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游钓天下(萨瓦)-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刘老板和胖老板这两个病人,虽然不是啥大病,但是都住院了,总不能一面不露吧,抽空还得去探望探望。而且托运的行李估计这些天也该到了,到时候入关检查什么的万一出点问题,还得自己去跑。
这时洪涛就想起高明和高淼的好处来了,如果不是这两个高人比较给力省心,自己这一屁股烂账还真不好料理。
最主要的事情还不是这些,眼看就要到春节了,洪涛多多少少也得出面去和那些所长、处长什么的联络联络感情,就算人家过节太忙是在没时间赏光,这个意思也得意思到位。高淼虽然早就在跑这些关系,但是毕竟自己是公司的法人,如果春节还不露一面,人家肯定会有想法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洪涛一直忙到大年28才算消停下来,白川那边公司里放假了,而且洪涛能掺合的工作基本掺合完了,剩下的也用不到洪涛亲自位临指导。白川也算是懂事儿,不知他和他们电视台领导怎么忽悠的,原本说好的5万块报酬也好、稿费也好涨成了8万,钱多少是小事儿,这个态度很让洪涛受用,这说明人家至少想着自己,没用完就扔,算是给大家继续合作开了一个好头。
自己和刘老板、胖老板的托运行李也在年前送来了,入关到没什么问题,可是这个箱子也太多了,整整30多个,托运公司两辆金杯车一起出洞,才算给一次性拉完。
洪涛没地方放这么多东西,刘老板和胖老板虽然已经出院了,但是又一起抛回老家过年了去了,洪涛只好把这些箱子都存放在潘和耶荣住的这个小院里,至于箱子里谁是谁的东西,等他们二老回来再自己倒腾吧,洪涛先把自己的东西都找了出来,然后开始打电话给高胖子、杨科、王建他们,让大家晚上来自己这里喝酒领奖,顺便年前聚一聚。
四百五十四章挂洋头
听到洪涛的招呼,这几位是当仁不让,麻利的在晚饭前踩着饭点到了洪涛家。不过他们又傻眼了,上次洪涛从加拿大回来,是和刘晓梅住在一块,就让他们有点纳闷,这次从非洲回来居然又带回一个短发碧眼的气质美女,本来打算哥几个好好折腾一下洪涛,结果又被潘给搅合了。
“我说洪涛啊,你这私生活也太乱了吧,你都多大了?该找个媳妇踏实过日子了,对了,还有个事情得告诉你,高明那个小子把你渔具店给扩大了,具体的事情你问他。”高胖子拿着自己的一大堆礼物率先以家中有事儿溜了,临走在门口教育了洪涛几句,还透露了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洪哥,这个主意是我舅舅给我出的,他们那个围墙空着也是空着,让我在里面又盖了两间房,门脸还是那么大,不过里面大了一倍,我又重新装修了一下,也没和您商量,本来想商量来着,可是打您电话来时打不通,我就自作主张了。”高明抱着洪涛给他和他女朋友买的一对儿大象脚做得皮凳子,像洪涛交代了犯罪经过。
“这个你做主,你也是渔具店的老板啊,挺好,你比我强,以后这个渔具店就靠你了,别指望我啊,我顶多给你配点鱼饵,干活你自己干吧。”洪涛虽然还没看见渔具店到底啥样,但是自己的店铺扩大了谁不高兴啊。
人走了,礼物也发得差不多了。洪涛还得琢磨琢磨这个春节怎么过。现在这个小院儿里就剩他孤零零一个人了,山姆夫妇早就趁着放假跑回美国去了,就算把潘和耶荣都叫过来一起过节,洪涛也不太愿意。这两位对于春节连个基本的概念都没有,和他们过节有个p的感觉。
往年洪涛都是去姥姥家过春节,那里有2个舅舅和好几个姨,再加上他们家里人,大家在一起过节多热闹,玩麻将都得开至少2桌,而且从初一到初五。前来拜年的亲戚朋友不断。就差开个流水席了,这才是过年的气氛。
至于几年的春节,洪涛打算还是去姥姥家里过,至于这两个老外。也带着一起去。反正就是添两双筷子的事儿。大不了洪涛多买点年货,把他们两个的一起补上。
当洪涛把这个决定告诉潘和耶荣的时候,潘倒是不太反对。只是问了问洪涛姥姥家春节晚宴的大概规模,然后自己一边琢磨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该带什么样的首饰才不失礼去了。耶荣更没意见,对于这种白吃白喝的机会他从不抵触,只是再次让洪涛承诺,不再灌他白酒。
为了让大年三十过得更丰富多彩一点,洪涛决定今年自己也出点血,多买一些花炮,也别年年去蹭舅舅姨们给小孩买的鞭炮放。不过洪涛不打算让潘和耶荣闲着,虽然他们算是客人,但是该出力的时候还得出点力,至于他们能出上什么力,洪涛早就想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洪涛就开车拉着潘和耶荣上路了,从自己家一路向西南,从杜家坎上了京石高速,直奔涿州杀了下去。要问洪涛这是要干嘛去?答案很简单,去偷运点花炮入京!
花炮!还是偷运!?这个是必须的,北京禁放烟花爆竹已经好几年了,洪涛也记不清到底从那年开始禁放的,反正他对这条禁令持保留意见。那些专家们说啥每年都要因为燃放花炮而伤了多少人、每年要浪费多少多少钱、每年都会污染多少多少空气。这些禁放的理由在洪涛看来,都是尼玛放屁!一条靠谱的都没有。
说道伤人,同为娱乐的登山、游泳、划水包括各种体育项目那年不伤人死人,怎么没见把那些项目都禁止?国外很多地区还有奔牛节、斗牛、抢奶酪等民间活动,也没见禁止!
说道浪费,圣诞节大游行浪费不?国庆节大游行浪费不?要不都禁了?
说道污染更是扯淡,官员们的小车少出动几次,每年得少烧多少油料,要减少污染也得先从他们那里减,最后才轮得到民间。
不过尽然已经有了这个禁令了,洪涛自己也没那个能力去推翻,而且不光是禁放,还要禁止出售烟花爆竹,只允许国家指定的商家来销售。他们卖的那些烟花爆竹不光价格很贵、效果还很不好,买那个放不是图个高兴,而是去找不高兴。
那去那里弄那些价格便宜、质量又好的花炮呢?答案很简单:河北!
北京禁放了,河北省并没禁放,那些靠近北京的市镇里都有各种各样的鞭炮烟花出售,每年进入了正月,这些地方的路边就会有很多小贩向路经此地的北京人兜售这些玩意。
不过洪涛去得有点晚了,一般都是提前最少半个月去那些地方采购,然后存放在家里。如果太靠近春节再去采购的话,运输回京就会有点危险,因为这时每条进京的公路上都会有检查站对进京车辆进行检查,如果被查到车主私藏烟花爆竹,轻则罚款,重则就要行政拘留了。
不过这个小难题还难不住洪涛,如果就是他一个人的话,他肯定不去冒这个风险,但是现在不同了,他有了两张护身符:潘和耶荣!有了他们两个同行,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至于真被抓住了怎么办?那就只能再去花钱托关系了,在中国一切事情都没有绝对,法律这个东西就像是猴皮筋,有能力的人给以把它顶松,没能力的人又会被它勒死!
至于潘和耶荣会不会有危险?100%是不会的,中国人现在对外国人比对本国人还尊敬,虽然比不上清末时候伺候洋大人的程度,但是再发展几年也就差不多了。而且他们两个一句中文都不懂,即使被发现了,洪涛也可以为他们开脱,他们就属于被蒙蔽的无辜群众。
抱着这个观念,洪涛一路坏笑着跑到了涿州市外,随便找了个买鞭炮的商家,然后买了100个礼花弹、50只10响闪光雷、最大号的二踢脚也来上200个,再挑了一些比较温和的烟花,直到把后备箱装满为止。
弄完了这些,洪涛没有再多作停留,连潘去逛一逛集市的要求都给粗暴拒绝了,直接驾车上了房易路。相比高速路而言,普通公路虽然也有检查卡,但是相对来说要松一些。
当车过了窦店之后,洪涛谎称自己有点头疼,把耶荣忽悠到了驾驶席上,由他开车,潘坐在副座上,洪涛自己坐在后排。果不其然,在距离五环路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洪涛他们遇到了路检,当他们的车跟着前面的车流排到路卡时,负责检查的警察看到开车和坐车的是两个老外,又看了看这两挂着河北牌照的路虎越野车,连检查的兴趣都没了,挥了挥手,就放行了。
“耶荣,咱们被他利用了,他肯定是干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弄不好还违法了,拿咱们来当挡箭牌的。”刚过检查站不久,潘就说话了,她虽然是对着耶荣说的,但是眼睛却看着洪涛。
“别听她的,你也看到了,我们不过就是买了一些烟花,这在荷兰犯法吗?我只是不愿意让他们在我车里乱翻,才让你开车。”洪涛说得义正言辞,打死也不承认潘对自己的指责。
“应该不犯法吧?还是你来开吧,我虽然有国际驾照,但不知道中国需不需要办别的手续。”耶荣让洪涛和潘两个人说得一头雾水,他觉得谁说得都有点道理,他也分不清楚。
四百五十五章三十晚上12点
洪涛才懒得和他们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呢,况且按照洪涛的理论水平,也不见得能给人家解释通,所以洪涛干脆来个顾左右而言它,把话题引向了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上来。
当天下午,洪涛带着梳洗打扮一新的两个老外,装了整整一车年货、礼物和烟花,再次回到姥姥家。为啥说再次呢?因为上次带着艾琳来过一次,这次带来的还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洋妞。
面对姥姥、舅舅、姨们的疑问,洪涛也不解释,只说是自己的朋友,碰巧在中国逗留,赶上过年了,正好一起来凑个热闹。然后就用从非洲带回来的各种小玩意、小礼品把大家的嘴给堵上了。
耶荣和潘显然对这种20多人凑在一起的大家庭非常好奇,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很快就融入到了一群半大小子和丫头中间,并被洪涛那个刚上小学的小外甥拉着去胡同里放鞭炮去了。
大年夜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不管是穷、是富,家家都会在大年夜里做上一大桌子鸡鸭鱼肉,不管吃得了吃不了,反正必须有什么好的都整上。洪涛姥姥家也不例外,而且这座大杂院里的老一辈人还都健在,他们还都沿袭着以前的传统,大年夜里小辈要挨家去给长辈拜年。
洪涛也是小辈儿,所以拜年是必须的,潘和耶荣处于好奇,也跟着洪涛一家一家的满院子转圈,看着洪涛到处给老头老太太鞠躬。他们两个也趁机受了不少各家老人给的红包,当然了,这种红包就是图个吉利,里面不会放多少钱,就是几块钱而已。
拜完年晚餐就正式开始了,由于人多,大家要分在三个大圆桌上吃饭。按照北京老人的规矩,家里的长辈、姑爷、儿子、孙子、外孙,这些人才能坐主桌,女儿、媳妇、孙女、外孙女只能坐另外两桌。
潘和耶荣由于是客人。也和洪涛一起坐在主桌上。他们这时已经顾不上分餐制或者到底是用筷子还是叉子这些小事儿了,那一大桌子十多盘各色菜肴已经把他们的眼睛、鼻子都占满了。
刚开始他们还对这种一边吃、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的吃饭形式不太习惯,不过随着气氛的逐渐热烈,他们也就慢慢的融入了其中。一边听洪涛给他们讲中国春节的各种讲究、每种饭菜的名称和做法。一边不停的往自己嘴里塞。
这回洪涛真是救了耶荣一次。当大舅给在座的人倒酒时,洪涛坚持说耶荣不会喝酒,让他躲过了一难。洪涛到不是心疼耶荣。而是怕他又喝多了,这个大年夜的,自己还得伺候他。
光吃晚饭还不能算完,大年夜这顿饭要一直吃到12点,然后饭菜撤下去上饺子,吃过饺子之后才算圆满。可是潘和耶荣管不住自己的嘴,早就把肚子填满了,对于桌上白鼓鼓的饺子,真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啊,只能每人吃了一个表示表示。
吃完了年夜饭,外面早就是鞭炮连天、烟花四射了,潘和耶荣哪儿见过这种上万人一起放鞭炮的情景啊,那个表情既痛苦又兴奋。痛苦的是满胡同都是放炮放花的,硝烟弥漫,连人影都快看不见了。兴奋的是,终于在和平年代里体会到了战争的感觉,这简直就是巷战啊!
洪涛根本不把这些当回事儿,这些小鞭炮小花根本就不入流,二踢脚只有拇指粗细,这也敢叫二踢脚?还是看你洪大爷的吧!
他带着自己的小外甥、大侄女等等四五个小p孩,从煤棚里拉出了重型武器,往院子门口一摆,还没正式燃放,立马吓退一大片人。
洪涛这个重型武器是他小舅自己做的一个专门燃放烟花二踢脚的铁架子,全部是用搭脚手架的钢管焊接而成的,长2米,高半米,分成了三排,共计90个朝上的短钢管连在一起,每个钢管和每个钢管之间有一条筷子粗的缝隙相连。
使用的时候,把二踢脚或者闪光雷一类的花炮插入那些短钢管里,能插多少插多少,只要点燃其中一个,它爆炸时的火焰就会通过那个缝隙点燃相连钢管里的其它花炮,这样就可以变成一个自动燃放烟花的设备,90个二踢脚你只用点一次就可以,而且那种万炮齐发的声势非常震撼,让人热血沸腾。
“我的上帝啊!你这根本不是烟花,而是防空武器!”当重型武器开始发射的时候,原本兴致勃勃打算看热闹的潘就像一只受惊的兔子,慌不择路,一头就扎在洪涛大舅妈的怀里,吓得浑身直哆嗦。
这也不怪潘的胆子小,毕竟她没见过这种场面,而且洪涛买的这些二踢脚个头太大,个个有锹把粗细,近一尺长,单个燃放的时候声音都如霹雳一般,现在几十个一起放,那个声势就连见惯了这种场面的人也有点哆嗦。
“不,我坚决不去,你这是自杀的行为!”耶荣虽然没像潘那样吓得四处逃窜,可是一张小脸也吓白了,拼命把自己身体往墙角里缩,打死也不接洪涛递给他的烟头去点第二波二踢脚。
“废物!”洪涛狠狠的鄙视了一下这个傻大个,把烟头交给了自己那个上小学的外甥,然后带着他上去,把第二波二踢脚又给点燃了。
“你这是虐待儿童!你白天骗了我们,晚上又虐待儿童!你。。。你。。。”潘已经稍微缓过点儿来了,并且对于自己刚才的失态有些恼羞成怒,发泄的对象自然只能是洪涛,别人也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虐待!?哈哈哈哈,来,小磊,告诉这个外国阿姨,你高兴不?”洪涛把小外甥推到潘的面前。
“高兴!我们家的二踢脚最响了,都是舅舅买的!”刚上小学的小外甥丝毫没有害怕的表情,反而兴高采烈。
“你们都疯了!”潘虽然听不懂小外甥说什么,但是傻子也能看出来孩子很高兴,她纵使脑子聪明,见多识广,但是这种场面她还是头一次见,短时间内是肯定理解不了的。
不过这些烟花里也不光是二踢脚一种比较猛烈的,洪涛还买了很多礼花弹和其它烟花,当这些漂亮的烟花燃放起来之后,潘和耶荣又恢复了正常,从刚开始远距离的看慢慢的也加入到了燃放的行列中去,玩得还挺高兴,像个小孩子一样。
半夜2点多,洪涛拉着两个外国二货回到了自己家,潘和耶荣还没从刚才的惊喜、惊讶、惊奇、惊恐中反应过来,脑神经还处于亢奋状态,根本就不打算也睡不着觉。
洪涛可不打算陪着他们熬夜,只能想了一个借口去哄着他们去睡觉,可是这个借口只能让洪涛躲一时,躲不了一世,别说一世了,半天都没躲过去。
“饺子!饺子,已经7点了,我们不是要去你说的那个大游行吗?”初一一大早,洪涛又被这两个二货给吵醒了,昨天晚上他为了不陪着他们熬夜,把地坛庙会描绘成了一个类似圣诞大游行的游乐场所,现在报应来了,这两位还真认真了。
“要不咱们去逛商场吧,过节期间很多商场都打折。”洪涛一边吃早饭一边琢磨如何脱身,说实话,逛庙会比逛商场还让洪涛头疼。那根本就不是逛,而是挤,小小的一个体坛公园里能挤进十几万人,从还没进门那一刻起,就是人挨人、人挤人,个子矮点的除了后脑勺之外基本啥也看不到。
四百五十六章猪有点壮!
“不,我们就要去看游行!”潘显然不太相信洪涛的话。
“那地方非常挤,我怕把你们挤坏了。”洪涛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我们可不是小孩子,你看,我们衣服都换好了,走吧!”潘依旧坚持,而且他们两个还是有备而来,潘已经换上了牛仔裤和登山鞋,耶荣也是一身精干的打扮,裤子上还挂着一个小水壶,看来是要去打持久战的。
“上帝,这么多人!饺子,你的国家真热闹,我们那里到了圣诞节也没有这么多人。”洪涛没开车,而是带着他们两个步行到地铁站坐地铁前往,这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真没地方停车。刚一出地铁口,潘就看着自己那双被踩得变了形的登山鞋,又看了看楼梯和出站口那长长的人流,很羡慕的说。
“恩,缺什么喜欢什么,我理解。”洪涛没兴趣去和他们说平时人满为患的难处,说了他们也理解不了。
地毯庙会已经开办了很多年,具体从那年开始的,洪涛也不记得了,反正它的历史肯定没自己年岁大,因为洪涛小时候并没有这个庙会。说是庙会,其实就是一个大的露天市场,沿着地坛公园里的大部分道路两边,都是卖各种商品的摊位。
这些摊位从服装、玩具等百货,到套圈、扔球、杂耍、相声、唱戏,再到各种小吃、干鲜果品等等一应俱全。其实说实话,这些东西要是放在平日里放到这里来卖。基本就是一个赔钱货。
不管是从质量、卫生、价格上来讲,这些货物都比任何一个市场卖得贵、质量差、不卫生,但是借着中国人这个传统节日和爱凑热闹的习惯。在庙会这几天里却卖得非常红火,这也让洪涛百思不得其解。那些拖家带口来逛庙会的人也不是不清楚这个道理,可是依然该买什么买什么,而且还买得挺高兴。
不光别人挺高兴,这两个二货老外也挺高兴,他们对拥挤的人流并不在意,反而乐在其中。就算潘的钱包被偷了,她也不生气,依旧来着洪涛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吃完了羊肉串喝面茶,听一段相声又看一会京戏,对于那些骗小孩的充气玩具也是情有独钟。
当他们从地坛公园里出来的时候,潘左手一个大锤子。右手一串假糖葫芦。脑袋上戴着一个小丑帽,鼻子上架着一个假眼镜。耶荣买了一个牛脑袋戴在头上,腰里还别着一把传说中的藏刀。这把刀被说削铁如泥,如果能切动火腿肠就算洪涛白说,可是有蒙人的就有冤大头挨蒙,要都是行家,骗子都得饿死。
春节这个月洪涛基本没闲着,陪着两位外国友人把北京连带着天津转了一个遍。活活累下去好几斤肉。不过总算是熬出了头,2月底耶荣和潘终于滚蛋了。而洪涛也暂时回到了他平淡无奇的猫冬日子,每天除了坚持锻炼身体之外,就是去渔具店里转转,再和高胖子他们凑一起喝点小酒,一边吹嘘着自己的钓鱼技术,一边等待着春天的再次光临。
说起上网,洪涛现在在钓鱼网里可算是一个名人了,他把他在非洲拍的那几百张账片都整理了出来,然后筛选了其中的一部分,并按照不同的地点弄成一个系列,再配上一些文字说明,分成了十集给发到钓鱼网上,还起了一个风骚无比的名字:涛出非洲!
这个系列一上网,立刻在钓鱼网里引起了轰动。这个年代大家还都在玩钓鱼、豁车、打网球、打高尔夫,利用身边的小便利偷偷打个野鸡啥的就算新鲜玩意了,可是真刀真枪的到非洲去干大型野生动物,不能说没有,但是确实不多见。
洪涛这个系列不光有文字还有照片,不光有行程见闻、装备准备、还有狩猎的全过程,可以算是有图有真相了。帖子很快就被网站的管理层置顶加精,后面跟帖的人更是无数,慢慢的有人开始转帖。
于是不光在钓鱼网里可以一眼就看到游钓天下的名字,在其它诸如玩车、文玩、旅游、钓鱼的网站和论坛里都能看到他的网名,还产生了一部分粉丝,这也让洪涛有了很大的满足感。
凡事儿有好就有坏,这个真理在网络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这个系列的帖子大火,指责和谩骂也随之而来了。有的说洪涛这是在炫富,有的说这是赤果果的屠杀动物,有的说这种行为算是导猎,刚开始洪涛还在网上和这些人争辩,慢慢的他也感觉出来了,这些人就是为了批判而批判的,其实各种道理他们都懂,他们也不比谁笨多少,想靠道理来说服他们,理论上就不太可能。
既然说服不了,洪涛也就不打算去费那个力气了,不过洪涛这个性格有让他不甘心吃这个亏,于是他干脆又挑选了一些原本没发到网上的照片,又弄了一集花絮,配上的文字也更高调更犀利,再次发到了网上,算是态度鲜明的反击。
事情就是这么怪,没人反对的时候这些帖子还没那么火,现在当事人和网友吵起来了,自然就把其他网友也给卷了进来,于是在这几个网站上,大家分成了三个群体,一波是反对的,一波是支持洪涛的,还有一波处于中立,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人家只是看个新鲜而已。
帖子火了,网站的点击率自然提高,洪涛的知名度也大幅提高,当初他拿全国钓赛冠军的时候也没获得这么高的声望,但是这一系列帖子却让他成了洪老师,尤其是在打猎方面,他屁股后面跟着一大堆对打猎有兴趣的网友,几乎每天都会有站短或者留言,不是询问各种打猎的专业知识,就是询问各种打猎用品情况。每天在电脑前坐2个小时,一一回复这些帖子成了洪涛每日必不可少的功课。
除了这些过眼瘾的网友之外,洪涛还接到了不少咨询去非洲打猎的详情的短信和回复,对于这些真对国外狩猎有兴趣的人,洪涛都是尽自己所知倾囊相告,从出国手续的办理到非洲的一些日常花销价格,反正他只要自己清楚的肯定说,自己都不清楚的也想办法给你指条能搞清楚的明路。
慢慢的,这种询问越来越多了,洪涛即使再有耐心,也架不住问的人多,于是他想了一个招儿,就是把自己这些经验又弄成了那个系列帖子里的一集,再次发到网上让大家自己按需索取,能不来问自己的就别问了。
不过这个方法看似管用,其实并不管用,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去非洲旅游都是很慎重的,更别说去非洲参加这种狩猎了,而且那些能去的人通常有着丰厚的身家,俗话说的好,越有钱越怕死!这些人根本就不满足光在网上看看资料,虽然是同样的问题,网上也有解答,但是他们还是觉得能和亲历者聊聊比较放心靠谱。更有一些有心人,干脆从洪涛以前发的钓鱼召集帖里找到了他的电话,于是洪涛的手机就变成了客服电话,整天响个不停,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
但这个还不算完,最让他痛并快乐着的日子是4月份,月初的时候洪涛在非洲狩猎的视频节目终于在旅游卫视播出了,这个节目叫《与非洲亲密接触》,一共分成了10集,每周播出2集。
节目一播出,看过洪涛帖子的人立马就根据帖子中的照片认出了洪涛本人,而且节目里用的还是真名,这下洪涛就真的成了洪老师了,想不承认都没机会,好嘛,您网上已经火了,现在都上了电视节目了,还不是老师是啥?再装低调那就不是低调,而是装孙子了。
四百五十七章艾琳的野心
节目播出的头一个礼拜,洪涛的手机几乎就只能插在充电器上工作了,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而且不光是咨询非洲狩猎问题的,还有咨询各种出国签证问题、安全问题、花销问题、法律问题等等,简直是把洪涛当成了旅行社。最让洪涛受不了的还是居然有人打电话来骂他,你说咱们在网上斗斗嘴也就成了吧,哪儿能还真上火打算真人pk的啊!
这下洪涛真是应付不过来了,很多问题他真是不知道,但是那些询问的人一口一个洪老师、洪老师的叫着,叫得洪涛又不好意思完全拒绝,只好打电话向耶荣、潘甚至艾琳求援,一个月的国际长途就花了上千,没把洪涛心疼死,咱自己也没这么奢侈过啊!
当其他人听说了洪涛这个遭遇之后,反应截然不同。刘老板和胖老板早就出院了,他们对洪涛的诉苦就两个字:活该!言简意赅。
耶荣当听说节目把他的镜头都剪掉了,立马埋怨洪涛为啥不提前和他商量商量,他完全不在意自己出现在电视节目里,这不光不会给他带来损失,还有助于他成为知名的导猎员。至于洪涛目前的悲惨处境,他是只字没提。
潘对洪涛的遭遇非但没有同情,还差点破口大骂,在她看来洪涛就是一个二傻子,有这么好的机会为何不提前做出正确的判断,白白浪费了这个能让他成为名人、富人的机会。不过她还算比较念旧情,给洪涛出了一个弥补的方法:建立个人网站。利用自己在这个圈子里的知名度换取点击率,然后争取融资等等等等。
洪涛只听到建立个人网站这个步骤,后面的通通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还尼玛融资!要不要上市啊!潘这个人哪儿都好,就是一肚子的资本味儿,三句话离不开生意。
最贴心的还要算艾琳,人家既没落井下石,也没袖手旁观,更没嫌烦抱怨,对于洪涛提出的各种问题是认真回答。绝不敷衍。通过这一件事儿。洪涛就切身的体会到谁是亲人谁是外人了。
艾琳除了利用她在律师事务所里工作的便利,帮助洪涛解决了不少有关出国手续办理、国外导猎公司联系方式、付款方式以及信誉方面的疑问之外,还给洪涛提了一个建议:在中国国内成立一个导猎导钓公司。
其实艾琳提出的这个建议和潘提的那个方法大同小异,不过艾琳说得比较婉转。她并没把洪涛踩贬成二傻子一类的人。而是从洪涛自身出发。因势利导。迂回着把这个建议给提了出来,这样一来,洪涛听着就舒心多了。接受起来也容易多了。
艾琳这个建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让洪涛去注册一家咨询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出国旅游、进出口贸易、留学工作的咨询指导,说白了就是一个给人家出馊主意的。那为什不直接成立一个导猎导钓公司呢?这样多省事,说起来也比那个皮包公司听着给力。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工商局里根本没导猎导钓公司这个项目,而且打猎在中国是违法的,不管你到底是不是在中国打猎,至少按照中国法律你是不能再国内成立这样的公司。艾琳学的就是商业法律,现在又在律师事务所里学徒,虽然没有独立律师资格,但是对于这种基本规则还是懂的,所以她建议洪涛成立一个咨询公司,其实就是打着咨询的幌子,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
艾琳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