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军在上]西夏女王子-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玉瑾自己的钱都在打战时为了买军饷花了个精光,后来回来又被罚了俸禄。赔钱的数目他一时拿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让那天砸人的几个兄弟替他赔钱,怎么说他也是郡王的身份,赔不起区区数百两银子,说出去多丢人。

  叶昭也觉得这事不能怪赵玉瑾,再怎么说他也没动手。

  “这的确不能怪相公。”

  说完拍拍赵玉瑾的背以示安抚。

  “胡青今天刚好有事要来府上,我让他把银子拿去赔给人家。”

  赵玉瑾不满叶昭像安慰自家儿子那样安慰他,站起来拍自己胸脯,抬头挺胸的说:

  “媳妇儿你放心,你相公只是暂时没钱,等过段时间出去赚大钱,带你吃香喝辣。”

  “相公说话一向一言九鼎!”叶昭应和道。

  晚上,胡青来南平郡王府蹭饭,叶昭让胡青帮忙送银两过去,胡青接过银子,说:

  “将军你交出兵权后,以前视你为眼中钉的一些大臣也没那么敌视你了,现在看来,还是有那么几个人不放过郡王府啊。”

  叶昭嘴里嚼着牛肉,并不在乎。

  “左右不过是看我和玉瑾不顺眼,也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胡青也觉得如今将军已算是卸甲回归后院,朝堂上的那些勾当,不去理会就行。

  “将军,最近我得到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叶昭放下筷子,道:“说来听听”

  “西夏在宋夏边境的驻军倒是一直没什么动静,但我派人深入西夏腹地探查到的情况十分不乐观,除了农忙时节,西夏都会大范围的练兵,现在西夏领地越来越大,人口急剧增加,西夏王却还是用原来那套全民皆兵的办法,其野心可想而知!”

  胡青语气凝重。

  叶昭叹气:“我早已卸甲,又发过重誓,西夏的事情,我是想管也管不了了。”

  叶昭把手放到胡青肩膀上,说:“我们原先叶家军的几人里,也就你在朝堂上还说得上话,你多上几封奏折吧。”

  父亲一直希望她不要像哥哥那样用命在战场上搏杀,而是像普通女孩儿那般嫁人,得到简单的幸福。

  一切都结束了,她已封起利刃,以后的生活,她会在这小院里过上所有人希望她过的生活,再没有刀光剑影。

  “对了。”叶昭想起那位李兄弟。

  “你找来的那位李公子,表妹对他印象还不错,你给我详细说说他,看看是不是好人选。”

  看叶昭不愿意再说这些,胡青也不多说,回道:“李兄啊,是南方衡州人士,前几年刚中了举人,此番进京是为了准备考试。。。。。。”

  胡青事无巨细的和叶昭说了那位李公子的身世背景,但与叶昭对柳惜音的乐观想法不同,胡青总觉得让这样一位女子重新接受别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将军,我看柳姑娘的心结未必完全解开,还是不要操之过急的好。”

  叶昭说:“你放心,一切以表妹的意见为准,她若是不喜欢再说。”她寻思着过个十天半个月,想办法把表妹约出来再见见那位李公子。

  柳天拓和柳夫人没有和柳惜音谈她的婚事,怕柳惜音性子烈,一家人好不容易重新团聚,不愿意再起争执。老两口只好找叶昭让她多劝劝柳惜音,这到了年底,柳惜音可就要二十一岁了,别家的姑娘到这个年纪,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胡青却说:“或许柳姑娘并不想嫁人呢?”

  叶昭说:“女子总是要嫁人的。”

  “将军。。。。。。”胡青欲言又止。

  “有屁就放!别像个娘们儿似的。”

  胡青只好说道:“我知道你一直对当年忤逆老将军的事情耿耿于怀,但若不是你,大宋又如何能有现在这样的安稳日子呢?”

  叶昭沉默了半晌才说:“可我后悔自己让父亲那么忧心,如果以前我能听话一些,孝顺一些,现在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

  “如果将军是一个听话孝顺的女子,恐怕宋也不会有你这样一位天下兵马大将军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叶昭看向胡青。

  “将军你问过柳姑娘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

  “我希望她能找个良人,过上简单幸福的生活。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叶昭反问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叶昭像是被胡青挑动了哪根神经,突然起身一脚踢过去。

  “死狐狸,说话拐弯抹角!”

  胡青躲得快,拿起叶昭给他的那包银子。

  “将军,改日再来蹭饭。”说完,胡青一溜烟跑了。

  叶昭早和胡青说过,她除了宣武侯的虚职,早已不是兵马大将军,让他不要再称自己将军,让别人听去了又要横生事端。可胡青私底下一直坚持叫她将军,也不知道他在坚持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回家就瘫痪在床,虽然内心呐喊者扶朕起来,朕还能写!然而再睁开眼已经快天亮了。_(:з」∠)_。。
明天不更新了,调整一下状态。后天恢复日更(应该没问题,虽然春困来势汹汹)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狂风骤雨
  西夏,兴庆府。
  
  “轰!”
  
  安宁的夜晚被一声巨响震破。
  
  皇城里的居民被惊醒,纷纷走出家门,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发生了什么。
  
  城北郊外冲天得火光把那一块的夜空烧的通红。
  
  皇宫里所有值班的士兵全副武装,精神紧绷。
  
  乌恩急急忙忙从寝宫出来,问禁军统领。
  
  “怎么回事?”
  
  所有人都一脸茫然。
  
  “臣也不知。”禁军统领额头冒汗。
  
  看到北方的火光,乌恩想到一种可能,心中凛然。
  
  “把琪木格叫来,你带一千人跟本王去北边看看。”
  
  西夏皇城没有宵禁,有些胆子大的百姓约上几人打算出城去看看,到北门时发现城门已经被卫兵关上,所有人一律不得出城。
  
  北郊,数十顶帐篷化作火海。
  
  骑在马上的乌恩有些恍惚,直到闻见刺鼻的火/药味,急忙下令让所有人后退数百米。
  
  终究还是失败了么?
  
  全身用湿布裹着的士兵拖出数具残缺不全的焦尸。

  “王,只找到几具烧焦的尸体,没有人逃出来。”琪木格说。

  
  几年前,乌恩拿到宋的火/药配方,就立刻搜集擅长此道的工匠能人。让他们研究出能运用在战争中的武器。
  
  运用方面的研究还算顺利,但这个时代的黑火/药威力十分有限,要靠这个打天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乌恩不得不派人去继续研究黄火/药的配方,利用自己忘的快差不多的知识,废了无数财力人力,才弄到了差不多的原材料。
  
  怎么配比例,怎么引爆,一概不知,只能不断去试。
  
  于是兴庆府的北郊成了禁地,有不少人好奇里面是什么,但重兵把守下谁都无法探得一二。皇城里甚至还有西夏王在里面豢养了无数美女的流言。
  
  休战期间,除了让西夏百姓修生养息之外,乌恩就是在等,等最终的武器完成。
  
  几月前,技师说终于试出了合理的配方,制造了二十枚直径足有马车轮子大小的炮弹,找了个无人的戈壁,试了五枚。
  
  尽管乌恩离得很远,爆炸掀起的沙石还是溅在了脸上,乌恩当时兴奋得忘了脸上的痛感。
  
  虽然五枚里只有三枚成功引爆,乌恩还是让技师开始大量制造。
  
  果然所有鸡蛋不该放在一个篮子里!技师和工匠死了,价值连城的原材料也毁了,乌恩一脸肉疼的表情。
  
  西夏连年战事,国库入不敷出,乌恩若是想再凑齐那么多的材料,不加税是不行了。
  
  回去后,许多士兵脸上起了红色的疹子,还有人呼吸困难。
  
  虽然乌恩反应快,但是距离火场近的士兵还是有了轻微中毒的现象。
  
  乌恩撕掉了手上加税半年的政令,穷兵黩武终究是下下策,这么危险的东西,还是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
  
  就算只用冷兵器打,她照样能拿下宋辽!

  

  
  
  大宋,汴洲。
  
  一座偏远又破旧的城隍庙里,一名女扮男装的青衣女子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随身带的行李立在身前,遮住了半边脸。
  
  来上香的香客不多,也没有人注意到她。
  
  一位穿着粗布麻衣的女子走进庙里,没有上香,而是朝着她径直走来。
  
  “姑娘,今日傍晚酉时,这是船票。”
  
  将船票塞到她的手里,这粗衣女子又折回去上了一炷香,不紧不慢的离开,仿佛只是最寻常不过的香客。
  
  
  
  一个月前,柳天拓跑到南平郡王府,满脸焦急的说柳惜音一夜未归。叶昭带人翻遍了整个汴京,都没有找到人。

  胡青觉得柳惜音被匪徒绑走的可能性不大,柳惜音应该是自己躲起来的。

  叶昭对此不发一言,只是脸色铁青的让人在汴京所有关口要道把守,甚至汴河的船运她都找关系帮忙封了。

  动静大到惊动了皇帝,皇帝派人来问何故如此,赵玉瑾去解释说有贼人偷了叶昭的宝剑。

  汴洲的水路被封了数天后,南平郡王府不得不恢复通船,赵玉瑾虽然是皇室子弟,但一直没有多少实权。皇帝再宠他也不能不顾及言论。只准许赵玉瑾派一些人去码头排查。一个月过去,始终没有找到柳惜音,昨天排查的官兵也撤了。

  柳惜音倾城的面孔被妆容掩盖,她做了一个简单的易容,此时的她看上去就是一个身体有些羸弱的书生,背上背着包裹,雇了一辆马车驶向码头。

  上次西夏设置在汴京的势力被清除以后,乌恩又花了半年时间慢慢渗透进来一批人。这一个月里,把柳惜音神不知鬼不觉的藏在民居里,又修了暗室,任叶昭他们怎么搜都搜不到。

  只待叶昭放松警惕,就把柳惜音接出去。

  橘色的霞光洒在汴京城内,有些打烊早的店里已经开始放下店门前的竹帘,不时走过牵着孩子的男人女人,脸上带着要回家的倦意。

  柳惜音很久没有光明正大的走在街上了,但此刻她无暇欣赏街景,辛苦躲藏一个月,就为了今天。

  只要出了汴州,就脱离了叶昭的掌控。

  阿青,一年多未见,胖了还是瘦了?有没有好好练武?

  收起杂念,把手套塞进包裹。柳惜音深呼一口气,想减缓心脏跳动的速度。她背上行囊,从马车上下来,向码头走去。

  一刀闪电划破天际,几声惊雷炸响,一场狂风骤雨拉开序幕。

  柳惜音撑开伞,这雨让她心里有些压抑,雷声总让她有心惊肉跳的感觉,这一年来多少个雷雨夜她都挺过来了,也不怕这一天。只要能再见到阿青,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西夏,王宫。

  暴雨刷刷落下,乌恩在校场练着刀法,回来后,习武健身,不论刮风下雨,从未落下一天。

  她只有活下来,才能灭了宋,才能把柳惜音夺回来。

  雨水将她一身的劲装浸/湿,衣服粘在身上,挥刀开始有阻碍,但利落的动作没有一丝滞涩。

  雨云遮住了月光,昏暗的天地间几道闪电交错,白光闪烁间,是乌恩忽明忽暗的身影。

  乌恩抬起刀,在闪电的照耀下,长刀光滑的刀面上,乌恩看见了自己的双眼。

  这双眼很熟悉,她在父王那里见过,在伊诺那里见过,甚至叶昭要杀她时她也见过。


  “说吧,什么事。”琪木格走到不远处时,乌恩就发现她了。

  琪木格单膝跪地。

  “王,汴京那里,失败了。”

  乌恩仍然专注的看着刀。

  “知道了,下去吧。”

  “是。”

  长刀举在身前。

  看着映在刀身上的自己,乌恩突然笑了笑。

  “既然他们不放你走。”

  手腕一转,收刀入鞘。

  “那只能等本王亲自去接了。”
  
  

  
  

  

  

  

  

  





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我宁愿你恨我
  柳惜音站在甲板上,官兵将码头团团围住,昏暗的雨夜,只有船里几处火把的光亮。
  
  叶昭缓缓走近,她被黑暗遮住的脸渐渐显露出来。
  
  这张曾经让她牵肠挂肚的脸,柳惜音静静看着,心里突然忍不住生出恨意来。为什么!为什么就不能放我走!
  
  叶昭脸色阴沉,挥退左右。
  
  “西夏公然在大宋境内安插间谍,表妹,你这是叛国!”
  
  “我只是想离开!”
  
  “离开大宋,回敌人那里去?”叶昭冷冷问道。
  
  “阿昭,你一定要让我恨你吗?”柳惜音语气生硬。
  
  “我宁愿你恨我,也不能看着你铸成大错。”
  
  柳惜音红着眼眶盯着叶昭,这一年多,她压抑在心里的恨与怨终于抑制不住的开始翻腾。
  
  “明明已经议和了!明明乌恩也答应了不会再侵犯大宋!”
  
  柳惜音眼里带着怨恨,“是你毁了这一切!”
  
  叶昭眼里也隐约带了泪光。
  
  “西夏王这几年整日厉兵秣马,狼子野心,你信他却不信我吗!”
  
  见叶昭顽固不化,柳惜音失去了争辩的力气,偏过头,不愿意再看叶昭。
  
  叶昭正值气头上,说:“回去后好好呆在柳府,我会派人盯着。”
  
  柳惜音的眼泪一滴滴滑落,无声的砸在地上。
  
  她气,她恨,但更多的是无助,她真的还能再回到西夏吗?她已经不敢确定了,数百个日日夜夜,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什么时候才能见到阿青。
  
  三年、五年,抑或是十年。
  
  阿青。。。。。。我会不会再也见不到你了。
  
  你会不会忘了我?
  
  会不会放弃我?
  
  柳惜音无力的蹲下身子,这艘能带她回家的船,最后还是没能驶离码头。
  
  码头上,士兵押着十多名被绳索缚住双臂的船夫,胡青有些疑惑,以前西夏派来的内应都是死士,怎么这十多人连自尽的打算都没有。
  
  叶昭冷眼看着这些西夏人,道:“狐狸,好好审审,这回一定要把西夏的暗桩清理干净。”
  
  “是!”
  
  抓到了那么多西夏的探子,为了让皇上重视起来,叶昭打算明天天一亮,就上书一封奏折。为了不把柳惜音牵连进来,到时候只能说是寻找贼人时无意间撞破,然后建议由胡青来审理此案。
  
  按大宋律例,柳惜音的所作所为已犯了死罪,叶昭痛恨她执迷不悟,但要真让叶昭大公无私的把柳惜音交出去,她也不忍心。
  
  柳惜音被送回柳府,柳天拓须发直立,指着柳惜音训道:“你!你——!”。
  
  柳夫人拉着气的说不出话来的柳天拓,怕他一气之下真的动手伤了柳惜音。
  
  柳天拓和柳夫人的孩子早夭,从小就把柳惜音当亲闺女看待,一直放在手心里宠着。
  
  可柳惜音的婚事让二老伤透了脑筋,先是叶昭,后来又来一个西夏王!若是两国不开战也就罢了,可是西夏是敌国啊!
  
  朝着柳天拓二人,柳惜音直直跪在地上,额头触地。
  
  对大宋,柳惜音杀了乌恩的父王;对叶昭,柳惜音让乌恩放了她。她不欠大宋也不欠叶昭的了。
  
  唯独养育她的叔父叔母,柳惜音总是心怀愧疚。
  
  可。
  
  她亦只是一名弱女子,承受不了那么多大义恩仇,她只想和乌恩在一起,为什么就这么难?
  
  所有人都不赞同,从来没有人祝福过她们。
  
  她想和阿青在一起,便是不忠、不孝!
  
  柳惜音伏在地上的双手紧扣着地板,猛的抬起头来,红着双眼望着叔父叔母。
  
  “叔父叔母,我知你们气我,但和阿青在一起,我绝不后悔。”
  
  柳惜音跪着,柳天拓站着,没有谁退让一步,
  
  柳夫人拭了拭脸上的泪,扶起柳惜音。
  
  温和道:“惜音,叔母知道你是孝顺孩子,你叔父那我再劝劝他,你先回房把湿衣服换了,别着凉了。”
  
  柳夫人慈祥的话语让柳惜音说出的话带上了哭腔。
  
  “嗯,谢谢叔母。”
  
  柳惜音走后,柳天拓也不再站着,后退几步跌坐在椅子上。
  
  “夫人,刚刚惜音说,‘阿青’,我没听错吧?”
  
  柳夫人也甚是感叹:“我也没想到,西夏王就是孟青,在西夏时未曾细看,现在回想,身形是有几分相似。”
  
  如果说叶昭还有作为筹码的价值,那么柳天拓对于西夏来说,是毫无用处的。然而自己却在西夏军营好吃好喝的待了数月。
  
  如果说只是柳惜音做了西夏王的女人,自己和夫人才有这样的待遇,也还是牵强了些。
  
  尤其是回想起柳惜音拉着西夏王跪拜自己,回到大宋后,冷静下来的柳天拓回想起来,都觉得像做梦一样。
  
  他跪皇帝跪了一辈子,怎么都想不到有一天会有一个皇帝来跪拜他。
  
  如果那人是孟青的话,似乎这些都想得通了。
  
  柳夫人见自家夫君没有那么着急上火了,劝说道:
  
  “夫君你为国为君守了大半辈子的边疆,以后的事,就交给那些年轻人去折腾吧。”
  
  柳天拓捋着自己的胡子,想自己扛刀扛了数十年,也就是个边关苦寒之地的守将,没有换来一句劳苦功高,反而只因为被人蒙蔽失了城池就被贬为平头百姓。
  
  又怎么会不怨呢。
  
  柳天拓一直觉得都是西夏害他至此,可如今转念一想,北方辽夏,兵强马壮,对大宋皆是虎视眈眈。他年纪大了,守得了十年二十年,还能守得了一辈子吗?
  
  守住了,接着守,守不住,便只能战死。
  
  如今在京城养老,日子也过得蛮不错的,这样安逸的日子倒是拜他那个“侄女婿”所赐。
  
  “唉,老了老了。”柳天拓叹气。
  
  看着脸上也渐渐有了细纹的夫人,他感叹道:
  
  “夫人说的对,年轻人的事,我们想管也管不动喽。”
  
  

  

作者有话要说:
下班回家定了闹钟准备小睡30分钟,然后。。起来就已经11点了。。。。。。_(:з」∠)_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等我来接你
  回到自己房间后,柳惜音像行尸走肉般任由侍女为她梳洗更衣。而后便在院子里痴坐着,四四方方的院子,就是她以后的牢笼。
  
  如果乌恩忘了她,如果。。。。。。
  
  柳惜音看着四方的天空,好像能看见往后死水般的日子,没有尽头。
  
  已是夜半三更,郡王府和柳府无一人安睡。
  
  叶昭和胡青连夜抓紧时间审问,那十多名西夏探子却是连刑都没动,就全交代了。
  
  胡青手中记录审讯口供的笔被叶昭抽走掰成两半。
  
  “不用写了,他们说的口供全是废话!”叶昭将断成两截的笔掷在地上。
  
  并非这十几人不说实话,而是乌恩这回安排进来的人,独立于她以前安插的内应,这十几人除了和郡王府的侍女有联系,就只剩在边境计划接应柳惜音出府的几个人有接触了。

  他们装作做船运生意的商人,在汴州码头做起了生意,只可惜对行情了解的不够,收费低廉,无形中抢夺了别人的生意,惹来了麻烦,被赵玉瑾的那伙纨绔子弟砸了船,后来又被胡青发现了蛛丝马迹,导致败露。

  他们的口供没什么价值,只与柳惜音有关,顶多牵连几个边境贪污受贿放他们进来的守城官将。
  
  换言之,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把柳惜音带回西夏,对大宋境内的其他暗桩,可能胡青了解的比他们还多些。
  
  胡青摸了摸下巴,无奈的说:
  
  “这西夏王才是狐狸变的吧,看来他早料到行动可能会失败。”
  
  叶昭揉了揉干涩的双眼。
  
  “他们的口供不能交,这件事也不能上报给皇上。”
  
  “否则柳姑娘过不了多久就得上断头台了。”胡青补充道。
  
  一名兵吏来报:“胡大人,属下带人去查,片刻没有耽误,但是人都跑了。”
  
  胡青无奈的看向叶昭,凡事供出来的同伙,胡青立马派人去追了,可能围堵码头的动静大了些,其余的人都跑了。
  
  除了府上的那名侍女,叶昭问:
  
  “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不然等会动起刑来,我可没这么好说话了。”
  
  那侍女倒是一派镇定。
  
  “让我与柳姑娘见一面,我便说。”
  
  叶昭捏紧手中的鞭子,喝道:“敬酒不吃吃罚酒。”
  
  胡青拉住马上就要教训人的叶昭,说:“将军,让她见一面吧,你也和柳姑娘好好谈谈。你总不能再也不和柳姑娘说话吧?”
  
  叶昭带着人走出郡王府时,天际已经微微露白,淡淡的白雾笼罩着汴京,整个皇城在寂静中还未苏醒。
  
  她知道柳惜音一定没睡,在叶昭踏进柳府的后院时,就看见了枯坐在小院石凳上的柳惜音。
  
  “她说要见你。”
  
  叶昭话音刚落,那名侍女突然冲到柳惜音身边,迅速低声对柳惜音说了一句话。
  
  叶昭反应快,几步冲上去把侍女拉开,叶昭听见了最后两个字,但侍女说的是西夏语,她听不懂。
  
  叶昭怒道:“她对你说了什么?”
  
  柳惜音眼睛下的暗色昭示着主人的疲惫,但她的眼睛在听到侍女的话后变得亮的惊人。
  
  柳惜音的变化叶昭看在眼里,能让一个人干涸的眼神重新焕发神采,仅仅是一句话,这是怎样的力量。
  
  叶昭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对表妹,太残忍了些。
  
  柳惜音似是被那句话影响了心神,站在那里愣怔着,

  叶昭有些伤心的问道:“你就这么不想留在大宋吗?”

  柳惜音半晌没回话,表情变得复杂,不知是因为叶昭的问话,还是侍女说的那句话。

  “我生于大宋,长于大宋,自然是想留下的。”

  柳惜音想起从小待到大的边关小城,却突然想起来现在那里属于西夏了,这命运,当真弄人。

  “那你一天想着离开做什么?”

  “叶昭,你何必明知故问。”柳惜音淡淡说道。
  
  叶昭紧紧捏住拳头。

  “你非他不嫁?”

  柳惜音淡淡道:

  “我非她不嫁。”
  
  

  第二天,那十多名内应被胡青随便安了个罪名流放到南疆做苦力去了,而那名侍女自尽于牢中。

  侍女与其他人不同,她在大宋待的太久,对于乌恩在大宋各处的暗桩,她知道的太多了。乌恩并没有命令她用命保守秘密,反而允许她为了活命而招供,作为她为西夏潜伏在大宋数年的奖励。

  但乌恩于她有恩,她和姐姐都是难民,是乌恩在夏州收留难民时救了她们,姐姐是一名普通女子,早早嫁给了一名夏州牧马的小伙子,而她性格里带的沉稳和机敏被乌恩所看重,于是,她出现在了大宋汴京的南平郡王府。

  侍女选择了死亡,她知道,她在西夏的姐姐将富裕一生,从此衣食无忧。

  乌恩给她最后的任务,是如果计划失败,她便向柳惜音传达一句话:

  “等我来接你。”

  

  。

  

  庆历六年,西辽与东辽停战议和,双方想要恢复大辽统一北方平原的梦都破裂了。

  另一方面,两国的军饷粮草皆所剩无几,征不到粮,买也买不到,因为两国境内已经开始闹饥荒了。

  罪魁祸首便是西夏,在西夏取消奴隶这一制度后,周边数个国家天天都有奴隶逃至西夏。东、西二辽种地牧羊的奴隶越来越少。甚至东辽不得不学西夏的新政,开始对国内的奴隶不再像以前那么苛刻。

  在两国忙于恢复国内生产时,乌恩不会给他们时间。

  西夏,兴庆府。

  “是时候了。”

  乌恩手握狼符,交予苏合。

  “苏合,你追随本王也有数年了,此番封你为征西大将军,跟着本王把西辽灭了。”

  苏合单膝跪地,激动行礼道:“是!定不负大王所托!”

  想到最近琪木格和苏合之间的眉来眼去,乌恩笑道:

  “等辽国从这世上消失,你和琪——”

  乌恩突然止住,不再说话。

  苏合疑惑的看着她。

  “咳。”乌恩清了清嗓子,转移话题。

  “快去准备吧,兵贵神速。”

  “是!”

  至于乌恩为什么话说一半,自然是因为。

  打完战就回家娶老婆这种flag,乌恩是吃一堑长一智,不敢再说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早早睡,计划5点起来码子。然后,醒来就7点了。。emmmm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西辽亡
  庆历六年初,西夏与西辽开战。

  休养一年有余的西夏兵强马壮,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在三个月里攻下了西辽的大半城池。

  耶律阿琏;耶律宗真的第三个儿子,现在西辽的大汗。十多岁的少年害怕得六神无主,耶律阿琏听从大臣的建议,惶惶然带着残余部队打算从北方前往东辽与之联盟,东辽也怕步了西辽的后尘,遂与之结盟。

  大汗跑了,西辽剩下的无数城池变得孤立无援,西夏由原来的蚕食变为鲸吞,不过两月,占领了西辽西北地区的所有领土,又接着向东部进军,进一步吞并土地。

  大宋,汴州。

  自从去年柳惜音离开未果,郡王府和柳府又归于平静。

  柳惜音似乎是真的放下了离开的念头,用心在柳家二老身前尽孝,只有逢年过节两府聚会设宴时,叶昭才能见到柳惜音一面。

  叶昭最后也不知道那名死去的侍女究竟对柳惜音说了什么,她也没有再给柳惜音介绍什么青年才俊,除了派一名下人放在柳惜音那里防止她又做什么傻事,其余事情一律不再干涉柳惜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