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体育人-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国际奥组委中的运作,才让刘长春成功的报名参赛。
  为了能够参加奥运会,陈强当然要去投靠张伯苓。一旦陈强成为了南开大学的学生,那么1932年奥运会的时候,张伯苓肯定会鼎力支持陈强参赛。
  除此之外,南开大学的名气和资历,也完全不逊色的于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
  还有一个原因,在三十年代初的时候,国立中央大学经历了一次易长风波,两年间先后换了7任校长,这期间国立中央大学的管理非常混乱,也不利于陈强正常训练。
  ……
  陈强收拾好行李,然后退了房租的押金,便直奔码头,买了一张去天津的船票。
  当时的上海没有直达天津的火车,要是走陆路的话,陈强要先乘火车去南京,然后乘船过江,再乘坐火车去天津,这一路下来也要花费很多时间,火车票的价格还很贵。
  走水路的话可以直接从上海抵达天津,虽然路程也很耗时,但是船舱里有床,陈强可以躺在床上睡觉。
  对于陈强来说,睡觉就是进入到训练空间里训练,陈强宁愿选择走水路,这样也可以在途中进行训练。
  抵达天津以后,陈强直奔南开大学。
  此时南开大学还是私立的,当年张伯苓先生为了筹办南开大学,四处募捐,甚至得到了一个“化缘和尚”的外号。
  南开大学的学生数量并不多,只有三四百人,可师资力量却非常雄厚,全校教职员有近百人,而且学校设有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是当时的一所研究性质的大学。
  而且由于校长张伯苓很重视体育教育,所以南开大学设有一个很大的运动场,虽然谈不上高端,但也是设施完备。
  陈强报道以后,住进了南开大学的宿舍,然后被安排在了南开大学的预科班。
  预科班是西方国家高等院校在十八世纪时星期的一种教育制度,解放前的国内的大学,也在实行一年预科的制度。像是北大、清华等名校,都有预科班。
  当时有很多的民国大牛,也都上过预科班,特别是那种接受旧式教育的人,比如读私塾的,读旧学堂的,为了能够适应西方传来的新式教育,都会先从预科班读起。
  陈强算是特招生,按照学校的安排,先读一年的预科,一年后参加考试,然后再根据考试的成绩报考相关的专业。
  陈强并不打算再等一年,现在是六月份,等到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预科班就会举行考试,陈强觉得自己突击学习两个多月,应该能通过预科班的考试。
  于是陈强找来了课本,还找来了过去的预科班考试试题,开始进行考前的冲刺。
  陈强曾经是体育大学的教授,能够成为教授的,肯定都是善于学习的人,无论是死记硬背也好,举一反三也好,都要胜于普通人。
  就算是体育大学,也用不着教授去上赛场比赛或者训练,劳动筋骨的体力活是运动员和教练的事情,教授主要还是教学和搞科研。
  陈强并不担心自己的学习能力,再加上前世的知识储备,陈强通过两个多月的冲刺学习,通过预科班的考试。
  根据教育部制定规范,当时考大学主要考七个科目,首先是公民科目,这类似于后世的思想政治。然后是国文、英语和数学,也就是语数英三大主科。之后还有中外史地、理化、生物。科目设置和现代差不多。如果要是报考艺术类专业学科的话,还要考素描、绘画、雕塑、乐器等课程。
  陈强看了一下历年的试题,公民科目的考试,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像是总理遗言、还有一些纲领性质的东西,都是固定答案,背下来就能过。
  国文试题也不算难,五四运动以后已经推行了白话文,所以考题也都是以白话文为主,作文题目是文言文白话文均可。当然也有一些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题目。除此之外像是解释成语,或者给一段话加标点符号,也是必考的题型。
  数学考试对于陈强来说是比较简单的,考试内容局限在初等代数、解析几何和三角函数的范围内,没有高等代数和微积分,这难度一下子降低了许多。
  至于英语,陈强压根就不用去复习。不过英语不仅仅是出现在英文考卷里,像是历史和地理的试题,也会用英文出题。
  历史和地理的试题都很简单,大多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个国家赢了,哪个国家输了,那个国家被割地了等等。
  这些问题放在后世,是谁都知道的尝试,但是在这个时代,资讯并不畅通,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了解世界,很多人压根就分不清楚美英法德,所以外国的历史和地理,对于当时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
  物理题、生物体和化学题就更简单了。
  爱因斯坦都还没有去美国,世界上也没几个人懂量子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热力学,此时还算是很深奥的科学,中国的物理课本里学的最多的也就是牛顿力学,大体上等于是初中的内容。
  化学方面,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还在完善当中,这个时候的化学考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给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然后让考生用化学原理解释一下,比如为什么铁锅会生锈。
  至于生物方面,当时的生物科学比物理和化学要落后的多,1930年的时候,兰德施泰纳刚刚凭借着发现人类血型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个时代的生物科学,还处于探索与发现的阶段,像是孟德尔遗传规律,对于当时的考大学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很难理解的内容了。
  时代的优越性又一次的体现出来,在二三十年代,很多只有知识分子才能掌握的东西,在后世不过是最基础的常识,随便一个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都有可能比这个时代大学教授所了解的更加专业。
  ……
  两个月的复习过后,陈强申请了预科班的考试。
  见到陈强来填考试的报名表,负责预科班考试的老师一脸的诧异。
  陈强作为百米短跑亚洲纪录的保持者,被特招近了南开大学,这是全校都知道的事情,老师们也都认识陈强,知道他才来了两个多月。
  很多人在预科班里待上一整年,都未必能够通过预科班的考试,而陈强只来了两个月就迫不及待的申请预科班的考试,这在老师看来,简直是自寻死路的行为。
  “陈强同学,我觉得你还是等到明年再来报名吧,你毕竟才来了两个月,对学校的环境还不是很熟悉,不用急于一时。”那位老师接着说道:“况且即便是你读预科班,学校也依旧会给你发放津贴的。”
  “谢谢老师,但是我想试试。”陈强开口答道。
  老师见劝不住,只得开口说道:“好吧,今年先考一次,也算是对考试内容有个了解。等明年努努力,说不定就能考过了。”
  面对老师的这副说辞,陈强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反驳。
  反正考试的日子就在最近,能不能考得上,马上便知。


第八十六章 更高、更壮、更长!
  预科班的考试结束了。
  这是南开大学自己的考试,所以试卷批阅的很快,南开大学的学生本来就不多,老师们没怎么加班,就将试卷批改完毕了。
  然后便是统计成绩。
  南开大学校长办公室,敲门声响起,张伯苓说了一句“请进”后,一位老师就走了进来。
  “是刘主任啊,坐下说。”张伯苓指了指面前的椅子。
  刘主任坐下后,面色古怪地说道:“校长,预科班的考试成绩都出来了。”
  “成绩怎么样?合格的多么?”张伯苓开口问。
  刘主任却岔开了话题:“校长,您还记得两个月前,咱们特招的那个找陈强的学生么?”
  “我当然记得的他,他在远东运动会上打破了百米短跑的亚洲纪录,所以我才将他招到学校里来的。”张伯苓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这个陈强有什么问题吗?是不是适应不了学校的生活?他老家是济南的,民国十七年的时候,全家都被日本人给杀了,流落到上海当了车夫。算起来已经离开学校也有三年时间了,如今他重返学校,一时之间难以适应也是正常。”
  “校长,陈强他参加了预科班的考试。”刘主任开口说道。
  “哦,是不是成绩很糟糕?”张伯苓轻叹一口气,接着说道:“毕竟三年没有上学了嘛,功课落下也是正常,回头找几个老师,给他补补课也就罢了。”
  “校长,这次预科班考试,陈强考了第一名。”刘主任的声音很突兀。
  “你是说陈强考了第一名?这怎么可能,他已经辍学三年了……”张伯苓先是摇了摇头,随后脸色阴沉下来,紧接着他厉声问道:“他是不是作弊么?”
  在张伯苓看来,成绩不好没有关系,以后努力将功课补上就是了,但考试作弊,那是决不能允许的。
  “校长,我也怀疑过他是不是作弊了,不过除了公民和国文两科之外,其他科目,陈强都是满分。”刘主任开口答道。
  “除了公民和国文,也就是说英文、数学、理化、中外史地,还有生物,他都是满分?”张伯苓吃惊的瞪大了眼睛,南开大学成了多年,还从来没有过五门功课全满分的考生。
  而且还是数理化这几门功课。
  当时的考试,英文或者国文满分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比如钱钟书先生报考北大时,英文就是满分,罗家伦先生报考北大的时候,国文就是满分。
  还有臧克家先生报考青岛大学时,作文只写了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出题人闻一多对这三句话的作为所感染,直接给了他一个作文满分。
  数理化却是非常难的科目。钱钟书考清华时数学15分,罗家伦考北大时数学鸭蛋,张充和女士考北大时数学也是零分。但最终他们都被破格录取。
  所以在当时的考试中,数理化拿满分,比语文英语拿满分难得太多。
  只听刘主任接着说道:“参加考生的其他考生,没有人在数学、理化和生物上拿到满分,所以基本可以派出陈强作弊的可能。我亲眼开过陈强的答卷,真的非常出色,每一道题都是正确的。”
  张伯苓点了点头,就陈强一个人拿到100分,那成绩肯定不是抄别人的。抄袭者不可能比被抄袭者的成绩还要好。
  想到这里,张伯苓惊异的笑了起来。
  “我本以为只是招来一个运动健将,却没想到招来了一个学霸!这孩子,学校可以重点培养,说不定他以后不当运动员,还会成为科学家呢!”
  ……
  若陈强还是个车夫或者报童,肯定不会做这种出风头的事情。但现在陈强已经是“亚洲最快”了,所以在很多方面,陈强也没有必要继续的藏拙。如果说以前的陈强是空着手出新手村,需要猥琐发育的话,现在的陈强相当于有了一套初级装备,可以稍微的浪一点了。
  更何况陈强现在是靠着南开大学的津贴生活的,南开大学是私立大学,所以陈强必须要展现出过人之处,让南开大学意识到自己的本事,这样那份津贴才会拿的安稳。
  就好比后世那些运动员的赞助商,他们肯定希望自己赞助的运动员成绩越来越好,知名度越来越高,这样的话赞助商才会心甘情愿的掏钱,而且未来的赞助费也会水涨船高。
  要是运动员天天琢磨着猥琐发育,不争取一点曝光率的话,赞助商肯定是不愿意继续掏钱的。
  现在的陈强就是这种状况,他想拿津贴,就得表现的很牛逼。
  ……
  京津地区素来有泡澡的文化,只不过在后世,这种泡澡文化已经淡了许多。
  在二三十年代,天津满大街都是澡堂子,甚至报纸上的广告,最多的也是澡堂子的广告。而且泡澡堂子的价格也不贵,寻常百姓也能负担得起。
  来到天津,陈强当然要感受一下泡澡的文化。于是在某个周末,陈强来到了天津市内,准备找个澡堂子泡个澡。
  当时天津澡堂,比较有名的有劝业场的华清池、大胡同的龙泉池、南市的玉清池,这种有名的大澡堂价格当然比较贵,普通的中低档澡堂子要便宜的许多。除此之外天津还有专门的女浴池,只不过女浴池的顾客大多不是什么良家妇女,而是从事皮皮肉生意的窑姐儿。
  陈强直接去了劝业场的华清池。来到华清池门前,只见高高挂着两个小红灯笼,这两个红灯笼也是有讲究的,寓意为“小红灯笼高高挂,云板丁当客早来”。
  此时正逢大清早,华清池的门前已经聚集了十几位的老老少少,却都没有进去。陈强一打听才知道,这是等着池子里换汤呢。
  澡堂子里换水不叫换水,得叫换汤,一般情况下,天津的澡堂子都会在早晨或者中午换汤,有很多人会专门等着澡堂换汤的时候去泡澡,图个干净。
  不一会,澡堂的伙计走了出来,手中还拿着个云板,然后伙计“叮当叮当”的开始敲起了云板。
  敲云板,意味着澡堂子里换汤了,周围等在那里的老少爷们,便走进了澡堂,其他的路人听到云板敲击的声音,也有人走了过来。
  陈强跟着人走了进去,买了门票后,伙计高喊一声“里面请”,便将陈强引到了一个床位处,地上一个柳条编的框子,一条大浴巾,还有一双木制的拖鞋。
  伙计开口说道:“鞋帽扣篓,财物交柜!”
  陈强把衣服脱了,然后走进了浴池,全身都浸泡在池水里,舒舒服服的伸展四肢。
  池子旁边有搓澡的师傅等待生意,外屋还有修脚的、按摩的、捏脚的、剃头的、拔罐的等等,除了卖大宝剑的,一应俱全。
  陈强泡的差不多了,便走出浴池,裹上大浴巾,他打算先找师傅按摩按摩,然后再拔个火罐,通经活络、行气活血。
  师傅按摩的手法很不错,力道均匀,而且还对着穴位,陈强顿时觉得,这钱花的值。
  “这位客人真是够壮实的,是不是练武的?”按摩师傅跟陈强闲聊道。
  天津武门兴盛,有很多人练武,所以师傅把陈强当成了习武之人。
  “不是,我是练体育的。”陈强开口答道。
  “哦,原来是练体育的。”按摩师傅应和了一声,也不知道他到底明不明白,什么是练体育。
  过了一会,陈强又去拔罐师傅那里,那拔罐师傅也一样,问陈强是不是练武的,还说如果陈强身上有血瘀的话,可以找他来活血化瘀。
  泡完澡,陈强穿好衣服,站在门前的大镜子边整理衣容。
  “按摩师傅和拔罐师傅都说我长得壮实,现在照照镜子,我好像真的变壮实了。”陈强望着镜子里的自己,他发现自己长高了,也变强壮了。
  随后他又摸了摸自己的裤裆,觉得好像是变大了一些。
  “难道说我的身体开始发育了!”陈强心中一喜。
  对于男性来说,十六岁到十八岁,是一个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大多数男性都会在这个年龄段长高长胖。
  未来的NBA当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浓眉哥”安东尼·戴维斯,高一的时候只有一米九,高中毕业后长到了2米08。“魔兽”霍华德,高一打控卫,高三打锋线,到了高中毕业直接打中锋。华裔的林书豪,高一的时候只有1米61,高中毕业后已经超过一米九了。最著名的还是“海军上将”罗宾逊,16岁时不到1米7,高中毕业时长到了1米98,大学毕业参加NBA选秀时,身高达到了2米16。
  科学早已经证明,体育运动的确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身体生长和发育,患有侏儒症的梅西,也是靠着科学的训练,长到了一米七。
  陈强作为体育大学的教授,见过很多运动员长高的案例,所以他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便意识到,只要营养足够,再加上合理的体育锻炼,他的身体必然会变得更加强壮。
  之前的陈强一直对自己的身体天赋耿耿于怀,跟刘长春相比,陈强的身体天赋的确是太一般了。
  不过现在,陈强却看到了希望,他知道自己的身体还可以变得更强,身体素质也可以变得更好。
  对于运动员来说,身体素质更好,也就意味着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太好了,我的身体还在生长,我还可以变得更高,更壮,恩,还有更长。”


第八十七章 出场费
  日本,东京师范大学体育场。
  两名运动员风驰电掣般在赛道上奔跑,然后双双冲过了终点。
  冲过终点后,吉冈隆德放慢了脚步,略显失望的回头看了看终点线,然后对另一位运动员说道:“南部前辈果然还是技高一筹,我又输给你了!”
  那位“南部前辈”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吉冈君,你还年轻,未来你的进步空间还很大,所以你超越我只是时间的问题。你现在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你应该瞄准世界纪录!”
  此时,负责在终点处计时的教练却一脸兴奋的跑了过来。
  “吉冈君,你的成绩是10秒7,你已经平了亚洲的纪录了!”
  “南部君,你的成绩是10秒6,如果这是正式比赛的话,你将创造一个新的亚洲纪录!”
  两位运动员同时失神了几秒钟,亚洲纪录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有诱惑性的。
  “可惜啊,下一届远东运动会要等到三年之后,否则的话,我一定会战胜那个中国的陈强,将亚洲纪录夺回来!”吉冈隆德话语间带着一股狠劲。
  “如果你想复仇的话,永不了等三年!”一个声音突然从远处响起。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远处走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这人大家都认得,姓中野,乃至日本体育协会会长岸清一麾下的一名秘书。
  “原来是中野君来了。”教练立刻招呼道。
  中野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岸清会长让我看,看一下吉冈君和南部君的训练情况。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两位可以参加下个月在京城府举行的运动会。”
  “又有比赛啦?”吉冈隆德和南部忠平同时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
  只听中野接着说道:“这一次,不仅仅有朝鲜人参加比赛,而且我们大日本体育协会,还打算邀请中国运动员陈强。”
  听到陈强的名字,吉冈隆德虎躯一震。
  中野则继续说道:“吉冈君,如果你想要复仇的话,就利用这最后一个月的时间抓紧训练吧,到时候,在京城府的赛场上战胜陈强,把‘亚洲最快’的名号夺回来!”
  ……
  中野回去之后,将吉冈隆德和南部忠平的训练情况告诉了岸清一。
  “这是个好消息,吉冈隆德已经达到了亚洲纪录的水平,而南部忠平比亚洲纪录还要快了0。1秒,这次我们让南部忠平把训练重心放在短跑上,果然没有错!”岸清一兴奋地说道。
  南部忠平是一个跳远兼短跑的运动员,之前的远东运动会上,他为了保证拿到跳远的冠军,没有去参加短跑运动。而如今,为了夺回“亚洲最快”的称号,岸清一要求南部忠平加强短跑的训练,从成绩上看,效果很不错,南部忠平比吉冈隆德还要更胜一筹。
  “这次京城府的运动会,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不仅仅要从中国人手中夺回‘亚洲最快’的称号,还要像朝鲜人展示我们日本体育健儿的强大!”
  “朝鲜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而现在朝鲜是帝国的领土,但是有很多朝鲜人,依旧盼望着曾经的宗主国可以去解救他们!”
  “这一次,我们要当着无数朝鲜人的面,击溃那个陈强,我们要让朝鲜人知道,中国跑的最快的运动员,也只能是我们日本健儿的手下败将!我们要让朝鲜人认识到,中国人只是一群东亚病夫,我们大和民族才是全亚洲最优秀的民族,朝鲜人乖乖的为帝国效力,不要在幻想中国人回去解救他们了!”
  ……
  赛道上,陈强一口气跑到了终点。
  11秒以内的成绩,任务完成,陈强获得了50积分。
  “果然,我最近的身体在变强壮,跑进11秒以内要比以前轻松多了。”陈强捏了捏大腿上的肌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还只是个开始,未来的两年,我的身体还会变得更强壮,等到我二十多岁,处于田径运动员身体巅峰的时候,说不定真的有可能跑进10秒以内!”
  这个时代用的是手计,手计的10秒也就相当于是电子计时的10。24秒,放在后世连世界一流水平都算不上。
  伦敦奥运会百米短跑的奥运A标提升到了10。18秒,奥运B标是10。24秒,也就是说即便是陈强跑了一个手计的10秒,放在伦敦奥运会上,也才刚刚达到参加奥运会的最低标准。
  陈强正摸着腿上的肌肉自嗨呢,远处一位南开大学的助教跑了过来。
  “陈强,去一下接待室,有个日本人找你。”助教开口说道。
  “日本人?我不认识什么日本人啊!”陈强愣了愣。
  “是领事馆来的人。”助教补充道。
  “好,换身衣服马上过去。”陈强脱下了已经被汗水浸透的背心,套上了一件干的衬衫,便向着接待室走去。
  接待室里,陈强见到了那个日本人,他叫北岛志郎,不到三十岁,是日本驻天津领事馆的一名工作人员。
  北岛志郎自我介绍后,便将一封信件似的东西交给了陈强,同时开口说道:“陈君,这是一封邀请函,我们日本体育协会向邀请您,参加下个月的京城府竞技大会。”
  “京城府?在哪?远么?”陈强下意识的问道。
  旁边南开大学负责接待北岛志郎的老师小声对陈强解释道:“京城府就是朝鲜的汉城,京城府是日本人后来改的名字。”
  “原来是首……汉城啊!那从天津坐船就能到吧。”陈强有差一点将“首尔”两个字脱口而出。
  “京城府”是日本人起的名字,陈强之前为了考试,复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并没有学过这个名字,显然中国对于“京城府”这个名字还是不承认的,中国人还是习惯称其为“汉城”。
  然后陈强打开了信封,仔细看起了邀请函。这邀请函有两张,前面是一张是日文,后面一张是中文,都盖着日本体育协会的印章。内容大体是要请陈强参加京城府运动会。
  对面的北岛志郎还等着陈强回话,而陈强却不急不慢地问道:“北岛先生,请问这个京城府竞技大会,冠军的奖金是多少?”
  “纳尼?冠军不都是发个奖杯么?对了,还有锦标,什么时候有过奖金了?”北岛志郎一脸懵圈,他从来不知道,比赛还有奖金这么一说。
  其实这个时代,美国和欧洲的职业体育,早就有了比赛奖金,但是在亚洲,体育整体是落后的,所以根本就没有奖金这种东西。
  思考了良久后,北岛志郎开口答道:“陈君,这个比赛的冠军是没有钱的。”
  陈强点了点头,而后开口说道:“北岛先生,您要知道,从天津到朝鲜,船票的价格对于我来说,是很昂贵的。而且抵达朝鲜以后,吃饭、住宿,都要花钱。如果比赛没有奖金的话,我恐怕无法去参赛,因为我没有钱。”
  听了这话,那位南开大学的老师有些坐不住了,堂堂南开大学,不至于连去一趟朝鲜的船票都买不起!
  他刚想说船票由南开大学出,可陈强却瞪了他一眼,意思是你别多嘴。于是乎老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北岛志郎却是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是我们忽略了陈君的经济情况。对此,我向您表示歉意。”
  这北岛志郎也是实在,竟然站起身来,真的对着陈强深鞠一躬表示道歉。
  没钱买船票,的确是个理由,况且陈强也是真的穷。
  但是北岛志郎来之前,所接到的命令是无论如何也要让陈强去京城府参加这次比赛。于是北岛志郎接着说道:“陈君,如果你没有经费参赛的话,我们日本领事馆可以负责您参赛经费。”
  日本驻天津领事馆是日本华北地区的总领事馆,管辖青岛、济南、张家口、太原等地的日本领事馆,权力很大,资源也多,负责陈强去朝鲜的衣食住行,完全是没有问题。凭着北岛志郎的权限,就可以直接答应这件事。
  听到日本人出经费,那个南开大学老师总算是明白,为什么陈强冲着自己使眼色了,原来就是为了让日本人出钱。
  南开大学省了钱,还让日本人掏了钱,老师心里顿时美滋滋的。
  陈强则露出的笑容:“非常感谢贵方的慷慨。接下来,咱们商讨一下出场费的事情吧?”
  “纳尼?刚才是奖金,现在怎么又多了一个出场费了?听这个名词,这还是在要钱么?运动员参加比赛,不应该是为了荣誉吗,为什么还要钱?”北岛志郎再一次懵圈了。
  欧美国家的体育运动,也早有了出场费这种东西,但是亚洲的体育整体落后,也就没有出场费这么一说。
  陈强依旧是不慌不忙,只听他开口解释道:“北岛先生,我去朝鲜参加比赛,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我正在上大学,参加比赛会占用掉我读书的时间和精力,等到比赛完毕后,我还要用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补课。您要知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日本体育协会邀请我参赛的话,是不是应该给我一些经济上的补偿?”
  此时北岛志郎就算是再老实,也听出来,陈强这是变着法的要钱。
  北岛志郎真的想冲上去,狠揍陈强一顿,在北岛志郎看来,我堂堂的大日本帝国邀请你一个中国人参加比赛,那是给你面子,而且还衣食住行的费用还都是日本出,你一分钱都不用花,这已经是天大的让步了!可你这个中国人竟然还额外要钱!这简直是太得寸进尺了!
  不过北岛志郎毕竟是外交官,这搞外交的,都是脸上一套背后一套,即便是再愤怒,或者是再高些,也不会表现的脸上。
  只听北岛志郎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口说道:“陈君,你需要多少的出场费?”
  “北岛先生,我去朝鲜参加比赛,来回路上的时间,到了朝鲜以后准备的时间,还有比赛的时间,算起来怎么也得十天左右吧,我觉得这个数字比较合适。”
  陈强笑着伸出了五根手指。
  陈强觉得,花费十天的时间去参加一个比赛,要50块大洋并不为过,平均一天下来才5块大洋的误工费,日本人应该能够答应。
  然而北岛志郎却很决然的摇了摇头:“陈君,500日元太多了,我方是不可能答应的!”
  陈强心中猛地一震。
  “我只是想要50块大洋啊,怎么就变成了500日元了!这北岛志郎可真大气,上赶着给我送钱啊!”


第八十八章 抗争者
  1897年日本开始实行金本位以后,日元一直都是很坚挺的,1美元兑换2日元的汇率,持续了二十多年,即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导致日本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