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体育人-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谈判?呵呵,他要是真来谈判就好了!”孔大公子冷哼一声,接着说道;“TV这次来,名义上是来谈判,实际上是来断我财路的!”
  “此话怎讲?”陈强开口问道。
  “这些天,TV频频拜访美国主管贸易的官员,还见了好几个做国际贸易的商人!我听说TV跟美国人谈的事情是重新打通滇缅公路之后,要向国内大举进口商品,这摆明了想要控制中美之间的国际贸易,这不是在我手里抢钱么!”孔大公子愤愤不平地说道。
  陈强瞬间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蒋夫人访美期间,孔大公子利用蒋夫人秘书的身份,结交了不少的美国政商界认识,这个时候的孔大公子已经开始布局垄断中美贸易了。
  然而孔大公子能看到,中美贸易这块大肥肉,宋先生自然也能看到,于是他利用这次来华盛顿谈判的机会,也开始进行布局,准备在未来垄断中美之间的贸易。
  毫无疑问,孔宋两家又想到一块去了,他们都打算利用中美贸易掠夺老百姓的财富,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此时滇缅公路仍然在日军的封锁当中,但随着战局的变化,盟军在各个战场上逐渐的取得了战略优势,轴心国也已经开始收缩兵力,于是重庆方面决定再派远征军打通滇缅公路这条路上的补给线。
  一旦滇缅公路重新被打通,那么美国的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进中国,中断已久的中美贸易也可以恢复。对于孔宋两家这样的大买办来说,谁能垄断中美贸易,那赚钱比印钱还快,所以谁都不愿意放弃这块肥肉。
  就在国内的政治地位而言,宋先生肯定要胜于孔老爷的,而且宋先生还是这次华盛顿谈判的代表,拥有官方身份,在垄断中美贸易这方面,宋家处于优势地位。
  而孔家的优势之处,大概就是这位孔大少爷了。
  宋先生虽然也很有生意头脑,但毕竟是身居高位,作为一个高官,脸面还是要的,很多时候还要考虑政治影响,所以做事情多少会有些顾忌。
  但孔大少爷不同,他在投机倒把上的天赋要比宋先生强,而且他本来就是个纨绔子弟,平日里也是无法无天惯了,做事情本来就不按常理出牌,更不会顾及脸面,只要能赚钱,什么不要脸的事情都能做出来。
  此时陈强心中暗自想笑,他巴不得孔宋两家为了这件事情打的头破血流,这两家都是国家的蛀虫,他们的行为不知道害苦了多少老百姓,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对面的孔大公子却不知道陈强幸灾乐祸的心情,他开口说道;“我绝对不能让TV得逞!后天的时候,TV将举行一次宴会,邀请很多美国政商界认识,我也会去。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帮我助助阵!”
  现在的陈强,要身价有身价,要事业有事业,要经营有经营,以美国人的标准看,陈强也算是个比较成功的资本家了,所以孔大公子决定带着陈强一起去参加宴会,给自己壮一壮声势。
  “那好,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陈强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下来。
  陈强并不是真的想去帮孔大公子壮声势,他只是希望孔大公子和宋先生这两只硕鼠可以斗的头破血流,最好是两败俱伤。
  在美国,无论是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孔大公子都不如宋先生,宋先生在美国的人脉关系是孔大公子无法比拟的。所以陈强要帮衬着弱势的一方,尽量缩小双方的差距,这样才能让孔家和宋家的斗争变得更加激烈。
  对面的孔大公子并没有意识到,陈强是去火上浇油的,他见到陈强答应的这么痛快,顿时喜上眉梢,只见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同时颇为兴奋的说道;“陈强,还是你够朋友,讲义气,真没的说,我先干为敬!”


第三零七章 火上浇油
  陈强打定主意要去火上浇油,让宋先生和孔大公子这两只硕鼠斗一个头破血流,所以在去参加宴会之前,陈强特意去打听一下宋先生此次来美国的目的。
  宋先生是以重庆代表的身份,来参加美英谈判的,这一次谈判代号“三叉戟”,所以也被称为“三叉戟会议”。会议的主角是美国和英国,其他盟国也派了代表前来。
  三叉戟会议原本是一个秘密会议,但是这种事情怎么可能秘密的起来!英国首相丘吉尔来访本来就是一件大事,而且还有自由法国、苏联以及中国的特使,这么一大群人来华盛顿,像是法国特使和宋先生等人还频繁的拜访美国议员,巴不得告诉全美国我来了,这三叉戟会议要是能保密才有鬼呢!
  所以这边谈判才刚刚开始,华盛顿的政商界人士就都已经知道了这次“秘密”谈判。
  在1943年春天的时候,美英两国对于战争的战略方向产生了分歧,三叉戟会员就是为了解决美英两国的分歧。
  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美国可以尽快的向意大利发动进攻,这样就能分散东线的压力,使得苏联可以有喘息的机会,同时也是向土耳其示好,希望土耳其可以加入到盟军当中。
  当时的土耳其虽然不是军事强国,但是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如果土耳其能够加入盟军的话,对于欧洲战争有着极大的帮助。
  土耳其和意大利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不算几百年前的老账,单说近代的意土战争,就使得曾经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沦陷了大片的国土。所以打击意大利,会让土耳其人感到很爽。
  然而罗斯福的想法则不同,他希望对缅甸发动进攻,重新打开滇缅公路,同时削弱日军在东南亚的势力,最好能够把日军赶出东南亚。
  丘吉尔并不赞同罗斯福的想法,他认为战争的重心应该放在欧洲,至于亚洲战场并不是那么重要,现阶段盟军应该登陆欧洲,而不是在亚洲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站在英国的角度上,自然是希望尽早的击败德国,至于遥远的亚洲战场并不重要,反正日军又打不到英国本土,英国人只要保证印度不被日军占领就行,因此丘吉尔立主进攻意大利,先解决欧洲的麻烦。
  而站在美国的角度上,日本人空袭了珍珠港,占领的阿留申群岛,还攻占菲律宾,在太平洋上击沉了好多艘美国军舰。日本人这一路下来都是在跟美国刚正面,美国当然要优先把日本人揍趴下,这样罗斯福才能够对美国民众有个交代。
  而且罗斯福也并不希望欧洲战争结束的那么快。对于美国来说,无论是苏联还是德国,甚至英国,都是美国的潜在竞争对手,罗斯福巴不得欧洲继续内耗下去,等到欧洲各国被战争榨干了,到时候美国自然就是全世界的老大了!
  进攻缅甸,打通滇缅公路,对于美国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当时的工业国家当中,美国算是唯一本土没有收到波及的,此时的美国每日都会生产大量的工业产品,一旦滇缅公路打通以后,美国的工业产品就会进入中国,从而为美国的工业带来发展。之前中国跟美国签订的一些借款协议还没有履行完毕,重庆方面还欠着华盛顿大量的钨矿、锡矿等金属矿,这些都得靠滇缅公路运出来。
  在美国内部,意见也不统一。美军太平洋司令尼米兹认为日本是一个岛国,通过海战就能战胜日本,所以无需对缅甸发动地面进攻;而以马歇尔为首的美国陆军则赞成登陆缅甸,直接对日军发动陆上进攻。
  双方的立场也是代表了各自的利益。海军巴不得跟日军打海战,最好能用军舰将整个日本围起来,这样一来美国的海军必然要下饺子,会得到极大的发展。而陆军当然也想跟日本人打陆战,军人死的多也无所谓,可以再招募,招的人越多,陆军扩充的就越厉害。
  重庆方面肯定是希望尽快打通滇缅公路的,此时重庆都已经做好了出兵缅甸的准备,就等着盟军进攻缅甸海岸,阻止日军增兵支援,而中国军队则直接出兵缅北。
  各方的立场不同,自然存在着分歧,每个国家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所以这次谈判能不能达成共识还是一个未知数。
  陈强也认识一些华盛顿的政要人士,他从这些政要口中,得知了谈判的内容,也知晓了各方的立场。
  此时的陈强忍不住在心中痛骂宋先生和孔大公子无耻。
  在夜总会的时候,陈强听了孔大公子的叙述,还以为重新打通滇缅公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就等到时机已到便开始实施。所以宋先生和孔大公子才迫不及待的想要垄断中美贸易从中获利。
  然而事实却是,打通滇缅公路的事情仍然在谈判,而且八字还没一撇呢!丘吉尔如果不松口的话,就凭着中国军队,很难战胜缅甸的日军。第一次远征军,不就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么!
  英国在印度还是部署了大量军事力量的,特别是英国驻印度的海军,是有能力封锁孟加拉湾的,一旦孟加拉湾被封锁,缅甸的日军就失去了海上增员,这对于中国远征军的进攻是十分有利的。
  而且当年远征军第一次失利之后,有一批人逃到了印度,这就是中国驻印军,这批人本来就是中国最优秀的士兵,如果能够得到充足的装备,将会是很强的战力。现如今这些中国军队都在印度,而印度又是英国的殖民地,如果英国不肯配合的话,这批中国驻印军得不到半点补给,反攻缅甸更是天方夜谭。
  所以进攻缅甸,打通滇缅公路的关键点,主要还是英国人肯配合,否则的话中国远征军很有可能再面临一次失利。
  现在丘吉尔不肯答应,打通滇缅公路就是纸上谈兵!
  按说这个时候,宋先生作为重庆方面派来的代表,应该努力的去说服丘吉尔,让他帮助远征军夺回缅甸,重新打通滇缅公路,这才是宋先生最应该做的事情。
  可这位宋先生却已经开始布局,滇缅公路重新开通以后垄断中美贸易来获利了!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宋先生已经开始琢磨怎么赚钱了。你想靠垄断中美贸易赚钱,好歹也得先让滇缅公路重开吧?
  或许对于宋先生来说,滇缅公路重开这件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给他带来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而在这方面孔公子跟宋先生一样,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甚至是牺牲国家的利益来获得个人利益。
  这一场三叉戟会议关乎着战争的方向,无论是罗斯福还是丘吉尔,又或者是法国和苏联代表,都在拼命的为国家争取利益,然而这位宋先生,却接着这个机会,拼命的为自己争取利益!
  ……
  转眼间就来到了宴会当天。
  孔大公子除了邀请了陈强之外,还带来了三个美国人,这三个美国人都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这一次也是被孔大公子请来站台助阵的。
  宋先生正在宴会厅内迎宾,孔大公子走进宴会厅,主动的迎了上去。
  “TV,好久不见啊!”孔大公子一副得意洋洋地说道。
  孔大公子没有叫“舅舅”,而是直呼宋先生英文简写“TV”,宋先生心中自然是非常厌恶,但是能够做到宋先生这个位置的人,早已经是练就了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即便是心中反感,脸上依旧挂着笑容,没有表现出一丝的负面情绪。
  孔大公子则接着介绍那三个美国人以及陈强。
  陈强与宋先生早就认识,当年宋先生还在南京当财政部长的时候,陈强就与宋先生见过面,后来宋先生担任驻美特使期间,陈强也与宋先生有过数面之缘。
  宋先生还有很多客人要招呼,也没有搭理孔大公子,让孔大公子自己玩自己的。在宋先生的印象当中,孔大公子就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二世祖,除了四处胡闹和惹是生非之外没有什么本事,说不定喝醉了还会闹事,宋先生也很担心这一点,还专门吩咐人盯着孔大公子。
  然而让宋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孔大公子却很适应这种外交场合,他游走于宾客之间,与参加宴会的客人们谈天说地,简直是如鱼得水。
  孔大公子的看家本领的确是吃喝玩乐,然而多年来靠着吃喝玩乐的历练,也使得孔大公子拥有了非同一般的社交能力。
  跟其他留美的中国人不同,孔大公子在美国期间过的是醉生梦死的生活,至于学习早就被他抛到了一边,喝酒总是比较容易交到当地朋友的,所以孔大公子也比其他留美的学子更加能够融入到美国的文化和生活当中,他与美国人的交流也更加的融洽。
  从这方面来说,宋先生是不如孔大公子的。宋先生虽然也是哈佛大学的硕士加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但宋先生在美国是正儿八经的努力学习,他不可能像孔大公子那样整日泡夜总会,宋先生对于美国生活的融入程度也远不如孔大公子。
  更何况孔大公子没有官方身份,而宋先生是有官方身份的。有官方身份的人说话时要先琢磨琢磨,因为他们每一句话都会被解读为是官方观点,万一说错了话,就算说是代表个人观点也洗不清。而没有官方身份的人说话自然要随意的多。我们正常人交朋友,也会选择那种说话很自然随意的人,而不是一开口就打官腔的人,遇到一个跟你打官腔的,交谈的时候也会觉得拘束,要是跟外交部发言人交谈,自己都会觉得累。所以在社交场合上,孔大公子先得要比宋先生更受欢迎。
  ……
  宋先生完成了迎宾接待的工作,也开始拿着酒杯,穿梭在宾客之间。
  片刻后,宋先生来到了陈强近前,两人互相问候了一句后,宋先生开口问道:“陈强,你怎么跟他混在一起了?虽然你们年龄相仿,但他除了吃喝玩乐之外,简直是一无是处,你平时还是少跟他走动,免得被他给带坏了!”
  陈强知道,宋先生口中的“他”指的就是孔大公子。
  只见陈强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其实我认识孔公子,也是机缘巧合,孔公子在美国做了一笔生意,刚好找我合伙,我觉得有利可图,便进行了一些投资,一来二去跟孔公子就相熟起来了。”
  “就他能做什么生意!你赚钱也不容易,小心都赔光了!”宋先生不屑的撇了撇嘴。
  “宋部长肯定不知道,孔公子可真是商业奇才啊,我在孔公子那里投了一些钱,现在差不多有80%的回报率了呢!”陈强开口说道。
  “什么?还真能赚到钱?”宋先生皱起了眉头。
  宋先生也曾听说,孔大公子在美国做了点生意,不过宋先生始终对孔大公子怀着偏见,只认为孔大公子的生意是二世祖在胡闹,所以没有放在心中。
  如今听陈强所说,孔大公子的生意竟然赚钱了,这让宋先生有些吃惊。他没想到那个从小到大嚣张跋扈,只会惹是生非的外甥,做生意还能赚到钱!
  陈强则接着说道:“其实这大半年来,孔公子真的赚了不少钱,据我估计,就算没有一千万美金,也得有六七百万美金吧!”
  “这么多?”宋先生到吸一口冷气,下一秒,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从宋先生心中升起。
  宋先生万万没想到,孔大公子竟然能够在美国赚到这么多钱,整个宋家在外国银行里存的钱,也不过是这个数,他一个孔大公子大半年赚的钱,竟然能比得上宋家在海外的资产了!
  宋先生作为国内最顶级的大买办,对于“钱生钱”的道理是很明白的,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越是有钱,就越容易赚到钱。六百万美金的资产,已经可以在中美贸易的市场上掀起一股巨大疯风浪了!以孔大公子的财力,如果想要插手中美贸易的话,宋先生想要垄断中美贸易可就难了!
  更关键的是,孔大公子后面还有孔家,还有那位蒋夫人,若是他们都支持孔大公子的话,未来的中美贸易,或许真的会成为孔家的天下,而宋家只能吃人家落下的残羹剩饭。更何况孔大公子历来与宋先生不和睦,若是中美贸易成了孔家的天下,说不定那位孔大公子连残羹剩饭都不留给宋家。
  所谓断人财路如犹如杀人父母,宋先生已经决定垄断中美贸易赚钱了,他怎么能够容忍孔大公子去从中作梗!
  之前宋先生不知道孔大公子的财力,也并没有将孔大公子放在心上,现在他从陈强口中,知道了孔大公子赚到了很多钱,这顿时让宋先生感到一种巨大的威胁!或者说宋先生已经将孔大公子视为宋家未来最大的绊脚石!
  对面的陈强则始终挂着微笑,虽然宋先生依旧是喜怒不形于色,但直觉告诉陈强,自己火上浇油的计策已经成功了。
  孔大公子当然没有赚到那么多钱,但陈强却故意说孔大公子赚了六七百万美金,目的就是让宋先生觉得,孔大公子会对宋家造成巨大的威胁。
  孔宋两家本来是亲家,但是因为一个钱字,闹得两家反目成仇,只是靠着蒋夫人的维持,才勉强维持着表面和谐罢了。
  如今陈强想要挑拨宋先生和孔大公子之间的关系,也只需要用一个“钱”字即可。陈强只需要旁敲侧击的告诉宋先生,你那个外甥现在很有钱,他有实力从你嘴里抢钱了,这样一来宋先生自然而然的会去对付孔大公子。而孔大公子那边,陈强也不用担心,这个二世祖你不去惹他,他都会来找你麻烦,若是宋先生故意针对孔大公子的话,那结果可想而知。
  陈强也不担心宋先生会去找孔大公子求证真实的数字,以孔大公子那种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别说是六七百万美金,就是说他赚了一个亿,孔大公子也敢承认。


第三零八章 支援前线
  宋先生会怎么收拾孔大公子,陈强并不知道,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陈强巴不得这两只国家的硕鼠可以斗一个两败俱伤。
  中美贸易这块蛋糕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足以让这些大买办大资本家出卖整个国家。无论是宋家还是孔家,都不可能放弃这块大蛋糕,如果两家在这方面产生了大的冲突,怕是连那位蒋夫人都做不了和事佬,双方斗一个你死我活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未来的1948年,南京政府在军事上节节失利,经济形势也是眼中恶化,民间怨声不断,已经是摇摇欲坠的时候,那位蒋家的太子爷曾拿着尚方宝剑,亲自去上海整顿金融秩序,最终却是强龙不敌地头蛇,很快的铩羽而归。上海的富商、官僚,以及这些富商、官僚背后的大人物,使得太子爷的“金融整顿”寸步难行。而其中最大的阻碍,正是那位孔大公子。
  那个时候的南京已经出现了败势,然而对于孔大公子来说,南京的那位手握大权的“姨夫”能不能继续坐江山,远不如自己赚钱来的重要,或者说孔大公子所赚的每一分钱,所搜刮的每一分民脂民膏,实际上都是在拆他姨夫的台,也加速了南京政权的灭亡。
  中美贸易之间能产生的巨大利益,可以让孔大公子这种人连自己国家都不要了,为了赚这笔钱他甚至可以抛弃掉自己最大的靠山,要说是杀鸡取卵也不为过。
  陈强在宋先生心中埋下了一颗危机的种子,并且迅速的成长为一根树苗,而且随着孔大公子越来越高调,这根树苗会迅速的长成参天大树,最终或许会点燃孔宋两家的战争。
  宴会仍在继续,宋先生跟陈强交谈了几句后,就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孔大公子也认识了很多的新朋友,政商各界的都有,时不时的孔大公子还把陈强招呼到身边,介绍一下自己认识的新朋友。
  “陈强,过来一下。”孔大公子又将陈强叫到身边,指着旁边一个身穿美国军装的男子,接着说道:“我来给你介绍。”
  陈强打量起这个身穿美国军装的男子,这人六十岁左右的样子,鬓角已经斑白,他的身高只有一米七左右,在美国人当中算是矮的,身材匀称,带着眼睛,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学者而不是军人。
  只听孔大公子介绍道:“这位就是中缅印战区的美军总司令,也是盟军在中国战区的总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将军!史迪威将军,这是陈强,你肯定听说过他,他可是我们中国最出色的运动员。”
  “他就是史迪威将军啊!”陈强眼神中透出一缕恍然大悟的色彩。
  史迪威将军会说中文,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参战,史迪威将军被派往中国,先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副司令、中国驻印军司令,分配美国援华物资负责人等职务,后来也被晋升为美军的四星上将。史迪威将军也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在抗日战争中对中国有着巨大的贡献,所以在2015年的时候,史迪威将军获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
  对于这位帮助中国人民抗战事业的美国将军,陈强还是怀有好感的,于是陈强便于史迪威将军攀谈起来。至于孔大公子,则被宴会现场一个贵妇的眼神跟勾搭走了。
  史迪威将军在高中时代,是学校里的运动健将,要是身体孱弱的话他也考不进西点军校,在体育运动方面,史迪威将军与陈强也算是有共同语言的。
  两人聊着聊着,终于聊到了“三叉戟”会议方面了。
  “史迪威将军,不知道谈判进展到什么程度了?”陈强开口问道。
  来参加宴会的都是三叉戟会议的知情人士,而且三叉戟会议开到现在,世人早已经知晓,也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保密了,于是史迪威将军直接开口介绍道:“各方的分歧还是比较大的。我与马歇尔将军当然是希望尽快的对缅甸发动进攻,但是英国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希望盟军尽快进攻意大利。关于下一步的主攻路线,我们都不肯让步。”
  北洋政府时期,马歇尔曾经担任天津美租界担任代理团长,而当时的代理参谋长就是史迪威,所以马歇尔与史迪威是老搭档了,马歇尔以及他背后的美国陆军肯支持史迪威反攻缅甸,很大部分愿意也是因为史迪威与马歇尔交情莫逆,史迪威说服了马歇尔要支持自己。
  陈强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道:“我听说驻扎在缅甸的并不是日军的主力兵团,如果能够封锁孟加拉湾,让日军孤立无援的话,我相信我们中国军人可以把日军赶出缅甸!”
  “我也很希望可以尽快的将日军赶出缅甸,重新恢复滇缅公路的畅通!”史迪威颇为坚定地说道。
  当年第一次远征军失败,史迪威的指挥也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背锅的,史迪威作为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最终只带着100多逃回了中国,他也算是一个战败的将军,对于史迪威来说,反攻缅甸不仅仅是要打通滇缅公路,让盟军取得战略上的优势,更是挽回颜面的一场战役。
  史迪威又指了指不远处另外一个英国人,接着说道:“那个就是英国野战元帅韦维尔,本来谈判各方已经比较倾向于反攻缅甸了,就是因为他的一份报告,让我们无法达成共识。”
  “什么报告?”陈强开口问道。
  “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而韦维尔曾经担任过英军驻扎缅甸的军事长官,他对于缅甸的气候和地形非常了解,他所提出的报告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缅甸的丛林对于现代武器有着极大的限制;二是当地的季风带来的降雨会对进攻时间产生限制;第三就是由于缅甸的地形过于复杂,所以海军支援很有限,如果贸然进攻的话会产生很大的伤亡,因此进攻缅甸的事情应该放在一般。”史迪威将军缓缓解释道。
  韦维尔作为英军的野战元帅,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在缅甸待过很多年,所说的也算是事实。
  缅甸到处是热带雨林,在大片的热带雨林当中,二战时期的那些步枪并不比弓箭厉害多少。更何况弓箭还没有声音,不会暴露位置,打游击战还更好用。这种热带雨林的战场,热武器的效果被降到了最低。想象一下未来的越南战争就知道,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最终还是敌不过越南的游击战,就知道在热带雨林的环境下,热武器被削弱的有多么严重了。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常年在20摄氏度以上,而对于军事行动来说,气温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降雨。缅甸没有什么现代交通设施,行进打仗全靠士兵的双腿,补给也只能靠牲畜来拉,一旦发生降雨的话,交通受到阻碍,进攻会受阻,后勤补给也运送不上来。要知道打仗这种事情,本就是兵贵神速,相差几个小时可能都会扭转战局。就比如滑铁卢战役中,格鲁希元帅如果肯早一点支援滑铁卢的话,拿破仑就不会失败,世界也会一次而改变。
  缅甸的地形也比较复杂,北部是高山,西部是丘陵,东部是高原,中部和南部的地形相对平坦一些。可偏偏西部丘陵正对着的是孟加拉湾,海军的炮弹再厉害,也不可能越过高山丘陵去支援陆军吧!
  对于当时的中国军队来说,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海军支援,反正中国也没啥海军。但是对于美军则不同,美军是很依赖海军的炮火支援的。
  二战时期美军打仗素来是火炮开路,能用大口径舰炮的绝对不用陆跑,能用加农炮榴弹炮的绝对不用迫击炮,开战之前先用大炮轰上几遍,然后陆军再过去。未来有一部《血战钢锯岭》的电影,里面就有形象的描述,美军在进攻钢锯岭之前,就先用舰炮把钢锯岭犁了个便,然后陆军再上去,结果发现还有大量日军活着,然后退下来再用舰炮把钢锯岭犁一编,这就是美军的作战模式。即便是未来现代战争中的美军也差不多,先用导弹犁地,再用轰炸机犁地,最后才派陆军登场,甚至很多时候美军并不直接派陆军,而只是送上几波轰炸。
  无论是雨林也好、气候也罢,又或者是复杂地形阻挡了海军支援,这对于中国远征军来说都不是问题,中国军人完全可以克服这些,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先进武器发挥不出作用、补给运送不上来、没有海军的炮火支援,这仗还怎么打?于是乎当英国野战元帅韦维尔递交上报告之后,瞬间获得了很多的支持,原本一些支持反攻缅甸的人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陈强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他开口说道:“史迪威将军,我认为你们不应该以看待美军的眼光,看待我们中国的军队,我们中国军人已经习惯了在恶劣的条件下进行战斗,我们不需要巧克力或者可口可乐那样的后勤补给,我们也不需要舰炮的支援,只要跟我们武器弹药,我们就可以跟侵略者拼命!”
  “你说的对,中国军人的战斗意志的确让我感到吃惊。我见过很多中国的军人,他们的武器装备甚至还不如美国的民兵,但是他们的勇敢却让我感到钦佩。也正因为如此,我希望可以尽快的重新打通滇缅公路,让更多的物资可以运送到中国。只是依靠驼峰航线的话,运量实在是太有限了,根本无法满足中国军队的需求。”史迪威开口答道。
  “而且飞跃驼峰航线还牺牲了很多优秀的飞行员。”陈强颇为惋惜的轻叹一口气。
  “是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