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58-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洛夫和伊丽莎白泰勒还是互相利用的色彩多一些,但这个提议让他心动了。剑桥五杰的路线么?想想还是挺激动的,克格勃在英国上流社会的情报网络面临着很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英国现在已经找不到有五杰那种有这么高地位的人为苏联服务了。这不是说英国的情报网络不强大,英国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是苏联最强大的海外情报中心,甚至比在美国的情报网络还要受到重视。
但目前英国衰弱已经成了定局,而且苏联也不好像是战争年代找到亲苏联的人做间谍。剑桥五杰那种间谍竟然一个都没有,谢洛夫才不得不改变套路,开始针对性挑选人手做资本家潜伏在英国,同时还要保留原来的基层情报网络,这就相当于不但节省不了成本,还要加大投资,就算这样还不知道能不能把手伸的进英国的上流社会。
鉴于英美特殊关系,也可以叫走狗关系,所以英国的重要性让克格勃绝对不能削弱在英国的情报网络,加上英国自带搅屎棍属性,让苏联方面一点都不敢放松。说不定什么时候英国就会出现搞出来一点事情。
冷战的开始有英国推波助澜的因素,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丘吉尔铁幕演说出了美国人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冷战顺理成章的开始。但同时为了让美国和苏联的实力更加平衡,在战后的头几年英国实力仍在的时候,对苏联输出了很多急需的技术,苏联的发动机技术英国帮了很大的忙。可见社会主义阵营的敌人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不希望苏联太弱,因为这会让世界失去平衡,苏联存在一天,美国才会征求这些盟国的意见,苏联垮了美国怎么对待这些欧洲盟国还难说。
但那些欧洲强国除非突然被革命,否则绝对不可能投往苏联阵营。指望对方主动亲苏绝对不可能,因为对方的生活确实比苏联这边要好。再者欧洲国家都在小心的平衡着美国和苏联,后来德国统一的时候,英法就差公开喊话让苏联出兵干涉了,只不过没有说出来我们出钱苏联出兵的口号,因为他们也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苏联崩溃,美国在这之后一家独大。
在苏联明显衰弱的时候,出手相助的肯定是英法中,在苏联解体的时候这三个国家都不同程度上尽力帮助苏联渡过难关,但谁让苏联总书记是一个叛徒呢,再者美国已经看出来距离胜利只差一步,英法中阻止美国步步紧逼的努力还是因为国力的原因失败。
在这些国家政治家的眼中,他们不希望苏联强大到能让他们变色,同样不希望苏联衰弱到美国出手就能压死,所以在二战后最危险的时期,苏联人口骤减国家需要时间恢复,法国几乎抱着美国的大腿不让美国继续紧逼,而苏联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冷战的氛围就越来越浓,苏联在七十年代后期达到巅峰,在全球战略进攻的时候,感受到苏联已经有翻盘的趋势,这些欧洲的老牌帝国主义,才开始显示出来前所未有的团结,帮助美国把苏联的势头压下去。
美国的一级盟国只有英国和以色列,英国很重要,克格勃在英国的想法没有错,这是一个不次于美国的敌人。欧洲的体制比美国更加符合民主的概念,这就让新贵进入上流社会成为可能,后世英国都衰落成那个样子,不还是把自己包装的光鲜亮丽么?这么一看伊丽莎白泰勒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谢洛夫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思考着这其中的可操作性,一旦让伊丽莎白泰勒成功在西欧弄出来类似于演员工会的东西,其实很不得了。里根不就是演员出身的美国总统么?
“你觉得怎么样?”看见谢洛夫脸色阴晴不定,伊丽莎白泰勒心中也没底了。对于谢洛夫这个克格勃主席,伊丽莎白泰勒心中总有种恐惧感。虽说谢洛夫否认伊丽莎白泰勒的前夫死和克格勃有关,但她就认为谢洛夫肯定在说谎。
“我在想,把自己儿子搭进去做间谍,是不是投入的有些大了。”谢洛夫好半天之后才说了这么一句话。虽说他曾经和瓦莉娅说过要让儿子做间谍,但其实确切的意思是去间谍学校学习正确的三观,顺便培养出来健康的体魄。可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去做一线间谍的意思,最多就是学习如何管理。
但如果按照伊丽莎白泰勒的说法,这不是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一线去作战么?虽说这个儿子他还没有见过,但总归是自己的儿子。
“怕什么,还不都是为了你!我和儿子在英国发展的好,最终都会为苏联带来好处。”伊丽莎白泰勒循循善诱道,“我们可以给很多苏联缺乏的东西。”
“哦!”谢洛夫茫然的答应一声,心中还在考虑利弊。英国有什么苏联感兴趣的东西?生物科技、和海军。还有就是伦敦那座金融中心,金融中心谢洛夫没什么想法。不过英国的生物科技很强倒是真的。
伊丽莎白泰勒现在完全像是一个不择手段的女人,为了自己投靠了世界最大的反派头子,调转枪口背叛祖国,但似乎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就像是伊丽莎白泰勒说的那样,克格勃不能光明正大的去做很多事情,至少毒枭这块是不行的。
既然这样!谢洛夫瞄了一下伊丽莎白泰勒,喝了口红酒慢悠悠的开口道,“是不是只要我帮你建立起来在影视圈的地位,你就什么都帮我。”
“嗯,连我都是你的!”伊丽莎白泰勒眼睛一亮道,“我们有儿子,我的财富都来源于你,我当然会站在你那边,你让我做什么都行。”
哦?谢洛夫眉毛一挑,他还真的有很多赚钱的路子,只不过如果克格勃去做的话等于是给苏联抹黑,所以不太敢去做,就连传销网络他现在都准备放弃,因为美国是诈骗的重灾区,现在中央情报局已经开始调查诈骗的来源地,只不过目前只查到第三世界的国家,把基地放在第三世界国家是谢洛夫提议的,后世诈骗岛的先进经验,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做毒枭也行?我出人帮你把竞争对手干掉,你接手美国的网络,不过你不能直接出面,必须挑选一个墨西哥帮派做合作者,有没有问题?”看见伊丽莎白泰勒点头,谢洛夫继续道,“我需要一批女人,做皮肉生意的那种,在古巴一个电影基地,专门应对美国黑人群体,我的要求很简单,女人必须是白人,英语要好。剩下的地方还有日本,那里也需要一个基地,这些你都能做到?”
伊丽莎白泰勒点头,谢洛夫也点点头,这些事情没有一个是克格勃可以光明正大做的,但苏联之外的社会环境却没有问题,在适当的时候谢洛夫会把传销网络移交给这个女人。
第三百五十一章 风言风语
那就没问题了,所有影响苏联形象的事情都交给这个女人做,克格勃省的天天防着中央情报局现自己。 军火和工业布局还要克格勃自己来,剩下比较黑暗的产业就转移出去。
“用不用我提升一下你的军衔?想不想做将军?”谢洛夫意味深长的问道,因为在特工领域立功被做火箭提升不是没有。甚至严格上来说,本国的特工提拔还要比展的间谍还慢,因为本国的特工提拔需要业绩和待遇,这方面都需要考虑。而外国人就没有这个问题,纯粹就是用军衔达成一笔交易,非常正常的买卖关系。
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谢洛夫也可以一句话就把伊丽莎白泰勒提升到少将,再高就不行了,怎么也要在克格勃主席团讨论一下,哪怕是象征性的。
“我要军衔做什么?你是克格勃主席,有你就行了!”伊丽莎白泰勒反问道。
“还是给你比较好,我要梦露的日记吓唬了一次肯尼迪,不然也没有今天的局面,要不你怎么会有机会在欧洲搞影视业?有钱,你有人么?”谢洛夫呵呵一笑,事情的展就是一个个原因和一个个结果组成。没有梦露日记,就不会让胡佛疑神疑鬼。
谢洛夫需要把伊丽莎白泰勒的级别提升,一个普通线人就算是暴漏敌人也不会当做一回事,但一个高级干部就不同了。这也会让伊丽莎白泰勒有所顾忌,一旦一个少将暴漏,这可不是询问一下就能解决的,绝对会被关到监狱里面。
“我召集一些来到欧洲的电影人,你要不要看看?”伊丽莎白泰勒提议道。黄金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米高梅主宰着电影市场,并拥有大量好莱坞级明星。同时,米高梅也因创造了好莱坞明星制而备受好评。但这次胡佛的打击,也波及到了米高梅,而且让二十世纪福克斯更加雪上加霜,如果谢洛夫没有估计错,二十世纪福克斯可能会更快遇到破产危机。
“不用,我要回到莫斯科!不过有人会把当天的情况告诉我的。”谢洛夫波澜不惊的回答道,伊丽莎白泰勒身边当然有这方面的人潜伏,只不过谢洛夫当时没有算到这个女人生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没有在家庭周围放间谍。
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了,这个女人的重要性在提升,再说为了自己的孩子,应该加大投入的力度,在昨天和国内联系的时候,他已经让伊塞莫特妮在加茨拿挑选潜伏对象。这也是保护组织的财产,同时也告诉伊丽莎白泰勒,你身边有我的人,最好老实点。
如果是原来,对于一个特工为了工作和对方保持一些不太正当的关系根本就不是问题。现在谢洛夫已经是克格勃主席,不在是一个具体的执行人,成了高级干部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作为克格勃主席他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了,不能像一线特工一样有克格勃给擦屁股。
就拿克格勃在伦敦的二号间谍戈登来说,本名华西里的他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克格勃内部编号k442812,这个哥们完全是克格勃最堕落的间谍,在伦敦的潜伏任务期限中,除了执行苏联需要他执行的任务之外,就是和各种各样各个阶层的英国女人睡觉。他的生活只有两种状态,一个是在往国内送电报,另一个就是在各种酒会中交际、然后和女人睡觉。而华西里在苏联国内其实还有家庭,他的妻子霍尔比娜还在领取着每个月二百卢布的特殊津贴。
华西里在加茨拿受训十年表现良好,最后被第一总局派往加拿大实行,然后安排身份进入英国,整个过程波澜不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华西里是一个严谨的特工。可是随后的事情让第一总局的人大吃一惊,华西里一点都没有在国内的严谨态度,以至于到了伦敦半年,克格勃在伦敦的负责人请求让总部把召回,因为华西里出入各种酒会,张扬的风格增加暴漏的风险。
华西里在伦敦五年,到现在为止已经结婚两次,经常保持关系的女人有二十多个,睡过的女人足足有两百多人,第一总局第三司局的英国处专门开会讨论过华西里的事情,最后还是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以成绩作为考核,不要管一线特工的私人生活。
如果谢洛夫一直窝在第一总局做对外情报司的司长,和伊丽莎白泰勒的关系不但不会成为工作的不便,还会成为他的主要业绩。
就算是现在两人的关系如果暴漏,带给谢洛夫的问题也仅限于名声上不太好听,不会造成更大的影响,远远没有想象中的这么严重。特工为了工作使出一些手段,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只不过他的级别是苏联最大的特工而已。
特工以执行任务的结果作为评判标准,至于过程不重要,用果照威胁、绑架、利诱等等的行为,换做在正常的领域中都是犯罪,但在情报工作中全部都是被允许的。克格勃又专门的条例规定,不能对驻外特工采取约束。
“那我们什么时候还可以在见面?”得知谢洛夫要回国的伊丽莎白泰勒有些依恋的问道,这个表情让谢洛夫简直以为自己看错了。这个女人对自己有感情?有没有搞错?
“等到你完成了在影视圈的准备,完全可以打着进入苏联电影市场的幌子,去莫斯科!”这个理由十分合情合理,不过要等到伊丽莎白泰勒把二十世纪福克斯弄到手才行。
百事可乐就总用这个名义往莫斯科跑,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么?不过前提就是伊丽莎白泰勒要成为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老板,成了老板做这件事才合情合理,不然以她现在只是一个演员的身份,哪怕是影后去了莫斯科两次也会马上被中央情报局盯上。
做同一件事身份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你是个大公司的老板来到苏联,美国人就不会怀疑你,而如果你只是个普通人,祖宗都会被中央情报局挖出来照x光。
“好,到时候我一定会去的!”伊丽莎白泰勒魅声道,“这几天我陪你……”
伊丽莎白泰勒倒不是多爱谢洛夫,只是她现在没有选择。苏联在这方面比美国保守的多,所以她才怀疑自己的丈夫被克格勃杀了,谢洛夫怎么解释她都不相信。因为他丈夫的死,心中有恐惧感的伊丽莎白泰勒,才老老实实不敢在招惹别的男人。
神清气爽玩了一把一炮两亿的谢洛夫在莫斯科下车的时候,伊丽莎白泰勒被富豪保养的消息不胫而走,开始在伦敦传开了,各种言论都有,而作为绯闻的主人公伊丽莎白泰勒矢口否认。随后就找到了玛丽莲梦露,和在散落在欧洲的电影人商量,想要重新开始拍摄电影。
这一切和谢洛夫没关系,先他回到莫斯科之后询问了一下滨海边疆区的情况,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打开了最近的监控文件,这是对整个苏联中央委员的监控文件,在上一级也有,其实想要知道中央主席团委员的动静也不难,明面上没有,但配备的安全保镖随便找出来一个问问就行了,克格勃反水连赫鲁晓夫都能监视切断求援,其他人更不在话下。
就算是国内的监控,仍然保证不了百分之一百的准确,信息都是有真有假的需要自己的辨别,就拿苏联现在的两个巨头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来说,一般人认为两个人不在一个部门工作,所以没什么冲突。其实以谢洛夫了解的情况来讲,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互相讨厌才准确,只不过双方各自的地位都非常稳固,勃列日涅夫自然不用说,柯西金在经济领域中的话语权很重,除了赫鲁晓夫本人之外,柯西金不需要向其他人汇报情况,这点从后来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分别成了总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就能看出来。
“看看最近有什么风言风语吧?”谢洛夫拿着送上来的监控文件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这种偷窥别人秘密的感觉,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简单来说就是棒极了。
“俄罗斯苏维埃最高主席?对第一书记不满?”谢洛夫放下监控文件自语了一声,然后拿起了电话。8
第三百五十二章 剑桥五杰
“把阿里斯托夫同志的情况核实一下,嗯,秘密进行,就是这样!”谢洛夫歪着脖子夹住电话,眼睛还在桌上的监控文件上面,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阿里斯托夫是苏联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和俄罗斯联邦局的副主席。从级别上来看是在苏维埃当中仅次于勃列日涅夫的存在。苏维埃的二把手。阿里斯托夫之所以成为苏联的领导人,还要从几年前的马林科夫集团失败说起,当时在马林科夫集团失败之后,阿里斯托夫和科兹洛夫、福尔采娃等人被赫鲁晓夫看重,进入中央主席团代替了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的位置。
遭遇马林科夫集团逼宫的赫鲁晓夫,他起用了大量新人和老人。当年一年内他提拔了七位高级书记,依次是阿里斯托夫、勃列日涅夫、别利亚耶夫、库西宁、基里琴科、伊格纳托夫和穆希特季诺夫。
不过和科兹洛夫很快被赫鲁晓夫扶正成第二书记不同,阿里斯托夫、伊格纳托夫、福尔采娃、穆希丁诺夫未留任,后来又失去了中央主席团的委员职务,同时变成了后补委员,福尔采娃虽然失落但没什么举动,但阿里斯托夫显然有些不甘心。
“好像历史上阿里斯托夫在赫鲁晓夫下台的时候出了不少力!”放下电话的谢洛夫自语道,这也不是不能留了解,当今的苏联和斯大林时代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是赫鲁晓夫代替了斯大林的位置,从权威上面来讲赫鲁晓夫不次于斯大林,但他没有斯大林那种存在一天,就没有人敢升起反对心思的气场。
这可能也和赫鲁晓夫降低了斗争的强度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似乎有些人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没错,是挺不切实际的。实际上以赫鲁晓夫目前的权威,政变是非常困难的,别说阿里斯托夫自己一个人,就算是在多几个政变的支持者,也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看来是对自己书记处高级书记和中央主席团委员被解职有点牢骚!”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屁股不稳才对赫鲁晓夫不满的,赫鲁晓夫如果用勃列日涅夫那种办法,估计也就不会有反对者,问题还是在赫鲁晓夫调动干部太频繁上面。
这个问题如果是刚刚开始发酵的话,谢洛夫摆弄着手中的钢笔思考片刻,最终嘴角扯出一丝笑容,“我先布好局,看看对赫鲁晓夫不满的干部到底有多少?”
如果赫鲁晓夫马上下台,接班人肯定不是自己,甚至不是谢列平,有资格已经占据好位置的只有三个人,就是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所以别说阿里斯托夫自己,就算是多几个人政变,谢洛夫也要把他们都干了,说不定赫鲁晓夫还会提拔自己。
整个决策并不难做出,现在谢洛夫所需要的就是调动一下力量看着阿里斯托夫,看看他到底只是自己发些牢骚,还是真的准备付诸于行动。谢洛夫当然希望是后者,他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什么功劳都没有挫败政变更大,如果用这些人的人头换战功,都不能想象有多大的收获在等着自己。
这件事不能和别人商量,不论是伊特瓦索夫还是萨哈托夫斯基都不行,一定找信得过的人,“当特别调查部伊特杨斯基少将来一下,就这样!”拿起电话的谢洛夫让接线员把特别调查部部长找来,特别调查部也是克格勃的总局级别单位,和行动执行部、技术管理总局一样属于几个特别单位其中之一,伊特杨斯基少将是特别调查部部长。
特别调查部成员的专业素养,一点都不次于第一总局的驻外特工,在某些方面还更强一点。特别调查部和行动执行部工作区分没这么明确,只不过行动执行部是单纯的杀人,而特别调查部在国内执行任务的时候通常不杀人,有时候行动执行部人手不够的时候,特别调查部也会出国帮忙。放下电话的谢洛夫继续在看黑档、黑档和普通档案对应,里面的人都是在克格勃监控范围内的问题人员,刑事犯罪者、有亲西方思想的人,还有暂时无法判断,但建议小心使用的干部名单,戈地图的档案就被谢洛夫复制了一份在黑档当中,只要有人提拔戈地图到更高的位置,档案自动触发。
“第一书记对干部的想法非常看重,一些风言风语的存在总归属不好的,你有没有问题?”翘着二郎腿的谢洛夫看着自己面前的伊特杨斯基少将询问道。
“只要主席决定了,我马上让人布控,要观察多长时间呢?”既然克格勃主席都没有问题,那作为一个执行者伊特杨斯基少将就更没有问题了,这不过是工作的一部分。伊特杨斯基少将这种想法和谢洛夫当年不断捅娄子却根本不在乎一样,反正自己只是执行命令,出了事情作为执行者不应该受到处罚。
“时间不定,这都是工作的一部分,感觉没问题的时候自然会让你们撤退。”谢洛夫叹了一口气,他现在也到了给别人擦屁股的时候了,算是稍微的理解了谢列平当时的心情。
“对了,把古巴的事情注意一下!”谢洛夫猛然想起这件事,特别调查部在海外还有一部分训练反美游击队的任务,只不过特别调查部的活动区域很集中,全部集中在拉美地区,其他地区这种工作不归特别调查部管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特别调查部更加专业一些,在渗透作战方面比第一总局专业。拉美那边美国势力太强,克格勃主要是去捣乱的,希望不会让第一总局投入过大,所以才交给了特别调查部。
等伊特杨斯基少将离开之后,时间不长谢尔瓦诺夫进来递过来一张废纸,谢洛夫嘴角艰难的抽动一下,让谢尔瓦诺夫出去,拉开了身边的抽屉,把高分辨度放大镜戴在眼睛上。
“这是什么技术,不愧是老牌帝国主义,朕的哈勃都有点看不清!”一边嘟哝着一边调整倍数,过了一会谢洛夫才把上面的文字都记住,然后点火。
和谢洛夫通信的人,大名鼎鼎剑桥五杰之一的安东尼?布兰特。两人头一次书信来往的时候,谢洛夫已经准备卸任对外情报司司长,在偶然的情况下摸到了剑桥五杰的线索。随后谢洛夫分别和五杰剩下的人建立联系,同时切断了其他克格勃和剑桥五杰的联系,调离了不少在其中接触的人,为的就是保护他们。
克格勃培养间谍的计划真是高明。他们选择在脑力激荡的三十年代将目光投向青年才俊荟萃的剑桥,但又不要公开的共产党员和工人阶级子弟,因为这些人容易引起政府怀疑,还没有希望进入一向被中上阶层子弟把持的外交部和情报部门等核心体制。他们还很有耐心,培养新人如同酿酒,肯花十年甚至几十年时间等待新酒变成陈酿佳酿。后来的剧情现已广为人知:剑桥毕业后,四人或进入BBC,或进入外交部和军情五处六处,源源不断地向斯大林及其后的苏联领袖提供情报,直接影响了二战进程、冷战战略和原子弹计划,直至五一年伯吉斯和麦克莱恩暴露逃亡苏联。
布兰特身世显赫,其母亲是斯特拉思莫尔伯爵的妹妹,换句话说,布兰特是英国皇家第四代曾孙。布兰特作为剑桥大学学生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参观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苏联的发展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布兰特回到英国之后,为媒体写稿,歌颂和赞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写出了探索性文章,受到艺术界的重视。他曾在一所艺术研究院担任主任和教授,他不仅桃李天下,且著作等身。
克格勃最近几年基本上不在主动和剑桥五杰联系,为的就是保护他们,但这次谢洛夫不得不重新和五杰之一的安东尼?布兰特联系,就是为了帮一把伊丽莎白泰勒。安东尼?布兰特是正经的皇亲国戚、有爵位在身,最重要的是他在英国的艺术圈当中非常有威望,这是其他苏联发展的间谍不能比拟的,这对截断好莱坞的计划颇有帮助。
“尊敬的安东尼,你的朋友现在需要你的帮助,众所周知美国的文化霸权十分稳固,所以我们的出击方向必须是影视界,为了共产主义不在被妖魔化,我们采取了某些动作!”谢洛夫拿起笔在信件上刷刷落笔,隐晦的介绍了一些动作的目的。最后用真挚的口气请求安东尼?布兰特帮助。
对于剑桥五杰这些人,谈钱是没有用的,他们都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希望苏联成功的发展出来克服现在毛病的的生活模式,所以还是多谈谈主义,聊聊国际情感比较好。在酬劳反而会让他们不满。
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亲国戚
“谢尔瓦诺夫,用七种以上密码进行随机组合,让我们在英国的同志接收,抹掉痕迹之后把信件放在预定地点,有人会自己去取的!”谢洛夫把谢尔瓦索夫找进来郑重的说道。
剑桥五杰这种间谍暴漏一个都是莫大的损失,他们给苏联带来的好处早已经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如果这些人想要钱的话,谢洛夫一亿都愿意给,目前在苏联的剑桥五杰之二的伯吉斯和麦克莱,在克格勃的照顾下几乎忘记了金钱的概念,两个人所有的需要都用钱,只要两个人开口,克格勃都会为他们做到。
剑桥五杰并不是指五个人,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最终暴漏出来四个,而第五个没有人知道是谁,实际上剑桥五杰各自的交际圈严格来算,很多人都算是为苏联服务的间谍。这个圈子还有凯恩斯、斯特拉奇、福斯特、戴斯门德?麦卡锡、撒克逊?斯德尼…特纳等人。这些人的格言是“如果我需要在背叛我的国家和背叛我的朋友之间选择,我希望我有勇气背叛我的国家”
谢洛夫根本就不想要动用这些人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但安东尼?布兰特贵族身份和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才能让伊丽莎白泰勒真正进入到伦敦的上流社会。上流社会可不仅仅是影后的身份就进得去的,英国在这方面还是比美国要保守一些。
今天后在家中的安东尼?布兰特拆开了谢洛夫的信,虽然上面没有具体的说什么,但安东尼?布兰特还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我的朋友,如果你拒绝我的求助,我不会强迫你帮助我!”安东尼?布兰特喃喃自语,安东尼?布兰特还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艺术顾问,他有着最为光辉的背景,完全可以不用继续为苏联工作,谢洛夫在和他取得联系之后也很多次表明,双方只是朋友间的友谊,只要觉得自己有风险,可以拒绝克格勃任何的命令。
安东尼?布兰特此时的局面不能说好,他自己也能感受到被怀疑。不过却没有历史上这么严重,因为相关清除痕迹的工作第一总局一直在做,想了半天安东尼?布兰特站起来,取出了自己大学时候照片,上面有很多自己的朋友,还包括已经流亡苏联的伯吉斯和麦克莱,定定的看着照片上面的人,安东尼?布兰特一只手深情的抚摸着照片,在空荡荡的卧室轻声道,“为了我的朋友我可以背叛祖国,为了我们年少时候的理想,我绝不回头……”
当伊丽莎白泰勒和自己返回欧洲的好莱坞朋友聚会的时候,公寓外面一辆漂亮的马车停留在门口,一身得体西装的安东尼?布兰特拄着文明棍,有礼貌的敲门,进入了公寓当中。
安东尼?布兰特的到来让伊丽莎白泰勒倍感惊讶,回到伦敦之后她就邀请过很多英国影视界和艺术界的大师,但后者很少露面,没想到今天竟然安东尼?布兰特会上门。
“伊丽莎白泰勒小姐,能在美国成为影后并不容易,你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其实完全可以不必回来打拼!”安东尼?布兰特坐下之后含笑说道,已经五十岁的安东尼?布兰特举手投足之间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之一,大英帝国一些特质在他的身上表现的分外明显,出身普通阶层的伊丽莎白泰勒以前非常讨厌这种守旧的贵族气质,但现在不同了,她希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美国目前不知道出了什么原因,对文化界的压制突然加强了,我觉得其实在艺术上的自由远远没有欧洲要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