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体育人-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人冲着陈强一抱拳。
看到对方抱拳,陈强就心中一惊,还没等对方开口说话,陈强就猜出来这人是来干什么的。
“葫芦娃又来救爷爷了!真不经念叨,我也是嘴贱,没声哼什么葫芦娃!”
只听这人开口说道:“在下刘北州,江湖上人送绰号‘赛时迁’,听闻阁下的西洋轻功十分了得,打遍天津无敌手,特意从沧州赶来,讨教一二!”
“西洋轻功?这都是哪跟哪啊,我就是练个短跑,到他嘴里就成了西洋轻功。这人还是专门从沧州来的,这大老远的,至于么!”陈强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知道这次来的葫芦娃又是个体育小白。
在这赵北州眼中,跟陈强比短跑,大概就是代表国术轻功,跟西洋轻功进行对决。
此时的陈强真的非常无奈,他本以为庙会结束了,这些武林高手应该不会来挑战自己了,却没想到人家直接找到学校里来了。
“照这么下去的话,可是没完没了了!”
陈强也懒得再给赵北州解释什么是田径,直接上了操场,跑了个一百米,赶走了这位“赛时迁”赵北州。
……
半个小时后,陈强被张伯苓叫到了校长办公室里。
“听说今天有人跑到学校里向你挑战?”张伯苓似笑非笑的问道。
“先生,我正为这件事情发愁呢!”陈强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张伯苓。
张伯苓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土洋体育之争,的确是由来已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人不了解体育。就如你所说,那些不了解体育的人,将田径运动当成是西洋轻功。前些年西洋体操传入中国时,也有很多人将体操当成是国术一类的东西,甚至有人找练体操的德国人比武。”
张伯苓说完,话音一转,接着道:“此事的确不怪你,既然是公平比试,互不相让也是应该,你没有放水是正确的。但是这天津的武林,可是极其要面子的。早些年有洋人高手来天津叫阵,全都吃了败仗,也有南方的宗师想要来天津立足,也都铩羽而归。这天津的武林,是容不下外人的。所以你这件事情啊,真的有些麻烦。”
“先生说的是,我倒是不担心会输给那些武林高手,只是这无休无止的来挑战,的确是有些烦心。也影响到了我平时的训练。”陈强开口说道。
张伯苓想了想,开口说道:“这样吧,明天上午,我带你去见一个人,说不定他会有方法解决此事。”
第九十九章 找了个靠山
次日一大早,张伯苓带着陈强,向着大经路的方向走去。
两人一边走着,张伯苓开口介绍道:
“我今天带你见的是我一位老友,他叫韩慕侠,当年可是与霍元甲齐名的宗师,精通形意、八卦。民国七年的时候,俄罗斯大力士康泰尔来到天津,设下擂台要与天津的高手比试,这个康泰尔十分厉害,打遍欧美46国,未逢敌手。”
“康泰尔摆下擂台,竟然连续五天无人应战,最后便是韩慕侠上场,一招就将康泰尔击倒,康泰尔认输后,将他在各国获得的十余枚奖牌赠与了韩慕侠,作为凭证,从此韩慕侠名震京津!”
“不过韩慕侠此人的性格却十分刚烈,当年有一个军阀,曾经想请韩慕侠教授武术,每个月还给他200大洋,韩慕侠不愿意,就故意从屋顶跳下,摔断了手腕,自称再不能教授武术,从此也退出了武林,以跌打推拿针灸度日。”
“我与韩慕侠有二十多年的交情,南开大学刚刚建立的时候,曾经设有国术课,当时我便聘请韩慕侠,作为南开大学的武术教练,所以韩慕侠也算是南开大学的老师,你一会见到他时,可以称呼他为‘先生’。”
张伯苓仔细的交代了一番,然后带着陈强来到了韩慕侠的住处。
这是一个显得很旧的中式建筑,甚至都有些年久失修的感觉,门前也没有招牌,只有一个帆布写着针灸、推拿等字样,可以看出来主人家的生活并不富裕。
这韩慕侠虽然是一代宗师,但生活的却非常清贫,给人针灸推拿,顶多是勉强糊口,赚大钱是不可能的。
此时的韩慕侠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武术宗师的架势,看起来更像是个糟老头子,不过观察的话,却能够看出,韩慕侠年轻时候一定是个非常帅气的小伙。
韩慕侠跟霍元甲是同乡,两人也是齐名的大师,年轻时候的韩慕侠有个绰号叫“玉面虎”,这“玉面”两个词,就足以说明韩慕侠年轻时候,颜值方面绝对是很过关的。
陈强拜见了韩慕侠,恭称“先生”,韩慕侠对这个称呼也没有推辞,点头应了下来。
“小伙子不错,挺结实的。”韩慕侠打量着陈强,接着问道:“你除了练习体育之外,可还学习过国术?”
“未曾学习过国术。”陈强开口答道。
韩慕侠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回忆的表情,开口说道:“当年我在南开教授国术的时候,也有个很优秀的小伙子,长的浓眉大眼,颇为英武,更是文武双全,才华横溢。他跟我学国术,肯吃苦,学得快,我的他也练习体育,打篮球、踢足球全都会,田径项目也是样样精通……”
“咳咳……”张伯苓干咳一声,打断了韩慕侠:“韩老弟,咱们还是别说这个了,小心隔墙有耳。”
张伯苓这一局“隔墙有耳”提醒了韩慕侠,韩慕侠尴尬的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说下去,陈强心中也猜出了原因,大概是韩慕侠所获的那人身份有些敏感。
只听张伯苓开口说道:“韩老弟,咱们还是说说陈强的事情吧。”
张伯苓将陈强与天津武林的事情告诉了韩慕侠,韩慕侠听后也是眉头紧锁。作为曾经的武林人士,韩慕侠对于天津武林的尿性,是再了解不过的了,他也觉得这事情有些麻烦。
“陈强,你运气不好啊,这也算是一场无妄之灾了。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习武之人呐,最是争强好胜,凡是都要比出个高低。而这天津的武林人士,不仅是争强好胜,还非常排外,当年有很多南派国术宗师想要在天津立足,都未能成功。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南派国术,都被天津武林给赶了出去,西洋传来的体育运动,被天津武林排斥也是实属正常……”
韩慕侠很健谈,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陈强觉得,这韩慕侠就像是那种退休以后的大爷大妈,平日里无聊极了,也没有人陪他们说话,见到个人就能聊上三四个小时。
张伯苓可没那么多耐心,他找了个机会打断了韩慕侠的话,开口问道:“韩老弟,你有什么方法能化解此事么?”
“张兄,我已经退出武林多年,此事我即便是想管,也是有心无力。”韩慕侠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我可以带着你们去找我的授业恩师,若是师傅他老人家肯出手的话,这事情就好解决了。”
“你说的是张宗师么?”张伯苓默默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只是不知张宗师对土洋体育之争,有什么看法。”
“张兄是担心,我恩师站在‘土体育’一方吧?”韩慕侠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这个你大可以放心,恩师他老人家一向开明,对于西洋传入之物,也从无排斥。”
当时虽然有土洋体育之争,但并不代表所有的武术家都是代表“土体育”攻击“洋体育”。特别是很多知名的武术大师,甚至对于西洋传入的体育运动非常的了解。
而那些提倡土体育,反对洋体育的武术家,有很多都是保守派人士的代表,他们不愿意接受国外的新鲜事物,死抱着老祖宗的那一套不愿意改变。也有一些是沽名钓誉之人,是希望借此扬名立万。
……
韩慕侠带着张伯苓和陈强两人,去找他的老师。
此时陈强反倒是觉得,自己更像是武侠小说里被欺负的“小师弟”,打不过人家,然后找靠山帮忙。
路上,张伯苓又向陈强介绍起了韩慕侠的师傅,也就是那位“张宗师”。
张宗师名叫张占魁,形意八卦的宗师。
张占魁年轻时曾拜在形意拳嫡传门下,并且被誉为形意拳第六代的两大支柱之一。
后来张占魁又跟随八卦掌祖师学艺,是八卦掌第二代八大弟子之一。
再到后来,张占魁更是将形意拳和八卦掌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代宗师级的人物。
张占魁有门徒数千人,当年全盛之时,张占魁的势力可以覆盖整个华北的武林,天津武林更是被张占魁所垄断。当时的津门,无论是武术名家,还是街头卖艺,但凡想从事和武术有关的活动,都得张占魁点头。
韩慕侠带着陈强,来到了一处建筑,只见门前挂着“中华武术会”的招牌。
看到这个招牌,陈强心中一震。
这天津有的是习武之人,武馆更是十分众多,武关起名字也是有讲究的。即便是当年的津门大侠霍元甲,也只是用“精武”作为招牌。而张占魁敢挂出“中华武术会”招牌,足以见得他在天津武林地位超群。
要是寻常的高手,敢用“中华武术会”这种招牌,早就被其他的武林人士给揍出天津了。
进入到中华武术会内,陈强见到了形意八卦宗师张占魁。
张占魁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仍然是红光满面,留着长胡子,穿着长衫,坐在那里不怒自威,先天自带大师的风范。
前世陈强当体育大学教授时,也见过很多知名的武术大师,但是现在看来,那些武术大师跟张占魁完全就没有可比性,张占魁就这么坐在那里,那种国术宗师的气质,也足以碾压后世的那些武术大师。
“这就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宗师级别的人物么?气场好强啊,感觉他现在要是给我一巴掌的话,我肯定会被拍吐血!”陈强心中暗道。
事实上这个岁数的张占魁,也的确曾把人一掌拍吐血。
……
张伯苓又把陈强遭遇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张占魁捋了捋长胡子,开口说道:“国术之道,本是为了强身健体,磨练意志,修身养性。然而大多数的习武之人却只强其身,未修其性,用自己学到的本事,到处争强好胜,甚至以国术为资本,争名夺利!此道断然是不可取的!”
陈强一听张占魁的这番表态,顿时觉得此事有戏。
只听张占魁接着说道:“只不过这国术与西洋之争,由来已久,便是老夫也无可奈何啊。张校长,实不相瞒,老夫这中华体育会有门徒数千人,其中有很多人也喜欢西洋运动,但反洋排洋者,亦不占少数。若是让老夫来裁判这国术和西洋运动之争,属实是做不到。但是老夫却有一个办法,可以化解此事。”
“张老先生请讲。”张伯苓客气地说道。
只见张占魁指了指头顶上那块“中华武术会”的匾额,开口说道:“若是陈强愿意加入中华体育会,那此事就算是了结了。加入老夫门下,便是老夫的门徒,这天津的习武之人,多少还是要给老夫一些面子的。而且若是入老夫门下的话,也就算是国术子弟,天津的武林也能够保住颜面。此乃是一举两得之策。”
陈强本以为,张占魁可以帮他跟天津的武林人士说和说和,化解一下双方的矛盾,却没想到张占魁直接要将自己收入门下,让陈强也成为天津的武林中人。
不得不说,在天津武林,张占魁应该算是最大的靠山了,有张占魁作为后盾,以后天津的武林人士是绝对不敢找陈强麻烦的。
而且张占魁说的也很清楚,陈强加入到中华武术会,成为天津武林的一份子,那么之前所谓的国术轻功与体育田径的比拼,就成为了天津武林人士互相之间的较量,外战一下子变成了内战,输给陈强的那些轻功高手,也就不算是输给了西洋体育,而是输给了天津武林的同行,这面子上也就说得过去了。
不过陈强并没有马上答应张占魁,他不知道张占魁的“中华武术会”水有多深,所以心中开始权衡利弊。
然而旁边的张伯苓却面露喜色,他开口说道:“陈强,还不快谢谢张老先生!”
张伯苓的意思很明显,让陈强答应加入中华武术会。
陈强知道,张伯苓是肯定不会害自己的,于是立刻上前拜谢:“多谢张老先生厚爱,晚辈愿意加入中华武术会!”
……
张占魁这个年纪,肯定是不会再收徒弟了,就算收徒弟,陈强才十几岁,是没有资格直接拜张占魁为师的。
张占魁也知道陈强不是来习武的,于是就将陈强算作自己的徒孙辈,收入门下。
张占魁麾下有门徒数千人,其中有很多向张占魁行过拜师礼,但从来没有跟随张占魁学武的人,也有很多是张占魁的门人代师收徒。虽然张占魁形意八卦的传人良莠不齐,但张占魁基本上是来者不拒,只要不是作奸犯科,或者品行败坏之人,他都不会拒绝,也因此当年张占魁的势力可以遍布整个华北武林。
在张占魁门下,陈强这种只有辈分,没有师承的弟子还有很多。
陈强向张占魁行了三叩首之礼,呈上拜师的帖子,奉上芹菜,寓意勤奋好学,奉上莲子,寓意苦心教育,奉上红豆,寓意鸿运高照,奉上红枣,寓意早早高中,奉上桂圆,寓意功德圆满。随后又送上几条瘦猪肉作为束脩,以表达弟子的心意。
张占魁则是讲了一遍门规,简单的勉励了陈强几句,这入门仪式就算是完成了。
……
陈强离开后,张占魁挥手招来了一个弟子,开口吩咐道:“去把消息传出去吧,就说陈强已经拜入我形意八卦的门下。”
“是,师傅。”弟子微微一躬身子,但却没有离去,而是开口问道:“师傅,这个陈强虽然在天津颇有名声,但毕竟从事的是西洋体育,与我国术完全是南辕北辙,师傅为何要保下他?”
张占魁用手捋着胡子,开口解释道:“我中国有武林,武林当中门派众多,而在西洋,也有奥林,这奥林也是有众多门类,有跑的,有跳的,有掷的,还有水上功夫。今日来的那个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不是一直在宣讲,让国人去参加奥林么!”
匹克听了张占魁的话肯定会很不高兴,心说怎么把我给漏了?
那名弟子也是点了点头:“此事弟子也是略有耳闻。”
张占魁接着说道:“这个陈强,便是奥林的高手,以后肯定会去跟洋人较量的。他跟洋人的奥林高手较量时,若是赢了的话,那岂不是等于,我们形意八卦门下,赢了洋人的奥林高手?这也是我中华武林,战胜了西洋之奥林!我们整个形意八卦,都是脸上有光!”
“若是陈强输给洋人了呢?”弟子又问道。
“输了的话,自然是他学艺不精,技不如人,这奥林的技巧,又不是老夫教给他的,他输了自然与我形意八卦门无关!老夫精通的乃是国术,又不是西洋体育。”张占魁笑着说道。
弟子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这张占魁可是打的好算盘,赢了的话名气分我一半,输了的话与我无关,还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只听张占魁接着说道:“老夫平生之夙愿,就是将形意八卦传遍天下,所以这些年老夫才广收门徒。若是有朝一日,这陈强能够名扬四海的话,说不定能助我形意八卦传入西洋,比肩太极拳,也是大有希望!”
……
返回南开大学的途中,陈强还是有些不知所措。怎么出来一趟,就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天津的武林人士,还加入了中华武术会,成为了形意八卦的门下。
张伯苓则笑呵呵地说道:“陈强,你这次可是找了个大靠山啊!如今你拜如张占魁的门下,这天津的武林和帮派,断然是不敢找你麻烦了。”
“先生,我只是有些想不通,我又不是习武之人,为什么张宗师会收我做门徒。”陈强开口说道。
“这张占魁门徒众多,不仅仅是在武林,在政界、军届、商界,都有他的弟子。”张伯苓接着说道:“这习武之人,也脱不开‘名利’二字,张占魁也是如此,他想要的是一个身后名!”
“身后名?是想名留青史么?”陈强开口问。
张伯苓点了点头:“张占魁是想做张三丰那样的一代宗师吧。但不得不说,如果没有张占魁的话,如今的形意八卦,不会有这么大的名声。这张占魁收你做门徒,大概也是想扩大形意八卦的影响力。”
张伯苓说完这些,话音一转接着说道:“对了,有件事情要告诉你,我马上得出一趟远门,去运作一下咱们中国加入国际奥委会的事情。”
“先生,我们体育协进会还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么?不是说远东运动会已经得到国际奥组委的承认了么?”陈强开口问。
“承认归承认,加入归加入。之前国际奥委会只是承认我们中华体育协进会作为中国的体育组织,但是我们并没有正式的加入到国际奥委会。但现在不同了,中华体育协进会正式加入到奥委会之后,便相当于是中国的奥委会。”
张伯苓说着,语气变得激动起来:“几十年了,我们中国终于有了奥委会了!我们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奥委会,接下来就可以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我们甚至还可以去申办奥运会!如果申奥成功的话,我们中国就能够举办奥运会了!”
陈强知道,张伯苓对于奥运会的执念很深,在刚战胜利的时候,他就曾经组织中华体育协会,进行过一次申奥活动,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申奥活动。
而对于陈强来说,中国正式加入到国际奥委会,也就意味着他可以去参加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了!
“奥运会啊……”陈强眼神中不由得闪过一缕精光。
作为运动员,他当然很想去参加奥运会。但陈强也知道,参加奥运会的道路并不平坦,想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需要克服太多的困难。
而最大的困难就是没钱!
“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距离洛杉矶奥运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钱的事情,总能想办法解决的!”
……
五月初,有关华北运动会的比赛通知终于公布出来。
这次华北运动会,天津并没有跟随河北队一起参赛,而是以市单位的身份,独立组成了一支参赛队。
天津的也没有组织选拔赛,而是直接征召了一些有实力有名气的运动员,参加了华北运动会。
南开大学作为天津顶尖的大学,历年来又重视教育,自然有很多学子被征召进入到天津队中。
南开大学的公示栏中,也将被征召的学生名单张贴出来。
而令陈强感到意外的是,这份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
作为百米短跑亚洲纪录的保持者,陈强竟然没有进入到天津队的大名单当中。
第一百章 “真大腿”陈强
“天津队的参赛名单上的确没有你。”张伯苓说着,将一张纸递给了陈强,这是一份电报。
“这是山东发来的电报,这次华北运动会,你将代表山东队出赛。”张伯苓开口说。
“山东队?是按照祖籍划分的么?”陈强接过电报的同时开口问。
陈强穿越之前,这具身体的主人原本就是山东济南人,所以祖籍也是济南。
张伯苓则开口答道:“当然不会按祖籍划分参赛队。这次你以山东队选手的身份参赛,是山东的韩主席亲自要求的。韩主席主政山东,而且这次济南又是比赛的举办地,所以韩主席的面子,咱们天津还是要给的。”
陈强没想到自己已然引起了大人物的注意,而且直接被点要人。
张伯苓则接着说道:“这次去济南比赛,你也算是重归故里了,不要有什么心理上的压力,毕竟当年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逝者已去,活下来的人还要好好的活下去。”
陈强知道,张伯苓是在安慰他,也是在开解他。
陈强的全家都死在了济南惨案当中,张伯苓大概是担心陈强会对此产生心理阴影,如果回到济南的话,怕是会受到刺激。
“先生请放心,我的家人都已经不在了,当年的事情,我也已经早想通了。”陈强开口答道。
“那就好。”张伯苓接着说道:“这一次华北运动会,我不仅是竞赛委员会的委员,而且还担任了比赛的主裁判,所以我也会一直待在济南,直到所有比赛结束,如果你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也可以直接来找我。”
……
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的参赛选手有近千人,而田径运动员超过了七百个,占总运动员数量的七成以上。
这毕竟是在北方举行的运动会,以当时山东的经济条件,是建不了恒温泳池的,所以华北运动会没有游泳项目。三大球也只有一个排球,篮球和足球也都是没有的。大部分的运动员都会集中在了田径项目上。
陈强并没有随天津队同行,而是提前一步抵达了济南,先行和山东队汇合。
陈强是省主席亲自要来的人,济南的接待方也不敢怠慢,山东队派出了专人去火车站迎接陈强,食宿也都是安排妥当。
次日,陈强见到了山东队的其他选手。
山东队的参赛选手,陈强都不认识,主要是因为山东队的选手的实力比较的弱,参加不了远东运动会那种大型的赛事,与陈强便没有什么交集。
未来的山东可是体育大省,每一届奥运会上都会出现奥运会金牌选手,但是在近代,山东的体育却是比较弱的,主要是因为山东的大学比较少。
在二三十年代,运动员都是学生,学校多的地方,运动员自然就多,体育也就会比较的强。比如上海、天津、北平、南京、广州等城市,在近代都是大学汇聚的地方,所以这些地方的体育也比较的强。
除了这些大城市之外,还有个比较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东北。东北大学建立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东北的张帅却舍得在体育运动上花钱,很多平民出身的运动员可以直接上东北大学,而且能领到津贴,所以东北地区的体育水平也很高,涌现出刘长春这种国内顶级的运动员。
而山东是孔孟之乡,西式教育在山东传播的并不广泛,所以山东并没有清华、北大、复旦、南开那样的顶级学府。
山东比较拿得出手的大学也就是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的前身是省立山东大学,济南惨案的时候直接停办了;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1925年的时候因为直奉战争而停办。
1930年下半年,这两所学校才合并成为国立青岛大学,同年九月才举行的开学典礼,现如今一个学年还没过去,学生也没招到几个,更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来。
而且这一次的华北运动会,青岛还作为市级队单独参赛,这样一来就更加削弱了山东队的实力。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山东队才会专门把陈强要过来,甚至是省主席亲自开口。山东毕竟是东道主,若是比赛成绩太差的话,岂不是很丢人的事情!就好比踢个世界杯,东道主没有小组出线,那是相当尴尬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山东队的实力比较弱,于是乎在这支山东队中,陈强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真大腿”。
“陈强,说说你在远东运动会上夺冠的事情吧!”
“是啊陈强,我看报纸说,你还去过朝鲜,在那里也赢了日本人。”
大家众星捧月一般,将陈强围在中间,其中有很多人,更是将陈强当成是偶像,望着陈强的眼冒小星星。
随后陈强跟随山东队一起,来到了华北运动会的比赛场地。
济南也曾经举办过一些运动会,但都是临时搭棚,既不经济,也给观众带来很多的不便,更重要的是临时搭建的体育场,场地质量不怎么样,很影响运动员的发挥。
所以这一次华北运动会,山东决定兴建专门的体育场,这就是这次华北运动会的比赛场地,也就是未来千佛山下那个老的山东省体育场。
这座体育场是1931年三月份开建,五月份竣工,耗时两个月,建造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只不过硬件设施方面,依据是非常的简陋。刚刚铺设的煤渣跑道还有些松软,中间的区域也没有移植草坪,全都是泥土地。
目前这座体育场还比较的原始,要到1950年的时候才会铺设8条跑道,六十年代会新增网球场,而八十年代山东省体校迁入后,才开始铺设草坪。
陈强来到体育场时,只见周围已经布置上了很多的标语。比如“没有健全的国民,决不能造成健全的国家”;“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华北运动大会要唤起民众对体育的注意”;“能守运动纪律,才算有荣誉的运动家”;“誓雪国耻”;“提倡国民体育”;“锻炼国民体魄”等等。
这些标语都很具有时代的特色,在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外来欺辱压迫的动荡年代,在那个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年代,人们对于强健身体,有着一种特殊的执念,强健身体,也渐渐的与强国兴邦画上了等号。
又过一日,陈强在适应场地的时候,终于遇到了两个老熟人,北平的张世光,以及河北的韩景林。这两人都参加过去年的全国运动会,也都跟陈强通畅较量过。
两人见到陈强后,不由得有些感慨,一年前他们还在杭州同场竞技,而时一年后,陈强已经名动亚洲,成为的百米短跑的亚洲纪录保持者。
而在这天的下午,辽宁队也终于抵达了济南。
黑龙江和吉林两支参赛队伍虽然报名了这次比赛,但都没有来参赛,最终东北只来了一个辽宁队。不过辽宁队却是田径项目上最强的一支参赛队,不仅仅有刘长春,还有“大连铁脚”于希渭,以及“全能王”张龄佳。
刘长春主攻短跑,于希渭擅长中长跑,张龄佳虽然是十项全能选手,但是在铁饼、跨栏等项目上也十分擅长。
……
刘长春带着于、张二人,来到陈强近前。
“陈强,我给你介绍,这位是于希渭,‘大连铁脚于’的名号,你肯定听说过。张龄佳我就不用介绍了,去年全运会的时候你们见过。”
陈强只是象征性的跟于希渭握了握手,他心中其实并不喜欢这个人。
于希渭在东北,是和刘长春齐名的运动员。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时候,中国也曾经为他报名参赛。
但是九一八之后,他却并没有随着东北大学的学生一起南下,而是留在了东北,并且以伪“满洲国”运动员的身份,参加了很多的日本人举办的运动会,比如日本的明治神宫竞技大会,于希渭就多次参加。
在1933年的时候,于希渭还担任了伪“满洲国”的官员,先后就职于伪“满洲国”国务院民生部和协和会。根据后世的有些记载,九一八之后刘长春随东北大学一起逃到了北平,而于希渭则带着日本人去刘长春的家中,劝说刘长春的父亲,召刘长春回东北,为伪“满洲国”效力。
所以在陈强眼中,于希渭的为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