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体育人-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根廷的情况要好很多,当时的阿根廷还是发达国家,布宜诺斯艾利斯被称之为“南美巴黎”。二战前的上海被称之为“东方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发达程度完全不逊色于当时的上海。
  1941年的时候,胡安·庇隆还没有发动政变,庇隆主义和反庇隆主义的交锋也还没有毁掉这个国家。此时的阿根廷的政治局面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再加上阿根廷工业并不发达,所以对于美国来说,有钱的阿根廷是一个很合适的商品倾销地。
  纽约有很多跟阿根廷做国际贸易的人,陈强想把呼啦圈卖到阿根廷去并不困难,他回到纽约后,仅仅花了一个星期,就搞定了呼啦圈销往阿根廷的事情。
  呼啦圈终于开始走向了全世界!


第二五四章 李老爷子的诞生
  通过国际贸易商,陈强将第一批呼啦圈投放到了阿根廷的市场上,至于销量会如何,至少需要两三个月后才能得到反馈。
  此时,陈强也收到了一封来自华盛顿的邀请函,白宫邀请陈强参加美国国家美术馆的开馆仪式。
  早在1937年的时候,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就已经建设完成,1940年,美国国家美术馆整体竣工。这个美国国家美术馆是罗斯福第二任期的政绩之一,也可以看做是罗斯福的一个门面工程,如今罗斯福成功获得第三次连任,对于自己的政绩工程,当然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所以国家美术馆的开馆仪式,场面搞的颇为宏大,邀请了各界知名人士参加。
  宋特使和胡适也来到了开馆仪式的现场,那位宋特使本来就是一位八面玲珑的人物,特别善于交际,只见他穿梭于人群当中,不断的跟那些嘉宾攀谈拉关系。
  胡适作为文人,表现的要矜持的多,站在那里没有什么言语,也就是看到陈强之后,话才多了起来。
  “先生,日本海军大将大角芩生出现在广东的事情,美国人知道了么?他们有什么反应么?”陈强开口问道。
  胡适摇了摇头:“美国人没有什么反应,虽然我是接连的暗示和明示,但是美国人并不相信日本人会对东南亚下手。我从侧面了解了一下,其实在一月份的时候,美国驻日本大使约瑟夫·格鲁就传回来一个消息,说日本会偷袭美国在夏威夷珍珠港的海军基地,但后来证实那不过是谣言罢了!”
  “什么?美国人这么早就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了?”陈强猛的一惊。
  “我都说了,那只是谣言。”胡适开口说道。
  “谣言你个鬼!等年底的时候,看你们美国佬的珍珠港还不是被日本人炸成了筛子!”陈强在心中暗道。
  关于美国是不是早就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这在后世一直是个谜,有很多资料都显示,美国自己的情报部门,甚至中国的情报部门都掌握了日本将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而美国却没有丝毫防备,最终还是让日本人成功的偷袭了珍珠港。也有人说是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为了对抗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让美国可以名正言顺的参战,使了一个苦肉计。
  真相到底是什么,或许永远不会有答案,但胡适所说肯定不会假,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传回了关于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的“谣言”。
  唯有陈强知道,这不是谣言,而是几个月后将会发生的事情。
  可突然间,陈强又想到,这所谓的偷袭珍珠港的“谣言”,会不会就是日本人故意放出来的。先放出一个要偷袭珍珠的港的消息,然后再说这个消息是谣言,这样便可以让美国人麻痹大意,疏于防备,然后真的去偷袭珍珠港的时候,打美国一个措手不及。这也算是来一个瞒天过海、欲擒故纵。
  想到这里,陈强不由得有些无奈的长出一口气,虽然他身处这个时代,时刻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潮流滚滚而来。但依旧有太多的历史谜团是他不能解密的。
  对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情,陈强并不想插手,万一要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那陈强横插一刀岂不是坏了罗斯福的好事!更何况要是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国人不对日宣战的话,中国的抗日战争还要做牺牲更多人才能够取得胜利。
  陈强脑子里还在琢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情,胡适却开口说道:“日本人那边最近也有所动作,他们派了一个新的驻美大使,叫野村吉三郎,最近才刚刚上任,就站在那边,剃着平头带眼睛的那个。”
  “先生你厉害了,之前日本派了三个人来做驻美大使,有外交家,有经济学家,还有学者,结果你以一敌三,把这三个人都给赶回去了!”陈强笑着说道。
  “你就别取笑我了。”胡适开口说道。
  陈强望着远处的野村吉三郎,开口问道:“这个野村吉三郎是什么来头?”
  “他是日本海军大将,曾经担任日本军部次长,一二八事变的时候就侵略过上海,你看他左眼一直眯着么?他的左眼是瞎的,就是当年在虹口公园被炸瞎的。”胡适开口介绍道。
  陈强知道,胡适所说的就是1932年的虹口公园爆炸案,爆炸案是由“暗杀大王”王亚樵和“韩国国父”金九共同策划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杀日军在上海的总司令白川义则。那一次刺杀当中,除了白川义则被诈死之外,日军很多高层都被诈伤,当时担任日本第三舰队司令的野村吉三郎,也被炸瞎了一只眼睛。
  得知这个野村吉三郎早在1932年就侵略过上海后,陈强顿时觉得这个野村吉三郎怎么看都那么的不顺眼。
  胡适则接着介绍道:“去年的时候,野村吉三郎加入日本的阿部内阁,单位外相。他是日本政府当中的美国通,也是亲美派,而且野村吉三郎与罗斯福总统也有一些私交。最近一段时间美日关系持续恶化,于是日本人就派他来当驻美大使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他刚到美国,便跟美国进行了好几次的谈判。”
  胡适说到这里,故意压低了声音,接着道:“你之前那个驱虎吞狼的主意,十有八九被他破坏的。我之前向美国人放风,说日本会对东南亚下手,结果这个野村吉三郎马上跟美国人说,根据日本的海军建设计划,在1946年以前,日本不会着手解决远东问题,日本现在的重心还是放在中国。我想也是因为野村吉三郎的这番言论,才让美国人打消了对日本的疑虑。”
  “外交官的话,美国人也信?真是蠢到家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野村吉三郎这是为了稳住美国,他在故意为日本争取时间!”陈强开口说道。
  “争取什么时间?”胡适下意识的问。
  “为日本人攻击美国的战争争取时间!”陈强开口答道。
  “你就这么肯定日本人会打美国么?美国这么厉害,借日本一个胆子,他们也未必敢进攻美国吧!”胡适开口说。
  陈强没有回答胡适的问题,他知道现在无论说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于是陈强换了个话题,开口问道:“先生,你还是告诉我点好消息吧!”
  “好消息还真有,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了《促进美国国防法案》,就等着罗斯福总统最后签字了。”胡适笑着说道。
  “美国人促进自己的国防,这也算是好消息?”陈强下意识的问。
  “美国的这个促进国防法案,实际上是一个出借租赁的法案,法案内容主要是向其他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包括出借武器和船只,作为回报,美国需要租赁受援助国家的陆军和海军基地。”胡适开口解释道。
  二战期间,美国给予盟军很多的援助,其中包括武器、船只和其他重要的战略物质,根据美国的统计,二战期间他给予盟国累计501亿美金的援助,占美国战争总支出的17%,这些援助当中314亿美元的援助给了英国,113亿美元的援助给了苏联,32亿美元的援助给了法国,16亿美元的援助流向了中国。而这五百多亿美金的援助就源于这个《促进美国国防法案》的通过。
  根据这个《促进美国国防法案》,美国援助给其他国家的武器和船只,战后是需要归还给美国的,但实际上二战结束以后,那些支援给盟军的武器并没有归还给美国,在战争已经结束的情况下,武器就成了废铜烂铁,就算是把武器还给美国,美国还嫌没地方存放。当时美国的一位政客形容说:“你借给别人一块口香糖,对方嚼完了再还给你,你当然不会再要了!”
  最终英国在战后以九折的价格购买了美国支援他们的武器,不过由于战后的英国也缺钱,所以最终这笔钱算做是给英国的贷款,这笔贷款还了整整六十年,到了2006年12月29日才支付完毕。
  而美国支援苏联的物资就比较复杂了,由于当时太平洋有很多日本军舰,所以美国支援苏联的物资,要么穿过白令海峡,从北冰洋运到苏联,要么就是越过非洲好望角,从中东运到苏联,这种运输成本非常高,美国人也将运费成本算在了援助以内。而这也导致了战后美国和苏联对偿还数额的分歧,再加上冷战开始,美苏关系恶化,所以这笔钱就成了糊涂账,一直扯皮到1972年,最终苏联只偿还了有关粮食援助的7。2亿美金。
  至于支援中国的武器,最终变成了老蒋的那几个美械师,后来这些武器又出现在朝鲜战场上,估计美国人看到使用美国武器的中国军队,肯定是懵懵的。
  美国的这些援助也不是无偿的,接受援助的国家,要付出自己的港口作为美国的海军基地,还要允许美国在其本土建设军事基地以及驻军。未来美国军事基地遍布全球,就是源于1941年的这份《促进美国国防法案》,可以说也真是因为这份法案出现,使得美国走出了全球扩张的第一步。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未来美国总统向韩国要驻军经费的时候,韩国的反应才会那么大,因为按照《促进美国国防法案》,美国用人家的海港和军事基地,是需要付租金的,韩国没跟美国要租金就不错了,美国还再收保护费,韩国肯定不干了。
  胡适向陈强解释了一番《促进美国国防法案》的内容,陈强这才明白过来,就目前的形势看,这份法案的通过肯定会对中国是有利的,至少中国可以获得更多来自美国的援助。
  胡适则颇为兴奋地说道:“现在这个法案在参议院和众议院都已经通过,就等着罗斯福总统签字了,我们已经给美方谈好了,一旦罗斯福总统签字,那么美国会将咱们中国,当成是第一批援助的目标,运气好的话,下一个月就能朝中国运送第一批物资了。”
  陈强又问道:“日军那边折损了一名海军大将,有没有什么动作?”
  “据说第九战区那边,又有大量的日军在集结,日军这次的目标应该还是长沙。”胡适开口说道。
  “长沙那边有重兵把守,手中应该没有问题。”陈强开口说。
  胡适却是长叹一口气:“现在这世道啊,不仅是咱们中国乱,就连美国也这么乱,真不知道这乱世,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咱们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太平日子啊!”
  陈强则微微皱了皱眉头,仗打到现在,的确有很多人开始产生厌战的情绪了。
  胡适身在美国,远离战争,都会有这种情绪,那么此时的中国人,心中对和平的渴望,必然更加的浓郁。或许也是这个原因,那些想过安稳日子的老实人,选择屈从于日本人的统治,当日本人的顺民,甚至是去当汉奸。
  这仿佛是应了那句老话,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或许有些人真的认为,跟着日本人当一条太平狗,比上战场当一个乱世人要更好。
  然而这种人却不会明白,如果不赶走侵略者的话,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太平日子!
  ……
  参加完美国国家美术馆的开馆仪式之后,陈强也没有在华盛顿多做停留,而是返回了纽约。
  一天的忙碌后,陈强刚打算回家,却听到外面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请问陈先生在么?”
  陈强伸头一看,来的正是斯坦利·利伯。
  “斯坦利,进来坐吧!”陈强将斯坦利·利伯接进了办公室,然后又给他倒了一杯咖啡。
  “谢谢你,陈先生。”斯坦利·利伯接过咖啡杯,急忙道谢。
  陈强跟斯坦利·利伯也算是熟识,呼啦圈的宣传画就是斯坦利·利伯画的,陈强对那些宣传画非常满意,对斯坦利·利伯这个略带腼腆但很有绘画天赋的年轻人,也颇有好感。
  “斯坦利,你来找我有什么事么?”陈强开口问道。
  斯坦利·利伯却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本漫画杂志,开口说道:“陈先生,我画的漫画已经登上杂志了。我记得你说过,如果我的漫画发表的话,一定要告诉你,所以我特意拿来送给你。”
  “真的?那太好了!”陈强也觉得有些惊喜,两年前他第一次见到斯坦利·利伯的时候,斯坦利·利伯还是个17岁高中生,没想到如今的斯坦利·利伯,已经是一个正式漫画家了,作品都上了漫画杂志。
  “斯坦利,你今年你才19岁吧,19岁的漫画家,整个美国恐怕也找不出来几个!”陈强不由得夸赞道。
  斯坦利·利伯则是腼腆的笑了起来。而陈强则低头看起了那本漫画。
  “时光漫画?没听过这个漫画杂志,肯定不出名吧。”陈强正琢磨着,漫画杂志的封面却吸引了他,封面中间的那个人身穿蓝色服装,胸口中间有个白色的五角星,头盔正中有个大大的“A”字,而且他手上还拿着一个三角形的盾牌,盾牌上也有五角星。
  “美国队长!”陈强忍不住脱口而出。
  “陈先生,您已经看过前两期的美国队长了?”斯坦利·利伯惊异的问。
  陈强却有些莫名其妙,他记得美国队长可是漫威的超级英雄,是复仇者联盟的核心,怎么会跑到这个没听说过的时光漫画里了,这不是侵权么?
  “美国队长是漫威的,这毫无疑问。但我之前去书店询问过,没有漫威漫画,难道说这个时代的漫威还不叫漫威,这个时光漫画,就是漫威的前身?”陈强终于想明白了这一点。
  旁边的斯坦利·利伯则接着介绍道:“美国队长这个角色,原本是我们的主编乔·西蒙和杰克·科比联合创造的,不过最近西蒙主编与老板发生了一些冲突,所以这一期的《美国队长》,由我负责填写内容。”
  陈强却愈加吃惊,他没想到自己认识的这个腼腆青年,竟然还参与过《美国队长》的创作。若是在后世,漫威电影火起来的时候,这段经历足以能吹嘘给孙子听了。
  陈强并没有马上翻看美国队长的漫画,他拿了一支笔,递给了斯坦利·利伯,同时开口说道:“斯坦利·利伯,来在杂志上签个名吧!我一定会好好收藏这本杂志的。”
  “谢谢你,陈先生。”斯坦利·利伯接过了笔,在杂志的封面上写上“赠与我亲爱的朋友陈强先生”,而后签下了署名。
  陈强望着斯坦利·利伯写下的署名,却是心中一惊。
  “Stan Lee,斯坦·李!怎么会是斯坦·李?”
  斯坦利·利伯发觉了陈强的疑惑,他马上解释道:“干我们这一行的,都没有用真名的,大家都会选一个笔名,我叫斯坦利,所以干脆就取了谐音,叫斯坦·李!”
  陈强却是目瞪口呆的愣在了当场。
  “画《美国队长》漫画的人,他肯定就是那个斯坦·李了!我之前还在琢磨,找到李老爷子要个签名拍个合影什么的。没想到我要找到人就在身边!”


第二五五章 又要赚大钱
  报摊前,陈强拿了新一期的超人漫画,刚打算付钱,却看到旁边一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是个亚洲人,而且看起来有些眼熟。
  陈强不由得拿起那本《时代》杂志,仔细一看后立刻认出,这封面上的亚洲人不是别人,正是新任的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
  “野村吉三郎这个老鬼子,怎么跑到《时代》杂志封面上去了。”陈强忍不住有些好奇,连同这本《时代》杂志一起付了款。
  返回办公室后,陈强打开《时代》,很快就找到了有关野村吉三郎的报道。而让陈强没想到的是,这份《时代》杂志对于野村吉三郎,竟然颇有赞誉,上面称这位新上任的日本大使为“心地善良、真诚、毫无奸诈的野村吉三郎将军,时刻笑容满面、态度谦恭”。
  “美国人这是被猪油蒙了心吧!距离珍珠港事件也没有几个月了,到时候看你们这些美国人还能不能夸的出口。让你们知道知道什么是笑里藏刀”陈强不屑的撅了撅嘴。
  《时代》杂志上关于野村吉三郎的专访,让陈强越看越气恼。在采访中,野村吉三郎一再表示,日本海军的行动是针对中国,那个被从飞机上打下来的日本海军大将大角芩生,之所以出现在的广东,也是为了从海上进攻中国做准备。
  日军最近一个月的行动,也仿佛是在配合野村吉三郎的说法,四月中旬的时候,日军在浙江沿海登陆,攻占了绍兴,三日后日军攻先后攻占了宁波、台州和温州,又过两日,日本海军在福建登陆,攻陷了福州,而更严重的是,日军连奉化也打下来了。重庆那位大佬的原配夫人,也被被炸身亡。
  对于当时的民国政府来说,浙江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因为重庆那位大佬的就是浙江人,他也提拔了很多的老乡,所以在当时的政府当中,浙江帮的势力最为庞大。这就像是在军中,保定系是最大势力。不过军中的保定系因为不是大佬的嫡系,所以会受到压制,而政府中的浙江帮,则会受到大佬的提拔。
  而浙江奉化,更是那位重庆大佬的老家,中国人历来是很重视家乡故土的,如今浙江丢了,对于那些浙江帮的高官来说自然是觉得颜面尽失,连老家的祖坟都保不住,这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可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重庆那边不知道有多少高官在大呼“愧对列祖列宗”,然而他们对此却无可奈何,浙江属于第三战区,那位第三战区的司令顾长官就是“皖南事变”的具体执行者,这位顾长官实在是能力一般水平有限,虽然身居高位,在抗战中打过好几次大的战役,然而却基本上没有打赢过,指望他去打日本人是想多了。
  而且这位长官在日后的解放战争中也是屡败屡战,在徐州指挥的时候葬送掉了最精锐的美式机械化整编七十四师,在沈阳督战的时候丢掉了锦州,在淮海战场上被华东野战军将其主力一分为三全部吃掉,镇守粤桂时也是一路广东逃到四川,从四川逃到云贵,从云贵逃到西康,屡败屡战,最终被撵到了台湾。这样一个外战外行,内战也外行的人,也就只能躲在山里打打游击,让他去跟日本人刚正面,即便他有那个勇气,也没有那个能力。
  日本人在东南沿海的行动,却也让美国放了心,再加上野村吉三郎的刻意宣传,很多美国人真的以为,日本海军行动频频,只是为了对付中国。
  美国人的掉以轻心,让他们在珍珠港付出了2400名士兵的性命,八十多艘军舰和四百多架飞机。然而对于日本来说,这的确是一次很成功的外交策略,野村吉三郎在美国的所作所为,不仅仅麻痹了美国人,也为日本争取到了时间。从这点来说,野村吉三郎是一个很成功的外交家。
  之前胡适在美国以一敌三,日本的三个驻美大使都没有能够压制住胡适,反而让中国在外交战场上节节胜利,如今野村吉三郎一出手,中日双方在美国的外交形势便出现了逆转,虽然美国仍然在援助中国,但是对于日本的物资禁运,却是出现了松动的情况。
  陈强却知道,现在的胡适可要比刚来美国时候难的多。当初胡适刚来到美国队时候,驻美大使馆的一切外交事务都是胡适自己说的算,如今重庆派来了一个更加威高权重的宋特使,所以现在的胡适虽然顶着驻美大使的名号,但驻美大使馆的真正话事人,却是那位宋特使。胡适这个猪妹大使现在已经被架空了,手里无权,也没有办法去对抗野村吉三郎。也正是因为被架空的原因,在1942年的时候,胡适选择辞去了驻美大使的职务。
  至于那位宋特使,现在正忙着跟美国人要钱呢!
  这两个月来,宋特使分别跟美国签署了两项协议,一个是中美《金属借款合约》,中国用价值6000万美金的矿产作为抵押,从美国人手里借5000万美金;另一个则是中美《平准基金协定》,重庆方面到底还是把平准基金给卖给美国了,以此换取了5000万美金的贷款。
  两项协议加起来一共借了一亿美金,也是抗战期间从美国获得了最大一笔贷款。
  “现在是1941年,还要再坚持四年啊!”陈强长叹一口气,然后放下了手中的《时代》杂志。
  就在此时,电话的声音响起,陈强拿起了听筒。
  “是陈么?我是卢卡斯,亚当国际贸易公司的卢卡斯。”对方开口说道。
  “卢卡斯先生,你好,我是陈强。”陈强开口答道。
  “陈,你的那个呼啦圈,在阿根廷卖火了!你那里还有存货吧?我需要再拿走一些,运往南美。这次不仅仅是阿根廷,还有巴西和智利。”卢卡斯开口说道。
  紧接着卢卡斯向陈强介绍了呼啦圈在阿根廷的销售情况。
  此时的阿根廷人虽然很富裕,但阿根廷毕竟是个依靠农业的国家,这种农业国家在基础建设方面肯定是不如美国这种工业国家的,所以阿根廷人的娱乐生活,也远不如美国人那样的丰富。也正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娱乐生活,阿根廷人闲暇的时候,更多的是投身于各种体育运动,特别是对硬件要求不是很高的体育运动,比如足球,只要有个球,随便找两块砖头摆个球门都能玩。
  当呼啦圈进入到阿根廷以后,这种随时随地都可以玩的运动立刻吸引了无数的阿根廷人,甚至有很多阿根廷人用呼啦圈创出了新奇的玩法。
  若是比拼发展经济,拉丁美洲国家肯定比不过美国;比拼科技研究,拉丁美洲国家也要比美国差了好几个档次;比拼军事建设,拉丁美洲国家跟美国更是天差地别,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但要是比“玩”的话,南美各国还真不会比美国差多少。
  未来的三大球,拉丁美洲国家都不逊色于美国。足球的话,南美好几个国家都要比美国厉害;排球的话,巴西的世界排名一直在美国之上;即便是美国最为强大的篮球运动,阿根廷人也曾经给过美国难堪。
  其他运动上越是如此,美国人最擅长的田径运动,被加勒比海地区国家所赶超,牙买加的飞人军团碾压美国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赛车运动上,巴西车手在一级方程式上的战绩要比美国车手好的多,而美国国内的赛车比赛上,也有大量南美车手的身影出现;哪怕是到了新兴电子竞技的项目上,巴西人也经常跟美国人争夺美洲的出线权。
  在工作的时候,拉丁美洲的人民的确比较散漫,甚至可以说是懒惰,但是到了玩各种体育运动的时候,他们却是要比任何国家的人都要积极。
  所以呼啦圈在阿根廷销量高,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有了一种随时随地可以玩的东西,能够在上班的时候消磨一下无聊的时光,简直是太棒了!
  而让陈强没想到是,呼啦圈不仅仅是在阿根廷卖脱销,在阿根廷的周边国家,比如巴西、智利、巴拉圭和玻利维亚,也都对呼啦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这几个国家可要比阿根廷更穷,甚至有些地方的政局还不稳定,时不时的会爆发一下农民起义,搞个政变什么的。所以在陈强看来,这种不太平又不富裕的地方,不会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对于娱乐生活的要求也不会很高,没有人会去买呼啦圈。
  按照中国人的价值观,国家处于动乱或者贫穷的时候,老百姓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努力的苟活着,人们不会闲着没事去找乐子。然而中国人的价值观在南美国家却是行不通的,陈强还是低估了南美国家那种“贪玩之心”。对于这些南美国家的老百姓来说,国家乱归乱,人民穷归穷,但该玩的还是要玩,而且还得玩的好,得玩开心。
  一个呼啦圈,从美国运到南美洲国家,算上各种成本,最终的售价怕是要超过一美元,即便是对于富裕的阿根廷人来说,这个价格也应该是不便宜的,而而对于更加贫穷的国家来说,一美元买个呼啦圈简直是贵的要命。
  然而很多南美国家的老百姓却像是不在乎似得,如果手里恰好剩下一美元,那就去买个呼啦圈,至于明天有没有钱吃饭,那是明天的事情,今天先把呼啦圈买回来玩爽了再说!
  这是真正的今朝有酒今朝醉!
  得知了南美人这种消费习惯后,陈强终于明白,为什么后世很多南美的球星,小时候饿着肚子都要踢球了。乍一听的话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一个足球少年为了追求自己的球星梦,即便是没有饭吃也要苦练自己的足球技巧,最终真的成为了足球明星。而实际上就是这帮人心是真的够大,今天先玩爽了,至于明天会不会饿肚子,压根就没有去考虑,没东西吃就没都系吃吧,明天饿着肚子撑过去,说不定后天就有了。
  ……
  陈强的仓库里,呼啦圈的存量一直都不多,于是陈强只要前往贝克兰公司,看看小贝克兰这里能不能想办法提高一下呼啦圈的产能。
  陈强抵达贝克兰公司的时候,小贝克兰正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贝克兰公司的创始人老贝克兰就是一名化学家,小贝克兰也继承了父亲这方面的基因,算是一个水平很高的化学家。平日里小贝克兰除了经营公司之外,其他时间都会泡在实验室里,沉浸在各种化学实验当中。
  见到陈强之后,贝克兰放下了手中的实验,出门相迎。
  “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改造了一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现在我们可以生产出来密度更高的聚乙烯材料了!”小贝克兰一脸兴奋地说道,那样子仿佛是一个女孩在炫耀自己的新衣服。
  目前贝克兰公司生产的都是高压聚乙烯,也就是一种密度比较低、材质比较软的聚乙烯,未来都是用来做塑料袋的,也正是因为这种聚乙烯的密度比较低,所以陈强所卖的那些呼啦圈质量才不会太好,很容易损坏。
  高密度的聚乙烯不是用高压生产的,而是用催化剂生产出来的,这要到1952年才能出现,像是电缆外面的保护层,用的就是高密度聚乙烯。
  小贝克兰显然是并不满足于生产低密度的聚乙烯,所以一直在改进工艺,希望生产出高密度的聚乙烯。
  “看来你还没有放弃用塑料做水管的打算啊!”陈强笑着说道。
  可惜的是,陈强不懂化工方面的知识,否则的话,他指点一下小贝克兰,小贝克兰还真的能做出可以当水管用的塑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