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百零八章 伊阿战略

  “只要人民党能够挥出来自己的组织力,西边有伊拉克共产党、东边有阿富汗人民党、北边有我们苏联共产党,你们害怕打不赢么?所有的理想都必须建立在胜利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一切的理想不过是幻想。你们的犹豫不决,只能给革命事业造成失败,和很多国家的同志一样,最终被送上绞刑架。”谢洛夫面色冷漠,似乎没有把因为自己的主张会死多少人这件事放在心上。

  如果一定有人要死,总政委当然希望是敌对势力去死。他并不是在吓唬这些伊朗人民党的同志,一旦继续下去,几年后伊朗政权取缔本国的共产主义组织人民党,并指令十八名苏联外交官离开伊朗。七十个共产党领导人因叛逆罪被捕,一点五万名支持者被镇压,该党受到灭顶的打击。对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反美也反苏的政策,大部份不肯屈服的伊朗共产党人只好四处流亡。

  流亡有什么好,苏联这么大的地理优势,完全可以支持伊朗人民党打内战。伊朗人民党又不是没有一战之力,最坏的结果,挑起印巴战争的计划先延后,先策动伊拉克和阿富汗对伊朗进行东西夹击,反正伊朗的政局已经失控,一盘散沙的状态下,完全任由谢洛夫怎么揉搓,只要那些宗教领袖无法团结一致,这个国家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地方。

  “真到了决定命运的时刻,谢洛夫主席,苏联不会抛弃我们吧?”经过了短暂的讨论过后,一名伊朗人民党的干部询问道。苏联最终怂了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当初伊朗人民党就曾经亲身领教过一次。苏联撤军之后的伊朗北部很快就被巴列维平定,那次伊朗人民党可是用了好长时间才恢复元气,要不是白色革命造成农村破产和工人阶级的产生,现在伊朗人民党说不定都恢复不过来。

  “现在已经和二十年前完全不同了,苏联和美国已经没有太大的国力差距,而且我们更近!”谢洛夫嘴角含笑道,“你们怕什么,有三百万工人阶级的支持,有海量的破产农民等待你们改变命运,把伊朗人民自己的财富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最坏的情况还有伊拉克、阿富汗和我们苏联的支持,这么多条件都齐全,怎么可能会输?”

  “我们明白了,也许这一次我们能让伊朗得到改变。”最终这些波斯人还是选择在相信苏联一次,就和对方说的一样,二十多年过去了,世界已经改变。现在不是只有一个受创严重的苏联,而是许许多多的社会主义国家。

  “你们不会失望的,苏联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谢洛夫哈哈大笑道,对于很多苏联的邻国来讲,美国和西欧都太远,他们无法去看。但对苏联的情况这些国家就了解多了,从实际上来说东欧和西欧、苏联和美国还是有所差距,可对于这些第三世界的国家,苏联现在的状态已经足够令他们羡慕了。阿富汗是如此,伊朗也是这样。

  当然最为让伊朗亲社会主义者受到触动的是伊拉克,两国是邻国。同样以出口石油作为主要收入,同时利用石油收入展工业,可明显伊拉克的日子就比伊朗强太多了。比起伊朗,伊拉克最有优势的地方就是公平,同时社会公益体系也比伊朗强大太多。

  最重要的是伊拉克的收入很平均,是多少就是多少。伊朗每一座高楼大厦的背后都有数倍的贫困人口存在。总不能我说巴列维有五十亿,我有五十块,两人一平均就是一人二十五亿资产吧?普通人的生活,伊朗人明显日子要苦的多。

  如果伊拉克的条件比伊朗好得多也就算了,可事情完全不是这样,伊朗虽然是一个高原国家,但是不论是各种矿产还是本身的土地都远远过伊拉克,伊拉克有很大一部分沙漠地区的存在,只有两河流域适合生活。本身条件比对方好,过的却没有对方好,这就非常说不过去了。

  谢洛夫自然是不知道伊朗人这种想法的,他也没想到伊拉克人有一点也能成为伊朗人的偶像,这完全是历史惯性思维在犯错误,有时候连他自己都忘记,这个时空的伊拉克也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了,本身在中东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他和伊朗人民党的见面很短,毕竟这个时候双方的见面是比较敏感的,伊朗一直对苏联抱有警惕心,这种警惕心很有道理。有机会从中得利为什么不插手?真以为苏联只能玩国际主义么?他谢洛夫就是玩社会帝国主义的专家。

  在卡特总统准备抛弃巴列维对伊朗进行拯救的同时,谢洛夫也摆明车马准备看看美国是不是能再来一次跨洋干涉。苏联和美国两国都找到了自己的代理人,准备在伊朗一决胜负。

  在巴库和伊朗人民党见面的三天后,借着因为宗教领袖身亡的事件,伊朗人民党突然出手动了全国总罢工,罢工从马什哈德开始瞬间席卷全国。伊朗局势转入军警与大型工会对峙的新阶段。十六日,国王迫于压力宣布进行有限特赦,释放一批政治犯。改组御用复兴党为新社会党。

  美国正在策划行动准备让巴列维国王滚蛋的时候,回到莫斯科的谢洛夫也开始拟定计划进行准备,进行让伊朗变色准备,并且提交到苏联中央主席团会议上。

  “从目前的局势上,我们可以确定目前伊朗反美是主流民意,就算是美国人也不敢介入进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拔出掉美国双柱战略中的波斯湾警察,是非常有可行性的。”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拿着计划书的谢洛夫慷慨陈词,告诉这群老家伙自己还在工作中,这一波的战略进攻还没有结束。

  至于伊朗为什么反美,原因很简单。其实美英苏三国在伊朗的时候都对伊朗进行过压迫,,苏军在阿塞拜疆,库尔德斯坦扶植卫星国,又支持伊朗人民党在内部搞风搞雨,英国在南部建石油公司,大横财,美国人倒是文明一点,驻扎都,公买公卖,但也喜欢在美军俱乐部里办舞会,泡波斯美女。

  从国家的角度上应该是苏联最遭到忌惮,其次是英国,最后才是美国。但是不要忘记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普通人的角度上这就完全是反过来的,苏联对伊朗的压迫是国家层面、英国对伊朗的掠夺是经济层面,两者距离普通人都太远。但美国那种到处管不住自己裤裆的风格,对于一般人的刺激是最大的,更不要提伊朗的宗教气氛这么浓厚。

  如果伊朗人手中有一把刀,一百人当中可能会有一个人因为国家受到屈辱砍苏联人。有十个人因为钱被英国人拿走砍英国人,但是谁都不能忍受自己国家的漂亮姑娘被外国人当马桶用,如果有机会,一百个伊朗人都会选择去砍美国人。

  在和平教国家美国人仗着两个臭钱到处做人形自走炮,迅就取代了英国和苏联成为了伊朗人最想干掉的第一名,更不要提苏联和英国都先后撤退了,美国人现在还赖着不走。

  “谈谈具体的计划,尤拉!”有些苍老的勃列日涅夫慢吞吞的说道,似乎对这次克格勃的大计划又有了一些兴趣,事实上勃列日涅夫赖在总书记的位置上不下去,就是想要让自己领导的苏联更加强大被历史记住。

  “伊朗秩序崩溃可能会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毕竟伊朗的宗教领袖要建立一个神权政府,这对我们是明显不利的,这也是我要插手的原因。再者阿富汗的局势也不稳定,更加不能让伊朗落入宗教分子的手中。当然同时亲西方的政党也不是我考虑的选项。趁着这个机会,一并解决阿富汗和伊朗的问题。”谢洛夫一副我们要玩大的样子道,“名义上我们主要力量投入到伊朗,实际上则是为阿明争取时间稳定阿富汗的局势。让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伊朗的身上,以阿富汗和伊拉克作为基地,干掉宗教分子和亲西方政党。”

  “可现在巴列维王朝还有七十万大军,在中东是屈一指的。”基里连科摇摇头道,“你想同时在注意力在伊朗的时候,支持阿明干掉阿富汗的分离势力,是不是有些冒险。”

  “七十万大军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德国一战战败是因为基尔水兵起义。富豪阶层也需要从人民中选择人出来扛枪保护他们,现在从反对游行的强度上来说,七十万普通人组成的军队,还有多少人愿意保护政府,谁都不知道。”谢洛夫意味深长的道,“而且巴列维说不定目前正在着急呢!”

  把伊朗和阿富汗的问题合并在一起解决,最好同时解决两个国家的问题。后续计划完全可以支持伊朗新政府吞并巴林作为给新政府树立新权威的工具。伊朗现在的风波还有助于阿富汗扩军行动的掩护,借着宗教威胁的名义扩军,则会让巴基斯坦降低警惕。同样有助于后续计划。

第八百零九章 巴列维出逃


  “伊朗处在我们的三面包围当中,如果真正的力似乎倒是不难。 ”勃列日涅夫只是说了这么一句,随着年龄的增大他话语越的少。开大会的时候只是念稿,而在克里姆林宫开会连话都不愿意多说。不过他的思维能力还在,往往指出、最重要的一条。

  伊朗确实是处在苏联的三面包围当中,不然也不会这么一个国家就养了七十万大军。要知道身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也不过在四十万大军。说完这一句话后,勃列日涅夫由陷入到了沉默当中,过了一会儿又道,“基础条件很好,既然是同时解决伊朗和阿富汗,肯定有所轻重,对哪个国家是主攻?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主动出击,拔除伊朗的宗教势力,最后一击完成,苏联的邻国将全部是社会主义国家。”谢洛夫压低着声音道,“伊朗已经是我们邻国中最后一个亲西方国家,伟大祖国即将建立起来对自己的保护网,这个意义重大。”

  “嗯?”坐在自己位置上的勃列日涅夫平淡的脸上开始有了一丝思索之色,这几年这种思索之色已经非常少见了。整个中央主席团鸦雀无声,所有委员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这位苏联掌控者的最后决断。眼睛微眯的勃列日涅夫这次思考的时间格外漫长。

  好半天,魂游天外的勃列日涅夫身体重新变得高大挺拔,声音也变的清晰有力,“建立祖国的绝对安全地带,具有对国家的重要安全意义。我决定了,干掉他……”

  “是!”不论是第聂伯罗黑帮的委员,还是掌控着实权部门的委员一致回答道。

  “拟定计划,坚决实施,我等着同志们的好消息。”勃列日涅夫的神态像是回到了十年前的年轻状态,整个人似乎都变的神采飞扬起来。但是这个状态消失的很快,很快勃列日涅夫会变成了老态龙钟的样子。慢慢的起身离开了会议室,除了谢洛夫所有人都没有感觉到任何不对的地方,因为除了他这个克格勃主席之外,所有的中央主席团委员都是同龄人。

  这些和勃列日涅夫差不多大的掌权者们,因为资历差不多的因素。这些同样快要进棺材的老头子,感觉不到勃列日涅夫的岁数已经很大了,因为其他人的岁数也差不多。

  从七六年勃列日涅夫住院归来之后,平时就常常做在克里姆林宫的住所中,常常一个人在窗户边上坐上一个小时,不动也不说话,谁都不知道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伟大领袖,心里面到底在想什么东西,或者是什么都没有想,单纯的在呆。

  “总书记,你在干什么?难道又偷偷地藏了香烟?让我检查一下。”随着一声悦耳的声音,房间的门被推开。一个年龄不大长相很甜美,尤其是非常年轻的女护士走了进来,带着狐疑的神色道,眼镜四处打转最后看向可疑的目标,苏联的伟大领袖勃列日涅夫……

  “没有、没有!妮娜,你是知道的,我已经戒烟了。”勃列日涅夫赶紧摇头道,似乎因为年龄的关系,勃列日涅夫的所有动作都比较缓慢,看起来颇有几分滑稽。

  “真的没有?”妮娜贴近了勃列日涅夫的脸,似乎很是怀疑总书记的话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她已经护理勃列日涅夫三年了,自然知道勃列日涅夫并不是电视上那个伟大领袖的形象,从个人角度上来说,这个老人还是比较好接触的,至少比基里连科容易接触。

  “真的没有,我保证。”勃列日涅夫面色一正,严肃的时候他还是全苏联人民人人爱戴的伟大领袖,不过这种态度对着一个护士,未免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妮娜仍然没有被伟大领袖的威严震慑住,狐疑的检查了房间的各处,确认没有香烟等违禁品之后,才意味深长的对总书记展开了教育,“以总书记的身体情况,是绝对不能继续吸烟的,还有安眠药也不能多吃,这点一定要记住。”

  勃列日涅夫面色平淡的点点头,似乎对小护士的话言听计从,作为一个老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他只是一个普通老人,不是革命导师也不是伟大领袖,至少在自己身边的人面前,他并不是这样的。

  “总书记,中央书记基里连科来了。”就在勃列日涅夫接受护士熏陶的时候,门再次被推开,一名秘书进来通报道。这句话被两个人同时听在耳朵里。

  妮娜眼镜闪过一道莫名的目光,声音温和叮嘱着总书记注意身体,然后就慢慢退了出去。

  基里连科是勃列日涅夫的老战友、老部下、对克里姆林宫非常熟悉。有很多和勃列日涅夫单独见面的机会,一般都是在和总书记谈论问题,有政治也有经济和军事,这自然也包括国家大事。很多时候勃列日涅夫也知道自己老部下是什么意思。

  “你认为我太倚重安德罗波夫和三大部长?克格勃、国防部和外交部都是做事的部门,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各自领导自己的部门几十年,是我们全球进攻的直接单位,而你和谢尔比茨基、库纳耶夫的任务是领导国家的展,为什么不能合力一起呢?”勃列日涅夫面不改色的道,“我让你去主持战略进攻,你行么?如果不行,我当然要选择最合适的人。”

  “我是苏联的总书记,个人角度我当然希望我的朋友更加受到重用,但是赫鲁晓夫有句话说的很对,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目前安德罗波夫和几个部门的领导都很适合。”勃列日涅夫叹了一口气道,“我们先看看这次伊朗和阿富汗的结果。”

  哼!在卢比杨卡的谢洛夫撇嘴一笑,勃列日涅夫知道自己没几年了,估计可能会对这些人动手,不过人往往总是严厉的看待别人,比较宽容的看待自己。这是人之常情,勃列日涅夫也不能了例外,总书记对自己健康程度一直都是往乐观里估计。谢洛夫就算是告诉对方你只能活三年,估计伟大领袖都不会相信。

  如果真想要换掉自己,小心提出换掉自己的人先暴毙。整个莫斯科他已经布满了摄像头,没人可以复制突袭贝利亚的故事干掉自己。他完全坐一会静静地看着这些老头子排队去死,反正这些老头子的岁数都差不多。

  “主席,我弄好了,现在就开始吗?”瓦莉娅上尉笑意盈盈的走进来,小瓦莉娅现在是克格勃主席的生活秘书,就是伊塞莫特妮当时的工作。小姑娘还真高兴,谢洛夫真不知道对方在高兴什么,如果早个二十年没准他会认为对方会爱上自己。但是现在么?

  “好!”谢洛夫伸手抓了一下自己的长,去了另外一个房间理。年轻的时候他比较喜欢长飘飘。可现在年龄大了,还是觉得头应该弄的干净清爽一点,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样子,要能体现出来自己男人的特征。

  不过话说回来了,谢洛夫还记得八十年代摇滚热潮席卷全球,带来最明显的就是型,后世人看到八十年代的照片,很多人都认为那代人是不是疯了。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应对一下。

  他在理的时候从来都是闭住眼睛不看镜子,自然也看不到镜子里面的自己。自然也看不到给自己理的生活秘书,眼中若隐若现的情谊。要二十年前他早就现了,可现在已经快五十的谢洛夫根本往那边想。

  “谢谢!”感觉轻松不少的谢洛夫温和的道谢,他没有变,还是喜欢年轻漂亮的。就算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从态度上也自然对年轻的小姑娘更好一些。

  “没什么,我也有些不熟练,以后会更好的。”瓦莉娅上尉忍住心慌意乱回答道。看着谢洛夫起身离开,她站在原地片刻,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双眸闪过一丝坚定之色。

  “主席,巴列维已经离开伊朗。”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焦急的推门,人还没有进来,声音已经已经穿透进来,可见这件事是多么的重大。

  谢洛夫本来正在站着洗头,听见这件事猛然抬头,把面前的镜子甩满水,连镜子里的自己都变的有些模糊,顺手抽出毛巾,谢洛夫一边擦脸一边道,“美国人已经放弃了巴列维,他到底还是像狗一样被扔出了伊朗,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证明,美国人犯了错误。”

  美国不放弃巴列维,伊朗可能会内战,但是苏联可能不一定会赢。但是现在么?反动势力的脑已经被放弃了,所有势力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

  “马上给各大委员和四个副主席打电话,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伊朗的问题,到了出手的时候了!”擦完脸的谢洛夫狠狠把毛巾扔进脸盆里道,“我们看看美国人敢不敢再来一次跨洋作战。”8



第八百一十章 伊朗革命卫队

  谢洛夫从内心就希望美国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再来一次。这样里根也不用来里根经济学刮地皮了,直接躺在伊朗让苏联胜利得了。可惜美国人驱除巴列维国王就说明,美国还是不愿意使用军事手段进行干涉。

  “把我们所有懂波斯语的全部派出去,还有就是中东司把工作重心转向伊朗。借用伊朗人民党、北部的阿塞拜疆集聚区,以及工会的力量逼迫伊朗接受亲苏力量合法化,至于阿富汗和伊拉克,会有安德罗波夫同志的中央联络部进行准备。”谢洛夫掰扯着手指道,“应该让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国明确出警告,不能容忍一个军队镇压民众的国家作为自己的邻国,让七十万大军三思而后行,这就是我们后半年的工作重点。”

  “我马上让人去安排!”第一总局局长克留奇科夫严肃的回答道。谢洛夫认真的点点头道,“克留奇科夫同志,你和安德罗波夫同志的关系我很了解,由你出面和中央联络部一起配合,相信是最好的结果。你办事,我放心。”

  克留奇科夫其实被谢洛夫拉近克格勃系统之后,和安德罗波夫的交情已经淡化不少。至少克留奇科夫本人不愿意给别人留下这个印象,只不过谢洛夫不想这么做,主席同志想给别人留下这个印象,那就是他的权利是受到限制的,对外情报工作还交给了安德罗波夫的人。

  谢洛夫的权利受到限制没有?根本没有,他只是制造出来这种家乡告诉齐涅夫和茨维贡等人,对克格勃感兴趣的有很多人,自己也需要平衡和方面的利益。

  茨维贡和齐涅夫两人之间隐蔽的对视,没有瞒过谢洛夫的眼睛,他只不过装作没有现。

  伊朗人民党动的大罢工席卷伊朗全国,在巴列维出逃之前,整个大罢工已经造成了所有行业的停止,伊朗的石油产量也暴跌一半,带动了石油价格的升高。大工会在三百万产业工人的支持下,拉开了和军警对峙的序幕。

  军警也是由普通人组成的,一旦政府太过于不受欢迎,那么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当机立断下狠手镇压,一旦犹豫不决,不这么做一旦让罢工影响到全国产业停顿影响到全部的人口,那就是出现第二个后果,受到影响的其他人也会加入到产业工人的行列中,进一步造成抗议者的暴增,甚至连军警的队伍不在起作用。

  因为犹豫不决已经出现了第二个后果,这就是休斯逼走巴列维的背景。巴列维国王终于很许许多多美国已经不需要的前辈一样,被美国利用完了之后一脚踢出了自己的国家。

  得到了各行各业支持的伊朗人民党,更进一步开始占领各大工厂,同时要求进行无差别的土地改革,在保障人民利益的基础上完成土地的国有化。人们高呼着平等的口号加入到了占领工厂的行列中,就连中央政府的雇员也加入了罢工的行列中。连政府部门都开始自行瓦解,美国才开始设法补救自己在伊朗的利益。撵走全是臭名的巴列维是第一步,美国还要扶持自己支持的人维持住伊朗的稳定。

  逼走巴列维,美国开始尝试扶持自己的代理人相巴赫蒂亚尔和伊朗6军的联盟。成立看守军政府尝试恢复伊朗的秩序。换汤不换药,其实除了少了巴列维之外,这还是伊朗王国的统治阶级。

  面对这种情况,谢洛夫和安德罗波夫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利用克格勃和中央联络部两个部门开始对伊朗进行渗透,让伊朗人民党和其他政党组成联盟。不管以后是不是敌人,先团结起来把现政府干掉再说。与此同时,激进民主派自由运动的巴扎尔甘,与宗教领袖及伊朗人民党结成白黑红三角同盟,自组临时政府。伊朗国内出现看守内阁与临时政府对峙的局面。

  伊朗同时出现两个政府,大大乎了卡特总统的预料,要知道美国大选马上要临近。卡特总统不想被伊朗的局势牵扯太多精力,要知道咄咄逼人的里根可是来者不善。

  “马上通过阿塞拜疆、伊拉克和阿富汗给伊朗人民党的支持者送武器,没有军事力量的支持是不行的。”谢洛夫老神在在道,“伊朗虽然有七十万大军,但是军心浮动,一旦出手不知道有多少士兵哗变,这是我们插手的好机会。”

  谢洛夫知道伊朗人民党最终败给了宗教领袖集团,就是因为霍梅尼在革命时期成立了伊朗革命卫队,没有枪支保护的伊朗人民党虽然最后也在反抗,并且杀掉了不少霍梅尼党派的重要人物,最终还是被清除掉。

  现在伊朗被三面包围,想运武器的话简直太容易了,天赐良机谢洛夫不会放过。

  “美国的犹豫不决也出乎了我的预料,当初美国出兵朝鲜越南多么干脆?”安德罗波夫洒然一笑道,“美国也有今天?就像你说的,只要活得久,总能见到一些平时见不到的事情。”

  “这都要感谢美国大选。”谢洛夫哈哈大笑道,“我就喜欢趁着美国大选的时候动手,这次我准备试试看,能不能让伊朗的局势影响美国大选。”

  “你想怎么做?”安德罗波夫心中一动,颇为感兴趣的问道。

  “这是一个秘密!”谢洛夫故作神秘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不过可惜安德罗波夫并不是一个好奇的人,也对,他都多大岁数了,怎么会因为两句话就被勾起好奇心。

  在苏联的授意下,伊拉克和阿富汗同时对伊朗的局势表达了担忧,警告伊朗不要做出镇压的举动,否则伊朗内战会造成难民潮影响其他国家,并且已经派兵驻扎在边界开始进行防备,不过这种举动在美国人眼里就是再明显不过的威胁了。

  美国各大媒体指责苏联准备指示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代理人战争,昭然若揭的野心已经不加掩饰了,还有报纸以苏联准备统治世界为标题,详细的列举了苏联十年来在全世界的战略进攻,表示现在全世界已经看出了苏联的野心,警告苏联不要忘记第三帝国的下场。

  “咦?美国人是怎么说出来的这种话呢?这个世界上谁不知道,第三帝国七成以上的军队是我们苏联消灭的,美国的对手日本是个什么东西?不过就是在东亚欺负欺负买办党派分裂的中国,以及一大群殖民地。”谢洛夫夸张的看着小瓦莉娅道,“这个世界上什么时候轮到美国人指责苏联了?民主德国清理了所有纳粹,联邦德国可是有不少人该死没死……”

  “主席说得对!”生活秘书熟练地玩着匕,不一会就把削好的苹果递给自己的长官。

  “谢谢!”谢洛夫笑着感谢道,“伊朗现在有看守政府和临时政府,军队一时之间也不知道站在哪一边?很好,这种情况拖下去对我们是有利的,因为罢工还在继续,占领工厂的工人们也在挥作用,只要军队不敢动手或者不知道效忠谁,伊朗就会越来越动荡,越动荡支持伊朗人民党的人就会越多,这对我们是绝对有利的。”

  这种情况正是苏联希望生的,国王出逃之后的看守政府这样下去支持率会越来越低。

  而且谢洛夫准备给里根来一次助攻了,虽然里根仍然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共和党的候选人,可谢洛夫没有记错的话,里根和卡特的选举只是一次险胜。也就是说里根第一次选举的时候没有必胜的把握,谢洛夫已经在全世界折腾了二十多年,不可能一点变化都没有的。

  就像是谢洛夫说的,这种对峙对美国是极端不利的,因为不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穷人多,要不美国在第三世界为何总是支持独裁者,在欧洲反而不需要这么做呢?因为就算是公平选举,也一定是和苏联差不多理念的党派上台,所以美国只能选择独裁者。

  两个政府对峙继续,美国的支持者会越来越少,因为受到影响的穷人越来越多。终于在支持临时政府的空军士官生与忠于看守内阁的帝国卫队爆冲突后,卡特政府支撑不住了。排除了军事干涉这条后,卡特政府决定抛弃整个巴列维王朝。

  两个政府对峙的第四十天,整个伊朗看守政府以及高级6军军官出走纷纷离开伊朗。同时卡特派人联络临时政府中的亲西方党派的领导人巴扎尔甘,和一些宗教领袖两拨人,把亲苏的伊朗人民党打压下去。

  “我现在知道为什么卡特总统在美国的评价这么低了,七十万大军说抛弃就抛弃,难怪会输给里根,我现在要给里根一个助攻了。”谢洛夫再一次亲身经历历史,见证了美国的作死,这样很好,敌人要是战无不胜那还对抗个屁。

  从各种渠道中苏联开始往伊朗运送武器的行动停止了,因为军队正在瓦解,苏联立刻联络伊朗人民党开始建立革命武装,名字都帮你们取好了,伊朗革命卫队。

第八百一十一章 定计


  “我要去一趟阿富汗,就我这种被仇恨的能力,美国人一定会对我密切注意的。”赤着上身的谢洛夫身上的汗水顺着脊背缓缓流下,看起来就像是身上抹了一层油一样。接过了生活秘书的毛巾道,“真正重要的位置,从来都不会让人注意到。不会有人认为我最终的目的是巴基斯坦。”

  “那我现在就去安排和我们驻阿富汗的军事顾问团么?”瓦莉娅上尉马上接口道。

  “不,大张旗鼓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我到了阿富汗迟早会露面的,这件事让美国人自己现他们才会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