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和印度的边境争端过于草率,这和现在寻求和平共处的原则相违背,我要去和中国同志沟通一下!就在访美之后!尤里,你不准备和我们一起回国么?”赫鲁晓夫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谢洛夫是以工作名义的态度留在这里两天说得过去。

  “从我的专业角度上面来讲,我个人十分愿意中国和印度开战!”谢洛夫的刚刚出口就让赫鲁晓夫和葛罗米柯大吃一惊,他知道从国际共产主义角度和和平相处的角度上劝说赫鲁晓夫是没有用的,用同样的论调劝说中国领导更加是不好使。所以直接从克格勃的角度阐述了问题,冷漠带着残忍的分析道,“中国人口六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是汉族人!人多地少,众所周知苏联东部人口很少!从地缘政治来看,还是从历史来看,苏联和中国现在的亲密关系都有一种隐忧,那就是历史上遗留的领土问题……”

  “苏联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帝俄虽然崩溃,但这不是苏联割让土地的理由!”赫鲁晓夫直接拍板定案道,“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可谈的……”

  “如果我有这个能力的话,一定会策划一场战争!把中国的注意力吸引到印度那一边,印度是个大国,有抵抗的能力,不会被灭掉!”谢洛夫畅想道,“只要印度和中国仇恨加剧,我们就不用担心中国和苏联潜在的隐忧了……”这个问题他已经想了好几年了,想要中苏不分裂那就必须转移中国和苏联的注意力,最终谢洛夫把注意打到了印度身上,为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牺牲一下印度也没什么。

  

第九十章 你肯定输


  “可是中国和印度打起来一定会赢么?其实不论是人口还是经济,印度都不比中国要差,而且从地利上来讲,印度更加容易动员集结军队!”葛罗米柯冷静的分析道,“不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讲,都看不出来印度会输!”

  说实话在中印战争之前,葛罗米柯的想法才是普遍的认识!所以他提出的疑问一点都不奇怪,此时的中国一点都没有有吊打一切的架势!不过这个错觉可太要命了,要是最后演变成苏联拉着印度和中国加上美国对抗,谢洛夫真是死的心都有了,那种猪队友真心带不动。简直堪比二战中德国带着意大利、一战中德国带着奥匈帝国。22ff.com

  他可不认为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红军的爆棚自信心有根据!真要东西两线同时开战,谢洛夫只能带着老婆去北欧发展社会主义去了。

  “先考虑一下美国的事情吧,我去中国的时候还要和中国同志们沟通一下!如果能保持住和平当然还是最好的,毕竟我们苏联和印度、中国的关系都很不错!”赫鲁晓夫对中印现在的摩擦做出了总结,赫鲁晓夫从全局考虑,不论是中国还是印度他都不想要放弃,如果两国都和苏联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苏联这边的势力自然是大大增加。不过谢洛夫知道赫鲁晓夫这点完全是想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苏联把印度当做一回事是大大的错误,印度还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坑了苏联一把。

  “第一书记同志,也许我的想法太过于阴暗,但我还是认为挑起战争更加符合苏联的利益!”反正谢洛夫双手早就满手血腥,也不在乎再往自己身上泼脏水道,“中印战争如果按照我的思路,就应该大打!中国赢了我们利用舆论谴责,印度赢了我们也利用舆论谴责,一定要把自己摆在公平的位置上!”

  谢洛夫说的大公无私,其实一点用都没有,印度怎么可能会赢?中印边界战争开始之前,普遍都认为在怎么样都会打和,没想到印度崩溃的速度让别的国家都来不及反应。

  提出这个论调经过了很慎重的考虑,如果在平时的话根本轮不到他来设想怎么面对这种国际问题,是飞机上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给了他这个机会。而且谢洛夫也没有特别偏向于哪个国家,偏向不偏向都没用,反正都是印度输。

  谢洛夫只是希望印度输的更加有价值,如果中苏的注意力都被转移了,印度也算是死得其所,所以一旦印度打输了割地是必须的,不但要割地还要让印度割的肉疼!彻底转到全面敌对的关系上,才能让中国的注意力转移,同时也可以消除掉苏联内心中对中国的恐惧。

  “观点倒是很新颖,中国同志要是知道你在算计他们,一定会生气的,哈哈!”赫鲁晓夫像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一般,肆无忌惮的笑了起来。

  这是绝对不会的!谢洛夫这个举动简直就是给瞌睡的人送枕头,完全是国际主义精神。

  对于赫鲁晓夫来讲,谢洛夫在这种封闭环境中提出的建议,不算什么正式的参考。充其量算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谢洛夫也没准备扭转第一书记的思维。说出这些话只是在事情发展到了那个地步之后,赫鲁晓夫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能多一种参考思维。也就是说赫鲁晓夫能记住今天谢洛夫说的话,就已经算是成功了。

  经过长时间的飞行,1959年9月15日,赫鲁晓夫的专机缓缓降落在安德鲁空军基地,等到机组人员打开飞机舱门,谢洛夫在舱门前面审视了一下摆出请的姿势,身穿军装带着勋章的赫鲁晓夫带着夫人尼娜·彼得罗夫娜缓缓走下飞机,直到赫鲁晓夫夫妇走到飞机下面,葛罗米柯外交部长和谢洛夫才走下来,这是谢洛夫第一次踏上美国的领土,在赫鲁晓夫发表讲话的时候谢洛夫昂首挺胸的站立在身后,履行自己保镖头子的职责。

  “机场的一切都闪闪发光,光洁明亮,我不得不说一切安排都品味高雅,华美壮丽而且细节全都很到位,简而言之,国家元首的欢迎仪式,应该具备的东西都具备了,我非常满意。感谢艾森豪威尔总统和尼克松总统的热情接待!”赫鲁晓夫发表着热情洋溢的讲话,葛罗米柯在间接的时间鼓掌,谢洛夫继续摆着死人脸。

  其实和这个时代的所有苏联人相比,谢洛夫是对这次访问最没兴趣的一个人,所谓的欢迎仪式、检阅军队以及看看美国的发展,这些他统统都不感兴趣!比如现在机场的仪仗队就一点都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力,同样美国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同样对他没有吸引力。

  不是谢洛夫装逼,后世比城建和阅兵式,好像他本来的祖国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所以现在看到美国人安排的欢迎仪式,谢洛夫稍微瞄了一眼就不再关注,略显落后……

  “欢迎赫鲁晓夫先生来到美国,这是我们一个友好的开端!”尼克松略显惊异看了一样站在赫鲁晓夫背后的谢洛夫,然后两人在仪仗队前面走过。

  从机场到华盛顿市区的十五英里路上人山人海,约有二十五万人,赫鲁晓夫微笑着挥舞手臂,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美国人。尽可能的表现自己的友善,但谢洛夫看来好像没什么效果,这群人更像是来看热闹的。

  时间不长赫鲁晓夫一行人到了白宫,这时候谢洛夫这个尼克松眼中的机器人头一次有机会开口说话,“尼克松先生,距离美国大选只有半年的时间了!你这个副总统什么时候才能转正?你回国之后是不是很想查一查为什么会晤杜勒斯的事情会泄露?但你就算是查也什么都查不出来……”

  “谢洛夫先生似乎很关心我们的大选,是不是对美国的生活十分感兴趣?”尼克松毫不犹豫的反击道,“没关系,这次可以亲眼看见美国的方方面面……”

  谢洛夫莫名的笑笑,拉近双方的距离低声道,“我的意思是,不要看你耍手段在电视台压低了赫鲁晓夫厨房辩论的声音,就算是利用厨房辩论出了一次风头,这次的大选你也一样会输……”说完话谢洛夫又挂起了意味深长的笑容,和上次说破尼克松和杜勒斯会晤的时候一模一样。

  

第九十一章 胡佛


  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日常装逼而已。装一下又没有什么损失,不过想起来历史上肯尼迪能够战胜刚刚通过厨房辩论出完风头的尼克松,本身就是非常可疑的事情。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的话,肯尼迪和尼克松的竞选是美国历史上双方票数最接近的一次。当然肯尼迪上台之后迅速获得了欢迎,这件事情另说,单就选举这件事肯尼迪确实很有作弊的嫌疑。

  “似乎谢洛夫局长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又无所不能,但这里是美国!局长先生好像有些自大了!”尼克松表面上不为所动,但心中不受控制的有些紧张,这主要是早先谢洛夫已经说出来过谁都不知道的事情,给尼克松造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苏联在美国有一个秘密而又非常强大的情报网络。

  “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只要跑不出地球!国界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对我们来讲就等于是不存在!”谢洛夫低着头看着自己的皮鞋道,“我不会像是国内的一些同事发出无聊的威胁,不过美国最好还是梳理一下第一书记路过参观地方的治安!像是我一些同事所说的哪怕又一次不成功的刺杀都会导致核大战,这自然是不可能!但要干掉一批所谓的参议员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听我说完!还有,自从上次接待尼克松先生之后,我已经升职了,现在是克格勃副主席……”谢洛夫阻止了尼克松的反驳道,“像是我们这种安全工作,并不是毫无底线的,我本人不会打破潜规则对敌国政治家进行暗杀!我也是遵守规则的人,但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害怕,真毫无底线的采用非常规手段解决问题,你们美国肯定会首先吃不消,因为克格勃的势力可比你们中情局、联邦调查局强大太多了!”

  “你是在表明自己遵守规则,还是在替自己的部门吹嘘?”尼克松已经恢复过来了自信,从苏联归来之后尼克松确实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刚开始被谢洛夫说一定会竞选总统失败失去的主动权已经回来了。

  谢洛夫知道尼克松最终还是没把肯尼迪当成一回事,这样更好!输了以后没准暗杀肯尼迪的势力又多了一个,如果肯尼迪死了,也可以做一下文章。

  “虽然克格勃的势力比起十年前是弱了不少,但也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再加上有世界第二格鲁乌、我明明在实话实说!一点都没有吹嘘!”谢洛夫一副无奈的样子摇摇头道,“人总是这样,说实话的时候没有人相信!再见,未来的总统先生……”

  刚刚说完尼克松会输,又称尼克松是未来的总统先生,彻底让尼克松把刚刚谢洛夫的话当做是毫无理由的吹嘘,对于这种废话是没有回应必要的。

  两人的对话其实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刺激完尼克松的谢洛夫,再次追上赫鲁晓夫夫妇的步伐,带着几个警卫站在尼克松和艾森豪威尔的身后,“今天我来到美国,感谢艾森豪威尔总统的盛情招待,所以专门带来了一个礼物!”赫鲁晓夫说完话,谢洛夫拍拍手后面的警卫把赫鲁晓夫口中的礼物拿了出来。

  那是一个探月卫星模型,就在赫鲁晓夫抵达华盛顿的前一天,这个卫星刚刚成功开始其月球之旅,不用说,苏联取得的这项重大成就,对于美国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这就像是苏联人在月球上“插上”了一面旗帜,上面写着苏联,1959年9月,标语虽然简短,却象征不可抹杀的事实。

  谢洛夫清楚的感知到了艾森豪威尔的怒意,但政治家就是政治家,表面上就是没让任何人看出来情绪的波动,不过不包括脑电波异常的谢洛夫。

  “谢谢赫鲁晓夫先生带来的礼物,瞧瞧,这是人类科技的结晶!这代表了人类已经走出了的地球引力的束缚!”艾森豪威尔十分自然的赞叹道。

  谢洛夫看着言不由衷的表演暗道,“政治家也是真累!”比起安娜·斯塔西亚娜不辞劳苦的进行翻译,谢洛夫还是很幸福的,只需要扮演电线杆处在那里就行了。至于双方的唇枪舌剑,可能是第一天刚见面的关系,还都比较含蓄。

  会谈以及宴会结束后,谢洛夫护送赫鲁晓夫夫妇和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回到下榻的酒店,谢洛夫走在最前面到了酒店之后让赫鲁晓夫夫妇先去旁边的房间,然后对着身边的特工命令道,“先在第一书记和外交部长的房间清理一下,看看没有窃听设备!”

  面前的几个人有男有女,三个是第八通讯管理总局的人,两个是技术管理总局的特工。在电子监听这方面,克格勃内部仍然有职权重合,主要是第七、第八和技术管理总局在负责,其中第七总局是技术侦听调查,在美国派不上用场,所以这次跟随过来的是反技术监听的两个总局特工。

  “尤里,美国人在这种情况下监听的可能性不大!”葛罗米柯笑呵呵的说道。

  “为了你们的安全,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谢洛夫低姿态的说道,过了一会儿几个特工都回来表示没有问题,谢洛夫布置了一下周围几个房间的警卫,然后护送赫鲁晓夫夫妇和葛罗米柯回到自己的房间,说道,“第一书记同志、外交部长同志,你们的安全由我负责,希望可以配合我的工作!”

  赫鲁晓夫拍着谢洛夫的肩膀道,“尤里,放轻松!可能还是年轻的问题,头一次出来难免有些紧张,回到房间好好睡一觉!不然十几天下来回国的时候你可能都累垮了!”

  “知道了,第一书记同志早点休息!”谢洛夫面不改色的关上门退出去,还能听到赫鲁晓夫对妻子说什么年轻人压力大之类的话。哼哼一笑,谢洛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连五十年后的大城市都见到过,现在看到美国这些破烂有什么可紧张的?

  躺在床上的谢洛夫两根手指捏着纽扣大小的窃听器看了一会,然后还给发现了的特工道,“收好,回国交给技术管理总局!都是同行的设备,研究一下有没有借鉴意义,每个房间保持一个人处在清醒状态,轮番休息!就这样,去休息去吧……”

  此时的美国司法部大楼中,一个双目有神面部僵硬的老头正在阅读调查报告,和他年龄不同的是一双锐利的双眼,“杜勒斯就是两次输给了这么一个小家伙?真是丢人啊!”埃德加·胡佛不屑的评价着中情局的局长。

  

第九十二章 美国人智商低


  和谢洛夫心中认为的敌人不同,在冷战前期的时候,美国为了抵御苏联各种思想在本土的传播,联邦调查局的工作更加的繁重。作为联邦调查局的局长埃德加·胡佛才是这个年代美国情报系统的真正掌控者,到了今年,埃德加·胡佛已经担任了联邦调查局局长三十五年,苏联和他同时代的叶若夫早已经死去,而他仍然稳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

  谢洛夫之所以一直以为杜勒斯才是自己的对手,那是因为在全球的战场上中情局在第一线战斗,忽略了这个一直坐镇本土的联邦调查局局长。wWW.22ff.com

  “倒是很年轻,呵呵!杜勒斯以为年轻人就一定好对付?真是越老越糊涂……”看完谢洛夫资料的埃德加·胡佛咧着嘴大笑道,这个世界上有年少得志的人,也有后来居上的人,埃德加·胡佛是前者,而且已经屏蔽了后者的路。已经六十多岁的他很难令人联想到少年得志,但实际上他掌控美国情报和执法系统,比同时期苏联内务部的亚戈达还要早。

  不到三十岁埃德加·胡佛就已经是联邦调查局局长,比现在的谢洛夫还要年轻。如果非要找出来一个人对比,只有从克格勃的历史中找了,贝利亚算是勉强和他有比较的资格。

  埃德加·胡佛看完自己同行的资料,拿起电话开始布置明天的准备工作,经过二战后十几年的宣传,埃德加·胡佛终于欣慰的看到美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态度,但是也给赫鲁晓夫这次的美国之行增加了难度,埃德加·胡佛几乎把联邦调查局的所有探员都派出去,参与到赫鲁晓夫的保卫工作上面。这还是美国头一次用这么多的人力去保护一个外国元首,比较讽刺的是,保卫的对象是美国最大的敌人苏联的领导人。

  埃德加·胡佛拿起电话,半个小时间详细的吩咐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为了保护赫鲁晓夫殚精竭虑。众所周知美国枪支是合法的,想要搞出一个大新闻的人多不胜数!而在赫鲁晓夫来到美国之前,远在莫斯科的谢列平已经放话了,只要有人刺杀赫鲁晓夫,哪怕是没有成功,核大战也不可避免,埃德加·胡佛当然不相信谢列平的恐吓。但今天克格勃最年轻的副主席于尼克松的对手也传到了埃德加·胡佛耳中。

  首先,联邦调查局估计,至少有两万五千名美国人,想要趁赫鲁晓夫访美期间杀掉他,第二苏联的安全机构,也就是令人闻名丧胆的克格勃,已经非常直白地通知了他们的美国伙伴,就算是对赫鲁晓夫不成功的暗杀行动,也可能会引发苏联对美国的核攻击。

  和谢列平的核大战威胁相比,谢洛夫就显得诚实了很多,一旦赫鲁晓夫遇刺,让整个美国参议院陪葬话听起来更加真诚一些,各种各样的威胁下不由得埃德加·胡佛不慎重。

  埃德加·胡佛知道暗地里面有很多人对他不满,但有一点他自己问心无愧,他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保卫者,不让国家陷入危险之中,自然也是他职责的一部分。

  第二天,谢洛夫一早起来仍然进行着昨天同样的工作,鉴于今天是前往纽约,谢洛夫采取了更加严密的准备,除了更加振作精神之外,很有两名警卫背上了包囊,一个里面装着检查炸弹的仪器,另外一个更加夸张!是用来检测放射性物质的仪器,防止有人利用放射性物质暗杀赫鲁晓夫。

  “看看这些美国民众,都是来看看苏联领导人是不是恶魔的!”赫鲁晓夫一边挥手一边对着身后的随行人员说道,车上除了赫鲁晓夫夫妇之外,还有赫鲁晓夫美国官方官方导游亨利洛奇,在来到纽约之前赫鲁晓夫刚刚透过翻译和这位可怜的导游谈了一下核战争的前景。

  “至少有很多联邦调查局的人混迹在其中,比例大概是五十比一!”谢洛夫冷静的注视着人群中的动静,从中寻找着像是探员的人物。这里就能看出美国和苏联处事的不同之处,在尼克松访问苏联的时候,苏联的保卫人员都是穿着克格勃军服的军人,而这次美国人安排的人都是便衣暗探。

  “尤里,其实对于这种场面我们最好装作是什么都不知道,千万不要学尼克松那个没礼貌的家伙!”赫鲁晓夫仍然在挥手,脸上挂着自然的笑容。但话语中明显是对尼克松访问苏联时候的不满。

  “知道了第一书记!”谢洛夫点头,谁说美国就不会玩夹道欢迎的把戏,只不过美国可以不通过政府来玩,只要通过报纸引导一下,完全和苏联欢迎外国领导人是一个场面。

  赫鲁晓夫的车队没有在人群中逗留太长时间,这让谢洛夫松了一口气。看了一下今天的行程,马上安排人员背着检测设备进入聚餐的地方,随后则跟着赫鲁晓夫夫妇身后进入了美国市政府。

  “尤里,不用这么紧张,美国人不会这么愚蠢的暗杀我!他们知道是什么后果!”看着利用仪器检测有毒物质的谢洛夫,赫鲁晓夫也十分无奈,最后谢洛夫从确认没有问题才让赫鲁晓夫坐下。

  谢洛夫一点都没有估计纽约市政府和在场一些精英的感受,咧着嘴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说道,“第一书记同志,我从来都不怀疑美国政府、以及精英阶层的智商!美国的精英阶层是十分了不起的敌人,也是我们尊敬的对手!但就我个人而言,绝对不能相信的人,是美国的人民大众,美国人民完全就是低智商的代表产物,这些人无知的可怕,对美国之外的事情完全不了解,他们根本不知道一些非常简单的常识!”

  谢洛夫的话是对着赫鲁晓夫说的,但是却让在场的一些精英份子变色,当场有人怒气冲冲的说道,“这是一片自由的土地,人民有表达自己态度的权利!”

  “但如果用暗杀的手段来表达,可能会招致核弹的来临!”谢洛夫毫不退让的转身,眯着眼睛看着这群衣冠楚楚的家伙说道,“如果是苏联,我可以和人民讲道理,哪怕民众并不欢迎美国人也会保持平和的态度,因为人民知道什么样的态度对国家最有利!说实话,从广泛的人民大众角度来看,美国的普通民众更像是一群无知者无畏的潜在暴民,这和你们美国采取差别教育的精英教育模式有关,不然的话美国人素质不会这么差……”

  “知道抗议却不知道为什么抗议,通过喊口号表达自己的意见!美国人民也是真可怜,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素质!”谢洛夫拐弯抹角了半天,其实就想跟这些精英分子说一件事,美国人素质差、智商低!

  

第九十三章 基辛格


  “这正是美国强大的根源,美国不会强制让不满的民众呆在家中,而是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严肃的说道,“这点你们苏联人不会明白……”

  “有抗议的权利也没用,他们所抗议的对象是政府,而你们美国政府并不是真正可以解决问题的政府,那些普通人所抗议的对象,不过就是一个你们这些资本家设计推出来做挡箭牌一样的东西!一个政府至少应该有铸币权,但你们美国政府没有!”谢洛夫洒然一笑道,“纳尔逊·洛克菲勒先生,你是洛克菲勒家族这一代的老二,根据我们的情报分析,你一直都想证明自己今天的成绩,并不是靠洛克菲勒这个姓氏得来的,对不对?”

  “你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洛克菲勒先生你一辈子都无法否认洛克菲勒这个姓氏带给你的便利,如果你不是洛克菲勒家族的人,连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都没有,不能说完全走不到这个位置,但也基本上没有今天的舞台供你发挥!”谢洛夫说话间绕到了纳尔逊·洛克菲勒的背后,低声道,“你如果生在苏联,根本活不到现在!二十多年前的肃反,你们家无论如何都顶不过去!”

  纳尔逊·洛克菲勒浑身僵硬了一下,用一种非常可怕的目光看了一眼谢洛夫,然后离开两步想和这位苏联克格勃的将军远一点,刚才这个人在自己背后的时候,纳尔逊·洛克菲勒甚至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背后是一座冰山!而且谢洛夫口中的肃反,确实吓到了纳尔逊·洛克菲勒,苏联那种环境对资本家简直就是噩梦,还是永远都不会醒的那种。

  赫鲁晓夫头一次非常的畅快,这次不用他亲自上阵了,在苏联领导人当中,赫鲁晓夫本人的性格其实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其他的领导人摆着严肃的态度,宣读报告是这样。见到外国人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留下了非常刻板的印象。

  但赫鲁晓夫十分热衷于和外国人交流,只不过平时都是他亲自上阵,没想到头一次带着谢洛夫出来,忽然发现很多需要他出面的场合已经不需要他了,毕竟一个第一书记总是亲自上阵,总是有种怪怪的感觉。

  “谢洛夫将军,人和人是不同的,人有自己的思想!作为政府不应该去试图控制人民的想法,美国政府不是不管事情,只是不像是苏联政府什么都管!”一个带着学者气息的人站出来说道。

  谢洛夫看着这个自己的同龄人,似乎这张脸好像在哪里见过,既然有印象绝对是著名的人物,疑问道,“这位先生,请问你是谁?”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特别研究计划主任,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基辛格的自报家门让谢洛夫睁大双目,真是个大人物,至少对于他这个来自于中国的人,基辛格这个名字可能要比其他美国总统的名字还要熟悉。

  这个家伙的均势理论、革命国家理论、有限战争理论对美国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谢洛夫都有一种拔枪干掉他的冲动,但还是安耐住了。冷战时期国际社会稳固的程度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的时期,美国和苏联都是庞然大物,不会因为少一个人就改变什么。苏联改不掉自己的问题,输家还是他自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暗杀这种小道上……

  “基辛格先生,政府的组成形式是不同的,所以承担的标准也不同!对于苏联来讲,让人民明白世界的本质非常重要,对于资本家的态度我们是明确的,这类人是没有良心的,不看着他们迟早要出事!资本家的逐利是天性,既然无法自我克服!我们只能帮助他们进行克服了!我们教育人民有道德、相信政府、相信公平的存在。给所有人一视同仁的教育,让民众明白善良的含义、教育出来一批有担当有素养的人民,谁都不能说我们是错的!”谢洛夫看着眼前三十多个亿万富翁笑道,“美国人喜欢奋斗立国对吧?我希望所有共产国际以及第二国际时期所规划出来的社会福利体系,你们美国人永远都不要用!那是社会主义的东西,资本主义国家还是靠竞争机制和我们对抗比较好……”

  “现在好像是美国更加强一点,谢洛夫将军,我理解你捍卫理想的举动,不过一个穷国对一个发达国家叫嚣!有这么有底气么?”纳尔逊·洛克菲勒扯到了实际问题,那就是现在美国要比苏联强大,人民的富裕程度更是如此。

  “都是暂时的,这就是我说的另外一个问题,你们依靠移民把本土白人淘汰的工作捡起来,保证了白人的发展!这个举动非常的聪明,苏联学习不了!”谢洛夫首先给予佩服然后道,“不过在发展阶段这没有任何问题,一旦美国也经历了经济危机就不能保证了!根据我们苏联的计算,今年美国的经济比起三年前缺乏了很多的活力!是时候剪羊毛了,不知道你们选定了哪个国家?”

  说到这里的时候,餐会已经开始,赫鲁晓夫举杯致意和这群亿万富翁们坐在了一个桌子上,因为谢洛夫刚开始已经唇枪舌剑一番,所以赫鲁晓夫并没有继续掀起辩论,而是说了很多家常话,完成了这次纽约之行。

  晚上时间,回到洛克菲勒中心的纳尔逊·洛克菲勒放松了自己的心情,找来了自己的朋友基辛格说道,“赫鲁晓夫边上的克格勃将军,好像对我们美国非常了解!”

  “听说是苏联克格勃最年轻的副主席,看来克格勃真的比传闻中还要可怕!和他说话的时候,对方就像知道所有事情一样,那种感觉说不好……”基辛格点点头回答道。

  “就好像无所不知一样,他好像早就认识我们!”纳尔逊·洛克菲勒也十分奇怪的说道。

  “我们在这里再呆上一天去洛杉矶,然后去旧金山,随后我们将和艾森豪威尔进行会谈!”回到酒店的赫鲁晓夫说道,“美国的农业太发达了,我们苏联处在寒带需要很多东西还要赶上他们,橡胶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