内鬼(二)
  
  会议还在继续进行着,这次高级军官会议的主要问题当然还是布置十二兵团的突围,这才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
  可是,如今这种形势之下,要想顺利突围,又谈何容易?
  “这是今天下午南京方面的来电!”黄维拿起了桌子上的一张电报纸,环伺了一下在座的众人,这才念道:“贵兵团应不顾一切,以全力向东攻击,击破当面之匪,与李延年兵团会师,俾利尔后之作战。”他念完,这才对着大家道:“南京方面已经获息我们十二兵团被匪军所围,今天下午的时候,参谋总长顾祝同乘坐飞机抵达双堆集的上空,这封电报就是他刚刚下达的!”
  “等我们被围了,国防部才知道下达命令,早干什么去了?”杨涛军长忍不住嘟囔着,这一句牢骚有对国防部的不满,其实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对黄维这个指挥官的不满。
  黄维有些尴尬,事到如今,想来想去,都是他过于保守,没有即时果断地进行判断与决策,十二兵团走到如今这个样子,实际上就是他的过错。可是,如今作为兵团的总司令官,他还要维护国防部、维护蒋总统的尊严,当下道:“各位同仁,十二兵团走到这一步,首先是我这个当司令官的过错,在此我向大家真诚地道歉!”他说着,站起了身来,对着大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司令说得哪里的话!”吴周副司令连忙道:“司令也是按上峰的命令行事,要说有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过错,而上峰的过错尤甚!”
  “是呀!”众人也纷纷解着围。
  黄维有些感动,但还是诚恳地道:“如今,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再去追究这个过程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当务之急还是那句老话,需要大家同舟共济,想方设法杀出重围!”他说着,专门向着杨涛与张贤坐的地方看了一眼,杨涛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十四军的熊军长站了起来,这个身材魁梧的江西汉子是黄维司令官的老乡,也是这次与共军遭遇中损失最大的一个军长,此时,他的眼睛里还布满了红色的血丝,声音也沙哑难听,显然在前面的一夜一日里,打得非常得艰苦难熬。
  “钧座,我们十四军这一次损失惨重,我们军的梁参谋长曾被匪军俘虏,又被当成送劝降信的信使放了回来,据他说,我们的北面、东北面与东面尽是共匪,连营相结,兵力雄厚,肯定是敌之主力!如果按上峰的电文,向东突围,只怕很难过去,就算是能够打过去,所负出的代价只怕我们也难以承受!”
  黄维点了点头,熊军长说得倒是实话,此时解放军的主要精力定然是放在东面,那个方向是离着津浦铁路最近的方向。
  “西面和西北、西南方向也不适宜我们突围!”吴周副司令道:“我们八十五军就是从那几个方向被敌打退下来的,估计共军至少在三个纵队合两到三万的兵力在那边!”
  “那就只好向南和东南方向突围了!”黄维忍不住地道,说着用目光看了看坐在吴周副司令官旁边的沈凤起,问道:“沈师长,你们一一零师在那个方向打了一仗,那边共匪的部署如何?”
  沈凤起站了起来,想了一下,这才道:“钧座,那个方向上虽然只有敌襄河纵队一万余人,但是据我们师的侦察人员回报,敌人还有兵力不断地从蒙城那边运动而来,这个时候,只怕已经不止是一个襄河纵队了!”
  黄维经不住皱起了眉头来,倒吸了一口冷气,显得有些为难:“看来,敌人是把我们四面重围呀!如何才能找到一个突破点呢?”
  张贤想了一下,站起了身来。
  看到张贤站起来,黄维的眼睛不由得一亮,连忙问道:“张师长,你又有什么良策吗?”
  “为今之计根本没有良策可言!”张贤朗朗地道:“只能强行突围!”
  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张贤的身上,认真地聆听起他的发言。
  “哪个方向合适呢?”文修副参谋长首先问道。
  张贤走到了挂在墙上的大地图前,手一指,依然是罗集,斩钉截铁地道:“只有这里!”
  “南面?”文副参谋长经不住说道。
  “对!就是南面!”张贤肯定地道。
  “为什么是南面?而不是东面?”文修副参谋长问着,看来,他还是记着刚才黄长官所念的那道电文,上面明确要求十二兵团向东突围,所以他便不作其他的考虑。
  “东面刚才熊军长已经说过了!”张贤道:“共军也会认为我们会向东冲突,所以无论是从兵力上,还是从所作的阵地、工事上,肯定下了一番很大的功夫。而南面和东南方向虽然也有敌人的重力,但是罗集、大营集这个地区是他们最后的封口,不象其他的地方。敌襄河纵队虽然占领了罗集与大营集这片地区,但是相对来说,却是占领时间最短的,所以无论阻击阵地也好,还是防御工事也好,定然做得不足,我们就要乘着他们立足未稳之时,强攻下去,令他顾此失彼!”
  众人一起点着头。
  沈凤起也站起身来建议着:“我认为张师长的建议不错,我建议我们在向南突围的同时,在东面与西面组织两个师进行佯攻,令共军摸不清我们真正想要突破的方向!”
  “嗯!”黄维点了点头,沙副参谋长也点着头,当先地道:“沈师长的这个建议十分好,我赞成!”
  黄维又看了看其他的人,吴副司令也点着头,熊军长也点着头,但是杨涛与张贤对视了一眼,却摇了摇头。
  “我不同意!”张贤马上反驳着。
  “为什么?”吴副司令经不住地问道:“沈师长的这个建议很可行呀,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张贤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说沈师长的办法不好,但是此时用在这里却是行不通的!”
  “哦?”黄维愣了一下,问道:“好,张贤,你且说说看?”
  张贤道:“南面的襄河纵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支共匪军,就算是有其他的敌纵过来,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代替襄河纵队来作主防,最多是一个辅助,所以我们向南突围,主要的队手还是襄河纵队!”
  大家一齐点着头。
  张贤又道:“此时,我们十二兵团里,尚有四支未曾有损失的主力师,一个是第十军的十八师,一个是八十五军的一一零师,还有我们十八军的十一师与一一八师,这四个师此时合,则无坚不摧;分,则一无事处!就像是人的手一样,握在一起就是一个拳头,打出去有力威猛;如果分开来,那只是五个手指头,任谁都可以将之折断!”
  黄维也点起了头来。
  只听着张贤接着道:“此时,为了我们兵团能够一突就破,所以必须要把这四个主力师拧成一股绳,直接向南敲击,必须确保打开南面的缺口。敌襄河纵队对付一到两个师或许还有能力,但是如果让他一下子同时面临我们四个师的冲击,他必定无法承受,到时只要有一个师突破出去,这个缺口便打开来,后续部队应该紧紧跟上,不能够让敌有所反应!只要我们密切配合,定然可以反败为胜!”
  “好!”杨涛带着鼓起掌来,众人也跟着一起鼓起掌来。
  “嗯!”黄维也站了起来,十分赞赏地道:“好呀,张贤,你的这个方案不错,我们就照着你的这个方案进行,明天一早,我通知空军进行掩护,我们的四个主力师在前面打头阵,我就不信那个刘兴华的襄河纵队能够吃得消!”
  等大家的掌声已毕,张贤却又不无担心地强调着:“钧座,这次强突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务必要保证我们四个主力师必须要齐头并进,绝不能一字长蛇般地拉开距离!”
  “呵呵,这个我还是知道的!”黄维笑了起来,马上命令文副参谋长制定突围计划。
  沈凤起想到了什么,又站了起来,可是他的目光与张贤的目光再一次相碰,不由得愣了一下,又坐回了座位上。
  “沈师长,你还有什么补充吗?”黄维司令官显然看出了什么,点着名问道。
  沈凤起再一次站起来,却是摇了摇头,看着张贤,附和着:“张师长的方案很好,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他说着,同时又道:“这一次的突围非同小可,如果长官相信我沈凤起的话,我请求长官部将最困难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一一零师的官兵愿意以死效忠!”
  “好!”黄维大声称赞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