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来暖和一下吧,家里有伏特加,我平时又不喝酒。”看着几个肩膀扛着将官军衔的干部,他倒是很不好意思,人家都帮忙了,不邀请说不过去,看着这个下雪的趋势,说不定明天还要铲雪。话说回来,这天气能开展航模课程么?还是等雪停了开始?

  “这天气真是耽误生产,相信现在乌斯季诺夫同志应该是最头疼的了。不知道有多少零件因为运输问题延迟!”回到房子之中的谢洛夫和自己的部下们聊了起来,一些安全干部不聊这个又能聊什么?像孩子一样从楼上往下跳么?这种俄罗斯传统游戏,他们这些老胳膊老腿可不想尝试了。

  这个世界论铲雪效率,苏联敢说自己是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两天时间,所有积雪全部送到郊区堆积,整个莫斯科已经一尘不染,十月革命纪念日没几天了,不能耽误事情。

  每次想到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几个小时,做出大无畏的样子检阅,谢洛夫心中就是一哆嗦,他深刻的怀疑勃列日涅夫的死亡和这种深冬季节的检阅有关系。

  在这之前,先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还要确定几个问题,那就是苏联**中央主席团的扩大问题,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和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通过增补程序进入中央主席团。晋升为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由谢列平提名,由勃列日涅夫进行程序认真,苏联中央主席团的人数再次扩大。

  苏联中央主席团人数的变化,表明谢列平的反击成功,让苏联的最高权力部门再次恢复了大致的平衡,勃列日涅夫面不改色的宣读了决议,然后会议到了下一个议题。

  “从任何方面来讲,在新领导层的集体领导之下,我们的祖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几年对我们所有人来讲,成绩都是可喜可贺的,西方国家爆了经济危机,失业率增加,而我们在其他方向的成果令人瞩目。埃塞俄比亚的政策改变,智利情况的好转,毫无疑义的证明了我们国家的卓越性,这是胜利的一年。”安德罗波夫谈了一下国内外的形势,显示出来一副乐观的态度。

  “不利用这次危机就可惜了,我认为在这种西方世界需要救命的前提下,什么技术封锁都是没用的,再说对方不知道苏联的技术到底到哪一步,我们完全可以等着对方来求我们,事实上前几天的访问中,已经有几个国家的人询问和苏联的贸易问题。”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虽然刚刚进入中央主席团,可第一次言也非常乐观,敌人的问题就是苏联的快乐之源。

  按照苏联做出的规划,每次经济危机都应该是社会主义大展的时期,现在外部环境已经具备,一切都需要看勃列日涅夫的抉择了,对方才是苏联**总书记。

  就在这次会议的同时,石油价格可还在上涨,天知道西欧国家扛不扛得住。

  “同志们,战胜资本主义的时候已经到来,相信这点你们都不会有意见。”勃列日涅夫沉默了一会儿,用坚定的口气陈述道,“在资本主义世界受到前所未有困局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进攻,把属于人民的东西拿回来,一方面稳住欧洲的动作还要继续,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要挖了西欧的根基,这就是非洲,克格勃对非洲的规划我已经看到了,我个人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步子可以迈的大一点,比如现在整个非洲竟然还有殖民帝国的存在,这是对民族解放事业的践踏,所以必须把这一部分要考虑进去。”

  “总书记说的是葡萄牙帝国,现在葡萄牙是非洲最大的殖民帝国。”谢洛夫低着头对身边的乌斯季诺夫道,“看来我们是准备公开插手了,不像以前只是提供援助。”

  “刚果金是需要的,安哥拉、莫桑比克我们仍然需要,逼近南非,干掉西方的矿产基地,我们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勃列日涅夫的声音很高,这是非常罕见的。8



第六百八十章 征兆

  北互不相连的两个部分,孤立南部非洲的南非和津巴布韦,这两个国家目前都是白人在掌权。”

  “没错,为了在新的世界大战之前做好一切准备,我们必须在非洲取得决定性突破,身为克格勃主席,尤拉对此有很明显的认识,我很高兴。欧洲一时间我们难以下手,所以必须采取迂回作战的策略,瓦解掉敌人的基础。”勃列日涅夫干脆的承认了自己的目的。

  在非洲中部建立亲苏地带,实现中间突破,腰斩非洲,以便进一步插手南部非洲。对于非洲之角和红海地区,苏联通过军事卷入和颠覆的手段,把军事人员派驻这个地区,建立基地,以进一步攫取红海两岸的重要港口,控制红海的通道。这样,苏联就能够以此为桥头堡,向阿拉伯半岛和海湾地区进击,控制和威胁西方最重要的石油来源。

  其总的战略意图是要从侧翼迂回包抄欧洲,为新的世界战争进行准备。上述这些地区拥有西方赖以生存的富饶的石油和其他重要战略资源,是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作为西方生命线的重要海上通道,居于战略要冲。在欧洲,由于两军对垒,苏联一时还难以下手,于是便在欧洲以外,从西方战略上的薄弱环节突破,从而横扫外围,紧逼欧洲。这是苏联争霸全球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如果苏联在这些地区的图谋成功,欧洲形势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涉及国家会是全部的葡萄牙殖民地,加上津巴布韦、我们能够以来的基地是苏丹和刚果布,还有********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后勤,好大的计划,单单凭借我们克格勃的力量,这份计划是绝对完不成的,我们需要国家的支持,外交支持,军事支持,外交部和国防部都要插手,甚至原来制定的计划中,古巴空降军的数量也要扩大。”

  “那就扩大,现在的世界矿产价格下降,对我们的进攻是有利的,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种有利的国际形势。”勃列日涅夫信誓旦旦的道,“欧洲有什么?他们什么都没有,所有的支援都在其他大洲,截断他们的支持,我们就能赢得胜利,逼迫对方无法作战,直接投降。”

  “同志们,还有什么问题么?”勃列日涅夫目光灼灼,扫视着眼前的中央主席团委员“如果没有的话,我想听见胜利的消息。”

  “为了祖国,我竭尽全力。”谢洛夫站起来敬礼道,同时站起来的还有安德罗波夫、乌斯季诺夫、格列奇科、他们明白这次会议的意义。不仅仅是扩大中央主席团这么简单,同样也是苏联真正的开始战略进攻了,就像是勃列日涅夫以前说的,这不是涉及到一两个国家的小场面,而是半个非洲大陆都会卷进去。

  “把安哥拉,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刚果金、刚果布、********、肯尼亚的资料拿过来、刚果金计划不变,马上计算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和人力,还有武装力量。”回到卢比杨卡谢洛夫发动部下进行动员。

  “年后的军工生产还要提高百分之三十,现在重新校正计划,我们要开始工作了。祖国需要强大的武器,我们军工企业来进行完成!这是我们的使命……”乌斯季诺夫对着自己的军工部门的负责人喊道。

  “把安哥拉,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刚果金、刚果布、********、肯尼亚当地的进步力量资料进行汇总,我们看看谁比较合适领导非洲的进步力量。”中央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一脸的严肃,他知道这不是一般的计划,各部门都不敢怠慢。

  苏联在莫桑比克扮演的角色比较复杂。尽管各个民族主义组织在莫桑比克境内开展了许多政治运动,但苏联却无法对哪个组织会成功做出准确的预测。因此,莫桑比克境内的所有民族主义组织都得到了苏联的援助。

  三大部门都制定了计划,已经在埃塞俄比亚的齐涅夫再次接到了卢比杨卡的电报,要求考察的国家瞬间多了很多,齐涅夫刚刚看见电报也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里面设计的国家是在是有点多,再三确认之后才明白电报不是卢比杨卡自己的意思,而是整个中央的决定 。整个时候他才明白,国内对非洲的评估已经完成了。

  “同时进攻?天呐,开始了?”在河内的茨维贡也非常惊讶,电报上命令他立刻开战泰国的武装斗争,其中还包括柬埔寨、老挝和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的所有亲苏武装,电报上写的非常明白,整个东南亚,没有任何以国家例外。

  各部门在频频制定计划的时候,勃列日涅夫、谢列平开始通过各种场合对欧洲进行威逼利诱,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开启一个庞大的访问计划,开始对英法德和意大利开始进行访问,访问就在十月革命之后开始。对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的访问,很多国家都分成了两个意见,一方面谢列平曾经是苏联克格勃主席,名声比较差。所以有人对谢列平的访问进行抵制,另外一个方面,苏联的力量越来越强,欧洲出现了妥协势头,希望自己的国家不要和苏联对抗,让美国和苏联自己去斗。

  就在他们还在争论的时候,一九七三年十月革命阅兵开始了。很长时间不见的赫鲁晓夫和米高扬,也接到了勃列日涅夫的邀请站在主席台上,观看十月革命的阅兵和游行。

  在一片庄严的气氛中,带着熊皮帽的勃列日涅夫拿着稿子进行演讲,“伟大的祖国自从列宁同志宣布一切权利归于苏维埃以来,已经走过了六十五年的年头,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纪念六十五年前那个伟大的日子,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这里,六十五年来,伟大的苏联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列宁同志、斯大林同志、赫鲁晓夫同志带领我们走过了艰难的路程,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我和中央主席团的全体同志相信,未来属于伟大的祖国。前方的路程并不平坦,可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我们的人民前进。”

  勃列日涅夫演讲完毕之后,红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乌拉声,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走到麦克风旁边宣布阅兵开始,一个又一个各军种方阵踏着正步从主席台走过,他们高昂着头,不做一丝停留的走过,留下了一个个高傲的背影。

  阅兵的最后,这些当年在战场浴血杀敌的英雄已经步入老年,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再也无法像年轻时踢出标准的正步,但依然能做出最标准的军礼,依稀可见当年的飒爽英姿。在场的观众眼含热泪,向这些老兵致敬。

  “让我想起了当年爸爸参军时候的样子!”瓦莉娅依偎在丈夫的怀中,似乎想起了自己父亲参军时候的背影,少见的多愁善感起来。

  “他们是英雄,可惜我对于父母的印象已经模糊了,但我相信看到今天的苏联,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搂着妻子的谢洛夫不断的安慰着女人。

  最后在群众游行中,这场盛大的阅兵式结束,对于很多通过阅兵来观察苏联军事的人来讲,可能还有些意犹未尽,这种机会可不多。

  过了几天,古巴武装力量的负责人劳尔卡斯特罗给与了回复,愿意帮助苏联完成非洲民族解放事业,随后茨维贡从河内传来消息,希望苏联加大军事援助,北越希望采取进攻消灭南越政权,茨维贡的个人意见是,希望苏联答应这个请求。

  中央主席团的回应是同意,环境已经变了,苏联国内已经取得了共识,那就是进攻。

  一九七四年还没有到来,整个东南亚的气氛就是一变,印尼再次开始了渗透作战,同时在东部的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出现了武装冲突,菲律宾方面,新人民军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袭击美国驻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同时在几次的战斗中击败了菲律宾政府军,建立起来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可以说菲律宾*已经完成了夺权的第一步。

  泰国方面,泰国*和南部的泰国马来西亚*联盟,也同样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开始进行统治,虽然只有泰国国土的十分之一,可是这种心惊肉跳的趋势已经开始出现。

第六百八十一章 基洛夫级战略巡洋舰

  “我们只管进行缓和论调,不需要刊登和西方对立的信息,做出一副世界风平浪静,形势一片大好的样子就行了,东南亚一旦出事,最大的嫌疑者不是我们苏联。而是另外一个地理上更加接近的国家。”在这个时候,苏联还是需要争取时间,尽快完成自己在非洲的布局。所以对东南亚的局势要装聋作哑,反正有一个国家喊打倒帝国主义比苏联要响亮的多,两相对比,完全可以给苏联留下足够的准备时间。

  戈留诺夫和梅夏采夫心领神会,他们明白怎么做,继续颂扬缓和论调。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谢列平先后丢掉之后,两人在宣传系统工作都小心的多,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我们必须想出一个插手的非洲的理由,这个理由必须让非洲人接受,不然按照总书记的想法,古巴军队一旦从非洲出现,军事色彩就太浓厚了。”安德罗波夫犹豫了一下说道。

  这倒是个问题,苏联南部非洲大动干戈,就算用古巴军队干涉,扩张意图也太明显了。所以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至少是非洲黑人必须容易接受的理由,否则就会自己的国际形象有影响,这个理由现在是现成的,就是反对葡萄牙殖民者,摧毁这个一直不放弃殖民方针的帝国。

  可谢洛夫知道,葡萄牙本土毕竟不大,如果没有记错,顶不住苏联多长时间。这个理由用不了多长时间,美国不正面和苏联对抗,也一定会利用中央情报局找苏联的麻烦。战争如果几年不分胜负,当地的黑人一定会有所不满。

  “先反对殖民者,如果葡萄牙顶不住的话,直接把矛头对准南非,还有津巴布韦这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都是白人执政,大多数人都是黑人,很容易就能取得黑人的拥护。我们要想长期取得黑人的支持,必须明确表示出来要干掉当地白人政权的决心。中央情报局绝对会找我们麻烦的。”谢洛夫想了一下道,“中央联络部的资金到位了吧?”

  “就等克格勃的人员了,乌斯季诺夫那边也不是问题。”安德罗波夫点点头道。

  “放心,战略既然已经定下,只是在等待时机,现在我们才算是和美国硬碰硬,而不是以前那样小打小闹,不管是干部阶层,还是人民都已经等待太久了。在不做出一点成绩,人民的耐心都磨没了。”说话间谢洛夫戴上了蓝色大檐帽,他还有事情,不能在安德罗波夫这里呆多长时间。

  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在经过了长久的发酵之后出现了。东南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算是真正和平的,除了美军重兵驻守的马来西亚,似乎所有其他国家都进入了准内战状态。整个东南亚各国加起来的武装组织,人数足有三四十万人,遍及菲律宾、东南半岛和东南亚群岛当中,从年底到一九七四年一月,一个多月的时间,各国爆发的上千人以上的武装袭击就达到了四十多起,平均每天都有千人以上的激烈战斗发生。

  战斗遍及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美国发现自己已经快控制不住这里的安全了,国务卿基辛格迅速飞往东南亚,和各国的政府签订协议,准备扑灭这次的袭击浪潮。

  和美国的着急上火相比,苏联就温和的多,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驳斥了美国指责苏联的举动,表示东南亚的革命浪潮苏联没有直接干涉,但乐见其成看到发展。相反美国如此大动干戈,指挥各**队镇压民众,是非常不理智的,双方应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强力镇压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越南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例子。

  “就是这样?不算是什么大事。下次还这么干,别忘了我们和美国刚刚在联合国联合出手通过的协定,美国都默认了我们的举动,美属日本、美属韩国还想和我们讲道理。把他们的抗议信扔出去,不要理会。”听完了交通管理总局局长基班诺夫的话,谢洛夫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直接让远东边防军自己处理。

  事情其实很简单,韩国海警对苏联海洋监测船进行射击,然后苏联的海洋监测船发射了鱼雷,击沉了阻拦的韩国海警船只。目前在海参崴的太平洋舰队利用破冰船开出来的水道出动,把苏联的海洋监测船接了回来。

  “会不会引起外交事件?毕竟我们击沉了对方的公务船。”基班诺夫有些犹豫道。

  “给他们一个教训也好,省的以后和我们船只进行冲突,现在沿岸国家都应该知道了,我们的一些非军舰船只上,也是有鱼雷的,这不是很好么。”谢洛夫摆弄了一下自己的手指道,“把发射鱼雷的船员资料送到中央主席团,最高苏维埃主席会授予他奖章的,对了,这要等谢列平主席回来,就算是我们表态了。”

  这根本就是一件小事,至少谢洛夫认为就是这样的,就算是闹到联合国韩国也不占理,也不看看谁是常任理事国,讲理你讲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韩国可以常识歼灭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如果他们有胆量的话。

  在刚刚在联合国结束的会议上,苏联和美国达成了某些妥协。在会议最近几天就进行的谈判中,苏联提出了所谓要把同资源有关和无关的科学研究区别开来的言论。美国则公然要求删去“在经济区内或大陆架上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必须按照本公约的规定征得沿海国的同意”这一重要条款,甚至要挟地表示:不如此,它就不参加海洋法公约。坦桑、尼亚、巴西、伊朗、突、尼斯、埃及、南斯拉夫等三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坚决主张保留这一条款。

  一些中小国家的代表还要求进一步明确规定:沿海国对在其领海、经济区内和大陆架上进行的海洋科研有专属权利,外国来进行科研活动必须事先得到沿海国的同意。

  厄瓜多尔、马达加斯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喀麦隆、索马里等国的代表也纷纷提出要求在案文中删去削弱沿海国管辖权、规定沿海国对某些海洋科学研究计划不得拒不同意的条款,在反对声浪这么巨大的情况下,苏联和美国不得不忍痛,没有签署国际海洋法公约,把这个公约当做卫生纸扔掉,继续我行我素。

  当然苏联此举让对社会帝国主义的声讨又频繁了起来,不过所有信号和信息都被克格勃第八总局屏蔽,人家爱说就说去吧。这种指责没什么道理,苏联的很多政策,在三四十年后某大国也干了,既然某大国做了,就算某大国干了这件事只有谢洛夫自己知道,他一样能找到道德立足点。

  “我明白了,主席。”交通管理总局局长基班诺夫中将点点头就下去了。

  “明白就好,国家的海洋战略和安全战略是一致的,谁反对谁就是敌人,没有例外。不要被某些批评的声音动摇。”谢洛夫点点头把文件推回去。

  他还有事,比如说去波罗的海造船厂去视察,主持基洛夫级战略巡洋舰的正式动工。经过了十个小时的火车,谢洛夫来到了这座造船厂,巨大的机械正在紧张的施工,整个船厂都显示忙碌的姿态。首艘基洛夫级战略巡洋舰就在这里开工建造。

  基洛夫级战略巡洋舰的图纸经过几次修改,最终定格在了两万八千吨的设计上,作为苏联红海军的旗舰来使用,可以说被苏联的高层寄予了厚望。可以说比原来的历史更大,很正常,因为苏联的环境和国力比历史上更大了,当然期待也更高。

  动力系统是混合动力,安装了2座核反应堆和4台蒸汽轮机,亦即使用平行运作的核动力装置以及蒸汽动力装置来驱动两副四叶螺旋桨,蒸汽轮机可以在核反应堆无法工作的时候独立出来工作以保证战舰不至于在万一情况出现的时候失去动力而丧失机动性。蒸汽轮机是在高速行进时向涡轮追加饱和蒸气之用,增加轴马力使航速达到32节以上。当在使用锅炉辅助操作时,船速为14节。

  但这是暂时的,谢洛夫绝对相信这一点,未来的第二期一定要把蒸汽轮机淘汰掉,让他成为真正的核动力巡洋舰,节省出来更多的空间,安装更大的导弹。说不定还要安装巡航导弹,在一副郑重的气氛中,他对着麦克风宣布1144型巡洋舰正式开工。

  “这将是一个被铭记的日子,苏维埃的海洋梦想将从这里,我们不但要成为陆地大国,还要成为海洋大国。我们的红海军战士会拥有什么样的装备,完全取决于你们。”在零度左右的低温当中,谢洛夫对着波罗的海造船厂的工人们大喊道。

  一九七四年一月,基洛夫级战略巡洋舰首艘基洛夫号开工建造,离开世界舞台很长时间的巨型巡洋舰又回来了。

第六百八十二章 全面出击


  “东南亚的进展令人欣慰,这可以让美国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亚洲,再加上中东,掩护我们在非洲的行动就有利的多。”谢洛夫在全国安全大会上只是提了一下这方面的工作,就闭口不言,在这种涉及全苏联的安全干部大会上,对于国家战略谈的过多不是好事,他也就是吹吹风而已。

  可以看出来一点,那就是美国对澳大利亚的军事建设明显加快,只不过因为矿产价格大跌,澳大利亚本身不给力,但是美国以十亿计算的援助不断拨出去,还是让澳大利亚的军事实力迅速膨胀。最坏的结果一旦出现,美国退守澳大利亚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个趋势比较缓慢,可以先观察一下再说,年年都开安全大会,让谢洛夫都快没词了,再说一些老问题都是些陈词滥调,估计下面的三千多名安全干部也不愿意听。

  他必须有自己的理论支撑,这个时空勃列日涅夫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也没有发生,所以他捡了一个理论,有限主权论,身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旗手,强硬派的发起者,谢洛夫只能完善这个咄咄逼人的理论,作为自己的体系。

  谢洛夫还是苏联安全干部的领导,只能在这种场合吹吹风了,影响不了大战略,说说狠话还是可以的,会议进行到一半之后,基本上就是他在兜售肃反工作者的私货,“社会主义大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加强这个大家庭的统一行动,大家庭成员的主权只是“某种不完全的主权。大家庭同当年把苏维埃共和国联合为统一的苏联,在原则上是一样的,这基本上没有区别,我们和东欧兄弟国家的联合行动,必须考虑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整体利益,基于这个原则,一个国家必须尊重其他国家的意见。”

  这番理论一出,在一小部分的干部震惊当中,大礼堂的所有苏联安全干部全体起立鼓掌,巨大的欢呼声几乎把顶棚鼓开,这是安全干部喜欢的言论,克格勃主席的话说到了他们心里。

  “世界上存在着社会主义的共同规律,离开了这些共同规律就是离开了社会主义本身,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苏联将不会袖手旁观。”谢洛夫继续咄咄逼人的拿着演讲稿念道,“必须在外交上同苏联保持高度的一致,密切配合苏联的对外方针。”

  “苏联以及目前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当今的世界负有国际责任,而我们苏联则必须履行这种国际责任,一方面是解放现存的殖民地,这是思想上的解放,也是身体上的解放,另一个方面则是履行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使命,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谢洛夫说到这里的时候,全体安全干部已经全体起立,站起来直视着同样站着宣读演讲的主席。

  “历史让我们生活在这个变革的年代,我们不会拜拜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为了完成祖国的理想,肃反工作者决不能畏惧牺牲,这是我们的使命。”念道最后一句话,把稿子扔到桌子上,谢洛夫大喝道,“契卡,身为苏维埃出鞘的利剑……”

  “唯有嗅出并铲除叛徒……”三千安全干部的呼应同样热烈,让旁听的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也是一阵惊愕,随后微微摇头,这就是最有气氛的全体会议。

  “以核武器为后盾,充分利用常规地面部队优势和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以欧洲为主战场,准备同北约打一场以使用常规武器为主的大规模地面闪击战;把亚太地区作为辅助方向,牵制和分散美国的兵力,袭扰和破坏西方的海上交通线,阻止美军增援,以确保欧洲决战的胜利。”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上,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叙述着苏联军方最新的战略思维。

  “嗯!很好。”勃列日涅夫戴上了眼镜,仔细的看了一遍国防部的计划,随后慢吞吞的道,“经济力量和国防力量的加强,使苏联胜利地在国际舞台上展开积极的攻势,在制定对外政策的时候,也许地球上没有哪一个角落的情况不以某种方式加以考虑。”

  “同志们,在西方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时候,苏联应该作为一个崭新的力量,驱逐这些帝国主义国家!这是我们的国际责任。”勃列日涅夫说到这里,看了一下没有发言的谢洛夫问道,“是不是这样,尤拉……”

  “我们是世界无产者唯一的祖国,一个国际主义者不能够无条件的捍卫苏联,他就不是一个国际主义者,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这个世界更加美好。”谢洛夫非常冷淡的说道,“我们制定的计划,一定要得到不打折扣的推行。”

  “我们宁可在经济上有所牺牲,也要和美国对抗到底,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更不要提我们的经济根本没有受到一点影响,相信柯西金同志比我更加有发言权。”中央书记乌斯季诺夫站在了谢洛夫的一边说出了心中所想。

  “我们发展了这么多年,国内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让我们必须要明确的告诉美国人,苏联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美国并不愿意这么做,那我们只能让美国人闭嘴。这个世界终究还是信奉实力的!”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总结道,“美国人尤其看中军事力量!”

  “嗯,很好,同志们的团结,让我很高兴。不过这些计划我只有一个计划要暂时停止,那就是土耳其的问题!”勃列日涅夫阻止了谢洛夫开口道,“土耳其是北约的成员国,我们不能贸然的开战,虽说我比谁都更加讨厌这个国家。”

  “当然,如果计划中的前提成立,既希腊和土耳其出现北约内战,那计划就实行,可以考虑为期不超过一个月的军事行动!”勃列日涅夫也没有把话说死。

  “谢谢!”谢洛夫的嘴角挂上一丝笑容,土耳其在今年之后就不会成为问题了,勃列日涅夫的表态已经足够,这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

  在谢洛夫因为有限主权论,被西欧媒体抨击的同时,苏联对非洲国家展开了外交攻势,安德烈?葛罗米柯先后访问苏丹、刚果布和埃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