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1958-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尤里!这件事情干得不错,下个月年初的中央委员的会议上,记得过来参加!”科兹洛夫嘴角含笑道,“有一部分同志认为你可以有更大的舞台发挥作用。”
“国家不会白白将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希望我们没有看错人!”赫鲁晓夫用谢洛夫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为谢洛夫这次出国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和中印问题做了总结。
赫鲁晓夫一直都希望苏联的领导层可以平稳过渡,至少不要出现老年人把所有位置都占光的局面,最好是老中青干部都在一起工作,而谢列平、叶戈雷切夫、谢米恰斯内这批年轻干部,就是赫鲁晓夫看重的年轻干部一批人。
“尤拉!”谢洛夫还没有离开克林姆林宫,就被从赫鲁晓夫办公室出来的勃列日涅夫叫住,“有事情么?勃列日涅夫主席?”谢洛夫回头语气温和的回答道。
“没什么,今年的全国安全大会,第一书记和第二书记在当天都有行程,所以当天我会代表中央主席团出席会议!”勃列日涅夫深深地看了谢洛夫一眼道,“还有就是越南会演变成朝鲜战争那种规模么?”
“可能性很大!”谢洛夫施施然的叼着一根烟点燃,又给勃列日涅夫点了一根道,“中国这种激烈的态度,足够吸引美国人注意力了。现在特种战争刚刚开始,什么都有个演变的过程,也许未来战争规模会扩大,一旦出现朝鲜战争那样的场面,我们睡觉都能笑醒……”
“这倒是真的,我们真的会睡觉都能笑醒了!”勃列日涅夫也非常了然的点点头,说道,“其实等到规模扩大,我们在介入进去也不晚,不过尤拉,你好像对这件事特别的热心!”
“美国的军事力量如果不被牵扯到一个地方,我们很难有突破口,我的很多规划都是建立在美国军力被牵制的基础上!”谢洛夫双手一摊无奈的说道,“谁让美国人的国力确实比我们要强一些呢,索性我不缺乏等待机会的时间,而我不认为美国人会一直不犯错误!”
一根烟的时间过后,谢洛夫便告辞了,勃列日涅夫一直看着眼前的身影消失,才把手中的烟头扔掉,慢悠悠的回到了最高苏维埃大楼。
今年的全国安全大会,全苏联的三千名克格勃系统的干部出席,带着蓝帽子的肃反工作者、绿色帽子的边防军系统、灰帽子的内卫军军官、红边大檐帽的内务干部、克格勃系统的干部云集在莫斯科,进行一年一度的全国安全大会。
“集齐七种颜色的帽子能不能召唤神龙啊,如果让我许愿,我想见到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子,真是遗憾啊,从来没见到过。”在谢米恰斯内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同时,就坐在谢米恰斯内旁边的谢洛夫,想着这些不知所以然的问题。
“下面有请我身边的第一副主席谢洛夫同志讲话,为这次会议做出补充。”谢米恰斯内的发言进入尾声,到了谢洛夫和伊特瓦索夫进行发言。
谢洛夫一愣,然后站起来讲话,“在座的肃反工作者们、边防军军官们、内卫军军官们、内务干部们、驻军代表们、以及所有安全干部们、同志们大家好。最近两天我刚刚回到莫斯科,所以具体的事情我不方便多谈,希望同志们谅解!”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过后,谢洛夫伸手虚按继续道,“那我就谈谈一个笑话吧,最近我听说一个笑话,有人说苏联总是能克服在其他社会不存在的困难,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我告诉你们,这套体制和标准是我们国家首创的,它支撑着我们走到今天,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也都无法克制苏联都没有出现的过的困难,不是么?”到这个时候谢洛夫脸色一变道,“这种下跪祈求和平的论调,我相信是所有在座同志们应该警惕的,我们是什么人?我们要做的工作从来就只有一个,嗅出并铲除叛徒!找出潜在的敌人,保证苏维埃继续发展,这就是克格勃……”
“主席,!”契尔年科在勃列日涅夫旁边说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喜欢安全机关的干部,他好像真的喜欢克格勃的环境。”
第三百八十七章 安全大会
“主席,!”契尔年科在勃列日涅夫旁边说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喜欢安全机关的干部,他好像真的喜欢克格勃的环境。”
“喜欢谈不上吧,也许用适合更加准确一些。不过这是我参加的会议中,活力最大的部门会议!”勃列日涅夫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对着契尔年科这么说道。
“伊里奇,你是认真的?”契尔年科用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认真的问道。
“当然,我一直都很认真!”勃列日涅夫重新把心思放在场内,似乎用很有兴趣的表情关注着这里的情况,这种热烈的态度,在苏联刚成立的早期并不罕见,当时几乎所有的会议都有这种令人深刻的热情,现在倒是不多见了。
没错,一般部门中,像是这种热烈的讨论已经不多见了,像是安全大会上,克格勃领导层和地方干部在热情讨论同一件事情,有着良好的互动,真的非常不容易。这种热烈的情况竟然能持续一整天,互相之间的讨论竟然可以做到责无旁贷。
“我们需要解决的事情很多着呢,科技一直都在发展,未来联盟遇到的问题在可以遇见的情况下会多样化,当然这也是我们安全干部的价值所在。”谢米恰斯内双手按在桌子上道,“我们在保护联盟,没有任何一个工作比这个目标更加伟大!”
“只把目光放在国内是十分愚蠢的,克格勃的工作未来要大面积的转移,国内工作重要,国外的工作也重要,走出国门,这是克格勃既定的套路。”谢洛夫补充道,“一味的防守并非我们安全干部的初衷,为何我们不能在危险还没有到国内的时候,就在源头上把他们消灭掉呢?世界贫富难相等,地球冷暖不平均。危险总是毫无征兆的出现,先发制人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谢洛夫同志说的没错,肃反工作者就是要有这种态度!”谢米恰斯内点头认可道。
一个组织要有强大的战斗力,尤其是克格勃这种强力机关,作为领导者就不能对自己的部下做出限制,限制部下的创造力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有些事情虽然就算是谢米恰斯内和谢洛夫都不一样敢做,但绝对不能把敢想这方面的事情就都限制了。
“以我们联盟的情况,在世界上绝对一个异类,苏联经济不存在一般国家的金字塔结构,而是像水泥路一样平坦。和一般人认为国家强大无比恰恰相反,在我们安全干部的眼中国家脆弱无比,这就需要我们的工作态度,国家给了我们需要的一切条件,我们能够回报给国家的也非常简单,清除对祖国的所有威胁,不管这个威胁是在外部还是在内部!这点是我、谢米恰斯内同志、伊特瓦索夫同志,以及所有肃反工作者的态度。”谢洛夫对着麦克风低沉的说道,“我们要守护这个国家,这就是目的。”
“身为肃反工作者,我们也就是这样了。无论是人民怎么看我们,只要我们自己知道无愧于祖国就可以,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刽子手,没关系。当然普通人在海滩上推着婴儿车悠闲散步的时候,如果你们看见了,请躲到一边。国家让我们在黑夜中守护人民,联盟每一个人民的笑容都是对我们的最好褒奖。”谢洛夫大喊道,“名声不重要,世界上总是要有人拿枪打仗,有人在办公室中写诗。当人民安居乐业的时候,谁敢说我们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不要放松警惕,这是我们全体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团成员的愿望。”谢米恰斯内做了最后的总结道,“以饱满的态度去做工作,我们就是守护苏维埃的屏障,当人们受到威胁的时候,当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会想起我们的,是不是这样?”
“契尔年科,似乎我们都小看了这些年轻人,谢列平的朋友里面,其实也不是全部都是那种毫无实践能力的笨蛋。”在参加完苏联安全大会之后,回到自己家的勃列日涅夫这么说道,“你今天发现了什么没有?”
“执行力,强大的执行力!可能这是那些契卡的后备独有的东西吧?”契尔年科眯着眼睛回想道,“现在的年轻干部都很激进,他们不明白步子太大了也不是好事的道理。”
是么?这不是独有的东西,至少苏联早期并不缺乏这种东西。至于最近几年的事端,可能和自我感觉良好的赫鲁晓夫逃脱不了干系。赫鲁晓夫在第一书记的位置上,在勃列日涅夫看来完全是乱来,在没有经过调查的情况胡乱改革,这些改革的想法往往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脑袋一拍开始了,玉米运动和梁赞州的肉类跨越就是证明。
往往因为第一书记的一个失误,全体苏联干部都要跟着擦屁股。就算是克格勃那个似乎永远不会被难住的第一副主席,也算计了好几个国家才把苏联的粮食供应摆平。
勃列日涅夫最不满的地方是,中央主席团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赫鲁晓夫在商量事情的时候往往无视其他成员的意见,除了科兹洛夫性格激烈敢于面对面的对着干,其他成员往往像儿子一样听着赫鲁晓夫训斥。
“算了,希望科兹洛夫以后能够尊重一下其他干部的意见。”勃列日涅夫也不愿意多想这种事情,他前面还有一个名义上的第二书记,他只希望科兹洛夫能够改正赫鲁晓夫的毛病,不要完全把其他干部的意见当做一回事。
科兹洛夫的年龄比他还要小两岁,也是全联盟公认的接班人,勃列日涅夫也不得不服。在苏联中央主席团里面,敢面对面和赫鲁晓夫拍着桌子的人,只有科兹洛夫一个人而已。
勃列日涅夫根本不知道科兹洛夫的身体是个定时炸弹,不要说他不知道,认识科兹洛夫的人根本就不会有一个人想到这一点,整个苏联只有谢洛夫知道这个差点接替赫鲁晓夫的接班人,会毫无征兆的患病卧床不起。
苏联的全国安全大会年年都开,其实并没有多少新鲜的东西,唯一区别的地方就是,克格勃面对的挑战性越来越大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执法者越来越强大的同时,犯罪分子也会越来越小心。今年的全国安全大会上也不是没有突破点,至少在克格勃走出国门的发展外部力量的事情上,开始在公开场合讨论。
这是一件好事,克格勃终究是要加大对外力量投入的,加上在海外这么多产业,也需要力量进行保护,不然不是在养猪给敌人吃么?
“下个月月底我还要去印度一趟,不亲眼看见美军撤退,我总觉得美国人是不是在耍花招,天天别的事情没有,做梦都能梦到美国大兵!”谢洛夫这些话引起一阵哄笑。
苏联的全国安全大会只不过才完成了上半场,和以往一样,下半场则是苏联和盟国情报部门的沟通,苏联克格勃将和东欧各国的情报机关商量如何在秘密战线上配合的问题。
“呵呵,第一副主席,你就算是不错了。你知道谢米恰斯内主席现在要做什么么?明后天他就要头疼了!”第一总局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一语双关的说道。
“什么事情啊?有什么可头疼的,你不知道我在印度体重都下降了么?”谢洛夫毫无感觉的说道,“你们是不知道印度的食物,说实话埃及大饼都比印度的饭菜好,至少我知道大饼是面粉做的,再差也差不到那里去……”
谢米恰斯内叹了一口气,摸着自己的脑门说道,“科尔津斯基同志可能需要我们帮忙,把在阿尔及利亚被俘的波兰军事顾问团成员要回来,我真不知道怎么开口。”
在中印战争结束的同时,法国驻阿尔及利亚军队发起总攻,歼灭了出资啊包围圈当中的人民军,在正面战场上法军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也具有牺牲精神。没有让在越南的情况重演,这当然是和克格勃分不开关系,要不是谢洛夫输出了苏联模式下的教条主义,累死法国也不可能赢得这么顺利。就算是这样,法国人也在总攻的时候前后付出了两万人生命的代价。
“法国现在又完全控制了阿尔及利亚,你们怎么看?”谢米恰斯内询问着自己的同事们,“法国保留了阿尔及利亚,似乎更有本钱玩自己的欧洲中心论了。”
“没这么容易,阿尔及利亚和法国本土信仰不同,以后有法国人头疼的,再说了。这次战争的胜利充其量不过是暂时的遏制住了法国的衰弱,等现在的小孩长大了,战争还会再起的,现在十岁的孩子长到二十岁,就可以成为战士了。”谢洛夫笑呵呵的说道,“这些事情都可以以后再说,现在我们首先把波兰人要回来,毕竟是我们的盟友,该帮忙要帮忙。”
第三百八十八章 财物账单
这次阿尔及利亚人被克格勃卖了,从表面上克格勃也非常尽力的帮助了阿拉伯人,还派出了波兰人作为军事顾问团。网 ﹤至于苏联没有亲自出面也有充足的理由,古巴导弹危机这个理由应该足够了,足够让阿拉伯人闭嘴。
“法国人除了赢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什么都没有赢,阿尔及利亚现在变成了一条和平教徒移民法国的通道!不过这倒是给了我们一个思路,就是如果阿拉伯人和以色列在打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另外的战略方向上挑起来点事情做。所以说波兰人的鲜血白流,也换来了一些收获。”谢洛夫伸出手指很淡然的说道。
“收获在什么地方?指的是什么?”谢米恰斯内面带疑惑的问道,有的时候他就感觉自己跟不上谢洛夫的思路,自己这个副手到底天天在想着什么?
“煽风点火啊,就像今年下半年的事情一样,古巴导弹危机、中印战争和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这么多的热点新闻在一起的后果,所有的国家都知道苏联很忙,忙的不像话。具体到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上,没有一个国家会指责我们苏联不出力,因为他们知道苏联的力量在别的地方,以后要是碰到棘手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采用多面出击的办法。转移某些看起来很棘手的事件!”谢洛夫双手一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难题苏联无法解决的时候,同时自己也出几道题让美国人解决。简单来说,还是煽风点火……
谢米恰斯内和伊特瓦索夫深以为然,做出很感兴趣的模样点头,这个办法还真是无耻啊。也亏谢洛夫能想出来,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场案件中制造自己不在场的证据,从而摆脱怀疑。
“你们为什么这么看着我,难道你们不是这么想的么?”这种目光让谢洛夫不爽了,这是什么部门?谢米恰斯内和伊特瓦索夫这幅表情,好像自己是社会福利部的一二把手一样。
“我们想的没有你这么深刻,或者说这么坦诚。”伊特瓦索夫的神色相当认真,认真的就像是每个月二十号去财政经费部领工资一样。
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的影响,估计足够让阿拉伯国家再次掀起一场反法浪潮了,至少纳赛尔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法国占据了一块阿拉伯人的地方,就相当于和一个巨大的靶子站在一起,好处巨大。
“明天我们盟国的同志都就到了,到时候我会亲自去和法国人协调这件事情,不过在这之前我一定要在会议上给波兰人以批评!”谢米恰斯内冷淡的说道,“毕竟波兰人指挥输掉了这次战争,我们苏联人不代表也有些说不过去。”
“内部批评吧,不要把影响扩大到苏联和波兰之外的地方,现在中国人没事就盯着我们的动作,让他们知道了,肯定又要在报纸上骂我们。”伊特瓦索夫很头疼的提议道。
“通过!”谢米恰斯内、谢洛夫、萨哈托夫斯基同时认可道。
代替波兰去找法国人要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先必须让对方知道,无论如何社会主义阵营是有大哥存在的,波兰人捅了篓子,苏联也有必要出面替波兰人讨回公道。再者这件事情苏联出面比波兰出面更加容易一点,毕竟就算是对话,法国人也希望找到一个更加有实力的人对话,实力差距太大,对话也就不存在,法国人也不是哪个国家都搭理的。
从个人来讲,谢洛夫其实不太理解法国人的思维,后世赫赫有名的法兰西斯坦很大程度上是法国人自己弄出来的,如果说德国人只是因为一个决策失误,而且因为战败国的身份在舆论压力下无法修正,那法国人的错误可是一个接着一个。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非洲宪兵的名号冲昏头脑了还是什么。
欧洲三大国里面,英国从来都不是真心和大6合作,法国和德国才是欧洲主义的核心。索性克格勃在建设方面虽然不是很擅长,但破坏绝对是行家,只要有人提出来指导思想,克格勃的肃反工作者就敢去做,这个提议谢洛夫可以做到,执行上就不会有问题。
剩下就是一些小问题,比如朝鲜扣押了苏联一艘渔船,这点需要边防军司令出面要回来,还有就是今年苏联外国驻军的犯罪问题,这点也不用担心。现在在外驻军的犯罪问题都交给所在国家的法庭处理,不需要过多操心。
苏联的军纪问题一直是个头疼的地方,平心而论苏联的军纪问题数量确实要比美国在所在国的驻军要多,这点从卫国战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苏联卫国战争的惨重程度到了能给人口造成结构性损伤的地步,在那种情况下连被关押在古拉格的罪犯都拉上战场,军纪什么的自然会一落千丈。犯罪行为多到内务部已经枪毙不过来的程度。尤其是苏联军队进入柏林的时候,总不能让内务部把士兵都枪毙了,只能挑出来一批人杀鸡儆猴。
但和美国在外驻军不一样的地方是,苏联驻军犯罪之后只要被现通常都由内务部给出一个交代,做出的判决往往比当地国家的法律还要严重,毕竟内务部的干部心肠都比较狠,抢五百块钱都敢判你十年。
谢洛夫在柏林的时候,把在东欧驻军的治外法权交回去,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的举动。驻军所在的国家会因为顾忌苏联的面子,不会在处理上太狠。如果换做是克格勃出面收拾军纪问题,士兵们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处罚。废除治外法权也淡化了苏联占领的色彩,这点对苏联还是对驻军国都是好事。
目前受到的反馈来看,一年多以来的情况表明,事情在往着好的方向展。
作为一个优秀的**员,一个肃反工作者,谢洛夫应该没事多读读马列,实在不行也读一读苏斯洛夫文集,这样还能陶冶一下情操,说不定思想还能升华到一个新高度。实在不行在读一读液体动力学和弹性理论、量子力学这类东西,和朗道谈一谈人生理想,但把这些东西都做了一遍谢洛夫才现,他还是更喜欢读捷尔任斯基文集,现代审讯技巧这里东西。
多说一句,在这个时代朗道没有遭受本来在一九六二年的车祸,这也是正常的,谢洛夫已经在莫斯科工作了这么长时间,美国和苏联的对抗大势虽说没什么明显的变化,但影响一个人的轨迹轻而易举。莫斯科的红绿灯翻新就是谢洛夫让交通管理总局做的。
枕着瓦莉塔美臀上的谢洛夫,正在看着一本名为如何对付控制新型犯罪的本子,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启,如果是安全干部看见克格勃第一副主席正在学习,一定会对本子上的记载很感兴趣,毕竟作为权威的安全专家,连自己的老大都在学习,上面肯定有好东西。
“算好了,七十八亿四千万!”瓦莉娅向后把自己的验算结果递给了自己的丈夫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好大的数目。”
“克格勃海外盈利的本年度报表!”接过了这张纸的谢洛夫,把封面上写着自己名字的本子放下回答道,没错,这个看起来如痴如醉的控制新型犯罪的本子,其实就是他自己写的。
一个正直的人,从来都不应该掩饰对自己的赞赏,没有观众可以自己做观众,在克格勃工作的时候谢洛夫没事就会记一下比较特别的案例,在海量信息的支持下展开分析,感觉还不错就记在本子上,作为一个执法者要明白犯罪分子在想些什么,这不是容易事情,有些想法从审讯记录上看不到,但得益于上辈子的记忆,这点对于谢洛夫来说不是很困难,因为他本身就是个犯罪分子。
“这是你们克格勃的海外账本?这么多?你们在海外都干什么了?”瓦莉娅捂着小嘴惊讶的问道,这时候她才觉得这么说很难受,把枕在她臀上的丈夫推起来。
“也不全是克格勃的,还有一部分是盟国的内务部账单,至于干什么,能赚钱的都干!”离开妻子美臀的谢洛夫懒洋洋的说道,“我要把属于盟国的资金分离出来,别人我比较信不过,这时候为就现一个学历高妻子的优点了,你可以帮我算账……”
“这些钱都是你控制的,这不是一件好事。尤里,你这么做不会惹祸吧?”瓦莉娅有着担心的搂住男人的脖子道,“以你的性格,这件事肯定除了自己都信不过。”
“也不是都信不过,你是第二个知道总数的人,不过我不会出卖你。”谢洛夫站起来把所有演算纸都收起来,把上面的数据牢牢记在脑子里,然后准备去厨房烧掉。
风险巨大的东西,收益也是巨大的,其实苏联和东欧国家情报体系的稳固性,甚至比华约还要牢固,情报部门的合作比较直白,嘴里面喊着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ps: 四更出我能力,三更吧8
第三百八十九章 档案鉴定
拜托瓦莉娅算完账,一个字久久的在谢洛夫的心中徘徊,穷!一个成员上百万的情报部门、安全部门、军事部门、治安部门、监察部门的集合体。可以说有多少钱都不够花。
以一个地区情报网的负责人为例子,以美元计,类似于伦敦巴黎这种城市的克格勃网络,情报负责人手中就需要上百万美元的资金,这只是活动经费,还不包括一些额外的成本。就别提苏联国内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就边防军和内卫军就足够,让去申请经费的谢米恰斯内有上吊的心情。
就算是这样,前两年在赫鲁晓夫大刀阔斧砍经费的时候,国防部那群老头子还想要克格勃独立负担内务部队和边防军的军备采购经费,这点幸亏被谢列平顶住了。现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赫鲁晓夫不在对军费进行限制,让没让克格勃背上大负担,不然谢米恰斯内年底的任务还有一项,要和国防部沟通内卫军和边防军的装备更新费用问题。
“这叫一个穷,资金从来就没有充裕过,每当一笔资金进入,马上就会发现有更多的地方需要投入!”在厨房进行烧荒的谢洛夫,开着抽烟机不断的碎碎念,不回头也知道瓦莉娅正在倚着门框看着他。
“你们只不过是一个部门而已,需要这么多钱么?”瓦莉娅很不解的问道,“再说你们克格勃的预算一直都很快得到通过,没有受到国防部那么大的影响吧。”
“内卫军和边防军加起来六十万人,全国国家安全局、内务总局、军方代表处、科研保护力量、交通指挥部、间谍训练、野外勘察,那不是钱啊,老婆?”把最后一张账单烧成灰,谢洛夫站起来准备把灰烬从马桶抽走,不满的说道,“就算是这样,去年国防部还要让我们自己负担采购坦克、炮艇和轻武器的军费,他们怎么不去抢?”
克格勃的钱多么?一点都不多,维护全国治安还要建设全球情报网,间谍和反间谍,在谢洛夫看来克格勃的工作比国防部重要多了,国防部干什么了?就是在前线摆着海量的坦克和美国人大眼瞪小眼,真正交锋的前线是克格勃的秘密战线。
如果谢洛夫不说克格勃每年的阵亡人数都比现在的红军要多,这件事情谁知道?知道可能也不会有人相信,说不定会认为他这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在说谎。
“这么说你们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是联盟的弱势群体?”瓦莉娅做出一副夸张的表情,怎么在自己丈夫的眼中,克格勃肃反工作者像是一群受害者?
身材火爆的优点在于,不会被衣服束缚住。谢洛夫清楚的看到了一种名为乳摇的动作。
“你这么说,我忽然觉得非常合乎事实。和我们待遇相比,似乎我们的工作跟多一些,我要向谢米恰斯内建议,让他提议给中央主席团,克格勃要涨工资。”
涨工资只是开玩笑的,克格勃的工资本身就要高一些,再涨的话可能别的部门就要不满了,但克格勃花钱的地方确实很多,就比如现在的着重发展的地区。除了苏联本土之外,克格勃的海外情报网罗,最强的当然是欧洲,欧洲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方向。除了欧洲之外从强到弱的方向,分别是中东、英属非洲和法属非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
克格勃最弱的方向是南美,那是因为距离太远,苏联实在是够不到。另外一个比较弱的方向就是亚洲,尤其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越南战争的扩大化肯定不可避免,加上要在印尼方向早做准备,所以提升克格勃在亚洲的力量是势在必行的。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军方力量过不去的地方,情报部门先过去。但在亚洲工作肯定不能派出苏联人长相的特工,那就太明显了。佐尔格只有一个,不能作为广泛的代表成为克格勃派遣间谍的参考标准,再说了,那是格鲁乌的人。
派遣间谍的标准,除了少数有身份掩护的欧洲人长相的特工之外,大部分的人选必须参照当地人的长相,至少不能一露面就引起围观的那种。所以这次谢洛夫准备启用朝鲜人作为苏联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支撑。
苏联有朝鲜人存在,大部分在中亚地区,还有一些在滨海地区,根据三七年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中央第1428—326号决议,从远东迁移全部朝鲜人十七万名到哈萨克等地,以防被日本人“利用”。
现在这些朝鲜人具体有多少,谢洛夫并不是很清楚,但挑选出来几百个人作为间谍,应该是不困难的。再者启用朝鲜人还有一个显著的掩护,就是日韩之间的关系,如果谢洛夫的记忆没有发生混乱,后世在日韩国人的数量是很多的,说明有一段时间日本在这方面出现了了漏洞,这就是个好机会。
“扩大在亚洲情报网络的力量是一件大事,谢尔久科同志多费一下心,吸收一批朝鲜人充实亚洲的情报力量,契塔伊斯卡亚的特工还有别的用处,而且培养太艰难,我不敢放到东南亚和日韩去!”谢洛夫把这件事情安排给了国内防谍总局局长谢尔久科中将,“主要应对方向是日韩和东南亚地区,中国不要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