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体育人-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中年眼镜男无话可说,陈强这才开口解释道:“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设计,是因为这个东西并不是什么家居装饰,而是用来喷水的,水从后面进去,从狗嘴里喷出。”
陈强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戌狗的铜像上比划着。
“原来如此。多谢您的指教,如果不是您的话,我会一直以为这是一个家居装饰品。”中年眼镜男开口说道。
“所以说,这东西只是一个喷水的莲蓬头。你打算将一个莲蓬头,以100美金的价格卖给我?”陈强笑着问。
“好吧,先生,你打算出多少钱?”中年眼镜男妥协的问道。
“我可以给你30美金。这只是个莲蓬头!”陈强回答说。
“不不不,绝对不可能,最少也得70美金!这可是铜做的!”
“40美金!你不可能让我把一个莲蓬头摆在家里当装饰吧?客人会嘲笑我的。”
“60美金!虽然这是个莲蓬头,但是这个狗头铜像的工艺水准真的很不错。”
“50美金,一口价!我想除了我之外,没有人会对一个莲蓬头感兴趣。”
“好吧,成交,先生,您真会讲价。我找人给你包起来。”
原本要500美金的东西,被陈强讲到了50美金,虽然陈强也不差这450美金的差价,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想被坑,而且购买古董或者艺术品的时候,讨价还价其实是一种快乐的过程。
中年眼镜男让人让手下去给戌狗头像做包装,陈强则继续看起了其他的古董。中年眼镜男见到还有后续生意可以做,也直接跟在了陈强身边。
“你这里还有那些是中国的艺术品?”陈强开口问道。
“先生,请看这边,这两件都是中国的艺术品,还有这边这件也是,还有下边第二个。”中年眼镜男开口介绍道。
他给陈强介绍的,是一个大号的青花瓷碗,一个带有牡丹的瓷器花瓶,还有一个青铜做的水壶。
陈强不懂什么古董鉴定,他不知道这瓷器是什么年代的,也不知道是什么窑里烧出来的。毕竟瓷器这东西,在古代就有人仿制官窑的赝品,瓷器类的古董的水太深了,得找专业人士才能鉴定出古董的价值来。
然而那个青铜做的水壶,却让陈强又是一惊,前世的陈强曾经在某个展览上见过一个几乎一样的青铜水壶模样的文物,不过那东西不叫水壶,而叫“蓥”。
“蓥”是一种青铜器。有研究认为,与一般被用作祭祀的青铜器不同,在周代,“蓥”是一种用来盛水的实用器具,类似于今天的水壶。而在未来,存于世的“蓥”一共只有七件!毫无疑问,这东西是传世国宝级别的文武真品。
“这东西应该是蓥,得买下来!”陈强心中暗道。
……
陈强在这个大厅里购买了好几件物品,大多是青铜器。至于陶器、瓷器或者玉器,虽然这里也有,但陈强并没有购买,因为他不懂这个。
陈强打算去一趟洛杉矶的唐人街,看看有没有古董方面的行家,然后再带着行家来鉴定一下古董的真假,陈强现在也是有钱,他会尽可能的将这些流露到海外的中国古董收集起来。
然后陈强又来到了左边的大厅,这里是拍卖商品的展区,每一件商品都有介绍,而且还标有拍卖的底价,价格最低的几件古董,底价也是四位数美金。很显然这里的古董,档次要比右边大厅里高的许多。
陈强在这里看到了世界各地的珍贵文物,甚至有些放在未来,算是国宝级的文物了,而如今全都被拿来出售。放眼全世界,大概只有英国才能够有这样的能力,把世界各国的国宝拿来卖。
“埃及法老的头像,是黄金打造的,不知道是从哪个金字塔里挖出来的。”
“尼日利亚的雕塑石板,这东西是从非洲弄来的,这么大一块石头,搬运起来挺费事的吧!”
“阿拉伯帝国的黄金手套,还是某一任哈里发带过的!这东西放在未来的阿拉伯国家,能当圣物啊!”
“波斯帝国的纯金牛纹容器,这牛角都是突出来的,铸造起来一定很麻烦。”
“这个是印度某个神灵的神像吧?虽然穿的是有点少,但这做工也是真的精美。”
“这个是中国的,这么大的青铜马!距今两千年,应该是西汉时期的文物!”
陈强盯着面前的青铜马,这马虽然不如真马那么大,但也有一米的高度,最关键的是保存的很完整,这么大的古董文物,如果真的是西汉时期保存下来的东西,那绝对是顶级的国宝。
“这匹马,我得拍下来!这么大的物件,估计比司母戊方鼎小不了多少,放在任何一个博物馆都能站C位的。”陈强心中暗道。
随后陈强又在这个大厅,看到了很多珍贵的中国文物。
这些文物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当年八国联军在中国抢走的,甚至有一些是从圆明园里抢到的。圆明园毕竟是皇家园林,皇帝老子收藏的东西,自然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每一件都是世间罕有的国宝。
八国联军在抢劫圆明园的时候也很有目的性,首先金银器皿肯定是不会放过的,那东西本来就值钱,然后则是青铜器、唐三彩、瓷器等古董文物,在老外眼里,精美的中国瓷器,也都是很值钱的。圆明园里收藏的那些宋代、明代官窑出产的极品,也都被八国联军抢走。
至于名人字画,则不怎么受这些强盗们的待见,老外玩的是油画,他们不懂中国的水墨字画艺术,不知道这东西值钱,所以圆明园中收藏的字画,大部分都毁于大火当中,只有少部分幸存于世。在未来欧美举办的文物拍卖当中,中国的古代字画也是不常见的,反倒是香港卖的会多一些。
今天的拍卖现场也是如此,关于中国的文物,以精美的瓷器居多,字画是一件都没有。
望着这些被英国人抢走的中国文物,陈强突然有了一个新的目标。
陈强打算收购流落到海外的中国古董,不仅仅是今天拍卖会里出现的这些,在整个美国,乃至遥远的欧洲,那些中国的国宝,陈强也要收回来!
中国的国宝,不应该摆放在法国卢浮宫或者大英博物馆里!中国人祖先留下来的瑰宝,应该回到中国!
第二九四章 大人物来访
离开展览会之后,陈强直奔洛杉矶唐人街,他想找一个对中国古代瓷器有研究的人。
陈强的运气很不错,还真被他找到了这么一个老先生。
此人姓国,满族郭啰啰氏后人,满清还在的时候,国先生身上还有爵位,他祖辈里出了个皇帝的妃子,所以也算是皇亲国戚。这个国先生是见过世面的,对于古董字画方面的造诣更是颇为的深厚,以瓷器来说,很多国宝级的传世珍品,人家是见过实物的。
满清灭亡之后,国先生担心会遭到秋后算账,所以变卖家财逃到了美国,在洛杉矶定居多年,平日里也是深入简出,靠着在国内带来的金银财宝,生活倒是无忧。
陈强把这位国先生请到艺术品展览会的现场,国先生也的确有本事,这些古董是什么朝代的,是真品还是赝品,国先生一看便知。
有国先生在,陈强也不担心自己会买到赝品,于是放开了手脚,大肆的买买买,只要是中国的文物,陈强会尽可能的买下了。
有句话将“盛世古董乱世金”,意思就如同字面所说的那样,太平盛世的时候可以去收藏古董,而遇到混乱的年代,还是持有黄金最为稳妥。
第二次世界大战显然是一个超级乱世,虽然美国的本土没有遭遇到战争的侵袭,但是国际大环境摆在那里,全球范围内,黄金肯定是最受欢迎的东西。即便是有些有钱人没有去持有太多的黄金,但也会留存大量的美元在手上,至于古董这种东西,并没有那么的受欢迎。
所以在二战期间,古董的价格是很便宜的,说是白菜价一点儿都不过分,若是以未来的眼光看待的话,这简直是花个包装费买古董。
虽然古董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了,然而在拍卖会上,流拍的情况还是会非常频繁的出现,美国的这些有钱人对于购买古董的热情并不高,毕竟在拍卖会上最便宜的古董底价都要四位数的美元,这在当时也是一大笔钱。
而且当时的美国,可以投资的项目有很多,想要赚钱的话,投资实业要比投资古董划算的多,哪怕是投资房地产也会有不错的收益。除非不在乎钱的土豪,或者是那些是真正的古董爱好者,否则是不会花这么多钱去买古董的。
所以陈强买了好二百多件古董,也只是花了三十万美金。陈强觉得自己是赚了,跟自己好几千万的身家比起来,三十万美金算不上什么。而且陈强收购的文物当中,这其中不乏有一些传世国宝级别的真品,这种东西根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然后陈强又找到了一家古董商店,他委托古董商店的老板,去收集那些流落到美国民间的中国文物。
陈强对于古董是一窍不通,他也不可能在全美逛游着收古董。像是收购文物这种事情自然要找专业人士去做,这些古董店老板都有自己的渠道,只要陈强肯付钱,他们会想方设法帮助陈强收集古董。
完成了这些事情之后,陈强便返回了纽约。
……
“老板,你终于回来了。”秘书见到陈强后,三步并作两步的小跑了过去,手中还拿着一沓文件。
“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么?”陈强开口问道。
“有一封邀请函,是中文写的,送邀请函的也是一个中国人,好像是中国驻美大使馆的人,说是要请您参加舞会。”秘书开口说道。
“中文邀请函,这可不多见啊,我以前也收到过驻美大使馆的邀请函,可都是英文,这次竟然是中文,不常见啊!”陈强接过邀请函,匆匆扫了一眼,表情突然严肃起来。
“这个大人物要来纽约了!”陈强眉头皱起。
给陈强发邀请函的人,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蒋夫人!
一月份的时候,中国和美国签订了《中美新约》,跟英国签订了《中英新约》,条约反内容大体是废除美英两国在华的治外法权,废除《辛丑条约》,英国归还天津、广州租借,英美放弃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行权,英国放弃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权,取消条约口岸法院制度等等。总的来说就是英美两国放弃了通过不平等条约谋得的在华特权。
中、美、英三国毕竟已经结成了同盟,而且日本的侵略,早已经让美英两国在华的特权名存实亡,所以美英两国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让出这些已经没有了的“特权”,向重庆方面表达善意。重庆方面也将此事作为一场重大的外交胜利。
而后重庆也再接再厉,第一夫人蒋夫人秘密离开重庆,以治病的名义飞往美国。
蒋夫人抵达纽约的时候还是比较低调的,当时陈强就在纽约,却还是在两日后才知道蒋夫人已经来到了美国,所以陈强也没有见到这位蒋夫人。
而等到蒋夫人抵达华盛顿后,才突然变得高调起来,报纸上也出现了蒋夫人访美的新闻,整个版面都是蒋夫人的照片。
后来蒋夫人在美国国会发表了演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美国参众两会的议员们对于蒋夫人推崇备至。不过这种事情平民老百姓肯定接触不到,毕竟国会的演讲,是不对外开放的。
蒋夫人在白宫住了十一天,然后开始了在全美访问的行程。
十一天的时间有点长,长到蒋夫人把自己所有的负面形象全都统统的体现出来。她将在中国的习惯带到了美国,那种人上人的做派和傲慢的态度,让白宫的职员们感到非常的不爽,有些白宫职员因此抱怨:“除非你是内阁要员,否则在蒋夫人眼中都是‘苦力’”
罗斯福的夫人看到蒋夫人对白宫职员如此的颐指气使,非常生气,她对蒋夫人评价道:“蒋夫人能对民主侃侃而谈,却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体现民主。”外交家顾维钧在日记中写到,委员长夫人在白宫频频会见许多共和党政治人物,毫不避讳,这让罗斯福觉得不舒服,毕竟罗斯福是民主党的总统。罗斯福夫人甚至建议,让她住到海德公园比较好。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蒋夫人,已经不太受到罗斯福夫妇的欢迎了。
还有一个场景也常常被提及,罗斯福夫人与蒋夫人在一次家宴上,谈起了美国矿工的罢工事件,当罗斯福问蒋夫人,如果中国政府在战争时期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置。蒋夫人用手指划过脖子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她没有说话”,罗斯福夫人记录道,“一双美丽、小巧的手轻轻划过自己的喉咙”。这让罗斯福与其夫人见识到了蒋夫人“黑暗”的一面。
如今蒋夫人离开了华盛顿,开始到全美各大城市进行访问,而纽约自己是蒋夫人必到之处,她也会在纽约停留一段时间,期间会举办很多诸如茶会、舞会、酒宴等活动。陈强作为在美华人当中的名人,自然会受到邀请。
陈强并不想跟这位蒋夫人产生过多的交集,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人家邀请函都发来了,自己不去也不行。
好在舞会是在明天晚上,陈强还有时间休息一下,去处理一些别的事务。
陈强的心思还是在收购流失文物方面,他打算去调查一下纽约市的古董市场,看看有多少中国的文物,流落在纽约的古董店里。
纽约的古董市场要比洛杉矶庞大的多,然而这个时候,纽约的古董生意也并不好做。
欧洲的战争,让很多英国人或者法国人跑到美国避难,而这些来美国避难的欧洲人也带来了很多的古董或者艺术品。
事实上能够跑来美国避难的基本都是有钱人,甚至会有很多贵族后裔,穷人就算是想跑,也没有那个本事。
战争历来都是这个样子,一旦战争爆发,有钱人能跑的了,穷人只能留下挨枪子。比如二战时期纳粹大举屠杀犹太人,但死的犹太人当中没有一个是犹太人富翁,那些犹太人富翁早就跑路了。现代战争也是这样,利比亚也好、叙利亚也好,这些国家被打烂了,而这些国家的富豪们早就跑到了欧洲,在法国、德国或者是瑞士的别墅里一住,生活美滋滋。当战争来临时,富人拿着钱一跑,他们还是富人,跑不了的穷人,却可能变成一具尸体。然而更多时候,制造混乱的偏偏是那些对生活不满的穷人。
跑到美国的欧洲人都是有钱人,有钱人手里自然有比较多的珍贵古董或者艺术品。然而很多人来到美国后是坐吃山空,时间长了自然就得卖家底子来维持生活了,他们会卖掉带来的古董和艺术品,这些古董和艺术品大量的流入到了市场当中,也就拉低了古董的整体价格。所以纽约的古董价格,比洛杉矶还要实惠。
陈强本以为,纽约的古董市场不会有很多的中国文物,毕竟纽约是大西洋沿岸的城市,他们对的是欧洲。而洛杉矶靠着太平洋,对面就是中国。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洛杉矶会有比较多的中国文物,纽约应该有比较多的欧洲文物或者非洲文物。
而事实却跟陈强想象的恰恰相反,纽约不仅有中国的文物,而且还有很多。
流落在纽约的中国文物,并不是美国人带来的,而是欧洲人带来的,很多来美国避难的欧洲人,他们的父辈或者祖辈都曾经参与过对中国的侵略,他们在中国抢夺了很多的珍贵文物,如今这些侵略者的儿子或者孙子,将当初抢夺来的中国文物卖到了美国。
然而对古董一窍不通,依旧是陈强的硬伤,他想要收购古董,就必须找一个对古董比较了解的人,就像洛杉矶的那位国先生。
如果是在中国的话,国先生这种古董专家肯定是比较好找的,但这是在美国,想要找一个对中国古董了如指掌的人确实无比的困难。于是陈强只能够去求助纽约市华人社团的大佬司徒先生,以司徒先生的人脉和势力,应该能够找到一个了解中国古董的专家。
……
陈强拿着礼物去拜访司徒先生,接待陈强的是司徒先生的管家。
“陈先生,你来的可真不巧,我们老爷现在不在纽约。”管家开口说道。
“司徒先生去的地方很远么?他什么时候能回来?”陈强开口问道。
“我就实话实说吧,我们老爷并不在美国,他去了南美。前些天的时候,重庆那边交给我们老爷一个任务,让他去宣慰美洲华侨,所以老爷就奔赴南美各国,向侨胞宣传抗战,同时也是为抗战募款。估计短时间内,老爷是不会回来了。”管家开口答道。
“那真是太不巧了。”陈强失望的长叹一口气。
“陈先生,你找我们老爷有什么事情么?不妨先说来听听,说不定我能帮得上忙。”管家开口说道。
陈强知道,这位管家虽然名义上是司徒先生的管家,但也是纽约华人帮派中的人物,有句话叫宰相门前七品官,司徒先生的这位管家,在纽约华人帮派中也有一些地位,说话也是管用的。
于是陈强开口说道:“我想找一个古董方面的专家。”
随后陈强将自己收购古董的想法告诉了管家。
管家对陈强的想法颇为支持,作为中国人,肯定不希望自己国家的国宝流失海外,更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要到国外的博物馆里,才能够看到自己国家的国宝。
管家低着头想了想,随后开口说道:“陈先生,我到是真知道一个古董专家。这人姓吴,来美国之前,是在北平城的一家典当铺里当了十年的掌柜,你知道的,在北平典当铺里肯定是见多识广,什么样的古董都见过,我想他应该符合你的要求。”
“那我应该去哪找他?”陈强又问道。
“这人学了一手修理首饰的手艺,所以来美国之后,也是以此为生,他的手艺很好,被纽约的珠宝行请去修理珠宝。我虽然不知道他现在住在哪里,但是他工作的珠宝行,我把地址给你。”管家说着,拿来一张纸,写下了一个地址,然后交给了陈强。
第二九五章 购物之旅
陈强根据地址找到了一家珠宝行。
这家珠宝行的经理是个中年白人,他看到陈强走进来,立刻笑盈盈的迎了上去:“先生,您是来取珠宝的么?请您稍等片刻,我马上安排人去取,另外我需要看一下您的取货单。”
“取珠宝?”陈强微微一愣。
珠宝行经理这才知道自己弄错了,于是急忙道歉道:“先生,非常抱歉,是我弄错了,我看到您是中国人,以为您是蒋夫人派来,取走她订购的珠宝的。”
陈强瞬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那位蒋夫人现在正身在纽约,他肯定是在这家珠宝行购买了一些珠宝,因为某些原因还没有取走。珠宝行经理看到陈强是个华人,就误以为是蒋夫人派来取珠宝的。
“我是来找人的,请问是不是有一位吴先生在你们这里工作?”陈强开口问道。
“你找吴?好吧,他就在里面,你稍等片刻,我叫他出来。”珠宝行经理开口说道。
珠宝行经理虽然不认识陈强,但是见陈强衣着体面,而且又是开车来的,应该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所以并没有为难陈强。
很快的,那位吴先生走了出来。
吴先生年近六十岁的样子,在这个中国人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年代,已经可以算是长寿之人了。不过在美国,老百姓的平均寿命要高的多,四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如后世,六十多岁的美国人依旧要工作来养家糊口。而且像是吴先生这种有手艺的,更是会受到雇主的欢迎。华人的薪水本来就不高,雇佣吴先生的话,珠宝行的老板还能省下一些钱。
“吴先生,你好,我叫陈强。”陈强率先自我介绍道。
“我知道,我在报纸上见过你!”作为华人,吴先生还是认识陈强的,他赶紧说道:“陈先生,你找我有什么事情么?是不是要修理珠宝?”
“我听说吴先生在国内的时候,在当铺当过掌柜?”陈强开口问道。
“的确如此,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在北平的当铺里当学徒,也做过十年的掌柜。不过这世道兵荒马乱的,当铺也不好做,所以我花了几百银元,来了这花旗国谋生,只求过几天太平日子。”吴先生开口答道。
“那吴先生对于古董一定有些研究吧?”陈强又问道。
“咱们中国的古董,无论是金银首饰,还是瓷器字画,我都略懂一些,至少真假还是能看出来的,毕竟当年在当铺的时候,也经常收这种东西,就算是皇宫大内流出来的,我也见过不少。至于这外国的古董嘛,我就不了解了。”吴先生开口回答道。
“吴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看一些咱们中国的古董。”陈强将自己收购流失文物的计划告诉了吴先生。
吴先生听了以后,毫不犹豫的点头表示答应。
“陈先生此等义举,我吴某人十分钦佩,若是有用得上我的地方,我一定义不容辞!”吴先生话音顿了顿,随后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与陈先生相比,某些人真的应该自惭形秽才对,身居高位,不顾老百姓的疾苦,用着从中国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却跑到美国来一掷千金,买珠宝首饰就像是买白菜一般,钻石太小还嫌弃,非得买最大的,哎……”
陈强也有些无奈的笑了起来,他已经猜出来,吴先生口中那位嫌弃钻石太小的人,十有八九就是那位蒋夫人了。
陈强与吴先生先聊着,外面有人走近了这家珠宝行,这人也是一个华人。
“经理在么?我是给蒋夫人取珠宝的。”来人直接开口说道。
经理马上迎了上去,然后从对方手里拿了提货的单据,立刻招呼手下去保险柜里取珠宝。
此时这个华人也看到了陈强。
“陈强!你是陈强!”这人显然是认识陈强的,立刻来到陈强面前,而后接着说道:“陈强,早就听说你来美国了,想不到在这里遇到了你,你跟几年前相比,变化不大啊!”
听对方的语气,这人好像是认识自己的,可陈强想了半天,却始终没有想起在那里见过这人。
见到陈强一脸迷茫,这人主动自我介绍道:“我叫杜玉涛,是外交部的,这次陪同蒋夫人一起来美国。几年前在南京,你来我们外交部做过演讲,当时我见过你!”
陈强这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陈强在奥运夺冠以后,曾经有一段时间,陈强被南京的各个部委邀请去做演讲,当时的陈强基本上是跑遍了南京各个部委的会议室。那时候这个杜玉涛,大概是台下听讲的人之一,所以杜玉涛见过陈强,而陈强对杜玉涛则完全没有任何印象。
“原来是杜先生,真没想到他乡遇故人啊!”陈强礼貌的回了一句,随后开口问道:“杜先生此次前来,是打算购买一些金银首饰?”
杜玉涛也没有隐瞒,而是直接解释道:“我就是个外交部随员,哪有那么多钱买金银首饰啊!我这次来是给蒋夫人取珠宝来的。昨天的时候,蒋夫人在这里挑了些珠宝,其中有几件带起来不太合适,所以要进行修改,今天修改好了,特命我拿回去。”
杜玉涛正解释着,珠宝行经理便提着两个大箱子走了出来,经理身后还跟着两个保安。
陈强扫了一眼这两个大箱子,看起来可不是只有几件珠宝这么简单。
果不其然,经理将杜玉涛请过去,而后开口说道:“一共是三十六件首饰,请您清点一下,这是对账单。”
陈强眉头微微一皱,三十六件这个数量可不算少,按照一个人带两个耳坠、两个镯子、一条项链和一个戒指计算,这也够六位女士装扮的花枝招展了,怪不得要装两大箱子。
杜玉涛拿过对账单开始清点,而那两个保安则守在旁边,不让人靠近。
虽然隔着一段距离,但是陈强仍然能够看到,这些珠宝可不是普通的金银首饰。
如果只是一般的金银首饰,蒋夫人也不用来美国购买,虽然国内处于战争当中,黄金是稀缺的战略物资,但是以蒋夫人的身份,想弄到黄金还不是很轻松的事情!而且国内也不缺乏能工巧匠,即便蒋夫人对于首饰的样式有特殊的要求,相信国内那些能工巧匠们也能够做得到。
所以蒋夫人在美国购买的珠宝收拾,都是在国内买不到的。
陈强只是稍微扫了一眼,就看都了一串精美的钻石项链,在灯光下,这钻石项链直接闪的陈强想闭眼。
除了钻石项链之外,还有钻石戒指,而且是正儿八经的鸽子蛋钻戒,后世那些女明星结婚的时候带的所谓的鸽子蛋钻戒,跟蒋夫人这个相比,简直就是个臭弟弟。
另外还有一对蓝宝石耳饰,这蓝宝石一丁点的杂色都没有,而且蓝宝石的个头也非常大,陈强甚至怀疑这东西带在耳朵上,会不会拉伤耳垂。
一个精美的胸针,上面也镶满了钻石,而且胸针的形状非常的精美,这做工绝对是出自顶级大师手。
其他的名贵首饰也非常之多,甚至有些东西,陈强都搞不懂是佩戴在哪里的。
陈强跟埃丝特结婚那会儿,曾经带着埃丝特挑选过首饰,当时也花了不少钱,不过他给埃丝特买的那些首饰,跟蒋夫人买的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陈强估摸着,蒋夫人买的这些首饰,怕是要值六位数的美金。
蒋夫人肯定要比陈强有钱的多,她不缺美金,不过蒋夫人手里的美金,肯定不像陈强这样,从美国人手里赚来的,这些都是中国老百姓的民脂民膏,都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如今国内正是外汇急缺,然而蒋夫人却从国内带出了大量的美金,而且还如此大手大脚的花钱。
“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不知道有多少将士在一线战场,缺衣少粮却仍然跟侵略者拼命!而蒋夫人却能够心安理得的买下这两大箱的珠宝首饰!这种做派,真是活该被人民抛弃!”陈强心中暗道。
陈强不了解蒋夫人访美的这段历史,后世的他只是道听途说,认为蒋夫人在美国很受欢迎,帮助中国要到了不少的美国援助,而且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是一次成功的外交之旅。
然而蒋夫人的这次外交之旅,也是一次购物之旅。
蒋夫人每到一个美国的大城市,必然会去逛商场,而且每次逛商场都会清场,所买下来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
蒋夫人结束了访美的行程返回国内的时候,由于陆路封锁,所以只能走驼峰航线,而当时由于蒋夫人带回去的东西太多,一架飞机拉不了,所以美军安排了第二架飞机专门给蒋夫人运送货物。当时的飞行员在检查运输货物的时候,看到的除了衣服首饰之外,甚至还有各种零食,足够蒋夫人吃到二战结束。
这让那些美国飞行员非常气愤,当时飞跃驼峰航线是很危险的事情,一个不小心就会机毁人亡,所以每次飞行都会运送一些重要的战略物资,美国飞行员可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