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和同志们合作的机会,我很高兴!”谢米恰斯内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用目光看着这些熟悉的伙伴,在他担任克格勃主席的时候,这群人都被赶到偏远山区去工作。

  “那这件事就就这么定了!谢米恰斯内大将,将作为这次反怠工条例的总顾问,监督工作!”要说这些第聂伯罗黑帮的人怕谁?谢洛夫肯定在其中,不过最怕的还不是他。而是他的前任谢米恰斯内大将。

  有一件事很有意思,茨维贡、齐涅夫、费尔多丘克和切布里科夫。除了茨维贡,另外三位都和前任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是老乡,来自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而谢米恰斯内又和另一位同志是老乡,那就是他们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

  可谢米恰斯内对勃列日涅夫不感冒,对这些同乡也不够照顾。相反和谢列平的关系一直很好,从勃列日涅夫逼着他退休之后,他对这些同乡更是看不上了。于是谢洛夫把他叫回来。

  勃列日涅夫去世五天后,谢洛夫正式宣布反怠工条例生效,各地克格勃和内务部可以抓捕在工作时间游手好闲的工人,同时所有工厂全部装配监控提供,各企业第二书记监督。

第八百六十四章 军盲元帅

  反怠工条例的总顾问,是克格勃第三任主席谢米恰斯内大将。他同样是勃列日涅夫的同乡!谢米恰斯内年纪不大就已经退休,已经退休的人,谢洛夫也不能改变规则。克格勃主席也要遵守规则,谢米恰斯内以退役大将的身份在克格勃指导工作。

  “对付这几个废物,我比你更加拿手!”谢米恰斯内置身在克格勃主席的办公室中,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但马上消失不见,“不过我无法对抗更加强大的总书记,尤拉,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把这些人全部赶走么?”

  “没这个必要!安德罗波夫现在也在盯着我。不过谢洛科夫这个人,也应该退休了。”谢洛夫歪着头道,“还有勃列日涅夫的女婿,他根本不应爱坐在内务部第一副部长的位置上,当然,我不会制造冤案去对付她。能力不够就是最好的理由。”

  “没问题,谢洛科夫那个人,我同样很了解他。就像是他们很了解我一样。”谢米恰斯内低声笑道,虽然都是同乡,可他们毕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还是自己人可靠,不过可惜了叶戈雷切夫,他离开党务工作有点时间太长了。”谢洛夫摇头,那不是安全体系的岗位,他无法再让当初谢列平集团的两个市委第一书记重新出来,格里申和罗曼诺夫都是中央主席团委员,谢列平的人马都离开了十年以上,回不去了。

  随后一个月的时间,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以及地方州委纷纷成立了反怠工领导小组。就像是契卡刚刚建立的时候那样,一时间整个国际社会风声鹤唳。对苏联的反怠工运动指责,认为这是捷尔任斯基的手段重新复活。

  “是什么让国际社会出现了一种错觉?就好像捷尔任斯基的手段真的消失了一样。”在自己的别墅中,谢洛夫仔细阅读着报纸,期间不住的摇头。马岛战争最近似乎进入了蛰伏期,英国远征军和阿根廷都在积蓄力量。

  不过阿根廷的情况并不太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欧洲国家大部分都是支持英国的远征,一水的前帝国主义列强,阿根廷的支持者一水的第三世界。法国已经取消了阿根廷空军的合同,重创英国舰队的飞鱼导弹,已经用完了。

  房门被拧开,一阵轻巧的脚步声,女人的脚步声。谢洛夫没有回头直接喊道,“我的大公主,你是给你爸爸回来做饭的么?巧了,我肚子里都咕咕叫了。”

  “等着,父亲!”尤利娅无奈的扯出一丝笑容,没办法谁让她是最大的那个呢。刚刚回到莫斯科就被逮住了,不过这也正常,她的父亲是克格勃主席。不管她在哪,身边都应该存在克格勃的眼线,有是正常的,没有才不正常。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此时在谢洛夫耳朵中是这么的悦耳,生女儿就是好。看在大公主这么听话的份上,总政委决定,把有没有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这种问题先往后推一推。那就明天吧,迟早都有这么一天。哪怕他这个父亲心里并不愿意……

  “你就不能像是一个正常的女儿一样,挑选一个适合的工作么?不要三天两头往抑郁症康复所跑,比如做医生、教师或者做编辑。”拉着脸一直胡吃海塞的谢洛夫,不忘了和自己的女儿沟通,审问式的沟通也是沟通。

  “父亲,要有感觉,有感觉你懂么?工作和婚姻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感觉。我喜欢司法工作!”尤利娅攥着小拳头加重自己的口气,可惜悦耳的声音毫无威胁力。

  “这就是你没事就往监狱跑的原因?还有,我是自由恋爱的,你说的感觉我不是没有。”最后喝了一口汤,谢洛夫貌似沉思的道,“要不你最近先加入反怠工中工作一段时间,过段时间去检察院工作,就这么定了。”

  欲言又止了一阵,你什么时候结婚这类的问题还是没有问出口。按理来说自己的女儿不可能没人追,原因也不难理解,女儿很像她的母亲。难道现在的苏联审美观改变了?

  “现在的男人怎么都不像男人?一个个留着这么长的头发,还以为自己很有魅力。”尤利娅对父亲的安排很满意,得意的说着现在的情况。

  这时候总政委才恍然想起,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了。这是全世界摇滚浪潮蔓延的年代,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影响,这个年代受到影响的大部分人,都是留着长发。

  别人怎么想谢洛夫不知道,反正他是认为八十年代的全世界都是疯子。重金属音乐的那种气氛,很容易催生酗酒、毒品、不过嘛?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的女儿比较正常所以才无人问津吧?如果真是这个原因,后悔的绝对不是他。这股浪潮过去,小年轻就会发现,他们耽误的时间,等于是毁灭自己。

  “这玩意能不能禁止呢?”只是稍微想了一下,谢洛夫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音乐不是有具体形式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形式禁止也就毫无效果。

  “爸爸,如果要禁止的话,切入点一定要选择好!”尤利娅心中一动,露出狐狸般的笑容道,“我看过相关资料,美国的摇滚乐是从贫民区兴起,社会底层中传播。”

  “接着说?”谢洛夫深吸了一口气,他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又好像是什么都没有想到。

  “而据我了解,我们国家的这种风潮兴起,人群不同。而是类似于吃喝不愁的人群中开始蔓延的,很多人都是干部的后代。”尤利娅低声说道,“如果能从源头上就掐住,也不是不可能,正常人谁会无所事事呢?”

  谢洛夫点点头、反特权运动、反怠工运动、把摇滚也加入进去,那就一起解决。

  至于理由,那自然是帝国主义阴谋!巧了,在美国的很多保守派眼里,美国摇滚乐的兴起,源头在苏联身上,也不知道苏联是怎么躺着中枪的。反正美国毒品泛滥、道德滑坡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美国出了问题,美国人往苏联身上推卸责任很正常。现在总政委也准备这么干……

  “那就试试吧!那些干部家庭的子女喜欢摇滚乐,证明了他们的脑袋已经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入侵,我只能往他们脑袋上浇一盆冷水了,如果冷水不够,那只能让饥寒交迫教育教育他们了,西伯利亚的建设还需要人力。”谢洛夫就不相信在西伯利亚的针叶林当中,这些衣食不愁的小年轻,还能欢乐起来。

  关于摇滚乐和西方思想入侵的问题,很快就出现在了共青团真理报上面。谢洛夫引用了高尔基对摇滚乐的形容,“就像一头金属猪猡在嘶吼”、“一只怪兽般的巨蛙的********敌人这次不但要要在军事和经济领域和我们对抗,而且已经从思想上入手。各地摇滚乐泛滥证明了,西方思想的入侵。以及各地边防军监控的不利,走私音像制品规模巨大,证明了这背后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谢洛夫歪着脑袋用死鱼眼看着内务部部长谢洛科夫大将,拉长着声音道,“我很奇怪内务部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内务部一百一十四万人,管不住社会的稳定,要你们有什么用?”

  “要不要谢米恰斯内大将去内务部指导一下工作?”谢洛夫口气颇为平淡的问道。

  “音乐怎么禁止?总政委?”谢洛科夫大将压制着怒气,环境已经不一样了。不只是谢洛夫看他们这些人不顺眼,现在的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同样对他们不感冒。他们这些人也能感觉到,现在也不得不低调做人。

  “出台治安条例,罚款、拘留、再不行就解除工作。”谢洛夫眼皮一翻冷着脸道,“总书记在反特权,子女出现问题,说明父母的教育不合格。如果他们想和十年前美国的同行一样,吃了上顿没下顿,谁说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有失业人口?想去拉脱维亚还是去美国?大不了我在重新送走一批……”

  从反怠工条例生效之后,谢米恰斯内就开始从、大街上抓捕游手好闲的游民。

  “马岛海域南部,英国特遣舰队无敌号航空母舰战沉?”接到格鲁乌的电话时候,谢洛夫都感觉自己听错了,连续反问了好几遍。

  “花岗岩反舰导弹,是不是你给阿根廷人的?”阿历克塞在电话中追问道,声音很严正。

  “好像无敌号航母在六百公里之外,超过了花岗岩反舰导弹的射程。”谢洛夫还是不相信,好半天阿历克塞压低着自己的声音道,“军盲,你是怎么混到元帅军衔的。”

  “难道你就不能减少装药量,增加燃料?花岗岩反舰导弹是对付美国重型航母战斗群的,英国的航空母舰是轻型,减少装药量一样能被打沉。”谢洛夫把电话离自己耳朵远了一点,不然他都害怕话筒里面喷出来吐沫。

第八百六十五章 英美特殊关系

  

  “是智利人给阿根廷人的,不是我给的!好像事情有点闹大了!”谢洛夫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放下了电话。英国要是连什么国家的导弹击沉了自己的航母都查不出来,那也太辜负老牌帝国主义的名号了。

  对于阿历克塞的军盲指责他到是没什么感觉,人家又没有说错,他本来就是军盲。

  可想而知,只要英国弄明白了无敌号航母距离阿根廷沉默的距离,就一定能搞明白,世界上能有这么远射程的反舰导弹,只有苏联一家。而且苏联武器并不难探查,只要找人一比对就能知道,很快就能确定是苏联的花岗岩反舰导弹。

  花岗岩是苏联第三代远程反舰导弹,采用火箭冲压发动机推进的大型超声速反舰导弹。SS…N…19的全长10。5米,重量6。98吨,可从垂直发射器发射,最大射程为500…550公里,最高飞行速度2。5马赫,可装备500kt当量核战斗部或750公斤半穿甲高爆战斗部。SS…N…19采用惯性/指令修正/主动雷达制导。

  根据战斗部重量的不同,航程当然是所有不同的,打出六百公里之外的射程,肯定是阿根廷人减少了战斗部的重量,不过就像是阿历克塞说的,就算是减少了战斗部,本来用来打美国航空母舰的花岗岩,也能击沉英国的无敌号轻型航母。

  具体的情报,谢洛夫还要练习在阿根廷的情报人员。想想他还是没有这么做,英国人会报道的,他还可以省下一点精力。

  无敌号航母的战沉,在英国和阿根廷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就像是苏联国防部在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击沉之后说过的那样,从现在开始,大英帝国不可能在从世界各国得到哪怕一丁点的敬畏,整个英国所有的报纸都被无敌号航母战沉的消息都占据。

  阿根廷方面同样如此,和英国的情绪截然相反,击沉无敌号航母的消息再次激起了阿根廷的战斗热情,支持战争的游行此起彼伏,如果这是打鸡血的话,至少目前还是有作用。

  很快一个疑惑就占据了所有人的心头,无敌号航空母舰是被什么击沉的。就像是谢尔菲尔德号沉没令法国飞鱼名声大噪一样,击沉无敌号航母的武器,更加让人们期待。

  “阿根廷人是不是有病,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心疼是吧?”谢洛夫看到战报的时候简直以为动手的不是阿根廷,而是美国或者是苏联。

  对于一艘无敌号航空母舰,阿根廷发射了十六枚花岗岩反舰导弹,其中七枚反舰导弹因为装药量不够中途熄火、四枚没有找到目标。三枚被无敌号航空母舰拦截,只有两枚集中了英国的无敌号航空母舰,但就是这两枚重型反舰导弹,击沉了现今英国本来就不多的重要战略投送力量。

  “我有心脏病,你不要和我提反舰导弹,和我没有关系,是智利送给阿根廷的!”在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上,谢洛夫一筹莫展、昨天晚上搂着小秘书胡闹了一晚上,他的萎靡不振绝对不是装出来的,绝对是身体被掏空。

  “没说这是你的责任,不过葛罗米柯同志目前到时很忙。”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没有不满,任何一个武器都是要实战的,总不能自己宝贝的好东西,不让敌人见识厉害吧?

  从英国无敌号航空母舰战沉,也就是两天前,美国海军监视苏联红海军的舰队又后退了二百海里,显然美国海军已经从英国航母沉没的地点中估算出来,花岗岩反舰导弹的极限射程到底是多少,早先的对峙距离有误,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种后退同样被一些国家注意到,加上英国报纸已经披露了阿根廷使用了花岗岩反舰导弹的消息,一时间花岗岩反舰导弹声名鹊起,抵消了击沉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法国飞鱼。

  在全世界一片吵吵嚷嚷当中,苏联收获了英国无数的抗议信,以及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激烈指责,不过在葛罗米柯这个著名的摇头先生这里,撒切尔夫人没有得到一点便宜。葛罗米柯是苏联的外交部长,但实际上他早年不是做外交官的,他得到器重是因为做学者的时候学过论文、评价美国的资本输出、美国的经济危机。

  所以葛罗米柯是苏联中央主席团当中,第一个认为谢洛夫说的对,英美侧重于金融业完全是在慢性自杀,只要苏联顶住最艰难的时刻,就能为冷战画上句号。

  撒切尔夫人从葛罗米柯这里收获了两句话、第一、这件事和苏联无关。是智利送给阿根廷的,苏联没有干涉。第二,葛罗米柯通长篇大论抨击了某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行为,同时表示这个时候,英国和阿根廷用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谈判?可能阿根廷现在愿意谈判,英国都不会谈判。马岛战争已经让英国在全世界面前大大的现了一把,如果不夺回来这个岛屿,那英国就和战败了没有什么两样。撒切尔夫人在外交主张英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刚开始就失败了。

  “不能在这么下去了,如果对英国现在的困难处境不管不顾,整个北约都不会再信任我们,连阿根廷都让我们顾虑,真面对苏联的时候,谁敢放心让我们保护?”里根斩钉截铁的道,“迅速结束战争,不要让苏联获得在拉丁美洲插手的机会。”

  英国和阿根廷谁比较重要,这种问题还用选择?美国支持英国,不仅仅是因为如果不站在英国一边,将会对美国的战略利益带来严重后果,美国失去这个亲密的盟友,将使北约集团在军事、经济、外交等问题上保持一致困难得多。

  英国是美国在欧洲抵挡苏联的重要盟国,阿根廷和英国相比无足轻重。在对外的问题上,北约国家永远是一致的,哪怕法国都停止了阿根廷的军购合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美国没有点头的情况下,阿根廷竟然敢动武,实在是太不把美国当回事了,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里根不能容忍自己没有点头,就有另外一个美洲国家动武,这个权利仅仅属于美国自己。

  如果阿根廷有实力,里根还会考虑一下,可问题是阿根廷没有。比起西欧的美国盟国,拉丁美洲的美国盟国非常不争气,不但没有西欧对东欧的相对经济优势。反而在人均指标上,美国的盟国都落后于古巴、智利。不是敌人太强大,而是拉美国家太不争气。

  综合考虑后,里根决定对英国进行援助,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至于拉丁美洲的不满,可以以后再慢慢解决,这一战英国要是输了,对欧洲的对峙影响是决定性的。

  “好的,表达我们队英国的支持,要国务卿去么?”副总统布什对这件事没有异议,正常人都知道在英国和阿根廷之间怎么选择。

  “我亲自去,撒切尔首相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我要亲自出面表达对她的支持。”里根下定了决心,他和撒切尔夫人接触过。从个人感情上,这个女人非常不好接触,哪怕两人现在是站在一起战壕当中,两国的友好仅限于对待苏联的时候。

  里根现在别无选择,比如帮助撒切尔夫人,英国一旦战败,他都找不到另一个和自己并肩作战的盟友了,法国人一如既往的不靠谱,德国人面对苏联的高压也不能做得更多了。

  现在的撒切尔夫人确实面临了巨大的压力,无敌号航空母舰战沉之后更是如此,因为谁都不知道阿根廷还有多少苏联的反舰导弹,苏联人知道,可还在说英国是帝国主义的苏联人应该不会告诉他们。

  已经出现了终止战争的声音,这种声音认为:爆发战争,就会出现敌视情绪,英国将失去国际社会的支持。外交大臣认为英国应当坦然接受这份文件。我们互不相让。协议草案规定,英国的特遣舰队在一个星期内离开指定区域,十五天后彻底消失。这将使我们完全丧失对撤军进程的军事影响力。其次,从签署协议之日起解除对阿根廷的制裁。

  当然这是无敌号航母被击沉的当天,而现在美国已经考虑明白了,处在焦头烂额中的撒切尔夫人很快接到了华盛顿最新的态度,美国出动舰队帮助英国运动登陆的部队,并且舰载机会掩护英国远征军登陆,夺取马岛。

  “我们绝对不能容忍,阿根廷的侵略行为!”稍晚的时候,美国总统里根代表美国第一次公开对马岛战争表态,并且表示愿意协助英国尽快结束战争。

  随后里根表示将在半个月后对英国进行访问,在里根表态的同时,美国本土舰队还是对英国特遣舰队补充油料,调集了一批钢板对英国特遣舰队进行修补。

  此举一定会激起拉丁美洲的反美兴趣,不过单纯评价这场战争,“阿根廷完了!”

  “下一代的陨石反舰导弹并不顺利,几次发射都失败了,很麻烦。”谢洛夫不在关注阿根廷的事情,美国介入,除非外星人帮助阿根廷,几天之后估计阿根廷就会投降。

第八百六十六章 国际民主同盟

  这款导弹是苏联花岗岩反舰导弹的下一代替代品,不过研制的并不顺利。历史上一直到一九八六年停止试验的时候,成功率也一直只有百分之五十。虽然理论上的数据绝对吊打一切,可巨大的不可靠性也足够让人挠头。

  苏联建立独立体系和美国针锋相对,确实让苏联的科学家不知道愁白了不少头发。理论上的成功率只有一半,真到了实战当中还不知道要降低到什么百分比。

  可是只要研究不中断,谢洛夫相信希望总是有的。反舰导弹不一定就完全无法对抗舰载机,世界上就没有完全绝对的事情。而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以后就将配备下一代的反舰导弹,承接着和美国新一代航母战斗群对抗的任务。

  乌斯季诺夫元帅,现在着重关注着苏联下一代的三军武器。包括太空和陆海空三军的新一代装备,而谢洛夫所知道的情况,苏联这一代研制的武器,几乎全部夭折。包括陆军代替T80坦克的新一代坦克、红海军的新一代反舰导弹、空军的新一代战斗机。只能存在于后世军迷的想象当中。和后世另一个若隐若现的纳粹黑科技不同的是,苏联这一代的黑科技几乎都制造出来了实验性武器,不是单纯存在在图纸上。

  总政委当然是一个军盲,可谁说军盲就能有好奇心呢。他想要看见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行在大海之上,看见千公里级别的反舰导弹服役。看见苏联的隐形战斗机,而不是俄罗斯勉强弄出来的骗人东西。

  可惜,他重生没有带来任何福利,在这件事上没有能够帮助苏联武器专家的地方。只能提供一些精神力量,希望苏联科学家忽然脑袋开窍,攻克相关的技术难关。

  这种可能性,几乎等于没有!所以谢洛夫只能做好一件事,掏钱,以及给武器专家良好的研究环境,表达党和国家对国防工业的重视,剩下,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月份的伦敦气候绝对算不上好,可美国总统里根的到来,仍然给整个英国一剂强心剂,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现在太需要支持了。说实话英国的不断衰落让工党背锅,完全是欲加之罪,英国已经丧失了在全世界的殖民地,以本土的力量根本就支持不了大舰队继续存在。就算是保守党一直执政,也无法遏制英国的衰落。

  每一个英国人,都没想到英国已经衰落的连阿根廷都打不赢了。这时候把责任推到上一届政府并不可取,作为战争的发起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任何一场战争的直接责任人都是现在的政府,这就是撒切尔夫人面临的困境。而就在这个艰难的时刻,美国总统里根在适当的时候,恰好出现在了撒切尔夫人的身边。

  里根的到来给了撒切尔夫人巨大的精神力量,在面对所有英国人直播的采访中,里根面色严肃,坚决表示美国将和英国站在一起,着重强调英美特殊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对阿根廷发动战争进行了指责,消息扩撒到全世界,拉丁美洲国家纷纷表示不满,认为美国背叛了自己的属性,而是和欧洲国家站在了一起。

  拉丁美洲国家忘记了,这些国家全体也无法和整个西欧国家相提并论,就算是盟友,也要分出来三六九等,阿根廷这是自认为是美国的盟友,而英国是美国实际上的盟友。到了这个时候,阿根廷的抗议游行已经无济于事了,不过是让美国大使馆碎了几块玻璃。

  就在里根访问英国的同时,英国远征军在美国海空军的支援下,进行马岛战争的最后阶段,登陆马岛。当然,也同时在苏联红海军的围观当中。自从英国航空母舰战沉之后,美国舰队脱离接触进入安全距离的同时,也同时加大了在马岛海域的海军力量。

  平心而论,苏联红海军想要随便用反舰导弹打穿美国的防控网,复制英国特遣舰队的战果,不说是完全不可能,也是基本不可能的。除非莫斯科下令红海军进行同归于尽的战争,这种情况才可能出现。

  为了战胜苏联,里根不远万里来到伦敦,帮助英国现任政府渡过难关。工党政府是什么样,美国在清楚不过了,无非是美苏的对抗和英国没关系,万事有美国顶着。里根此时想要在全世界收拢力量击败苏联,那肯定不能让工党重新上台。

  这不单单需要美国一个国家的力量,这需要的是国际力量。单独凭借美国自己一个国家,里根还真的害怕美国力量不足,苏联要是不足以对美国造成威胁,他还用这么心急的推行自己的主张,正是因为苏联力量强大,里根才图形反苏政策,、不然他害怕以后没有机会了。

  里根这次带来了巨大的诚意,尤其是撒切尔夫人正在困难时期的时候,当然这肯定不是白来的,英美特殊关系也不能无偿援助,美国就没有无偿的基因。这点美国和英国一脉相承,就算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对苏联的广泛统一战线,这是里根心中早就酝酿的事情,正好这次英国处在困难当中,里根可以更容易达成自己的目的,这也是里根愿意亲自前来做天使的原因。

  唐宁街十号,里根和撒切尔夫人进行了一次单独的会面,这种秘密的会谈很容易让人想到慕尼黑阴谋这种事情,事实上也差不多,只不过这次针对的不是毫无还手能力的捷克斯洛伐克,而是另一个超级大国,给西欧造成强大压力的苏联。

  “一个广泛的自由世界同盟,加强自由世界的联系,共同应对苏联问题,是现在迫切要做的事情!”美国和英国的母语都是英语,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的交流基本无障碍。里根的改革已经推行完毕,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现在他开始把目光放在真正的对手苏联身上。

  当然现在美国的改革还远远称不上成功,如果有别的国家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保证美国的繁荣就更好了。现在里根还不是很着急,他还需要一年时间看看国内的效果,如果改革的效果不好,那就要挑一只肥羊杀了,是日本呢?还是联邦德国呢?还是两个国家都杀呢?美国扶持这两个国家,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这么做么?

  “英国应该重新发挥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我本人当然是十分支持里根总统的想法!”撒切尔夫人考虑了一下,表示如果英国打不赢马岛战争,那将是对国民自信心的毁灭性打击,这种情况下支持美国的政策是不可能的,所以眼前的问题仍然是打赢马岛战争。

  撒切尔夫人当然是在讨价还价,比起做搅屎棍,英国并不是针对谁,而是放眼全球表示所有国家全都是垃圾,既然她知道了里根的目的,就必须让里根拿出交换条件来保证英国的利益,这和两人的私教没关系,纯粹是国家和国家的谈判。

  何况,两人的私交也就是这么回事,经过短短时间的接触,刨除在外界表现的亲密部分,里根和撒切尔夫人都认为,对方并不是一个好接触的人。

  “有美国的帮助,英国当然可以打赢这场战争,这也是表现北约团结的一个好机会。”交锋仍然在继续,里根拿北约框架内的事情来说事,同样也是在给撒切尔夫人压力。

  里根访问英国的晚上,英军于东福克兰岛北岸,圣卡露斯水域的海滩登陆。共约四千名来自第三陆战旅、伞兵团第二及第三营由登陆船只登岸;并成功地在次日建立安全的滩头。汤姆生准将计划先占领达尔文和鹅绿,接着才是斯坦利港。

  约五百人的英国第二伞兵营逼近并攻击由阿根廷第十二步兵团防守的达尔文和鹅绿。激烈的战斗从夜晚持续到隔天,最后英军损失了十七名士兵,阿根廷损失了五十五名士兵、另有一千零五十名被俘虏。

  “阿根廷那也叫陆军啊?这是什么战损比?要是红军出现了这种事,指挥官可以就地击毙了,罪名就是帝国主义的特务。”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觉得自己必须对这次的马岛战争重新评价,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