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王爷掌中宝-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条宽大的红色织锦锻从广场铺至棠海台的台阶下, 宫中的御林军银甲盔帽手持矛盾肃穆萧整地立在两边, 朝中大臣立在玉石阶梯两侧,中间浮雕着盘龙图案的丹樨上则是皇室贵族。
礼节比上次迎接南凉国太子还隆重, 不过是平了寇乱,不至于隆重至此吧,兰若雪暗想道。
她抬眼望去,只见几位皇子和王妃面朝大殿站在丹樨上,赵嘉熙时不时地转过身朝下望去, 估计是在等她。兰若雪见状心头一热急忙加快步伐步入丹樨之内立在赵嘉熙身旁。赵嘉熙见兰若雪到来了,微笑着朝她点点头, 将她的手握在掌心中紧紧扣住。
雉尾宫扇前,皇上头戴冠冕,一身黑色衮服,在左右宫人的簇拥下从棠海台的左侧步入殿中, 待皇上坐于高堂后, 众人才依位次高低徐徐入殿,按位就座。
不一会儿,殿外的礼仪太监细声高呼:“平王殿下到。”  尾音绵绵拉长,似乎像在唱歌。
平王精神抖擞大步进入殿内, 因为行军匆忙, 身上的黑色铠甲还未来得及脱去,见了皇上后便跪立伏地:“儿臣叩见父皇。”
“平身, 赐座。”
皇上面露微笑。
精致的菜肴和美酒很快上齐,皇上举起酒杯开口致词:“平王平息江南的寇乱有功,朕很是欣慰,如果朕的皇子都如平王一样为国为民,东阳国必将雄霸天下。”
酒过三巡,殿下的大臣皇室中人便各自敬酒聊天,兰若雪觉得腹中饱胀便随便吃了几片水果,余光间不经意瞟向堂上,她见皇后朝皇上微微颔首,于是皇上颇为哀切地说道:“自先太子薨后,太子之位一直悬位于此,太子是国君储位,也是东阳国的国本,平王文武双全并且贤明,又是皇后所出的嫡长子,所以朕决定预立平王为太子,不知各位卿有何异议?”
皇上此言一出,大殿内一片哗然,朝中大臣于是纷纷交耳议论,有人立刻站出来拥护道:“平王有战绩又是皇后所出,这是顺应天下百姓的意愿,老臣同意拥立平王为太子。”这时,又有陆续的大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无一不是对皇上的提议表示支持的。兰若雪暗自瞟了一眼宁王,只见他神色自若,把玩酒杯自顾喝酒,并没有其他的表情,波澜不惊。
兰若雪见皇后面带微笑,对底下老臣的呼应甚感满意,心中某个弦动了动,莫不是这些大臣是皇后一派的?
抬眸扫了一圈在座的大臣,最后落在赵嘉熙身上,只见他显得神色凝重,他眉头紧锁,似乎心事重重,太子之位的尘埃终于落定,晋王府估计也可以消停几天了。
兰若雪遥望着皇上,看不出他五彩丝线垂珠冕旒下的表情,但是她感到皇上说话语气的冰冷和漠然,没有半分喜悦之感。
至于赵承,则端着酒杯凝神静听,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以前众人皆以为赵嘉熙最有希望封太子,现在太子之位预定,兰若雪心里反而踏实和平静了,这个烫手山芋终于甩了出去。
皇上见堂下大臣都表示支持没有异议,于是话锋一转说道:“平王既预立为太子就应该有更多的战绩让天下百姓信服拥戴,南凉国因为静安公主挑起事端,为了平息这场战争,朕决定由平王亲自出征挂帅出征,一则鼓舞士气,二则也是让南凉国知难而退保得东阳江山平定。”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安静如鸡的宁王终于舍得放下手中的杯子,起身朝皇上鞠了鞠躬。
“直说无妨。”
皇上抬起右臂允许道。
“儿臣以为五弟更适合册封为太子,五弟文韬武略为人贤明,儿臣一直以五弟为楷模,还请父皇三思。”
宁王不疾不徐地说道,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
兰若雪未曾想到宁王居然推赵嘉熙为太子,他会这么好心?那晚他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要君临天下,这会儿又装作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他果真是一个有千万副面孔的人。
皇上的身体明显地征了征,然后调整坐姿说道:“预立太子这件事已经通过皇后和大臣,暂且定了。”
宁王继续道:“此前父皇带着五弟去燕城巡视,说明在父皇的心中五弟才是太子人选,更何况自古以来,皇上外出巡视都是由太子陪同,这又该何解释?”
“这。。。。。。”
皇上一时语塞,旁边的皇后沉声道:”皇上此前的确是中意五皇子,自从上次平王自告奋勇去江南平寇乱后,你父皇就改变了主意,认为平王更适合太子之位,更何况堂下大臣都拥护皇上的决定,四皇子就不必再为太子之事争来争去了。”
宁王唇边勾起一抹笑意,他朝皇后鞠了鞠躬后一甩袍角坐下。
没了宁王挑刺,大殿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觥筹交错,红衣翠袖,衣香鬓影。
赵嘉熙拉了拉兰若雪的衣袖,嘴角微微颌动,目光移向大殿门外,兰若雪心领神会,向皇后托词说不胜酒力,准备回王府歇息。
得到皇后的允许后,赵嘉熙自然也有了借口回晋王府,二人出了皇宫,早有马车备在城外。
一回到晋王府,兰若雪便迫不及待地问赵嘉熙,皇上将他召到御书房都说了什么。
赵嘉熙眼眸转了转,唇畔微微勾起,指着左脸颊:“亲我一口,我就告诉你。”
为了解心中的疑惑,兰若雪在他脸颊上香了一口。
“还有这边。”
赵嘉熙嬉笑着又将右脸颊凑了过来,无视兰若雪的白眼仁。
这一回,兰若雪勾着他的脖子亲遍了整张脸,然后就捂着嘴吃吃笑起来。赵嘉熙懵懂地朝脸上摸去,只见指尖上全是红色的唇膏,兰若雪将他的脸变成了花脸。
“我也有礼物送给你。”
赵嘉熙眸子变得很亮,一把将她揽腰抱起走向屋里的床榻上。
玫瑰色的帐幔里春色旖旎,兰若雪头靠在赵嘉熙坚实的胸口上,百无聊赖地拨弄绕指垂在他胸前的墨发,赵嘉熙握着她的手,轻声说道:“御书房内,父皇告诉我,他要封平王为太子。”
“父皇是为了给你一个心理准备?”
兰若雪心不在焉地问道,这会儿反而没有先前求知的欲望了。
赵嘉熙轻轻摇摇头,语出惊人:“他要平王作挡箭牌。”
兰若雪心里一沉,果然历来太子的位置都是烫手山芋,人人觊觎,谁当谁倒霉。心里虽然这么想,但还是忍不住问道:“此话怎讲?”
“本来同南凉国这一战,父皇的把握就不大,燕城之行,我才知道,原来父皇的大部分兵权落在了苏将军手里,父皇其实快被架空了。”
情况比他们之前想象的更糟糕。
“父皇要去请的那位战神将军一直隐居不肯出山,而同南凉国一战势不可免,把平王拉过去做挡箭牌是最好不过了。”
苏将军是宁王的舅舅,如果苏大将军要拥宁王为太子甚至助他登基都是轻而易举的事,皇上立平王为太子,目的就是让以皇后派为首的长孙丞相和苏贵妃派为首的苏将军相互制约,抗衡,从而削弱这两派的势力。
“我猜测宁王之所以没有在江南动手暗害平王,是因为那晚在玉香楼我们抓走了左使翼,他担心他的计划泄露,所以才没有动手,并且还让他立了这次战功,这次皇上派平王出征,估计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熙郎,父皇是不是变相地在保护你?”
兰若雪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从赵嘉熙的谈话来看,可能是这样的。
赵嘉熙没有回答,估计就是默认了。
二人又嬉闹了一会儿,终于沉沉睡去,这是二人自圆房以来最畅快,最惬意的一次。
边境战事紧迫,平王在回京后的第二天就领兵去了觐州。
半个月后,赵嘉熙接到皇上的口谕要他即刻进宫到御书房,赵嘉熙见到皇上后才知道平王在边境之战节节败退,已经失守了两座城池。
“父皇,国家之难,匹夫有责,儿臣愿意前往觐州做战。”
为国捐躯,责无旁贷!
皇上看着他沉思了片刻,最后在他肩膀上拍了拍:“这事不急,父皇自有其他人选,今天父皇让你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一个秘密。”  皇上说完后,转身走到挂在墙上的一副山水画前,他用手按在画轴的左侧,只听轰轰几声,画卷缓缓升起,露出一个密道。
“狡兔三窟,身为帝王不得准备退路,这就是退路。”
皇上指着地道对赵嘉熙说道。
“父皇,你这是。。。。。。”
赵嘉熙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刻跪在地上,不住叩头,嘴里呜咽道。
“熙儿,这么多皇子中,父皇最是看好你,无奈父皇自身难保,只能暗地里护着你,有朝一日父皇无能为力的时候,就要靠你自己了,这条密道,是父皇留给你最后的一道符。”
皇上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哀怨,不舍,和无奈。
作者有话要说:
平王还未举行太子册封仪式,所以还是只能以王爷称呼。


第43章 重新洗牌
边境战事吃紧, 皇上决定亲自前往觐州指挥作战,皇上临阵,必能极大鼓舞士兵的锐气, 一击退敌。皇上临行前, 赐封晋王赵嘉熙为亲王, 与御林军统领原辰一起共同分掌宫中的御林军;永乐王赵承任驻京大将, 在皇上作战期间负责皇城的安全,以防有人作乱;平王赵一白升任中书令, 协助丞相长孙清秋掌管朝中百官处理日常朝政;广陵王则协助监管大理寺。
与其说皇上出兵征战不如说他煞费苦心安排,实则是制约各方势力,借机削弱苏将军和长孙清秋的势力。
底牌,即将重洗。
因为赵嘉熙赐封成了亲王又要兼管宫中的禁卫军,所以兰若雪和赵嘉熙搬到宫里居住, 待皇上和准太子归来时再搬回原处。
兜兜转转又住在宫里,兰若雪照看庄妃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琉璃殿也时不时地见到她和几个嫔妃陪太后打马吊,日子过的轻松而惬意。
这天下午,太后打马吊赢了不少筹码甚为开心,便留了兰若雪和其他几个妃嫔在琉璃殿吃晚膳, 太后一高兴就命人取来她珍藏已久的百花蜜酒, 百花精华酝酿的酒芳香扑鼻,只是让人闻一闻就荡然心醉,兰若雪喝了几口觉得甜美如冰饮,便不觉多喝了两杯。从琉璃殿走出来时, 她感到头有些昏沉沉, 便决定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再回到宫中的新家,长霞宫。
长霞宫离这里说远不远, 说近不近,若是走过去,至少也得三十分钟的路程。碰巧前面有一座假山,假山里有两个隔离的石洞,兰若雪想了想,宫里的太监和宫娥比较多,这些曲径通幽适合约会的地方最好还是不要去,于是便在假山旁的一棵松柏树下席地而坐,身子放松地靠在树干上,眼皮如灌铅,渐渐睡去。
远远地,传来一阵叱喝声和盔甲相碰发出的金属声,将沉睡中的兰若雪惊醒了,她揉了揉朦胧睡眼,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一个人影从外以极快的速度奔跑过来,然后就钻进山洞里。
御林军腰悬长剑,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小跑从假山前经过,那阵势似乎在搜寻人。兰若雪不由得将自己的身子往树背后靠了靠,以便自己能隐藏得更深些,等那些御林军走过后,那人影猫着腰身从假山洞里走出来,探头左右四顾确定没有人后,很快没入黑夜之中。
兰若雪摇了摇头,打算回长霞宫,经过假山时,又忍不住好奇,于是就向那人影钻过的山洞走去。山洞里除了有供人休息的石桌石椅,居然有一盏铜烛亮着。只见那石桌上放着一个正方形的包裹,兰若雪好奇地将那包裹掂了掂,居然十分沉重。
看样子,这个包裹是刚才那人放进来的。或许那人为了躲避御林军的搜查,将这物品暂放在此吧,莫不成这人是小偷?
兰若雪缓缓解开包在外面的黑布,便露出一个正方形的沉香木盒,木盒上面描金画龙,散发着淡淡的香味,看上去极为普通,可是当兰若雪打开木盒时,却把她吓得愣在一旁,盒子里装着的赫然是雕着龙头的汉白玉玺。
皇上若是没有了玉玺,就等同于皇位虚设!
她急忙将盒子合上,又将黑布将它包裹好,赵嘉熙现在分管御林军,如果丢了玉玺,那可要落个玩忽职守的罪名。有一个难题摆在她面前,如果她公然拿着着玉玺走出去,只怕要被人当作偷玉玺的贼,这罪名可大着了,弄不好还要连累赵嘉熙。如果不拿,那么就有其他的人来拿,更加不妥。
假山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电光火石间兰若雪想也不想抱着玉玺就朝洞外拼命跑出去,将那玉玺快速地丢进树林旁边废弃的一口水井里,然后自己则躲在树林里最密的树间。
她侧耳倾听,只听那脚步声快速闪进洞口,不一会儿,那脚步声又急匆匆地离开后,兰若雪那砰砰直跳的心才开始静下来,她长舒一口气,决定先回长霞殿告诉赵嘉熙这件事然后再做打算。
果然一路上,御林军严审路上行走的宫女太监,就算兰若雪有长霞殿的腰牌,也要搜查全身。
赵嘉熙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长霞殿,从他的口中得知,放在皇上御书房的玉玺失窃了,玉玺失窃是大事,此事不能声张,所以他和御林军统领原辰昨晚一夜未宿,连夜审查值班御书房的宫女和太监,一夜无果。
果然是有人偷玉玺,她于是便将昨晚的事告诉了赵嘉熙,赵嘉熙激动得抱着她亲了几口又转了几圈,正打算去枯井取玉玺时,他又停了下来。
偷玉玺的人没有得成只怕还会想办法再偷,他于是计上心来。一方面他派影卫暗中守在枯井旁保护玉玺,另一方面他放出风声出去,说失踪的玉玺已经找到,并且将昨夜值班的宫女太监全部放了。
天高月黑的晚上,赵嘉熙潜入枯井里将玉玺拿了上来,并且秘密将它放在了太后那里。
皇上是太后的亲儿子,放在太后身边,最稳妥不过。
赵嘉熙派人暗中秘密监视御书房的动静,一连好几天晚上过去了,御书房平静如常并无异样,兰若雪与赵嘉熙一合计,偷玉玺的人只怕要找合适的时机才下手,不如制造一个时机,然后再趁机收网。
最近太后因为皇上亲临战场指挥打仗迟迟未能传来消息,火气攻心而病倒了,太后的病情日益加重,宫中的御医使边了各种方法也束手无策。
宫中掌管天象的神官掐指一算,说太后紫薇星的光开始变弱,需要用掌管天下的大印做法增强紫薇光的力量,太后方能康复。
赵嘉熙作为亲王,得到太后和皇后的许诺后,命神官请去玉印在宫中的佛堂做法,直到皇上凯旋归来物归原主。
说来也怪,自从太后借了玉印的法力后,她身子渐渐好转起来,在琉璃殿的东方祥云常绕,仙鹤款飞,此乃祥兆,更有流言说本来玉玺就是天子之印,能镇住一切邪魔。
更令人激动的是,从战场上传来消息,皇上亲自上阵督战后,士兵们一鼓作气,已经收复了两座城池,很快就要收复第三座了,这下,更将玉玺传得神乎其神,自有吉星光芒。
这晚忽然下起滂沱大雨,雨大如织,急促而猛烈,落打在琉璃瓦上啪啪作响,佛堂里,玉玺供奉在佛龛接受神官的膜拜,一支长长的竹筒自窗外插了一点进来,有人对着竹筒吹了吹,一股青烟袅袅腾起,很快就弥漫开来,屋内的神官和几个高僧无声倒下。
接着一个蒙面人破窗而入,身形极为鬼魅的飘至佛龛前将里面的玉玺快速地放进怀里,当他再次从窗户上跳出来时,一张大网从天而降将他网了个结实,霎那间,突然从四面八方涌出许多武装赫赫的铠甲御林军将他团团围住,收网势在必行。
御林军统领原辰伸出右手做了一个手势,从左侧涌来一队御林军,那些御林军将蒙面人从网中拉出来五花大绑,押着他正要离开时,赵嘉熙寒光凌厉地带着另一队轻甲御林军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两队御林军互相对立各不相让,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原统领,人是本王设计抓住的,你这样急匆匆地带走,似乎不近人情吧。”
赵嘉熙伸出两指由下及上轻抚剑身,一副漠然的姿态,语气沉沉地说道。
原辰仰头哈哈一笑:“亲王可能已经忘了,皇上只是说让亲王协助属下管理御林军,今晚这个偷玉玺贼,将由属下亲自押往大理寺审问,亲王难道是想同属下抢功劳?”
赵嘉熙冷挑横眉,双目似剑:“抢不抢功劳不是你说了算,今晚你休想带走他。”
“哦,难道亲王是要同属下较量?”
“不是较量,是要你的命!”
赵嘉熙话音刚落,手中的长剑如毒蛇般朝他刺去,两队御林军开始厮打成一片。
只听噗呲一声,赵嘉熙反手一剑刺中了原辰的腹部,原辰扭曲脸庞举起手中的长剑抹向赵嘉熙的脖子准备和他同归于尽,被赵嘉熙一脚踢了出去,然后割下他的头颅,提剑疾声大呼:“原辰头颅在此,若有谁再敢与本亲王作对,便是如此下场。”
原辰那边的御林军见首领被斩,纷纷放下手中的长剑,赵嘉熙见已经控制了整个御林军,于是命人将蒙面人带上来亲自审问。
皇上在出发前就告诫赵嘉熙,原辰是苏将军那边的人,让他想办法掌握整个御林军。今晚他见原辰着急将蒙面人带走,知道这其中必有隐情,于是就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原辰,控制皇宫近万余人的御林军。
皇宫的天牢自然有很多种让犯人开口说话的刑具,两天后,蒙面人终于招了。赵嘉熙走向浑身没有一处完好肌肤的蒙面人,在褪去面罩的脸庞下,是一张极为清秀的脸,这人是太监,苏贵妃身边的。


第44章 庄妃的躺赢攻略
之所以两天后才确认偷玉玺的太监是苏贵妃的人, 是因为一来这太监嘴巴紧得很,二是他并不是苏贵妃甘清殿的宦侍,而是一位在偏殿冷宫扫地除草的打杂太监, 平时就没有几个人认识和注意他。谁能料想这样一位卑微又被遗忘的太监, 居然敢去偷玉玺。
偷玉玺这等谋逆大罪既然牵涉到苏贵妃, 后面的事就是由皇后处理了。
最近战事捷报频传, 宫中人气又开始振奋了,连庄妃病怏怏的身体都有了气色, 可以下床自由活动了,这天下午,还让兰若雪陪着她到御花园到处走走。
走着走着就来到一座冷宫,这里荒芜已久,大门败坏, 清风轻拂,木门吱呀来回晃动, 似乎随时要倒落,空气中飘散着霉烂的草木味。兰若雪见庄妃盯着木门良久,于是扶着庄妃的身子,轻声说道:“母妃, 这里荒芜已久, 只怕有昆虫老鼠出没,我们还是快离开吧。”
这时,里面忽然传来一阵凄厉的女子惊叫声,那声音透着无际的惊悚和绝望, 把兰若雪吓得倒退了几步, 倒是庄妃深情淡定,身子骨挺得板直, 仿佛早有预料。她淡淡地看了一眼,便拉着兰若雪的手边走边说道:“不用怕,皇后的一贯手段而已,母妃见多了。”
兰若雪似乎还被刚才的惊悚尖叫吓着了,她边走边回头看了看冷宫,小心翼翼地问道:“母妃,这里面关的是谁啊。”
“苏贵妃。”
薄唇吐出简明扼要的三个字,将二人几十年的仇恨尽化在此中。
皇后抓住苏贵妃的把柄,自然就不会让她有好日子过,宁王和平王的暗中较量,同理也在二人之间。
庄妃温润的指尖捏着兰若雪一路前行,兰若雪余光飘向庄妃的侧面,她如云的高髻上平添了几根白发,两鬓间的白发似乎更多。有那么一瞬间,兰若雪仿佛明白了许多,庄妃这二十几年病病歪歪地住在青阳殿,除了多了几根白发,其实毫发无伤。皇上器重赵嘉熙,太后爱着赵嘉熙,两大核心人物都向着她的儿子,她不过就是在床上躺了二十几年,躺着躺着,她就成了赢家。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庄妃就是那渔翁。
皇宫除了守卫森严,膳食也比晋王府的精致和美味,可是不知为什么,兰若雪托着腮帮望着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居然一点食欲都没有。赵嘉熙自从全面掌管宫里的御林军来,一天比一天回来得晚,她也一天比一天不想吃饭。
“萍儿,将饭菜都撤了吧。”
兰若雪无精打采地说道,情绪十分沮丧。
“亲王殿下吉祥!”
门外传来宫女们恭敬的问候声,兰若雪立刻精神抖擞,急忙走出房间,只见赵嘉熙踏着一身银色月光而来,柔美而又刚毅的脸上英气迸发,一双摄魄的眼眸半眯着,正笑吟吟地注视着她。
“熙郎!”
兰若雪停下脚步,轻声的唤着,眼角居然有了许泪痕。
赵嘉熙见她站在门口似喜非喜地看着自己,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心中一热,旋即加快脚步走到她面前,牵着她的手朝屋里走去,温柔地说道:“对不起,最近御林军那边事多,等我忙完这一阵子,我再多陪陪你。”
兰若雪抬眸望着他,轻轻地摇着头说:“正事要紧,你不要辜负父皇对你的期望。”
赵嘉熙揽着她的肩膀找了一个凳子坐下来,将她的小手握在掌心,露出一丝笑意:“都是正事。” 然后又见桌上的饭菜纹丝不动,眉头皱了皱:“这几天晚上你都没有吃饭,是不是生病了?我这就去传张太医。”
“你回来了我就有胃口了,我们一起吃吧!”
兰若雪高兴地说道,忽然觉得胃口大开。
晚上就寝的时候,兰若雪帮他换了一身睡衣,见他头上扎着的马尾有些松散了,乌亮的长发在灯光下更加富有光泽,她轻轻解开发扣,然后慢慢地用象牙梳子为他梳理长发,最后为他绾了一个髻,再用她的一支玉簪固定。
赵嘉熙站在铜镜前左右晃动脑袋,自顾欣赏她束的发髻,然后撇撇嘴说道:“如此一看,我竟然长得像女子一般了。”
“你这样一说,我倒想起了永乐王了。”
兰若雪捂着嘴笑了起来,赵嘉熙躬起身,双手环着她的腰身,望着铜镜煽情地问道:“我与永乐王,哪个好看?”
醋坛子又要开始翻了。
“自然是你。”
“没有骗我?”
“看着我的眼睛,像是在骗你吗?”
“啊,你的眼里有沙,让我吹吹。”
赵嘉熙的脑袋慢慢凑近,兰若雪睁着大眼,透过他的眸子,清晰地看到羞色的自己,下一刻,他柔软的嘴唇便覆上了她的双眼一路下滑。
也不知过了多久,兰若雪躺在他的臂弯里悠悠醒来,此刻的他正酣然入梦,长长黝黑浓密微卷的睫毛下不时闪动,他眉头轻蹩,似有不快。
“熙郎。”
兰若雪轻声唤了唤,赵嘉熙并没有睁开双眼,只是将搭在她腰间的手握得更紧了。
“若雪,你不要离开我。”
他嘴里嚅嚅道,搂着她就势在床上滚了几圈。
“你不是睡着了吗,你这个骗人的大灰狼!”
兰若雪在他身下抗议道。
“有你在身边,我怎么可能睡得着。”
他在她水嫩的小脸蛋上掐了掐,坏坏地笑道。
难得有清闲的一天,赵嘉熙便带着兰若雪来到乾坤庭,乾坤庭是皇子皇女们自幼读书习武学习礼仪的地方,所以建筑得古香古色,特别是立在建筑物前的门,是用白玉石雕刻,上面还镶嵌着象牙。
赵嘉熙拉着她的手进入乾坤庭,然后停在一座有假山鱼池前面,假山怪石嶙峋,形态各异,鱼池里锦鲤畅游,荷花盛开,别有一番风景。
“带你去一个有趣的地方。”
赵嘉熙朝她眨眨眼,径直朝假山走去,走到突兀的一块白石上左右晃动几下,那石头就自动移开了,露出一个暗洞出来,这个暗洞不高不大,刚好可以勉强容忍两个人进入。
“这个地方自有我一个人知道,以前我逃学时,无意间发现的,你随我进来。”
赵嘉熙首先钻进去,然后朝她招招手,等到两人完全进去后,那石门又缓缓归原位。这里原是开国皇帝修建宫阙时做的一个暗格,可以直接通到御花园。年幼的赵嘉熙以前贪玩,无意中发现了这座假山有这个秘密,于是经常通过暗格逃避夫子的课。
兰若雪怀着好奇的心情跟着赵嘉熙穿过石洞,洞外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正好成了石洞天然的屏障。赵嘉熙拉着兰若雪的手正要走出来,却听见前方传来一阵脚步声,环佩声响,随即就是一股浓浓的胭脂香味扑鼻而来,只听有人冷冽着嗓音说道:“苏贵妃在本宫手里,就不怕宁王不来。”
是皇后的声音。
“皇后娘娘,宁王在朝内外势力庞大,这会儿皇上又不在宫中,若他要造反,只怕犹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一个尖细的太监声音。
“本宫早已算计了,现在宫中的御林军在亲王手里,那么本宫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只要本宫收拾了宁王,平王的太子之位才能坐实。”
皇后幽幽叹道。
“皇后娘娘难道就不担心亲王?”
“宁王是本宫喉咙里的刺,一天不拔就随时有危险,亲王虽然颇得皇上的喜欢,目前先将这根刺拔掉再说。”
“你们都已准备妥了?”
皇后又问道,二人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声音也越来越小声。
兰若雪和赵嘉熙相视一顾,皇后要对付宁王了!
“再过一个月就是皇祖母的生辰,莫非皇后会选择那天动手?”
赵嘉熙若有所思地说道,目光变得深沉起来。二人四下展望,确认没有人时从暗洞里走出来直奔御花园,正巧又遇上了迎面而来的宁王和宁王妃。
四人相向而过,互相礼貌地招呼后就朝各自的方向走去了,没走几步,就听见宁王在身后沙哑着嗓音问道:“五弟,你可否带本殿去冷泉宫见我母妃一面?”
“这件事由皇后娘娘处理,四哥何不去求皇后?”
赵嘉熙停下脚步,并没有回头。
宁王不放弃干笑着:“现在五弟掌管着御林军,若要带人去冷泉宫看一个人,岂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身为皇子又岂能违背?”
“五弟还是一如既往的死板,怪不得父皇最后选择的还是二哥。”
宁王冷笑一声,想要激怒他。
赵嘉熙缓缓转过身,冷眼横对他片刻:“二哥再适合不过太子之位!” 说完一拂衣袖,揽着兰若雪极为亲密地离去。
美好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边境又传来了一个噩耗,皇上在亲临作战的时候受了重伤,而收回来的两座城池又很快失守了,边关告急。
“熙郎,你打算要去觐州救父皇?”
兰若雪吃惊地问道,赵嘉熙忽然冒出这样一个打算,令兰若雪猝不及防。
作者有话要说:
这么多天没发糖了,今天来个甜的。


第45章 宫变
因为皇上忽然受重伤, 顿时朝内人心惶惶,作为准太子的平王抛下一切,正快马加鞭地赶回京城。
争嫡的局势已经到了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的阶段了。
“熙郎, 如果你现在离开皇宫, 就意味着你辜负了父皇交给你的一切。”
兰若雪劝道, 试图说服他留在宫里。
“没有了国家,守着皇宫有何意义?置百姓于何地?”
“熙郎, 你真的不为个人利益考虑?你,你真的没有想过争天子之位?”
“当然想过,可是,若雪,如果让我选择, 我宁愿用血肉之躯来捍卫东阳国的每一寸土地。”
赵嘉熙仰天看着画梁上雕刻的龙纹,闭上双眼, 神态十分悲壮。
“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们先去问问母妃,如何?”
赵嘉熙摇摇头:“母妃是不会同意的。”
“不如我们先等一等?父皇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父皇目前还在昏迷中生死未卜,平王为了争皇位, 居然弃父皇和东阳百姓性命不顾, 觐州群龙无首随时被攻破,若雪,我已经没有时间了。”
赵嘉熙紧握着她的手,眼里有复杂的情绪, 指节间泛白。
“难道朝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