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的发展会更加的容易,说不定君士坦丁堡会成为巴尔干地区的一个经济中心。”

  “契尔年科同志,给尤拉发电,主权必须是我们的,这点不能谈,其他的地方是可以商量的,还有就是告诉他,祖国不会让战士们的血白流,我们一定会保住胜利果实。”勃列日涅夫的声音非常具有压迫性。

  在莫斯科正式收到美国的威胁之后两个小时,五角大楼正式对外宣布,正在集中全世界最大的海军,运载着美国的军队前往土耳其。同时警告苏联应该停止战争,回到自己的领土当中去,不然一定会自食其果。

  美国的强硬举动被国内媒体大范围的报道,很多报纸都对美国的迅速反应表示赞赏。毕竟在一天的时间,就接连进行了外交沟通、联合国决议、出兵支援的政府,绝对不能说是没有效率,不过民主党方面则认为,现在美国不适合介入到战争当中,而且国内正处在经济危机当中,又刚刚从越南战争中抽身,现在要和美国最大的敌人在敌人的家门口对抗,实在是太过于危险。

  几乎就在五角大楼宣布出动海军的同事,莫斯科的一条消息让全世界都大吃一惊,苏联人民广播电台宣布,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也就是君士坦丁堡被攻克,苏联击毙土耳其士兵五千余人,俘虏土耳其士兵六万五千人,目前已经控制君士坦丁堡全部地区。

  这条消息的传播让整个北约大吃一惊,土耳其军队规模在北约是名列前茅的,四十万大军一天之内就彻底被苏联军队击溃,而且重兵防守的第一大城市被苏联军队一战攻克。消息传来让整个西欧国家都大吃一惊,在吃惊之后则是深深的恐惧,很多人都知道苏联的军队最精华的部分是驻扎在东欧的四大集群,以及身后做第二梯队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军区,土耳其四十万大军只能抵挡一天,换做他们又能抵挡多长时间。

  一些西欧人看了报纸之后恐惧之余,又想起来了上一份报纸中那个苏联总政委说的话,“北约国家的军队为他们的民众做出了一副能抵挡我们的样子,用这种样子来安慰他们国家的民众,实际上不论是他们自己的指挥机构,还是我们的国防部都明白,北约根本就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一瞬间,平时看起来威武霸气的军队,此时看起来好像也变得不堪一击起来。很多人都用疑虑的目光看着自己国家的士兵,他们到底能不能打仗?是不是真的像是哪位苏联总政委一样,装出一副能打仗的样子,实际上根本不能。一些公众人物纷纷呼吁,不要为了土耳其和苏联进行全面作战,在陆地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苏联做对手。谢洛夫如果知道的话,肯定会给这些五卢布涨工资,省了自己多少麻烦。

  北约的尊严早就被谢洛夫踩在脚底下摩擦了,他现在就和原来北约国家希腊的总参谋长谈笑风生,双方的沟通十分愉快,比这些同情希腊的北约国家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康斯坦丁吉恩也知道从苏联手中把君士坦丁堡要回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想都不要想。他不是那种底层民众,把希望寄托在对方大发善心的基础上,就在一个月前希腊还希望美国站在自己一边,换来的则是屈辱性的出卖。

  现在苏联大军南下势如破竹,康斯坦丁吉恩身为希腊国防军的总参谋长,觉得可以和苏联人谈谈合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塞浦路斯问题。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从苏联大军进攻土耳其开始,塞浦路斯岛上的土耳其军队已经是一个孤军了。他们想撤退都不行,因为运送他们过来的土耳其海军已经被苏联空军消灭了。

  “土耳其海空军已经全灭,希腊完全可以把那支孤军消灭,当然如果需要火力支援的话,我们住叙利亚的地中海舰队到时可以帮忙。”谢洛夫想了一下同意了康斯坦丁吉恩的建议。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条件,在君士坦丁堡早先对峙的希腊国防军,要替苏联动手驱除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人,同时康斯坦丁吉恩必须以希腊军方的名义宣布,苏联之所以进攻土耳其,是因为收到了希腊的求援,不能坐视两国传统的友谊,才出兵相助。

  “前者没有问题,我可以立刻宣布苏联军队是应希腊国防军的要求才进攻的。”康斯坦丁吉恩马上以希腊国防军总参谋长的名义,在君士坦丁堡周围十二万希腊国防军的面前宣布,是希腊国防军邀请苏联出兵惩戒土耳其。

  消息立刻传到了雅典,整个雅典民众欣喜若狂,希腊共产党的旗帜被高高举起,首都雅典加入欢呼的民众瞬间超过二十万,用于感谢苏联出兵帮助希腊惩戒土耳其。

  美国驻希腊大使心情前所未有的沉重,在战争时期美国的一切价值观,随着美国支持土耳其压制希腊的决断,全部付诸东流了。哪怕美国的经济体积更强大、物质更加丰富、和希腊的大资本家关系更好。但是在战争期间偏袒土耳其这个决定,还是让希腊的绝大部分人再苏联和美国之间做出了选择。

  希腊的声明震动了全体北约国家,一个北约成员国求助华约的老大惩戒另一个北约成员国,这让很多非美国的指挥官非常难受。他们本来就不同意美国和英国偏袒土耳其的态度。

  美国白宫,福特总统愁眉不展,他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在一天时间就做出了很多决断,可还是没有局势的变化快,希腊宣布要求苏联惩戒土耳其,让美国处在了十分难堪的境地当中,对希腊的态度难以统一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北约有分裂的风险。

  尤其是整个美国和西欧都处在经济危机当中,每个国家都带着十分之一的失业率。意大利已经明确声明,苏联和美国之间事情和意大利无关,而且因为二战中意大利进攻过希腊,所以意大利公开支持希腊的正义举动,认为美国早先的判断是错误的。

第七百二十三章 天降正义


  意大利的政治结构,可以说是和西欧和美国最像的国家,很明显的两党制。 虽然意大利从来没这么自称过,就和美国也从来不自称两党制一样。但是意大利和天主教民主党对立的,是美国最讨厌的**,在美国和苏联之间玩中立的样子,让美国十分恼火。

  但是因为意大利和南斯拉夫是邻国,两个邻国的关系非常和睦,而且分别是对方阵营的异类,所以苏联和美国只能分别当作是没有看见,眼不见心不烦。

  比起意大利的表态,法国的态度也仅仅是进步一点点而已。先法国**和社会党联盟先抨击了一下苏联的进攻行径,但随后则认为没有证据苏联要在西欧复制土耳其模式,一旦开战法国当然是支持北约义不容辞,但是土耳其的问题比较复杂。

  “可恶的法国人……”福特总统非常不满的冷哼一声,美国一直都在怀疑法国和苏联背地里是不是有什么交易,从十几年前开始,苏联就在非洲不断的布局扩大影响力,但从来不主动去碰法国的势力范围,而是集中力量猛攻英属殖民地国家。

  不过美国没有证据,也曾经因为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中法国和苏联曾经不和,只能把这种怀疑放在心里,不断地呼吁北约国家应该团结,但是除了英国和联邦德国积极响应,法国和意大利的行为都比较敷衍。意大利更是借着这个机会援助了希腊一笔贷款,表示意大利和希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仇恨一笔勾销。

  “总统先生,苏联红海军四大舰队出港,苏联对外宣称是正常的舰队调动。”国防部长詹姆斯?罗德尼?施莱辛格马上从五角大楼的电话中说道。

  “知道了,希望苏联能对我们的压力进行回应。”福特总统有些头疼的说道。其实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核战争爆,美国能不能击败苏联。

  “第二舰队的两个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群?怕什么?美国要是真想和我们开战还需要从本土出第二舰队的力量么?美国的第六舰队就在地中海,怎么不过来试试?我就不相信地中海,我们还打不过第六舰队。”谢洛夫想了一下就明白,美国五角大楼那群和苏联国防部一样的狂人,也没有在核战争中必胜的把握。所以想起了十二年前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经验,以美国最为擅长的海军来制造压力。

  同样也是从海军调动缓慢的特点,给苏联充足的考虑时间。不过两次事件的地理环境绝对不同,这次唱主角的是苏联6军,美国海军再强也不可能上岸作战。美国的两万七千颗核弹是没把握击败苏联两万颗核弹的。

  “把电报给国内总部,契卡师在保加利亚休息一天,我们明天正式行动,幸亏君士坦丁堡的跨海大桥还没有被炸断,我们的空军干得不错。”说话间盖上自己的主席令印章,谢洛夫松了一口气,明天他就会让十二万希腊国防军展开驱逐行动。讲君士坦丁堡周围四百万土耳其人全部驱逐。

  第二个计划则需要从苏联内地正在赶来的工程兵师来完成,等一会吃完饭再仔细研究一下。刚刚把电报出去,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克格勃后勤人员推着餐车进来道,“主席,北极的帝王蟹、北极虾、阿塞拜疆的鱼子酱、西伯利亚的冬小麦面包,还有民主德国的大香肠,都是从港口卸下的,我们的一条远洋渔船队才刚刚靠岸。”

  “腐朽堕落的资本主义生活啊……”谢洛夫摇摇头准备享用午餐,就在这个时候窗户外面传进来一种嗡嗡的声音,他还算不太老,能听的出来这是人,很多的人一起声才能出现的声浪,几秒钟他的脸色就是一变,手上还捏着一只北极虾,空着的手则把窗户推开,面色平静的听着这种从四处传来的声音。

  站在窗户边上像是标枪一样挺立的谢洛夫,慢慢把没有剥壳的虾塞进了嘴里,整个过程十分缓慢,离他近一点的话能清楚的听到他嘴里面虾壳被嚼碎的咀嚼声……

  直到这种声音慢慢停止,站在窗户边上的他回过身来坐回了椅子上,从食欲上仍然是胃口大开,可是吃饭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也太严肃了吧。推着餐车进来的士兵总觉得这种表情吃饭怎么看都有些怪异。

  过了一会把手中的大玻璃杯放下,抹着嘴的谢洛夫让他把窗户关上,然后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道,“计划正式施行的时候,已经破损的清真寺全部爆破,没有损坏的吧象征宗教的东西全部烧毁,改成文化宫、图书馆、博物馆、甚至是公厕不管什么都行,整个君士坦丁堡一座清真寺都不能留,被我现了,小心我撤了你的职务。”

  对于所有宗教,不管是一神教还是多神教,谢洛夫都是一视同仁,毫无保留的反感。如果说哪个宗教他最喜欢清除的话,和平教还排不到第一。从落后程度上来讲,印度教才是第一的,别的宗教至少表面上还强调平等。但苏联的周边没有印度教国家,影响不到苏联他也就懒得过问,和平教不同。他不能允许苏联的土地上有这么一块地方。

  放下电话的谢洛夫,继续在自己的报告上写写画画,时不时拿起电话询问一些问题,和埃尔温的南方战区总指挥部保持通话,询问东部战场的进展和工程兵部队的位置。

  “没想到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竟然是库尔德人聚集的第一大城市,正好,我就在你们身上多收一点利息,算是为巴格拉米扬叔叔的族人报仇了。”看完调查报告,谢洛夫冷然的点点头,多调查是对的,总能从里面看出来一点意外收获。“伊万诺夫上将,南方集群的驻防地可以移交给希腊国防军了,我们撤离到西岸,到时候看着就行了。”

  “好,不过这是十几万人的交接,不可能一天就完成的,希望等几天在行动。”从战争开始之后,伊万诺夫上将就现,自己的顶头上司简直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一样。

  现在君士坦丁堡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了,其实大可以不必这样。所以直接提出了意见。

  “好吧!似乎我是有些焦急了一点。”听到了对方的话,谢洛夫才恍然,因为进攻土耳其的计划他准备了太长时间,因为太过于看重,所以才出现了这种关心则乱的情况。

  他确实不应该焦急,城市都打下来了难道还怕失手么?伊万诺夫上将放下电话之后,开始和希腊国防军总参谋长康斯坦丁吉恩上将沟通,商量双方的换防问题。

  确定了之后,从第二天一早开始,苏联南方集群开始将布置的阵地交给希腊国防军,同时希腊国防军和苏联军队换防的消息,也瞬间传到了雅典。虽然没有任何官方消息证明苏联要把君士坦丁堡还给希腊,但希腊军队再次踏上君士坦丁堡的徒弟,这条消息足够让所有人兴奋,希腊都雅典,希腊人纵情高呼万岁,举着希腊和苏联国旗的样子,通过报纸传遍了真个西欧。

  “虽然美国人的强硬姿态和谴责一直在持续,航母战斗群和两栖攻击群正在赶来,但是美国人的目的可能是让苏联停手。我们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继续战争。利用好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彻底摧毁土耳其士兵的信心,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谢洛夫在给埃尔温的电报中详细的陈述了原因。

  华约的士兵人数在北约之上,这是苏联军队一手撑起来的,没人会认为民主德国可以和联邦德国正面对抗,同样罗马尼亚不是法国、捷克斯洛伐克不是英国、何况北约的成员国比华约的成员国多不少。

  希腊国防军二十二万人,土耳其军队四十万人,这就是六十万大军。现在苏联打垮了土耳其,暂时保证希腊国防军不是敌人,未来甚至可能吸纳进华约。这一进一出就不只是六十万军队的问题。说起来可能没人相信,勃列日涅夫为了弥合进攻土耳其的影响,正在准备在军事行动之后裁军。作为给西欧的一个交代。

  这样苏联也不会肩负华约七成左右的军事力量这么吃力了,同时北约的数量优势会更加失衡,想要维持平衡,美国必须维持住自己的军事开支。

  二十万希腊国防军的加入,加上北约减少的军事力量,这还不算苏联准备扶持的库尔德军队,减少苏联的士兵人数减轻负担,其中的好处还有很多。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他现在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办,第二天一早谢洛夫对着所有华约国家的报纸和一部分西欧的报纸宣布,“苏联决定启动调查亚美尼亚大屠杀的真相。正义迟早会到来,苏联有责任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土耳其屠杀亚美尼亚人的真相……”8



第七百二十四章 驱除行动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土耳其对其辖境内亚美尼亚人基督徒进行的种族屠杀。其受害者数量达到一百五十万之众。所有在场的上百名记者,大多数人还处在茫然当中。但是其中一个塔斯社的记者,忽然站起来泪流满面,冲着在台上的谢洛夫鼓掌 。

  “你是亚美尼亚人?”谢洛夫也是一愣然后忽然开口用亚美尼亚语问道,这个语言他只是从巴格拉米扬元帅家中住的时间长了学会一点,远远谈不上掌握。

  “是的,总政委同志,感谢你亚美尼亚人所做的一切。”塔斯社的记者好半天才平复了心情回答道,“几十年来,亚美尼亚人所遭遇的一切,早已经被遗忘了。”

  “正义迟早会到来,我并非单单为亚美尼亚人复仇,而是要追寻历史的真相,为给历史一个交代,我不太会亚美尼亚语,请坐下等我说完。”谢洛夫用俄语让记者坐下了之后,继续用英语说道,“亚美尼亚大屠杀,可以说是纳粹灭绝犹太人的一次预演,如果不调查清楚的话,以后这种事情还会接连不断的发生。从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赫尔辛基精神当中,注定苏联不可能在这件事上袖手旁观。”

  漂亮话现在谢洛夫随便说,高举政治正确的大棒他现在处在一个指哪打哪的状态。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说苏联这件事做得不对,尤其是是把亚美尼亚和犹太人联系在一起。任何人都不敢提出异议,除了土耳其人。

  “谢洛夫先生,现在调查这件事没有任何的意义,而且年代久远,调查也十分困难。”一个中东面孔的记者站起来说到。

  这句话刚刚说完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怒目而视,刚刚短暂的混乱当中。已经足够所有记者想起来这件事了,谢洛夫一只手拄着下巴,身体前倾询问道,“你是哪个阿拉伯国家的记者?”

  “我是卡塔尔人。”带着白色头巾的记者,丝毫不畏惧的和谢洛夫对视着。

  “下次进来记得穿西装,不然不够世俗化。还有,你现在的打扮有些不清真,因为你的胡子刮的很干净。”谢洛夫扫视着对方说了两句话后,再次对着所有人说道,“如果事情发生过,真相是掩盖不了的,我们苏联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工程兵部队,不对,是第二庞大的工程兵部队,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亚美尼亚人遇难的地点。”

  他差点忘记了,如果比人数的话,目前正在青藏高原修铁路的国家,才是第一大工程兵部队,不知道这次连印度东北部都吞了,会不会把铁路修到南亚去。

  “谢洛夫将军,苏联此举是不是也有些转移世界对苏联入侵土耳其的谴责,这种目的。希望通过这个举动为苏联的入侵行为进行辩护。”泰晤士报?谢洛夫眯着眼睛,英国人?任何有热点的地区,世界搅屎棍都不会错过的。

  “你们怎么看苏联,苏联并不在乎,以目前北约和华约的处境,我们做什么你们都不会满意,不要着急否认,我是克格勃主席,你应该知道克格勃是一个什么样的部门,我知道的东西可比你这个记者知道的多得多。”谢洛夫直接在对方反驳之前出言打断了对方的辩驳,然后继续道,“以我的性格,根本不会做这种无用功,对你们在试好都是没用的,你该污蔑还是会污蔑,该抹黑也还是会抹黑。你们爱说什么东西,我都不愿意和你说话,英国在我的眼中,就是世界边缘的一个小岛而已,你们的新闻一年不出现,我也没觉得少了什么……”

  七十年代的大英帝国,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衰落的极点,也不能说极点,八十年代的英国更惨,这和冷战结束之后所有国家都广泛裁军不同,现在的英国真的维持不住军力了,

  “你这种提问很有意思,实话实说,北约和华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军事组织,对于北约比较不幸的是,人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而不是在海洋当中。以华约和北约的战斗力作为对比,你们已经看到了我们二线部队进攻土耳其的进展了。”谢洛夫用压迫感十足的声音道,“就算是所有北约国家一起上,苏联自己也可以在半个月内攻占整个西欧。可是我们没有,因为攻占西欧除了可能出现核战争之外,还有就是西欧本身不存在任何资源,你们的所有资源都是通过前殖民地运回本土的。”

  “你们就像是一个站在马路上的孤寡老人,随时想往苏联的车轮下一倒,讹诈一笔赔偿金,我们是不会上当的。”谢洛夫虽然忍住笑,但脸色还是十分轻浮,光明正大的讥笑英国 。让早先站起来的记者脸色十分难堪,涨红着脸想要反驳却被旁边的法国记者拉下来,谁最愿意看到英国人吃瘪,当然是法国人了。

  反正西方正在经济危机,智利和刚果金的矿产都被苏联断了,澳大利亚和南非的发展到是不错,利用这段时间狠狠地赚上了一笔,不过澳大利亚的情况只能说好转,印尼的威胁随时随地都存在,让澳大利亚的军费节节增高。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苏联做事情不需要你们随意揣测,我们从来都是光明正大的,这次也是希腊受到了威胁让我们出兵。”谢洛夫一副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样子,希腊政府敢说不是么,希腊全国现在都在亲苏,那些政客不想混了是不是?

  “报告总政委,希腊国防军封锁了我们南方集群进入君士坦丁堡的道路,天空中的武装直升机看到,希腊国防军正在挨家挨户的驱赶土耳其人。”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克格勃少校冲进来用俄语报告道。

  “什么?不可能!”谢洛夫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道,随后脸色一变喊道,“不要谎报军情。”

  “是真的,大将同志,希腊国防军已经全体出动,正在驱赶土耳其人。”这名少校再次强调道,“所有的希腊士兵都在参与行动,我们进入君士坦丁堡的道路已经被封锁了。”

  “我马上和希腊国防军总参谋长谈话,快帮我联络。”谢洛夫急急忙忙的带上帽子,心里念叨道,土耳其,你们总是往别人的国家插手,没想到你们也有今天吧。

  整个记者招待会剩下的急着面面相视,随后处在一片哗然当中,纷纷寻找渠道立刻把刚刚出现的新闻传出去。苏联调查亚美尼亚大屠杀、还有希腊国防军驱除土耳其人,这两个新闻瞬间从色雷斯传遍了整个世界,为了避免嫌疑,谢洛夫专门从君士坦丁堡跑到希腊北部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希腊可以作证,南方集群都在这里修整,君士坦丁堡都在希腊国防军的掌控当中。

  大君士坦丁堡地区,十二万希腊国防军的士兵从郊区开始,拿着枪挨家挨户的把土耳其人、或者是库尔德人从家里揪出来,集中到一起往君士坦丁堡市区驱赶,不愿意离开家的土耳其人轻则挨打,重则直接被枪杀。这种场面和一个月前土耳其军队在塞浦路斯岛上做的事情一样,只不过规模扩大了几十倍。

  希腊国防军驱逐土耳其人,立刻传遍了世界各地,比起世界各国的谴责,希腊人民则高声欢呼,支持自己国家的士兵,一个月前土耳其士兵驱除了十几万希腊人。这么快希腊就有机会报仇了,被民意裹挟的希腊政府大部分人度没有表态,而主张军方停止行动的议员,很快就受到了抗议,甚至威胁。

  “要不说仇恨多可怕啊,现在就算是你们军政府再次上台,估计也会受到拥护吧。你的前任很倒霉,把希望寄托在靠不住的美国人身上,现在看来还是我们更加值得依靠,对不对?”谢洛夫自然是过来劝说康斯坦丁吉恩总参谋长的,只动嘴当然不是他这个肃反工作者的本色,为了让这位总参谋长看到诚意,他用上了利诱的手段。为在君士坦丁堡的十六个希腊国防军将军,每人准备了五十万美元的支票。

  康斯坦丁吉恩上将是总参谋长,所以他的那份是一百万。在总政委的压迫下,相信总参谋长的民族自尊心一定会空前的提高,哪怕就是面对苏联人的抗议,也绝对不会后退半分。

  谢洛夫走后不久,康斯坦丁吉恩上将以希腊国防军总参谋长的名义,公开对整个希腊的民众进行宣布,为了希腊的安全,必须对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人进行驱除,因为在一个月前,塞浦路斯岛上的土耳其人就是这么对待希腊人的。

  从君士坦丁堡的西部村庄,希腊国防军步步排查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人,个人变成人群,然后变成人流,最后变成了滚滚的洪流,向东部不断延伸。

  “十二万士兵驱逐四百万人,一个人驱逐三十人,嗯。过几天制造希腊国防军的摩擦,表示一下我们对土耳其人的同情,演戏还是自己人放心。”谢洛夫拍着契卡师的师长肩膀道。

第七百二十五章 爆破

  “当然,你们要完成收尾工作,抹掉土耳其曾经在这座城市存在的所有痕迹,这就是你们的任务,明白么。”谢洛夫看着君士坦丁堡的方向深沉的说道,“这点一定要做到。”

  “主席,西方世界会不会怀疑我们指挥希腊国防军采取驱逐行动?这会不会对我们的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契卡师师长别列科夫少将问道,“这种情况下,你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句话让谢洛夫靠着沙发的身体微微一僵,然后忽然笑了起来,不慌不忙的说道,“你以为我们什么都不做,西方国家就不会骂我们了么?在他们的眼中,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就带着原罪,不论我们怎么做,在他们眼中都是一样的。记住,你和契卡师一样,并不是军人,而是肃反工作者,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消灭敌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可以考虑的地方,他们骂我们,我们要杀他们,他们不骂我们,我们同样要杀他们。”

  “我从不敢怀疑自己的使命。”别列科夫少将身形一正,义正辞严的保证道。克格勃的人一旦出现思想上的不坚定,对于这个人本身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这就好,知道我们做的是正确的就行了,我们的行为是否正确,不能用敌人的标准来判断,要知道敌人的媒体可是什么话都敢说。”谢洛夫的嘴角挂上一丝冷笑,“我下令驱逐四百万土耳其人,已经是最仁慈的手段了。契卡师三天后行动,不要让我失望。”

  正常类似于苏联和土耳其这种世仇,这个世界上遍地都是,每个大国周围都是一群饱含敌意的国家,生活在这种大国当中,应该对这种情况适应。而不是抱怨为什么自己的邻居不好,苏联周围的国家都恐惧苏联,这又不是特例。中国周围的国家还都恐惧中国呢。最近的例子就是苏联进攻土耳其,轻松就从叙利亚和希腊得到了支援,可见土耳其的邻国关系也不怎么样。

  驱逐土耳其人确实是谢洛夫能想到最仁慈的办法,类似于苏联和土耳其的关系,把亚美尼亚大屠杀复制一遍用在土耳其身上一点都不过分。

  从希腊国防军驱逐土耳其人开始,整个世界就都炸窝了,东欧的媒体报道都集中在苏联启动调查亚美尼亚大屠杀的事情上,西欧和美国的媒体则把焦点集中在希腊国防军驱逐数百万土耳其人的身上,并且把矛头指向了苏联,尤其就是坐镇苏联南部的谢洛夫身上。

  不少媒体言之凿凿的说希腊国防军的行动,是出自于苏联的授意,面对这种荒唐的指责,谢洛夫不得不说一句,你们说的真特么有道理。就是老子授意的,不过希腊国防军全体将出面支持总参谋长康斯坦丁吉恩的行动,为他当了不少子弹。

  这一身脏水,除了上帝出现,否则没人能当谢洛夫擦掉,他本人也没有洗白的意思,在这种敏感时刻还是出面,表示理解希腊国防军的举动,更是引起了不少国家的抗议。

  “有人认为苏联偏袒希腊的行为,是因为希腊是一个东正教国家,我不得不提醒你们,苏联对宗教的态度你们作为记者是最了解的,关于苏联迫害宗教的报道每天都有,就是出自于你们的笔下。”时隔两天主动出来拉仇恨的总政委,刚刚出现就表现了一个卓越的节奏大师风范,先把事情钉在希腊政府的身上,然后从侧面帮助希腊人洗白。

  “谢洛夫总政委,关于这件事是苏联策划的分析,你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