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易经-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你们村和何家沟的关系好吗?”
楚辞见洪宏对他手中的望远镜感兴趣,就递给了他。
“谢谢。关系不近不远吧!见点也能点下头打个招呼,我们村还有几个姑娘嫁到他们沟子里,也有娶何家女。”
洪宏高兴的接过学着易经和楚辞的样子拿着望远镜朝着周围望去,原来看不清的房子一下子就看清楚了。他还看到了嫁到何家沟的这洪家姑娘正挑着水往婆家走,只是这闺女的脸色有些不太好。
“咦?”
“怎么?”
楚辞以为对方发现了什么,拿过望远镜对着洪宏刚才看到方向望去。只见哪里除了一个妇人在挑水外没有其他发现啊?
“那就是我们洪家村嫁出去的姑娘,她的脸色好像没有以前在家里时好了。”
在望远镜里他看得很清楚,而易经这个镜望远还是经过他再次改造的,本来就清晰,结果被他一改造再看东西就跟在自己眼前一样。
“哦?难道是生病了?”
易经眼中一闪猜测道。
洪宏被他这么一说觉得很有可能。
“不行,我等下回去要跟她爸说一声,他们家就这么一个闺女,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们老夫妻俩也肯定活下不去了。”
洪家村的人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所以他们村的人也很团结。虽然大事上帮不了什么,但是小事还是会伸出手帮帮。而他也不过是给她的父母提个醒,让他们去看看闺女,要是真病好才好送去医疗,拖严重了到时没了命也等于带走了她父母的生命。
“那洪叔你回去吧!我们等下自己会下山。”
易经对洪宏说道。
“那~那我先回去告诉她的父母,我爸说你们今天中午就留在我家用饭,不要急着回镇上,不然他老人家就没脸面见你爷爷了。”
洪宏对易经说道,脸上全是真诚。
“好。”
没有拒绝,这个时候拒绝就等于是看不起他们,不然怎么连个饭都不在他们家用?
等洪宏走后楚辞来到易经身边,“你觉得这个何家沟有问题?”
“不知道。”
易经摇头,往下走去来到乌龟脖子的地方。
这里缺了很大一块,整个脖子都被挖掉了。捡起一块碎石,易经握在手中感应了一下。
啪~~
碎石被扔在了地上,又朝乌龟的头爬上去。
“怪不得这里叫乌龟山,确实很像一只乌龟。”
楚辞有些奇怪易经的态度,但是他既然相信易经就不会再多问,不说肯定有不说的理由,他没有必要穷追猛打让易经为难。
“你听说过四方神兽吗?”
“听过,怎么?”
“四方神兽中的玄武就是龟蛇合体,但其实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在四方神兽里玄武掌握的是水,你还记得昨天洪老爷子的话吗?”
“你是说水?”
昨天洪老爷子重点强调了他们村的水,据说这个村子打从建立后就没有缺过水,即使是大旱年间也是如此。别的村都没有水喝,更缺乏河水灌地,可是洪家村就没有这个忧虑,他们村一年四季从不缺水,大旱时别的村就经常来他们水提水回去,而洪家村的人也没有阻止。只是觉得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既然占了这风水宝地就要多做善事,不能强占水源。特别是大旱时这水有多重要,农民心中最理解。
“嗯。”
易经指点楚辞这方面的知识,有些东西不能看表面。还要会联想,再结合相关的知识。乌龟山其他人看了只会觉得这是一只乌龟,可是在易经眼中这代表的却是一只玄武。
“当年洪家先祖也不是随便挑的,而是经过堪察后才选择了洪家村现在位置定居。”
“这么说洪家先祖还懂得风水之术?”
“嗯,看来是这样没错。这乌龟山,不不不,应该是玄武山才对。百姓需要生存,最重要的是什么?自然是水。水资源充足了,那么百姓的生活就差不到那里去,何况他们门前还有一个大偃塘,那可是能做水库蓄水的。”易经觉得这洪家先祖是个能人,就看风水的本事估计也是当年响当当的人物。只是奇怪怎么没有流传下来,这洪家村的人似乎并不懂风水。
“经你这么一说,我才发现确实如此。要不是每年都有人淹死,这洪家村虽说不富裕,但是也绝对缺不了吃。这在古代是非常难得的,古代只要手中有粮心中便不会慌。”
楚辞知道在古代最重要的就是粮食,有粮才有人。洪家村这位先祖果然是高人一枚,为自己的后代选了这么一块宝地定居。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乌龟山本就有一大劫,只是做过了则生了怨。”
易经摇头,断这了玄武还说得过去,但是让洪家村年年淹死人就不对了。
“你想到怎么解决了吗?”
“十七我们再来,在这之间什么也不要做。”
易经说完就跳下□□,楚辞见状也跳了下去。
两人顺着山路下山,比起上山的速度快了一半。十分钟不到就到了山脚,他们几乎是跑着下来的。
“你们下来了?”
洪宏刚来到山脚,就看到两个人从上面跑下来。
“嗯,洪叔你的事忙完了?”易经和楚辞和他招了声招呼。
“忙完了。走,去我家。”
洪宏拉着两人就去他家,他媳妇和二弟媳妇都在厨房里忙,还杀了一只鸡,又炖了腊肉,蒸了腊肠。因他们这里离集市比较远,好些东西买卖都不方便。鸡用他们从山上捡来的蘑菇红烧的,土鸡的香味绝对够浓,味道也很棒。
易经和楚辞吃的十分满意,两人没有觉得农村人做的饭就不干净嫌弃不吃,相反他们还吃了两大碗饭,鸡肉、腊肉都吃光了。两大碗饭楚辞就正好,易经就吃撑了。所以回去的时候由楚辞开的车,后车箱里装了三只鸡和两只老鸭子。易经走时悄悄在他们的堂屋里塞了两百块钱,没敢塞多,怕他们不接受。
“我这算是吃不完兜着走了。”
回到家后易经对易妈妈他们说道,惹得一群老人笑话他。
“这算什么,别说你们走之前留下了两百块,就算你们拿去的东西也有多了。不过这是他们的心意,这才是最重要的。”
易奶奶把鸡鸭提到后院去,和过年时买来剩下的一只关在一起。
“正好啊你大爷爷他们要过来了,曼曼也有鸡腿吃了。”
平时他们吃鸡肉、鸭肉都是回乡下去买的,钱给多了不好给少了不好,麻烦得要死。以后看来可以让洪家村的人送,这样也算得上是为他们创收了。何况他们家每周都要吃上一、两只鸡,长期下来这数量可不少了,还有鸭子也是两个星期炖一只,伙食开的不知有多好。
“妈妈你决定就好。”
易比坐在沙发上给易小书改作业,而楚辞作为一个并不喜欢读书的大人,很早就把书中的内容还回给老师了,所以他现在负责陪易小书玩。
看着易经,楚辞觉得学霸就是不管在那方面就能把所有人压碾过去。他都离开学校两年多快三年了,翻看易小书的作业一点压力也没有,连奥数题都能解出来,这让易小书最近过年使劲的做奥数题,就为了让哥哥在家这段时间给他多讲一点。
本来还算个小学霸的楚辞在看到奥数题后就完全成了学渣,他发现这上面的数字分开来他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后他就不懂是什么意思了。
可看看易经,人家应付起来游刃有余不说,还能自己出题考易小书。
“楚哥,你怎么了?”
易小书发现楚辞在走神,伸出小手在他眼前挥了挥。
“我觉得你哥哥好厉害,什么都懂。”
楚辞一脸佩服的对易小书说道。
“当然喽,哥哥是这世上最厉害的人,只有他不学的没有他不会的。”
易小书是哥哥的忠实粉加脑残粉,在他心中这世上最厉害的就是哥哥,其他人都比不上易经。
“嗯嗯,我发现了。”
易经在训练的时候什么东西只要给他示范一两遍,他就能像熟手一样自由转换运用。把大队那几个号称是学霸的人碾成了渣,想到那几个去年进入他们大队的新人,因为好多是军校生,其中有两个还是所谓的状元,结果在面对易经的时候还不是只能投降。对易经来说没有所谓的专业不同,只有他愿意不愿意学的问题。
“哥哥,你还有什么是不会的?”
易小书趴在楚辞腿上问易经,因为他真的想不出哥哥还有什么是不会的。
“生孩子。”
易经淡定的回道。
“噗~~”
易爸爸正喝水,听到易经的回答全喷了出来。
“……”
其他人就是这个反应,全傻了。
“有什么问题吗?我要生得出来孩子才有问题吧?”
男人生子什么?又不是在写小说。
“不,你的回答很精辟。”
楚辞干巴巴的说道,易小书还在傻眼中。
“真可惜,要是哥哥能生孩子,我就有小侄儿了。”
易小书语出惊人,让楚辞打翻了桌上的水杯,赶紧扯了一堆纸擦干。
“……”
这次换成是易爸爸他们无语了。
“小侄儿小侄女等你大堂兄他们过来后你都有了,至于你想要哥哥的孩子,这个我还真没办法给你。”
易经看了易小书一眼,淡定的好像在讨论他们今天吃什么。
“咳,吃饭了。”
易奶奶赶紧打破这诡异的对话,两个孙子一个比一个吓人,说的话差点让她婆子的心脏都跳出来。果然他们年纪大了,跟不上现在孩子们的思想了。
“哦。”
兄弟两个一起转过头答应,相似的脸一看就知道是亲兄弟。
晚上楚辞搬进了易经的房间,当然被子还是两床,不过是为了空出房间给大房那边的人住,他和楚辞还没那一步呢!好在楚辞自己也知,晚上顶多睡觉的时候牵牵易经的手,安份的很。
正月十五这天,易家请了好些人打扫卫生,虽然他们过年前才请人重头到尾打扫过,但是易爷爷对大房一家子的到来很紧张,他们是宗主自然不能落了脸面。易宅虽然没有香市的易宅那么豪华,但是在占地上绝对不比香市的小。不知是不是因为易经有布下结界的原因,易宅中的树木上面有很多鸟窝,屋檐下也有一排燕子垒的窝,每个窝里都有一对燕子。
院中梅花盛开,也不是什么名品,就是普通的红梅。但对易家来说,名品也好普通也好,都很好看。屋内大厅每天都会折一枝插在花瓶中,梅花的香气萦绕在大厅中久久不散。
下午,打扫的工人离开,易经就带着楚辞和弟弟易小书在几颗梅花树下选最漂亮的一技,明天早上他们再来剪。
“顶上那枝好漂亮。”
易小书指着顶上开得最烂灿的那枝叫道。
“不行,梅花要半开的插在花瓶里才最好看,而且还能多看两天。要是折那枝过不了一夜花瓣就掉光了。”
易经摇头,赏梅不能赏全开的,要半遮半开的才最有意境。
“哦~”易小书也没有生气,转头就另找一枝。
三个人把几颗梅花树都转晕了才定下来三枝。
“哥哥,能不能等曼曼来了后我们再折?”
易小书这个小小叔还是很尽责的,事事都能想到小侄女。
“可以啊!到时候我和你楚哥在下面抱着你们,你们两个去折。”
易经觉得没什么不可以的,易小书这么想足以见他真的很喜欢和自己同龄的小侄女,两个孩子玩在一起长大了才亲近,大房和二房的关系也就不会疏远。两家连成枝才能枝繁叶茂,单独栽开来只会显得弱势可欺。
十六一大早,易经就去市里提了几辆车,这是听说大房要来后就订下的,全都是路虎,易经只认准了这个牌子。当天他和楚辞、易新、易新父亲,四个人开着四辆路虎去接人。当然其中三辆挂的是临时车牌,就算是这样,这四辆路虎同时出现在机场也引得许多人张望。他们果市还是很少有人能一次性开出辆路虎来的。
大房一家里二十几口人四辆车刚刚够,这还是因为大堂兄他们没有带保镖,在深市机场那边保镖就离开了。对大房的人来说,他们只要上了飞机就绝对安全,下了飞机有易经他们在,安全更不用说了。就连他的女儿曼曼现在都能简单的施点小法,算算当日的气运。
“大爷爷。”
易经跑过去扶着大爷爷,大堂哥和曼曼在大爷爷的另一边。
“小叔。”
曼曼一见易经,高兴的两只小眼睛只剩下两条缝了。
“曼曼,回去小叔再抱你,现在我们先上车好吗?”
易经看着有些害羞小侄女,昨天在电话易小书告诉曼曼说他哥背他了,结曼曼就说要小叔抱,易经答应了,只是这会儿明显不行。
☆、第71章
好在曼曼也懂事了;贴在爸爸身边也不急着要小叔抱,等所有人上车后;几辆路虎才开出了机场。
“果市现在变好了;有了机场我们回来也都方便多了。”
大爷爷望着外面和记忆中一点也不像的果市,几十年不见都大变样了。
“是啊,虽然机场还很小,也只有几个重点城市才有航班,可也为果市人带来了不少的方便;起码从大城市回来方便多了,不用再坐几天几夜的火车。”
易经开到一个地方就跟大爷爷介绍这是哪里;直到到了陵江大桥。
“好啊;好啊。我终于回来了~”
看到陵江;那股熟悉感才冒了出来,大爷爷忍不住两眼落泪,他离开的时候华国还没有解放,当初父亲留下话说让他南去求生,而弟弟则在留在老家,当时他是有点怨父亲让他背景离乡的;可是当年哪里都乱;就算留在老家能不能活下来也是个问题。可是随着他在香市越混越好,他才明白父亲当时为什么会说自己的机缘在南方,原来父亲早就算出来了。
“大爷爷你老可别再哭了,回头爷爷肯定以为我欺负你了,到时候拿烧火棍打我。”
易经看了一眼后视镜转弯,同时嘴上还逗大爷爷笑。
“噗,我二弟才不舍和打你呢,他最疼你了。”大爷爷果然被逗笑了,之前在香市老二一提起易经眼中都带着笑,可见对这个大孙儿子是爱到了骨子里。和他一样,大孙子都得看重。但也有些不同,他看重大孙子除了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外,也是易炎风能力好让他另眼相看。而老二却是没有半点其他因素,只是单纯的疼大孙子,不管他好还是坏都疼。
和弟弟比起来,他觉得自己在疼大孙子这一方面上输了,因为一个是没有私心,一个带着私心,结果他就被比起了渣。
“大爷爷千万别这么说,爷爷在家里可想你了,因为你们过来爷爷昨天还让人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还说晚上要和你住一个房,他那屋子大,跟你们以前在老屋住的装饰布置很像。”易经为了爷爷也很是废了一番功夫,现在他和奶奶分开住了,两口子住对门。其实一开始是安排他们住在一起的,结果奶奶喜欢现代的家具,爷爷喜欢以前老屋的布置,所以易经就干脆装修了两间不同风格的屋子,让他们各有一间。这才让两位老人高兴了起来,开心的搬进去住。
好在他们年纪也大了,住不住在一起也没什么,不然易经就成为了分开爷爷奶奶的凶手。
“好啊好啊,我就和老二一起住,小时候我娘就让老二跟我住过一段时间,只是那个时候他才两岁,我不爱带孩子就老是往外跑,后来老二搬出去了,我反倒不习惯了。”
大爷爷提起以前的事就有些伤感,他和老二的父亲早早的就安排了他们的出路,最后自己却很早就没了,留下了遗憾给他的孩子们。
“哈,爷爷也是这么说的,还说这一次大爷爷你就再也没有理由嫌弃他了。”
“还记着仇呢!”
大爷爷失笑摇头,仿佛当年被自己嫌弃的二弟幼小的模样又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那时的他太不懂事,不明白亲人的重要,只是一味的认为弟弟的出现抢走了父母的关爱,也拖住了自己远大的人生计划。
“来了来了。”
易爸爸望望的就看到了儿子的车开在前面,转身往屋内跑去。
“来了?”易爷爷扶着老伴的手站了起来。
“爸,来了。”
赶紧走过去扶着父亲,一家五口急忙往大门走去,一到大门就看到四辆一模一样的车停要门口,大爷爷正从车上下来。
“大哥。”
“二弟。”
大爷爷也不要人扶,和激动的易爷爷抱在了一起。
“我回来了。”
热泪盈眶,离开家乡几十年他带着满身荣耀回来,可父母都不在了,幸好还有二弟。
“爷爷大爷爷,快进屋。”
易经给易爸爸使了个眼神,他就带着易爷爷和大爷爷进了大门,其他人也在易奶奶和易妈妈的招呼下进去,易小书早就和曼曼抱在了一手,最后手牵手跑去玩了。
易经他们这才把车子一辆一辆的开进院子里停着,最近这些车子都给易家大房用了。
钥匙除了原来那部路虎都扔给了易新,然后拉着楚辞往大厅走去。
“哥哥。”
刚才走到门边就被后面的弟弟叫住。两人转身过,只见易小书和曼曼正兴奋的看着他们俩。
“哦,对了。折花是吧?”
易经和楚辞对望一眼,两人快步走过去,易经抱起曼曼,楚辞抱起易小书,来到梅花树下。易小书把他们选择的梅枝告诉了曼曼,两个小孩子就开始折梅。当然不可能让他们空手折,易新早就拿着两把剪刀递了过来。两个小家伙高兴的折了几枝梅花,易经楚辞和他们一人手上一枝。
向易新点了点头,易经就抱着曼曼回大厅。这时候的大厅要哭的早就哭完了,大房的人正给易爷爷他们拜晚年,顺便拿红包。至于大伯和三叔,被有意无意的给忽视了。
易经回去后也和易小书向易爷爷和堂伯他们拜年,也顺便拿了个红包。易爷爷照样是给符,大爷爷没符就给支票。反正两边都很满意,曼曼还把手上的梅花给爸爸看。
“爸爸,小叔抱着折的。”
“真好看,要插起来吗?”
大堂哥问女儿。
“要,小小叔去拿瓶子了。”
曼曼大声的回答,果不其然易小书抱着几个瓶子过来。让楚辞把下面的枝剪成斜口,还用打火机烫了烫,然后放进灌了水的花瓶中。
一枝放在了客厅,一枝放在了饭厅,还有两枝放在了两个孩子的房间里。
小家伙们高兴的围着花瓶转圈,大人们见他们这么高兴也都笑得合不拢嘴。
“好啦,你们肚子不饿吗?”
听到易经的话,几个舅妈才厨房里走出来,手上都端着菜。原来今天易经知道人多,就请了舅妈他们过来帮忙。打电话问了舅舅他们,知道他们这时候已经带着外公外婆他们过来了。
“楚辞,过来帮忙。”
易经去库房拿了几张桌子出来,全是圆桌带转盘的。不但坐人坐得多,吃菜也好夹。
饭厅摆不下,就把客厅也摆满了,整整摆了五桌。这还没有处表哥表姐他们几家,假期完了他们都回去工作了。
小孩子们让他们单独一桌,剩下的大人坐了四桌。
“小书,看着侄儿他们。”这时候易小书的高辈份就显出来了,一群小不点在叔叔面前可不敢放肆,特别是这个叔叔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时候。
“我知道了。”
易小书答应的飞快,小孩们缩了缩肩膀。小小叔很恐怖,要是不听话就要吃拳头,关键在于他们几个人还打不过小小叔一个,这才杯具。
今天中午的饭菜全是家乡风味,当然没敢弄太辣,除了老人不适合吃辣外,也是顾及这一群在香市长大的大房子孙的口胃。好在他们没说什么难吃,不然易经非把人赶出去不可。
“还是这个味,当年老娘弄的腊肉就是这个味。”
大爷爷吃了一块腊肉说道,因为他年纪比易爷爷他们还要大,所以这一次主桌的腊肉煮的很烂,比较适合老人的牙口。
“我就是照老娘的做法做的。”
易爷爷也夹了一块塞嘴里,他当年可喜欢吃老娘弄的腊肉了,所以专门问过做法的,味道当年一样了。
“唉,一晃几十年了,明天我们祭拜老娘和父亲。”
本来下午大爷爷就想去的,被易爷爷拦住了。他说大爷爷坐了飞机也累了,休息一下明天才好爬山。听到要爬山大爷爷也不坚持着下午去了,毕竟他自己的身体他自己清楚,远不如二弟的身体好。
易经和大堂哥坐一桌,不过他坐的是主位,大堂哥和楚辞坐他两位。
“你打算在老家投资?”
易经碗中多了一块鱼,朝左边的楚辞笑了笑,夹起来吃了。
“是啊,爷爷不打算回香市了,香市就这么大,分来分去每年都差不多,所以我打算在果市投资,一来为易家打开新局面,二来也是为了照顾爷爷和曼曼。”
看着旁边那桌的女儿,发现她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吃饭都是要人喂的,现在吃饭自己就能把筷子用的很灵活。
“行啊,只是做什么你得考虑清楚,别赔了就行。”
易经觉得大堂哥的决定可以支持的,但是需要慎重考虑做什么,不然就得赔钱。
“我打算做丝绸,果市可是千年绸都。”
大堂哥早就想好了,他要做就做大的,专门做昂贵的丝绸生意。
“这个你可得考虑好,还有师傅什么的也不好在啊?”
易经哪能不知道这果市是千年绸都,以前果市有很大的丝绸厂,后来倒闭关门了,那些师傅也不知道还在不在。
“我已经找好了,上次来接曼曼的时候就是在谈这事,前几天终于谈了下来。”
“那你打算从哪个方面入手?顺庆大绸还是果州红绫?”
易经貌似就知道这两种。
“嘿嘿,当然都有。这两种可是果市最为闻名的名品,‘顺庆大绸’洁白素雅;‘果州红绫’细薄轻柔,我有什么理由不要它们呢?”
大堂哥在决定投资的时候就被人送了几块顺庆大绸和果州红绫,拿在手上一看果然不愧是贡品出身的高级货。当然这价格在有钱人的心中不算什么,好东西谁不想要啊!
“那你可要把好关了,不要堕了我们果市丝绸的名头。”易经看大堂哥这样就知道他这次是准备大干一场,据说找的还是当年丝绸厂的老师傅。
“放心,我知道。”
大堂哥说完就埋头苦吃,早上吃的那点早餐早就消耗光了,飞机上的吃食他碰都没碰,就喝了点咖啡。
“曼曼,这是鸡腿,你快吃。”
午饭后,易小书和曼曼没有回房间午休,而是躲进了厨房。
“小小叔,你呢?”
曼曼手中拿着一个鸡腿咽了咽口水,刚才在饭桌上的鸡腿她都让给弟弟们了。
“我过年吃多了,现在不想吃了,这是我让舅妈专门给你留的。”
易小书不好意思的扯了扯衣角,舅妈她们当时就笑坏了。
“谢谢小小叔。”
曼曼在鸡腿上啃了一口,想了想又递到了易小书嘴边。
“我们一起吃。”
易小书闻言咧嘴一笑,在鸡腿上也啃了一口。他怎么会吃腻呢,这鸡腿多好吃啊,只是他想让曼曼多吃点才说自己不想吃的。不过他会啃小一点,让曼曼多吃一点。果然易小书每次下嘴都只小小的啃了一口,曼曼也知道小小叔疼自己,所以大口大口的啃着鸡腿,两个小孩子的脸上全是灿烂纯真的笑容。
易经和楚辞收回脑袋,两个小家伙没有回房可瞒不了他和楚辞,还以为要做什么呢,结果是两个小家伙在厨房里偷吃。
“小书打小就聪明,所以不太能和普通的小孩子玩在一起。曼曼也聪明,和爷爷又学习家传手艺,两个小孩子就有了共同话题,感情与其说是叔侄不如说是兄妹。”
易经躺在床上对楚辞说道,他这才算对易小书真正放下心来,不怕他形成孤僻的性格了。
“你太操心了,我瞧小书就不是那种性子孤僻的人,很活泼开朗。你就是关心则乱,小书才不会呢。”
楚辞替易经盖好被子,然后在他身边躺下。两人聊了两句慢慢进入睡眠状态,今天两人起太早,又是提车又是接人,最后几桌碗筷都是他们两收拾的,现在自然累了睡的也快。
第二天一大早,易小书和曼曼还在被窝里,易经与楚辞就开着车往洪家村而去。
“来了来了。”
一个年青人跑进村长家,洪老爷子带着大儿子走了出来。
“洪爷爷。”
易经手上提着一箱子,楚辞手中拿着一把桃木剑。
“易经来了。”
洪老爷子这几天吃瞧都不香,就怕易经撒手不管了,虽然知道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易经也不会这么做,可这事一天不解决他心里就难安的很。
“嗯。洪叔,你那去说的事怎么样了?”
易经突然问洪宏。
“那天?哦,对了。那天那闺女的爸妈当天下午就去了何家沟看闺女,结果真是出人意料。据他们闺女说,打从她嫁入何家后就开始身体慢慢不好了。还有另外几个闺女都是这样,十几年前嫁进他们何家沟的闺女早就死了,这一次她父母去打听后才知道凡是我们洪家村闺女嫁进何家沟的都活不过十年。不管嫁人前身体有多好,嫁过去后身体就会慢慢的变差。”
说到这洪宏他们的脸色很难看,任谁听到这样的话心里都不会舒服的。
他们怀疑是何家沟的人对他们洪家村的闺女做过什么事,不然为什么他们洪家村的闺女都活不过十年?但是他们也没有证据,只能暂时把孩子接回来。也不知怎么回事,嫁到何家沟村的闺女都没有留下孩子。
“他们肯让你们接?为什么这事到现在才发现?”
“当然不肯,还是她父母回村子里叫了一大堆青壮男子去何家沟才强行接了回来。谁家的孩子在明知她们死路一条的时候还敢留他们在何家沟?以前没有发现是因为何家沟的人专门娶我们洪家村没有父母的闺女,没有父母当然孩子就不回来了,死后也没有人知道。”
洪宏说到这双手握成了拳,显然被何家沟的人气极了。
“他们现在娶了有父母的洪家村闺女是不是因为你们村没有孤女了?”
“是的,所以他们才娶了只有一对年老父母的红英,平时也不准她回来,所以她的父母一直不知道。”
红英婆家肯定是知道为什么,所以才不让红英回来的。
“易经,你有没有办法救救我们洪家村的闺女,有几个在好边待了好几年的现在身体几乎不行了,接回来后安排在了村子的集体房中。”洪老爷子把这些闺女和何家乐沟再加上乌龟山的事联系在了一起,洪家村闺女体弱死亡就是从乌龟山被凿断开始的。二十年,他们洪家村的闺女死了十好几个,再加上跳偃淹死的,足足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