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道天庭-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况且高宗也不会如此不智。

排除了高宗之后,那便是文物百官等等了。他们虽然擅长于背后下黑手,但以此时徐妄的声望,就算他们泼泼脏水也丝毫影响不了。至于下黑手之事,只需自己小心注意便行了。

难道是岳飞?徐妄想到这里,立马下令让近段时间收拢的武林人士前往保护岳飞。

三件事情做完,稍稍静心之后。徐妄总觉得自己好像遗漏了什么事情一般。

正觉此时,突然听到下人来报,丐帮帮主求见。

徐妄一瞬间惊醒过来。老黄和洪七两人可是被派出去了。难道是有人针对于他们。

“雾草。”徐妄懊悔的拍了拍脑门。前世中两人的威名太重,压根就没有想他们会出什么事情,可没有想到此世早与前世不同。他们随时可能会遇到危险。

“赶紧宣他进来。”

此时此刻,徐妄只能祈祷现在派人出去还有效果。

“参见殿下。”那丐帮帮主一进来便对着徐妄行礼道。

“免礼免礼。帮主此来是有什么要事吗?”

徐妄赶忙问道。

“启禀殿下。草民得到消息,西夏一品堂,西辽黑狼部,大金金水部突然派遣高手追随黄先生与小徒而去。却不知他们有何要事。”

丐帮帮主的神色颇有些郑重。

徐妄一听,果然如此。老黄二人被盯上了。连忙问道:

“消息是什么时候的。”

“探子三天前得到消息。紧赶慢赶,今日才送到草民手上。”

“那时间还不晚。你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前去支援他们二人。”

老黄的武功徐妄虽然十分放心,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保险起见,徐妄还是让丐帮帮主前去支援他们。

“草民遵命。”

丐帮帮主虽然不知道两人去办的什么事情,但还是抑制住了好奇心,迅速走出了屋子前去安排人手。

“希望你二人福大命大吧。”

徐妄喃喃自语道。他远在临安,想帮忙也没办法。只能希望派去的人能够早点赶上他们。



第二日一大早。徐妄便受了高宗命令前往皇宫。

到高宗所在大殿时,早有一帮大臣再此。高宗见徐妄来后。淡淡的说了一声开始吧。

便有小黄门将今日需要商讨的奏折递了过来。

徐妄快速的瞄了一眼,心中大概有了底之后。便抬头像众人看去,发现他们早已泾渭分明的站成两堆。一堆是以岳飞为首的武将,一堆则是已秦侩为首的文臣。

徐妄见此,毫不犹豫的发言道。

“金国侵我家园,犯我百姓,掳徽钦二圣。此仇不共戴天矣。然,我大宋是礼仪之邦,此刻虽要开战,却因当光明正大,儿臣建议给金国下达最后通牒,还我山河,复我土地,并且自动解散金国,将金国诸多宗室之人头奉于临安。才能免除此战。”

徐妄慷慨激昂道。

此话一出,群臣像是看傻子一般看他。只有岳飞高宗默默微笑不语。

徐妄是傻子吗?

自然不是。

那为何会说出如此天真之话语呢?

这个便的从古代的战争说起了。

古人打仗讲究个当婊子还得立牌坊,即师出有名。不管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邪恶的战争。打仗之前都会安上个理由,如汉末诸侯虎牢关下聚集,共伐董卓。

徐妄的目的自然也是如此。

当然,这么做自有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吃饱了撑的。

比如说前世如果我大华夏啥都没说便对小脚盆鸡开战,虽然咱们也会踊跃参战,但总感觉缺了点啥。

这个时候,如果有这么一篇正义讨伐邪恶的缴文出来,估计大家都会神清气爽,更加踊跃的报名参战的吧。

徐妄的目的便是如此,虽说此时这么做好像多次一举,但实际上它对民众以及军队鼓励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既然正主都已经决定了,那其他大臣自然就没的什么说的了。今天高宗召集他们的目的本来也就是商量此事。

现在既然徐妄已经做出决定。他们商量的重心便由怎么开战变成了怎么写缴文更好。如果能像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中陈琳那般,一篇缴文气的曹操头疼,一篇缴文气的曹操痊愈。那便是最好不过了。

思及此处,众多文臣们共同努力,写下缴文如下: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面临危局制定策略来平定变乱,忠心的臣子面临灾难寻求对策来确立自己的地位,所以先有了不凡的人,然后有不凡的事;有不凡的事,然后能立不凡的功勋。这个不凡,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从前强大的秦国的国君却很软弱,赵高执政,专权控制政局,自己作威作福,最终导致灭族之祸,至今背负骂名,到了吕后时期,吕禄、吕产专政,擅自处理政事,以及宫内事务,下级欺凌上级,全国的人都感到寒心,于是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愤怒起兵,诛讨叛乱,尊立刘氏皇帝,所以能国家兴隆,他们也光照史册,这就是大臣立功的典范。

金太宗完颜晟,他的哥哥完颜阿骨打,是从前的野人,与猩猩,老虎,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后来叛辽自立,借助对大辽的了解,将主人打翻,开始乘坐金车玉辇,自立为帝,史称金太祖。

完颜晟本是野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与灾祸,徽宗本是大宋之主,念野人生存不易。便阻挡大辽对野人惩罚,同时支援于野人,本以为野人只是不通王化,但应知礼义廉耻。谁知野人便是野人,野性难驯,恩将仇报,与大宋结成互助之盟后居然背地翻脸。

趁大宋不备时发动战争。大宋念野人蛮夷之才,一次又一次的想要教导驯化于野人。希望他有一天能够将功赎罪,但是野人却沉寂飞扬跋扈,更加变本加厉,剥削人民,发动战争。两人大宋皇帝,勤政爱民,天下少有,却被野人趁机偷袭掳掠,将妻儿子女全部掳走。

从此官员怨愤痛恨,民怨更加厉害。

幸而有徽宗九子赵构陛下,英勇机智,逃脱大难。于江南重立大宋。下令讨伐野人之朝大金,已报诸多遇难民众之仇。

望缴诏到时,野人后代即刻归还侵占土地,并自缚于临安。以待赵构陛下查处判罪。

如有不应。大军即刻开拔,与君死战。

勿谓言之不预也。

上架感言

一  左盼右盼,终于盼到上架了。

明天中午12点,正式开通VIP章节。

一路走来,有许多话要和大家说的。今天便一次性说个痛快吧。

首先作者菌得抱怨一下。

作者菌是萌新,第一次写书,第一次签约,第一次接到打赏。

可能是同期的几位朋友太过变态,明明对于新人来说应该还算可以的成绩,但作者菌总是不觉得满足。

是呀。应该满足吗?

咱们起点创世加起来近八千的兄弟姐妹。给我打赏过,评论过,投过推荐票的作者菌都有着印象。加起来可能还不到两百人吧。

为啥比例那么悬殊呢?作者菌也在想。

本书也算是历经磨难挫折了。强推期间因为作者菌生病住院断更了两天,迅猛上升的时候被腰斩。之后连续半月都没有接到推荐。对于新书来说,这基本上算是毁灭性的打击。

也幸好诸位支持,而本书还算坚挺。没有推荐裸奔的期间收藏并没有掉,反而一直再涨,后几天甚至比上一般的小推荐涨的还要快。

接着编辑大大给力。知道我并不是故意断更的。将我从黑名单里提出来,重新给了我一个推荐。

不过,毕竟是上过黑名单的。再加上推荐有推荐的局限性,虽然本书成绩超过了大部分在同样推荐位上的人。但因为看到的人少,所以涨幅并不算太大。



接着,得灌点鸡汤。

抱怨总是没有用的,人生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接下来,作者菌会努力写作的。追到现在的朋友们应该发现作者菌的笔力还是有一定进步的。虽然不是那么的明显,但作者菌会努力加油。写出一本让大家都觉得这订阅的钱花的值的小说。

最后,还是忍不住向大家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

因为作者菌知道看本书的有许多如作者菌一般的懒人,不说的话他们压根懒得动。

另外,明天保底三更。有舵主加一更,盟主十更。收藏涨一千时加一更,推荐票当周超过五百张时加一更,月票满一百加一更。暂定如此。如有欠章,将会在一周内补齐。

第一百二十四章:金国反应

一  要说这金国本来就是蛮夷之辈建立的国度。虽说得了华夏文化教育,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接到了南宋君臣合力写出的缴文时。那可真是气的小辫子都竖起来了。

金国皇帝本想下令杀了使臣,却被早有准备的使臣跑掉躲了过去。而一身怨气,怒气无处可撒的金国皇帝,只能将气撒在了金国那些将军之上。下令再次撕毁协议,携金兵过境。想要一举灭了南宋。

受了皇帝打击咒骂的将军们又将怒火撒在了军队中的小兵身上。就在小兵们准备将怒火撒在民众上时,大宋给金国下的缴文轰传大金上下。

你要说如果是刚立国时的大金普通小兵吧,对这个缴文肯定会十分不屑一顾。但自从经过了岳家军以及韩世冲等人教导后的金兵,他们还真不敢乱来。你说万一没打赢,高宗不一定会像之前那样十二道金牌急招岳飞回京了。

所以金兵突然就变得十分的守规矩,出去吃饭也不敢随意赊账,醉酒也不敢随意撒泼了。

要说这做人本就是如此,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大宋这么一坚挺,大金兵们就有些软了。

要说这硬的,自然也有,但却不是那些金人。

而是那些以金人自居被奴化的汉人们,他们一方面坚定立场大骂宋朝皇帝不要脸,说什么要不是大金当初放了赵构一命,赵构哪里来的机会当上皇帝,一方面又努力跪舔他们金国主人的脚趾,希望金人们相信他们的忠心。

此话一出,你别说是宋人了,就算是金人们对这些汉奸们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要说起来,历朝历代都从未缺少过汉奸。不过汉奸不管放到什么时代都是惹人厌恶的。

汉朝初立时,因天下刚刚大一统。匈奴曾在此时偷袭大汉。当时曾诞生了天下第一位汉奸,中行说。心甘情愿给匈奴当奴才,当走狗。为匈奴培养了许多人才。

自刘邦起,汉朝忍辱负重,历经高祖刘邦,惠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文帝刘恒,景帝刘启。六帝之积累才有着武帝横扫八荒六合,将匈奴赶出中亚之壮举。

有汉奸,自然也有着胡奸,匈奴是个崇拜强者的种族。霍去病封狼居胥不仅有着许多的汉族人崇拜着他,还有着众多的匈奴人也十分畏惧崇拜于他。

正是因为有着崇拜霍去病的匈奴带路党,霍去病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

不过,要说汉奸的可恨也正是因为这些了,霍去病第一次在草原征战,不懂风俗民俗。见到清澈干净清澈的溪水以及湖水,不烧开便直接喝。可中行说因为有着对大汉的了解,所以便在这湖水中投了巨量因病而死了牛羊病马,霍去病在不知道前因后果之下,喝了这种带着病毒的水,结局可想而知。而世界历史上第一种生化武器的诞生,代价便是霍去病的英年早逝。

当然,咱们要说的并不是霍去病或者大汉如何威武。而是这匈奴人自被赶出中亚后。当时的带路党也立了大功。汉朝为了提拔榜样,便将部分匈奴人封为大官,让他们接受汉化。

若干年之后,王莽篡政。在众多汉族大官不敢出声反抗的情况之下,被驯化的匈奴人也曾发出指责王莽的声音。

诸夏民族自古以来,并不缺少外族对此文化认同感。不管是唐朝,万朝来贺,还是宋朝,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就连匈奴那般生活在马背之上,只认准物竞天择野性难驯之人也在圣贤之书的训导下开始知礼守礼。

而作为有着传承的文化大国,自然会对这些叛变自己国家和文明的人感到十分唾弃。

金国的消息传回大宋之后,金人的反应尚在预料之中。可这些汉奸们的做法却让整个大宋沸腾了。整个国家请战的声音一日赛过一日。

因为自炎黄二帝起,华夏民族开始了迅猛的发展,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其中周朝分封天下时,华夏民族有了共同的称呼,诸夏之人,又称华夏。

何谓华夏?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服章之美为之华!汉族的民族服饰在世界上最为美丽,华美,几千年以来被万邦推崇。

夏者,家继礼法圣贤之学,国从利益相承之出,家有千年源流圣贤传,而国家继吾国吾民之利益而世代传承,这也是真真正正的夏章。

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传承,华夏民族才对自家的出身十分的自豪骄傲。哪怕是大金这些蛮夷之族靠着兵锋不止一次的蹂躏了大宋也是如此。

为什么呢?蛮夷打天下厉害,但治理天下却是弱鸡,似大辽,西夏,大金立国之后都是学着汉朝的文化制度才能掌控国家。

而诸夏之人便不擅长于打仗吗?

当然不可能。

君不见,打得欧洲人民哭爹喊娘的号称上帝之鞭的匈奴人在秦朝时,一支军队就镇压的不敢过长城。

君不见,扫荡欧洲各国将国土发展到半个欧洲之地的大元朝也曾在我大明的兵锋之下灰飞烟灭。

大金,大辽,西夏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的打败大宋。那只是因为大宋重文轻武,导致上百万的兵马全都是酒囊饭袋。

似这些人物,不要说放在汉朝鼎盛的时期,就算是放到东汉末年,诸侯乱战时,也不过尔尔。

公孙瓒白马义从压的乌恒不敢南下。

并州狼骑压的鲜卑,匈奴俯首称臣。

董卓凉州铁骑压的众多羌族瑟瑟发抖。

最后曹操打的众多异族哭爹喊娘。

一个诸侯便镇压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异族。那才是真正的大汉盛世。

而大宋真正被逼急了想打仗的时候呢?一个岳飞打出了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凛凛威风。

如果不是后来岳飞阻了赵构的政治目标。已经打到金国陪都之下的岳飞会如此轻易的放过大金吗?

所以说,诸夏之人从不畏战,也从不惧战。真正要到了上战场的时候。哪怕战斗剩一兵一卒,诸夏之人也绝不退缩。

第一百二十五章:宋金开战

一  宋廷在接到消息起,便由高宗领头召开了御前会议,商讨对策。

“陛下。我十万岳家军上下已经枕戈待发,只待圣令一起,便北上活捉金兀术,灭了大金。”

岳飞慷慨激昂道。请战之心从未如此的迫切。

“陛下,我户部已将大军开拔需要准备的粮食衣物以及战争物资全部备好,只待圣令一起,后勤便能跟上。”

户部主官之前从来没有觉得战争是如此的可爱。户部粮食也从来没有如此的充盈。

“陛下,各地诏令已经下发,钱粮物资正在源源不断的往临安送来。”

秦侩也跟着俯首报告道。

……。

临安城,一广场中,早有消息灵通的商人们将金国的事情说了出来。

众人群情激愤,有激动的民众甚至当中效仿当日徐妄剪发立誓一般。寻找周围能断头发之物,咔一下剪断头发,发声怒吼道:“不灭大金,誓不还。”

诸位围观群众也被此情绪感染,俱都跟着大喊道:

“不灭大金,誓不还。”

松鹤楼中。

“诸位,这可能是我和你们在一起的最后一次聚会了。”

穿着士子服的一位文弱书生说道。

“张兄何出此言。”

同伴疑惑问道。

“我已经决定了。此战我要随军出发,哪怕不能亲上战场。只为一后勤我也是十分乐意的。”

张姓士子眼神坚毅道。

“哈哈哈。我早已报名,张兄何必如此。或许咱们还能在军中相见呢。”

那同伴哈哈大笑道。

张姓士子一愣,随即紧握这那同伴大手。两人相顾无言。

而就在此时,四周传来了整齐的呼喊声:

“不灭大金,誓不还。”

两人喃喃自语了几句。跟着这个声音不同的重复着呐喊。

声音传出了贫民区,传入了富人区,传入了达官贵族子弟住宅区,传入了皇宫。惊醒了讨论中的诸位大臣。

听到这种声音,无论是高宗,徐妄还是秦侩。都感觉十分的热血沸腾。

高宗当即对着徐妄下令道:

“太子传我旨意:战。”

“儿臣接旨,战。”

众多大臣在此时仿佛也放下了诸多恩怨,相视而笑道:

“战。”

将心可用,兵心可用,民心可用。

千言万语只汇聚成一个字。

“战。”



“战。”

随着高宗的下令。大宋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一般运行起来,全国各地开始运送物资进京,而军中的禁军也在岳飞的加紧培训之下可堪一战。

随即,日子很快到了誓师出征的那一天。徐妄身披甲胄,扶剑而行。岳飞,岳云紧随其后,到了阅兵台之上。徐妄看着近段时间由各位世家寒门弟子组建起来的禁军。

心中感慨万分。男人都是向往战争的,特别是有着举世无敌的杀人术更是如此。

所谓“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战争虽然残酷,却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汉代主父偃曾说“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

汉代用鼎吃饭的人都是达官贵族,主父偃的意思很明白,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如果不能流芳千古,那也要遗臭万年。

看着阅兵台下五万兵马,徐妄心潮澎湃。举剑含着内力怒吼道:

“兄弟们,咱们今天站在一起的目的只有一个。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对大金开战的原因早已经轰传天下,招来的禁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来参加战斗的,他们当然知道是为什么。

“剿灭大金,复我山河。”

在军中主将的带领之下,军队也终于发出了战争的宣言。

“建功立业就在眼前。诸位兄弟随我出征。”

徐妄简短的说了几句。便宣布大军开拔。

毕竟之前已经铺垫了太多,军队是保持纯洁的地方。有信仰的战斗是好事。但如果考虑太多也是会影响战斗力的。

高宗以及文武百官们并未随同来送他们,这也是放出了一个政治信号,此战我们已经全力支持,但根本上还是不太乐意开战的。如果此战你胜了还好,败了的话估计徐妄的太子便当到头了。

对此,徐妄并不感到担心。此次到达前线之后,徐妄便会接管岳飞老王之前所建立的钢铁厂,然后根据脑海中自汉唐以来,冷兵器战争史上出名的武器全部造出来给岳飞看,类似唐朝时的陌刀,对付马战的利器,可惜的便是秦时的弓弩暂时无法复制,不然单凭秦时的装备,便能吊打金国。

其实,战争说到底,打的就是装备与底蕴。曹操作为三国时天下第一诸侯,官渡之战时大败所造成的后果也仅仅是无力征战,并未损失守土之力。而修养几年之后,靠着天下第一的地盘,曹操能再次卷土重来的原因也是如此。

大金占据的大宋地盘物产底蕴十分丰富,岳家军只需以战养战便能获得足够的物资。

只要在此战中打下一个大大的地盘,大宋养精蓄锐,不出十年。便能吊打天下。不管是西辽,西夏,还是未来的蒙古,徐妄都有足够的自信打败他们。

而此世界虽说是武侠世界,但武力并未达到传鹰那般以一敌万的地步。有着徐妄这个太子吸引火力,大金那些奉行斩首战术的刺客想必都会蜂拥而至。而徐妄一身在此世几乎无敌于天下的武力也能发挥作用了。

等黄裳回来之后,徐妄还会派他前去守护岳飞。相信有着他的守护,该担心斩首战术的人会从岳飞这方变成金人那方吧。

宋朝做好了战争准备,金国这位自诩为天下第一大国的国家自然也不会落后,金太宗逝世后,金朝接位之人虽然并未有那么大的号召力。但面对国家生死存亡之战,还是不敢懈怠的。

金兀术与岳飞相爱相杀多年,此战自然由他率领。作为大金名将,金兀术自然十分清楚此战的重要性,再与金朝说明利害关系后,要求大金钱粮物资必须提前准备好。此战他会尽量拖到大宋锐气尽丧时才会开战。

不仅如此,金兀术还将大金闻名天下的铁浮屠也带领出战。

类似这种军队,在冷兵器时代正面交战几近于无解。偷袭,地陷等各种招式人家也不见得会上当,只能靠硬碰硬,或者人命去填。

如果大宋一方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军队,那战局也是十分危险的。

第一百二十六章:岳云

一  大军一路向前,岳飞将军中事物安排的井井有条,徐妄只是默默的看着岳飞指点,自身却并未多言。

因为他知道,轮起武功见识,岳飞可能比不上他。但是在军事之上,岳飞能吊打他。

而岳飞呢。虽说两人之前说好的便是只要在军中,便一切听从岳飞安排。

但如果老岳真那么做了,估计他自己也会感到不安的。

所以基本上下达命令之前,老岳都会提前和徐妄解释说明,让徐妄知道这么布置的意义。而徐妄也借助这个机会,努力的和岳飞学习着该如何行军打仗。

严格说起来,这打仗不光在战场之上打。这战场之下也是在拼着将领的指挥能力。

为啥呢,你要说行军时,每日行走多少里能够最大限度的赶路,每日行走多少里又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着战斗力。这些都是有着学问的。

而当世最牛逼的武将,他们还会很早的便知道各个地方有什么密道或者看今天天气如何等等。

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说的便是这个了。行军打仗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如有一丝一毫的差错,那可能便会影响整体的战斗力。

徐妄如果真的学会了岳飞的指挥艺术,那在大唐世界开战时,他便能不靠宋缺,自身也能无敌。

“岳将军,您不用什么事情都来和我汇报。咱们在开战之前可是说好了的。在开战时一切由您来指挥。”

虽说徐妄对岳飞这么做很是感激。但战争不是儿戏。如果岳飞啥事都来和他汇报,万一延误了军机咋办。孰轻孰重徐妄还是能分的清的。

岳飞默默不语。他经历了众多的政治斗争后,开始谨慎了起来。此战是他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战,他实在不想因为外部的原因导致此战有波折。

徐妄见岳飞如此,也是十分头疼。他虽然自觉不会因为岳飞的命令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可岳飞这种明显不相信他他也没有啥好办法。

“岳将军,不如这样吧。昚对军事十分的感兴趣。能不能让岳云将军前来陪同,为昚讲解军中之事。”

徐妄脑袋转动间,突然发现岳云也在。想到岳云是个很好的突破点,也算是双方之间的缓冲点,立马言语道。

“可以。那末将便带小儿谢过太子殿下了。”

徐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岳飞自然明白啥意思。岳云在徐妄身边,讲解各种命令是假,但做为质子为真。这样也会使岳飞放下心来。专心打仗。

这也算是岳飞对政治的一种无奈妥协之法,他自认对大宋忠心耿耿,不会做任何有损于大宋之事。所以将岳云作为质子他也算得上是问心无愧的。

徐妄其实并没有那个意思。但为了能让岳飞专心打仗,那也只能如此了。他让岳云过来的目的也确如他所说,待在旁边为徐妄讲解战事。

因为岳飞强则强矣,但就是因为太强了。导致说的某些战略目的徐妄并不是很懂。但徐妄听不懂却不能问,如果真问了会显得徐妄不相信岳飞。所以将岳飞从小培养的岳云带在身边,有什么不懂的自己也能第一时间问清楚,不至于对战事一窍不通。

与岳飞商量好之后,两人一生轻松之下,岳飞也脚步轻快的离开了徐妄的大帐,继续坐镇军中,协调处理各种事物。

而徐妄看着岳云的苦瓜脸不禁笑了起来。手指悬空轻轻朝着岳云点了几下,说道:

“我还不是因为让你父亲放心。才将你留下来的。”

“太子恕罪。岳云不敢。”

要说起岳云,有野史记载。是岳飞军中第一大将。年仅12,便从军出征。当时被岳飞安排在了张宪的部队中。并未给他什么特殊待遇。

史书记载,小岳云与将士们进行骑马爬山练习时,不小心马失前蹄摔倒在地。老岳不仅没有上前安慰,反而当即职责道:

“这全是平日练习不认真造成的,如果是在战场之上,岂不是误了军国大事。”

当即下令将岳云推出去斩首。

幸而有众多将士求情,岳云才免于一死。

说道这里,有吃瓜群众可能要说了。这肯定是岳飞的一场作秀,是想让诸多将士更为刻苦的训练才会如此。

如果真那么想的话,那只能说是大错特错了。岳飞作为历史上能排入最前列的兵家大将,怎会如此肤浅。

接下来的情况是,岳云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硬生生被老岳安排打了一百军棍。

要知道,那时候军中的杀威棒可不是那么好接的,就算是一般练外家功夫的武林人士上去走一圈,一百杀威棒也能保证他至少几月不能下床。可想而知当时年纪尚小的岳云承受了多么大的痛苦。

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岳不爱岳云。可正是因为爱之深,所以才会对他如此严厉。希望岳云能够顶天立地。

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岳云今后的训练更加刻苦,今后的成就也十分耀眼。

16岁时随父出征,收复被金国占领的随州,邓州等地。这次战斗中,岳云手持铁锥枪,冲锋在前,勇不可挡,第一个登上了久攻不克的随州城。后又随军北征,收复邓州。

从此,军中人士对他无不佩服之至。有了“赢官人”的美称。(官人为宋代对男子的尊称,“赢”指常胜不败的意思。)

如果真算起来的话。岳云近些年立下的功劳,在岳家军中,仅次与岳飞。可岳飞却时常对岳云的功劳隐瞒不报,高宗想要封赏时,也被岳飞一句岳云尚存乳臭,恐不得军功,十分坚决的将封赏给拒绝了。

这也并不是岳飞怕岳云的功劳超过他。而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岳家已经有了一个岳飞,如果再有一个岳云的话。那估计高宗真的会寝食难安了。

出于保护岳云的目的。岳飞只得将岳云功劳隐瞒不报。

对于历史之上的岳云,徐妄是十分佩服的。所以不管于公于私,徐妄都会保住他的性命,让他继续为自己开疆拓土。

“你们父子二人呀。就是太过谨慎了。我不是圣上,对有功之臣我不会猜忌。这泱泱大宋太小,如果真的有一天能将金,辽,西夏,吐蕃之地全部打下来。那时我才会稍稍觉得安慰。所以你父子二人任重而道远呀。”

徐妄稍稍将内心的想法透漏了一点,然后又接着说道:

“好了,卿便为我讲解一下这军中事物吧。将军从小跟随岳将军参战,想必对军中事务十分熟悉吧。”

第一百二十七章:刺杀

一  “殿下客气了。末将只是在军中久了。对一些事情看得比较明白。殿下有什么不清楚的尽管问就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