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58-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观察苏联战斗力的好机会。
同样有很多军事观察员选择明斯克的蓝方总司令部,他们也想要知道扮演北约角色的谢洛夫,到底是青出于蓝还是成为一个笑话。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大多数人都是过来看热闹的。一个特务,怎么可能会打仗呢?这些人忘记了,苏联进攻土耳其就是谢洛夫规划的。
冷战史上北约国家最危险的时代。受限于联邦德国的政治现实,北约被迫把防御战略由绊线防御改为前沿防御,这就意味着北约陆军必须在联邦德国边境设防,把原来作为预设战场的联邦德国领土纳入防御范围。这在政治上是有效的,但在军事上却把北约陆军最精锐的部分直接暴露在华约军队进攻的矛头之下。
他们这些北约和中立国家的观察员也想知道,这种战略劣势之下,这次的蓝方军队怎么打。六月十六日,在红方预设的进攻阵地上,乌斯季诺夫元帅开始进行战前动员,在这位国防部长的面前,是数以千计的坦克方阵,密密麻麻的排列在一起一眼望不到边界,世界上除了苏联自己,没有第二个国家还能集中如此规模的地面部队,可这还只是苏联地面力量的八分之一,根本算不上全军出动。
所有观演的北约军事观察员,见到这种当得起密集恐惧症的场景,无一不倒吸一口凉气。太多了,真是太多了,这种大军一旦进入启动状态,简直可以说无坚不摧。
在距离明斯克南部五十公里的一座小城,谢洛夫同样在进行着战前动员,当然他面对的景象也差不多,同样是眼前一眼望不到边界的坦克、装甲车方阵、他并不愿意这么做,可这样确实能给前来观察的北约军事观察员最大的震慑。
“各国的同志们、克格勃的同志们、还有,我的孩子们!再过二十四小时,这次最大程度上贴近实战的演习就会开始,我们的角色是蓝方假想敌部队。”谢洛夫开始进行了简单的开场白,“我的孩子们,你们将是第一线的部队,我会和你们在一起。”
“是,父亲!”穿着美式军服的一个大方阵当中,齐声给予了回答。这种齐声断喝的威势令人侧目。这是克格勃组建的美利坚联盟军,这种回应让过来观演的美国观察员脸色讪讪,美国已经调查过,世界上很多美国大兵的孩子,确实都已经被苏联接走,现在就在他面前。
没人在这个场合取笑美国人,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色震慑的不能说话。
“我当初答应过你们,帮助你们摆脱被人歧视的生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年已经过去了,我很欣慰你们已经长大。你们是苏联的一部分,不论是处在任何角色当中,你们都在帮助苏联这个国家,这点党和国家、以及人民都一清二楚。”谢洛夫大声喊道,“我要求你们回报我,但你们应该回报这个国家,现在就从这场演习开始,击败乌斯季诺夫的红军,发挥出来你们最大的战斗力,就是对国家最好的报答。”
“与正义同行,嗅出并铲除叛徒!”这次齐声声的回应是用英语喊出来的,直接让美国在这里的观察员脸色大变,只能强笑着对旁边的人解释道,“呆板的动员,没有意义的预演,战争并不是演戏,这种小动作有什么用呢?”
“伟大的苏联红军是不可战胜的,把祖国的敌人埋葬在烈火与钢铁当中!”几百公里之外,乌斯季诺夫元帅高高举起右手,对所有参演的官兵郑重的敬了一个军礼。
“乌拉、乌拉、乌拉!”五十万苏联红军从各地集结地点齐声高呼,对着国防部长进行回应,在各国观察员的眼中,这些官兵已经和以万计算的坦克、步兵战车融为一体。
六月十七日早上八点,在莫斯科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下令演习正式开始,同一时间,谢洛夫下令道,“开启全频道干扰,八个小时之后切换成高低频率,先抢信息权。”
第八百三十三章 国防部长无耻
“又来这招?启动备用设备,主攻部队全军进攻、第二梯队跟进、快速进群在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撕开口子之后跟进,预备队准备接应。”己方通讯干扰马上被乌斯季诺夫元帅得知,胸有成竹的下达了几个命令。首先以第一梯队打开突破口或实施突贯进攻,然后使用后续梯队实施高速、多路、大纵深的进攻,实施突破和扩张战果。这就是苏联的传统战斗方式,大纵深突击……
大纵深战役实施条件,进攻方必须具有较大的兵力优势,同时具备一支强大的机动部队担负快速突破和扩张的任务。这两天乌斯季诺夫指挥的红方都有,所以毫不犹豫以最强姿态碾压蓝方的阵地,直至粉碎蓝方部队的所有抵抗。
“以所有火力攻击红方作战梯队的连接点,空军集中在地面防空圈之外,不要和乌斯季诺夫硬碰硬,延迟对方的集结时间,联盟军全军出击攻击红方第一梯队。”谢洛夫在下达电子干扰的时候,迅速颁发了第二道命令。
“乌斯季诺夫忘记了一件事,我也是国防委员,我了解自己国家的军队,同样也了解大纵深突击!”谢洛夫对着所有作战参谋喊道,“最重要的是,我很了解他。”
大纵深突击不但乌斯季诺夫很熟悉并且加以完善,谢洛夫同样很熟悉,对整个国家的熟悉弥补了蓝方最大的短板,没准让谢洛夫指挥北约军队,还能多抵抗这么两三天。可他会背叛苏联么?要是年轻的时候没准会,现在再多的毛妹他都弄不动了,已经没有这个机会。
谢洛夫选择了对攻,一旦苏联的所有准备步骤完成,把庞大的地面部队启动起来,蓝方是根本不可能赢的,要知道总政委不是一点贡献都没有,苏联的地面部队可比历史上还要强得多,这种情况下一旦让乌斯季诺夫启动完成,蓝军部队就是个被碾碎的下场。
克里姆林宫中,一些仅存的老元帅通过直播连线,用上帝视角观看着整个演习的动静。
“尤拉知道大纵深突击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攻击方向,需要的准备时间和突击速度,所以他趁着国防部长动起来之前首先攻击,想要打乱国防部长的部署。 ”巴格拉米扬元帅仔细的观察着整个战场的形势,最终还是摇摇头道,“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也几乎没有胜利的机会,能用归于尽已经是超水平的发挥了。”
“也不能这么说,蓝方的主要配备在空军领域,而且联盟军一直担任假想敌部队,其实要比一般的部队战斗力强一些。”另外一个还没进棺材的老元帅崔可夫接口道,“演习才刚刚开始,我们先看看,时间还长着呢。”
谢洛夫的电磁干扰有用,但是没有大用。就像是总政委很了解国防部长一样,国防部长也对总政委很了解,比如克格勃比较擅长的电磁干扰,早已经被乌斯季诺夫推广到了苏联全军,启动了备用的大功率电台之后,红方的指挥系统已经全部恢复。
但是马上,乌斯季诺夫就接到了各部队的汇报,很多部队遭到了地对地导弹的攻击。受到了不好的损失,“原计划照旧,第一梯队进行强行军,撕开口子。”
“联盟军作为第一梯队,华约联军作为第二梯队,希腊国防军和契卡师、克格勃师做预备队,按照预订部署,展开大纵深突击。”谢洛夫拿着电话对各部队下达了命令,“不要忘了,我手下也是华约军队,大纵深突击,我也会……”
“空军所属力量全部升空,地面防空部队跟随第一梯队前进,阻挡蓝方配备的优势空军,制造出来一个两百公里的遮蔽地带。地对地导弹部队进行反击,摧毁蓝方的机场。”乌斯季诺夫也在自己的指挥部不断的调整部署,谢洛夫的蓝方部队配备的苏27战机,虽然比己方的米格29战斗机更具威胁,但是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对机场非常依赖。
任何作战都是以地面力量决出胜负,任何飞机都不可能在天空待着永远不下来,知道这点的乌斯季诺夫,也立刻进行针对性的部署。从蓝方第一波地面导弹的进攻中,他就意识到,谢洛夫不是准备过来走过场,而是准备取胜。
“要把军而不是师作为战场上的主要作战单位,把“纵深攻击”作为致胜的关键,要求实施纵深攻击的部队必须快速越过已方前锋线并向敌纵深突进,与选定的敌人交战,在运动中摧毁敌方后续梯队;同时由于在敌方后方地域使用部队存在着明显的风险,空地一体战必须实现与空军的充分协调统一,实施战场空中遮断和进攻性空中支援。”谢洛夫在联盟军假想敌部队之后,开始了不同以往的变化。
那就是北约还在摸索中的空地一体战,不同于北约的是,他手中的地面武装力量不像北约和华约之间这么悬殊,蓝方的地面力量虽然不如红方,但绝对有的打。所以他把苏联本身的大纵深突击,作为空地一体战的掩护,让乌斯季诺夫以为自己要和他对攻。
“不对,总政委这种部署不是大纵深突击,这是北约仍然在摸索当中的战略思想,北约的空地一体战!”副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大将结合了双方的形势,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豁然站起来说道,“而总政委的部队是配备的华约部队、以及地位很高的克格勃内卫军、蓝方传统假想敌部队联盟军,地面力量和同等人数的苏军是相等甚至还超过,远超普通的北约部队,因为蓝方的部队很少,在演习之前配备给蓝方的空军有所倾斜。如果总政委按照北约的作战思路,这就是一支有北约和华约双重优点的部队。”
“嗯?”勃列日涅夫抬头,思考着阿赫罗梅耶夫的话,慢吞吞的说道,“尤拉是很了解国防部的,虽然亲自指挥可能比乌斯季诺夫差了不少,可现代战争在众多参谋人员的辅助下,可以避免出现错误,看来乌斯季诺夫同志会迎来一场苦战了。”
勃列日涅夫当然希望红方赢,因为红方代表苏联,要是蓝方胜利了,不是说明苏联打不过北约么?可他不想干涉双方的指挥官,心里想知道最贴近实战的情况下,到底结果如何。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没过四个小时,在勃列日涅夫面前的形势图就更新一遍,其他苏联的高级指挥官也在这里等待,等待最后的结果出现。
第三天一早,红蓝双方两支使用同样战略的大军碰撞在一起,以大纵深突击对大纵深突击,十万蓝方的联盟军和十五万红方的苏军激烈对撞在一起。在上百公里的范围内进行捉对厮杀,不断有战报送到克里姆林宫,因为双方的损失巨大退出演习的部队,已经超过五个师。
“这如果是真的实战,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勃列日涅夫的心情也很沉重的对很多老元帅说道,这里的很多人都经历过卫国战争。一天之内七万多人的损失,在卫国战争时期也是不多见的,按照这个比例,乌斯季诺夫就算是赢了,估计也剩不下什么。
巴格拉米扬元帅、崔可夫元帅、阿赫罗梅耶夫大将都纷纷点头,虽然蓝方占据了定计划的便宜,不过这种数据仍然让人感到心惊肉跳,如果华约和北约开战要付出这种代价,那他们这些国防部的领导现在就要想办法了。
“啃不动?”到了下午的时候,乌斯季诺夫和谢洛夫几乎同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乌斯季诺夫麾下的苏军像是乌龟壳一样硬,巧了,乌斯季诺夫也是这么认为的。
其他国家的军事观察员则是目瞪口呆,至少苏联人在这点上没有骗他们,这确实是一场非常贴近实战的演习,让任何国家最为挑剔的军人,也挑不出来毛病。
第四天,乌斯季诺夫元帅经过了一夜的考虑,最终决定全军压上所有梯队齐头并进,击溃联盟军,谢洛夫也知道联盟军一旦遇到是自己好几倍的红方部队,被消灭的速度回大大加快,“第二梯队准备作战,战斗到底。”
谢洛夫是很无奈的,乌斯季诺夫这招很不要脸,红方是单纯由苏联红军组成的,自己的蓝军是各国的华约部队拼成的,指挥起来肯定有些不如意的地方。
双方的空中侦察力量不断地反馈最新的局势,当得知谢洛夫压伤第二梯队的时候,乌斯季诺夫元帅哈哈大笑道,“你们知道么?总政委输了,通知各部队,把联盟军包围之后,集中力量击溃华约各国的部队,斩断蓝军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联系。他的大纵深突击自然会失败……”
所有人都知道,红方和蓝方的决战马上就要开始了,当双方第二梯队的部队到达之后,乌斯季诺夫立刻命令,集中力量进攻蓝方由华约联军组成的蓝方第二梯队。
第八百三十四章 南亚战事起
“契卡师,克格勃师希腊部队全线压上,给我坚持到最后一刻。..必须让乌斯季诺夫记住这一次的大演习。”谢洛夫也没有办法,他早就知道自己的蓝方薄弱之处就是第二梯队的华约联军,这场演习就像是左手和右手打架,是两个互相了解的人在左右互搏。
通过前线机场起飞苏霍伊和米格与敌军剩余空中目标进行交战,但肯定会至少前出一百公里以上的位置防止被友军袭击,同时阻止北约的空中力量升空。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把北约的空军歼灭在机场之中。
在苏霍伊和米格战机没有全部阻止北约空军升空,有一批敌机穿过了空中铁幕之后,萨姆导弹会摧毁所有的空中目标大约在一百公里到二十公里范围,无差别对空中目标进行打击基本上飞机根本不敢靠近
由高炮组成的杀伤弹幕在雷达的引导下,会在特定空域,例如一千米到三千米米高度十到二十公里范围内所有空中目标统统摧毁可以通过空炸的方式制造弹幕,当然也可以使用核弹防空。石勒喀河防空车通古斯卡便携弹以及btr的机炮以及伴随的6航组成的低空防空网,乌斯季诺夫指挥的红方部队,一字开启了大纵深突击的全部准备。
“召唤空降军,在蓝方侧后一百公里处进行空降,截断蓝方部队的后撤路线,全歼对方,结束这场演习!”乌斯季诺夫元帅开始最后一步的部署,达成这次演习的目的。
靠近明斯克的指挥部中,气氛就没有这么乐观了,乌斯季诺夫顶住了蓝方不断的攻击,成功启动了所有大纵深突击的准备,此时的红方部队就像是一道齐天高的巨浪。面对这种不可抵抗的全面进攻,他们毫无办法。就像是眼睁睁的己被压路机碾压却动态不得一样,这是近万辆坦克步兵战车防空履带车的整体移动,打都打不过来。
“又不是真的被包围,怕什么?继续抵抗,直到所有参演部队建制全部被消灭。坚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最后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引爆原子弹。”谢洛夫背着手毫无办法,实际上最里面的原子弹也只是能起到安慰的作用。
双方作战的战线有数百公里,有什么原子弹有这么大的打击面?连大伊万都没有这种让百公里范围内寸草不生的能力,可以说他没有办法。他也明白乌斯季诺夫还没有动用空降师,可自己已经没有选择,兵力劣势的他只能选择一面进行全力攻击。
克里姆林宫内,穿着元帅服的勃列日涅夫接到了蓝方指挥部来的电报,微微摇头道,“谢洛夫总政委,准备引爆二十颗核弹,和红方部队同归于尽。”
“他做不到,二十颗核弹凭借我们的全机械化军队,完全可以突破,不过可能会损失五分之一左右的兵力,可这样一来,蓝方一样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副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大将接口道,“在我们的建军思路当中,本身就讲核战争放在选项在内。总政委这是在拼命,尽最大的可能给国防部长造成最大的损伤。”
“一旦我们进攻西欧,北约用核弹阻止我们进军,本身就在必要的考虑当中。”崔可夫元帅想了一下说道,“既然演习没有定下详细的限制,那使用核弹也是可以的。”
当然是不可能使用真的核弹,可使用几十吨高爆炸药模拟核弹爆炸,还是轻而易举的。现在西方八一大演习的关注点,就变成了总政委的蓝军还能坚持几天,以及会在什么时候使用吗模拟核弹,能造成多大的战果。
近百万大军上万辆坦克在东欧大平原上厮杀,对于所有爱好军事的人来说,都是一场盛宴,各类键盘政治家纷纷出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指点江山。毫无心理负担的对着红方或者是蓝方的策略和部署指指点点。
动用近百万军队的军事演习,不敢说绝后肯定是空前了,在此之前还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军事演习,加上报纸上刊登不论是红方还是蓝方那一望无际的装甲力量,密密麻麻排列在一起的坦克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和军事沾边媒体的注意力。
苏联令人就害怕的地面力量,成了各**事爱好者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对于北约总部的指挥官而言,这就不是什么谈资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沉重的威胁,像是一颗巨石压在所有北约指挥官的心中。虽然心中不是很想承认,这些北约的成员心中确实是希望蓝军赢的,这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屁股的问题。可战场演变的形势对蓝方越来越不利,红方的全面进攻启动之后,蓝军立刻进行后退,不然就是被歼灭的下场,这场演习很可能几天内会决出胜负。
“事实上蓝军的地面力量远远过我们和华约对峙前线的标准,空军配备的力量也不比我们差多少,可时间才刚刚五天,就已经漏出了失败的迹象。而我们地面力量往乐观来说,只有对面华约的三分之一,实际上还没有,这怎么打?”一个荷兰指挥官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可是却没有人站出来回答。
“那是因为那个苏联总政委根本不是指挥官,他只是一个特务。”这种反驳刚刚提出来,整个会议室气氛就是一静,然后互相之间交头接耳,该干什么干什么。他们不能反驳,不然会拉低自己的档次,显得不称职。
现在战争不说一线指挥官完全没作用,至少专业的参谋团队会平衡一下指挥官的独自决断,除非谢洛夫旁边的参谋官都是摆设,不然就不会像是刚刚那个人说的那样,特务不会打仗。话又说回来,如果真是苏联的特务头子自己制定的计划,说明那个特务做指挥官也是完全合格的,因为除了少数几个人,大多数的北约指挥官都认为蓝军已经非常不错了。
如果明显已经被加强的蓝军不是乌斯季诺夫的对手,那北约更加不是苏联的对手。收拾苏联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更不要提苏联也是有一群簇拥者的支持,虽说没有太强的国家,可一个个也都不好对付,更不要提苏联还是亚安体系的领导者。
北约口中的合格指挥官,现在就差把脑袋塞裤裆里了。乌斯季诺夫像是巨浪一样杀过来,蓝军能支持几天,谁都不知道。不过他的沮丧心情不像别人想的这么重,难道打输一次演习他还要去上吊不成,对方才是国防部长,自己是总政委。如果总政委真的赢了,国防部长才应该去上吊了。
“主席,吃点东西吧,办法总要慢慢想!”小瓦莉娅端着食物走进来劝说道。
她还以为自己的上司在因为局势不利苦恼,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谢洛夫呵呵一笑笑纳了秘书的好意,伸出手接过了合盘,顺便摸了一下女孩光滑的手背,嗯,皮肤很好……
没有动送过来的食物,一直很乐观的总政委直接把女孩拉过来,让女孩坐在自己的腿上,搂着小瓦莉娅凹凸有致的身体道,“现在我比较明白了北约想到华约进攻时候的想法,所以心情不但不差,相反还相当不错。”
要知道谢洛夫指挥的蓝方扮演的是北约的角色,这次大演习相当于北约和华约一次对抗的模拟,非常不幸运的是,如果对苏联十分了解的总政委都赢不了国防部长,那北约也赢不了。很多人只是认为,美国和西欧的经济比华约强大,所以苏联堆积起来的坦克大军一旦陷入持久战,美国工业全力开足马力,迟早会赢。
问题是会陷入持久战么?西欧是大平原。而且在这些人的论点,往往是拿二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工业对比来说话,好像世界永远都是不变的,忽视了苏联刚开始战争就已经丢了重要工业区。可实际的情况是,单纯比较工业的重要产业,苏联在其中大多数指标上,从七十年代就已经越了美国,只是农业上一直差距明显倒是真的。
美国加西欧的工业在苏联加东欧的工业之上,可问题是苏联是欧洲的一部分,美国和西欧隔了一个大西洋,苏联不但有地理优势,还有军备优势,还有工业优势。
“我会坚持到最后一刻,这样才知道真正的战争来临会是什么样子。”谢洛夫低头嗅着女孩身上的味道,笑眯眯的道,“这样以后我会判断的更加准确。”
遥远的南亚,此时正是午夜时间,一道命令从新德里出,迅经过了各级指挥机构到达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边界,印度女总理英迪拉甘地下令,西线住房印度军队越过边界,进攻巴基斯坦……
战争在午夜时间骤然爆,印度军队的部署一直就分成两个方向,而且主力部队已经就非常靠近边界,对巴基斯坦进行直接威胁,所以一旦作战命令下达,印军迅就能越过边界。
第八百三十五章 阿明的决断
八十年代的印度军队,处在建国以来实力最强的时刻,得益于苏联不遗余力的扶持,印度军队完全可以在面对巴基斯坦的时候有压倒性的优势,同时保持对中国的均势。????印度的部队还是东西两线,东线面对中国,西线面对巴基斯坦。一百五十万的印度军队,主要还是面对巴基斯坦,原因很简单,印巴的边界比中印的边界长。
同时印度更容易建立起来对巴基斯坦的优势,这当然有苏联的影响力,在苏联的全球战略支配下,苏联继续采用“拉印抗美”的战略,帮助印度建立和展了现代国防工业体系。而美国为了自己在南亚的战略利益不受损害,也开始缓和了美、印关系。这一时期的国际战略环境态势总体上将对印度非常有利,印度积极实行了保6制海的安全战略,借以巩固在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其重点是:以优势兵力对巴基斯坦和中国保持军事优势,南下印度洋,最大限度地控制印度洋海域。
苏联和印度签定了明显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条约,为期二十年,即:,该条约明确规定:“缔约双方深切关心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并且十分重视在国际上互相合作以便实现这些目标。”印度与苏联两国应“就涉及双方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彼此保持经常的联系”,条约规定:“在任何一方遭到进攻或受到进攻威胁时,缔约双方应立即共同协商,以便消除这种威胁,并采取适当的有效措施保证两国的和平与安全”。
也就是说:印度、苏联两国中的任何一方在受到攻击的情况下,另一方有义务与组织磋商并采取相应的有效行动。很明显,该条约具有军事联盟的性质,该条约的签署,标志着印度与苏联走上了军事结盟的道路,标志着印度与苏联正式结成了盟友关系
今天通过一次孟买大火灾,谢洛夫让印度人有了进攻巴基斯坦的借口,同时也表明苏联给印度的近百亿经济援助可不是白来的,英迪拉甘地一声令下,苏联武装了十几年的印度军队,越过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界,开始朝巴基斯坦复地挺近。
消息在几个小时之内传遍了全世界,并且瞬间引起了全世界的激烈反应,美国得知了消息之后强烈谴责印度不宣而战的举动,并且命令印度立刻中止军事行动,退回原来的边界。
还没有痊愈的美国总统里根,表了措辞严厉的谴责,并且表示已经准备了一切军事手段进行报复,中国也表示对印度的侵略行为要进行坚决制止,决不允许这种现代帝国主义的行为和霸权主义的行为生。
“印度有充足的证据,孟买大火灾是人为的灾难,罪魁祸就是巴基斯坦。”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面对这种指责激烈的反对道,“印度绝不接受这种耻辱,如果有人想要强迫印度做看几万人的人民被屠杀而没有反应,那是做梦。印度不会妥协、不会接受、准备全部的力量进行应战,这不再是殖民的时代,也不会有人在对印度进行压迫。”
英迪拉甘地的表态,同时把孟买大火灾归结于巴基斯坦,让所有印度人都震惊了。他们不知道这次印度建国以来最惨重的事故,竟然是自己敌人巴基斯坦造成的,一时之间印度各大城市都有人上街,表达对英吉拉甘地的支持。
“总书记,军事演习暂停了么?好,我明白了。”拿着手机的谢洛夫声音很奇怪,似乎身体出现了状况。简单的回答了几句,就放下了手机。
放下手机的一瞬间,一直忍耐着的小瓦莉娅也放下了自己紧捂着嘴巴的双手,那种忍耐着的羞涩目光瞟了一眼身下的男人。身上的军装衣衫半解已经被打开,可以若隐若现的看到里面的风光,至于下半身的军裤,早已经不知道丢到什么地方去了,入眼之处一片雪白。
刚刚谢洛夫接电话的时候,小瓦莉娅心中是很紧张的,要知道电话的另一头可是苏联的伟大领袖,想要下去被身下的男人制止了,才捂着自己的嘴巴不敢出一点声音。
“这要是被现我可怎么办啊,你也不好办,你可是总政委,竟然逼迫和你女儿大的下属和你上床!”小瓦莉娅因为紧张一下子趴了下来,贴着男人的耳边喃喃道。
“我什么时候逼迫你了,小同志,明明是你来报恩的。”拖着女人的美臀,入手一片滑腻,谢洛夫坐起来边动作边道,“来,让总政委指导你工作,都交给我……”
小瓦莉娅轻轻地嗯了一声,闭上眼睛任由抱着自己的老男人施为,接受着亲力亲为的指导。没有一分钟,雪白的肌肤上,就出现了一层细密的汗水,身体也变的粘粘的。
这点总政委早就现了,小瓦莉娅的身体更加符合水多、毛少的定义。每次都是时间不长整个身体就迅进入状态,时间不长身上就像是抹了一层油一样,有一种别样的诱惑。刚开始他以为这个小姑娘爱干净,后来现不是这样,而是这一任秘书根本不需要刮刀。
“不知道我有几任前辈,接受过主席亲自指导工作呢?”一双手环绕着男人脖子的小瓦莉娅,不断感受下面的冲撞,用十分依恋的双眸看着谢洛夫问道。
“我现在的妻子就是我的第一任秘书!”谢洛夫用一种说来话长的口气道。这个故事大概要从二十八年前开始讲起,自己看着苏联国旗的震撼还没有过去,直接就被进来送报告的贴身秘书震撼蒙圈了,在理想和毛妹之间果断选择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