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阖家欢快-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中午古玉涛便亟不可待的跑到狼狗主人家里看狗崽了。
小狗崽生下来才十来天,若是抱回来自己养,最少也要等一个月。
对古玉涛大中午跑别人看狗的行为,张雪兰很是无奈。
明日李红景回来,张雪兰早已提前几日把老家的里里外外收拾利索。
只是一些油盐酱醋、锅碗瓢盆还不太齐全,正好快过年了,张雪兰计划下午顺便先去采购一部分年货。
期间张占辉到是回过一次老家,因他手里拿着老宅屋内的钥匙,在开了门后,借口公司有事,便提前离开了。
最后李红景家从里到外的大小事,都是张雪兰一人独揽了下来。
下午古陶兴致极高的跟着张雪兰去杂货店商场置办年货。
这时候的过年比之未来可要有意思多了。
她们先去了商业街上的杂货店,把李红景家过年用到的碗筷茶具买了一套。
杂货店好似一个小型的百货商店,店铺虽小,但吃喝用品却应有尽有。
除了给李红景买的,张雪兰还买了几盒点心盒。
过年回老家看亲戚长辈,一盒十块钱的点心盒是必备的礼品。
古陶小时候每到过年,最期待的就是点心盒里的奶油蛋糕。
虽然跟未来花样繁多的奶油蛋糕差了一百条街,但对小时候的她来说,这种只有过年才能品尝到的味道是极其美味珍贵的。
一趟杂货店,让母女二人手里满当当的,先回了一趟家,才又直奔a市最大的百货商场。
去时,古陶强烈想念交通工具——小轿车,若是家里有车哪还用来回折腾。
而且现在a市还没有公交车,打的的费用太贵,她和张雪兰只能用最原始的11路来回跑。
许是学生们放假了,商场内乌央乌央的,到处都是人,尤其以家长带着孩子的居多。
越快到过年,蔬菜水果价钱越高,为了过年时候家里吃食充分齐全,人们都会提前十来天把菜备好。
吃了一冬天的白菜萝卜,到了过年,每家每户几乎都会敞开口袋大肆采购平日舍不得吃的食材。
商场一楼的坚果糖果处人特别多,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备齐瓜子花生。
古陶紧跟张雪兰,手里抓了一把塑料袋,边走边装过年吃的零食。
开心果、腰果、核桃仁、大板栗,果丹皮、桃酥、柿饼子。
古陶也不客气,凡是看到好吃的,她是一股劲儿的往塑料袋里抓。
买了一大堆的东西,母女二人最后带着满满几口袋的劳动成果去收银台交钱。
不巧遇上了同样交钱的张玲母女俩。
“这居家过日子的事,还得靠咱们张罗!”
田春梅手里也被占的腾不出手,虽然嘴上说着埋怨的话,但面上却是没有一点抱怨。
“这俩人跟小孩子一样,看个狗崽子连饭也不吃了!大中午的跑别人家里添麻烦!”
“可不是!”
两个中年妇女凑一起,一唱一和,似有说不完的话。
自从玻璃钢越做越大后,张海鹏田春梅两口子把外地的砂石料也结账算清不干了。
回家后的田春梅没了压力,每天除了去车间帮忙看看货、算算账,比之以前不知要少费多少精力。
结账交钱这一会功夫,两个人的话题就转了好几道。
古陶跟张玲两个小姑娘也把各自手里的零嘴分享了一个遍。
“玲玲三五不时的总去你那里蹭吃蹭喝,等有时间了,你们一家子也来我这儿,让我也露一手!”
“行!我可记下了!到时候带着老古去你家吃好的!”
临过年需要买的东西还很多,田春梅还要带着张玲继续采购。
说了会客套话,两家便各自分开了。
“得亏春梅回来了,你看她现在的脸色多好!”
“钱不在挣多挣少,关键还是看舒不舒心!”
回家这一路,张雪兰都在感叹。
两个人提着重重的袋子,天气虽冷,但古陶仍出了不少汗,身旁的张雪兰仿佛不知累,一个劲儿的在她耳边念叨。
“妈,咱买辆车吧!”
也没白龙马帮她提东西,还要听妈妈念经,好累……
☆、第29章 饺子
李红景的老宅子内,古陶、张雨张鑫三个表姐妹正扫着院内的积雪。
清早a市又迎来了一场大雪,院内地上积了厚厚一层,李红景*老两口岁数大,古陶三人要趁他们没回来之前把雪扫开。
屋外零下五六度,古陶拿扫把的手冻得发麻没知觉。
张雨张鑫两个小姑娘也好不到哪去,小脸一个个冻的通红,张鑫的棉鞋上也被雪浸透了。
“你们俩进屋去,给鑫鑫把鞋烤烤。”
小孩子最容易冻手冻脚,古陶示意她们进屋。
“一会我出来帮姐扫!”
放下手里的扫把,张雨推拉着张鑫进了东屋。
北屋的暖炕上,杜淑芬正倚着炕沿,前面放了一盘子花生瓜子,此时正悠闲的磕着瓜子。
“妈,鑫鑫鞋湿啦!”
拖着张鑫上了火炕,张雨把妹妹的两双鞋脱了下来。
“妈你让让啊!”
火炕地龙正好在杜淑芬身下,张鑫湿透的棉鞋在地龙处烤上一烤,便能干的极快。
“死丫头!刚不让你俩去非去,不长心的,净给我找事!”
挪着六个月的笨重身子,杜淑芬带着瓜子花生骂骂咧咧的转向另一侧,说话间嘴角上还粘着一块儿黑黑的西瓜子皮。
“吃多了上火,妈你悠着点,别跟没吃过一样!”
烤完鞋,给了杜淑芬一句,张雨头也不回的又跑了出去。
“小混蛋!”
院子内的积雪被古陶扫成了一堆,像个小山丘似的积在了院子中央。
“回去吧!”
把扫把堆立在了门口墙角处,古陶带着刚出来的张雨进了东屋。
李红景是上午十点的火车,张占辉开车载着古玉涛早早去了车站接人。
张雪兰大早上六点多便回了老宅子,提前把火炕烧的热乎乎的。
为了让他们吃上新鲜的菜果,特意去了县里的菜市场买菜去了。
张雪兰走后,杜淑芬便开始支使古陶,端茶倒水还不算,大冷的天非得让她把院子扫干净。
不过张雨张鑫两个小姑娘见古陶扫地,随后也自觉地跑出去帮了忙。
“陶陶啊,你爸妈开车间得挣了不少钱吧?!”
杜淑芬磕着瓜子,对着蹲坐在火炕旁烤手的古陶套话。
在外又是扫雪又是铲雪,古陶待了足足半个钟头,对着火炕烤了会,手指头有些发痒。
“不知道。”
对于杜淑芬,古陶一点也不想理会。
九点多,杜淑芬和张占辉才到了老宅,一开始对她和张雪兰还算好脸相待。
只是话里话间都是车间,也不知是从哪里得知到张海鹏入股的事。
当着古玉涛的面,甚至说起了让他们白给张占辉两股的话。
对于她的话,张雪兰跟古玉涛理都没理。
杜淑芬一个劲儿的念叨送股,甚至把李红景也搬了出来,张雪兰也是个口快的,见不得她好吃懒做的样子。
“要是真这么缺钱,占辉真要养不起你,等孩子生下来了,我给你找个班上!”
从结婚后,杜淑芬一直没出去上过班,孩子小的时候还有个看孩子的原因。
但现在张雨两姐妹都上学了,她成天不是下局打麻将,就是东家长李家短的东窜西窜,家里脏的跟猪窝似的,平日的洗衣做饭也大都是能不做就不做,懒得很!
张雪兰一句上班的话,成功堵住了杜淑芬的嘴。
但小人不好惹,更不提还是个女人!这不,张雪兰走后,古陶便成了她撒气的对象,大冷的天儿,非让古陶一人把四五百平米的院子打扫出来。
古陶能做的也都做了,做了许多活计,也并不是因忌讳杜淑芬。
像屋外地上的雪,她不扫,早晚也是张雪兰两口子收拾,能给家人减轻点负担,何乐而不为。
“人家张海鹏都要买车了!你家啥时候买?”
“不知道。”
“听说车间工人一天能挣三十块钱?!”
“不知道。”
“你个小屁孩,知道啥?!”
“不知道。”
古陶的不理睬,让杜淑芬嗑瓜子都没了滋味。
“陶陶,把你妈放到西屋的橙子给我拿俩过来!”
“知道了。”
使劲瞪了眼撩开门帘出屋的古陶,许是嗑瓜子嗑的,杜淑芬觉得牙根极痒。
“心眼子真多!跟她妈一个德行!”
似是解气般,把手里的瓜子皮用力往地上一撒,杜淑芬一脸的不满。
“妈,你现在特别像老师跟我们讲过的一个外国名人!”一直在炕上的张雨,忍不住出了声。
“像谁?”
“葛朗台!”
————————————————————————
路上,李红景坐在副驾驶座上,瞅着开车的儿子,眼泪忍不住的往下掉。
“大过年的,哭什么哭!”
后排的*很是看不惯李红景的样子,一路上不停呵斥。
“管得着么!看见儿子高兴,我乐意!”
“玉涛啊,看你妈这没出息的样!”
*古玉涛并在后排,忍不住跟女婿吐槽。
从出了车站到上车车,李红景眼里就只有儿子,若不是张占辉开着车,估计她这个当娘的手也舍不得撒。
“哈哈,我妈是太久没回来,想占辉了。”
*是个精瘦老头,许是在内蒙时间长了,比之前看着更加黝黑。
虽然岁数大了,但*老小孩般的脾气,是一开口就暴露无遗。
古玉涛对老丈人一直都很亲近敬重,*年轻时走南闯北见识多,脾气虽执拗,但为人却实在的很。
对他更是不用说,古玉涛以前最艰难的时候,得亏有*的帮助提携。
“一路上眼里光是儿子,别忘了你还有个闺女!”
跟李红景喜爱儿子不同,*对女儿张雪兰从小偏爱更多些。
“老家伙,闭上你那张臭嘴!”
被*一说,守着古玉涛的面,李红景脸上有些挂不住。
“爸,我妈心里有我,你心里也只有我姐呢!”
似是嫌不够热闹,驾驶座上又传来了张占辉的帮腔声。
“滚犊子!”
——————————————————————————————————————————————
去了趟菜市场,张雪兰驮着满满一自行车的东西满载而归。
“你姥姥他们也该回来了,咱们先把面弄好。”
李红景爱吃饺子,*又是个无肉不欢的,尤其爱吃鸭肉。
冬天的饺子,猪肉白菜馅儿是最合适不过的,白菜猪肉买都不用买,家里现成儿的都有。
菜市场正好有卖鸭架的,一块钱三个,张雪兰一口气要了六个,很是实惠。
又去熏肉店里买了二斤猪耳朵,一只熏鸡。
饺子、肉都有,剩下的就是准备工作了。
张雪兰在厨房开始和面,古陶则把鸭架在案板上一个个的剁碎切大块儿。
最小的张雨张鑫也没闲着,两个小姑娘一个剥蒜切葱,一个洗盘子碗筷。
除了杜淑芬,大的小的手里都有忙着的活儿。
杜淑芬似是不甘寂寞,从紧东房屋的火炕上又移到了紧挨厨房的屋子。
那头几个人在最西屋的厨房忙活,另一头杜淑芬依旧乐此不疲的磕着瓜子,解闷儿似的跟干活的几人聊天白话。
“要说怀儿子还真就跟闺女不一样!”
“咱们老张家,以后可就靠他了!”
“我肚子里的可是咱们老张家的第一个大胖小子,你跟姐夫就古陶一个丫头,将来还得是你外甥顶门户!”
拍着圆鼓鼓的肚子,杜淑芬说的眉飞色舞、吐沫星子乱飞。
冬天的面不好发,张雪兰正费劲的往面里揣水,从头到尾都没功夫理会旁屋异想天开的杜淑芬。
“妗子,你怎么还重男轻女来了,一百个不孝顺的儿子,都不如一个孝顺的闺女,有了媳妇忘了娘的多了去了,怎么就得靠儿子了?!”
“你个臭丫头说什么浑话呢!见不到你舅有大胖小子是不!”
杜淑芬抓起一把瓜子,往古陶屋里扔了过去,不解气的又把床上的橙子皮也丢了过去。
“行了!你都多大岁数了还跟个孩子置气,实在没处使劲儿,一会来包饺子!”
端着揉好的面盆子,张雪兰白了一眼床上。
面虽揉好,但还需要发酵,把面盆放到火炕上,发的时间还快些。
“姐,之前说的都是为你和姐夫好,我又不是贪钱的人,以后你跟姐夫老了,大大小小的事儿还不得靠儿子!”
“我们夫妻俩百年以后的事儿,用不着你操心,你啊!还是跟占辉把日子过好吧!”
止住杜淑芬的话茬,张雪兰对这个弟媳十分无奈,杜淑芬的厚脸皮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好多时候说出的话,换成一般人就算往脸上贴层金,也不准能好意思说的出口!
“妈,那以后长大了我不管你了,让肚子里的小弟弟管去吧!”
“嗯!让小弟弟管!”
张雨虽然年纪小,但很多事上也是一听就明白,对杜淑芬厚着脸皮跟张雪兰要股,又说了重男轻女的话,小小年纪的她全都看在眼里,十分不认同母亲的做法。
面发好了,四个人准备工作做的也差不多了,李红景他们一群人也浩浩荡荡的到了家。
☆、第30章 过年
(上)
不同于*的精瘦,李红景是个富态白净的老太太。
一行人十点半到了老宅,老两口大包小包的带回来不少东西。
内蒙的奶豆腐、肉干、整只的纯羊腿,以及不少的其他特产吃食。
李红景有两三年没回家了,夫妻二人在外这几年无不挂念家里,在外的工作条件虽然还算可以,但毕竟没在自己家舒服。
回来后,见到院子屋里被收拾的井条有序,李红景十分满意。
“兰子,这是妈给你带回来的围巾。”
李红景手上拿了一条紫红色的真丝纱巾,颜色艳丽带有民族特色。
“我都这么大了,您跟我爸别给我们花钱了!”
手上粘着面,张雪兰不好意思上前。
“姐,客气什么,这是咱妈的一片心意!”
给杜淑芬的是一条大红色纱巾,此时正围在脖子上,系了一个大大的蝴蝶结。
洗了把手,张雪兰从厨房进了旁屋,也学着杜淑芬的样子,系了个小点的蝴蝶结。
张雪兰肤色本就偏白,带上纱巾显得脸色更透亮了,李红景选个的这个颜色极配她。
“你啊!从小就不爱穿鲜亮的衣服,以后陶陶大了,你这个当妈的得起个带头作用,别穿的那么沉闷!”
正了正张雪兰系好的围巾,李红景很是满意。
她虽然一直偏爱小儿子,但对女儿张雪兰该有的疼爱关心也一直兼顾着。
只是十个手指头不一般齐,张占辉是她的心头肉,别说是张雪兰了,整个家里哪怕是她跟*,若是选择的话,张占辉永远是排在最前头的。
李红景这个当妈的最是知道张占辉的性子了,眼高手低,又没有真学实才,日子过的极不如意。
相比儿子,从小被她忽略的大女儿,结婚后的生活反而越过越好,她虽然心里替张雪兰高兴,但又为这样的好日子不是儿子的而感到遗憾。
所以平日里,她总是不由地对女儿各方面挑剔苛刻更多些,有时也会明里暗里让张雪兰帮衬张占辉。
虽然知道这样对大女儿不公平,但她更不想让两个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只能用这些手段去给小儿子争取更多。
给古陶张雨三个小姑娘则带了许多果脯肉干,都是内蒙的特色零食。
吃了一小口的奶豆腐,古陶便坚持不在吃第二口,她实在受不了这股奶腥味。
最小的张鑫倒是吃的津津有味,手上抓了一大把的奶条豆腐,吃的美美的。
眼见吃饭的点就要到了,李红景也不在拉着小辈们叙旧扯话。
家里的几个女性除了杜淑芬,齐上阵,开始在厨房里擀皮包饺子。
“陶陶别包了,刚考完试怪累的,去你妗子那歇着去!”
给古陶凳子上铺了个厚垫子,李红景不舍外孙女大冷的天陪着她们在厨房干活。
“没事姥姥,咱们一块儿包还快点!”
手里麻利的包好一个小元宝似的饺子,古陶冲着李红景笑道。
李红景虽然骨子里是个重男轻女的,但对古陶这个外孙女却是疼爱有加的,反之对张雨张鑫,态度则要疏离不少。
“外孙女随姥姥还真不假,手里手外算是活!”
把古陶让到炉子旁,李红景笑呵呵的说趣。
对李红景这样的表现,张雨张鑫两个小姑娘似是习以为常,一直低头包着饺子,全程无话。
而在旁屋的杜淑芬更是出奇的安静。
李红景、张雪兰、古陶都是手快的,不出半个小时,一大家子的饺子全都包齐。
而屋外院子里的*古玉涛,也把大锅支好,张占辉从邻居家也搬回来一大摞柴火。
现如今的农村家家户户不是用蜂窝煤就是用柴火烧饭,煤气炉电磁炉还没在村里兴起。
张雪兰一手托着一盖帘的饺子,在院内的大锅上开始煮饺子。
厨房内的古陶,则把切好的鸭架,在煤炉上上炒锅红烧。
鸭架是烤鸭片完鸭肉后剩下的骨肉,本就是熟的,红烧的话十分钟便能搞定。
豆瓣酱过油炒热,在加糖、醋、酱油、料酒,辣椒,鸭架一股脑儿放进去再添热水,最后小火慢炖十分钟。
炖的汤汁都被鸭子吸了进去,那滋味比现成的烤鸭味道也不差。
六个大人围着大圆桌,古陶三个姐妹则在正屋的小桌上。
一大家子开始了今年的第一顿团圆饭。
——————————————————————————————————————————————
还有几天便是过年,在殷亮苏兰的强烈要求下,苏洪跟殷喜也从老家搬到了城里。
今日苏洪的二女儿苏倩两口子,也聚在殷亮这里。
殷亮得势后,苏兰娘家的几个姐妹,也分别在殷氏底下各个公司里担着职。
不同于苏兰的安稳娴熟,苏倩从小便是个泼辣、精明的。
殷氏旗下的几家连锁酒店,一直是苏倩在管理,在人际关系上苏倩也是发挥到了极致,把酒店管理的井井有条。
这几年酒店每年的收益是攀高直上,殷亮对苏兰的娘家人出手向来大方,去年把酒店的一部分股份也转给了苏倩两口子。
姐妹俩在厨房里正准备午饭。
“他就是个动嘴皮子的主!”
拌着凉菜,苏倩跟苏兰说着姐妹之间的悄悄话。
“他对别人动嘴皮子,对你可是实打实的好。”
“也就我不嫌弃他!”
苏倩的丈夫付斌,是个和殷亮各方面都相反的人。
付斌在事业上一直程懒散放任姿态,有钱就大手大脚去花,没钱也不争不强不强求,对于权利物质,追求一向不高。
前几个月在苏倩的督促下,跟古玉涛合伙卖格栅,顶着殷氏的名义,再加上又是殷亮的连襟,两方合作的极其顺当。
“让付斌跟人家踏踏实实搭伙,殷亮特意打听了,跟他搭伙的那家是稳当实在人,品性好着呢!”
苏兰虽是四个姐妹中最小的,但一直以来她都冲当着老大姐的身份。
谁家平时都会有个磕磕绊绊,三个姐姐家里但凡有什么不顺心事,大都会来她这寻求安慰。
“放心吧!这次有我看着,肯定不能让他晒鱼打网了!”
苏倩手里的凉拌菜也已做好,“我给他们端过去。”
岳婿三人正在客厅里讨论实事,苏倩的一盘子凉菜先上了餐桌。
“二姐,我去厨房帮忙,你先歇着!”
见苏倩端着盘子出来,殷亮赶忙从沙发上起来。
“爸,我去帮帮小兰,你们先聊!”
没给岳父说话的机会,殷亮速度极快的冲进了厨房。
炖了一上午的牛肉,也能出锅了,苏兰拿着汤勺稍稍尝了尝咸淡。
“阿喜那臭小子在楼上也不下来!”
从身后抱住厨台前的苏兰,殷亮满口郁闷。
“去!别动手动脚!”
挣开了殷亮,苏兰用力踩了一脚身后的肉脚。
“我这个粗人跟老丈人他们根本谈不到一块儿……”
苏洪平日里最是喜爱下棋画画、写毛笔字,尤其跟付斌一起的时候,两人有说不完的诗词歌赋,骚人墨客。
而殷亮却是个连小学也没读完的大号“文盲”,若是只有他和苏洪、付斌中的一个还好,怕就怕岳父连襟俩人碰一起,每每这个时候,他那半肚子墨水压根就不好意思溜出来丢人。
若是殷喜在还好些,他还能把话题引到儿子身上,但今日殷喜以写作业为由愣是在二楼不露面,这可就苦了他了……
“知道你最辛苦了!坚持坚持!”
“来,把菜往饭桌上端过去!”
往殷亮嘴里喂了一大块儿牛肉,苏兰好笑地哄着身前的丈夫。
“遵命!”
——————————————————————————————————————————————
“好好干,这样的机遇可遇不可求!”
饭后老宅里,一家人坐在东屋的火炕上,正说着古玉涛开车间的事。
对这个女婿,*是打心底里喜欢,古玉涛做人踏实又耐劳吃苦,如今的好日子也是辛苦挣下来的。
“干格栅真这么挣钱啊?!”
坐在火炕中央,李红景面带惊讶,刚才杜淑芬挑拨的话,她只以为是儿媳妇夸大了,此刻被*一确认,便有些坐不住了。
“妈,我们开车间是挣了点钱,不过这都是您女婿挣的血汗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一看到李红景犹豫不定的神情,张雪兰赶忙拿出话来。
吃饭的时候,杜淑芬便一个劲儿的撺掇车间股份,得亏古玉涛是个好脾气的,没露出一丝不满。
但若李红景也摆出这种想法,先不说古玉涛,单就她这个当闺女的也不准能露个好脸色。
“我就是问问,这是好事……”
李红景有些讪讪,她刚才确实起了不该起的念头。
来之前张占辉在电话里跟她提过买地盖车间的事,但她并没放在心上,以前对古玉涛的印象一直停在傻干闷吃阶段,从来没想到古玉涛竟是个闷声发大财的主。
她当然不会像杜淑芬一般舔着脸要,不过若是能让张占辉花些钱也占个股……
“一个个给老张家长点脸,别给老子动好吃懒做的歪心思!看人家钱多,自己挣去!挣不来就老老实实干活!挺大个人,别把心眼放到不该放的地方!”
拿着水杯子,敲了敲桌子,*发话了。
刚才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为了吃顿团圆饭,便忍下了。
只是不成想,大女儿家挣个钱,这老的小的都惦记上了。
杜淑芬虽挑起了火,但见情势不对,从头到尾都老实的没插话。
张占辉更不用提了,从小他就蹙头*。
“都回去吧!吃个饭也不清净!”
压下了这股邪乎火,*便下了逐客令,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老两口也是累了。
回去的路上,古陶心情到是极好。
她一点也不担心张占辉一家子能拿走他们车间的股权。
张雪兰今天的表现让她极为满意,她这个实在老妈没因为李红景的态度变成包子圣母。
跟前世宅斗小说里那些极品亲戚们相比,李红景杜淑芬只能算极品中的不极品。
虽然两个人都有各自的小九九,但总体来说一个无非是重男轻女,另一个是厚脸皮贪小便宜,缺点虽不小,但都属于正常范围内。
关键还是张雪兰不包子关键时候不掉链子!有这个她妈好态度,以后就算张占辉李红景那边有什么幺蛾子,她也不怕,反正她有的是办法!
幸福路上的小阻碍不足为患,古陶心里也美美的,对未来的好日子也更加期盼了。
(中)
自从放了寒假,古陶便天天过上了小猪般的生活。
期末考试的成绩很理想,班级第二,年级前十名。
因为成绩好,张雪兰对古陶也是放养政策,每天睡到自然醒,吃吃喝喝看小说,生活不要太惬意。
还有两天便是除夕,张雪兰几乎每天都会去李红景家帮忙收拾过年的东西。
古玉涛的车间早在农历二十就放了假,闲着没事的时候总跟着*去地里逮兔子。
李红景也没在跟张雪兰提过车间的事,只是字里行间的少不了让她往后要帮衬着张占辉。
对此,古陶一家心里也舒坦不少,亲戚朋友有难处,他们能帮的肯定会尽心去帮衬,但若是被逼着挨抢,那真是把他们当软柿子揉捏不当回事了。
累活脏活用不上古陶,日子过得也舒心,不知不觉间,小脸也肉乎起来了。
捏了捏脸上的肉肉,古陶愁眉苦脸,本该长个儿的年纪,被她喂的开始长肉膘了!
正计划从醉生梦死的宅女生活中抽出减肥时间时,小伙伴张玲便把机会给她送上了门来。
——————————————————————————————————————————————
a市唯一的健身俱乐部——云起,落座于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街。
虽然不比未来各种时尚休闲的健身会所,但在九十年代,这已经算是高奢场所了。
无论前世今生,这都是古陶第一次来云起。
张玲这次期末考试,创历史新高,冲进了班级中上游,考了第二十五名。
张海鹏田春梅两口子自是喜不胜收,特意奖励了张玲一大笔压岁钱。
还特意请古陶在家吃了顿饭,感谢她平日里对张玲学习的特意照顾。
这次来云起,也是张玲以古陶为理由,向张海鹏申请多次,才答应她们二人跟着张勇一起来的。
“省着点喝吧!”
古陶手里的橙汁,一瓶就五块钱,以现在的消费水平来说,真是奢侈!
张勇把她们二人留在了六楼的健身器材处,自己则不知跑到哪个地方逍遥自在了。
台球本是古陶的最爱,但苦的是,它的运动量不大。
在六楼,她和张玲可谓疯狂的兔子般,穿梭于所有健身器材之间。
跑步机、杠铃、动感单车,为了减掉身上多出来的几斤肉,古陶挥汗如雨的奔走于运动量大的几个器材之上。
“累……累死我了!”
气喘吁吁的瘫坐在跑步机旁,张玲拿起剩下的半瓶果汁一仰而进。
“坚持!”
跑完最后一百米,古陶也歇菜了。
“我这么胖减掉就减肥吧!你跟着瞎凑什么热闹!”
“……”
两个人坐在空荡荡的休息室内,大字型仰面朝天的倚着沙发,恢复体力。
“一点也不好玩,还不如去操场跑步呢!果汁还那么贵!”
张海鹏奖励的那笔“巨款”,两个小姑娘在健身房这一个多小时花的已经下去了一大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