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58-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燃烧吧,营火,蓝色的夜晚,我们全都是少年先锋队员。光辉的时代,今天已来到,我们的口号:“永远准备好!”勇敢又年轻,友爱的一群,我们准备去劳动和斗争。我们要永远站立在前哨,我们的口号:“永远准备好!”

  挺起了胸膛,嘹亮地歌唱,我们的队旗在前面飞扬。光辉的时代,今天已来到,我们的口号:“永远准备好!”大踏步前进,快乐地招手,全世界儿童,我们的朋友。我们要永远站立在前哨,我们的口号:“永远准备好!”

  高高地举起鲜红的旗帜,我们全都是工农的孩子。光辉的时代,今天已来到,我们的口号:“永远准备好!”

  稚嫩的童声吟唱着苏联列宁主义少年先锋队队歌,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地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谢洛夫好像看到了很小时候的自己,小学阶段处在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的阶段。这个阶段只要教师是一个负责人的社会主义园丁,通常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孩子还不到叛逆期,可以说非常听话。

  看着这群打着红领巾的苏联孩子,谢洛夫几乎想起了自己的小学时代,那个时候的条件还不算太好,在国旗之下同学们列队对着上方的红旗高喊着,“时刻准备着!”这也是苏联少先队的口号。

  “谢谢你,将军!没想到你的手风琴拉的这么好!”合唱完毕之后,学校的教导主任带着有些恭维的笑容握住了谢洛夫的手,一个学者不一定认识肩上的肩章几个星星代表什么,但绝对认识肃反工作者标志性的蓝色帽子,这可是磨灭不了的记忆。

  “只能说是熟练吧,谈不上好!”谢洛夫温和的笑了笑,两个月多以来他没做什么事情,常规的往克里姆林宫提交安全报告,同时还在监察某些不太老实的人,当然仅限于中央委员级别以下的干部,再者就是看看住房改造的地基打好了没有。

  一个星期之前,谢洛夫还向赫鲁晓夫报告了滨海边疆区水稻和玉米种植的成果,大丰收。他本人还获得了赫鲁晓夫的表扬,今年的苏联粮食确实减产了,但因为新开辟的远东集体农庄和印度、苏丹的进口没有出现问题,所以最终还在国家的承受范围之内。

  真实的历史中,苏联这应该是第二次动用国库购买粮食了,第一次是购买玉米的饲料,保证苏联畜牧业的继续发展,第二次则是购买小麦用于填补苏联粮食产量的不足,这两次难关都有惊无险的度过,从这方面来算,谢洛夫已经为苏联省下了至少五百吨黄金。

  这个功绩足够来一次苏联英雄的授勋,不过没人知道,除非事情发生,不然没人知道有多么严重的后果,所有人都认为粮食减产只是小事,没人会去算没有苏丹、印度和远东集体农庄的开垦,一旦出现旱灾苏联会怎么度过去。

  “头,伊特瓦索夫第一副主席刚刚来了电话,说总部有一个消息让你回去看看,似乎很重要!”就在这个时候谢洛夫的卫兵急急忙忙的走进来,在他的旁边耳语道。

  “知道了!”谢洛夫淡淡的答应了一声,然后侧着头对着眼前的学校领导和孩子伸手挥舞道,“再见教导主任同志,再见孩子们。”

  “再见,将军叔叔!”单纯的小孩子对着谢洛夫不断的摆手,年少的他们不认为一个将军和一个普通人有什么差别,他们只是觉得这个叔叔的衣服很好看。

  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克格勃顶楼会议室,谢洛夫审阅了收集到的情报,看着身边的几个总局局长带着羡慕的口吻道,“我们的美国同行真是无所顾忌,下手可比我们黑多了,直接就干掉了一个总统,哪像我们,总是小心小心在小心的摸清楚动静!”

  南越发生政变,杨文明等在例行会议上突然宣布夺取权力,并枪杀了其中唯一的反对者。吴庭艳经秘道逃离总统府,,吴氏兄弟获悉政变军人允诺让他们安全出国,同意投降。在前往军事总部的途中,兄弟二人被射杀。

  南越的军事政变谢洛夫没有过多的关注,因为他也在进行同样的准备,只不过换了一个国家,但这件事让他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肯尼迪快死了。印象中两件事相隔不到一个月,应该准备一下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美国会干涉

  有一段时间,谢洛夫曾经考虑是不是提醒一下肯尼迪,好让肯尼迪和那些金融巨头干起来,但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注意,万一肯尼迪赢了怎么办。少了这批贪婪的金融巨头,美国就会少犯不少错误,这不等于帮美国人忙么?所以肯尼迪还是死了好。死的还能让克格勃散播一些阴谋论,多好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情就在这里,明明我们什么都没做,结果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敌人,而那个大西洋对面的国家,在全世界捕杀共产党人,还在不断的推翻一个又一个不听话的政府,甚至连自己的走狗都不放过,结果他们是人类的希望,自由的典范,我们却成了泯灭人性、颠覆世界和平的国家。我们大清洗杀的人再多,有全世界饿死的人多么?有全世界范围内被捕杀的共产党员多么?”谢洛夫笑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几个助手,懒洋洋的说道,“我们的美国同行总是在合适的时候告诉我们,对待敌人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双手该染血的时候,一定要染血……”

  “主席,你的意思是我们开始准备着手对越南进行干涉么?”萨哈托夫斯基中将面色严肃,似乎在很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没有这个条件,第一书记的意思是在全面战争到来之前,我们不要主动介入!所以不能直接出面!”赫鲁晓夫改革的同时,肯定不会理会越南的事情。这点从上半年越南代表团的无功而返就能看出来了,不过这不是没有办法,这难不倒他,“社会主义阵营只有我们一个国家么?我们不介入,但吓唬一下美国人刷存在感还是轻而易举的,苏联不出面,难道不能请兄弟国家出面么?”

  其他都点点头,自己老大的意思是绕过自己出兵的限制,寻找两个可靠的打手代表苏联的态度,这个国家不能是中国,中国的军事力量只能代表中国自己。

  凭什么苏联就要单打独斗,一出事了就甩开膀子自己上,那些罗马尼亚、匈牙利都是干什么的?谢洛夫肯定不会让自己的盟国闲着,就算是不听话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利用一下,办一些苏联不好出面解决的事情。

  就拿阿尔巴尼亚来说,这个时代的阿尔巴尼亚也是有价值的,这个国家有一个领导人,是一位阿訇世家出身的领袖,对绿教知根知底,又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游击英雄,在法国镀过金,手段强硬,雷厉风行,无圣母心。这个人叫霍查。再有个三四年,伟大的霍查同志就会对任何国内有的宗教下杀手,把这个和平教教徒占据多数的山地国家,彻底变成一个无神论国家,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无神论国家。至少苏联和中国都不敢明目张胆的这么干。

  霍查明确提出,要在阿尔巴尼亚根除宗教,把这作为一个政治运动来搞。阿尔巴尼亚的清真寺、教堂、修道院被全部关闭,大部分被拆毁,小部分被改为公共设施。阿尔巴尼亚政府宣布,一切宗教及其团体均为非法。阿尔巴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神论国家”。修改,把一切宗教活动视为非法。只要家里有、,就会被判刑十年。有神父给婴儿施洗礼,直接判死刑。

  等到霍查成功了,谢洛夫就准备在苏丹、伊拉克这些国家试试水,不管阿尔巴尼亚提出的待遇是多少,谢洛夫都出双倍工资雇佣阿尔巴尼亚同志,把这些国家顽固的宗教势力一网打尽,估计到时候阿尔巴尼亚肯定能训练出来一批专门收拾宗教的干部,这批干部就是这个时代阿尔巴尼亚的价值。

  “给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同志发电,请求援助,同时以克格勃的关系和朝鲜联络,让朝鲜同志抽出来一部分力量投入道北越!”谢洛夫在民主德国和保加利亚中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觉得让保加利亚出面比较好,一方面是保加利亚和苏联的关系非常好,用起来放心,另外一个方面则是苏丹的问题,谢洛夫已经决定在苏丹的政变,由克格勃和斯塔西两个部门联手策划,这个时候在削弱民主德国的安全部门力量有些不太合适。

  谁出面呢?如果是以前的话,当然是谢洛夫出面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可他现在已经是克格勃主席了,总不能没事出国晃悠一年半载在回来。

  “我去朝鲜联络这方面的事情!”最终第一副主席兼第一总局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前往朝鲜商量派出武装力量代表苏联进入北越的问题。

  至于保加利亚那边,不论是两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安全委员会,关系都十分和睦。谢洛夫不需要专门派出一个干部去联系,只需要自己打一个电话就行了。

  保加利亚是苏联最信任的盟国,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和谢洛夫的关系还算不错,保加利亚在经互会体系中还承担着一部分农业任务,简单来说就是苏联的菜园子。要不是谢洛夫这几年不断在苏联城市周边玩蔬菜大棚,保加利亚很大一部分蔬菜可能都用来供应苏联,自己国家反而供应比较紧张。

  谢洛夫因为蔬菜大棚在保加利亚国内还有些名气,这种冬季大棚被成为尤里大棚。这个消息已经被谢洛夫封锁在国境线上,苏联人民并不知道。结束了和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拉科夫的通话,谢洛夫达成了自己的目的。通过保加利亚和朝鲜的力量,在北越吓唬吓唬美国人。

  必须要在适当的时候被美国人发现,所以保加利亚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士兵,这次必须穿着苏联的军服行动,谢洛夫要在北越散布一下社会主义威胁论,让美国人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苏联正在对越南产生兴趣。以美国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恐惧心理,肯定会亲自下场的,美国军火集团需要一个借口,这个借口苏联可以给他们。

  “这次的南越政变,表明美国扶持的傀儡一如既往的没变,还是毫无战斗力!所以一旦越南南北双方开战的话,南越是绝对打不过北方的,这场战争在先天上北方就不可能失败,因为一旦战争扩大,中国再次南下打陆战的话,美国人的损失会非常惨重。”

  在大克里姆林宫内,谢洛夫在向中央主席团委员提交这次南越政变的分析,“在亚洲的很多国家中,因为本身当地的经济基础就很差,土地对于人民来讲就是生存问题。越南的南北双方和中国的情况类似,南方的民心不在南越政府当中,所以一旦开战南越就是中国炮党的下场,说不定比目前在岛上困守的炮党还要脆弱。”

  美国选择盟友的眼光真的不怎么样,为了对抗在亚洲发展的社会主义运动,美国选择只要是不和社会主义有关的势力有关就行,但对于亚洲那边的民族,土地的重要性关乎于生存,于是美国怎么选择民心都不在自己这边,最终选择出来一群战五渣。朝鲜战争如果不是美国亲自下场,现在半岛早就统一了,归根究底南韩也是战五渣。

  没有民心就不能打,这点炮党是这样、南韩是这样,南越也是这样。要不是中苏分裂的话,其实社会主义阵营最容易突破的方向就是东南亚地区。

  “等等,尤拉,你认为在这次军事政变之后,美国人准备亲自介入越南么?”勃列日涅夫和身边的波德戈尔内对视了一眼,十分感兴趣的问道,对于勃列日涅夫来讲这当然是好事,要是北越方面的战斗力还不错,卖肾援越这个选项也是很不错的。

  “以事情发展的过程考虑,就算是现在开始舆论准备说服美国民众支持,最少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我之所以认为这次南越的政变会让美国改变看法,一方面是因为南越的民心太少,一旦开战自己绝对支持不住,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从我们的请报上分析,美国的军备已经到达了饱和的阶段,如果不消耗一批的话,很多军火公司就没有利润,这种情况下选择发动战争是最好的结果,至少对于军火公司是这样的!”谢洛夫合上了自己的情报分析,等待中央主席团的决议。

  “肯尼迪是一个谨慎地人,我们交过手。真正的肯尼迪不是美国报纸上那个人,我向同志们比谁都明白,他会冒险进入越南开战么?”赫鲁晓夫微微的摇摇头道,“当然,如果美国真的采取大规模的军事干预,我们一定会履行自己的国际责任,这点毋庸置疑!”

  历史上美国大规模干涉越南的时候,赫鲁晓夫已经下台了。但现在相信会有所不同,谢洛夫看着还在讨论美国会不会干涉的中央主席团委员们,不知道一个月后肯尼迪被刺杀,这些人会是什么表情。

第四百五十四章 保加利亚朋友

  苏联的国际责任就是给美国添堵,如果发现了美国有陷入战争泥潭的趋势,不管苏联当时在干什么,自己有没有问题,本能的选择都是卖肾援不知道什么国家。只不过历史上美国真正开始正式介入战争的时候,赫鲁晓夫已经下台。如果他在台上,看到美国选择亲自下场作战,肯定和勃列日涅夫做出同样的选择。

  赫鲁晓夫判断肯尼迪不会正式介入越南很正确,整个世界除了谢洛夫自己,没人知道这个家伙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有这么明目张胆把一国总统暗杀,然后就是不公布真相的国家么?美国可以算是独一份,按理来说这桩丑闻比勃列日涅夫政变更加巨大,这点不得不佩服资本家在团结一起时候爆发的能量。

  “尤拉,继续关注那边的动静吧,如果美国陷入一场沼泽一样的战争,这对于我们也是一件好事对吗?等我们解决完了自己的问题,就可以好好看看美国人怎么收场!”商量完毕之后,勃列日涅夫在赫鲁晓夫的首肯之下发言,算是给苏联的态度做好了规范。

  除非美国正式隔着太平洋杀到越南,否则以现在特种战争的强度,苏联不会有任何的反应,反正北越背靠中国肯定死不了,就让中国去忙活。

  从中国借力,这种决断苏联是绝不会失误的,哪怕苏联和中国已经起了边境冲突的年代,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交流,苏联还需要中国的铁路网援助越南。

  “相关的准备我会做好,这方面肯定不会出现问题。”谢洛夫带上自己的蓝色大檐帽,向这里的中央主席团委员敬礼后,直接离开克里姆林宫。

  谢洛夫感觉转折点要来了,此时胜利已经看见了曙光,他很想套用一句丘吉尔的话,“在越南人的血没有流干之前,苏联决不投降!”

  越战结束的标志是,以及急于同美国改善关系的中国和苏联的压力迫使越南民主共和国到谈判桌前。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南越**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南共和国在法国首都巴黎正式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巴黎和平条约。随后两个月内,美国国防军全部撤出越南。

  这怎么可以,这个台阶谢洛夫是绝对不会给美国的,美国可以撤退,但协议绝对不能签署的,这个协议就相当于给美国人一个撤出的借口,谢洛夫更愿意看到美国在北越猛烈的攻势之下战败,而不是通过外交装作一副北越毁约,而美国被糊弄的样子,掩盖自己支撑不下去的真相。

  最好一次把美国打成肾虚,苏联才能更容易的在全球转入进攻,这才是越南战争的价值。

  最近的时间,谢洛夫主要是在做十月革命阅兵式的准备,时间快到了,就在几天之后进行,在这之前在莫斯科机场还迎来了一个朋友,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拉科夫。

  “马拉科夫同志,还麻烦你专门来一趟莫斯科,真是辛苦了!你也知道,苏联的冬天就是这样!”给予了马拉科夫一个拥抱,谢洛夫从身后拿出了准备好的披风盖在了马拉科夫的背后,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虽然在整个华约存在感比较低,但一点也不弱。话句话说苏联的盟国情报部门就没有弱的,实力最强的是克格勃,个人素质最高的是受到克格勃组织结构影响和盖世太保传统的斯塔西,剩下的国家也都有自己的看家本事。

  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存在感虽说不强,但历史上也有杀出国门的表现。和英国在秘密战线上交过手,在全体情报大会上,谢洛夫和马拉科夫也见过面,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至少比波兰的科尔津斯基值得信任,至少保加利亚没这么多叛徒,波兰可不一定。

  “这不是很好么?感到苏联伟大的十月革命纪念日,只能说明我的运气很好。”马拉科夫爽朗的笑笑,他当然不是过来参加十月革命纪念日的,而是专门来谈越南问题。

  两人坐在同一辆车上直奔卢比杨卡,两个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一路上有说有笑,同为情报主管他们之间的话题太多了,还可以在交谈之中交换一下经验。

  “说实话,我并不需要太多人,一百个人足够了,不过要穿上克格勃的军装,所有保加利亚边防军人的月薪是多少,我给双倍。在特定的时候,要让这批欧美面孔的人暴漏在美国人的视线中!”谢洛夫给马拉科夫倒了一杯咖啡缓缓的说道。

  “没问题,不过双倍月薪什么的不是见外了么?苏联同志既然提出了要求,我们完全可以帮忙,那些战士的工作我们国家安全委员会去做!”马拉科夫赶紧推辞道。

  “双倍工资是必须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把同志们的生活照顾好,就算是这样,他们获得收入还远远不如美国士兵!”谢洛夫直接把这件事定了下来,又补充道,“这次你们和朝鲜同志配合,之所以我们不直接出面,一方面是环境的因素,还有就是我们有行动在策划,对了,保加利亚最近情况怎么样?”

  “还好,我们的主要问题还是突厥人,剩下社会情况很稳定!”马拉科夫专门说了一下这方面的问题,保加利亚最大的民族当然是保加利亚人,国内最大的少数民族是突厥人。表面上国家当然是主张民族团结的,社会主义国家嘛,都这样。和苏联一样,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也有专门部门处理这方面的问题,防止国内的突厥人被土耳其人利用。

  “这种问题的源头还在土耳其,这个国家太碍眼了。迟早要收拾!”谢洛夫冷哼一声,这种表情是丝毫不掩饰的,俄罗斯的立国之本和民族感情都在君士坦丁堡。不过暂时还不到时候,能借刀杀人就决不能自己动手,美国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苏联的阿富汗战争都证明了这点,旷日持久的战争一定会对国家产生影响,经济上面还能克服,但一旦影响到社会和民心,这不是能补救来的。

  说了一会这方面的问题,两人商定在十月革命纪念日之后正式派人去越南。朝鲜方面的消息已经传来,萨哈托夫斯基已经表明,朝鲜愿意派出士兵参加到行动当中。当然这涉及到一些条件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五章 准备就绪


第四百五十六章 肯尼迪和阴谋论

  送别了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拉科夫之后,摆在谢洛夫面前的事情就只有一个,如何利用近在眼前的肯尼迪遇刺案。如果在肯尼迪死的第一时间掀起舆论战,很可能会会引火烧身,如何利用阴谋论也是一件值得仔细研究的事情。

  对于不同的对手,需要抓住不同的心里,知道对方害怕什么,才更容易进入对方的内心,在卢比杨卡的谢洛夫奋笔疾书,例子其实有现成的,欧洲不是美国,一直都有很浓重的反犹土壤,就拿第三帝国时期的德国来说,反对犹太人虽然德国是集大成者,但必须知道其中的过程,过程就是德国本土其实犹太人并不多,死在德国集中营的犹太人,大多数是波兰国籍的犹太人,而波兰本土人就是最大的帮凶。

  没有波兰人在其中推波助澜,犹太人不会有族灭的危险。这就很容易了,后世中国流传着一本名为货币战争的书籍,正好可以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纪,在网络的掩护下,网络上也有反对犹太人的声音,这种声音中国基本没有,主要就流传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可见反对犹太人一直在东欧民间有庞大的市场。

  谢洛夫很重视犹太人,但他对美国的犹太人势力有着清楚的评价,犹太的商人看起来势力庞大,但因为本民族人口有限其实上限不可能到达掌控美国的地步。美国真正的掌控者之所以把犹太人推出来,更多有一种自己躲在幕后的心思。如果以一个旧社会的家族体系来看,犹太人在美国统治阶层的地位,应该是类似于大管家的二把手,使唤着底线的女仆和佣人,看起来威风八面,其实真正说的算的人物是不出面的美国英国裔财团。

  英裔财团需要犹太人出来挡子弹,谢洛夫根据东欧最容易接受的反犹太情绪,也需要利用犹太商人作为散布阴谋论的靶子,在这方面两者完全可以合作愉快。

  “在波兰的阴谋论,还要突出肯尼迪的天主教徒身份,让波兰人认识到美国那些新教徒对天主教徒是有敌意的,才招致了肯尼迪的下场。”愣了一会谢洛夫继续往里面补充细节,肯尼迪一旦死亡,他就会命令假宣传部立刻在苏联国内和东欧散布阴谋论。

  还有一个主要方向是必须注意的了,那就是谢洛夫必须为肯尼迪进行洗白,这点在慎重考虑之后,他万般不情愿的得出了这个判断。作为一个美国最大的敌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谢洛夫竟然要思考美化美国总统的工作,这特么还有天理么?还特么有法律么?

  但就算是再不愿意,谢洛夫也还要这么做,阴谋论一定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利用克格勃的全球网络同时开始散布,肯定会引起怀疑,万一被对手栽赃是苏联动的手可不好,这种情况下最好是缓慢的流传,从苏联的阵营流传到整个欧洲,在流传到美国本土。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克格勃的工作还需要伊丽莎白泰勒那边的演员帮一下忙。

  大明星嘛,大明星的八卦是非常吸引眼球的,在交谈之间泄漏一点八卦消息是很正常的。

  吹捧肯尼迪的主要工作在于,让美国民众对美国政府和资本家有种不信任的感觉,一旦越南战争开始,美国无法取胜国内陷入动荡的时候,这种不信任感就会增大。会让美国陷入更长时间的衰退,这对苏联是非常有利的。

  已经死去的美国总统,不再是谢洛夫或是苏联的敌人。相反这是一个突破点,谢洛夫以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让对外情报总局收集肯尼迪的正面资料。谢洛夫从来不承认这个历史时空古巴导弹危机是苏联输了,但在散布阴谋论的时候可以承认。

  给黑人平权也可以算到肯尼迪的身上,美国人民相信不相信不要紧,谢洛夫把声势制造的大一点就行了,再加上把美联储的货币发行一说,这妥妥的能够进入美国人民的视线当中。

  可以这么说,不管是在什么位置上,哪怕现在已经是克格勃主席,谢洛夫都比一般的苏联干部要懒的多得多,连交给赫鲁晓夫的安全报告都是口述让秘书写出来,但这次绝对是一个例外,莫斯科的黑夜来的如此之早,卢比杨卡的主席办公室灯光一直点亮……

  歪歪的魅力在于,可以很容易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谢洛夫就感受到了。当东方的太阳缓缓升起,写了十几页关于如何操纵阴谋论报告的谢洛夫停笔走到窗边,叼着烟头活像是一个小地痞的他双手插兜道,“这个世界上,肯尼迪的好名声必须有一半功劳在我的身上,如果未来美国冷战失败,这个功劳就是全部……”

  工作一夜的他精神好的不像话,透过窗户看到广场上不断汇聚而来的克格勃工作人员,按灭烟头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边上。

  “截止到目前,今年一共给中央写信反应问题的一共是两万三千五百封,从家乡来到莫斯科的有三千五百多人,我们应该处理的是九千五百封信,一千一百人。”谢尔瓦诺夫到达谢洛夫办公室的时候,直接拿出了关于上访问题的部分材料。

  上访不归克格勃管,归克格勃管的那部分简单来说就是闲的蛋疼的那部分。以一个基辅的例子来说,这位仁兄来到莫斯科上访的原因,是因为他在上班的时候钱包被偷了。基于这个原因他认为苏联的人民素质和社会治安都有问题,万里迢迢跑到莫斯科来上访。

  对于这种显得蛋疼的人,最高苏维埃方面实在是无法接待,于是把屁事没有纯属蛋疼的这批人和信交给克格勃处理,基辅的例子还算是正常。一个从塔什干来的工人,来到莫斯科反应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他还没有女朋友,希望国家可以帮他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如果我没有记错?苏联的女性人口是比男性人口多的?这也能上访?是不是专门过来去苏维埃骗吃骗喝的?”这又不是中国,是中国国家也没有义务给你找老婆。安耐住给予预防警告机制,或者批示进入精神病院治疗的冲动,谢洛夫只能寄出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罚款,直接让负责社会治安方面的内务人民委员会去办理。

  “把各大总局已经有了意见的文件先拿过来!”在谢尔瓦诺夫的眼皮子地下,谢洛夫掏出了自己的印章,以一秒五下的速度批准了今天一天的文件然后道,“我今天休息一天,总部这里的事情交给伊特瓦索夫和萨哈托夫斯基第一副主席负责就好了!”

  此时的肯尼迪是春风得意的,他不知道远在莫斯科的谢洛夫已经准备利用的死做一一些文章,其实何止是文章,未来苏联还准备把他塑造成圣人,如果肯尼迪是东正教教徒的话,没准谢洛夫会罕见的让莫斯科大牧首出面把他塑造成东正教圣徒,反正大牧首同志目前也没事事情可干,出来散散心也好。

  “罗伯特,我准备去达拉斯一趟!亚巴勒为代表的自由派与以州长康纳利的保守派吵得很激烈,我准备去那里调节一下这边的关系,德克萨斯州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了我们能够连任的问题。”肯尼迪在自己的弟弟面前很坦荡的说道,搂着妻子杰奎琳的肯尼迪脸色露出温和的笑容,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对于总统的连任肯尼迪本人还是非常乐观的。

  “好吧,不需要我派人去保护你么?”罗伯特肯尼迪没有多想,只是单纯的多问了一句。

  “当地会给我们足够的保护,不要担心,我的弟弟!”肯尼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