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称雄(语丁)-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弯去,左手抓住水袋,不想自己一生害人最后被人所害,右手持剑身形快速奔出。
“为何要害我!”
黑脸汉子身形站起,“你忘了,我们不会忘,所有一切都是被你这个奸贼所害。”
“胡说,本相和你们并不相识何来仇怨,必然是见财起意。”
黑脸汉子冷笑,笑声中透出凄凉,“你可以忘,因为你杀人太多,我们确不能,可还记得黄县郡守。”
钱枫身子一震,终于想起,当年扳倒田单大肆清理田单旧部,其中便有黄县郡守,隐约记起身边有一黑脸壮汉,“是你!”
黑脸汉子冷笑,“终于想起来了,大哥被你害的家破人亡最后抑郁而终,只剩下我兄弟二人沦落此地,苟活下来的目的就是有一天可以向你寻仇,黄天不负,终于等到这一天。”
“钱枫不会死。”
钱枫怒吼一声身形奔出,对生存的渴望身体爆发出惊人战力,黑衣汉子手中柴刀抡起接住长剑,论武功必然无法与钱枫相比,钱枫身中剧毒同样无法发力。
钱枫招式一变,长剑劈出,黑脸汉子不退反进,长剑劈中肩膀,一条胳膊瞬间被剑锋切断,黑脸汉子一声怒吼剩余左手死死抱住钱枫,双腿发力向前冲去。
钱枫面露惊恐之色,试图挣脱对方气力惊人,船猛的一偏,两人同时落水,钱枫双腿连踢,头勉强从水面探出,猛然一道身影再次扑上,黑脸汉子早已抱定必死之心,死死抱住两人再次向下沉去。
“钱枫不会死,不会死。”
水浪迎面而来,钱枫身形快速消失。
第一百三十九回噩耗
?
临淄城局势稳定,天光微亮城门处百姓快速聚集,身上背着手里拎着尽是从赵军手中所得粮食。
“回去还赶得及春种。”
“最主要是减免三年赋税,以后再也不用交税四处躲了。”
“爷爷,不是说赵人占了我们土地是恶人?”孩童眨着眼睛脸上尽显疑惑,赵军围困临淄城百姓对赵军怨恨之心已久,孩童幼小心灵里同样埋下阴影,如今口中多是对赵赞美之词心中不解。
“不能乱说,以前跟着齐王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只要有吃的穿的,不用东躲西藏,管不得那么多。”
“说的就是,天下大乱,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老夫子原本是鲁人后来归了魏,洮南来到齐国,现在又成了赵,已经弄不清到底是哪国人!”
“天快亮了,怎么还没人来,该不会是反悔了不放咱们离开。”一人翘首向前看着,背在身上米袋始终不肯放下。
“应该不会,这几天都看见了,赵军纪律严明对咱们穷苦百姓跟亲人一样,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再等等看。”
哒哒哒,马蹄声响起,一人手持令旗来到近前高声道:“传大王命,打开城门送百姓归乡!”兵士用了一个送而不是放,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同,这便是赵括过人之处,百姓有了粮食同样有了希望,如今得到应有的尊严,这同样是赵括想看到的,赵人可以不顾一切守卫邯郸齐人不能,错不在齐国百姓。
“好。”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临淄城内居无定所的日子再也不想过下去,房屋虽毁还有双手,伐木造屋倒也不是难事。
百姓出城,赵括命人修缮城墙,派出骑兵前往峡谷传令大军进攻即墨,这里暂且不表,单说临淄城百姓扶老携幼返回,所有人愣住,原本被齐兵烧毁村落焕然一新,整齐房屋林立,道路同样经过休整。
“这不是在做梦。”
“爷爷,我们的家好漂亮。”
“快看这边。”
村口处立着一块大石,众人围上去,有人念道:“赵和石村。”下方刻着赵括。
“是大王,天恩。”
为首老者跪在地上,身后村民跪倒一片,书中暗表,赵括早有打算,此番伐齐,若是途生变故同样会留下一队兵马,索性做一些事,沿途命令后方部队伐木造屋平地修路,最后在村口留下石刻,如此齐国百姓必然感念赵人之恩。
“百姓看到会怎样?”
张良笑道:“大王心中想必已有定论。”
赵括面露笑意,“百姓所求最是简单,衣食无忧远离战乱,儿孙承欢膝下不失为人间美事。”
张良点头,“话虽如此,只是想要做到必然不易。”
“本王愿以今生之力完成此愿。”
“张良必然鞠躬尽瘁辅佐大王。”
一阵怒骂声传来,赵括转过身去,阵营之中一人身形魁梧正是沐尘,脾气不免暴躁,“去看看,这个莽夫不要惹出什么乱子。”
沐尘站在高处,几名新军将领低头站在前面,“连个兵都练不好,要你们何用!”
“将军恕罪,新军良莠不齐,想要达到将军要求根本无法做到。”
“放屁,那就是说本将军太过严苛无理取闹,赵人能够做得到,为何你们齐人不能。”
话音落下,阵营之中传到道道目光,其中不乏带着恶意眼神,临淄城破,被迫归降齐国兵士接近六万,想要形成战力必须经过训练。
“沐尘!”
一声怒喝,沐尘身子一震,天不怕地不怕,唯一畏惧的便是赵括,人未到声音先到,大王来了。
“大王。”
“发生何事?”
“这些人太笨,练习阵营转换都做不好。”
“尽力就好,回归阵营,本王亲自指挥演练。”
四人答应一声快速退回,赵括登上高台接过旗令,一阵风吹过,演练场上顿时升起一股杀伐之意。
“起鼓。”
咚咚咚,鼓声敲响,左手令旗唰的一摆,左侧阵营快速闪出,赵括看在眼里,反应速度相比赵军略有些慢,如此倒也可以理解,毕竟没有经过训练,加上对赵军旗令掌握同样生疏。
左侧阵营到达指定位置,“杀!”手持长矛兵士纷纷将长矛刺出,口中发出喊杀声,声音接连传出,如此完全破坏战场高昂杀伐之意,唯有整齐划一方能将声音转化为战力,催人奋战战鼓声便是如此。
“再来!”
令旗收回,阵营快速退回,有了第一次经验,第二次明显好了许多,赵括点头,“旗出而行,旗收而止,矛发而伤敌,杀声齐而势足,再来一次。”
“杀!”
前方阵营长矛同时刺出,兵士喊杀声随之响起,声音响彻演练场,兵士脸上露出兴奋之色,不错,就是这种感觉,终于找到。
右侧阵营吸取经验两次而成,前军向前冲杀,后军大阵纹丝不动,旗令一转,左军向右,右军向左,前军向后形成围杀之势。
一旁沐尘看在眼里直挠脑袋,自己练了几天都没效果到了大王这不过一个时辰阵营转换完全熟悉,真是气死人。
“合!”
一声令下,双手旗令合拢,大军快速聚集,长矛林立,盔甲鲜明,赵括点头,四名将领快速上前,“做得好。”
“谢大王。”
阵营转换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每个阵营接近千人,有的甚至是万人,阵营之中发布命令将领同样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将领可以最大限度保证阵营完整性,根据不同形式采取最佳方式。
“沐尘何在!”
沐尘一路小跑来到近前,“大王。”
“身为将领指挥不当,确将罪责推到他人身上,本王问你该当何罪?”
“这。”沐尘一脸无奈,自己也算是无辜,多半又是要拿自己开刀,兄弟情义绝对不是挂在嘴上,这个时候一定要上,不能上也得上。
“杖打三十。”沐尘声音洪亮,前方阵营兵士听得清楚,木棍打在身上皮开肉绽的滋味不是常人所能承受,即便犯错又怎样,对方可是赵军威武大将军,赵王爱将。
“来人!”
亲兵上前,在兵士错愕目光中架起沐尘就是一顿打,换成以往哪个敢动手,所谓的刑罚不过是用来欺凌弱者。
沐尘惨叫声传出老远,下方兵士脸上露出笑意,方才心底不满尽数发泄,赵括清楚这种不满日积月累难免出事,沐尘倒也配合,一杖下去扯着脖子大声喊叫。
“三十!”
兵士架起屁股开花沐尘登上高处,前方兵士不敢去看,哪个不清楚沐尘是赵括身边亲信,如今犯了错同样挨罚,赵军军纪严明,赵王赏罚分明,跟着这样大王错不了。
“大王,大王。”
赵括摆手,喊声停住,“天下本无赵、齐之分,一切只因战乱而生,本王本无征伐之心,怎奈四国联军兴兵赵国无恶不作,今兴义师征伐天下,霸业当成。”
“霸业当成。”
赵括一行人离开演练场,沐尘身体强壮经过医治并无大碍,新军训练有序进行,大军经过休整,只等雷猛大军攻克临淄,两路并发攻下黄县、琅琊等地,如此完全占据齐国。
“燕国方向可有动静?”
“探子尚未送回。”
“不急,再等等不迟。”
临淄外围,一队骑兵快速向前奔行,为首之人连连挥动手中马鞭,战马身上尽是伤痕,嘴里呼出阵阵白气,即便耐力惊人战马同样无法承受连日奔行。
“前面就是临淄城。”
“加快速度,一定要将消息送到为将军报仇雪恨。”究竟是谁,下文揭晓。
第一百四十回即墨之战
即墨,齐国第二大城,同样是战略要地,位置上与临淄城遥相呼应,一旦临淄有事可快速增援,彼此牵制对方兵力,当年乐毅大军深受其苦,当年燕军相比今日赵军不同,燕军兵力有限,无法做到封堵即墨同时围困临淄,加上缺乏水上有效遏制,商队经由水路将粮食物资运入临淄。
临淄与即墨之间营帐林立,外围分布斥候,一旦即墨城出兵可快速反应,熬过寒冬,天气转暖,齐国境内始终没有动静,雷猛站在高处,“这仗打的最是没劲。”
“将军当年如何击败秦国大军,兄弟们可是都想听听。”
“想听?”
“想。”
“好,回归大帐。”
雷猛将当日长平发生之事一一说来,说到精彩处大帐之中叫好声一片,赵军完全陷入困境,无粮可用,外围是杀神白起几十万大军,愣是凭着一口气迫使秦军退出长平。
“行了,都回去吧,只要跟着大王就没有打不赢的仗。”众人离去,雷猛躺在那,不由得想起往事,长平一战,算算时日,一晃十余年过去,赵国经历几番变故最终灭掉魏、韩,齐国同样无法避免,最大的对手还是秦国。
几日无事,白天演练阵营,夜晚大军休整,这一日刚刚吃罢早饭,一队骑兵快速接近,守军认得,为首之人正是西侧主将张和,“雷将军可在大帐。”
“在!”
“好!”
张和催马上前来到大帐前飞身下马,布帐掀开,雷猛哈哈大笑,“张和兄弟,可是想死我了。”
“别急,军令到了。”
“终于等到这一天,大军攻克临淄?”
张和点头,“齐军夜袭,大王以诱敌之计使对方主力出城,进而一举。”
“痛快,可有军令?”
“兵发即墨。”
“那还等什么,鸣鼓兴兵。”
雷猛、张和都是从新军之中提拔猛将,两人配合极为默契,时间不长,战鼓敲响,雷猛率三万前军精锐先行,张和留下调动大军还有物资,即墨城守军兵力有限,沿途并无险处伏兵,雷猛所率三万精锐足矣。
即墨城下燕国大军日夜攻城,燕王丹面露不悦,十天过去大军始终无法寸进,一个小小的即墨城都是如此艰难,试问如何与秦、赵相争。
“主将何在。”
时间不长一人快步来到近前,“大王。”来人豹头虎目,燕国不乏猛士,可惜自乐毅之后再无良将。
“樊将军,十日之期已到如何解释!”
那人道:“回大王,攻城之战利在于敌不在己,即墨守军拼死守城多次攻势被对方击退,大王放心,再有十日必然可以攻入。”
“十日太长,寡人已经失去耐心,三日,最多三日,否则提头来见。”
主将无奈只得应允,三天,即墨城内防御工事齐全,巨石、箭弩一一具备,燕地多山地,燕军同样适应城外野战,如此大规模攻城完全占据劣势。
“大王为何如此心急?”
公孙操须发皆白,这位燕国老相深得燕王器重,此次出征同样跟随左右,“并非寡人心急,而是赵国,探子来报,赵国大军攻入临淄,这样速度完全出乎寡人预料。”
公孙操点头,“二十万守军坐拥坚城,确实快了些。”当年燕国名将乐毅率领大军围困临淄、即墨二城长达五年始终无法攻破,如今不到一年时间赵军攻破临淄让人惊叹。
“寡人此举也是无奈,虽得黄县等地都是小城难以久持,唯有攻下即墨,进而占据即墨一带险地加固攻势方能阻挡赵国大军。”
“大王是要对赵兴兵?”
燕王丹冷哼一声,“寡人没有选择,燕、赵一战在所难免!”燕国地处偏僻,如今临近之地几乎被赵所占,想要扩大疆域唯有对赵兴兵,所谓的盟约不过是彼此获得利益的约定而已,一旦因为利益而冲突,盟约完全失去作用。
公孙操叹口气,“老了,真的老了,如果可以真的不愿看到这样情形。”
“相国对寡人没有信心?”
公孙操摇头,“大王睿智、果断乃当世明主,怎奈赵括为枭雄,明主遇枭雄,孰胜孰负,一看时机,二观实力,赵括手下猛将如云,并非大王所能比。”公孙操老奸巨猾,以赵括来比燕王丹无疑是提高燕王身价,进而分析彼此优劣,以帐下猛将提出燕军劣势,如此最容易让人接受。
燕王丹哈哈大笑,“他赵括有,难道本王没有不成。”说完手掌连拍三下,三人迈步进入,公孙操转身看去,三人肩宽腰圆,身上所穿都是猛兽皮,必然气力过人。
“大王。”
公孙操打量一番,“这三位是?”
燕王笑道:“寡人有幸得三位猛士相助,此次出征带在身边。”
“原来如此。”
公孙操眼珠一转,这件事始终没有提及,燕王丹野心勃勃,这今年同样壮大自身势力,自己老了,真的老了,并非想专权,燕王丹毕竟太过年轻,燕国实力相对积弱,甚至无法与齐抗争,如何与强大赵、秦争锋,所要做的就是忍忍等待时机,从燕王目光中可以看出已经等不及。
“相国大人放心,寡人懂得分寸,此战只是要占据即墨并无与赵厮杀之心,相国平日教导始终铭记于心。”
“老臣多虑了。”
第三日黄昏,砰的一声巨响,即墨城门终于无法承受轰然倒下,外围攻击燕军主将面露喜色,日夜苦战终于换来回报,“进攻。”
城门陷落,城上守军纷纷退去,城墙险要处彻底被燕军占据,“捷报!”
兵士快步跑入,“大王,相国,我军攻入即墨。”
“好!”
燕王站起身形快步走出,公孙操步伐略显缓慢,燕王心急顾不得别人,飞身上马直奔前阵而去,远远看去,燕国大旗即墨城墙上方飘舞,燕王丹人在马上眼露喜色,“燕国复兴大业终于迈出第一步!”
燕军主将面带忧色,燕王由亲兵护着来到近前,主将只得上前来见,“大王。”
“将军果然不负寡人所托,待局势稳定之后自有封赏。”
“谢大王,末将不敢邀功,城中有异,还请大王决断。”
“哦,带我前去。”
燕王丹进入城门终于看清,即墨城身为齐国第二大城同样效仿临淄所建分为内外两城,内城虽不必外城依然可以用来阻挡燕国大军,内城上方齐国兵士林立只等燕国大军来攻。
“接着打,不管付出多少代价。”
燕王丹执意攻下即墨,主将只得再次发动攻势,内城与外城相连,弓弩手通过外城城墙接近以弓弩射杀内城守军,喊杀声阵阵,双方再次陷入苦战。
三天过去,即墨城内尸体遍布血流成河,齐国守军死伤一半有余,燕国大军死伤更多,燕王丹双眼通红,几天没有睡一个安稳觉,仅存的耐性一次次消磨,尤其是听到探子来报赵国大军接近即墨城脸色越发难看。
公孙操看在眼里始终一言不发,燕王既然有心掌控大局索性由之,燕国大业始终要靠他才行。
“相国大人可还记得盟约?”
“合力伐齐,各得所得。”
燕王点头,“不错,如今我大军已经攻破外城,按照约定赵军只能协助攻城,而不是占据。”
“按道理当如此。”
“好,寡人这次便与赵括讲道理。”
燕王面露喜色,凡事总有先后,这一点赵王必然清楚,即墨城不日可以攻克,若是赵军强行攻占不仅违反盟约,同样令天下人耻笑赵人背信弃义。
第一百四十一回争执
赵国两路大军兵发即墨,即墨城外旌旗遍布,守将得知消息忍不住仰天长叹,一个燕军尚且难以应付,如今多了如同虎狼一般赵军,“大王,末将已经尽力。”
沿途彻底封锁,消息同样无法传出,战国时传递消息多是口口相传或者以战马运送信件,往往一件事过去很久方能知晓,行军作战能够快速掌握信息对战局影响极大,赵括兴建用于快速攻防黑魔营,类似现代的特种部队,后期同样兴建拥有打探、传递消息的斥候营。
守将面对困境仰天长叹,甚至不知口中所谓齐王早已葬身火海。武死战,文死谏一直为忠臣良将所追捧,即墨守将单凭一座孤城几万兵马与燕国大军厮杀数日已是难得。
“将军,大势所趋,不如索性献城。”
“前有燕军,后有赵军,如何选择才好?”
“燕军残暴,攻占外城之后大肆屠杀百姓淫虐别人妻女,如此恶行令人发指,当降赵国。”
“孙将军之言不无道理,良禽择木而栖,将军义薄云天,到了赵括军中必然可以得到重用,若是落入燕军手里只会任人欺辱。”
“不要忘了我们是齐人,就这样将城池献给赵国他日如何面对祖宗。”
“将军何不分而制之!”
一人走出,身上并无盔甲,应该是军中谋士。
“讲!”
那人眼珠一转,“燕军残暴,想要报仇唯有依靠赵军,索性以即墨城为诱饵挑起两国争端,两国之争必有死伤,燕军之死可祭奠死去百姓兵士,赵军之死也算是将军为齐国尽最后本分。”
“分而制之!”主将眉头一皱,此法虽妙,只可惜无法解除即墨之危,前提是以即墨城为代价同时归降,“好,便以此法应对,未免被人抓住口舌,孙将军进入燕军阵营献出内城,本将打开城门放赵人入城,若真对质当矢口否认。”
“谨遵将军之命!”
赵国大军兵临城下,探子来报,燕国大军攻下外城此时正在进攻内城,雷猛一晃手中大枪,“那还等什么,若是迟了恐要落入燕人手里。”
张和连忙阻止,“雷将军,不可鲁莽,以免坏了规矩!”
“规矩,是何规矩?”
雷猛勇猛善战有时做事不免鲁莽,张和处事相对谨慎,赵括临行时有过叮嘱,但凡战事只有两人同意之后方能行事。
“燕赵盟约。”
“管它什么狗屁盟约,难道一个好好的即墨城白白送给燕国。”
张和道:“此事非同小可还是禀报大王之后再做决断。”
“那时恐怕真的迟了,这件事雷猛绝不答应。”
“难道要违抗王命不成!”
张和眼见雷猛执意兴兵劝说无用只得搬出大王,雷猛一脸无奈,“雷猛不敢,只是不想白白便宜燕人。”
“张和同样不想,大局为重。”
“好吧!”
雷猛勉强答应,喊杀声传来,眼睛忍不住落向城门,即墨城就在眼前,猛然城门大开,城内闪出一队人马,为首之人正是城中守将,赵军阵营快速反应,两侧骑兵纷纷发动,身后弓弩快速列阵只等主将一声令下立刻万箭齐发。
那人高声道:“我乃即墨守将,有事面见你家将军。”
雷猛、张和同时点头,亲兵阵营向前,两人催马来到阵前,“赵王帐下雷猛,张和。”
“二位将军,我乃即墨守将,燕军残暴不仁,为了城内百姓愿献城于赵免去一场战祸。”
“若真如此当不负将军所托对百姓丝毫不犯。”
“大丈夫一言九鼎,燕军攻势太猛,还望将军速速入城。”
“好!”
张和面带忧色,“小心有诈!”
雷猛冷笑,“区区一个即墨城而已,必然是被燕军打得急了,如此良机若不抓住,日后如何向大王交代。”
张和点头,雷猛所言不无道理,大王下令攻克即墨城,燕军攻城不便参战,如今不同守将主动献城,即墨城已经归属赵国所有,燕军若真遵守盟约自当立刻退出即墨,坏了规矩的不是自己恰恰是燕人。
“好,索性赌上一把。”
催动战马,骑兵快速入城,身后阵营如同潮水一般杀入即墨,即墨守军退到一旁,雷猛冲入内城,迎面冲来一队人马,勒住战马,从旗帜可以判断。
“呔,赵人好生无礼,为何闯入燕国领地。”
雷猛哈哈大笑,“无礼的是你们才对,即墨城已经归属赵国,还望将军按照盟约立刻带兵退出,以免伤了和气。”
“放屁,即墨城是我们打下来的,跟你们赵人有何关系。”
“敢骂老子,拿命来。”雷猛怒急,刚要催马上前,张和挺矛拦住去路,“雷将军不能因一时之气误了大事。”
“和这种人有什么好说的,索性战场上见高低。”
赵国阵营向前一压,燕军丝毫不退,为首之人同样是火爆脾气,方才攻势正急,内城突然打开,齐国献城大军进入,不想迎面遇到赵国大军,连续厮杀数日无法攻克即墨城,心里火气可想而知。
“立刻通知大王。”
即墨城内局势紧张,大有厮杀之意,一人连忙催马而回,燕国大军入城,燕王面露喜色,一番苦战,如今终于守得云开见日明。
“大王。”送信之人飞马来到近前,“大王,相国,赵军同样入城,虎将军正在与赵军对峙。”
“有这种事。”
燕王脸上笑意瞬间凝注,不敢大意,率领亲兵入城,原本一切顺利,赵军从哪里冒出来,探子刚刚来报赵军接近,难道南城门是一座空门无法把守不成,如此倒是便宜了赵人,即墨南北两城,燕国大军主攻北门。
公孙操道:“大王,此时不宜与赵军反目。”
“为何?难道在相国心中燕军始终赶不上赵军?”燕王面带怒色,对赵括的襃赞完全令这位自视甚高的燕王恼怒,一旦失去即墨所有努力尽数白费,燕国苦寒之地即便付出太多同样无法与秦赵相比。
公孙操看在眼里,有些话可以说可以不说,只是不想年轻燕王犯下大错令整个燕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论兵力、战力、国力不如赵,此时更非最佳时机,老夫以为当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退,万万不能,当日武王兴兵灭商论实力同样不足,靠的恰恰是奇,燕赵之间有盟约在先,必然不会戒备,若是能够一举将这股赵军吃掉,寡人有绝对把握可以将眼前局势完全扭转,一举击溃赵国主力,整个赵境尽归燕所有。”
“大王,切不可一时冲动玩火自焚。”
“相国不必多言,寡人自有打算。”
眼见燕王铁了心,公孙操一脸无奈,再说下去也是无益,只得长叹一声回归阵营,唤来亲兵出阵营直奔封地而去,既然无法左右索性事先布置,日后也好留个退路。
单表燕王,眼见公孙操离去并不阻拦,此人虽有功于燕,每天在耳边唠唠叨叨不免心烦,老了就是老了,不仅糊涂同样胆子小了。
燕王丹手持利剑率众进入内城,喊声阵阵,燕赵双方各占一半彼此互不退让,“大王到!”一声扯着脖子喊了一句,燕军阵营左右一分,燕王催马来到近前。
“大王,赵人好生无礼,明明是我们先得即墨。”
燕王摆手,“退到一旁,寡人自会决断。”那人退后,燕王催马上前,“不知二位将军如何称呼?”
“赵王帐下骁勇将军雷猛,奋勇将军张和。”
第一百四十二回陷阱
?
赵括手下神勇八将,八人分别是神勇将军沐尘,扬威将军白起,骠骑将军李牧,都护将军廉符,越骑将军张和,虎威将军雷猛,扶义将军黑牛,扶威将军二娃。
李牧率兵与秦军对峙,廉符镇守长平要塞,进攻即墨城两员猛将完全可以胜任,燕王淡然一笑,“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雄。”
嘴上这么说心里暗暗盘算,若是一人倒还可以应付,如今神勇八将来了两个,赵军阵营齐整,早闻赵军骑兵骁勇,弓弩威力惊人,此时出击对自己不利,唯有先行稳住再想办法各个击破,燕王虽动谋取即墨之心依然不敢轻易与赵一战。
“大王盛赞,即墨一事总该有个说法才是。”
燕王点头,“好,凡事皆有个理字,先前燕赵有盟约在先,联合兴兵伐齐,至于事后所得同样说的清楚,谁占谁得!”
张和笑道:“话虽如此,如今各占一半,总不能划地为界一半归燕,一半归赵。”
双方争执不下,一旁齐国百姓一个个垂头丧气,燕国、赵国在齐国城内商讨归属,不失为最大讽刺,原即墨守将一张脸憋得通红,如果不是顾忌城内百姓还有部属性命即便战死同样不会放弃。
“划地为界!只要各自遵守规矩此法未尝不可。”
“不行,明明是我们先进的城,为何要送于他人。”
雷猛脑袋摇得波浪鼓一般,燕王提议根本行不通,要么完全占据要么退出即墨,一人一半时间一长必然生乱。
“是我们先进的城,耍无赖的是你们。”燕王身后将领瓮声瓮气说道。
“笑话,南门阵营完全为赵所占,事实摆在眼前。”
双方阵营争执不下,燕王摆手,燕军阵营停止呼喊,赵军阵营同样停住,“这件事想必即墨守军最为清楚。”
“把那个人带上来。”
雷猛掉转马头,“李将军,还请上前说话。”
两匹马向前,双方自然认得,所有一切完全经过谋划,即墨守将破口大骂,“孙得,本将军对你不薄,不想投了燕军。”
孙得哈哈大笑,“良禽择木而栖有何不妥,孙将军不是同样投城赵军,你我半斤八两彼此彼此。”
两侧阵营你看我我看你,两人应该认得,上来就是彼此指责痛骂,孙得低声道:“大王,那人本为即墨守将,想要献城给赵国,末将与赵国有隙一心归燕,于是带了人马打开内城放大军入城。”
“雷将军,那人本是我军中副将,想必是他打开城门放燕军入城。”
“原来如此。”
即墨将军事先有所应对,事情弄清,孙得打开北门放燕军入内,守将打开南门放赵军入城,如此便有了眼前争执,从时间还有大军所在位置判断几乎相同。
燕王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二位将军,如此争执同样无法解决问题,不如暂且退兵于城外,你我坐下来按照盟约好生商量,切不可为了一件小事伤了和气。”
“好,就按燕王说的办。”
双方各自回营,人马依次退去,张和忍不住回头看去,燕国大军身影渐渐消失,“雷将军,不如现在杀他一个回马枪抢了城门也就是了。”
“那怎么行,大王说过想要成就霸业,一为信,二为心,决不能因此失了信义。”
“张和糊涂,不想大王的话雷将军记得如此清楚。”
雷猛人在马上目光落向远处,“雷猛本是粗人,得罪权贵只得带着几个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