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体育人-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杰克·克拉玛觉得自己很幸运,他找到了一个自己爱好的、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工作。
  另外这份工作的薪水还很不错。
  至少从这一个月来新型网球拍推广的情况看,杰克·克拉玛是赚了一大笔钱,比他在海岸警卫队时赚得要更多。
  而且在推销网球拍的过程当中,杰克·克拉玛还结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在杰克·克拉玛看来,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士就是他的天使。
  爱情和事业双丰收的杰克·克拉玛,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人生赢家!
  ……
  此时,真正人生赢家陈强正在小贝克兰的实验室里,听着小贝克兰再介绍实验室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几款粗细不同的尼龙绳。
  陈强对于尼龙绳完全不感兴趣,可是小贝克兰却恰恰相反,只要是塑料有关的制品,小贝壳都是兴趣十足。所以军方对于尼龙绳的反馈还没有来,第二批尼龙绳的订单也是遥遥无期,小贝克兰却已经研发出了好几款新型的尼龙绳。
  听着小贝克兰不断的介绍自己完全不懂的尼龙绳,陈强倍感无聊,他废了好大的功夫,终于将话题重新引到了新型网球拍上。
  “自从你拿到美网冠军以后,新型网球拍的销量就不断的提升,还记得我们的仓库之前充满了退货么?现在仓库已经清空了,所有的货都已经发出去了,而且还有新的订货单,你找的那个杰克·克拉玛真是一个做销售的好材料,我们的网球拍作坊,接下来即便是全力生产,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你说咱们要不要扩大一下生产的规模?”小贝克兰开口说道。
  陈强想了想,开口答道:“我觉得暂时不用扩大网球拍的生产规模,据我判断,现在网球拍销售的这么好,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刚刚获得了美网的冠军,热度还没有消散,这使得新型网球拍会有不错的销量;第二是因为新型网球拍刚刚上市,由于价格更便宜,所以暂时填补了市场对于底价网球拍的需求,而随着买新型网球拍的人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饱和,新型网球拍的销量也会出现下降。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盲目扩大产能的话,等到市场日渐饱和的时候,反倒是会亏本。”
  “说的有道理啊!”小贝克兰露出了赞成的表情,随后接着道:“我觉得你做生意真的比我强。”
  “这话你说了可不止一次了。”陈强笑着说道。
  小贝克兰则开口说:“从最开始的呼啦圈,然后到保龄球,再到新型网球拍,我发现你赚钱的产品都是体育用品,我觉得你应该搞一个体育用品公司,然后就专门卖体育用品赚钱。”
  “体育用品公司?”陈强微微一愣,突然觉得这还真是一个好主意。
  论对体育用品的了解,这个时代没有人比陈强更强,陈强要是开一个体育用品公司的话,只需要按照未来体育发展的方向,随便改进几种体育用品,就能赚到钱。
  “怎么,你有兴趣开体育用品公司?”小贝克兰顿时露出了一副谄媚的表情,接着说道:“你要真的开体育用品公司的话,也算我一股呗!我相信,跟着你卖体育用品,肯定能赚大钱。”
  “行啊,我要是开体育用品公司,一定叫上你。”陈强随口答应道。
  就在此时,敲门声响起,小贝克兰的秘书匆匆的走了进来。
  “发生什么事情了?”小贝克兰不由得问道。
  “哦,刚刚得到一个好消息,所以我特地来通知陈先生。”秘书转向陈强,接着说道:“陈先生,就在刚刚,众议院通过废止《限制华人移民法》!”
  听到这个消息后,陈强脸上也露出了喜色。
  美国的《排华法案》终于被废止了。


第三二零章 全明星赛
  对于全体的华人来说,美国废除《排华法案》的确是一个好消息,虽然《排华法案》对于陈强这种有钱人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但能够废除掉这一个对华人充满歧视的法案,绝对是一件好事。
  此时中美两国已经达成了军事同盟的关系,双方要携手努力共同对付日本,那么这个对中国充满歧视的《排华法案》就有些不合时宜了,于是美国高层便开始商讨废除《排华法案》。
  10月11日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咨请美国国会废除《排华法案》,经过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审议,最终在10月21日,众议院宣布通过废止《排华法案》。10天的时间通过一项政令,这对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来说绝对是高效率的,放在未来的话,总统刚上任提出一项法案,等他坐满八年,国会依旧在讨论这项法案的情况也是常见。
  事实上《排华法案》这种东西对于那些有钱有势的华人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就比如孔大公子,虽然他是华人,来到美国以后照样吃喝玩乐置办产业,甚至还可以钻美国政策的漏洞去卖汽车,《排华法案》在他眼里就是摆设。
  再比如陈强,原本就是个全世界知名的运动员,名气摆在那里,自然也不会受到排华法案的约束,美国甚至很希望陈强这种有能力的人加入到美国国籍当中。等到陈强赚了大钱以后,排华法案就更加对陈强没有效果了。
  然而对于那些待在美国的普通华人来说,《排华法案》的影响就非常大了,因为《排华法案》的制约,华人在美国得不到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地位甚至不如非洲裔居民。美国的非洲裔居民,虽然是二等公民,平时也是受到种种限制,但好歹名义上算美国“公民”,但由于《排华法案》的限制,华人却连“公民”都算不上。
  所以《排华法案》的废除,对于在美生活的普通华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虽然美国社会的歧视依旧回存在,对有色人种不公平的对待依旧会存在,而且在未来也没有解决,但至少在法律上,给予了在美华人更多的机会。
  陈强离开了小贝克兰的实验室,在返回的路上,陈强脑子里却是小贝克兰那个开设体育用品公司的建议。
  对于陈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好建议,在这个时空,论及对体育用品的了解,没有人能够比得过陈强。陈强知道哪些体育用品可以赚钱,知道该如何去推广各种体育用品,更知道未来体育用品的发展趋势,知道未来的各种体育用品是什么样子的。凭着陈强脑子里的知识,若是他开体育用品公司的话,必然是年年推出新品,而且还都是最潮流的东西。
  “体育用品的确是一个大生意,在未来这个可是每年上千亿美金的大市场。真要是开体育用品公司的话,得好好的筹划一番才行。”陈强心中暗道。
  体育用品的门类实在是太多了,这个称呼也太笼统了,可以说在进行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的过程当中,所有涉及到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体育用品。
  像是篮球、足球、排球,这些自然是体育用品;网球拍、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也都是体育用品;健身用的杠铃、哑铃、跑步机、动感单车,同样是体育用品;短跑用的鞋子、踢球用的鞋子、打篮球用的鞋子、哪怕是日常晨跑用的鞋子,依旧是体育用品;比赛时候的衣服、训练时候的衣服、混健身房时穿的大背心、练瑜伽的瑜伽裤,也是体育用品;甚至公园里大爷锻炼身体耍的大宝剑,大妈跳广场舞用的扇子,也可以划归体育用品的范畴。
  单说体育用品的话,实在是太杂了,数都数不过来。
  然而陈强却知道,在未来,所有体育用品中最赚钱的,毫无疑问就是鞋子。
  经常锻炼身体的人,鞋子是一种消耗品,当然游泳运动除外。
  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几天磨平一双鞋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是普通的体育爱好者,每天运动两小时,一双运动鞋也很难撑过半年。所以运动鞋的更换频率是比较高的。
  而运动鞋之所以赚钱,就是因为运动鞋中有一个特殊的种类,那就是篮球鞋。
  篮球鞋跟其他体育运动的专用鞋不同,篮球鞋是可以在平时日常生活里穿的,而且穿起来还比较的舒服,像是走路或者工作一点儿都不耽误。其他体育运动的专用鞋就不一样了,比如短跑的钉子鞋,不可能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前脚掌有钉子穿着不舒服是一方面,关键是不方便,在室内的话说不定把人家的地板给踩坏了。
  篮球鞋的耐久性、支撑性、稳定性、舒适性都很不错,所以它可以融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了人们日常穿搭的一部分,再加上未来很多的“潮人”喜欢穿篮球鞋,所以篮球鞋成为了所有运动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篮球鞋的价格也是一点儿都不便宜,不说后世那些炒鞋的人把篮球鞋炒出天价,单说篮球鞋正常的官方售价,也要比普通的皮鞋或者休闲鞋贵的多。那种大品牌的篮球鞋,一千块只能算是入门级的,专业玩鞋的人穿出去都觉得丢脸,耐克和阿迪达斯这两个品牌几千块一双的篮球鞋多的是,很多款式甚至还需要预约才能买得到。
  而其他种类的鞋子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谁要是花一千块买一双休闲鞋,估计别人会觉得你小子是不是疯了?花一千块钱买那个破玩意!
  售价高自然也就意味着利润大,一千块一双的篮球鞋,成本怕是连一百块都没有。耐克靠着卖篮球鞋,硬生生的将自己卖出了1500亿美金的市值,一年的营收就高达400亿美金,花上亿美金签个球员代言眼睛都不眨一下。
  至于其他的体育用品,全都加起来都未必有鞋子的利润高。称霸乒乓球运动的红双喜,一年卖上十亿人民币就已经很开心了;威尔胜的网球拍堪称世界顶级,然而他们的球拍销售额还不如耐克卖球鞋的一个零头。
  陈强当然知道篮球鞋的巨额利润,如果让他开体育用品公司的话,他当然会将鞋类作为公司的主打产品。陈强的脑子里可是记得很多经典款式运动鞋的样式,让他来设计运动鞋的话,只需要抄袭几个未来的畅销款式,就可以轻松的碾压其他竞争对手。
  “我要是开一个体育用品公司,然后做鞋子,那以后就没有耐克或者阿迪达斯什么事了!”陈强得意洋洋的想,然而下一秒,陈强却又意识到,自己太想当然了,这鞋子可不是说做就能做的,至少在战争期间是做不了的。
  因为美国对战略物资的管制!
  放在当时的中国,很多百姓都是自己做布鞋穿,家中的女人纳鞋底,缝鞋面,包揽一家人的鞋子,穿鞋完全自给自足。
  美国人可没有这么好的手工艺技巧,他们的鞋子全都是靠买的,而制作鞋子也是靠制鞋工厂。美国人也不穿什么老北京布鞋,他们的鞋子主要是皮革和橡胶做的。而皮革和橡胶都可以用于战争当中,都是战略物资,所以在二战期间是受到管制的,因此制鞋的原材料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手。
  由于橡胶资源吃紧,1942年底的时候,美国曾经颁发了一个鞋子限量配给供应的法令,此时美国的普通老百姓买鞋也是受到限制的。当然美国的资源丰富,工业生产能力也强,即便是鞋子进行配给,但配额数量也足够普通老百姓使用,而且还有富余。
  美国的制鞋业也从军队中得到了大量的订单,生产各种作战用的鞋子,军靴、适合多重地形的野战鞋、海军需要的防滑鞋等等,成为了制鞋业的主流产品,也正是因为为军队生产鞋子,那些制鞋工厂才能够获得制鞋用的原料。
  “我这个卖鞋的计划,至少在1945年以前是行不通的,现在根本就得不到制鞋的材料。皮革的话还好说一些,多花点钱还能收到牛皮和猪皮,但橡胶这东西,没有军方的批准是真的拿不到。要是现在能有合成橡胶就好了。”陈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二战期间,合成橡胶工业最发达的是德国,由于德国无法获得天然橡胶的资源,所以只能去研究合成橡胶,在二战期间德国人使用的丁苯橡胶,性质与天然橡胶已经很相似了。
  除了的德国之外,苏联的合成橡胶工业也很发达,因为苏联也没有橡胶资源,所以只能研发合成橡胶替代。
  而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一直控制着菲律宾,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夏威夷和巴西作为后盾,所以不缺乏天然橡胶的来源,因此美国的合成橡胶工业并不发达。
  美国是在二战之后才开始大力研究合成橡胶的,而与天然橡胶几乎相同的聚合乙烯橡胶,要到1955年才被研发出来。
  “现在找不到合成橡胶,只能自己搞。合成橡胶这东西应该与塑料有相通之处吧,不知道小贝克兰能不能研发出来。”陈强又打起了小贝克兰的主意。
  在战争没有结束,或者合成橡胶没有研发出来之前,陈强只能暂时放弃了开设体育用品公司的计划。
  然而想到以后要造篮球鞋,陈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新篮球联盟的事情。
  最近几个月,陈强将纽约尼克斯队完全交给了球队经理爱德华·爱尔兰去打理,陈强也没有再去参加新联盟的篮球比赛。
  战争虽然影响了美国的体育产业,但是新篮球联盟凭借着新的规则和新的打法,还是吸引到了很多的观众,至少第一个赛季结束之后,算是在美国的体育界站稳了脚跟。随后新篮球联盟又举行了选秀活动,同样是非常的成功。
  如今新联盟的第二个赛季已经开始,球队还是原来那些球队,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毕竟这个特殊的年代,各大体育联盟几乎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有钱的老板们也不会去投资新球队,所以也就没有新的球队加盟。
  而球员则换了一大批,各队越来越适应新规则和新打法,所以在球员配备上也进行了更新,这也使得比赛变得更加的精彩。
  总的来说,新篮球联盟虽然没有进行扩张,但总体发展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这是战争时期,文艺或者体育一类的事情能够维持现状就算是不错了。
  陈强当然不会因为战争时期的原地踏步就感到满足,此时他打算亮出一个新的武器,那就是全明星赛。
  ……
  纽约,各支球队的负责人又聚集在一起,他们面前摆着的是一份有关举办全明星赛的策划书。
  “全明星赛?这是在模仿棒球的MLB大联盟么?”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开口问道。
  “灵感的确来源于MLB的全明星赛,但是在具体细节上有很多的变化。”陈强回答道。
  美国的四大体育联盟当中,最先举行全明星赛的是棒球的MLB联盟,早在1933年的时候,MLB就在芝加哥举办了第一届的棒球全明星赛。而后除了1945年之外,MLB每一年都会举办全明星赛。
  历史上的NBA第一届的选秀,则是在1951年举行的,当时刚刚创办四年的NBA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于是NBA的高层决定效仿MLB,选出最优秀的球员搞一场对抗赛,最终在波士顿花园举办了首届的NBA全明星赛。
  在1943年的时候,MLB的全明星赛已经走过来十年的历程。所以当各支球队的高层看到陈强这份有关全明星赛的策划书时,首先想到的便是MLB的全明星赛。
  众人耐着性子继续看下去,果然发现了陈强这份策划书的不同之处。
  “技巧挑战赛?挑战什么技巧?”
  “投篮大赛?是比谁投篮更准么?”
  “扣篮大赛?听起来门槛有点高啊,一般的球员可是扣不了篮的。”
  众人开始讨论起来,大家互相交换着意见。
  陈强则是拿起手中的咖啡,抿了一小口,笑盈盈的望着大家讨论。
  片刻后,讨论的声音渐渐停止,陈强这才站起身来,开始讲解自己的策划书。
  “诸位应该都看到了,我计划中的全明星赛,并不是单纯的找两队球员打一场对抗赛,除了对抗赛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另外我还打算邀请著名的歌星在现场表演,我要将我们的全明星比赛,变成一场篮球的盛会,变成一个球迷的节日!”


第三二一章 简化规则
  陈强开始详细讲解全明星赛的策划书。
  “技巧挑战赛,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比拼技巧的比赛,我打算挑选几名各方面技巧都比较好的运动员,他们需要完成运球、传球、上篮和投篮等几个固定的环节,谁用时最少,谁将获得技巧挑战赛的胜利。”陈强开口介绍道。
  “这听起来并不困难,运球、传球、上篮和投篮,可都是球员的基本功,这样比拼基本功的比赛,会有乐趣么?”有人开口说道。
  “所以我会在比赛场内设定障碍物,并且规定路线,以增加比赛的难度。”陈强用比划道:“比如我可以设置几个固定的人偶,球员需要运球绕过这些人偶;再比如我可以放置一个竹筐,球员必须要在一定距离内将球传进球筐当中。”
  “就好像是关卡么?这样好像有些意思了。”那人开口说道。
  历史上NBA第一届全明星技巧挑战赛是在2003年举行的,当时之所以举行技巧挑战赛,是因为2002年的梦五队输的有些难看。那一年的篮球世锦赛是在美国印第安纳举行的,本土作战的梦五队先后被阿根廷和前南斯拉夫给教训,结束了美国男篮在国际大赛中的58连胜,并且第一次无缘世锦赛四强,这使得整个美国篮球丢尽了脸面。
  美国队在赛后总结中意识到,球员们对于身体对抗和个人表演的崇尚以及对于基本功的疏忽是梦五队落败的关键,为了激励球员们重视“运、传、投”这三项基本技巧,也为了让美国篮球可以重拾失去的光环,于是2003年的全明星周末增加了技巧挑战赛的环节。
  最初几年的技巧挑战赛的确是顶尖控球后卫的赛场,看看冠军获得者就知道,比如巅峰时期的基德,巅峰时期的纳什,巅峰时期的德隆,巅峰时期的罗斯,巅峰时期的帕克等等。而后来技巧挑战赛却成了大个子表现自己的秀场,唐斯、波尔津吉斯、约基奇、恩比德、武切维奇,一群七尺长人跑来参加技巧挑战赛。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个子球员的技巧就一定很差,但跟那些巅峰时期的顶尖控球后卫相比,大个子的技巧真的是要逊色很多,波尔津吉斯就算是身法再灵活,能比得过巅峰的基德和纳什?让他们参加技巧挑战赛,更多的是为了娱乐性和收视率,而不是真正的决出那个技巧的冠军。
  随着技巧挑战赛规则改变,比赛也从原来拼篮球基本功,变成了谁能投中一个超远距离的三分球。由于规则允许三次传球失败后可以跳过此环节,对于不善于传球的大个子来说,大不了就是瞎扔三次,然后赶紧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也不会损失太多的时间,只要是最后一球能够尽快的扔进,差距就会追回来。所以技巧挑战赛上出现了那种开始落后很多,却靠着一个中场位置三分球反败为胜的场景。
  或许这也代表篮球运动发展的一种趋势,你可以运不好球,可以传不好球,但三分球一定要足够的准确,三分球的射程一定要尽可能的远,这样才能够取得比赛的胜利。
  对于未来的球迷或者球员来说,持续了十几年的技巧挑战赛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甚至很多人将其看作是无聊的作秀,就连参赛球员本身对于技巧挑战赛的冠军也并不是那么的在意。
  然而对于四十年代的人来说,陈强所提出来的技巧挑战赛真的是太新颖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比拼技巧的方式。
  原本众人都以为,陈强搞出来的这个全明星赛,跟棒球MLB的全明星赛一样,只是挑选两队人打一场比赛,如今听了关于技巧挑战赛的介绍以后,众人都已经意识到,陈强所设计的这个全明星赛绝对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此时陈强又开始介绍起了投篮大赛。
  “投篮大赛,当然是在比谁投篮更准,我这里采取的是定点投篮的方式,一共有五个投篮点,底脚对称有两个,45度角对称有两个,最后一个在罚球线,五个投篮点的距离都差不多。”陈强开口介绍道。
  “也就是说在每个投篮点投一个球,比谁最终投的准么?那要是五个点都投进了怎么办?”又有好奇宝宝开口问道。
  “每个投篮点不是投一个,而是投五个球。这样一来每个人要完成二十五次投篮,二十五次投篮都投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陈强回答道。
  “的确如此,即便是精准的射手,想要在这个距离上的五个投篮点,连续投中二十五球也是很困难的,需要很精确仔细的瞄准。”有人点头称是。
  陈强则接着介绍道:“除此之外,我还限定的投篮的总时间,目的是让参赛球员不可能无限制的瞄准篮筐,他必须要尽快的出手,这样才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投篮。”
  “这是一个好主意,可以避免球员瞄准很久然后再出手,那么球员会出现更多的失误,命中率也会下降,这样回更容易分出胜负。”有人应和道。
  “我也考虑过出现平分的情况,所以一旦出现份数相同的情况,那么就加赛一轮,我想以我制定的赛制,连续两轮分数都一样的可能性并不大。”陈强开口说。
  陈强的投篮大赛自然是脱胎于未来全明星赛的三分球大赛,但是在四十年代的篮球运动中,还没有三分线,所以陈强将投篮点设定在了罚球线的那种距离上。以当时球员的投篮技术来说,这已经算是远投了。
  而且陈强也没有引入后世三分球大赛的彩球机制。
  在后世的三分球大赛当中,投中一个橘色球算一分,而投中一个彩球是要算两分的,彩球的出现使得三分球大赛变得更加刺激,前面普通球多丢几个无所谓,只要彩球投中了,那么分数就能够追上来。
  而陈强之所以没有引入彩球机制,首先是不想将所有的创意一股脑都拿出来,其次也是以为这是第一届篮球的全明星赛,搞出来技巧挑战赛、投篮大赛和扣篮大赛已经算是够花哨的了,若是再把规则复杂化的话,普通球迷一时间可能会接受不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对于参加会议的这些球队的管理层来说,投篮大赛的规则都要琢磨一下才明白,普通球迷恐怕真的得想半天才能完全搞懂。
  而且未来的三分球大赛是要比两轮的,第一轮算是初赛,第二轮是决赛。而陈强也没有打算搞那么的复杂,投篮比赛只用一轮决胜负,目的也是避免规则搞得太复杂,球迷接受不了。
  对于后世的球迷来说,全明星的三分球大赛已经看过很多年了,对于规则也是了如指掌,然而对于四十年代的人来说,这毕竟是一种新鲜事物,理解起来也是要花费一些功夫的。规则太复杂反而会让球迷失去兴趣。
  紧接着陈强又介绍起了扣篮大赛。
  对于未来的全明星赛来说,扣篮大赛可以说是一个核心的比赛内容,其热度甚至不亚于最后一天的全明星对抗赛。
  在1984年以前,全明星赛只有一样内容,那就是东西部全明星的对抗赛。到了1984年之后,扣篮大赛这项扣人心弦的比赛想入第一次进入到了全明星赛当中,从此以后全明星赛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扣篮大赛为全明星周末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热度,可以说没有扣篮大赛,就没有如今的全明星周末。
  同时扣篮大赛也成就了很多传奇运动员,给全明星赛带来了很多难以忘怀的经典时刻。乔丹的罚球线扣篮被誉为扣篮大赛中最经典的一刻,也在后来的扣篮大赛中被无数参赛者致敬和模仿。卡特的360度大风车,更是将扣篮这项篮球技术,变成了一项艺术。相信每一个球迷的脑海中,都能回味起一次或者数次精彩的扣篮大赛。
  毫不夸张的说,扣篮大赛是整个全明星周末的灵魂。对于很多球迷来说,他们可以不去看新秀挑战赛、可以不去看技巧挑战赛和三分球大赛,也可以不去看全明星对抗赛,但他们绝对会去看扣篮大赛,即便是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全明星周末,也会去专门的找视频回看一下扣篮大赛的精彩过程。
  如今陈强要搞全明星赛,当然要将扣篮大赛引入到全明星赛当中,而且还要作为核心项目进行宣传。
  只不过除了陈强之外,在场的其他人还理解不了扣篮大赛的重要意义。
  扣篮是很看身体素质的,而在四十年代,还没有黑人球员参加职业篮球的比赛,所以球场上也没有那种身体素质爆棚的肌肉棒子,白人运动员在弹跳方面天生要比黑人差一大截,当时很多职业篮球运动员是无法完成扣篮的,四十年代的扣篮,往往都是那种两米以上的球员才能完成了技术,甚至很多身高两米的球员,弹跳都不足以扣篮。
  所以说在四十年代举行扣篮大赛,绝对是大个子的比拼。而且由于身体素质的限制,这些参赛的大个子球员恐怕也很难做出花哨的技术动作,他们或许只能做一些比较基础和简单的扣篮。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毕竟四十年代的篮球,扣篮本身就是一种新鲜事,在比赛当中极其罕见,四十年代的球迷也没啥见识,他们也没有见过很花哨的扣篮,估计简单的空中接力扣篮,就足以惊得球迷合不拢嘴。
  只听陈强开口介绍道:“扣篮大赛的评分机制与技巧挑战赛和投篮大赛不同。技巧挑战赛中,评分的标准是时间,谁完成规定技术动作的所用的时间更少,那么谁就是冠军;投篮大赛的评分标准则是命中率,谁投进的球越多,谁的就是冠军。然而进行扣篮比赛的话,我们却无法找到一个统一规范的评分标准,来决定最终的冠军归属。”
  “那你准备怎样来确定胜负么?”有人开口问道。
  “既然没有统一规范的评分标准,那么我们就只能采取打分制了,通过主观判断来确定谁是获胜者。”陈强回答说。
  “由谁来打分?是我们么?”又有人问道。
  “当然不能是我们的人,这样球迷会质疑我们的公正性。所以我打算邀请四到五位篮球名宿来打分,这也可以保证打分的专业性。这样球迷们即便是质疑打分的公正性,也不会怪在我们的头上,而且我相信那些篮球名宿为了自己的颜面,也会尊重事实,不可能乱给分的。”陈强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扣篮大赛的规则,每个参赛选手完成两个动作的扣篮,两次扣篮的份数相加,成绩最高者就是最终的冠军,我想各位对于这个规则没有意见吧?”
  “你想的非常周到,也非常合理。”众人纷纷回应道。
  未来的扣篮大赛也是要比两轮,陈强同样是不打算搞那么复杂,同样是一轮定胜负,毕竟扣篮大赛这种东西是第一次出现,规则越简单越直接,球迷越容易理解。等到以后球迷们熟悉了规则,再进行改进也不迟。
  敲定了技巧挑战赛、投篮大赛和扣篮大赛的事宜之后,接下来讨论的是全明星对抗赛。
  “这个全明星对抗赛,你打算用什么方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