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称雄(语丁)-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死赵人重重有赏。”

攻势受阻,赵人打法十分蹊跷,并不正面进攻,所用的完全是市井无赖的把戏,白英出身市井,跟在赵括身边尽得灵活打法之精妙,没有足够的把握尽量减少与对方正面冲突,否则即便能够取得胜利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韩王山秦军强攻第三道工事,雷猛躲在一块大石后面,这里与第二道不同,山势陡峭不利大军通行,阵营同样拉开,韩王山两侧工事之外早已暗藏兵马,上方工事兵力三万,俱是擅长冲杀之人。

道道巨石落下不停冲击秦军阵营,目的就是迫使对方阵营分开无法彼此呼应,大石带着呼啸一声滚下,兵士纷纷躲避,轰鸣声向下而去,上方再次传来,阵营很快分成几块,阵营分散用来躲避滚落大石还有密集箭矢最是有用,缺点就是无法形成足够的攻击力。

一阵箭矢射下,秦军四处躲避,赵军箭矢之利远在秦军之上,漫山都是尸体不敢硬冲,有人干脆趴在地上,有人躲在山势凸起部位,大石撞在上面高高跃起空中改变方向向下砸去。

“发信号!”

一人答应一声,火把拿起,塞进一旁准备的干草下面,火苗瞬间窜起,点燃上面的草叶燃起浓浓烟雾。

“将军,烽烟!”

烽烟的作用就是为了传递消息之用,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古有周幽王为褒姒一笑,博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天下,导致周朝衰败的典故,雷猛与白英事先约定,一旦秦军袭来,先行袭扰,诱使秦军轻敌深入,继而点燃烽烟为号,尽起大军冲杀。

白英手中长剑一抖,“那还等什么!冲。”一声令下,埋伏在大粮山上十万守军尽数杀出,恰如秦军主将所言,留守大粮山并非赵军精锐,其中不乏后勤补给,四面大军尽起,漫山遍野喊杀声震天,赵军占据地利,对于大粮山极其熟悉,一万人为一阵营,由统领率领直冲秦军阵营。

秦军顿时陷入慌乱,正面三万赵军主力声势最猛,向上攻杀秦军纷纷后退,任凭主将如何挥舞手中长剑,面对如同虎狼一般的赵人顿时胆怯,人终究怕死。

左右各杀出两万,手中兵器各异,自从上一次赵括封赏一名立功厨子之后,伙食营闲暇之余日夜操练,一千人队伍同样参战,一个个五短身材,手持青铜锅,手里拎着切菜用的厨刀,铁锅轮起,正中秦军头顶,一声巨响身形倒下,那人脸上露出喜色,不要小看了厨子,老子也是玩刀的。

韩王山伏兵尽起,秦军快速聚拢,试图以阵营与赵军厮杀,雷猛冲在最前,三万兵马,一万冲击中路,一万冲击左侧,一万冲击右侧,抓住的正是秦军躲避滚石阵营分散时机,一队秦兵向中军靠拢,恰好与左侧精锐遭遇。

赵军由上而下声势惊人,手中兵器直接奔着秦军身上招呼,一人接连砍杀三人,长矛用力刺出,秦兵死死抓住,无奈只得用力一推,另外一名秦兵攻来,身形灵活,一个跃身避过,双腿顺势一扫,一拳过去,正中秦兵咽喉,眼睛向外突起,脸憋得通红,双手抓住咽喉,赵兵面露喜色,顺手夺过长矛,秦兵眼中露出恐惧之色,身子快速后退,双腿连续踢打地面,长矛刺出,这就是战争,没有任何人性可言,有的只有杀戮。

“退!”

秦军主将眼见大势已去,赵军漫天杀来,人数上要在自己之上,这里终归是赵军本营,一旦被人缠住想要离开必然不易,阵营快速聚合向下退去,赵军沿途纷纷跃出加入追杀行列,秦军主将面露惊骇之色,赵军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一样,原本只是几千人阵营,瞬间冒出来这么多,根本无法数清。

秦军且战且退,赵军有如出笼猛虎勇不可挡,秦军快速退去,即便面临如此困境依然不乱,可见必然平时精于训练,战场上面对困境所表现出来的冷静从容同样是考验一支队伍最终战斗力的标准,并非每一场仗都可以轻松取胜。

退下韩王山,侧目看去,大粮山上情形几乎相同,攻打大粮山秦军同样向后退去,上方数不清赵人由统领率领向下冲杀。

“列阵!”

秦军步兵营快速列阵,身后弓弩营弯身搭箭,这样的情形尚且能够做到快速应对,一队步兵快速冲出,双手持矛目光直视前方摆开阵势,身后弓弩快速集结,希望以此打乱赵军攻势,两侧向下冲杀,喊杀声阵阵,中间要塞一队骑兵冲出,战马嘶鸣,手持长矛,秦军弓弩射出,骑兵纷纷落马,怎奈弓弩数量有限,一万赵国骑兵精锐冲出,步兵阵营瞬间崩溃,人在马上长矛顺势刺出,秦军阵营再次大乱。

“退!”

秦军快速退去,只要退到泫水西岸应该可以摆脱赵人纠缠,此战完全以失败告终。

第一百零九回白起论战

秦都咸阳,二十万大军带着辎重出发,马上一人面色阴沉,正是连续攻克楚国大军的秦国武安君白起,按照秦王指令,秦、楚边境遍插白起大旗,留下几万兵马驻守,带着精锐暗中返回咸阳面见秦王,白起大军所过之处,百姓无不夹道欢呼,身为秦国最强之人得到百姓敬仰。

一路无话,大军城外驻扎,白起腰垮长剑带着亲兵进城,径直赶奔王宫来见秦王。

秦王得到消息,白起率领大军赶回咸阳,穿戴整齐,命人准备酒宴,大殿之上等候,一道身影接近,秦昭王快步上前,“武安君一路辛苦。”

白起连忙施礼,“得大王亲迎,白起如何受得起。”

秦昭王笑道:“楚人犯边,只有武安君能替本王分忧,本王心中感激。”

白起忙道:“为秦国出力,为大王效忠乃是白起之幸。”

“坐!”

白起甩身上前盘膝坐下,桌案上摆着酒肉,大块嚼在嘴里最是够劲,加上醇香烈酒,无疑是最佳的待客之物。

秦王落座咳嗽一声,“楚国可有动静?”

白起冷哼一声,“自从吃了大亏之后一直坚守不出,黄歇这个人自恃颇高,这些年做了不少事,拉拢一些人手,怎奈自己本事一般,空有一番志向终难成大事。”

秦昭王手捋胡须,“不想武安君对春申君如此了解。”

白起笑道:“兵法有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对敌方主将足够了解才能做到事先有所应对,不至于陷入被动。”

秦王连连点头,“很好,世人只知武安君勇冠三军无人能敌,依寡人之见论谋略同样胜人一筹。”

“大王盛赞白起愧不敢当。”

秦王起身,拎起酒壶来到近前,白起连忙起身,弯身相迎神态恭敬,虽然战功彪悍在秦国威望极高,始终是臣子,对方是王,高高在上的王,能够得到如此礼遇身为臣子自当鞠躬尽瘁。

酒杯倒满,“本王敬你一杯,只为你我君臣多年情义。”

白起心中感激,眼中闪动泪光,君臣对饮,秦昭王脸上露出笑意,所有一切只是一个铺垫,秦国能人辈出,统兵之将不在少数只是无人可以与白起相比,长平之战至关重要绝对不允有失,想要以绝对优势战胜赵人只能依靠一个人,白起。

白起军功太高,难免恃宠生娇最后生出别的想法,到时秦国功业将会毁于一旦,秦昭王自然懂得制衡之法,上党对峙三年,白起大军始终镇守野王威慑韩、魏,目的就是将此不世之功送给更为信任之人王龁,王龁同样善战只可惜遇到赵括,想要取胜只能依靠白起。

秦昭王放下酒杯忍不住长叹一声,袖子抬起身子侧向一旁,眼中流露悲伤之态,白起看在眼里,“大王,为何如此伤怀?”

秦昭王道:“正是为了上党死去的将士,身为大王不能给百姓以安乐,如今数万将士浴血厮杀身死他乡,即便尸首同样无法回归故土,本王之过,本王之过。”说完忍不住抽泣两声,这倒是真的,长平一战死伤十余万着实令秦昭王痛心疾首。

白起面露诧异之色,“难道是王龁败了不成?”

秦昭王点头,“攻打韩王山失利,损失兵马十万有余,辎重无数,其中细节不得而知,如今前线阵地已失,大军退守光狼城,其他战报尚未送到。”

白起道:“廉颇虽以善守著称,赵军整体实力根本无法与我大秦相比,区区一座韩王山即便无法攻克同样不会有此惨败才是。”

秦昭王道:“赵国经营多年,上面构筑多层工事用以拖延攻势,此战失利寡人反倒觉得并不稀奇,唯一令本王忧心的恰恰不是这一点。”说完再次叹口气。

白起上前,“请大王明示。”

“此次击败王龁之人并非廉颇。”

“不是廉颇?!”白起听罢同样神色一变,赵国之中最善战之人莫过廉颇,赵奢倒也有些本事,得到消息已经病故,听到秦昭王说起暗中思量,究竟是谁有这样的本事可以取代廉颇成为三军主帅,长平之地几乎聚集赵国所有精锐,一旦失利赵国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秦昭王苦笑,“当日本王为了改变相持局面,于是采用相国之计说动赵国世族以赵括取代廉颇,那赵丹小儿乳臭未干如何能与他老子惠文王相比,不知是计欣然应允,原本以为可以趁机攻下,不想得到的却是大军失利的消息。”

“赵括!”白起冷哼一声,“倒是听人提起过,毕竟太过年轻没有经过战场历练,这种人最是容易心浮气躁轻易冒进,若是廉颇在倒是有些棘手,如今换了赵括只会自取灭亡。”

“这场仗武安君如何看?”

白起起身,“大王是要听实话?”

秦昭王点头,“有时假话更容易被人所接受,寡人不同,武安君不需有任何顾虑直言便是!”

白起上前,秦昭王面前所放的正是上党形势图,上面明确标注秦赵双方对峙情形,赵军缩在泫水以东,东面借助山势建起一座石城,俨然一道天然屏障令人难以逾越,其中连接两道主要关口,廉颇在东侧防线下足本钱,目的就是全力应对西侧秦军,不必担心东面秦军绕过魏国形成夹击之势,西面形势更是分明,赵军以韩王山、大粮山两道天险彼此呼应,中间建立要塞用以屯兵,加上泫水之隔,形成三角之势,进可攻退可守,王龁以主力牵制大粮山赵军主力一力攻打韩王山目的就是破除其中平衡无可厚非。

白起面色阴沉,目光死死盯住,前沿阵地一失,双方胜负各占一半,秦军占据西侧老马岭天险,加上沁水可以通行战船,兵力占据绝对优势,若是想要正面攻下赵军苦心经营之地付出代价必然极为惨重。

白起用手一指,所指正是赵国最为倚重的东面,“想要彻底击溃赵军只有从东面进军!”

“东面!”秦昭王连连摇头,“东面山势险峻不利大军通行,加上赵军在山顶沿线构筑石城根本无法翻越,此法不可行。”

白起笑道:“兵贵在奇,若是正面交战有七成把握击溃赵军,只是付出的代价甚至要超过赵国,这一点大王必然不想看到。”

秦昭王叹口气,“灭赵为的就是成就霸业扫灭六国,不能保留足够的实力叫寡人如何去完成。”

白起道:“所以只能出奇制胜,彻底断绝后路,然后形成合围之势,如此可不费一兵一卒令赵军全军覆灭。”

秦昭王面露喜色,“如何讲?”

白起用手一指,“大王可命得力之将暗中调度兵马,一路沿西侧沁水向上悄悄绕到赵军后方袭击长平关,另外一路从野王出发绕过百里石城攻打故关,两关若失,赵军与邯郸城联系尽断,粮草无法运送,大军无粮必然军心不稳,百里石城只会成为困死赵军的壁垒,而不是阻挡我大军的屏障。”

秦昭王听罢连连点头,“若是赵军大举进攻西路又当如何?”

白起笑道:“以优势兵力围而不攻,只等赵军自乱阵脚。”

“好一招以守为攻,寡人有武安君在何愁霸业不成!”秦昭王拍手称赞,不愧是能征善战之将,并非一味强攻,而是懂得根据形势掌控战场局势,此战非白起莫属,“武安君立刻率领精锐赶往长平,接管指挥权,只要寡人能够做到必然全力以赴。”

“白起必然不负大王所托。”

第一百一十回援兵抵达

秦军快速退向泫水西岸,优势尽失,阵营略显凌乱难以形成有效战力,赵军攻势不停,尤其是手持长矛骑兵,催动战马向前飞奔,借着战马之利不停冲击秦军阵营,长矛闪动光芒,第一次感受到骑兵真正的威力,步兵没有弓弩配合根本无法阻挡骑兵冲杀,刚刚集结的大阵顿时七零八落,秦兵各自为战如何能是赵军对手。

“退回西岸再与赵军决战。”

主将一声高喊,一来是为兵士打气,二来是警告赵军,到了西岸便是秦军地盘。

秦国兵卒纷纷跃下沁水,好在水势平缓,快速向前奔去,雷猛长枪舞动连杀三人,人在马上目光落向远处,秦军沿着泫水布阵,后方开始快速渡河,如此良机怎能让秦军安然离开,一声怒吼,“掘开人堤。”

秦军主将顿时面如死灰,虽然一时之间无法弄清此举含义,从赵军种种迹象来看必然早有准备,最令人担忧的是似乎还留有后招,恐怖的后招,一队骑兵直奔沁水上方而去。

“快速渡河!”

一则是赵军攻势太急,延误下去只会死伤更多,只有快速渡河才能摆脱赵军,最大的担心恰恰来自向上快速奔行的数百精骑,直奔泫水上方其中必有玄机。

秦军快速跳下,手脚并用快速向对岸奔去,水声响起,道道水纹向外扩散,水下的沙市被双脚淌起,顿时变得浑浊不堪,骑兵冲上长矛举起直奔上方秦兵尸体扎去,双臂发力,怎奈尸体被石块挡住相互交错十分牢固,能够挡住泫水形成三米多高的落差可想而知,道道长矛刺下,始终无法破开。

“就是用手扒也要扒出来。”

上百健壮赵军迅速下水,双手抓住尸体双臂发力,彼此合作,有人不停用长矛劈砍,尸体组成的堤坝很快出现松动,中间发出一声声呐喊,砰的一声,激荡水流奔涌而下,赵军措不及防,数十人顿时被卷入水流之中,双臂向上,很快消失不见。

水流带着声响从上方奔涌而下,速度极快,秦军主将看在眼里,顾不得太多,连忙催马跃入水中向对岸奔去,一旦被水阻隔只剩下被赵军屠杀命运,终于弄清掘开人堤的意义,那就是上方乱石处尸体交错叠在一起形成的屏障。

秦军终于现出慌乱,抵抗完全消失纷纷跃下直奔对岸而去,所有人清楚只要到达对岸便可以获救,这样的水势赵军同样无法渡过,奔涌而下的水流卷着泡得发白肿胀的尸体向下奔涌,水流越来越近,秦兵听见水声脚下加快,怎奈始终无法避过水势,奔涌的泫水之中传出秦军近乎绝望的叫声。

泫水两岸,秦、赵双方阵营,秦军惨败,死伤大半,被水冲走不下数千人,剩余尚且没有渡过秦军面对汹涌水势眼中流露出痛恨,痛恨眼前赵人,同样痛恨弃之不顾的同伴,手中兵器举起奋力抛向空中转身跃入泫水之中。

雷猛站在对岸高声呼喝,“奉劝早日退兵,不然只会死伤更多。”

秦军主将气得哇哇怪叫,小人得志,都怪自己轻敌才会犯了冒进之错误,“对面赵人听着,这个仇秦人早晚要报,洗干净了脖子等着。”

“若是男人便过来。”

主将哈哈大笑,“笑话,难道你们敢过来不成。”

一条水将两岸阻隔,秦军失败,依然不愿就此离开,隔着河打起嘴仗,这种把戏三年之间无数次上演,三年对峙几乎是在骂声中度过,没有人愿意轻易冒进以免招致失败。

光狼城下形势极为微妙,王龁面色阴沉眉头深锁,赵军大营围困光狼城五日之久,始终按兵不动着实令人不解,首先粮草无法运抵,没有壁垒可以久持,赵括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先前吃了大亏不敢轻率出击,算算时日左右漳城大军应该接近赵军后营。

探子来报,“主帅,两路援军距离光狼城不足十里。”

王龁哈哈大笑,“发出指令,明日清晨三路夹击赵军大营。”

赵括派出一队精锐三万余人袭击缺少辎重秦军援兵,一番厮杀双方各有死伤,秦军稳住阵脚摆开阵势,赵军只得退回,再拼下去同样占不到任何好处。

沐尘拎着阔剑气呼呼回到大营,阔剑之上隐约带着血痕,身上尽是血污,方才一战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身后一众将领纷纷走入。

“立刻通知下去,今夜退兵,营帐之中多放柴草。”

“退兵!”

众人抬头,沐尘起身道:“此时退兵岂不是要被秦军笑我军胆小不成。”

“沐将军说的不无道理,秦援军刚至我军立刻退兵,对士气必然有所影响。”

赵括环视众人,“如果今夜秦军三路并发袭击大营,诸位以为如何应对。”

“大不了拼个你死我活。”

赵括冷哼一声,“死并不是一件难事,本帅这里有利剑一把,拿过去直接抹了脖子就是。”说完手中烈阳剑向前一退,众人顿时低头,“二娃、黑牛留下,其他人前往各自营帐传令,记住,一切保密,胆敢泄露消息者军法处置。”

众人只得走出,一人轻怕沐尘肩膀,“沐将军勇猛无敌令人敬佩,只是一定要记住上下之分,为将者当安守本分遵从军令,面对主帅之命只能服从不能有任何质疑。”

沐尘一脸无奈,“不过是发发牢骚罢了,沐尘虽然是个粗人,这个理还是懂的。”

大帐之中只剩下二娃、黑牛,站在下方一言不发,两人出身山野一次偶遇得赵括器重进入军营,如今终于得偿所愿统帅兵马,对赵括更是绝对忠心。

“上将军请下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括道:“今夜大军离开之后,你二人各率一千人暗中埋伏,只等明日秦军攻入大营之中,立刻以火箭设计营帐外围。”

“上将军如何断定明日秦军必然进攻?”

赵括笑道:“今日一番厮杀,距离最近秦军向后退去安营扎寨,王龁吃过亏,加上已经相信本帅所带乃是二十万赵军精锐,必然不敢轻易冒进,只等大军稳定之后形成三面夹击之势,进而一同发兵令赵括难以招架。”

“那就再烧它一次。”

“对,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厉害。”

两人相视一笑,几年历练下来变得更为沉稳,精确的剑术超远的射程,新军之中最为强悍的弓弩阵营完全出于两人之手。

夜色中一道道身影快速移动,脚步放轻身子尽量放低,营帐前方一队队兵士来回巡视,目的就是令城上秦军错觉,负责防守兵士注意力完全被手持长矛兵士所吸引,营帐连成一片,视线根本无法穿透。

“放轻脚步。”将领不时低声催促,顺着泫水岸边一直向上,一道道黑色物体顺着泫水向下,上面漂浮的正是死去的秦军尸体,先前已经积攒不下几千具,泫水一战死伤几万人,尸体大多顺着泫水丢下,刚刚见清的河水再一次变成红色。

天过三更,一人快速来到近前,“上将军,大军已经退出光狼城,请上将军立刻随中军离开。”

赵括凝视光狼城,上方火把发出光亮,光狼城位置极为重要,还没有到与秦军决战之时,终有一天赵括会重新将赵国大旗悬挂在光狼城墙之上。

“退。”

一声令下中军快速退走,光狼城下一片死静,光狼城上守卫将军嘴里打了一个哈气,揉揉眼睛借着光亮向下看去,赵军阵营黑压压一片,方才的脚步声渐渐停止,一颗心终于放下。

第一百一十一回连夜退走(祝金榜题名)

天刚破晓,淡青色的天空还镶着几颗稀落的残星,光狼城内大军快速集结,彼此间进退有序,长矛握紧,弓弩上弦,只等主帅下令立刻冲出,城外便是赵军大营,赵军兵临城下,只能坚守不敢正面迎战,无疑刺痛一直以彪悍勇猛著称秦军神经,恨不得立刻杀出与赵军拼杀。

赵军大营不见动静,其中隐约浮现兵士身影,必然还在睡梦之中,王龁身披盔甲腰垮长剑,一切早已不需要太多言语,手臂一挥,光狼城城门大开,先是两队步兵手持盾牌冲出,快速占据前方位置,接着是弓弩手摆开阵势,两侧骑兵准备妥当,只等前方接近立刻冲出。

王龁率领中军涌出城门,远远看去,晨起的轻烟之中赵军大营没有丝毫动静,光狼城西北、西南两侧旌旗招展,必然是援军到达指定位置,转身吩咐下去,城墙上兵士舞动大旗,三队人马同时杀出。

王龁身经百战深通其道,这种三角攻势最是难以防御,犹如一支支利剑直冲对方心脏,步兵向外一分,冲击力最强的骑兵率先杀出,目的就是趁着赵军尚未警觉之时直接杀入,不给赵军留有任何机会。

光狼城下一时喊杀声大阵,光狼城守军一马当先冲入赵军大营,手中长矛用力刺去,噗地一声,没有任何声响,长矛顺势一挑,人影瞬间散开,不由得愣住,人只会倒下如何会散开,身形接近终于看清,被长矛击中的不过是一个个以干草泥土堆积的假人罢了。

营帐划开,里面空空如也哪里有赵军身影,骑兵攻势不停,沿途没有遭遇任何阻挡,手舞长矛向前冲杀,一人调转马头快速奔回,“将军,情形有变,这是一座空营。”

“空营!”

那人点头,“先锋营已经冲进去,大营打开一个人都没有。”

“这怎么可能,昨天傍晚时明明还在,一夜之间二十万大军尽数离去,这绝不可能。”王龁不敢相信听到的事实,更加不愿相信,精心布置的合围攻势随着赵军离开瞬间成为泡影,十几万大军对着一座空营一阵冲杀,若是传出去岂不成为天下人笑柄。

赵军大营两侧喊杀声扑面而来,正是老马岭两道工事内赶来秦军,沿途遭到赵军偷袭损失不少,心里憋着气,紧催战马向前冲杀,速度惊人。

“射!”

荒草之中露出道道身影,弯弓搭箭,箭头上绑着干草,干草上面洒上火油,以火点燃风同样无法吹灭,唯一的缺点就是影响箭矢的速度还有方向,漫天的营帐连成一片,这种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道道箭矢射出,轻烟弥漫的空中顿时升起道道火花,噗噗噗,箭矢射中营帐顿时烧着,很快点燃里面干草升起浓浓烟雾。

咳咳咳,秦军发出一阵剧烈咳嗽,“退,不要中了赵括的诡计!”

王龁吩咐一声大军快速退回,连番几次大火着实吃足苦头,其他两队秦兵不明所以,大营之中喊杀声听得清楚,必然是与赵军交手,心中恨极,快速催动战马向前冲杀,浓烟滚滚,火势越来越大,浓烟之中两侧秦军遭遇,隐约看见对方冲杀而来顾不得那么多,手中长矛直直刺出,惨叫声传出,两队秦军完全卯足了劲。

“射!”

弓弩冲着烟雾一阵乱射,不时有秦兵被箭矢射杀,荒草掩映下一道道身影快速退走,目的完成不便久留,一旦秦军发现想要离开必然不易,索性趁乱退走,顺着小路快速向前奔行。

“将军好像不对劲,既然赵军已经离开,大营之中为何传出厮杀声。”

王龁人在马上眉头紧锁,浓烟滚滚无法看清里面局势,猛然想起什么,“遭了,中了赵括的计,立刻派一队人马前去阻止这场厮杀。”

赵军阵营之中,浓烟下两队秦兵厮杀正酣,一人长矛用力刺出,尖部刺穿盔甲透过身体,惨叫声随之传出,脸上露出残忍的笑意,击杀一人,手臂向后一撤,身影迎面倒下,那人不由得愣住,笑意完全凝住,被自己杀死的那个人身上衣甲和自己身上所穿完全相同,难道是错觉不成,烟雾中人影晃动,一道长矛迎面刺来不敢大意连忙向上一举。

“停,都停下来,主帅有令,立刻停止进攻。”一队骑兵快速冲入,扯着嗓子一阵高喊,两队人马越打越觉得不对劲,只是刀剑无眼,这种时候谁也无法停下来,听见呼喊声连忙停止厮杀退回各自阵营。

两侧主将尚在外围,喊杀声停止,“怎么停了,继续给老子冲,不能放过一个赵人。”烟雾中跑出一人,脸上完全变成灰色,一张嘴露出两道小白牙,“将军,好像出了岔子。”

“岔子,什么岔子?”

“打了半天好像都是自己人,一时也说不清,还是进去看看吧。”

火势渐渐熄灭,浓烟依然不散,主将只得带着中军向前,手捂住鼻子,浓烟呛得厉害,视线完全受到影响,浓烟中兵士耷拉着头站在一旁,“发生什么事?”

“胡将军,未免不守道义,居然让你的兵杀老子的人,有什么事冲着老子来。”一人带着秦兵从烟雾中跳出,吹胡子瞪眼睛,正是对方主将,得到消息带着秦兵来到近前,看到的是被对方秦军阵营杀死的兵士,抬头恰好看到对方主将,两人之间曾经有过仇怨,言语上不免显得刻薄。

一人快速上前禀报,对方主将冷哼一声,“老子还说是你的人杀了老子的人。”气势上丝毫不弱。

两人迈步上前,身后亲兵快速跟上,现在都在火头上,一旦闹起来保护主将安全是大,这同样是亲兵的使命。

两队人马涌上,胸口撞在一起,盔甲撞击发出声响,手臂用力一推,两道身影分开再次撞上,眼睛瞪圆,犹如两只好斗公鸡在烟雾中遭遇。

“都想反了是不是!”

王龁得到消息,心里清楚必然是赵括的诡计,先行暗中撤走大军,营帐留下诱使自己出兵,接着放火升起浓烟,烟雾之中无法分清敌友,冲杀中难免有所损伤,好在及时制止,带着队伍快速来到近前,看到的却是两名主将带着亲兵相互推搡,秦人好斗,言语不和便拳脚相向,内斗造成的人员伤亡甚至要在战场之上,为此当年商鞅颁布的法令之中对私斗用刑极为苛刻,自此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两人听见声响连忙向后退去,拱手施礼,“将军。”

王龁迈步上前,看了一眼地上死去的兵士尸体,竹子烧起发出啪啪的声响,“这件事不怪你们,是本帅没有事先查探赵军虚实才会中了对方诡计。”

两人同时抬头,“赵军如今在何处?”

“是啊,说的就是,打了半天怎么一个鬼影子都没看见。”

王龁冷哼一声,“此时应该多在暗处偷偷发笑,笑本将军无能,笑诸位被人算计。”

“奶奶个熊,直接杀过去出口恶气。”

“遭了,赵括大军若是退回东西漳城攻城主力必然危险,二位将军立刻统帅兵马随本帅前去增援。”

话不多说,王龁猛然想起自己暗中调集东、西漳城十万大军偷袭赵军后方,如今赵军退走,难免腹背受敌,足足十万大军,一旦再被赵军所灭这个责任没有人可以扛得下,想到这里后背处不由得一阵阵发凉,只求能够快速增援,伺机打赵括一个措手不及,五万大军回归光狼城坚守,十几万大军直奔泫水奔去。

第一百一十二回秦王指令(祝学子金榜题名)

两路秦军逼近大营,赵括只得率领大军退去,此举不过是一探秦军虚实,对于韩王山后方阵营最是放心不过,留守赵军虽非精锐,除去构建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