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秦皇(白沙)-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揠旗息鼓,旌旗都不在那样张牙舞爪,就这样,比之原本历史上十九路诸侯讨伐董卓更加不堪,没有一场血战大战,诸侯们就撤军了,甚至唯一一场血战,都还是联军中兖州军与西凉军的自相残杀!

人走茶凉,洛阳帝都最后只剩下陶谦的徐州军,徐州已经大半被拿下,可以说他们随时都可能无家可归了,可是后来一封书信叫陶谦放弃了洛阳之地,直奔徐州而回。

洛阳这个香饽饽,这个时候却成了无主之地,盗匪横行,兵灾**,肆意凌辱着汉王朝曾经的帝都,就连皇宫都差点被一把火拿下,若不是一股神秘势力突然之间的插入,以血腥手段震慑而宵小,否则洛阳就毁了,只是这股势力似乎只守住了洛阳城,周围的郡县不管不理,任其作为。

导致司隶之地纷争不断,百姓难以为继,不得不拖家带口逃离这火坑,饿殍满地,了无人烟,往日的中原腹地,却成了几乎无人区,实在不可想像,经历四次遭难,黄巾、乱军、诸侯联军、盗匪残贼,犹如犁地一般,洗劫,致使往日的繁华,今后的数年都难以恢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董卓撤军干脆,没有再和兖州军对战,此时天下局势诡异,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感到他们笼罩在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下,一切都像一只隐形的巨手在推动。

刘岱的兖州军与陶谦的徐州军合并一处,南撤而回,到了谯县刘岱才松了口气,不过接下来的兖州内乱让他目不暇接,黄巾将领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野心,开始逼迫刘岱,兖州陷入了战火!

陶谦率兵直奔彭城、下邳一线,本来徐州是要完全被扬州袁术拿下的,怎奈天不遂人愿,袁术回军的时候,被豫州黄巾大败,急于奔命回到扬州,没有援军的扬州军前方面对着坚城,后有黄巾虎视眈眈,只能作罢,不在攻城略地,转为防守,徐州一分为二!

陶谦回到彭城的时候,徐州上下才松了口气,若不是纪灵没有多少脑子,又刚愎自负,徐州曹豹等人又不愿意臣服,世家大族也不想要袁家入主徐州,说不定徐州已经易主。

有了陶谦带回来的精锐士卒,扬州军只能龟缩防御,毕竟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徐州,还有神秘的江东,豫州的黄巾,甚至还有荆州刘表,手中兵士不足,袁术只能徒呼奈何。

谁都不知道,此时的洛阳虽然破败,也还是被人盯上了,那人就是马腾父子,他们在诸侯联军之中势弱兵少,不敢有大作为,诸侯群豪兵强马壮,他们不敢轻捋其锋。

可是这个时候,他们终于忍不住热衷已久的土地,幽州刘虞、并州丁原都被草原人牵制,无暇洛阳,而公孙瓒虽然有精兵在手,却无力抗衡众诸侯,就连马腾都不行,没有刘焉的支持,他不敢留在洛阳,所以早早就回军辽东,那里有他的根,只有那里才是他驰骋的地方。

汉中被张鲁割据,刘焉急于收复失地,不顾刘备劝阻,直入汉中,却没有想到被张鲁设计,大败而回,甚至差点失去了老命,吓得刘焉再也不敢狂妄,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的回到益州舔伤口去了。

张鲁原本是想一举进军益州,可是他的谋士阎圃劝阻了,陈之以利害关系,益州险阻,而又兵强马壮,士卒强悍,不是一朝一夕可破,而且西凉董卓撤军而归,虎视眈眈,若有不慎,就会为之所乘,得不偿失,张鲁才作罢。

至于刘表、刘岱等人都无暇洛阳,马腾父子决定出兵了,出乎意料的是此次出兵十分顺利,除了一些不知死活的蟊贼之外,马腾军势如破竹,毫不费劲就得到了司隶一州之地,就连皇宫都糊里糊涂的拿了下来。

至此,中原数分,天下群雄割据之势已成,战国的时代已经来临,鹿死谁手,谁堪擎鼎神器,犹未可知!

第一百九十六章宛城之战

宛城。

夜色慢慢,繁星满布,可是这平静的夜空下,却是冷风呼啸,血腥弥布,哀嚎不断,四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士卒,手持刀兵,衣着铠甲不断地冲击着夜空下的城池,没过多久,又慢慢退了回去,就像是浪潮一般,来了又去。

城墙之上,也有无数的士卒忙碌非常,你来我往的搬运箭矣、滚木、还有到处摆布的大锅,里面是滚烫烫的黑油,沸腾的热气,令人生畏。

“快!再快点,该死的黄巾军,等主公回军,某一定要杀他们个屁滚尿流,该死,你在干什么!”

一个校尉大声唾骂着,见到一个士兵手里拿着火把,差点点燃火油,顿时气得大骂,一把抓住那士兵怒喝道。

“将军,我、我······”

看到他支支吾吾的,校尉气更大了,手里染血的战刀指着士兵。

“混蛋,你是谁的兵!”

突然,另一个校尉走过来,拉了一下发怒的校尉。

“老王,别怪他,他是新兵,自愿参加守城的。”

王校尉才收回战刀,呵斥了一句。

“去,小心着点,你是个汉子!”

受到鼓舞的汉子脸涨得通红,狠狠点头,转身向着城头杀去。

“老赵,怎么会有新兵来城头,我们不是还有精锐士卒吗,他们没上过战场,这是送命啊!该死的,太守大人是怎么想的,这算哪门子事啊!”

说着王校尉一屁股坐在地上,吐了口血沫,显然对太守很不满。

“老王,别这么说,其实这不是太守大人的错啊!”

王校尉怒目一撇,冷笑道。

“他管不了?笑话,宛城是主公交给他的,这宛城之中谁能管他!”

赵校尉苦笑不已,看样子老王对太守大人误解颇深,不过他也知道老王只是心直口快,心地并不坏,只是见不了那是百姓无辜失去性命罢了,拍了拍王校尉的肩膀。

“老王,就你能!太守大人还能不知道?你个莽夫能知道多少,就在那里唧唧歪歪,这其中的事情多了去了,难道跟随太守大人这么久,你还不知道他的人品?”

王校尉一愣,想起太守的为人,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老赵,我就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现在除了打仗,抵挡住这些该死的乱贼外,哪有什么时间管别的啊,究竟有什么事情,你给我说道说道。”

赵校尉笑了笑,将自己大的大刀放在膝盖上。

“老王,主公是如此英明,短短时间就能肃清荆州,百姓们莫不感恩戴德,提用的人蒯良兄弟、蔡瑁将军等等,那个不是英才,荆州有这些人才能快速安稳,你说太守大人能是那种目光短浅的人吗?”

王校尉白眼一翻,踹了脚赵校尉。

“废话,要不是看在主公的份上,我老王会参军?主公是不是雄才伟略,有识人之明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自从主公来了荆州,我老王家中妻小再也不用担心兵乱盗匪了,就此一点,我姓王的就愿意为主公卖命,可那又如何,关百姓守城毛事啊,又不是主公下的令!”

赵校尉无语了,本来他还想要显示一下自己博学多才的,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鸟这回事,不由得苦笑道。

“好,你就是个莽夫,就知道杀人!”

“怎么?不服啊!别打岔,快点说到底怎么回事,城中还有那么多精兵,为什么会有百姓登上城墙,这不是胡闹吗?”

“算了,不和你一般见识,这不是太守下的令啊,很多百姓得知这是黄巾攻城之后,惶恐不安,城中一片凌乱,家家户户都乱了阵脚,太守好不容易才将他们安稳下来,说荆州兵多将广,小小黄巾不在话下,是攻不破宛城的,可是他们害怕啊,黄巾之害,荼毒百姓,他们恐惧,他们······”

“赵老三,快点说,你奶奶的,说了半天就像放屁一样!”

王校尉听得烦了,立即打断他的话,看着赵校尉一脸郁闷的样子,他就咧嘴笑,赵校尉对他无可奈何,两人都是一起从军的,彼此都是血战结下的兄弟之谊,自不在乎这些。

“狗老王,你急着投胎啊,算了不和你一般见识,就是百姓不愿意只是荆州军守城,他们自发组织了青壮,另外城中一些世家借给他们兵器铠甲,要与荆州军一起守城,誓死不让,太守大人无奈,只得同意。

后来太守大人发现黄巾军兵多,这个时候也只是小打小闹,大军还未压上,所以也就这样了,毕竟值此之际,民意不可违,城中不能乱;之后,太守也明白,这个时候留下精兵,等黄巾大军压上的时候,再派出精兵抵挡黄巾,毕竟黄巾军能破了洛阳,战力不俗,我们不能以疲兵应对啊。”

王校尉恍然大悟,咧嘴笑道。

“原来如此,早说嘛!真是的,装什么装。”

赵校尉脸色一黑,这混蛋说话气死人,不过对于太守的举措,他深以为然,黄巾之害太严重了,百姓们都怕了,城中还有司隶逃难来的,他们对于黄巾的恐惧更甚,感染了城中百姓,好不容易到了荆州,这个他们眼中的世外桃源,怎么会容忍黄巾军再次摧残呢。

赵校尉摇了摇头,甩出自己的胡思乱想,当初自己还不是因为害怕黄巾才参军保卫家园的吗,这和他们何其相似,看了眼满身是血的王校尉。

“老王,你刚才杀了几个黄崽子啊?”

说道这里,王校尉就大有兴致了,一下子坐好,盯着赵校尉。

“嘿嘿,老赵,说到这你小子就怂了,到现在为止我可是傻了十七个黄崽子了,还差三儿就满二十了,嘿嘿!”

看着王校尉一脸的得意,他就想笑,但是眼神底下的那一丝疲倦,赵校尉还是看到了,拍了拍王校尉的,沉声说道。

“老王,你杀敌的时候太莽撞了,这样不好,说不定就挂彩了,小心着点。,家里还有妻儿等着你呢,这次大战之后你绝对有战功,主公不吝赏赐,你小子可不能先死了啊。”

王校尉咧嘴笑了,一拳砸在赵校尉身上。

“奶奶的,说什么呢,我老王还怕那些黄崽子?好了别说了,我知道了,你自己也注意一点,我休息一下,这帮黄崽子太可恶了,老子现在还没睡个好觉。”

看着老王的样子,赵校尉心中一酸,他知道老王为什么这么拼命,他们王家就剩下他一个男儿了,大哥死于战乱,老三又因为黄巾死了,全家重担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家里有自己的妻儿,大哥的妻儿,三弟的妻儿,一大家子全靠他吃饭,要是不努力争取军功,一家子的挨饿。

看着直接躺在地上的老王,满身鲜血,就算睡觉手中的刀都不离手,赵校尉眼中湿润了,盯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黄巾,心底暗下决心一定要护住老王,他就孑然一身,死了就死了,可老王不能死。

在城内忙碌不已的时候,城外张曼成正骑着高头大马,看着眼前这座城池,黄巾军又一波进攻被赶回来了,这让他很伤神,他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都攻不破摇摇欲坠的宛城,当初黄巾进军,势如破竹,无一合之敌,怎么现在就这么艰难,他真的想不通。

“将军,不能再战了,将士们士气全无,宛城城高墙坚,又有重兵把守,一时半会儿是攻不破的。”

他身后的副将看着黄巾士卒们前赴后继,死伤惨重,再也忍不住劝阻道。

张曼成猛地回头,瞪着副将,腰中战刀抽出,对着副将的脖子,杀意肆掠!

“胡言乱语,小小宛城,我十万大军怎么会攻不破!你身为本将副手,不思如何破敌,冲锋陷阵,却在此妖言惑众,蛊乱军心,当本将不敢杀你吗!”

刀斧加身,那副将吓得面色惨白,连忙跪下求饶。

“将军息怒,将军息怒!”

张曼城置若罔闻,眯着眼睛盯着宛城。

“想当初我黄巾百战沙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连洛阳帝都都被拿下,此时小小的宛城怎能抵挡我黄巾天国将士的兵锋,我就不信,小小的宛城能阻挡我张曼成!”

副将还跪在地上,心中诽谤不已。

当初是当初,当初的黄巾可不是你在指挥,这般莽撞攻城,士卒死伤惨重,很多士卒都不愿进攻了,你以为你是谁啊,军师?妄自尊大,自己还是早些谋条后路。

“传令!全军压上,我要一战拿下宛城,否则攻城的将领提头来见!”

张曼成怒不可遏,天下诸侯齐聚洛阳,这么好的机会,相比于荆州富庶,豫州乱战之地,他早就垂延三尺,要是能拿下宛城,那进军荆州就不再是奢望,他张曼成不甘平庸,也要做一番大事!

副将听到张曼成的命令之后,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完了。

烽火连天,战烟弥漫。

黄巾军密密麻麻冲向宛城,吼声震动山河,箭矣横飞,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中招,死于箭下。

“将军有令!全军压上,攻入宛城!”

第一百九十七章火···火把

轰!

万马崩塌之势,黄巾军前赴后继,不要命的冲向宛城城墙,不是他们真的拼命,而是身后的督战队,张曼城铁了心要拿下宛城,谁若后退,等待他们的就是无情的大刀,一时间,到处都在呐喊,火光冲天,厮杀遍地,在星夜之中,汩汩洪流漫向宛城。

“给我杀!将军有令率先登上城楼者,赏千金!若有后退者,杀无赦!”

一个小将身先士卒,提着大刀大声呼喊,冲向了宛城,只见千军之势汹涌而出,人声如潮,戈矛如林,刀剑如海,数十队兵士们抬着云梯快速冲向墙角,张云搭梯,快速向城角移动,准备攻城。

黄巾军身资不厚,只能制作一些简易的攻城器具,由于张曼成的狂妄大意,自以为是,认为兵贵神速,从豫州发兵,直扑宛城,仓促之下黄巾军除了云梯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攻城器具,这一下子害惨了黄巾士卒,他们只能以血肉之躯在箭雨中前进,生死由命。

安静的城墙之上,久战疲倦的荆州军正在进行了短暂的休憩,只有巡逻的士卒还在来回走动,防备黄巾再次进攻,以便及时警示。

“咚、咚、咚、咚!”

隆隆的战鼓突然传上城头,响彻黑夜,犹如一块石头掉到了平静的湖面。

“敌袭!”

“敌袭!”

巡逻士卒也已经放声嘶声大吼,警示还在沉睡的士卒,抵抗来袭的黄巾军,城头顿时炸了锅,许多不明所以,自愿守城的百姓慌了手脚,六神无主,而适才休息没多久的王校尉就像一只警惕的老虎一样瞬间翻身起来,虎目巡视城头,看着乱糟糟的城头,一声大喝。

“不要慌!不要乱!准备滚石,檑木,砸死这些黄崽子,弓箭手不要吝啬箭矣,给老子死命的射!这些黄崽子不堪一击,我们已经打退他们那么多次了,不要怕。”

或许是因为王校尉这几次战场上的杀敌的凶悍震慑住了慌乱的士卒们,开始的混乱场面才缓缓稳住,各个队率、屯长、军候们也都找到自己的兵,组织起了防御。

赵校尉也睁开了眼睛,起身与王校尉一起制止慌乱的士卒,不过等他朝城下一探,顿时背心发麻,眼睛瞪得老大,狠狠地吸了一口凉气,借着火光,他看到了密密麻麻的黄巾汹涌而来,远胜之前。

“不好!黄巾军来势凶猛,这像是全军压上了啊。”

赵校尉脸色骤变,看着城头上的士卒,心中念头千回百转。

王校尉看到老赵的样子,就知道大事不好,这家伙平时可不会这样,要不是遇到大事,他才不会色变,急忙拨开挡在自己面前的士卒,往城下看去。

在火把的映照下,王校尉看的是密密麻麻数之不尽的黄巾士卒汹涌而来,比之前几次攻城,这一次似乎猛烈的多,甚至像不要命似的,人挤人扛着云梯,犹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

赵校尉突然转头,紧紧盯着探头的王校尉,道。

“老王,这下子不好了,黄巾军是要拼命了,估计是最后一搏,我得马上找太守大人,请求支援,现在城头上就全靠你了,我会很快回来的!你小心着点。”

王校尉点头,现在情势危急,必须去搬救兵,否则宛城就有危险了。

“去,另外给太守大人说一下,把这些百姓撤下去,他们不懂兵事,在这里只会添乱,请太守大人将荆州的精锐派出来,黄巾此战是铁了心了,再等下去就不好了。”

赵校尉点头称是,随后严肃道。

“老王保重!一定要保住性命,你们老王家可就靠你了,我去去就回!”

等赵校尉走后,王校尉又探出头看着潮水一样的黄巾。

“咝!”

不由得吸了口冷气,这得多少人,恐怕这还真的是黄巾士卒全军压上了,张曼城这狗东西还真是舍得啊,这尼玛是拿人命在铺路啊。

“这些黄崽子,真的不要命了啊。”

自言自语了一句,不过转瞬间,王校尉的眼睛红了,脸上也露出了难以自制的激动,至于刚刚赵校尉的劝告,早就被扔到了九重山之外。

此时在他眼里,那些汹涌的黄巾士卒那都是战功,都是他养家糊口的好东西,残忍的舔了舔嘴角残留干枯的血渍,手里沾血的战刀被收进了腰间,从背上取下自己的弓箭,大吼道。

“弓箭手准备!让黄崽子们尝尝王大爷的厉害。”

刚刚说完,许许多多的荆州士卒持弓负箭,猫着腰就到了城头,之后纷纷张弓搭箭,等待着王校尉的命令。

“放箭!”

随着一声令下,荆州军的箭矣犹如天女散花,飞一般的射入了城下进攻的黄巾士卒人群。

“呃啊、啊!”

猝不及防的黄巾士卒顿时死伤惨重,飞蝗一样的箭矣犹如死神使者,收割着性命,不过黄巾士卒手中有盾牌,只是两三波飞箭之后,付出代价的黄巾军们就举起盾牌,箭矣对他们的伤害瞬间降低。

“该死的黄崽子,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了。”

看着箭矣伤害减少了,王校尉收弓破口大骂道。

“嗖、嗖、嗖、嗖······”

刚刚放下长弓,还没来得及喘气,王校尉就听见不断地破空声,脸色不由得大变。

城头之上的荆州军弓箭手还没来得及反应,就遭了大罪,瞬间就被成千上万支利箭夺去生命,就算没有被直接射死的士卒,也有很多身中数箭,倒在了血泊之中,趴在地上一片哀嚎。

王校尉凭借自己的经验反应得快,在吼叫的同时瞬间就蜷缩了身子,紧紧贴着城墙,嗖嗖之声不绝于耳,面对如此猛烈的箭矣,看着倒下的士卒们的哀嚎,王校尉只能咬着牙,却也无计可施。

箭如飞蝗,他不知道为什么黄巾军这一波的箭矣怎么这么准,比白天的伤害都要大,荆州军弓箭手在瞬间是失去了上百,损失惨重。

该怎么办,王校尉急的额上冒汗。

“将军,我们根本就不敢冒头啊,黄巾军的弓箭太厉害了。”

他旁边,一个手持弓箭的士卒满脸担忧。

他拍了拍,那士卒的肩膀,缓缓说道。

“别急,会有办法的,不慌!”

将士兵的魂,他知道此时他不能慌,要是他都慌了,这城头可就完了,口中呐呐自语。

那个士卒点点头,然后举着火把照出城墙外,才刚探头,一支飞箭就夺命而来,划过黑夜,穿过了他的颈脖,士卒手中的火把一下子就掉了。

“呃!”

王校尉猛地转头,抓住士卒,手紧紧摁住十足的伤口,虎目圆睁。

“顶住,顶住!马上就有人来救你了!”

那士卒瞪着眼睛,嘴里说着什么,可惜声音太小,鲜血从他嘴里不住的流出,王校尉还以为士卒有什么遗愿,连忙贴耳在士卒嘴边。

“火·····火····把··”

王校尉不知道什么意思,可是那士卒已经脖子一歪,彻底失去了生机,眼睛瞪得老大,死不瞑目,王校尉忍住眼泪,仰着天慢慢摸过士卒的脸,替他合上了眼睛。

可是,那士卒的眼睛却怎么都闭不上,王太尉终于难以自持,铁打的汉子流下了泪,缓缓放下士卒的身体,向城外看去,眼中满是仇恨。

此时城头之外,火光到处都是,箭矣依旧在横飞,荆州的守军根本就不能反击,被压得死死的,不止如此,荆州军的伤亡还在不断增加,很多士卒都是带着伤苦守着。

看着城外的万里火光,王校尉突然脑中犹如电击,口中不由的喃喃道。

“火,火!”

突然,王校尉犹如醍醐灌顶般,眼中光彩闪烁。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原来是火光,城墙上的士兵们手中的火把成了灯塔,成了活靶子,原来如此,我真他妈蠢!”

王校尉的大喝吸引了许多士卒的眼光,他不以为意,知道了缘由之后,他终于松了口气,一个打滚就躲到了城垛之后,然后对着士卒们吼道。

“弓箭手注意,全都不要动,留出一点空间出来,我有办法了。”

士兵们本来心生绝望,黄巾军的弓箭实在太厉害了,他们胆战心惊,尤其是那些自愿参与守卫的百姓,早就胆丧魂飞,眼睁睁的看着熟知的人死去,他们的神经都要崩溃,若不是顾忌到城中妻儿,说不定早就跑了。

此时王校尉的话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士卒们的不安很快得到安慰,眼睛都盯着王校尉。

“大家快点把滚木上浇上火油,主意别点燃了,快!”

士卒们一愣,不知道王校尉为什么这么做,那些参军百姓们都是很快就动起手来,火油浇到了滚木上,士卒们虽然不解,但是随后就开始遵令行事。

看着大部分滚木都已经浇上了火油,王校尉大后停下。

“现在注意了,慢慢抬着滚木移上城垛,注意弓箭!”

得令的士卒们在黄巾的飞箭下,缓缓运送着滚木,不断有士卒被飞箭射中,倒在血泊中,还有的在无助的哀嚎,王校尉咬着牙,因为用力,嘴唇上流下鲜血。

第一百九十八章不死不休的杀戮

战火纷飞,箭矣如蝗,看着一个又一个士卒倒在他的脚下,往日熟悉的脸庞失去了神采,他的心在滴血,不知道又有多少个家庭失去依靠。

鲜血是那样刺眼,王校尉虎目含泪,不忍再看,转头疾声大吼道。

“大家注意飞箭,都把头埋低点,小心黄崽子们夺了自家小命!”

其实,不用王校尉提醒,士卒们都知道,看着身边的兄弟不甘倒下,还有眼睛中对生的渴望,他们都心颤,不时有士兵倒下,鲜血有的时候还溅到脸上,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轮到自己,听到王校尉的话,士兵们更加小心。

王校尉眼神中血光一闪而逝,咬牙用尽全力将檑木推到了墙垛。

“都听好了!等我们把檑木掀下城墙之后,立即丢掉手中的火把,引燃檑木,一定要让这群黄崽子血债血偿,烧不死他们,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听到王校尉的怒吼,士兵们将心中对生的渴望,对黄巾的愤怒、仇恨喊了出来!

“报仇!”

蜷缩着的王校尉一下子直起身子,大吼一声,掀翻了檑木,瞬间又丢出了火把,其余的士兵们看得清楚,依样画葫芦,很快檑木都被送下了城下,并丢掉了手中的火把。

轰!

还在空中的滚木瞬间被点燃,燃起了熊熊烈焰,黑夜寒风呼啸,风助火势,滚木燃的更加起劲。

而这个时候,黄巾军也已经利用头顶上的盾牌,抵挡住了零星的箭雨冲到了城墙边儿上,并且迅速架好云梯,准备好了登城,可就在这个时候。

所有的黄巾士卒都感觉到天亮了,黑夜的寒风中,身上都感应到暖暖的,就在他们心思各异,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天亮这么快的时候,头顶上一轮轮旭日砸了下来。

有的士卒正好抬起头,没有看到太阳,但是却看到了灾难。

嘭!

第一格檑木砸下,烈焰焚身,来不及躲避的黄巾士卒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身躯淹没在火焰之中,就连一丝哀嚎都难以留下,命丧黄泉。

其实他们不知道直接地死去这还算运气好的,运气不好的,被檑木砸中,非死即残,倒在地上动弹不得,眼看着烈焰慢慢燃烧自己,地狱一样的折磨。

“万岁!”

“万岁!”

看着黄巾军被如此摧残,荆州军们兴奋不已,像狼嚎一样,他们的将军不但救了他们的生命,而且是战无不胜的,黄巾军毫无抵抗之力,王校尉此时已然成了他们心中的柱石,一个战胜!

这个时候,宛城犹如一座火红色的天宫,在黑夜之中冉冉升起,妖艳无比,城下的哀嚎不止,烈火焚天犹如万古魔鬼,张牙舞爪,神秘诡异而又美丽。

可是,战争总在继续,不管是荆州军、还是黄巾军都无暇日他顾,或许在他们眼中,宛城就是一座噬人生命的野兽,黑夜被火光点亮,带来的却是更凶残的厮杀。

城墙下是火焰滔天,而城墙之上由于火把的减少,顿时为之一暗肆意的飞箭瞬间减少,所有的人都明白了,原来为他们照明的火把成为了他们的催命符,所有的人看着王校尉都充满了崇拜。

只有王校尉自己心中酸楚几何,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士兵用生命换来的,而那个士兵至死都不瞑目!看了一眼躺在城垛边上那个士卒,王校尉不再做他想,下令道。

“注意了,黄崽子门肯定会马上进攻的,这火焰抵挡不了他们,飞箭的威胁解决了,现在就靠你们了!弓箭手准备,现在是你们报仇的时候了,用你们的弓箭告诉黄崽子们,你们不是好惹的!”

“将军放心!”

“嗷嗷嗷!”

“报仇!”

士卒们心中的热血、腔中的仇恨就如同城下的烈焰,狼一般的叫喊起来。

城下的黄巾军遭受了檑木火海,死伤惨重,到处都是残臂断腿,还有被火烧熟的的人肉,阵阵肉味儿令人作呕,到处都有士卒燃尽的尸体,犹如阿鼻地狱!

可是,张曼城已经铁了心,在后军下令有进无退,否则杀无赦!黄巾士卒们只能压着腹中呕吐,闭着眼睛冲锋,都是为了活命!

飞箭倾泻,可是对于有了防备的黄巾士卒,明显威胁减小了许多,而且由于很多黄巾士卒已经开始攀登,弓箭已经作用不大了。

“弓箭手后退,准备火油!”

列阵在后的士兵很快抬着火油走上前去,准备就绪。

“倒!”

瞬间城墙之上犹如倾盆大雨一般,火油倾泻而下。

“啊!”

“救命!”

火油泼下的瞬间,许多黄巾士卒就开始痛喊,被火油波在身上,那种痛彻骨髓的折磨,犹如下油锅一样,难以自持,纷纷从云梯上掉下去,又很快被城下的火海吞噬。

“滚石准备!砸!”

火油倒下后,王校尉又大声喝道,自己也抱起一块巨石,走到城墙边上,看准时机,大吼一声,对着一个攀爬的黄巾士卒猛的砸了下去。

“给老子死来!”

那士卒才一抬头就看到巨大的石块直接砸向了自己的脑袋,呼喊都没来得及,呼啸的石块一下子就把黄巾士卒给开了瓢,脑浆迸裂,从云梯之上掉了下去,一命呜呼。

之后,王校尉继续搬起石头,对着城下砸去,在云梯之上的黄巾士兵只要稍微被触及就会命丧,就算不被砸死,也会掉下去摔个半身不遂,而且有的石块不但会砸死云梯上的士卒,就连一些城下的士卒都会被砸死砸伤。

尽管黄巾士卒们有盾牌护体,可面对石块如此的重击,不是胳膊被砸断,就是被砸死,黄巾军进攻受挫,不但滚石让他们伤亡惨重,就连许多云梯都被推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