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58-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对抗正好,他敢对抗就是结束冷战的时刻。”谢洛夫冷哼一声道,“欧美的环境转右,主要应该在英美两国,受到经济压力最大的应该是民主德国,还有一个国家我们必须要注意,就是在北约背后的葡萄牙。虽然葡萄牙现在的情况很平稳,可我们不得不防御一下,那是我们铺设海底电缆在欧洲的集合点,绝对不能丢失。”
所有特务头子都沉重的点点头,谢洛夫知道这些人已经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并且会开始着手进行防备。幸亏葡萄牙挨着的是西班牙,要是挨着英法德这些老牌帝国主义的任意一个,两相对比之下,葡萄牙的人民支持就不是这么容易被争取的了。
这种情况必须感谢佛朗哥,幸亏他一定程度上起了反作用,让西班牙的经济也不强。同等的规模下,人们会更加追求公正和平等。不过要是对方的水准远远超过你,这招就不好使了,西班牙明显算不上一个多么强大的对手。
当然,苏联还是让葡萄牙重新回到了非洲,开始在自己的原殖民地国家开始发挥影响力,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葡萄牙怎么也有点遗产存在。苏联还在强压南非的情况下,需要葡萄牙帮助自己稳定安哥拉、莫桑比克的局势。这回葡萄牙的回归,明显带着一丝国际主义的色彩,虽然只是流于表面,实际上仔细想想就知道这种交流葡萄牙明显更占便宜。
“那么,我们怎么处理这些波兰人?关一辈子么?”第一副主席博布科夫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这就是这次抓获的六百三十八名波兰团结工会的领导,到底要如何处理。
“嗯?啊噗……”打完喷嚏的谢洛夫手一挥道,“怎么办?把人民的问题解决掉,干掉他们,只要我们不承认,谁有证据是我们出手抓的人?有证据么?”
“那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还是要找一个隐蔽的地方。”第一副主席切布里科夫谋划道。
“就明天吧,我们的国土资源虽然很宝贵,但还是由足够的地方给敌人做墓地的。”说话间谢洛夫站起来道,“明天全部枪决,尸体就更简单了,我们有的是化学原料。”
“最后一件事,给尼加拉瓜五十万支步枪,以及一条子弹的生产线,就这样!”谢洛夫挥手结束了这次会议,美国如果铁了心推翻现在尼加拉瓜的政府,苏联没有在美国眼皮底下和对方拼消耗的本事。但谢洛夫却可以做另外一件事,让那些中美洲香蕉共和国变得混乱不堪,一直在战乱当中。如果自由的持枪是自由,那克格勃很愿意让美国周围的国家都享受到这种自由。
苏联的工业规模是超过美国的,虽然没超过几年。但确实在很多重要的产业上苏联的产量更高,当然在军事工业上两国还是各有千秋,具体到轻武器的制造上。苏联并不是针对美国,而是表示所有国家都是垃圾。五十万把突击步枪,对苏联来说什么都算不上,都够不上军援的级别。
卢比杨卡内部监狱,一道又一道铁门被拉开,谢洛夫脚步不停,听到里面的波兰团结工会的人在交流,可惜他并不懂波兰语。内部监狱的条件还可以,称得上冬暖夏凉,前几年空空如也的时候,总政委会选择一个单间住一晚上。
“一共六百三十八人,其中四百四十五人是男人,我们已经核对无误。”因为这些波兰人都比较激动,不断的进行咒骂。谢尔瓦诺夫不得不贴在主席的耳边说话。
“嗯?”谢洛夫默然点头,在走廊中看着每一个波兰团结工会的重要领导,这里面应该有不少后世波兰的大人物,可现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待宰的羔羊。
一路前进很快到达最里面的牢房,用眼神示意打开牢房,谢洛夫走了进去,直面波兰团结工会的领导人瓦文萨,也是后来波兰的第一任总统。
“会不会俄语?我是抓你的人,苏联国家安全总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没错,自由世界眼中的恶魔,波兰人心中最怕的那个人。”谢洛夫审视的盯着这位只知道罢工的领导人道,“是我策划的行动,把你和其他刘百三十七个工会领导全部抓进来了。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么?如果有,请快一点,你以后没有机会了。”
“你敢杀我们?”瓦文萨咄咄逼人的盯着谢洛夫喊道,“我们是波兰人,你们苏联克格勃没有权利这么做,我们的命运应该由波兰人来决定。”
“为什么不呢?你不知道有限主权论是我提出来的么?”低着头点了一根烟,谢洛夫深吸一口轻松道,“你们波兰政府下不去手,只能由我来代劳了。我并不在乎波兰人是不是恨我,反正只要冷战胜利,我就会把你们踢出社会主义阵营。你不知道你们几十年来给我们找了多少麻烦,还有你,如果你不明白你死亡的意义,那么我来告诉你,团结工会的灭亡会阻止苏联大军对波兰的入侵。”
“从俄罗斯帝国到苏联,你们这些野蛮人从来都没有变。”瓦文萨咬着牙道。
“你也是斯拉夫人,不过波兰那部分斯拉夫人,我觉得定义成叛徒比较合适。”谢洛夫对瓦文萨的指责照单全收,一点也不生气道,“莫斯科只被攻克过两次,只有有一次就是波兰人干出来的,可惜,历史证明我们比你们强。波兰做的更多的缺德事我不太愿意说,我告诉你们我怎么争取舆论,首先从犹太人下手,把波兰在二战中配合德国的事情在全世界散步这么一番,然后发起一场运动,枪毙几千个帮凶,你就会发现没人帮波兰说话了。”
犹太人在美国虽然不掌控真正的核心,但在传媒领域有着巨大的话语权,清算波兰助纣为虐,谁都不可能因为这件事指责苏联,只要美国不指责苏联,就没有人可以指责苏联。
“我改变注意了,提前行动,今天晚上把所有人枪毙!”走到内部监狱外,谢洛夫踩灭了烟头回头道,“这些人都会祸害。”
后来成为波兰总统的瓦文萨以及他的团结工会,清楚的复制了一遍苏联解体的过程,第二次选举直接输给了原来是共产党的克瓦希涅夫斯基。
在里根正式宣誓就职之前的半个月,克格勃对波兰团结工会进行了一次精准的攻击,瓦解了这个独立于波兰政府之外的政治团体,解决了自己阵营最大的隐患。
第八百二十一章 乘胜追击
波兰团结工会当然值得克格勃大动干戈,这不是废话么?内部的敌人永远比外部的更为危险。 历史上苏联对波兰团结工会的时候,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其实这种工会对克格勃真的就是难以对付的组织?他有多少人?又有几条枪?还是决心的问题。
对付这种组织,其实还真的需要西方的民主。就像是英法德瓦解团结工会的手段,必须要承认,这种自负盈亏的帝国主义,可以很快让他们清醒。比克格勃没事就出动割韭菜更有用,不过短时间内,克格勃也只能做到这点。
只要暂时不添乱就够了,哪怕安稳十年,也能度过里根的任期。哪怕就是苏联战略进攻的十年,波兰的消费也远远过自身的增长。又不接受紧缩,完全是把苏联当做大头。
很快,克里姆林宫传来消息,让谢洛夫去克里姆林宫去见勃列日涅夫总书记。
在临近一九年的时候,正是一年当中莫斯科最寒冷的季节,此时的勃列日涅夫身上再无年轻时候的英俊,也没有刚刚上台时候的意气风和七十年代的威严。这位苏联的伟大领袖身上,只能看到老迈,也只有老迈。
“你收拾了波兰的团结工会?”勃列日涅夫此时的精神状态还算是不错。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他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平时的工作都是由书记处和几个贴身的秘书负责。
“欧美的态度转向对抗,这个时候内部出现了祸害,我无法彻底根除这种土壤,又不希望国家在这件事上难堪,只能策划一个行动,干掉这群祸害。”谢洛夫面对面的坐下,房间中有三个人,谢洛夫自己,勃列日涅夫、还有勃利日涅夫身后的贴身护士妮娜。
“也好,可惜,我老了!不然我一定能收拾的了里根。”勃列日涅夫眼中闪过一道光芒。从各种的表态当中,苏联已经确认里根确实对苏联敌意满满。
“这是怎么说话的,就算里根要和我们拼命,我们也不虚他。”谢洛夫微微仰头,带着蔑视的口气道,“我们本就是敌人,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地区,我都做好了准备。”
“那些人都处理了么?”过了一会儿,勃列日涅夫问道,那些人,指的自然是波兰团结工会的那群人。
“已经都处理了,我有一个计划!”谢洛夫陈述着后续的收尾工作。勃列日涅夫闭目倾听了一会儿,换换开口道,“可以,在里根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直接造成既定事实,对了,南斯拉夫方面,你是准备怎么做。”
铁托多活了几个月,但还是在三个月前去世,目前南斯拉夫开始摆脱悲痛,尝试进入后铁托时代,从铁托访问莫斯科的时候,谢洛夫和铁托有过非常不愉快的交流。勃列日涅夫知道这件事,他也同意谢洛夫的话,只不过他是总书记,不能直接表态。
“准备已经开始,不过还是要等待变化。任何计划都需要时间来检验。”谢洛夫回答道。
“是啊,需要时间。去做吧……”勃列日涅夫一身长叹,他现在十分缺乏的就是时间。可是却在他暮年的时候,美国出现了一个想要对抗的总统。
谢洛夫离开后,勃列日涅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忽然对身后的妮娜问道,“妮娜,我现在是不是已经快死了?”
“总书记,按照我制定的作息时间工作,放松心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从我照顾你开始到现在,不是一直都很好么?”妮娜看到现在已经暮气沉沉的勃列日涅夫,心里也颇为不好受,她是亲眼见证了全苏联认为的伟大领袖,正在一点点的走到人生终点。
克里姆林宫外,谢洛夫双目直视太阳,直到出现眩晕感。时间不长,一辆专车停在他面前,微微额示意,“早先的计划,是到了实行的时候了。”
很快,苏联共青团真理报刊登了,国家安全总政委谢洛夫关于解决若干历史残留问题的意见,指出东欧包括苏联本国在内的长期反犹问题。这有违于各国民族平等的政策。
“我们一直指出,从导师列宁建立这个国家开始,我们一直在追求各民族的平等,历史的因素,让各国或多或少的存在其他少数民族。既然是现在社会了,立身于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当中,各兄弟民族应该把互相之间的矛盾控制在可行的范围之内。但是有些罪行是必须要审判的,正义也许会迟到,但它总就会到来。解决掉这个历史包袱,可以让我们的国家一级兄弟国家展的更好。”谢洛夫在共青团真理报上,开始高举政治正确的大棒,着重的指出了东欧各国的犹太人问题。
政治正确这个好东西,全看想要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怎么用。反正犹太人除了在以色列就是在美国,整个东欧已经没有多少犹太人了。不用害怕这些犹太人以后会反咬苏联一口。还可以频频赚取好名声,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很快一些揭对犹太人进行歧视的案件,纷纷被揭出来,这种案件谢洛夫想要多少就可以有多少,实在没有的话,他还可以制造一批。只是赚取好名声自然不是这次克格勃的目的,克格勃的名声也就是这么回事,看顺眼的能接受,看不顺眼的天天都在抹黑,就好像他们自己的中央情报局、军情六处全部都是慈善机构。
很快苏联就把制造出来的舆论开始宣泄出去,各种文件和解密文件指出,东欧国家普遍都是反犹的,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波兰。第三帝国征服波兰之前,波兰就已经是一个反犹太的国家,以各种法律、措施来打压、歧视犹太人。波兰的大学对犹太学生名额设限,能够入学的必须与波兰本地学生隔离,稍有反抗就会被同学、老师殴打。
“这次就要对波兰动手,我们有的是证据,当初清算的时候忘记了这个帮凶,这个华约的内部问题儿童,三十年来给我们制造出来了数不清的麻烦,到现在我都有点分不清波兰对华约的作用,到底是正面作用大一些,还是负面作用大一些。”谢洛夫对着齐涅夫比划道,“这次不知道能不能用正义的大棒,让这些波兰人清醒一点。”
克格勃和斯塔西很快公布一批解密文件,表明波兰在二战当中。卫国战争开始一个月,波兰东部城市耶德瓦布内的犹太人小区遭到血洗,至少三百四十人遇害,动手的就是当地的波兰人。文章还特别指出,与当时很多不明真相的法国人、荷兰人和比利时人不同,许多波兰人在明知犹太人被关入集中营后将面临死亡的情况下,仍然帮助纳粹德国搜捕犹太人。
战火熄灭后,犹太人回归故里的希望也破灭了。政府将其包括土地、房屋等财产分给了波兰人,为避免让已属于自己的财物物还其主,一些波兰人便对刚刚逃离战火、满怀希望返回家园的犹太人举起了屠刀。侥幸存活下来的犹太人早已失去了反抗能力,他们或远走他乡,或逃到深山野外隐居起来。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中期,“排外”的阴霾一直盘旋在战火乍熄的波兰大地上。
一九年一月,里根上台前夕,苏联克格勃联合民主德国斯塔西对外宣布,将重启战后东欧犹太人的历史问题。很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宣布跟进、第三天、捷克斯洛伐克宣布跟进,加入克格勃成立的调查委员会。
“我们还将调查十三年前波兰犹太人的移民潮,是不是又一次的反犹浪潮,以及波兰**当局是不是存在管理疏忽,如果有的话,不得不说波兰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负面作用,在整个阵营的欣欣向荣的情况下,这个国家却在倒数第一,国家背负了巨大的外债!”在接受访问的时候,谢洛夫毫不犹豫的对波兰的问题表示不满。
同一时间,关于各种波兰人笑话的段子开始在东欧流传,并且马上扩散到了西欧。幸亏谢洛夫上辈子没少看波兰球的段子,这种事情根本难不倒他。有克格勃在各国的网络,这种段子扩大的十分迅。
苏联以及大部分东欧国家的接连表态,先让匈牙利承受不住,匈牙利**总书记卡达尔先回答了来自苏联的指责,“在二战时期,很多匈牙利人选择了邪恶的一边,而不是守护善良和荣耀。匈牙利愿意重新审视这些事件,给当初受害的犹太人一个公道。”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部分犹太人都是匈牙利提供的,在匈牙利总书记卡达尔表态之后,其他国家把目光全部集中在波兰身上,“只要波兰人服软,立刻冲进去把反苏分子一网打尽,就说他们反犹,明白了吗?”8
第八百二十二章 对抗是主流
“主席,我们的动作会不会给美国人抨击的口实?要知道明天就是里根上任的日子。”齐涅夫知道,这也是波兰团结工会被苏联一直容忍的因素。
“波兰移民和美国的犹太人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我要用这次的事情教育一下波兰人,让他们知道,哪怕就是很愿意找苏联麻烦的美国,也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和犹太人相比,波兰人的想法根本就不会被重视。”谢洛夫哼哼笑了两声,冷着脸道,“按照我说的做,到底怎么做,我们可以静待结果。”
一月二十日,是美国总统就职的日子,这一届的美国总统,是二流演员出身的里根。平心而论,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位美国总统不抱多大希望。就连美国人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有一个人是例外的,那就是里根自己,至于拥护者当中,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奥斯卡影后奥黛丽赫本,赫本在好莱坞帮助里根拉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人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里根也是如此。奥黛丽赫本对里根的支持,在好莱坞当中显得十分珍贵,二战后里根是好莱坞最活跃的国际主义分子,他呼吁禁用原子弹,反对美国援助花生米,没有什么政治话题是他不参与的。不过从这时候起,里根的政治立场也在悄然发生转变,他最初不相信共产主义对美国的威胁真有那么大,但随着苏联和美国的决裂,里根在好莱坞独立公民委员会的一段经历让他对电影行业内的共产主义活动有了新的认识,从此反苏立场愈加坚定。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连里根自己都不会否认,那就是屁股决定脑袋这个定理在他身上发挥了作用。里根的经纪人帮他搞定了一份百万美元大合同,算是步入了有钱人阶层,而当时是美国历史上个人所得税率最高的时期,所以里根不喜欢民主党的高税收政策。
按耐住实现梦想的激动,里根开始进行自己的就职演讲,首先的开始感谢了自己的竞选团队,当然其中包括一直鼎力支持的奥黛丽赫本。
“今天对于我们中间的一些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庄严隆重的时刻。当然,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来说,却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按照宪法要求,政府权利正在有序地移交,我们已经如此例行公式了两个世纪,很少有人觉得这有什么特别的。”
“因此,在我们开始之际,让我们看看实际情况。我们是一个拥有政府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拥有国家的政府。这一点使我们在世界合国中独树一帜,我们的政府除了人民授予的权力,没有任何别的权力。目前,政府权力的膨胀已显示出超过被统治者同意的迹象,制止并扭转这种状况的时候到了。”
“多年来我们能取得巨大成就,获得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未曾获得的繁荣昌盛的原因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和个人的天才;这里比任何其他任何地方更容易得到、更可以保证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得到这种自由所付出的代价有时相当昂贵,但我们从没不愿意付出这种代价。”
“当我们在这块土地上时代相传时,全世界将看到,我们所具有的力量更加强大,我们将再度成为自由的典范,成为现在还没有获得自由的那些人的希望之光。”
“这里的每一个墓碑都是对我所提及的那些英雄的纪念。他们在一些叫贝鲁伍德、阿尔贡、奥马哈滩、萨莱诺的地方,在相隔半个地球之遥的瓜达卡钠尔、塔拉瓦、独排山、长津水岸和一个叫越南……有着许许多多稻田和丛林的地方献出了他们的生命。”
有人告诉我们在他的身上发现一本日记。扉页上写着这样的标题:我的誓言。他写下了这样的话语,“美国必须赢得这场战争。为此,我会奋斗,我会拯救,我会牺牲,我会忍受,我会并将尽我最大的努力英勇奋战,就好比所有的战争问题都将由我一个人来肩负。”
按下遥控器,电视上的实时转播消失。这是苏联首都莫斯科,权利的象征大克里姆林宫。没人会想到一群苏联的掌权者,正在观看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
“他提到了长津湖、也提到了越南、他想要对抗?他凭什么?他敢和我们对抗?”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喊道,“今天是一九八一年,我们早已经从卫国战争中两千多万死亡数字中恢复,我们的工业产能比美国还大,整个欧亚大陆我们苏联说这是正确的,就没有人会反对,这个二流演员凭什么和我们对抗,就凭他?”
慢吞吞的喝了一口水,谢洛夫舔舔自己有些发涩的嘴唇,拉长着声音道,“今时今日,不论美国人说什么,我都不怕他们。华约大军一旦启动,两个星期就会到达大西洋。整个欧亚大陆,我们在任何方面都是占据优势的。随着时间的流失,我们的优势会越来越大,他想和我们拼命?很好,这次我要美国人的命。”
“吉洪诺夫同志,国内的经济工作不要出现问题。”沉默不语的勃列日涅夫忽然提出了另外一个不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问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的。柯西金已经因为身体原因退休,目前正在养病。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吉洪诺夫正式成为部长会议主席,领导苏联政府的工作。
“是,总书记!”虽然吉洪诺夫也不知道勃列日涅夫为何突然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但这并不耽误他保持着顺从的态度,他也是勃列日涅夫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
“嗯!”勃列日涅夫轻声答应了一下,忽然开口道,“里根的就职演说都不避讳战争,证明一些言论说里根上台之后,会改变自己的反苏态度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主流是对抗。苏维埃不惧怕对抗,他以为他是谁?也好,让我们静待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经济绝对不能出现问题,要能够支持祖国和美国的对抗,吉洪诺夫,你的责任重大。”
“我会尽一切可能,让国家有充足的经济实力。”吉洪诺夫认真的保证道。
“全国代表大会会在下个月召开,安德罗波夫同志、契尔年科同志、你们准备一下相关的报告,这次大会将绝对未来五年祖国的对内对外政策,你们两个要好好的准备。”勃列日涅夫又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两个主要助手,语重心长的道,“这次会议很重要,非常重要。”
“是!”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纷纷点头,态度上都十分尊敬,没有任何的异常。
很长一段时间,勃列日涅夫都没有继续说话,像是在休息,最终还是开口道,“也许我无法再继续迎接下一个对手了,但我会尽力的让国家越走越远。”
“这场对抗的胜利,必将以美国的彻底失败而结束。对此,我从来都没有过任何怀疑。”谢洛夫边磨牙边道,“我们的理想,人民的希望,都落在我们身上。不管是谁、是哪个国家、敢阻挡我们的道路,必将会被毫不留情的碾碎。”
“我们做的到的!”勃列日涅夫有些疲惫的挥挥手道,“我累了,有重要的事情可以用报告来告诉我,散会!”说完话勃列日涅夫缓慢的站起来,慢慢的离开了会议室。
一月二十三日,谢洛夫代表苏联中央主席团提出报告,要求对波兰在一九六八年犹太人移民潮做出解释,并且要求波兰政府接受其他华约国家的调查,处理当年犹太人聚集区的一些违法和暴力行为。随后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跟进,表示愿意帮助波兰解决这个问题,这是非常明显的施压,尤其是主导调查的人是谢洛夫。
一些在海外的波兰团体,频频发出了抗议,甚至要求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对苏联施压,这种海外波兰团体的声音,谢洛夫没有封锁,也没有让波兰政府进行封锁。瞬间就传遍了整个波兰。一些知道波兰政府面临压力的波兰人,心中怀着希望等待着。
“他们什么也等待不到,以犹太人和波兰人对英美的重要性而言,傻瓜都知道里根和撒切尔对站在哪边。”谢洛夫歪着脑袋道,“继续对波兰政府施压,让各国联合调查组进驻。”
里根和撒切尔是很愿意找苏联麻烦的,尤其只是表态,让波兰去成为苏联人的问题。可他们都不能这么做,甚至英国和美国国内波兰人的游行和抗议,都没有登上重要报纸的版面,相反绝大多数的报纸都一边倒的认为,苏联此举是正义的举动。英国工党和美国民主党都表示,苏联在这件事上的担当是令人震惊的。
波兰国内一些人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很快就被英美的主流媒体一泡尿浇灭了。
第八百二十三章 里根经济学
“我就喜欢这种二选一的题目,在人际交往中,这种二选一通常都非常伤人。我们苏联和美国,就像总是给对方出题的考官,这次算是略占上风。”看着波兰同意调查组进驻的声明,谢洛夫呵呵直笑。好消息,栽赃这种事情克格勃是最拿手的了。
犹太集团固然不能和英美本土的大财团相提并论,不过它们同样具有让里根和撒切尔夫人闭嘴的能力,相信这两位反苏的领导人,现在一定憋得很难受吧?
当今世界的传统媒体仍然在英美的手里,至少大部分在。谁让对面一水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呢。苏联现在累积了这么多国家摇旗呐喊,可打起嘴仗仍然处在下风。没办法,苏联这边都是泰国、柬埔寨、越南这种货色。加上英法德都是殖民帝国的前身,单独虽然不能和苏联相提并论,可抱团在一起就是苏联远远不能相比的了。
不过嘛,世界上有一半面积的非传统媒体,在苏联的掌控之中。如果里根聪明的话,应该会在国际网络中奋起直追了。现在苏联至少在自己的几十个盟国当中站稳脚跟,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美国想要竞争也很困难。
就这样在欧美媒体的一片赞扬中,居心叵测的克格勃联合各国特务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调查团,这只调查团名义上就有近千名成员。开始调查一九六八年波兰犹太人的移民浪潮,是不是在其中有犯罪和暴力、歧视等等的行为。
“排斥犹太人无非就是这么几个因素,其他因素对我们并不重要,这次针对波兰的调查给我着重强调两点,舆论的作用和天主教的作用。我要让波兰人的恶名全世界都知道,最好做到以后苏联怎么对待都不会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波兰说话。往波兰天主教的领域当中波脏水、以及波兰一些民族主义者掌控的舆论渠道。”
“波兰的天主教势力本身就是反苏的,至少一定程度上算是。波兰民族主义者的舆论渠道,和波兰团结工会有很大的关系。两者都是我们苏联的敌人,舆论方面我们要强调波兰在第三帝国肆虐欧洲的时候,波兰所起到的帮凶作用。以及战后阻止犹太人回归家园的谋杀和清洗案件,最后以一九六八年犹太移民潮作为总结,强调波兰这个民族一直都是这么的不可理喻、以及种族主义。”
“假宣传部的宣传工作,就是释放关于波兰的政治笑话,我要让波兰人在欧洲成为笑柄。不管年头多长的陈年旧案,只要是二战时期开始的,我们都要调查。而且要造成这不是单独的个人犯罪,而是波兰民族的共同想法。”
“我们为犹太人主持正义,我们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敌人同样认为我们是正确的,同样清理掉波兰的反苏以及反社会主义的分子,一举两得。当然我们本国也应该出现一些案件,对了,中亚和高加索的犯人随便挑出来一批,制造一些案件然后表示处理过了就行了。”
谢洛夫指出了注重要干掉的主要势力,稳定住苏联阵营的问题儿童。而在另外一个大洲,世界上的另外一个超级大国,也同样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